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50319U - 手推车及无人车共享的自动化物料对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手推车及无人车共享的自动化物料对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50319U
CN209650319U CN201822131101.9U CN201822131101U CN209650319U CN 209650319 U CN209650319 U CN 209650319U CN 201822131101 U CN201822131101 U CN 201822131101U CN 209650319 U CN209650319 U CN 209650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cell wall
support
trolley
limiting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3110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卫平
李文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mtek Automation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ymtek Automation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mtek Automation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ymtek Automation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3110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50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50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503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高度调节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手推车及无人车共享的自动化物料对接装置,包括支撑机构、载具及驱动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升降组件、限位组件及导引感应器,手推车或无人自动车用于承载载具,第一支架的导引轮用于导引手推车的移动,导引感应器用于导引无人自动车的移动;升降组件抵触手推车或无人自动车所承载的载具以使得载具升起;载具设有限位槽,限位组件抵触限位槽的槽壁实现对载板的准确定位,驱动机构移送限位组件限位后的载具所承载物料;避免因生产场地水平高度不均所造成的载具移送后对接生产设备的高低差或倾斜问题,防止物料在转移过程中因水平高度不均所造成的倾倒损伤,提升物料的移送良率及加工良率。

Description

手推车及无人车共享的自动化物料对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高度调节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手推车及无人车共享的自动化物料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电路板是各种电子产品的基本配件之一,印刷电路板生产的工序复杂,不同的产品所使用的印刷电路板均需要配置多种不同的加工工序,对于电路板多种工序的生产加工,需要配置的生产流水线体长度较长,如此,就需要较大的工厂占地面积。在大面积的生产工厂厂房建造过程中,考虑到建造成本的资金支出,工厂厂房安装生产流水线体的场地地面水平很难作到标准的一致性,往往生产流水线的开头、生产流水线的结尾之间的水平高度存在数十厘米的水平高度差距。
近年来,伴随工业生产管理方法的精进,精益生产的概念逐渐盛行,生产厂家为了减少生产的变动性、提升加工质量的稳定性,往往仅可能的确保生产载具或工作高度的一致性,然而因为生产场地水平高度不均的问题而造成载具运送后对接生产设备的高低差或倾斜问题,导致物料在转换过程中有倾倒损伤的情况,不利于物料移送良率的提升及物料加工良率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手推车及无人车共享的自动化物料对接装置,避免因生产场地水平高度不均所造成的载具移送后对接生产设备的高低差或倾斜问题,防止物料在转移过程中因水平高度不均所造成的倾倒损伤,提升物料的移送良率及加工良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手推车及无人车共享的自动化物料对接装置,包括支撑机构、载具及驱动机构,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架,设置于第一支架的升降组件、限位组件及导引感应器,外界的手推车或外界的无人自动车用于承载载具,载具用于承载外界的物料,第一支架转动设置有导引轮,导引轮用于导引手推车的移动,导引感应器用于导引无人自动车的移动;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活动设置的支撑件、滚动设置于支撑件的滚球、设置于第一支架的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驱动支撑件连带滚球抵触手推车或无人自动车所承载的载具以使得载具升起;限位组件包括活动设置的限位件、转动设置于限位件的轮体、设置于第一支架的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限位件左右移动;载具设有限位槽,限位槽自载具的侧表面凹设而成,第二驱动件经由限位件驱动轮体突伸入限位槽内,轮体的外表面用于抵触限位槽的槽壁,驱动机构用于移送限位组件限位后的载具所承载物料。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活动设置的第二支架、用于驱动第二支架移动的第三驱动件、设置于第二支架的第四驱动件、转动设置于第二支架的多个输送轮,载具设有多个避让孔,第三驱动件驱动第二支架连带多个输送轮经由多个避让孔抵触物料使得物料升起与载具分离,第四驱动件驱动输送轮转动将与载具分离的物料输出。
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机构之间形成有用于容设手推车或无人自动车的让位空间,两个支撑机构共面设置,导引轮的转动轴线垂直支撑机构所在的平面,两个支撑机构的导引轮分别抵触手推车的两侧,两个支撑机构的升降组件分别抵触载具下表面的左右两端,载具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限位槽,两个支撑机构的限位组件分别突伸入载具左右两侧的限位槽内。
优选地,所述限位槽呈V型,限位槽包括第一槽壁、第二槽壁,第一槽壁的一端与第二槽壁的一端连接,第一槽壁的另一端与第二槽壁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轮体的外径,轮体的外表面用于抵触第一槽壁或/和第二槽壁。
优选地,所述限位槽还包括弧形槽壁,弧形槽壁连接第一槽壁与第二槽壁,第一槽壁靠近弧形槽壁的一端、第二槽壁靠近弧形槽壁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槽壁远离弧形槽壁的一端、第二槽壁远离弧形槽壁的一端之间的距离,轮体的外表面用于抵触弧形槽壁。
优选地,所述手推车、无人自动车设有锥状销,载具设有用于容设锥状销的定位孔,第一驱动件经由支撑件驱动载具升起以使得锥状销从定位孔内退出,第二驱动件经由限位件驱动轮体突伸入限位槽内以对锥状销从定位孔内退出后的载具进行定位。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的移动方向与限位件的移动方向垂直设置,轮体的转动轴线与支撑件的移动方向平行设置;滚球突伸出支撑件的顶面并用于抵触载具的下表面。
优选地,每一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滑动设置于第一支架的第一板体,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板体相对第一支架上下移动,第一板体设有两个支撑件,同一第一板体的两个支撑件的滚球用于抵触载具的下表面的前后两端;每一限位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第一支架的第二板体,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板体相对第一支架左右移动,第二板体设有两个限位件,载具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限位槽,同一第二板体的两个限位件的轮体分别突伸入载具同一侧的两个限位槽内。
优选地,所述载具包括底板、载板、连接底板与载板的撑板,撑板位于底板与载板之间,载板位于底板上方,载板与底板平行设置,滚球用于抵触底板的下表面,限位槽设置在底板上,载板用于承载外界的物料,避让孔设置于载板,避让孔沿载板的厚度方向贯穿载板,避让孔自载板的边缘凹设而成。
优选地,所述载板设有落料孔及多个限位凸起,限位凸起设于载板远离底板的一侧,落料孔沿载板的厚度方向贯穿载板,载板所承载的物料遮盖落料孔,多个限位凸起围绕载板所承载的物料设置,多个限位凸起彼此靠近的一侧用于挡止物料,避让孔位于载板同一侧的相邻的两个限位凸起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手推车或无人自动车用于承载载具,第一支架的导引轮用于导引手推车的移动,导引感应器用于导引无人自动车的移动;升降组件抵触手推车或无人自动车所承载的载具以使得载具升起;载具设有限位槽,限位组件抵触限位槽的槽壁实现对载板的准确定位,驱动机构移送限位组件限位后的载具所承载物料;避免因生产场地水平高度不均所造成的载具移送后对接生产设备的高低差或倾斜问题,防止物料在转移过程中因水平高度不均所造成的倾倒损伤,提升物料的移送良率及加工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及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及驱动机构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及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及驱动机构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与载具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与载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推车、支撑机构及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无人自动车、支撑机构及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支撑机构 2—载具 3—驱动机构
4—第一支架 5—升降组件 6—限位组件
7—导引轮 8—支撑件 9—滚球
11—第一驱动件 12—限位件 13—轮体
14—第二驱动件 15—限位槽 16—第二支架
17—第三驱动件 18—第四驱动件 19—输送轮
21—让位空间 22—第一槽壁 23—第二槽壁
24—弧形槽壁 25—定位孔 26—第一板体
27—第二板体 28—底板 29—载板
31—撑板 32—落料孔 33—限位凸起
34—底架 35—竖架 36—扶手环
37—滚轮 211—避让孔 111—手推车
112—无人自动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手推车及无人车共享的自动化物料对接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载具2及驱动机构3,支撑机构1包括第一支架4,设置在第一支架4上的升降组件5、限位组件6及导引感应器(图中未示出),外界的手推车111或外界的无人自动车112用于承载载具2,载具2用于承载外界的物料(如印刷电路板或柔性电路板等),第一支架4转动设置有导引轮7,本实施例中,导引轮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导引轮7,多个导引轮7共线且共面设置,导引轮7用于导引手推车111的移动,导引轮7用于抵触手推车111的车架的外表面,确保手推车111可以准确移动到支撑机构1附近所需的位置;导引感应器用于导引无人自动车112的移动,根据实际需要,导引感应器可以为磁感应器或光电感应器,导引感应器触发外界的自动化物料对接装置所配置的电控箱,电控箱调控无人自动车112的移动方向,进而使得无人自动车112准确移动到支撑机构1附近所需的位置;此外,导引感应器还可以设置在其它架体上,只需要将导引感应器位于第一支架4附近的预定位置即可。
请参阅图5至图9所示,所述升降组件5包括活动设置的支撑件8、滚动设置在支撑件8上的滚球9、设置在第一支架4上的第一驱动件11,滚球9突伸出支撑件8的顶面,第一驱动件11驱动支撑件8连带滚球9抵触在手推车111或无人自动车112所承载的载具2的下表面上以使得载具2向上升起,进而调整载具2相对水平面的水平高度;限位组件6包括活动设置的限位件12、转动设置在限位件12上的轮体13、设置在第一支架4上的第二驱动件14,第二驱动件14用于驱动限位件12左右移动;载具2上设置有限位槽15,限位槽15自载具2的侧表面凹设而成,第二驱动件14经由限位件12驱动轮体13移动,移动的轮体13突伸入限位槽15内,轮体13的外表面用于抵触限位槽15的槽壁,移动的轮体13驱动载具2经由滚球9相对支撑件8移动,同时轮体13与载具2之间发生相对滚动,确保载具2可以轻松地移动,同时降低载具2与支撑机构1之间磨损、降低载具2与限位组件之间的磨损,延长载具2、支撑机构1、限位组件6三者的使用寿命;之后驱动机构3移送限位组件6限位后的载具2上所承载物料。
实际使用时,物料放置在载具2上,手推车111或无人自动车112用于承载装设有物料的载具2,第一支架4的导引轮7用于导引手推车111的移动,导引感应器用于导引无人自动车112的移动,使得手推车111或无人自动车112准确地移动到第一支架4附近的位置;然后升降组件5抵触手推车111或无人自动车112所承载的载具2以使得载具2向上升起,直至载具2上升到所需的预定高度;载具2上设置有限位槽15,限位组件6抵触限位槽15的槽壁实现对载板29的准确定位;之后驱动机构3移送限位组件6所准确定位后的载具2所承载物料,使得物料移动到所需的位置;避免因生产场地水平高度不均所造成的载具2移送后对接生产设备的高低差或倾斜问题,防止物料在转移过程中因水平高度不均所造成的倾倒损伤,提升物料的移送良率及加工良率。
请参阅图1至图4、图8及图9所示,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活动设置的第二支架16、用于驱动第二支架16移动的第三驱动件17、设置在第二支架16上的第四驱动件18、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架16上的多个输送轮19,使用时,第三驱动件17驱动第二支架16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载具2上设置有多个避让孔211,避让孔211沿载具2的厚度方向贯穿载具2;当限位组件6准确地定位住手推车111或无人自动车112所承载的载具2后,第三驱动件17驱动第二支架16连带多个输送轮19向上移动,向上移动的多个输送轮19经由多个避让孔211抵触在物料的下表面上使得物料向上升起直至物料与载具2分离,而后第四驱动件18驱动输送轮19转动将与载具2分离后的物料自动输出到所需的预定位置。
所述支撑机构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机构1之间形成有用于容设手推车111或无人自动车112的让位空间21,两个支撑机构1共面设置,导引轮7的转动轴线垂直支撑机构1所在的平面,优选地,支撑机构1平行水平面设置,导引轮7的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两个支撑机构1的导引轮7分别抵触在手推车111的左右两侧上,两个支撑机构1的升降组件5分别抵触载具2下表面的左右两端,使得载具2的左右两端受力均衡,在支撑机构1驱动载具2上升时,避免载具2从支撑机构1上掉落;载具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限位槽15,两个支撑机构1的限位组件6分别突伸入载具2左右两侧的限位槽15内,使得载具2可以被快速地准确定位,提升载具2的定位效率。
请参阅图5至7图所示,所述限位槽15呈V型,限位槽15包括第一槽壁22、第二槽壁23,第一槽壁22的一端与第二槽壁23的一端连接,第一槽壁22的另一端与第二槽壁23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轮体13的外径,轮体13的外表面用于抵触第一槽壁22或/和第二槽壁23。
当第二驱动件14经由限位件12驱动轮体13移动时,移动的轮体13抵触第一槽壁22或/和第二槽壁23,由于限位槽15呈V型,轮体13施加在垂直槽壁上的作用力分解有与轮体13移动方向垂直的分力,该分力驱动载具2相对支撑机构1移动,经由滚球9的设置降低载具2与支撑机构1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载具2与支撑机构1两者之间可以轻易地发生相对移动,进而实现对载具2位置的调整,实现载具2的准确定位。
所述限位槽15还包括弧形槽壁24,弧形槽壁24连接第一槽壁22与第二槽壁23,第一槽壁22靠近弧形槽壁24的一端、第二槽壁23靠近弧形槽壁24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槽壁22远离弧形槽壁24的一端、第二槽壁23远离弧形槽壁24的一端之间的距离,轮体13的外表面用于抵触弧形槽壁24。
第二驱动件14驱动限位件12移动,限位件12移动时连带轮体13移动,移动的轮体13先抵触限位槽15的第一槽壁22或第二槽壁23,随着轮体13的持续移动,轮体13驱动载具2相对支撑机构1移动,同时轮体13与第一槽壁22或第二槽壁23之间发生相对滚动,直至轮体13的外表面抵触在弧形槽壁24上,此时即完成了对载具2的准确定位。
请参阅图1至图9所示,所述手推车111、无人自动车112设有锥状销(图中未示出),锥状销大致呈圆锥状,锥状销的自由端的外径小于锥状销靠近手推车111一端或锥状销靠近无人自动车112一端的外径,载具2上设有用于容设锥状销的定位孔25,定位孔25自载具2的下表面凹设而成,当载具2放置在手推车111或无人自动车112上之后,利用锥状销与定位孔25的配合,确保载具2准确地定位在手推车111上或无人自动车112上。
当手推车111经由导引轮7导引移动到第一支架4附近的预定位置后,或者当无人自动车112经由导引传感器导引移动到第一支架4附近的预定位置后,第一驱动件11经由支撑件8驱动载具2向上升起以使得锥状销从定位孔25内退出,当锥状销完全从定位孔25内退出且载具2上升到预定高度后,第二驱动件14经由限位件12驱动轮体13突伸入限位槽15内移动载具2以对锥状销从定位孔25内退出后的载具2进行准确定位。
所述支撑件8的移动方向与限位件12的移动方向垂直设置,轮体13的转动轴线与支撑件8的移动方向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中,支撑件8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限位件12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轮体13的转动轴线与支撑件8的移动方向平行设置;滚球9突伸出支撑件8的顶面并用于抵触在载具2的下表面上。
每一所述支撑机构1还包括滑动设置在第一支架4上的第一板体26,第一驱动件11用于驱动第一板体26相对第一支架4上下移动,第一板体26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支撑件8,同一第一板体26的两个支撑件8的滚球9分别用于抵触载具2的下表面的前后两端,利用两个支撑机构1的第一板体26上的四个支撑件8分别抵触载具2的四个拐角处,在两个支撑机构1驱动载盘向上升起时,避免载具2受力不均而发生侧翻;每一限位组件6包括滑动设置在第一支架4上的第二板体27,第二驱动件14用于驱动第二板体27相对第一支架4左右移动,第二板体27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限位件12,载具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限位槽15,同一第二板体27的两个限位件12的轮体13分别突伸入载具2同一侧的两个限位槽15内。
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所述载具2包括底板28、载板29、连接底板28与载板29的撑板31,撑板31位于底板28与载板29之间,载板29位于底板28上方,载板29与底板28彼此间隔且平行设置,滚球9用于抵触在底板28的下表面上,限位槽15设置在底板28上,载板29用于承载外界的物料,避让孔211设置在载板29上,避让孔211沿载板29的厚度方向贯穿载板29,避让孔211自载板29的边缘凹设而成。
所述载板29设有落料孔32及多个限位凸起33,限位凸起33设置在载板29远离底板28的一侧上,落料孔32沿载板29的厚度方向贯穿载板29,载板29所承载的物料遮盖落料孔32,当外界的生产设备直接对载具2上的物料加工时,确保加工产生的废料经由落料孔32自动下落;多个限位凸起33围绕载板29所承载的物料设置,多个限位凸起33彼此靠近的一侧用于挡止物料,防止物料相对载盘发生移动,避让孔211位于载板29同一侧的相邻的两个限位凸起33之间。
请参阅1至图4、图8所示,所述手推车111包括底架34、竖架35、扶手环36及多个滚轮37,竖架35设置在底架34的上端上,优选地,底架34与竖架35垂直设置,扶手环36设置在竖架35远离底架34的一端上,扶手环36、底架34分别位于竖架35的左右两侧,多个滚轮37设置在底架34的下端上,滚轮37用于抵触外界的地面。实际使用时,使用者用手抓持扶手环36,然后方便地移动手推车111,利用两个支撑机构1的导引轮7分别抵触在底架34的左右两侧上,从而使得手推车111准确地移动到两个支撑机构1的第一支架4之间的让位空间21内。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手推车及无人车共享的自动化物料对接装置,包括支撑机构、载具及驱动机构,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架,设置于第一支架的升降组件、限位组件及导引感应器,外界的手推车或外界的无人自动车用于承载载具,载具用于承载外界的物料,第一支架转动设置有导引轮,导引轮用于导引手推车的移动,导引感应器用于导引无人自动车的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活动设置的支撑件、滚动设置于支撑件的滚球、设置于第一支架的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驱动支撑件连带滚球抵触手推车或无人自动车所承载的载具以使得载具升起;限位组件包括活动设置的限位件、转动设置于限位件的轮体、设置于第一支架的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限位件左右移动;载具设有限位槽,限位槽自载具的侧表面凹设而成,第二驱动件经由限位件驱动轮体突伸入限位槽内,轮体的外表面用于抵触限位槽的槽壁,驱动机构用于移送限位组件限位后的载具所承载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推车及无人车共享的自动化物料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活动设置的第二支架、用于驱动第二支架移动的第三驱动件、设置于第二支架的第四驱动件、转动设置于第二支架的多个输送轮,载具设有多个避让孔,第三驱动件驱动第二支架连带多个输送轮经由多个避让孔抵触物料使得物料升起与载具分离,第四驱动件驱动输送轮转动将与载具分离的物料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推车及无人车共享的自动化物料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机构之间形成有用于容设手推车或无人自动车的让位空间,两个支撑机构共面设置,导引轮的转动轴线垂直支撑机构所在的平面,两个支撑机构的导引轮分别抵触手推车的两侧,两个支撑机构的升降组件分别抵触载具下表面的左右两端,载具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限位槽,两个支撑机构的限位组件分别突伸入载具左右两侧的限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推车及无人车共享的自动化物料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呈V型,限位槽包括第一槽壁、第二槽壁,第一槽壁的一端与第二槽壁的一端连接,第一槽壁的另一端与第二槽壁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轮体的外径,轮体的外表面用于抵触第一槽壁或/和第二槽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推车及无人车共享的自动化物料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还包括弧形槽壁,弧形槽壁连接第一槽壁与第二槽壁,第一槽壁靠近弧形槽壁的一端、第二槽壁靠近弧形槽壁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槽壁远离弧形槽壁的一端、第二槽壁远离弧形槽壁的一端之间的距离,轮体的外表面用于抵触弧形槽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推车及无人车共享的自动化物料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推车、无人自动车设有锥状销,载具设有用于容设锥状销的定位孔,第一驱动件经由支撑件驱动载具升起以使得锥状销从定位孔内退出,第二驱动件经由限位件驱动轮体突伸入限位槽内以对锥状销从定位孔内退出后的载具进行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推车及无人车共享的自动化物料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移动方向与限位件的移动方向垂直设置,轮体的转动轴线与支撑件的移动方向平行设置;滚球突伸出支撑件的顶面并用于抵触载具的下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推车及无人车共享的自动化物料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滑动设置于第一支架的第一板体,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板体相对第一支架上下移动,第一板体设有两个支撑件,同一第一板体的两个支撑件的滚球用于抵触载具的下表面的前后两端;每一限位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第一支架的第二板体,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板体相对第一支架左右移动,第二板体设有两个限位件,载具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限位槽,同一第二板体的两个限位件的轮体分别突伸入载具同一侧的两个限位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推车及无人车共享的自动化物料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包括底板、载板、连接底板与载板的撑板,撑板位于底板与载板之间,载板位于底板上方,载板与底板平行设置,滚球用于抵触底板的下表面,限位槽设置在底板上,载板用于承载外界的物料,避让孔设置于载板,避让孔沿载板的厚度方向贯穿载板,避让孔自载板的边缘凹设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推车及无人车共享的自动化物料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设有落料孔及多个限位凸起,限位凸起设于载板远离底板的一侧,落料孔沿载板的厚度方向贯穿载板,载板所承载的物料遮盖落料孔,多个限位凸起围绕载板所承载的物料设置,多个限位凸起彼此靠近的一侧用于挡止物料,避让孔位于载板同一侧的相邻的两个限位凸起之间。
CN201822131101.9U 2018-12-18 2018-12-18 手推车及无人车共享的自动化物料对接装置 Active CN209650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31101.9U CN209650319U (zh) 2018-12-18 2018-12-18 手推车及无人车共享的自动化物料对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31101.9U CN209650319U (zh) 2018-12-18 2018-12-18 手推车及无人车共享的自动化物料对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50319U true CN209650319U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16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31101.9U Active CN209650319U (zh) 2018-12-18 2018-12-18 手推车及无人车共享的自动化物料对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503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52379A (zh) 手推车及无人车共享的自动化物料对接装置
CN103552948B (zh) 一种滑板用剪叉式升降台及滑板和滑板输送线
US9919869B2 (en) Automated warehouse and operating method for the same
WO2014125727A1 (ja) 搬送設備と自動倉庫
JP3180015U (ja) 運搬器具
CN110885011B (zh) 一种大型焊接件加工用吊装装置
CN109552378A (zh) 一种自动化物料对接装置
JP2023540634A (ja) 搬送装置、倉庫物流システム及びパレット搬送方法
TWM445576U (zh) 搬運機具
CN203767937U (zh) 一种升降车
CN105799754A (zh) 驮运小车
CN105093820A (zh) 光罩检查机和光罩检查方法
CN209650319U (zh) 手推车及无人车共享的自动化物料对接装置
CN104150409B (zh) 一种可变形为登车桥的升降机
JP2012028628A (ja) 搬送台車用のコンベヤ水平維持機構及び姿勢制御方法
CN101913543A (zh) 三立柱升降机
CN209650320U (zh) 一种自动化物料对接装置
JPWO2019244562A1 (ja) 搬送車
CN205294749U (zh) 阳极挂具升降装置
JP2012025563A (ja) 天井クレーンの設置方法
JP5455162B2 (ja) 搬送車システムでの物品の移載方法
CN208898096U (zh) 一种淋浴房玻璃的提升输送装置
CN208230763U (zh) 一种轮辋滚型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16040540B (zh) 一种仓储agv快速维修设备
JP5131787B2 (ja) 自動搬送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