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80340U - 一种轧辊涂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轧辊涂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80340U
CN209680340U CN201920258803.5U CN201920258803U CN209680340U CN 209680340 U CN209680340 U CN 209680340U CN 201920258803 U CN201920258803 U CN 201920258803U CN 209680340 U CN209680340 U CN 209680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
oiling
oil
oil trap
oiling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588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裴力军
蒋志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Lichuang Roll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Lichuang Roll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Lichuang Roll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Lichuang Roll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588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80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80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8034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辊涂油装置,包括设置在轧辊下方的集油槽,以及设置在集油槽一侧且能够朝向或远离集油槽方向移动的涂油机构,涂油机构包括呈集油槽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的两个支撑杆,以及设置在两个支撑杆之间的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线性导轨朝向轧辊所在方向并且连接在两个支撑杆之间,直线电机的动子座上设置有油雾化器,油雾化器的出气口设置有朝向轧辊方向的雾化罩,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向轧辊顶部方向延伸的连杆,连杆的端部设置有刷毛朝向轧辊的清洁刷。本实用新型无需将轧辊用磨床或轧机上拆卸,即可直接进行自动涂油工作,降低涂油的劳动强度,提高涂油的效率和均匀性。

Description

一种轧辊涂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辊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轧辊涂油装置。
背景技术
轧辊是使轧材金属产生塑性变形的工具,是决定轧机效率和轧材质量的重要消耗部件。轧辊磨削之后处于暂未使用或者长期不使用状态时,需要涂满防锈油,防止轧辊表面产生铁锈,避免影响轧件的表面质量。传统的轧辊表面涂油方法大都是人工采用辊刷或者海绵涂油等接触式涂油方法,这些方法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涂油不均匀、油耗高,并且极易在轧辊表面沾染杂质。
另外在将轧辊磨削完成后对其进行涂油,防锈油会滴落至磨床上,并且混入磨削液中,从而导致磨削液受污染,过早变质,影响磨削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轧辊涂油装置,以解决涂油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轧辊涂油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轧辊涂油装置,包括设置在轧辊下方的集油槽,以及设置在集油槽一侧且能够朝向或远离集油槽方向移动的涂油机构,所述涂油机构包括呈集油槽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的两个支撑杆,以及设置在两个支撑杆之间的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线性导轨朝向轧辊所在方向并且连接在两个支撑杆之间,所述直线电机的动子座上设置有油雾化器,所述油雾化器的出气口设置有朝向轧辊方向的雾化罩,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向轧辊顶部方向延伸的连杆,所述连杆的端部设置有刷毛朝向轧辊的清洁刷。
进一步的,所述集油槽和涂油机构均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设置在轧辊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气缸Ⅰ。
进一步的,位于集油槽一侧的底座上设置两个与集油槽长度方向垂直的燕尾槽,所述气缸Ⅰ的底部设置有与燕尾槽相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燕尾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Ⅰ的底部朝向所述集油槽的方向设置有连板,所述连板上安装有穿过连板伸入燕尾槽内的固定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集油槽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槽体,所述槽体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在外壳顶部的滤网,所述槽体呈抽拉式设置在外壳内。
进一步的,所述槽体的底部设置有滑槽,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条。
进一步的,所述清洁刷设置在两个连杆的端部下方,并且与集油槽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清洁刷的两端顶部设置有气缸Ⅱ,所述气缸Ⅱ固定在连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罩为底部朝向所述油雾化器方向凹陷的弧形结构。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油雾化器和雾化罩,可以实现非接触式涂油,保证涂油的均匀性;
(2)本实用新型中将油雾化器安装在直线电机上,在轧辊保持转动的情况下通过直线电机的移动实现整个轧辊辊身的涂油工作,不仅提高了涂油的均匀性,而且保证涂油的效率,减少劳动强度;
(3)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设置集油槽,可以防止轧辊上多余的防锈油滴落在磨床上,便于回收利用,提高防锈油的利用率;
(4)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设置有清洁刷,可以在涂油之间对辊身的表面进行清洁,防止辊身表面沾染杂质,保证轧辊使用时轧件轧制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轧辊涂油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轧辊涂油装置的右视图;
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轧辊涂油装置的集油槽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轧辊涂油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轧辊1,集油槽2,支撑杆3,直线电机4,线性导轨5,油雾化器6,雾化罩7,连杆8,清洁刷9,底座10,气缸Ⅰ11,燕尾槽12,连板13,固定螺栓14,外壳15,槽体16,滤网17,滑槽18,滑条19,气缸Ⅱ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一种轧辊涂油装置,包括设置在轧辊1下方的集油槽2,以及设置在集油槽2一侧且能够朝向或远离集油槽2方向移动的涂油机构,涂油机构包括呈集油槽2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的两个支撑杆3,以及设置在两个支撑杆3之间的直线电机4,直线电机4的线性导轨5朝向轧辊1所在方向并且连接在两个支撑杆3之间,直线电机4的动子座上设置有油雾化器6,油雾化器6的出气口设置有朝向轧辊1方向的雾化罩7,支撑杆3的顶部设置有向轧辊1顶部方向延伸的连杆8,连杆8的端部设置有刷毛朝向轧辊1的清洁刷9。
为了将整个涂油装置设置称为一个整体,集油槽2和涂油机构均设置在底座10上,底座10设置在轧辊1的下方。
底座10、集油槽2以及清洁刷9的长度方向均匀轧辊1的辊身的长度方向相同,均为平行设置。
为了使用与不同轧辊1的涂油工作,支撑杆3的底部设置有气缸Ⅰ11。
具体的,气缸Ⅰ11的活塞杆朝上,支撑杆固定在其活塞杆上, 可以根据轧辊1的直径,使雾化罩7与轧辊1的辊身侧面正对,即将雾化罩7的中心位置与轧辊1的中心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如图3所示,在涂油过程中,集油槽2需要处于轧辊1的正下方,而由于不同的轧辊1直径不同,为了使雾化罩7与轧辊1正对,则需要调整整个涂油机构与集油槽2之间的距离,因此,位于集油槽2一侧的底座10上设置两个与集油槽2长度方向垂直的燕尾槽12,气缸Ⅰ11的底部设置有与燕尾槽12相匹配的滑块,滑块滑动设置在燕尾槽12内。
在放置涂油装置时,需要将涂油机构在燕尾槽12上向远离集油槽2的方向移动,防止涂油机构与轧辊1产生碰撞,当将集油槽2放置在轧辊1正下方时,则根据轧辊1的位置将涂油机构向轧辊1所在方向移动,使雾化罩7靠近轧辊1的辊身,并且与之相对,两者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便于进行涂油工作。
另外,气缸Ⅰ11可以采用油缸或电动推杆代替。
为了方便对涂油机构的位置进行固定,气缸Ⅰ1的底部朝向集油槽2的方向设置有连板13,连板13上安装有穿过连板13伸入燕尾槽12内的固定螺栓14。
在移动涂油机构时,需要将固定螺栓14旋松,使其底部与燕尾槽12的槽底分离,从而使涂油机构能够在燕尾槽12上随意移动,当移动到所需位置后,则将固定螺栓14旋紧,并且使其底部与燕尾槽12的槽体紧密接触,从而对涂油机构的位置进行固定。
优选的,可以在燕尾槽12的两侧设置刻度线,从而便于掌握两个气缸Ⅰ11移动的具体距离,从而确保油雾化器6在直线电机4上来回移动时雾化罩7与轧辊1辊身之间的距离保持不便,从而保证涂油的均匀性。
如图4所示,为了防止辊身上多余的防锈油滴落在磨床或轧机上,并且便于对防锈油进行回收,因此设置了集油槽2,而了保证集油槽2内防锈油的质量,集油槽2包括外壳15和设置在外壳15内的槽体16,槽体16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在外壳顶部的滤网17,槽体16呈抽拉式设置在外壳15内。
滤网17的设置可以过滤掉防锈油中掺入的杂质,从而提高防锈油回收的质量,并且槽体16采用抽拉式,可以方便将其中的防锈油取出,使用更加便捷。
优选的,滤网17为中间向下凹陷的弧形结构,可以保证防锈油完全落入槽体16中,防止造成防锈油的浪费。
为了实现槽体16的抽拉,槽体16的底部设置有滑槽18,外壳15的底部设置有与滑槽18相匹配的滑条19。
在涂油完成后,将整个涂油装置从磨床或者轧机上取下,然后将槽体16从外壳15的一端取出,即可将槽体16内的防锈油倒出,方便简单。
清洁刷9的设置可以在进行涂油之前对轧辊1的辊身进行一定的清洁,防止在涂油过程中轧辊的辊身上粘附杂质,影响其使用,而为了在轧辊转动过程实现对整个辊身的清洁,清洁刷9设置在两个连杆8的端部下方,并且与集油槽2平行。
清洁刷9与轧辊1同向且设置在轧辊1的上方,其刷毛与轧辊1的顶部表面相接触,在轧辊1转动时,即可对轧辊1的表面进行清洁。
为了方便调整清洁刷9的高度,清洁刷9的两端顶部设置有气缸Ⅱ20,气缸Ⅱ20固定在连杆8上。
具体的,气缸Ⅱ20的活塞杆朝下设置,与清洁刷9固定连接。在初始状态时,气缸Ⅱ20的活塞杆处于回缩状态,将雾化罩7的位置确定之后,调整气缸Ⅱ20的活塞杆伸出,使清洁刷9下移,与辊身的表面相接触,在轧辊1转动时既可对辊身进行清洁。而清洁完成后,气缸Ⅱ20的活塞杆再次回缩,防止在涂油过程中对辊身造成阻挡。
并且可以根据轧辊1的半径调整气缸Ⅱ20的活塞杆伸出的具体长度,从而便于适应不同半径规格的轧辊20的清洁。
另外,气缸Ⅱ20可以采用油缸或电动推杆代替。
为了增加涂油的效率,雾化罩7为底部朝向油雾化器6方向凹陷的弧形结构。
由于轧辊1的辊身为圆柱形,而为了增加雾化罩7与其相对的面积,则雾化罩7设置呈弧形结构,从而增加涂油的效率和均匀性。
如图5所示,轧辊1在磨床或轧机上时,可以处于缓速转动的状态,此时将涂油装置从轧辊1的一侧放入,将涂油机构移动至远离集油槽2的端部,并且将底座10以及集油槽2放入轧辊1的下方,然后在燕尾槽12上调整涂油机构与轧辊1之间的距离,并且通过气缸Ⅰ11调整雾化罩7的高度,通过气缸Ⅱ20调整清洁刷9的高度,利用清洁刷9对轧辊1辊身进行清洁,清洁完成后,清洁刷9复位,然后启动直线电机4以及油雾化器6,动子座带动油雾化器6在线性导轨5上往复运动,而防锈油经过雾化从雾化罩7中喷出,喷涂在轧辊1的辊身表面,并且结合轧辊1的自身转动,实现整个辊身的涂油工作。残留在轧辊1上多余的防锈油滴入集油槽2中,进行回收以及在此利用。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Claims (10)

1.一种轧辊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轧辊(1)下方的集油槽(2),以及设置在集油槽(2)一侧且能够朝向或远离集油槽(2)方向移动的涂油机构,所述涂油机构包括呈集油槽(2)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的两个支撑杆(3),以及设置在两个支撑杆(3)之间的直线电机(4),所述直线电机(4)的线性导轨(5)朝向轧辊(1)所在方向并且连接在两个支撑杆(3)之间,所述直线电机(4)的动子座上设置有油雾化器(6),所述油雾化器(6)的出气口设置有朝向轧辊(1)方向的雾化罩(7),所述支撑杆(3)的顶部设置有向轧辊(1)顶部方向延伸的连杆(8),所述连杆(8)的端部设置有刷毛朝向轧辊(1)的清洁刷(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2)和涂油机构均设置在底座(10)上,所述底座(10)设置在轧辊(1)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辊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的底部设置有气缸Ⅰ(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轧辊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集油槽(2)一侧的底座(10)上设置两个与集油槽(2)长度方向垂直的燕尾槽(12),所述气缸Ⅰ(11)的底部设置有与燕尾槽(12)相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燕尾槽(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轧辊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Ⅰ(11)的底部朝向所述集油槽(2)的方向设置有连板(13),所述连板(13)上安装有穿过连板(13)伸入燕尾槽(12)内的固定螺栓(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2)包括外壳(15)和设置在外壳(15)内的槽体(16),所述槽体(16)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在外壳(15)顶部的滤网(17),所述槽体(16)呈抽拉式设置在外壳(15)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轧辊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6)的底部设置有滑槽(18),所述外壳(15)的底部设置有与滑槽(18)相匹配的滑条(1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刷(9)设置在两个连杆(8)的端部下方,并且与集油槽(2)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轧辊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刷(9)的两端顶部设置有气缸Ⅱ(20),所述气缸Ⅱ(20)固定在连杆(8)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罩(7)为底部朝向所述油雾化器(6)方向凹陷的弧形结构。
CN201920258803.5U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轧辊涂油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80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58803.5U CN209680340U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轧辊涂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58803.5U CN209680340U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轧辊涂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80340U true CN209680340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603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5880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80340U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轧辊涂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8034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8323A (zh) * 2020-04-21 2020-07-31 江苏益通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密封件涂油装置
CN115445857A (zh) * 2022-08-30 2022-12-09 三明市三菲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自动均匀上油的铝箔轧机
CN117563885A (zh) * 2024-01-15 2024-02-20 三鑫特材(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轧辊在线静电涂油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8323A (zh) * 2020-04-21 2020-07-31 江苏益通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密封件涂油装置
CN115445857A (zh) * 2022-08-30 2022-12-09 三明市三菲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自动均匀上油的铝箔轧机
CN115445857B (zh) * 2022-08-30 2023-10-24 三明市三菲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自动均匀上油的铝箔轧机
CN117563885A (zh) * 2024-01-15 2024-02-20 三鑫特材(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轧辊在线静电涂油装置
CN117563885B (zh) * 2024-01-15 2024-04-26 三鑫特材(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轧辊在线静电涂油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80340U (zh) 一种轧辊涂油装置
CN209598838U (zh) 一种用于轧辊生产的打磨装置
CN111360651B (zh) 用于智能受电弓碳滑板表面的多角度打磨机及其打磨方法
CN207609143U (zh) 一种可对弧形阳台外墙二次粉刷的智能建筑装饰设备
CN209811948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固定打磨装置
CN103894889A (zh) 一种轮毂磨抛设备
CN209335326U (zh) 一种模具生产用打磨抛光一体机
CN110014340A (zh) 一种带钢表面打磨机
CN203738499U (zh) 一种轮毂磨抛设备
CN205760904U (zh) 一种冶铜用铜矿砂高效混合装置
CN212043877U (zh) 一种条状金属件表面处理装置
CN201989035U (zh) 连续步进式油缸抛光、清洗机
CN102581731A (zh) 一种针对圆筒底部抛光的自动抛光机
CN202640095U (zh) 一种针对圆筒底部抛光的自动抛光机
CN206200706U (zh) 一种街码生产打磨抛光设备
CN210286300U (zh) 排线装置
CN213612967U (zh) 一种导轨用清洁除锈装置
CN105568796B (zh) 一种小型砂带式钢轨除锈清理装置
CN208948241U (zh) 一种可升降的卷材输送装置
CN210215403U (zh) 一种皮革加工用压平装置
CN109365181B (zh) 一种手机防水板材外部胶水的涂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1034704U (zh) 用于线缆生产中的涂油装置
CN215092676U (zh) 一种环保型机械加工用磨床
CN214288504U (zh) 一种化妆品添加珍珠粉研磨装置
CN203185134U (zh) 带钢砂浆抛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