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27980U - 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27980U
CN209627980U CN201822277449.9U CN201822277449U CN209627980U CN 209627980 U CN209627980 U CN 209627980U CN 201822277449 U CN201822277449 U CN 201822277449U CN 209627980 U CN209627980 U CN 209627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interface
cabinet
accommodating space
high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774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冬冬
刘永厚
王武君
梁雪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s English Prestige Rises Electric Automobile Driving Techniqu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s English Prestige Rises Electric Automobile Driving Techniqu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s English Prestige Rises Electric Automobile Driving Techniqu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s English Prestige Rises Electric Automobile Driving Techniqu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7744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27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27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27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器,其包括箱体、接口组件、电路组件以及散热组件,其中,箱体内左右划分为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第二收容空间通过散热水道分隔为上腔体与下腔体,箱体的底部与下腔体相对的位置设有开口;接口组件设于箱体的多个侧面上;电路组件包括高压配电模块、控制模块、IGBT组件、电容模块、DC‑DC模块与预充板组件;其中,高压配电模块设于第一收容空间内,控制模块、IGBT组件、电容模块则设于第二收容空间的上腔体中;DC‑DC模块与预充板设于第二收容空间的下腔体中;电路组件通过接口组件与外部设备连接。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控制器,通过改变常规的电源控制系统的内部结构和电路排布,使得控制器整体结构紧凑,体积较小。

Description

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器。
背景技术
驱动控制器为电动汽车的重要功能器件,但由于现电动汽车内部空间有限,一些功能如电机控制、空调控制、车载充电机等模块集成度较低,市面上现有的控制器往往仅保有一项或两项功能,难以达到重量轻、体积紧凑、高集成、布局合理的要求。现有的技术方案对于电源控制系统来说,系统走线杂冗、体积大、重量重。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度高、体积小、布局合理的控制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器,旨在解决现有电动汽车控制器的集成度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控制器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左右划分为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分隔为上腔体与下腔体,所述箱体的底部与所述下腔体相对的位置设有开口;
接口组件,所述接口组件设于所述箱体的多个侧面上;
电路组件,所述电路组件包括高压配电模块、控制模块、IGBT组件、电容模块、DC-DC模块与预充板;其中,所述高压配电模块设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所述控制模块、IGBT组件、电容模块则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的上腔体中;所述DC-DC模块与预充板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的下腔体中;所述电路组件通过所述接口组件与外部设备连接;
散热装置,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中,将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分隔为上腔体与下腔体且为IGBT组件及DC-DC模块提供散热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水冷散热水道,所述箱体的侧面设有与所述水冷散热水道相连通的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IGBT组件安装于所述水冷散热水道的散热正面上,所述DC-DC模块安装于所述水冷散热水道的散热背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腔体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之间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可供线缆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正面设有主控制接口、旋变控制接口以及DC电源正极接口,所述控制模块为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于所述IGBT组件的上方,并分别与所述主控制接口、旋变控制接口电连接;所述IGBT组件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而受控于所述控制板;所述DC-DC模块与所述DC电源正极接口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右侧面设有电机接口,所述IGBT组件与所述电机接口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模块设于所述高压配电模块与所述IGBT之间,且与所述IGBT组件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正面设有一电池接口及快充接口,所述高压配电模块与所述电池接口、快充接口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配电模块包括第一高压配电组件与第二高压配电组件,所述第一高压配电组件设于所述第二高压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一高压配电组件包括电加热接触器、空调接触器、电加热保险、空调保险、DC-DC保险及慢充保险;所述第二高压配电组件包括主接触器、快充接触器、主保险及快充保险;所述箱体的正面还设有电池接口,所述电池接口与所述主保险及快充保险、电容模块电连接,所述快充接口与所述快充接触器、电容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左侧面的上端部向外凸出而形成一凸台收容腔,所述凸台收容腔的底部设有慢充接口、空调接口与电加热接口,所述慢充接口、空调接口及电加热接口分别与所述慢充接触器、空调保险及电加热接触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顶部开口设有上面盖且其底部开口设有下面盖,所述上面盖、下面盖均与所述箱体通过密封胶条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控制器,采用了功能集成的设计思路,通过改变常规的驱动控制系统的内部结构和电路排布,使驱动控制系统中的DC-DC模块、高压配电模块、IGBT组件、控制模块及预充板等模块紧凑化,从而减少整机体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控制器解决了一般汽车驱动控制系统结构冗杂、体积大,进而产生防护等级低、维护繁琐等问题,使得汽车驱动控制系统的生产成本降低、产品防护等级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下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完整外观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完整外观另一角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图1至图7展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控制器的一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控制器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左右划分为第一收容空间10和第二收容空间,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分隔为上腔体11a与下腔体11b,所述箱体1的底部与所述下腔体11b相对的位置设有开口,以便进行安装维护。
其中,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0与第二收容空间均用于安置电路组件,所述电路组件包括高压配电模块20、控制模块21、IGBT组件22、电容模块23、DC-DC模块24与预充板25。具体地,所述高压配电模块20设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0内,所述控制模块21、IGBT组件22、电容模块23则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的上腔体11a中。所述DC-DC模块24及预充板25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的下腔体11b中,所述电路组件通过接口组件与外部设备连接,其中,所述接口组件设于箱体1的多个侧面上。
所述第二收容空间还设有一散热装置26,所述散热装置26用于将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分隔为上腔体11a与下腔体11b且提供散热功能。
在一实施例,例如本实施例,所述散热装置26包括水冷散热水道,所述箱体1的侧面设有与所述水冷散热水道相连通的进水口30及出水口31;所述IGBT组件22安装于所述水冷散热水道的散热正面上,所述DC-DC模块24安装于所述水冷散热水道的散热背面上,所述水冷散热水道两个安装面的复用,能够同时为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的上、下腔体11b进行散热,减小了本实施例中整机体积,且提高散热效率。
在一实施例,例如本实施例,所述下腔体11b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0之间设有一隔板12,所述隔板12上开设有可供线缆穿过的通孔,使得设于所述下腔体11b中的电路组件能够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0及上腔体11a中的电路组件实现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例如本实施例,在所述箱体1的正面设有主控制接口32、旋变控制接口33以及DC电源正极接口40,所述控制模块21为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于所述IGBT组件22的上方,并分别与所述主控制接口32、旋变控制接口33电连接,以使外界信号能通过所述主控制接口32及旋变控制接口33输入至所述控制板,并经所述控制板对所述电路组件实现控制。而所述DC-DC模块24与所述DC电源正极接口40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例如本实施例,所述箱体1的右侧面设有电机接口34,所述IGBT组件22与所述电机接口34电连接,以实现对外部电机的驱动。
在一实施例,例如本实施例,所述电容模块23设于所述高压配电模块20与所述IGBT组件之间,且与所述IGBT组件22电连接以使得结构更为紧凑。
在一实施例,例如本实施例,所述箱体1的正面设有一电池接口35,所述高压配电模块20与所述电池接口35电连接。所述高压配电模块20包括第一高压配电组件20a与第二高压配电组件20b,所述第一高压配电组件20a设于所述第二高压配电组件20b的上方;具体地,参考图4和图5,所述第一高压配电组件20a包括电加热接触器200、慢充接触器201、电加热保险202、空调保险203、DC-DC保险204及慢充保险205;所述第二高压配电组件20b包括主接触器206、快充接触器207、主保险208及快充保险209;所述箱体1的正面还设有电池接口35及快充接口36,所述电池接口36与所述主保险208、快充保险209、电容模块23电连接,所述快充接口36与所述快充接触器207、电容模块23电连接。通过将高压配电组件模块化,不仅使得所述高压配电模块20体积更紧凑,还能够提高对所述控制器的维护效率;将所述高压配电模块20分割为所述第一、第二高压配电组件20b,节约安装空间。
在一实施例,例如本实施例,所述箱体1的左侧面的上端部向外凸出而形成一凸台收容腔,所述凸台收容腔的底部设有慢充接口37、空调接口38及电加热接口39,所述慢充接口37、空调接口38及电加热接口39分别与所述慢充接触器201、空调保险203及电加热接触器200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例如本实施例,所述箱体1的顶部开口设有上面盖13且其底部开口设有下面盖14,方便后续对控制器进行维护,所述上面盖13、下面盖14均与所述箱体1密封连接,以保证所述控制器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控制器,通过改变常规的控制系统的内部结构和电路排布,使得电源控制系统中的DC-DC模块、高压配电模块、IGBT组件及控制模块等模块紧凑化,再通过水冷散热装置的高效利用,减小了整机体积。具体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箱体划分为两个区域,将散热量大的IGBT组件、DC-DC模块设置在水冷散热器的正反两面,并将高压配电模块设置在散热器的一侧,以方便其作为配电模块与散热装置正反两面的电路组件电连接,从而减少走线距离。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控制器解决了一般汽车电源控制系统结构冗杂、体积大,进而产生防护等级低、维护繁琐等问题,实现了汽车电源控制系统的轻量化,生产成本降低、防护等级高的显著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左右划分为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分隔为上腔体与下腔体,所述箱体的底部与所述下腔体相对的位置设有开口;
接口组件,所述接口组件设于所述箱体的多个侧面上;
电路组件,所述电路组件包括高压配电模块、控制模块、IGBT组件、电容模块、DC-DC模块与预充板;其中,所述高压配电模块设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所述控制模块、IGBT组件、电容模块则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的上腔体中;所述DC-DC模块与预充板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的下腔体中;所述电路组件通过所述接口组件与外部设备连接;
散热装置,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中,将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分隔为上腔体与下腔体且为IGBT组件及DC-DC模块提供散热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水冷散热水道,所述箱体的侧面设有与所述水冷散热水道相连通的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IGBT组件安装于所述水冷散热水道的散热正面上,所述DC-DC模块安装于所述水冷散热水道的散热背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之间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可供线缆穿过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正面设有主控制接口、旋变控制接口以及DC电源正极接口,所述控制模块为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于所述IGBT组件的上方,并分别与所述主控制接口、旋变控制接口电连接;所述IGBT组件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而受控于所述控制板;所述DC-DC模块与所述DC电源正极接口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右侧面设有电机接口,所述IGBT组件与所述电机接口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模块设于所述高压配电模块与所述IGBT之间,且与所述IGBT组件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正面设有一电池接口及快充接口,所述高压配电模块与所述电池接口、快充接口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配电模块包括第一高压配电组件与第二高压配电组件,所述第一高压配电组件设于所述第二高压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一高压配电组件包括电加热接触器、空调接触器、电加热保险、空调保险、DC-DC保险及慢充保险;所述第二高压配电组件包括主接触器、快充接触器、主保险及快充保险;所述箱体的正面还设有电池接口,所述电池接口与所述主保险及快充保险、电容模块电连接,所述快充接口与所述快充接触器、电容模块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左侧面的上端部向外凸出而形成一凸台收容腔,所述凸台收容腔的底部设有慢充接口、空调接口及电加热接口,所述慢充接口、空调接口及电加热接口分别与慢充接触器、空调保险及电加热接触器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顶部开口设有上面盖且其底部开口设有下面盖,所述上面盖、下面盖均与所述箱体通过密封胶条密封连接。
CN201822277449.9U 2018-12-29 2018-12-29 控制器 Active CN209627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7449.9U CN209627980U (zh) 2018-12-29 2018-12-29 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7449.9U CN209627980U (zh) 2018-12-29 2018-12-29 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27980U true CN209627980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48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77449.9U Active CN209627980U (zh) 2018-12-29 2018-12-29 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2798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0843A (zh) * 2019-12-18 2020-09-15 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cdu系统及汽车
CN113572314A (zh) * 2020-04-29 2021-10-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控制器和动力总成
CN115102264A (zh) * 2022-08-24 2022-09-23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化配电盒、电池包及车辆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0843A (zh) * 2019-12-18 2020-09-15 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cdu系统及汽车
CN113572314A (zh) * 2020-04-29 2021-10-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控制器和动力总成
CN115102264A (zh) * 2022-08-24 2022-09-23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化配电盒、电池包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27980U (zh) 控制器
CN107340729B (zh) 一种基于小型集成的分腔式模块化控制器结构
CN210579859U (zh) 动力控制单元和电动总成
CN114312340B (zh) 一种中央控制器及汽车
CN20944131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五合一控制器
CN211152533U (zh) 一种汽车高压集成控制器
CN109510520A (zh) 一种集成电机控制器
CN209283106U (zh) 电源控制器
CN209448280U (zh) 一种二合一高压配电盒
CN215513242U (zh) 一种储能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10985970U (zh) 双电机控制器
CN210168381U (zh) 高压附件装置及电动车
CN213242723U (zh)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及汽车
CN210780569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集成控制器
CN201227959Y (zh) 用于微型电动车的集成电机控制器和直流直流变换器
CN210900060U (zh) 电动车及其三合一电机控制器
CN210042474U (zh) 一种电动汽车集成控制器
CN203590657U (zh) 电机控制器
CN207579565U (zh) 集成驱动电机控制器及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
CN109195427B (zh) 控制器总成及电动汽车
CN219499800U (zh) 多合一控制器及电动汽车
CN218102986U (zh) 一种双电机控制器及驱动系统
CN111660843A (zh) 汽车cdu系统及汽车
CN218548533U (zh) 一种电源管理系统组合式壳体
CN210174638U (zh) 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