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50455U - 一种斜折折叠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斜折折叠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50455U
CN209650455U CN201920228018.5U CN201920228018U CN209650455U CN 209650455 U CN209650455 U CN 209650455U CN 201920228018 U CN201920228018 U CN 201920228018U CN 209650455 U CN209650455 U CN 2096504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fork
fork
folding
elastomeric element
folding st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2801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查亚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GOLDEN AGE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GOLDEN AGE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GOLDEN AGE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GOLDEN AGE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2801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504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50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504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车架,尤其是一种斜折折叠车架,为了解决现有折叠车架折叠器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和安全性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斜折折叠车架,包括前叉、横管、座管和后叉,所述座管的下部和后叉的前端具有相互铰接的铰接部,所述铰接部上具有完成后叉顺时针转动折叠、或逆时针转动打开所围绕的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轴线倾斜于后叉上后轮轴线、以使后叉顺时针转动折叠时后叉位于前叉的侧边;所述座管的后端具有在后叉逆时针转动打开时抵住后叉的支撑,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安全性高和数秒内可完成折叠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斜折折叠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车架,尤其是一种斜折折叠车架。
背景技术
通过车架折叠,将前后两轮对折在一起,可减少45%左右的长度,整车在折叠后可放入登机箱和折叠包内,以及汽车的后备箱,在折叠的使用过程中也不需要借助外来工具,可通过手动自行将车折叠展开或自行折叠,现有的折叠方式多为侧边折叠;同时为了减轻车架的整体重量,往往采用强度大重量轻的材料,其中以碳纤维材料为首,但是采用碳纤维制造现有折叠车架,存在成本过高、安全性低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现有折叠车架大多有折叠器,如采用碳纤维制作折叠器由于折叠器自身体积小、且内部具有相互配合的结构,在工艺上加工难度大,其次为了保证折叠器的强度通常采用高强度碳纤维,这样一来成本会增高,或通过增加折叠器的尺寸提升强度,这样一来折叠器的重量和加工成本都会上升;所以在保证低重量和强度高的前提下,折叠器采用铝合金制成,铝合金折叠器和碳纤维车架主要通过胶粘连接,胶粘成本低、但是胶水受环境和时间影响容易脱胶不安全,采用其他方式将碳纤维车架和铝合金折叠器连接时,需要考虑材质特性,同时还需要使用特殊的机器和特殊的加工方法来完成,费时费力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折叠车架折叠器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和安全性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斜折折叠车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折折叠车架,包括前叉、横管、座管和后叉,所述座管的下部和后叉的前端具有相互铰接的铰接部,所述铰接部上具有完成后叉顺时针转动折叠、或逆时针转动打开所围绕的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轴线倾斜于后叉上后轮轴线、以使后叉顺时针转动折叠时后叉位于前叉的侧边;所述座管的后端具有在后叉逆时针转动打开时抵住后叉的支撑。
为了在展开状态快速的将后叉和支撑锁定,所述支撑和后叉的接触处设置有受力会发生形变的弹性部件,依靠弹性部件的形变保持后叉和支撑的锁定状态。
为了实现车架的快速的展开固定或折叠,所述弹性部件为优力胶制成的弹性部件,弹性部件固定安装在支撑的末端,弹性部件在后叉逆时针转动打开时和后叉上的凹槽卡接,实现后叉和支撑的锁定连接、并在后叉受力时挤压弹性部件吸收震动;所述弹性部件的周向具有向外延伸一段距离、且具有弹性的外缘边,外缘边在后叉逆时针转动打开时挤压形变、并嵌入后叉上的凹槽中,外缘边在后叉顺时针转动折叠时拉扯形变、并从凹槽中脱离。
为了稳定弹性部件在卡槽中的位置,所述弹性部件的底面上具有与后叉凹槽底面凹凸配合的凸起和/或凹槽。
为了防止链条在折叠时脱落,所述铰接轴的后端具有曲拐部,曲拐部中心轴线和后轮轴线之间的距离在后叉顺时针转动折叠、或逆时针转动打开时保持不变。
为了满足市场需要,所述曲拐部一体成型或固定安装在后叉上;或所述曲拐部和后叉可拆卸连接。
为实现后叉顺时针转动折叠后,后叉能位于前叉侧边,所述铰接轴固定安装在铰接部上,且铰接轴的轴线和后叉上后轮轴线之间存在3~20°的夹角。
作为优选的,所述座管与横管的连接处设置有下加强段和/或上加强段;下加强段的一端和横管固定连接、另一端和座管底部连接,上加强段的一端和横管固定连接、另一端和座管上部连接;所述上加强段和下加强段也为碳纤维制成的上加强段和下加强段。
作为优选的,所述前叉、横管、座管、后叉和支撑为碳纤维制成的前叉、横管、座管、后叉和支撑。
为了保证折叠后前叉和后叉不会自行分离,所述后叉顺时针转动折叠时后叉位于前叉的侧边,前叉和后叉之间设置有相互固定的快速锁定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斜折折叠车架,整体无折叠器,采用后叉顺时针转动折叠、或逆时针转动打开的折叠结构,在顺时针转动折叠时后叉围绕铰接轴转动,铰接轴的轴线倾斜于后叉上后轮轴线、以使后叉顺时针转动折叠时后叉位于前叉的侧边;其次车架在打开状态时通过弹性部件的形变保持后叉和支撑的锁定状态,并弹性部件还能起到减震作用;最后后叉在顺时针转动折叠时曲拐部和后叉一起折叠,曲拐部和后轮之间的间距不变,从而实现车架在顺时针转动折叠或逆时针转动打开时链条不会脱落,也不需要如涨紧轮一类的防脱落部件;此结构当车架整体采用碳纤维制造时效果最好,首先碳纤维强度大重量轻,在高端车中备受欢迎,在不增加加工成本的前提下,大大提升了车辆安全性,其次车架在折叠和打开时不需要拆装任何一颗螺丝;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安全性高和数秒内可完成折叠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图1的剖视图。
图4是弹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车架折叠后前叉和后叉锁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整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叉,2.横管,3.座管,4.后叉,5.铰接部,6.铰接轴,7.后轮轴线,8.支撑,9.弹性部件,10.凹槽,11.外缘边,12.曲拐部,13.下加强段,14.上加强段,15.快速锁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到图5所示的所示的一种斜折折叠车架,包括前叉1、横管2、座管3和后叉4,座管3的下部和后叉4的前端具有相互铰接的铰接部5,铰接部5上具有完成后叉顺时针转动折叠、或逆时针转动打开所围绕的铰接轴6,铰接轴6的轴线倾斜于后叉上后轮轴线7,倾斜角度为3~20°,该倾斜角度即铰接轴6的轴线和后叉4上后轮轴线7之间的夹角指的是:当铰接轴6的轴线和后叉4上后轮轴线7相交时,指铰接轴6的轴线和后叉4上后轮轴线7所形成的锐角;当铰接轴6的轴线和后叉4上后轮轴线7不相交时,指铰接轴6的轴线和能与铰接轴6的轴线相交的后轮轴线7的平行线所形成的锐角。
图2中倾斜角度为5°,也是样品的实际加工角度,倾斜设置的铰接轴6使后叉4顺时针转动折叠时后叉4位于前叉1的侧边;铰接轴6的轴线以位于水平面时最优,图中是处于水平面,当后叉4相对于横管2翻转后,再通过前叉1的转动调节,可以实现前叉1上的前轮和后叉4上的后轮处于平行状态,经测试前叉1上的前轮和后叉4上的后轮处于平行时折叠后车身体积最小;如果铰接轴6的轴线不在水平面,铰接轴6的轴线和后叉上后轮轴线7同样具有3~20°的倾斜角,虽然不影响后叉4的折叠和打开但是折叠后的后叉4后轮与前叉1上的前轮会出现夹角,即后轮相对于前轮处于“外翻”的状态,影响美观同时折叠后的体积会大于前轮和后轮处于平行状态时的体积。
在座管3的后端有在后叉4处于打开状态时抵住后叉4的支撑8,支撑8防止后叉4因受力翻转过头而影响骑行,为了实现后叉4的快速打开和锁定,在支撑8的末端套装了一个由优力胶制成的弹性部件9,借助弹性部件9受力会形变的特性解决后叉4快速打开锁紧和快速松脱折叠的问题,在弹性部件9的周向具有向外延伸一段距离、加工出一条具有弹性的外缘边11,外缘边11在后叉4逆时针转动打开时挤压形变、并嵌入后叉4上的凹槽10中,外缘边11在后叉4顺时针转动折叠时拉扯形变、并从凹槽10中脱离,从而解决后叉4快速打开锁紧和快速松脱折叠的问题,同时弹性部件9在后叉4逆时针转动打开时和后叉4上的凹槽10卡接,凹槽10开口方向的外缘内侧有卡接住弹性部件9上外缘边11的内缘边,内缘边可以是一圈凸起或是一圈加强圈,弹性部件9和凹槽10卡接后实现后叉4和支撑8的锁定连接、并在后叉4受力时挤压弹性部件吸收震动,借助弹性部件9受力会形变的特性还解决了后叉4在骑行时避震的问题。
为了防止弹性部件9在骑行时频繁形变吸震,而导致弹性部件9在凹槽10中的位移以及降低不必要的摩擦,从而增加弹性部件9的使用寿命,在弹性部件9的底面上具有与凹槽10底面凹凸配合的凸起和/或凹槽,使得弹性部件9限位在凹槽10的合适位置,不影响使用还解决了弹性部件9在凹槽10中的位移以及摩擦增加会降低弹性部件9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了再一次的降低车架自重,将曲拐部12设计在了铰接轴6的后端,同时将曲拐部12固定安装在后叉4上,在后叉4顺时针转动折叠、或逆时针转动打开时,保证曲拐部12的中心轴线和后轮轴线7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简单的说就是在后叉4顺时针转动折叠、或逆时针转动打开时链条不会脱落,整个过程不需要如涨紧轮一类的辅助部件辅助,省去了防止链条脱落的辅助部件,一来结构简单、二来重量也减轻了;按市场需要曲拐部12可以一体成型、螺丝固定或是可拆卸的形式安装在后叉4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车架的强度,在座管3与横管2的连接处设置下加强段13和/或上加强段14;下加强段13和上加强段14的安装按客户需要可以增减,下加强段13的一端和横管2固定连接、另一端和座管3底部连接,上加强段14的一端和横管2固定连接、另一端和座管3上部连接,下加强段13和上加强段14同时设置强度增加,相应的加工成本也会增加。
为了防止后叉4在完成顺时针转动折叠后,后叉4和前叉1会自行分离,在前叉1和后叉4上会设计锁定部,锁定部可以是魔术贴、带磁力的锁定部或是图中为本实用新型专门设计的快速锁定部15,快速锁定部15是一个卡扣装置,其中卡件固定安装在前叉1的底端,扣件固定安装在后叉4的内侧,扣件的位置事先做过测试,后叉4在完成顺时针转动折叠后,卡件插入进扣件中实现快速锁定。
图6到图7所示的是具有本实用新型“一种斜折折叠车架”的折叠两轮车,图6中后叉4处于完全打开状态,座管3后端的支撑8抵在后叉4上,防止后叉4受力翻转过头,影响骑行;图7是图6经过折叠后的示意图,首先将图6中前叉1转动180°左右,给后叉4顺时针转动折叠腾出空间,防止后叉4与前叉1接触,接着顺时针转动后叉4,使后叉4朝前叉1方向转动,由于后叉4前端和座管3下部有相互铰接的铰接部5,铰接部5上有轴线倾斜于后叉4上后轮轴线7的铰接轴6,所以当后叉4顺时针转动折叠时,后叉4逐渐偏离横管2所在中心线,即前叉1所在位置,折叠完成后后叉4位于前叉1的一侧,最后为了固定前叉1和后叉4,同时也为了进一步降低折叠后车身的体积,再次转动前叉1,使得设置在前叉1和后叉4上的快速锁定部15可以相互卡接住,防止前叉1和后叉4自动分开,经测试前叉1上的前轮和后叉4上的后轮处于平行时折叠后车身体积最小,外观也最美丽,图6斜折成图7整个过程最快耗时仅3秒左右;为了将折叠车“轻便”的特性发挥到极致,前叉1、横管2、座管3、后叉4、支撑8、上加强段14和下加强段13都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简单的说车架整体由碳纤维制成,整个车架没有常规意义上的折叠器,所以无需考虑车架整体由碳纤维制成时,折叠器的强度、与车架连接方式以及使用时的安全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斜折折叠车架,包括前叉(1)、横管(2)、座管(3)和后叉(4),其特征在于:所述座管(3)的下部和后叉(4)的前端具有相互铰接的铰接部(5),所述铰接部(5)上具有完成后叉顺时针转动折叠、或逆时针转动打开所围绕的铰接轴(6),所述铰接轴(6)的轴线倾斜于后叉上后轮轴线(7)、以使后叉(4)顺时针转动折叠时后叉(4)位于前叉(1)的侧边;所述座管(3)的后端具有在后叉(4)逆时针转动打开时抵住后叉(4)的支撑(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折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8)和后叉(4)的接触处设置有受力会发生形变的弹性部件(9),依靠弹性部件(9)的形变保持后叉(4)和支撑(8)的锁定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折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9)为优力胶制成的弹性部件,弹性部件(9)固定安装在支撑(8)的末端,弹性部件(9)在后叉(4)逆时针转动打开时和后叉(4)上的凹槽(10)卡接,实现后叉(4)和支撑(8)的锁定连接、并在后叉(4)受力时挤压弹性部件吸收震动;所述弹性部件(9)的周向具有向外延伸一段距离、且具有弹性的外缘边(11),外缘边(11)在后叉(4)逆时针转动打开时挤压形变、并嵌入后叉(4)上的凹槽(10)中,外缘边(11)在后叉(4)顺时针转动折叠时拉扯形变、并从凹槽(10)中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斜折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9)的底面上具有与凹槽(10)底面凹凸配合的凸起和/或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折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6)的后端具有曲拐部(12),曲拐部(12)的中心轴线和后轮轴线(7)之间的距离在后叉顺时针转动折叠、或逆时针转动打开时保持不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斜折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拐部(12)一体成型或固定安装在后叉(4)上;或所述曲拐部(12)和后叉(4)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折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6)固定安装在铰接部(5)上,且铰接轴(6)的轴线和后叉(4)上后轮轴线(7)之间存在3~20°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折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管(3)与横管(2)的连接处设置有下加强段(13)和/或上加强段(14);下加强段(13)的一端和横管(2)固定连接、另一端和座管(3)底部连接,上加强段(14)的一端和横管(2)固定连接、另一端和座管(3)上部连接;所述上加强段(14)和下加强段(13)为碳纤维制成的上加强段(14)和下加强段(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折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1)、横管(2)、座管(3)、后叉(4)和支撑(8)为碳纤维制成的前叉(1)、横管(2)、座管(3)、后叉(4)和支撑(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折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叉(4)顺时针转动折叠时后叉(4)位于前叉(1)的侧边,前叉(1)和后叉(4)之间设置有相互固定的快速锁定部(15)。
CN201920228018.5U 2019-02-20 2019-02-20 一种斜折折叠车架 Active CN2096504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28018.5U CN209650455U (zh) 2019-02-20 2019-02-20 一种斜折折叠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28018.5U CN209650455U (zh) 2019-02-20 2019-02-20 一种斜折折叠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50455U true CN209650455U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24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28018.5U Active CN209650455U (zh) 2019-02-20 2019-02-20 一种斜折折叠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504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5018A (zh) * 2019-02-20 2019-04-23 常州金色年华车业有限公司 斜折折叠车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5018A (zh) * 2019-02-20 2019-04-23 常州金色年华车业有限公司 斜折折叠车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40063U (zh) 可折叠车架及可折叠两轮车
US4230332A (en) Bicycle frame
CN2630098Y (zh) 可缩短车架长度的自行车结构
EA008789B1 (ru) Складной велосипед
CN209650455U (zh) 一种斜折折叠车架
CN208993848U (zh) 一种折叠式电动车
CN109665018A (zh) 斜折折叠车架
CN207523769U (zh) 一种加强车架结构的折叠式童车
CN203199118U (zh) 折叠电动自行车
CN211568199U (zh) 一种可折叠车把手及便携式滑板车
CN205872158U (zh) 婴儿车
TWM507355U (zh) 自行車輕量化高強度輪圈結構
CN206984223U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
JP3150571U (ja) 折り畳み式自転車
CN201566767U (zh) 两轮车辆的折叠车架
CN205632840U (zh) 单边车轮扣合机构及折叠自行车
CN205554456U (zh) 电动滑板车及其折叠连接装置
CN105882842A (zh) 一种自行车折叠机构
CN207045572U (zh) 折叠电动自行车及车前管折叠器
CN203332164U (zh) 推车架和推车
CN213262796U (zh) 一种折叠车
TWM448419U (zh) 自行車駐車器
CN208036529U (zh) 自行车用折叠车把
CN2934036Y (zh) 关节式折叠自行车
CN108860421A (zh) 一种折叠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