CN209682759U - 一种热压成型模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压成型模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82759U
CN209682759U CN201920246797.1U CN201920246797U CN209682759U CN 209682759 U CN209682759 U CN 209682759U CN 201920246797 U CN201920246797 U CN 201920246797U CN 209682759 U CN209682759 U CN 2096827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mold
footstock
rack
pedestal
coup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4679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明
江龙
苏汝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uaying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uaying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uaying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uaying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4679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827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82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827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压成型模具装置,涉及热压成型技术领域,由于操作者无法准确判断塑料配件完全冷却定型的时间,则往往等待较长时间以确保塑料配件冷却完全,从而导致时间利用率不高。本方案包括机架,机架内设有底座和顶座,机架内安装有驱动电缸,底座上侧安装有下模,顶座下侧安装有上模;机架上安装有开关S1,上模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耦接有比较电路,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耦接有执行电路;机架上安装有用于控制驱动电缸得电从而带动上模下降的开关S2。可检测上模的温度变化,当上模温度刚好降低至合适温度时,驱动电缸自动控制上模上升,则操作者可及时取走配件。通过上述操作,可提高时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热压成型模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压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压成型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零部件加工中,大部份塑料材质的部件都是通过热压成型或注塑成型,针对于热压成型,热压成型模具是塑料配件热压成型的基础加工设备。针对于备胎盖板、后备箱侧饰板这类体积偏大的塑料材质配件,其热压成型模具的上下模需要靠驱动机构(气缸或电缸)带动,以实现上下模的分离或拼合。
具体加工过程为:驱动机构带动上模和下模拼合,并向上下模之间组成的完整模腔内注入热熔塑料,等到塑料冷却、硬化之后,驱动机构带动上下模分离,操作者将成型的塑料配件取出。
但是上述这类加工装置存在不足之处,由于操作者无法较为准确的判断何时塑料配件才能冷却、定型,因此,实际操作中,操作者往往会等待较长时间,以确保塑料配件冷却完全,才分离上下模。上述这种操作方式的时间利用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压成型模具装置,可提高时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热压成型模具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内设有底座和顶座,机架内安装有用于驱动顶座远离或靠近底座的驱动电缸,底座靠近顶座一侧安装有下模,顶座靠近底座一侧安装有上模;机架上安装有开关S1,上模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耦接有比较电路,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耦接有串接于开关S1并用于配合开关S1共同控制驱动电缸得电从而带动上模上升的执行电路;机架上安装有用于控制驱动电缸得电从而带动上模下降的开关S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模腔内的温度开始降低,并等到上模温度降低至一定值,即,温度检测值小于比较电路的预设值时,此时由于开关S1也闭合,最终驱动电缸得电,并带动上模和上连接座上升,以实现上模和下模的及时分离,该阶段可节省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内开有上冷却流道,上冷却流道一端连接有上进水管,上冷却流道另一端连接有上出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向上冷却流道内通入冷水,以加快冷却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冷却流道蜿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延长冷水在上冷却流道内的停留时间,提高热交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进水管上安装有上电磁阀,顶座上设有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值从而控制上电磁阀通断电的控水电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水电路可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值,从而控制上电磁阀通断电;当上模温度较高,即,温度检测值较大时,上电磁阀得电打开,冷却水进至上冷却流道内,对上模进行冷却,从而加快配件的冷却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水电路包括,
比较单元,耦接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以接收温度检测值,当比较单元的预设值大于温度检测值时,输出高电平的比较信号;
执行单元,耦接于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以接收比较信号,并控制上电磁阀的通断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模温度较高,即,温度检测值大于比较单元的预设值时,比较单元输出高电平的比较信号,执行单元得到高电平的比较信号,则上电磁阀和下电磁阀得电打开。当模腔内冷却完成,即,温度检测值小于比较单元的预设值时,比较单元输出低电平的比较信号,执行单元得到低电平的比较信号,则上电磁阀和下电磁阀断电关闭,停止向上冷却流道输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水电路还包括延迟单元,延迟单元耦接于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用于延迟比较单元输出的比较信号,执行单元耦接于延迟单元的输出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迟单元用于延迟比较单元输出的比较信号,使得在注入热熔塑料的初期,冷却水不通入上冷却流道内,而等到注入完成,开始冷却时,延迟刚好结束,冷却水开始通入上冷却流道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内开有下冷却流道,下冷却流道一端连接有下进水管,下冷却流道另一端连接有下出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也可对下模进行加速冷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侧安装有下连接座,下模安装在下连接座上,底座与下连接座之间连接有下气缸,底座上侧固定有下顶出杆,下顶出杆滑动穿进下模的模腔内;顶座下侧安装有上连接座,上模安装在上连接座上,顶座与上连接座之间连接有上气缸,顶座下侧固定有上顶出杆,上顶出杆滑动穿进上模的模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模和下模相远离时,下气缸可带动下连接座和下模下降,并使下顶出杆伸进下模的模腔内,向上顶出成型的配件,使配件与下模分离。上气缸可带动上连接座和上模上升,并使上顶出杆伸进上模的模腔内,使配件与上模分离。上述设置,便于配件从模腔内取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方案中,可检测上模的温度变化,当上模温度刚好降低至合适温度时,驱动电缸自动控制上模上升,则操作者可及时取走配件,通过上述操作,可提高时间利用率;
2.本方案中,通过向上模和下模内通入冷却水,可加速上模和下模的冷却,从而加速对配件的冷却,提高生产效率;
3.本方案中,控水电路可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值,从而控制上电磁阀通断电,并控制上模内是否通冷却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比较电路、执行电路与驱动电缸的连接电路图。
图5是控水电路图。
图6是图2中B-B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驱动电缸;12、安装槽;13、温度传感器;14、保温塞;2、底座;21、下连接座;22、下模;23、下气缸;24、下顶出杆;25、下冷却流道;26、下进水管;27、下出水管;28、下电磁阀;3、顶座;31、上连接座;32、上模;33、上气缸;34、上顶出杆;35、上冷却流道;36、上进水管;37、上出水管;38、上电磁阀;4、比较电路;41、执行电路;42、第一控制电路;43、第二控制电路;5、控水电路;51、比较单元;52、延迟单元;53、执行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热压成型模具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内设有底座2和顶座3,机架1内安装有用于驱动顶座3远离或靠近底座2的驱动电缸11。
底座2上侧安装有下连接座21,下连接座21上侧螺栓连接有下模22,可根据具体热压成型的配件种类,更换上合适的下模22。底座2与下连接座21之间连接有下气缸23,底座2上侧固定有下顶出杆24,下顶出杆24的上端穿过下连接座21,并滑动穿进下模22的模腔内。
顶座3下侧安装有上连接座31,上连接座31下侧螺栓连接有上模32,可根据具体热压成型的配件种类,更换上合适的上模32,从而配合下模22加工出需要的配件。顶座3与上连接座31之间连接有上气缸33,顶座3下侧固定有上顶出杆34,上顶出杆34的下端穿过上连接座31,并滑动穿进上模32的模腔内。
当上模32和下模22相远离时,下气缸23可带动下连接座21和下模22下降,并使下顶出杆24伸进下模22的模腔内,向上顶出成型的配件,使配件与下模22分离。上气缸33可带动上连接座31和上模32上升,并使上顶出杆34伸进上模32的模腔内,使配件与上模32分离。
参考图2和图3,机架1上安装有开关S1(图中未示出),上模32侧壁上开有安装槽12,安装槽12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13可检测出安装槽12内的温度,并输出温度检测值,并大致反应了上模32的模腔内的温度,安装槽12的槽口塞有保温塞14。
参考图3和图4,温度传感器13的输出端耦接有比较电路4,比较电路4的输出端耦接有执行电路41,执行电路41串接于开关S1,并用于配合开关S1共同控制驱动电缸11(见图2)得电,从而仅带动上模32(见图2)上升。机架1上安装有开关S2(图中未示出),开关S2用于控制驱动电缸11(见图2)得电,从而仅带动上模32(见图2)下降。
比较电路4包括:比较器A、电阻R1、电阻R2,比较器A的反向端耦接于温度传感器13的输出端,电阻R1串接于比较器A的正相端与直流电VCC之间,电阻R2串接于比较器A的正相端和地之间,电阻R2两端的电压值即为比较电路4的预设值。
执行电路41包括: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1、续流二极管D1、继电器KM1。
电阻R3的一端耦接于比较器A的输出端,电阻R3的另一端耦接于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4串接于三极管Q1的基极与地之间,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继电器KM1具有线圈和常开触头,继电器KM1的线圈串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直流电VCC之间,续流二极管D1的阳极耦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耦接于直流电VCC。继电器KM1的常开触头串接于开关S1与驱动电缸11之间,开关S1一端耦接于直流电VCC,驱动电缸11与继电器KM1的常开触头之间串接有第一控制电路42,第一控制电路42用于使驱动电缸11仅带动上模32和上连接座31上升。开关S2耦接于驱动电缸11和直流电VCC之间,且驱动电缸11与开关S2之间串接有第二控制电路43,第二控制电路43用于使驱动电缸11仅带动上模32和上连接座31下降。
上模32内开有上冷却流道35,上冷却流道35一端连接有上进水管36,上冷却流道35另一端连接有上出水管37,上冷却流道35呈蜿蜒设置,且上进水管36上安装有上电磁阀38。下模22内开有下冷却流道25(见图6),下冷却流道25一端连接有下进水管26(见图6),下冷却流道25另一端连接有下出水管27(见图6),下冷却流道25呈蜿蜒设置,且下进水管26上安装有下电磁阀28(见图6)。其中所用的冷却水可以是循环利用的。
顶座3上设有控水电路5(见图5),控水电路5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13的温度检测值,从而控制上电磁阀38和下电磁阀28的通断电。
参考图5,控水电路5包括:
比较单元51,耦接于温度传感器13的输出端,以接收温度检测值,当比较单元51的预设值大于温度检测值时,输出高电平的比较信号;比较单元51的预设值大于比较电路4的预设值;
延迟单元52,耦接于比较单元51的输出端,用于延迟比较单元51输出的比较信号;
执行单元53,耦接于延迟单元52的输出端,以接收延迟的比较信号,并控制上电磁阀38和下电磁阀28的通断电。
比较单元51包括:比较器B、电阻R5、电阻R6,比较器B的正向端耦接于温度传感器13的输出端,电阻R5串接于比较器B的反相端与直流电VCC之间,电阻R6串接于比较器B的反相端和地之间,电阻R6两端的电压值即为比较单元51的预设值。
执行单元53包括:电阻R7、电阻R8、三极管Q2、续流二极管D2、继电器KM2。
电阻R7的一端耦接于比较器B的输出端,电阻R7的另一端耦接于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8串接于三极管Q2的基极与地之间,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继电器KM2具有线圈和常开触头,继电器KM2的线圈串接于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直流电VCC之间,继电器KM2的常开触头串接于上电磁阀38和下电磁阀28的供电主回路上,上电磁阀38并联于下电磁阀28,续流二极管D2的阳极耦接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续流二极管D2的阴极耦接于直流电VCC。
本实施例的实施过程为:上模32和下模22拼合,热熔的塑料注进上模32和下模22的模腔内,此时,开关S1和S2手动断开,由于温度检测值小于比较电路4的预设值,则KM1的常开触头闭合,最终驱动电缸11不得电。而且此时的温度检测值大于比较单元51的预设值,比较单元51输出高电平的比较信号,执行单元53延迟得到高电平的比较信号,则上电磁阀38和下电磁阀28延迟得电打开;等到模腔内的塑料注入完毕,并开始冷却时,上电磁阀38和下电磁阀28才真正得电开启,上进水管36和下进水管26分别向上冷却流道35和下冷却流道25输入冷水,并分别对上模32和下模22进行快速冷却。等到冷却至一定温度,即,此时温度检测值小于比较单元51的预设值,上电磁阀38和下电磁阀28延迟断电关闭。
而模腔内的塑料刚开始冷却时,操作者需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此时由于温度检测值大于比较电路4的预设值,则KM1的常开触头断开,最终驱动电缸11仍不得电。
等到上模32温度降低至一定值,即,温度检测值小于比较电路4的预设值时,KM1的常开触头闭合,此时由于开关S1也闭合,最终驱动电缸11得电,并带动上模32和上连接座31上升,以实现上模32和下模22的及时分离,该阶段可节省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上模32和上连接座31上升初期时,上电磁阀38和下电磁阀28就已经断电关闭。
上模32和上连接座31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操作者可手动关闭开关S1,则驱动电缸11不得电,上模32和上连接座31停止上升。之后,操作者可将成型的配件取出。
当该装置需要进行下一次热压成型时,操作者可闭合开关S2,由于此时开关S1断开,则驱动电缸11得电,并带动上模32和上连接座31下降,直至上模32和下模22拼合,之后操作者手动断开开关S2。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热压成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架(1)内设有底座(2)和顶座(3),机架(1)内安装有用于驱动顶座(3)远离或靠近底座(2)的驱动电缸(11),底座(2)靠近顶座(3)一侧安装有下模(22),顶座(3)靠近底座(2)一侧安装有上模(32);机架(1)上安装有开关S1,上模(32)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13)的输出端耦接有比较电路(4),比较电路(4)的输出端耦接有串接于开关S1并用于配合开关S1共同控制驱动电缸(11)得电从而带动上模(32)上升的执行电路(41);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控制驱动电缸(11)得电从而带动上模(32)下降的开关S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压成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32)内开有上冷却流道(35),上冷却流道(35)一端连接有上进水管(36),上冷却流道(35)另一端连接有上出水管(3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压成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冷却流道(35)蜿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压成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进水管(36)上安装有上电磁阀(38),顶座(3)上设有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13)的温度检测值从而控制上电磁阀(38)通断电的控水电路(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压成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水电路(5)包括,
比较单元(51),耦接于温度传感器(13)的输出端,以接收温度检测值,当比较单元(51)的预设值大于温度检测值时,输出高电平的比较信号;
执行单元(53),耦接于比较单元(51)的输出端,以接收比较信号,并控制上电磁阀(38)的通断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压成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水电路(5)还包括延迟单元(52),延迟单元(52)耦接于比较单元(51)的输出端,用于延迟比较单元(51)输出的比较信号,执行单元(53)耦接于延迟单元(52)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压成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2)内开有下冷却流道(25),下冷却流道(25)一端连接有下进水管(26),下冷却流道(25)另一端连接有下出水管(2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压成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侧安装有下连接座(21),下模(22)安装在下连接座(21)上,底座(2)与下连接座(21)之间连接有下气缸(23),底座(2)上侧固定有下顶出杆(24),下顶出杆(24)滑动穿进下模(22)的模腔内;顶座(3)下侧安装有上连接座(31),上模(32)安装在上连接座(31)上,顶座(3)与上连接座(31)之间连接有上气缸(33),顶座(3)下侧固定有上顶出杆(34),上顶出杆(34)滑动穿进上模(32)的模腔内。
CN201920246797.1U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热压成型模具装置 Active CN2096827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46797.1U CN209682759U (zh)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热压成型模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46797.1U CN209682759U (zh)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热压成型模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82759U true CN209682759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603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46797.1U Active CN209682759U (zh)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热压成型模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827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3747B (zh) 一种多功能便捷式注塑模具
CN209682759U (zh) 一种热压成型模具装置
CN101531053A (zh) 隔离式电热高光注塑模具的温度控制系统
CN212636444U (zh) 一种注塑模具热流道系统
CN104227928A (zh) 一种用于注塑机的高效注塑机构
CN210758817U (zh) 一种塑料挤出成型装置
CN202528386U (zh) 微电机的转子注塑机
CN210282987U (zh) 一种具有预判注射量功能的节约型注塑机
CN208197428U (zh) 一种注塑成型装置
CN208978156U (zh) 一种导流罩模具
CN211307286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控制装置
CN216609873U (zh) 一种立式注塑机的模具定位结构
CN206623345U (zh) 多浇口注塑产品的浇口热熔装置
CN111923324B (zh) 插头电源线注塑生产线
CN211363275U (zh) 一种成型效率高的注塑模具
CN112873766A (zh) 一种用于注射成型的高效冷却装置
CN214926834U (zh) 一种新型风力机叶片注塑成型装置
CN209176107U (zh) 一种节能注塑模具
CN109049547B (zh) 一种小型汽车后视镜外壳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CN108237668B (zh) 一种通过冷却液来缓慢减少冷却速度的注塑装置
CN215203313U (zh) 一种螺杆注塑机的智能冷却机构
CN205705166U (zh) 一种高精度卧式计算机键盘注塑机
CN218576819U (zh) 一种连续生产的线圈骨架注塑机构
CN112976522B (zh) 一种温控节能型注塑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0233716U (zh) 一种汽车配件用生产注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