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84223U - 一种折叠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84223U
CN206984223U CN201720274250.3U CN201720274250U CN206984223U CN 206984223 U CN206984223 U CN 206984223U CN 201720274250 U CN201720274250 U CN 201720274250U CN 206984223 U CN206984223 U CN 2069842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gical
folding bicycle
folding
tie
logical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7425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uangxin Bicy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uangxin Bicy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uangxin Bicy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uangxin Bicy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7425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842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842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842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告了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立管、后三角、五通、五通固定座和五通固定连杆;所述五通固定座与立管固定连接;所述五通则通过所述五通固定连杆与五通固定座可转动连接,并可相对五通固定座在设定范围内转动;所述后三角与五通可转动连接,且转动中心与五通的轴心重合,并可相对五通在设定范围内转动。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折叠自行车,由于其后三角与五通可转动连接,且转动中心与五通的轴心重合,这样在折叠的时候链条不会松脱,从而方便折叠;而且还通过五通固定连杆将五通可转动的与五通固定座连接,折叠时先将五通转动至立管后方,这样折叠后,后轮的位置会靠后一点,从而使得折叠后整车的前后尺寸更小。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
背景技术
折叠自行车(folding bicycle)属于自行车的一个分类,其在非使用状态时可以折叠,以缩小体积。现有的折叠自行车有多种折叠方式,而且即使采用同种折叠方式的不同品牌、型号的自行车,其折叠起来后体积缩小的比例也不尽相同。而且绝大部分的折叠自行车在折叠的过程中也不需要借助外来工具,可手动将车折叠展开。比如常见的一种折叠自行车,其通过车架折叠,将前后两轮对折在一起,可减少45%左右的长度。折叠自行车在折叠后可放入方便的放入汽车的后备箱,有些折叠自行车甚至放入登机箱、折叠包。
通过多年的发展,折叠自行车已经具备携带、使用方便、舒适,生产工艺成熟等特点,但是技术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改进。比如现有的一种折叠自行车,其可以使后三角相对车架旋转而实现对后轮组的折叠,但是因为折叠过程中的旋转中心与中轴轴心不一致,所以在折叠过程中会导致链条松脱,为此需要另外设置链条张紧机构,保证折叠时链条不致松脱。这样不但会导致整车结构更加复杂、成本增加,而且折叠时也不太方便,因此还需要再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其不但折叠更加方便,结构更加简单,而且折叠后的尺寸可以更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立管和后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自行车还包括:五通、五通固定座和五通固定连杆;所述五通固定座与中管固定连接;所述五通则通过所述五通固定连杆与五通固定座可转动连接,并可相对五通固定座在设定范围内转动;所述后三角与五通可转动连接,且转动中心与五通的轴心重合,并可相对五通在设定范围内转动。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五通固定连杆具有筒部和臂部,且所述臂部有两个,分别由所述筒部两端侧壁的局部同向向外延伸形成,且臂部末端具有轴孔,通过一个转轴贯穿所述轴孔以及所述五通固定座,而与所述五通固定座可转动连接;所述五通的大部分位于所述筒部内,而两端伸出所述筒部而与所述后三角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筒部为圆筒形,且所述五通固定座具有与所述圆筒形筒部的局部外壁形状相适配的圆弧形的限位面;所述折叠自行车在使用状态时,圆筒形筒部以其外壁的局部紧贴所述限位面。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后三角包括一个连接梁和两个三角结构,两个三角结构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梁连接成一体;所述折叠自行车在使用状态时连接梁紧贴所述中管。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中管的外壁上对应所述连接梁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垫块,所述折叠自行车在使用状态时连接梁紧压在所述垫块上。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中管的外壁上对应所述连接梁的位置设置有卡钩,所述折叠自行车在使用状态时所述卡钩勾住连接梁。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三角结构的上角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后三角以其两个所述三角结构的前角,与所述五通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梁上设置有通孔,而所述中管上对应位置设置有螺孔,使用时可通过一个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后与立管上的螺孔螺纹连接而将后三角与中管锁定。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折叠自行车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五通固定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折叠自行车,由于其后三角与五通可转动连接,且转动中心与五通的轴心重合,这样在折叠的时候链条不会松脱,从而方便折叠;而且还通过五通固定连杆将五通可转动的与五通固定座连接,折叠时先将五通转动至中管后方,这样折叠后,后轮的位置会靠后一点,从而使得折叠后整车的前后尺寸更小,且后三角与传动系统始终保持为一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折叠自行车在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折叠自行车的相关零部件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折叠自行车折叠过程一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折叠自行车折叠过程二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折叠自行车折叠过程三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折叠自行车折叠过程四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折叠自行车折叠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折叠自行车如图1和2所示,包括:中管1、后三角2、五通3、五通固定座4、五通固定连杆5、坐管6、上管7、头管8、前叉9、前轮10、后轮11;所述五通固定座4与中管1固定连接;所述五通3则通过所述五通固定连杆5与五通固定座4可转动连接,并可相对五通固定座4在设定范围内转动;所述后三角2与五通3可转动连接,且转动中心与五通3的轴心重合,并可相对五通3在设定范围内转动。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一种折叠自行车,由于其后三角2与五通3可转动连接,且转动中心与五通3的轴心重合,这样在折叠的时候链条不会松脱,从而方便折叠;而且还通过五通固定连杆5将五通3可转动的与五通固定座4连接,折叠时先将五通3转动至中管1后方,这样折叠后,后轮11的位置会靠后一点,从而使得折叠后整车的前后尺寸更小,且后三角与传动系统始终保持为一体。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五通固定连杆5具有筒部50和臂部51,且所述臂部51有两个,分别由所述筒部50两端侧壁的局部同向向外延伸形成,且臂部51末端具有轴孔510,通过一个转轴12贯穿所述轴孔510以及所述五通固定座4,而与所述五通固定座4可转动连接;所述五通3的大部分位于所述筒部50内,而两端伸出所述筒部50而与所述后三角2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筒部50为圆筒形,且所述五通固定座4具有与所述圆筒形筒部50的局部外壁形状相适配的圆弧形的限位面40;所述折叠自行车在使用状态时,圆筒形筒部50以其外壁的局部紧贴所述限位面40。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后三角2包括一个连接梁21和两个三角结构20,两个三角结构20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梁21连接成一体;所述折叠自行车在使用状态时连接梁21紧贴所述中管1。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中管1的外壁上对应所述连接梁21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垫块13,所述折叠自行车在使用状态时连接梁紧21压在所述垫块13上。垫块13一般为橡胶材质,具有一定弹性,可以避免连接梁21与中管1之间受力过大而导致的损伤。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中管1的外壁上对应所述连接梁21的位置设置有卡钩14,所述折叠自行车在使用状态时所述卡钩14勾住连接梁21。卡钩14一般为塑料材质,具有一定弹性。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梁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三角结构的上角201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后三角2以其两个所述三角结构20的前角202,与所述五通3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梁21上设置有通孔211,而所述立管1上对应位置设置有螺孔101,使用时可通过一个螺栓穿过所述通孔211后与立管1上的螺孔101螺纹连接而将后三角2与中管1锁定。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因为设置了垫块13,所以垫块13上也相应开设有通孔供螺栓穿过。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折叠自行车还包括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的一端与五通固定座4固定连接,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撑杆15另一端与上管7固定连接,从而确保整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尤其是五通固定座4上五通固定座4的强度和刚度。
需要折叠时,可能首先需要如图3所示,将坐管6往上拔,否则可能会影响后续的折叠。然后即可将五通3转至中管1后方如图4所示。然后即可将后轮11往前折叠成图5所示状态,最后将坐管6往下插回,即成图6和图7所示状态,就完成了后轮11的折叠。前轮10的折叠和现有技术一样,是通过上管7上的一处关节实现折叠的,本文不再详述。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中管和后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自行车还包括:五通、五通固定座和五通固定连杆;所述五通固定座与中管固定连接;所述五通则通过所述五通固定连杆与五通固定座可转动连接,并可相对五通固定座在设定范围内转动;所述后三角与五通可转动连接,且转动中心与五通的轴心重合,并可相对五通在设定范围内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五通固定连杆具有筒部和臂部,且所述臂部有两个,分别由所述筒部两端侧壁的局部同向向外延伸形成,且臂部末端具有轴孔,通过一个转轴贯穿所述轴孔以及所述五通固定座,而与所述五通固定座可转动连接;所述五通的大部分位于所述筒部内,而两端伸出所述筒部而与所述后三角可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部为圆筒形,且所述五通固定座具有与所述圆筒形筒部的局部外壁形状相适配的圆弧形的限位面;所述折叠自行车在使用状态时,圆筒形筒部以其外壁的局部紧贴所述限位面。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三角包括一个连接梁和两个三角结构,两个三角结构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梁连接成一体;所述折叠自行车在使用状态时连接梁紧贴所述中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的外壁上对应所述连接梁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垫块,所述折叠自行车在使用状态时连接梁紧压在所述垫块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的外壁上对应所述连接梁的位置设置有卡钩,所述折叠自行车在使用状态时所述卡钩勾住连接梁。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三角结构的上角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三角以其两个所述三角结构的前角,与所述五通可转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上设置有通孔,而所述中管上对应位置设置有螺孔,使用时可通过一个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后与中管上的螺孔螺纹连接而将后三角与中管锁定。
10.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自行车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五通固定座固定连接。
CN201720274250.3U 2017-03-16 2017-03-16 一种折叠自行车 Active CN2069842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74250.3U CN206984223U (zh) 2017-03-16 2017-03-16 一种折叠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74250.3U CN206984223U (zh) 2017-03-16 2017-03-16 一种折叠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84223U true CN206984223U (zh) 2018-02-09

Family

ID=61422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74250.3U Active CN206984223U (zh) 2017-03-16 2017-03-16 一种折叠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842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1498A (zh) * 2017-03-16 2017-05-31 深圳市创新维自行车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自行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1498A (zh) * 2017-03-16 2017-05-31 深圳市创新维自行车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自行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40063U (zh) 可折叠车架及可折叠两轮车
WO1999003723A1 (en) Folding frame bicycle
CN206984223U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
CN106627928A (zh) 用于助动车的可折叠车架
CN207984931U (zh) 婴幼儿推车
CN106741498A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
CN105460138B (zh) 可折叠式便携车
CN208993848U (zh) 一种折叠式电动车
CN207984930U (zh) 婴儿车
CN205971675U (zh) 一种折叠电动车
CN209521746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09650455U (zh) 一种斜折折叠车架
CN209192129U (zh) 一种折叠三轮车
CN201808634U (zh) 多用途折叠自行车
CN209126890U (zh) 一种多用途的折叠三轮车操作机构、三轮车
CN109927833A (zh) 可折叠自行车
CN206466105U (zh) 一种电动折叠三轮车
CN207631413U (zh) 一种自行车折叠机构
CN109606452A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15155342U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
CN208036529U (zh) 自行车用折叠车把
CN109204652A (zh) 一种折叠式电动车
CN110497995A (zh) 一种多用途的折叠三轮车操作机构,使用方法
CN108860421A (zh) 一种折叠车
CN207045572U (zh) 折叠电动自行车及车前管折叠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