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17341U - 一种摩托车后泥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后泥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17341U
CN209617341U CN201822208241.1U CN201822208241U CN209617341U CN 209617341 U CN209617341 U CN 209617341U CN 201822208241 U CN201822208241 U CN 201822208241U CN 209617341 U CN209617341 U CN 209617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wheel
outer baffle
slideway
motor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082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康松
林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QI GROUP JIANGMEN GUANGSU MOTORCYCL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Jiud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Jiud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Jiud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082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17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17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173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后泥板,包括车轮,所述车轮的上方安装有后车身,所述后车身的一端安装有尾灯,所述尾灯的两侧安装有转向灯,所述车轮的一侧安装有链条,所述车轮的中间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有减震杆,且减震杆有两个,所述减震杆的表面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车轮的上方安装有外挡板,所述外挡板两侧的外表面均安装有滑道,所述滑道的内部安装有滑扣,所述外挡板的下端安装有反光条,所述反光条的上方安装有防撞杆,所述外挡板的另一端安装有内挡板,所述内挡板两侧的外表面设置有减震槽,所述内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耳。本实用新型通过外挡板上安装的滑道完成外挡板与内顶板的收缩和展开,便于使用时的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摩托车后泥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摩托车后泥板。
背景技术
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摩托车分为街车,公路赛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巡航车,旅行车等,对摩托车的分类,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中国摩托车的分类方法,大致上有两种:一种是按排量和最高设计时速,分为轻便摩托车和摩托车。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摩托车分为街车,公路赛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巡航车,旅行车等,摩托车挡泥板就是安装在车轮外框架后面的板式结构,通常为优质橡胶材质制造,也有采用工程塑料。挡泥板通常安装车架后面的挡板,其作用是防止一些泥土溅到车身或人身上,导致车身或人身不美观;此外,可防止车身过早的生锈,也有助于车辆美观。此外,由于消费者对挡泥板的喜好不同,消费者对挡泥板的个性要求无法满足,影响消费者对摩托车的购买。
但是,现有的挡泥板种类单一,调节性差,不能应对多种使用情况;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摩托车后泥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后泥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种类单一,调节性差,不能应对多种使用情况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后泥板,包括车轮,所述车轮的上方安装有后车身,所述后车身的一端安装有尾灯,所述尾灯的两侧安装有转向灯,所述车轮的一侧安装有链条,所述车轮的中间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有减震杆,且减震杆有两个,所述减震杆的表面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车轮的上方安装有外挡板,所述外挡板两侧的外表面均安装有滑道,所述滑道的内部安装有滑扣,所述外挡板的下端安装有反光条,所述反光条的上方安装有防撞杆,所述外挡板的另一端安装有内挡板,所述内挡板两侧的外表面设置有减震槽,所述内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道与外挡板的外表面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扣与滑道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挡板与外挡板通过滑道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撞杆与内挡板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反光条与外挡板通过粘胶剂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挡泥板设计成半封闭式,从而更好的为使用者提供了防护,完全阻挡泥水,防止溅射;
2、本实用新型通过外挡板上安装的滑道完成外挡板与内顶板的收缩和展开,便于使用时的调节;
3、本实用新型通过滑道内部安装的滑扣对展开或者收缩后的外挡板进行固定;
4、本实用新型通过内挡板两侧设置的减震槽将减震杆及减震弹簧放置其中,节省了一定的空间;
5、本实用新型通过外挡板上安装的防撞杆来防止外力撞击导致挡泥板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的放大视图;
图中:1、车轮;2、链条;3、防撞杆;4、外挡板;5、反光条;6、转轴;7、滑道;8、减震杆;9、减震槽;10、内挡板;11、连接耳;12、滑扣;13、转向灯;14、尾灯;15、后车身;16、螺栓;17、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摩托车后泥板,包括车轮1,车轮1的上方安装有后车身15,后车身15的一端安装有尾灯14,尾灯14在视线不佳时可以提醒后方人或车辆注意前方,尾灯14的两侧安装有转向灯13,转向灯13是一种信号灯,车轮1的一侧安装有链条2,发动机通过链条2将动力传送给车轮1,从而提供动力,车轮1的中间安装有转轴6,转轴6便于车轮1的转动,转轴6的一端安装有减震杆8,且减震杆8有两个,减震杆8的表面安装有减震弹簧17,通过减震杆8和减震弹簧17来进行减震缓冲,提高舒适度,车轮1的上方安装有外挡板4,外挡板4主要作用是阻挡车轮1后方溅射的泥水,外挡板4两侧的外表面均安装有滑道7,通过滑道7可以将外挡板4与内挡板10之间进行收缩和展开,滑道7的内部安装有滑扣12,当外挡板4通过滑道7展开或收缩后,滑扣12会对其进行固定,方便使用,外挡板4的下端安装有反光条5,当有光源照射后会进行一个反射从而提醒后方注意避让,反光条5的上方安装有防撞杆3,防止因外力撞击导致外挡板4受损,外挡板4的另一端安装有内挡板10,内挡板10的主要作用是阻挡车轮1两侧的泥水溅射,内挡板10两侧的外表面设置有减震槽9,方便减震杆8的安装,内挡板10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耳11,连接耳11通过螺栓16连接,便于挡泥板的拆卸。
进一步,滑道7与外挡板4的外表面焊接连接,滑道7可以控制外挡板4收缩和展开,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可以进行调整,增强了实用性。
进一步,滑扣12与滑道7焊接连接,当外挡板4通过滑道7滑动时可以进行固定,提升了稳定性。
进一步,内挡板10与外挡板4通过滑道7滑动连接,增加了灵活性,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进一步,防撞杆3与内挡板10通过螺钉连接,防止外力的撞击造成外挡板4的损坏。
进一步,反光条5与外挡板4通过粘胶剂连接,提高了行驶时的安全,保障了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减震杆8与内挡板10上设置的减震槽9进行安装,再将内挡板10固定安装在车轮1上,通过连接耳11和螺栓16将内挡板10进行固定,安装好内挡板10后检查是否固定,然后将外挡板4通过滑道7与内挡板10进行连接,连接好后,使用者使用时将外挡板4拉出,根据个人需要调节长短,再通过滑扣12进行固定,使用者在行驶过程中,内挡板10会对车轮1两侧的泥水进行阻隔,防止溅射到使用者腿部,外挡板4会对车轮1后方的泥水进行阻隔,防止泥水溅射到使用者的背部,防撞杆3会对外挡板4提供保护避免撞击导致损坏,同时本实用新型也便于拆卸清洗。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摩托车后泥板,包括车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1)的上方安装有后车身(15),所述后车身(15)的一端安装有尾灯(14),所述尾灯(14)的两侧安装有转向灯(13),所述车轮(1)的一侧安装有链条(2),所述车轮(1)的中间安装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一端安装有减震杆(8),且减震杆(8)有两个,所述减震杆(8)的表面安装有减震弹簧(17),所述车轮(1)的上方安装有外挡板(4),所述外挡板(4)两侧的外表面均安装有滑道(7),所述滑道(7)的内部安装有滑扣(12),所述外挡板(4)的下端安装有反光条(5),所述反光条(5)的上方安装有防撞杆(3),所述外挡板(4)的另一端安装有内挡板(10),所述内挡板(10)两侧的外表面设置有减震槽(9),所述内挡板(10)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耳(11),所述连接耳(11)通过螺栓(1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7)与外挡板(4)的外表面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扣(12)与滑道(7)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挡板(10)与外挡板(4)通过滑道(7)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杆(3)与内挡板(10)通过螺钉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条(5)与外挡板(4)通过粘胶剂连接。
CN201822208241.1U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摩托车后泥板 Active CN209617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08241.1U CN209617341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摩托车后泥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08241.1U CN209617341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摩托车后泥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17341U true CN209617341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47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08241.1U Active CN209617341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摩托车后泥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173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930130A (zh) 控制裝置及控制系統
CN209617341U (zh) 一种摩托车后泥板
CN2347873Y (zh) 一种新型的自行车
CN201761583U (zh) 三轮车用后置储物箱
CN202098495U (zh) 一种摩托车挡泥板安装结构
CN208393551U (zh) 一种便于拆卸清洗的摩托车挡泥板
CN201410935Y (zh) 轿车泥浆防溅装置
CN208774928U (zh) 摩托车挡泥板
CN202320609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
CN201099316Y (zh) 一种摩托车前轮系结构
CN213620063U (zh) 一种结构改进型摩托车挡泥板
CN219635374U (zh) 一种带小打铃的自行车
CN208789840U (zh) 一种具有挡头的自行车泥板
CN210793463U (zh) 一种性能优越的边三轮摩托车
CN201761595U (zh) 弯梁型正三轮摩托车
CN109591509A (zh) 一种汽车车轮盖
CN209600697U (zh) 一种摩托车前挡泥
CN211995874U (zh) 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轻量化重卡挡泥板支架
US20230140734A1 (en) Type of bicycle capable of improving driving safety
CN215513984U (zh) 一种摩托车倾斜仪
CN206437119U (zh) 一种摩托车的后挡泥板组件
CN217835877U (zh) 电动滑板车轮架与挡泥板一体式结构
CN201193063Y (zh) 安全行驶非机动三轮车
CN2590842Y (zh) 摩托车后挡泥板
CN209336898U (zh) 摩托车右外侧挡风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0

Address after: 529000 Fengfeiyun Industrial Zone A-1, Pengjiang District, Jiangm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INGQI GROUP JIANGMEN GUANGSU MOTORCYCLE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000 No. 6 Longitudinal Third Road, Jingqiao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Zone, Lishui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JIUDING MACHIN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