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29411U - 一种感温变色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感温变色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29411U CN209629411U CN201820827381.4U CN201820827381U CN209629411U CN 209629411 U CN209629411 U CN 209629411U CN 201820827381 U CN201820827381 U CN 201820827381U CN 209629411 U CN209629411 U CN 2096294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discoloration
- priming coat
- pot
- abrasion resistant
- resistant particl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温变色锅。该感温变色锅包括:被加热的基底(1);形成在所述基底(1)的内表面上的底涂层(2);以及形成在所述底涂层(2)的上表面上的感温变色装饰层(3);其中,所述底涂层(2)中分散有耐磨颗粒(21),且所述耐磨颗粒(21)凸出于所述底涂层(2)。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温变色锅中,呈凸起状态的耐磨颗粒(21)可以提高感温变色装饰层(3)对底涂层(2)表面的附着力,使得所述感温变色装饰层不容易被刮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温变色锅。
背景技术
在烹饪食物之前的热锅期间,因使用者对温度判断不准,无法确定放油进行烹饪的时间点,如果温度过低,烹饪效果不佳,如果温度过高放油进行烹饪,锅内会产生很大的油烟,不利于身体健康,且增加了厨房的清洁难度。
现有的解决方案是在锅具底部形成感温变色涂层,感温变色涂层受热显示温度变化,从而能够起到提示温度的作用。然而,当感温变色涂层上组合有一层或多层不连续状态的装饰层时,使用过程中这些装饰层容易刮落,影响客户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感温变色锅上的感温变色装饰层容易被刮落的缺陷,提供一种涂层不易被刮落的感温变色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感温变色锅,该感温变色锅包括:
被加热的基底;
形成在所述基底的内表面上的底涂层;以及
形成在所述底涂层的上表面上的感温变色装饰层;
其中,所述底涂层中分散有耐磨颗粒,且所述耐磨颗粒凸出于所述底涂层。
优选地,所述耐磨颗粒的粒径大于所述底涂层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底涂层的厚度为10-40微米,所述耐磨颗粒的粒径为15-75微米。
更优选地,所述底涂层的厚度为15-25微米,所述耐磨颗粒的粒径为30-50微米。
优选地,所述耐磨颗粒为金属颗粒、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碳化硅颗粒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感温变色装饰层为一种或多种涂层。
更优选地,所述感温变色装饰层包括第一变色层和第二变色层,一部分所述第二变色层与所述第一变色层并列形成在所述底涂层上,另一部分所述第二变色层形成在所述第一变色层的上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感温变色装饰层的厚度为1-10微米。
优选地,所述感温变色锅的最内侧形成有透明面涂层。
更优选地,所述透明面涂层为氟树脂涂层。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感温变色锅中,底涂层中分散有耐磨颗粒,且耐磨颗粒凸出于底涂层,一方面这些凸起的耐磨颗粒使得底涂层的粗糙度提高,增加了感温变色装饰层对底涂层的附着力;另一方面在锅铲等硬物刮擦涂层表面时,凸起的耐磨颗粒承受了大部分摩擦力,保护了感温变色装饰层的油墨,使之不易被刮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感温变色锅的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基底 2 底涂层
3 感温变色装饰层 4 透明面涂层
31 第一变色层 32 第二变色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感温变色锅包括:
被加热的基底1;
形成在所述基底1的内表面上的底涂层2;以及
形成在所述底涂层2的上表面上的感温变色装饰层3;
其中,所述底涂层2中分散有耐磨颗粒21,且所述耐磨颗粒21凸出于所述底涂层2。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温变色锅中,呈凸起状态的耐磨颗粒21可以提高感温变色装饰层3对底涂层2表面的附着力,使得所述感温变色装饰层不容易被刮落。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实现使耐磨颗粒21凸出于底涂层2的方式没有特别的限定,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耐磨颗粒21的粒径大于所述底涂层2的厚度。
所述底涂层2的厚度可以为10-40微米,优选为15-25微米。
所述耐磨颗粒21的粒径可以为15-75微米,优选为30-50微米。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耐磨颗粒21可以为各种常规的耐磨耐刮的粒子,例如可以为金属颗粒、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碳化硅颗粒中的至少一种。在优选情况下,所述耐磨颗粒21为碳化硅颗粒。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涂层2包含粘合剂树脂、氟树脂、颜填料和碳化硅颗粒。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感温变色装饰层3可以为一种或多种涂层。优选地,所述感温变色装饰层3由两个以上的变色层组合而成。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感温变色装饰层3包括第一变色层31和第二变色层32,一部分所述第二变色层32与所述第一变色层31并列形成在所述底涂层2上,另一部分所述第二变色层32形成在所述第一变色层31的上表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感温变色装饰层3的厚度可以为1-10微米,优选为2-4微米。在凸起的耐磨颗粒的保护下,所述感温变色装饰层3不易被刮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感温变色锅的最内侧形成有透明面涂层4。优选情况下,所述透明面涂层4为氟树脂涂层,可以用于提供不粘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透明面涂层4的厚度可以为6-50微米,优选为10-15微米。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感温变色锅,其特征在于,该感温变色锅包括:
被加热的基底(1);
形成在所述基底(1)的内表面上的底涂层(2);以及
形成在所述底涂层(2)的上表面上的感温变色装饰层(3);
其中,所述底涂层(2)中分散有耐磨颗粒(21),且所述耐磨颗粒(21)凸出于所述底涂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变色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颗粒(21)的粒径大于所述底涂层(2)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温变色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层(2)的厚度为10-40微米,所述耐磨颗粒(21)的粒径为15-75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温变色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层(2)的厚度为15-25微米,所述耐磨颗粒(21)的粒径为30-5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温变色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颗粒(21)为金属颗粒、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碳化硅颗粒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变色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变色装饰层(3)为一种或多种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感温变色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变色装饰层(3)包括第一变色层(31)和第二变色层(32),一部分所述第二变色层(32)与所述第一变色层(31)并列形成在所述底涂层(2)上,另一部分所述第二变色层(32)形成在所述第一变色层(31)的上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6或7所述的感温变色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变色装饰层(3)的厚度为1-10微米。
9.根据权利要求1、2、6或7所述的感温变色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变色锅的最内侧形成有透明面涂层(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感温变色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面涂层(4)为氟树脂涂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27381.4U CN209629411U (zh) | 2018-05-29 | 2018-05-29 | 一种感温变色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27381.4U CN209629411U (zh) | 2018-05-29 | 2018-05-29 | 一种感温变色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29411U true CN209629411U (zh) | 2019-11-15 |
Family
ID=68472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827381.4U Active CN209629411U (zh) | 2018-05-29 | 2018-05-29 | 一种感温变色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29411U (zh) |
-
2018
- 2018-05-29 CN CN201820827381.4U patent/CN20962941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37345B (zh) | 陶瓷塗料與保護塗層 | |
CN103013193B (zh) | 含钛陶瓷涂料与保护涂层 | |
JP5260277B2 (ja) | コーティングを施した対象物の基材及びコーティング処理 | |
JP4846732B2 (ja) | 改良された熱伝達性質および耐磨耗性を有するフルオロポリマー剥離コーティング | |
JP2007530199A (ja) | 改良された耐引掻き性を有する調理器具 | |
JP7574196B2 (ja) | 焦げ付き防止コーティング | |
JP2006015115A (ja) | 調理機器 | |
JP3608037B2 (ja) | 調理器具用部材及び調理器具 | |
JP6807919B2 (ja) | フルオロカーボン樹脂及び、希土類酸化物のコーティングを備えた料理用品、並びに前記用品を製造する方法 | |
CN208709303U (zh) | 一种锅具 | |
JP4883054B2 (ja) | 炊飯器 | |
CN209629411U (zh) | 一种感温变色锅 | |
CN110432786A (zh) | 一种具有陶氟石涂层的不粘炊具生产工艺 | |
JP3146744U (ja) | 調理用加熱容器 | |
CN209202802U (zh) | 锅具及烹饪器具 | |
CN208740644U (zh) | 一种加热器具 | |
JP5145840B2 (ja) | 電磁誘導加熱用の鍋 | |
JP3146744U7 (zh) | ||
CN208625310U (zh) | 一种无油烟平底炒锅 | |
CN206284805U (zh) |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 | |
JPS635717A (ja) | ステンレス製加熱調理器具 | |
JP5927421B2 (ja) | 炊飯器 | |
CN208769467U (zh) | 一种新型有机硅涂层不粘锅 | |
JP5927422B2 (ja) | 炊飯器 | |
CN209629410U (zh) | 一种感温变色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