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49514U - 一种新型人造石英石板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人造石英石板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49514U
CN209649514U CN201920383167.9U CN201920383167U CN209649514U CN 209649514 U CN209649514 U CN 209649514U CN 201920383167 U CN201920383167 U CN 201920383167U CN 209649514 U CN209649514 U CN 2096495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column
spring
fixedly connected
dag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8316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碧波
廖谭发
唐银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yang Athena Quartz Sto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yang Athena Quartz Sto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yang Athena Quartz Sto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yang Athena Quartz Sto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8316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495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495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495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人造石英石板材装置,涉及人造石英石领域,包括机台、模具、外框、内框和铺模膜,所述机台的表面设有传送带,所述模具通过传送带在机台传送,所述内框位于所述的外框框体内,且内框和外框通过若干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内框与外框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的深度大于模具的深度;所述传送带将模具传送到铺膜位置时,将所述铺模膜铺满模具的开口,通过在间隙与模具的开口端面重合过程中,将铺模膜铺满模具的底面和侧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人造石英石板材装置,将铺模膜平摊在模具的开口端面,通过外框和内框之间的间隙与模具的开口端面重合过程,将铺模膜铺满模具的底面和侧壁,节约了时间和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人造石英石板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造石英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人造石英石板材装置。
背景技术
人造石英石是由90%以上的天然石英和10%左右的色料、树脂和其它调节粘接、固化等的添加剂组成。是经过负压真空、高频振动成型,加温固化(温度高低是根据固化剂的种类而定的生产方法加工而成的板材,其质地坚硬(莫氏硬度5-7)、结构致密(密度2.3g/立方厘米)具有其他装饰材料无法比拟的耐磨、耐压、耐高温、抗腐蚀、防渗透等特性。在生产时,需在准备好的模具底部铺垫一层相同规格的牛皮纸,并在模板四边内侧放上4条生胶条,作用是为了固化后石英石与模具之间容易脱离。
现有技术中,在铺设牛皮纸时,需人工将牛皮纸铺设到模具底部,再人工将生胶条放置在模板的内侧,浪费了时间和人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人造石英石板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铺设牛皮纸时,需人工将牛皮纸铺设到模具底部,再人工将生胶条放置在模板的内侧,浪费了时间和人工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人造石英石板材装置,包括机台、模具、外框、内框和铺模膜,所述机台的表面设有传送带,所述模具通过传送带在机台传送,所述内框位于所述的外框框体内,且内框和外框通过若干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内框与外框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的深度大于模具的深度;所述传送带将模具传送到铺膜位置时,将所述铺模膜铺满模具的开口,通过在间隙与模具的开口端面重合过程中,将铺模膜铺满模具的底面和侧壁。
进一步的,还包括气缸,所述传送带设有两个,在两个所述传送带之间的机台端面设有托板口,所述气缸固定在机台的下端面,气缸的输出轴与托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托板与托板口滑动连接,用于在铺模时,将模具托起。
进一步的,还包括滚轮,所述内框朝向模具的端面和外框朝向模具的端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端部设有凹口,所述滚轮与凹口的侧壁转动连接,在所述间隙与模具的开口端面重合过程中,所述铺模膜与滚轮接触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柱、连接杆、支撑柱和锁紧柱,所述连接件包括撑柱和撑杆,所述撑柱的两端设有撑杆,所述连接杆包括活动杆和活动柱,所述活动杆的两端设有活动柱,所述内框远离模具的端面和外框远离模具的端面均设有固定槽,所述撑柱端部的内部设有内腔,撑杆的内部设有活动腔,所述支撑柱的端部与内腔滑动连接,支撑柱的柱体表面设有凸台,所述支撑柱的柱体还延伸至撑柱的外部,所述撑柱朝向凸台的内部设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的内部侧壁设有侧边槽,所述锁紧柱与滑动孔滑动连接,锁紧柱的柱体表面与侧边柱固定连接,所述侧边柱与侧边槽的滑动连接,侧边柱的一端与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侧边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槽的侧壁设有与锁紧柱相对应的锁紧槽,所述锁紧柱的一端位于锁紧槽的内部时,锁紧柱的另一端与凸台的表面接触连接,所述锁紧柱的一端脱离锁紧槽时,锁紧柱的另一端与支撑柱的柱体表面接触,所述支撑柱的底端面与所述活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支撑柱的底端面与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内腔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与活动腔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活动柱固定连接,连接柱的另一端延伸至撑杆的外部,所述锁紧柱包括第一锁紧柱、第二锁紧柱、第四弹簧和弹簧腔,所述第一锁紧柱与固定槽5相对应,所述第二锁紧柱的内部设有所述的弹簧腔,所述第一锁紧柱的一端与弹簧腔滑动连接,且其端部与所述的第四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与弹簧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撑柱与撑杆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活动杆和活动柱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撑柱的顶端面与T型端头固定连接,撑柱顶端面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底部与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定位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柱与空腔滑动连接,定位柱的顶端延伸至撑柱顶端面的外部,所述撑杆的底部设有第二T型槽,所述T型端头与第二T型槽滑动连接,所述撑杆的底部还设有若干定位槽,在撑柱之间的距离调节到合适位置时,所述定位柱位于其中一个定位槽内,将撑柱固定,所述活动杆设有第一T型槽,所述活动柱的顶端设有与第一T型槽滑动连接的T型端,所述活动腔贯穿撑杆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的底面及侧壁设有若干吸盘,用于在铺模膜被铺满模具的底面及侧壁时,将铺模膜吸住。
进一步的,所述凸台与支撑柱表面的连接处采用圆弧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铺模膜采用硅胶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人造石英石板材装置,使用时,在传送带将模具传送到铺膜位置时,通过气缸将模具顶起,使铺膜时更加稳定,然后将铺模膜平摊在模具的开口端面,通过外框和内框之间的间隙与模具的开口端面重合过程,将铺模膜铺满模具的底面和侧壁,整个过程快捷方便,节约了时间和人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内框和外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件的机构示意图一;
图5为图4中撑柱底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件的机构示意图二;
图7为图6中撑杆的底部示意图;
图8为图6中撑柱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模具的俯视图。
其中,其中,1-机台、2-传送带、3-模具、4-外框、5-内框、6-连接件、7-间隙、8-气缸、9-托板、10-托板口、11-铺模膜、12-固定柱、13-凹口、14-滚轮、15-固定槽、16-连接柱、17-活动腔、18-连接杆、19-支撑柱、20-内腔、21-凸台、22-第一弹簧、24-锁紧槽、25-锁紧柱、26-滑动孔、27-侧边槽、28-侧边柱、29-第二弹簧、30-第一T型槽、31-第二T型槽、32-定位槽、33-空腔、34-T型端头、35-定位柱、36-第三弹簧、37-吸盘、61-撑柱、62-撑杆、181-活动杆、182-活动柱、251-第一锁紧柱、252-第二锁紧柱、253-第四弹簧、254-弹簧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新型人造石英石板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机台1、模具3、外框4、内框5和铺模膜11,所述机台1的表面设有传送带2,所述模具3通过传送带2在机台1传送,所述内框5位于所述的外框4框体内,且内框5和外框4通过若干连接件6固定连接,所述内框5与外框4之间形成间隙7,所述间隙7的深度大于模具3的深度;所述传送带2将模具3传送到铺膜位置时,将如图2所示的所述铺模膜11铺满模具3的开口,通过在间隙7与模具3的开口端面重合过程中,将铺模膜11铺满模具3的底面和侧壁,所述铺模膜11采用硅胶板
在传送带2将模具3运输到铺膜位置时,首先将铺模膜11铺满模具3的开口,然后人工将间隙7对准模具3的开口端面,再使间隙7与模具3的开口端面逐渐重合,由于间隙7的深度大于模具3的深度,因此在重合后,铺模膜11将会被外框4的框体和内框5的框体强制铺满模具3的地面和侧壁,整个过程快捷方便,节约了时间和人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铺模膜11采用硅胶板代替牛皮纸,可以使铺模膜11循环利用,大大节约了人造石英石的制造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气缸8,所述传送带2设有两个,在两个所述传送带2之间的机台1端面设有托板口10,所述气缸8固定在机台1的下端面,气缸8的输出轴与托板9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托板9与托板口10滑动连接,用于在铺模时,将模具3托起。
由于在铺模时,如果模具3一直在传送带2上,铺模可能会造成模具3不稳或位置改变,这样不利用后续布料和成型工艺,因此在铺模时,通过气缸8带动托板9将模具3顶起,从而暂时离开传送带2,然后进行铺模。
考虑到在间隙7与模具3的开口端面逐渐重合过程中,铺模膜11会与外框4和内框5的底端面产生摩擦力,这样有可能造成破模膜11破坏,因此作为本实用性的另一个实施例,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还包括滚轮14,所述内框5朝向模具3的端面和外框4朝向模具3的端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柱12,所述固定柱12的端部设有凹口13,所述滚轮14与凹口13的侧壁转动连接,在所述间隙7与模具3的开口端面重合过程中,所述铺模膜11与滚轮14接触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4和图5所示,还包括连接柱16、连接杆18、支撑柱19和锁紧柱25,所述连接件6包括撑柱61和撑杆62,所述撑柱61的两端设有撑杆62,所述连接杆18包括活动杆181和活动柱182,所述活动杆181的两端设有活动柱182,所述内框5远离模具3的端面和外框4远离模具3的端面均设有固定槽15,所述撑柱61端部的内部设有内腔20,撑杆62的内部设有活动腔17,所述支撑柱19的端部与内腔20滑动连接,支撑柱19的柱体表面设有凸台21,所述支撑柱19的柱体还延伸至撑柱61的外部,所述撑柱61朝向凸台21的内部设有滑动孔26,所述滑动孔26的内部侧壁设有侧边槽27,所述锁紧柱25与滑动孔26滑动连接,锁紧柱25的柱体表面与侧边柱28固定连接,所述侧边柱28与侧边槽27的滑动连接,侧边柱28的一端与第二弹簧2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9的另一端与侧边槽27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槽15的侧壁设有与锁紧柱25相对应的锁紧槽24,所述锁紧柱25的一端位于锁紧槽24的内部时,锁紧柱25的另一端与凸台21的表面接触连接,所述锁紧柱25的一端脱离锁紧槽24时,锁紧柱25的另一端与支撑柱19的柱体表面接触,所述支撑柱19的底端面与所述活动杆181的端部固定连接,支撑柱19的底端面与第一弹簧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2的另一端与内腔20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181与活动腔17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柱16的一端与活动柱182固定连接,连接柱16的另一端延伸至撑杆62的外部,所述撑柱61与撑杆6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锁紧柱25包括第一锁紧柱251、第二锁紧柱252、第四弹簧253和弹簧腔254,所述第一锁紧柱251与固定槽15相对应,所述第二锁紧柱252的内部设有所述的弹簧腔254,所述第一锁紧柱251的一端与弹簧腔254滑动连接,且其端部与所述的第四弹簧25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254的另一端与弹簧腔25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181和活动柱18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凸台21与支撑柱19表面的连接处采用圆弧过渡。
考虑到在实际情况中,模具3的大小不一致,因此外框4和内框5的大小也不一样,这时需换下新的外框4和内框5,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对连接件6进行循环重复利用,首先将旧的外框4和旧的内框5上的连接件6取下,然后再将取下的连接件6安装到新的外框4和新的内框5上,将新的外框4和新的内框5固定。在取下连接件6的过程中,首先向上提起连接柱16,使其带动活动杆181和活动柱182在活动腔17内向上移动,这时支撑柱19会克服第一弹簧22的弹力在内腔20内向上移动,在支撑柱19移动过程中,锁紧柱25会逐渐在第二弹簧29的作用下脱离凸台21,当锁紧柱25的一端完全脱离凸台21并与支撑柱19远离其底端的表面接触时,锁紧柱25的另一端也完全脱离锁紧槽24,这时即可取下连接件6,取下后,松开连接柱16,这时在第一弹簧22的作用下,锁紧柱25首先运动到凸台21上,然后再运动到支撑柱19靠近其底端的表面接触,此时支撑柱19的顶端延伸至撑柱61外。当需要连接新的外框4和新的内框5时,首先将连接柱6的撑杆62对准固定槽15,并向下摁住撑柱61,此时延伸至撑柱61外的支撑柱19在固定槽15底端的限位作用下,支撑柱19克服第一弹簧22的弹力作用在内腔20内向上移动,同时凸台21推动第二锁紧柱252向撑柱61的外部移动,在第一锁紧柱251位于固定槽15重合时,第一锁紧柱251在固定槽15的侧壁限位下,克服第四弹簧253的弹力收缩到弹簧腔254中,在锁紧柱25中轴线与固定槽15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时,在第四弹簧254的作用下,第一锁紧柱251与固定槽15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6、图7和图8所示,还包括连接柱16、连接杆18、支撑柱19和锁紧柱25,所述连接件6包括撑柱61和撑杆62,所述撑柱61的两端设有撑杆62,所述连接杆18包括活动杆181和活动柱182,所述活动杆181的两端设有活动柱182,所述内框5远离模具3的端面和外框4远离模具3的端面均设有固定槽15,所述撑柱61端部的内部设有内腔20,撑杆62的内部设有活动腔17,所述支撑柱19的端部与内腔20滑动连接,支撑柱19的柱体表面设有凸台21,所述支撑柱19的柱体还延伸至撑柱61的外部,所述撑柱61朝向凸台21的内部设有滑动孔26,所述滑动孔26的内部侧壁设有侧边槽27,所述锁紧柱25与滑动孔26滑动连接,锁紧柱25的柱体表面与侧边柱28固定连接,所述侧边柱28与侧边槽27的滑动连接,侧边柱28的一端与第二弹簧2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9的另一端与侧边槽27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槽15的侧壁设有与锁紧柱25相对应的锁紧槽24,所述锁紧柱25的一端位于锁紧槽24的内部时,锁紧柱25的另一端与凸台21的表面接触连接,所述锁紧柱25的一端脱离锁紧槽24时,锁紧柱25的另一端与支撑柱19的柱体表面接触,所述支撑柱19的底端面与所述活动杆181的端部固定连接,支撑柱19的底端面与第一弹簧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2的另一端与内腔20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181与活动腔17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柱16的一端与活动柱182固定连接,连接柱16的另一端延伸至撑杆62的外部,所述锁紧柱25包括第一锁紧柱251、第二锁紧柱252、第四弹簧253和弹簧腔254,所述第一锁紧柱251与固定槽15相对应,所述第二锁紧柱252的内部设有所述的弹簧腔254,所述第一锁紧柱251的一端与弹簧腔254滑动连接,且其端部与所述的第四弹簧25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254的另一端与弹簧腔25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凸台21与支撑柱19表面的连接处采用圆弧过渡,所述撑柱61的顶端面与T型端头34固定连接,撑柱61顶端面的内部设有空腔33,所述空腔33的底部与第三弹簧3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36的另一端与定位柱3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柱35与空腔33滑动连接,定位柱35的顶端延伸至撑柱61顶端面的外部,所述撑杆62的底部设有第二T型槽31,所述T型端头34与第二T型槽31滑动连接,所述撑杆62的底部还设有若干定位槽32,在撑柱61之间的距离调节到合适位置时,所述定位柱35位于其中一个定位槽32内,将撑柱62固定,所述活动杆181设有第一T型槽30,所述活动柱182的顶端设有与第一T型槽30滑动连接的T型端,所述活动腔17贯穿撑杆62的底部。
考虑到有些模具3的开口端面距离不一样,因此除了设置上一实施例的技术特征,还设置了使连接件6中的撑柱61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的特征,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调节撑柱61之间的距离以适应模具3的开口端面时,首先取下连接件6,然后推动撑柱61,由于定位柱32的端部设置为弧形,且固定槽32也设置为弧形,这样在撑柱61施加一个横向的作用力可以强制将定位柱32推出固定槽32中,当撑柱61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定位柱32将在第三弹簧36的作用下,重新运动到该位置的固定槽32中,在撑柱61移动过程中,活动柱182的T型端在第一T型槽30内移动,T型端头34在第二T型槽31内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模具3的底面及侧壁设有若干吸盘37,用于在铺模膜11被铺满模具3的底面及侧壁时,将铺模膜11吸住。
在铺模膜11铺满模具3的底面及侧壁时,通过吸盘37将铺模膜11吸住,这样可以防止在间隙7与模具3的开口端面分离时,铺模膜11被外框4或内框5带动脱离模具3。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人造石英石板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1)、模具(3)、外框(4)、内框(5)和铺模膜(11),所述机台(1)的表面设有传送带(2),所述模具(3)通过传送带(2)在机台(1)传送,所述内框(5)位于所述的外框(4)框体内,且内框(5)和外框(4)通过若干连接件(6)固定连接,所述内框(5)与外框(4)之间形成间隙(7),所述间隙(7)的深度大于模具(3)的深度;所述传送带(2)将模具(3)传送到铺膜位置时,将所述铺模膜(11)铺满模具(3)的开口,通过在间隙(7)与模具(3)的开口端面重合过程中,将铺模膜(11)铺满模具(3)的底面和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人造石英石板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缸(8),所述传送带(2)设有两个,在两个所述传送带(2)之间的机台(1)端面设有托板口(10),所述气缸(8)固定在机台(1)的下端面,气缸(8)的输出轴与托板(9)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托板(9)与托板口(10)滑动连接,用于在铺模时,将模具(3)托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人造石英石板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轮(14),所述内框(5)朝向模具(3)的端面和外框(4)朝向模具(3)的端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柱(12),所述固定柱(12)的端部设有凹口(13),所述滚轮(14)与凹口(13)的侧壁转动连接,在所述间隙(7)与模具(3)的开口端面重合过程中,所述铺模膜(11)与滚轮(14)接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人造石英石板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柱(16)、连接杆(18)、支撑柱(19)和锁紧柱(25),所述连接件(6)包括撑柱(61)和撑杆(62),所述撑柱(61)的两端设有撑杆(62),所述连接杆(18)包括活动杆(181)和活动柱(182),所述活动杆(181)的两端设有活动柱(182),所述内框(5)远离模具(3)的端面和外框(4)远离模具(3)的端面均设有固定槽(15),所述撑柱(61)端部的内部设有内腔(20),撑杆(62)的内部设有活动腔(17),所述支撑柱(19)的端部与内腔(20)滑动连接,支撑柱(19)的柱体表面设有凸台(21),所述支撑柱(19)的柱体还延伸至撑柱(61)的外部,所述撑柱(61)朝向凸台(21)的内部设有滑动孔(26),所述滑动孔(26)的内部侧壁设有侧边槽(27),所述锁紧柱(25)与滑动孔(26)滑动连接,锁紧柱(25)的柱体表面与侧边柱(28)固定连接,所述侧边柱(28)与侧边槽(27)的滑动连接,侧边柱(28)的一端与第二弹簧(2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9)的另一端与侧边槽(27)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槽(15)的侧壁设有与锁紧柱(25)相对应的锁紧槽(24),所述锁紧柱(25)的一端位于锁紧槽(24)的内部时,锁紧柱(25)的另一端与凸台(21)的表面接触连接,所述锁紧柱(25)的一端脱离锁紧槽(24)时,锁紧柱(25)的另一端与支撑柱(19)的柱体表面接触,所述支撑柱(19)的底端面与所述活动杆(181)的端部固定连接,支撑柱(19)的底端面与第一弹簧(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2)的另一端与内腔(20)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181)与活动腔(17)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柱(16)的一端与活动柱(182)固定连接,连接柱(16)的另一端延伸至撑杆(62)的外部,所述锁紧柱(25)包括第一锁紧柱(251)、第二锁紧柱(252)、第四弹簧(253)和弹簧腔(254),所述第一锁紧柱(251)与固定槽(15)相对应,所述第二锁紧柱(252)的内部设有所述的弹簧腔(254),所述第一锁紧柱(251)的一端与弹簧腔(254)滑动连接,且其端部与所述的第四弹簧(25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253)的另一端与弹簧腔(254)的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人造石英石板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柱(61)与撑杆(6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活动杆(181)和活动柱(182)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人造石英石板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柱(61)的顶端面与T型端头(34)固定连接,撑柱(61)顶端面的内部设有空腔(33),所述空腔(33)的底部与第三弹簧(3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36)的另一端与定位柱(3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柱(35)与空腔(33)滑动连接,定位柱(35)的顶端延伸至撑柱(61)顶端面的外部,所述撑杆(62)的底部设有第二T型槽(31),所述T型端头(34)与第二T型槽(31)滑动连接,所述撑杆(62)的底部还设有若干定位槽(32),在撑柱(61)之间的距离调节到合适位置时,所述定位柱(35)位于其中一个定位槽(32)内,将撑柱(61)固定,所述活动杆(181)设有第一T型槽(30),所述活动柱(182)的顶端设有与第一T型槽(30)滑动连接的T型端,所述活动腔(17)贯穿撑杆(62)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人造石英石板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3)的底面及侧壁设有若干吸盘(37),用于在铺模膜(11)被铺满模具(3)的底面及侧壁时,将铺模膜(11)吸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人造石英石板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21)与支撑柱(19)表面的连接处采用圆弧过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人造石英石板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铺模膜(11)采用硅胶板。
CN201920383167.9U 2019-03-25 2019-03-25 一种新型人造石英石板材装置 Active CN2096495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83167.9U CN209649514U (zh) 2019-03-25 2019-03-25 一种新型人造石英石板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83167.9U CN209649514U (zh) 2019-03-25 2019-03-25 一种新型人造石英石板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49514U true CN209649514U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28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83167.9U Active CN209649514U (zh) 2019-03-25 2019-03-25 一种新型人造石英石板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495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57912B1 (ko) 역암 재료의 슬래브를 제조하기 위한 플랜트
CN205950969U (zh) 一种多级震动式制砖机
KR20020022710A (ko) 주형 조형기 및 패턴 캐리어
JPS6453807A (en) Brick-shaped concrete block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said block
CN211104585U (zh) 一种水泥基仿石材型路沿石的成型设备
CN209649514U (zh) 一种新型人造石英石板材装置
CN1497101A (zh) 有凸状部的成形体、它的制造用干燥模和制造方法及装置
CN210969292U (zh) 一种等压活动齿的瓷砖模具和由该模具压制成的瓷砖
CN217802280U (zh) 一种免托板制砖成型机
CN104441223A (zh) 大气加压人造石英石板材自动脱模成型系统
CN215090548U (zh) 一种粘土砂造型机退型辅助装置
JPH04272804A (ja) 粒状の石材またはセラミック材料からなるプレートまたはブロックの形の混合物を振動圧密するプレス
CN206122507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铸铁成型模具
CN208291269U (zh) 一种超声电导透药仪机体模具移动装置
CN211763727U (zh) 一种把颗粒骨料压制成板材的成型设备
CN113997386A (zh) 一种环保砖砖坯成型设备
CN210309013U (zh) 一种吸塑机成型模具
CN1840779A (zh) 成形体的制造装置
CN105946102A (zh) 一种石英石生产用摊铺装置
CN206544308U (zh) 一种吸塑成型机
CN200939655Y (zh) 下顶式磁场成型模具
CN220784679U (zh) 一种注塑生产辅助脱模装置
CN111037984A (zh) 一种把颗粒骨料压制成板材的制备工艺及成型设备
CA2365786A1 (en) Press and mould for precast cementitious article
CN219817984U (zh) 一种汽车轮毂低压铸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New Type of Artificial Quartz Stone Plate Devi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0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9

Pledgee: Hunan Hengyang Hengzhou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HENGYANG ATHENA QUARTZ STON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64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