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35877U - 电动滑板车轮架与挡泥板一体式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动滑板车轮架与挡泥板一体式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35877U
CN217835877U CN202221698198.1U CN202221698198U CN217835877U CN 217835877 U CN217835877 U CN 217835877U CN 202221698198 U CN202221698198 U CN 202221698198U CN 217835877 U CN217835877 U CN 217835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nder
front wheel
wheel
rear wheel
s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981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俸奭
刘西庆
邱敬恒
黄明明
刘团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ert Wh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ini Motorcyc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ini Motorcycl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ini Motorcyc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9819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35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35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35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动滑板车轮架与挡泥板一体式结构,包括前车轮和后车轮,所述前车轮两端皆设置有前轮车轴,且两组前轮车轴表面套设有前轮挡泥板,所述前轮挡泥板两侧表面皆贴合设置有前轮限位螺母,且两组前轮限位螺母皆与两组前轮车轴相互啮合;所述后车轮两侧皆设置有后轮车轴,优点是通过设置的前轮车轴、前轮挡泥板、前轮限位螺母、后轮车轴、后轮挡泥板和后轮限位螺母,使前轮挡泥板和后轮挡泥板能够分别通过前轮车轴和后轮车轴安装在前车轮和后车轮表面上,从而达到避免前车轮和后车轮与前轮挡泥板和后轮挡泥板内壁发生碰撞和摩擦的目的,延长了前轮挡泥板和后轮挡泥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电动滑板车轮架与挡泥板一体式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滑板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动滑板车轮架与挡泥板一体式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滑板是以传统人力滑板为基础,加上电力套件的交通工具,电动滑板一般分为双轮驱动或单轮驱动,最常见的传动方式分别为:轮毂电机、以及皮带驱动,其主要电力来源为锂电池组,电动滑板车的控制方式与传统电动自行车相同,容易被驾驶者学习,配备可拆装可折叠的车座,比传统电动自行车结构简单、车轮小、轻巧简便,能节省大量社会资源。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能够避免在雨天进行骑行时泥水飞溅,同时提高骑行时车轮的稳定性,一般会在电动滑板车轮架上安装挡泥板,车轮表面的防滑槽携带泥水转动并带入挡泥板中,泥水从防滑槽中飞溅并与挡泥板内壁接触,使挡泥板对泥水进行阻隔,泥水不会溅射在骑行者的面部和背部上,但是现有电动滑板车的挡泥板大多设置在车身外壳上,且为了能够保证挡泥效果,挡泥板内壁与车轮之间的距离设置的较小,当电动滑板车经过水坑时,在骑行者自身重力的配合作用下,车轮会在与水坑接触后配合车身挤压避震器,使避震器产生收缩,龙头与车轮之间的距离缩短,导致车轮与挡泥板内壁发生碰撞和摩擦,挡泥板的使用寿命缩短。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电动滑板车轮架与挡泥板一体式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滑板车轮架与挡泥板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电动滑板车轮架与挡泥板一体式结构,包括前车轮和后车轮,所述前车轮两端皆设置有前轮车轴,且两组前轮车轴表面套设有前轮挡泥板,所述前轮挡泥板两侧表面皆贴合设置有前轮限位螺母,且两组前轮限位螺母皆与两组前轮车轴相互啮合;
所述后车轮两侧皆设置有后轮车轴,且两组后轮车轴表面套设有后轮挡泥板,所述后轮挡泥板两侧表面皆贴合设置有后轮限位螺母,且两组后轮限位螺母皆与两组后轮车轴相互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前轮挡泥板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前轮避震弹簧,且前轮避震弹簧顶端设置有龙头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前轮避震弹簧表面套设有橡胶弹簧套。
进一步的,所述前轮挡泥板的右侧一端设置为向下倾斜状,且前轮挡泥板右侧末端超出前轮车轴所在的平面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后轮挡泥板左侧表面贯穿设置有连接轴,且连接轴表面转动设置有车壳连接件,所述车壳连接件左侧表面设置有两组后轮避震弹簧,所述后轮避震弹簧的左侧一端皆为固定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后轮挡泥板的右侧一端设置为向下倾斜状,且后轮挡泥板右侧末端超出后轮车轴所在的平面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设置的前轮车轴、前轮挡泥板、前轮限位螺母、后轮车轴、后轮挡泥板和后轮限位螺母,使前轮挡泥板和后轮挡泥板能够分别通过前轮车轴和后轮车轴安装在前车轮和后车轮表面上,当前车轮和后车轮因挤压产生移动时,前轮挡泥板和后轮挡泥板能够随着前车轮和后车轮同步移动,从而达到避免前车轮和后车轮与前轮挡泥板和后轮挡泥板内壁发生碰撞和摩擦的目的,延长了前轮挡泥板和后轮挡泥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后车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前轮挡泥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后轮挡泥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车轮;2、后车轮;3、前轮车轴;4、前轮挡泥板;5、前轮限位螺母;6、前轮避震弹簧;7、龙头连接件;8、橡胶弹簧套;9、后轮车轴;10、后轮挡泥板;11、后轮限位螺母;12、连接轴;13、车壳连接件;14、后轮避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本实施例主要对电动滑板车轮架与挡泥板一体式结构进行阐述,具体如下:
请参阅图1-图6,电动滑板车轮架与挡泥板一体式结构,包括前车轮1和后车轮2,前车轮1两端皆设置有前轮车轴3,且两组前轮车轴3表面套设有前轮挡泥板4,前轮挡泥板4两侧表面皆贴合设置有前轮限位螺母5,且两组前轮限位螺母5皆与两组前轮车轴3相互啮合。
后车轮2两侧皆设置有后轮车轴9,且两组后轮车轴9表面套设有后轮挡泥板10后轮挡泥板10两侧表面,皆贴合设置有后轮限位螺母11,且两组后轮限位螺母11皆与两组后轮车轴9相互啮合。
当需要安装前轮挡泥板4和后轮挡泥板10时,通过移动前轮挡泥板4和后轮挡泥板10,使前轮挡泥板4和后轮挡泥板10分别套设在两组前轮车轴3和后轮车轴9表面上,再移动并转动两组前轮限位螺母5和后轮限位螺母11,使两组前轮限位螺母5和后轮限位螺母11分别转动啮合在两组前轮车轴3和后轮车轴9表面上,两组前轮限位螺母5和后轮限位螺母11配合两组前轮车轴3和后轮车轴9对前轮挡泥板4和后轮挡泥板10的位置进行固定,前轮挡泥板4和后轮挡泥板10安装完成,当电动滑板车经过水坑时,前车轮1和后车轮2会带动前轮挡泥板4和后轮挡泥板10同步移动,前车轮1与前轮挡泥板4之间、后车轮2与后轮挡泥板10之间的距离不会发生改变,前车轮1和后车轮2不会与前轮挡泥板4和后轮挡泥板10发生碰撞和摩擦,前轮挡泥板4和后轮挡泥板10的使用寿命延长。
前轮挡泥板4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前轮避震弹簧6,且前轮避震弹簧6顶端设置有龙头连接件7。
使前车轮1在经过坑洼时,前车轮1能够通过配合龙头连接件7挤压前轮避震弹簧6,通过前轮避震弹簧6的收缩来达到减震的效果,同时骑行者能够通过转动龙头连接件7带动前轮避震弹簧6转动,使前轮避震弹簧6通过前轮挡泥板4带动前车轮1调整角度,从而达到对前车轮1进行控制的目的。
前轮避震弹簧6表面套设有橡胶弹簧套8,使橡胶弹簧套8能够对前轮避震弹簧6进行保护,且橡胶弹簧套8能够随着前轮避震弹簧6同步进行收缩和拉伸,从而达到减少外界因素对前轮避震弹簧6使用寿命造成的影响的目的。
前轮挡泥板4的右侧一端设置为向下倾斜状,且前轮挡泥板4右侧末端超出前轮车轴3所在的平面位置,使前车轮1携带的泥水在抵达溅射位置前就能够被前轮挡泥板4覆盖,使前轮挡泥板4起到较好的帽檐效应,从而达到提高前轮挡泥板4的使用效果的目的。
后轮挡泥板10左侧表面贯穿设置有连接轴12,且连接轴12表面转动设置有车壳连接件13,车壳连接件13左侧表面设置有两组后轮避震弹簧14,后轮避震弹簧14的左侧一端皆为固定设置。
使后车轮2在经过坑洼时,后车轮2能够带动后轮挡泥板10产生移动,使后轮挡泥板10在连接轴12的限制下带动车壳连接件13转动,车壳连接件13拉动两组后轮避震弹簧14并使后轮避震弹簧14产生弹性形变,从而达到通过两组后轮避震弹簧14的形变来达到减震的效果。
后轮挡泥板10的右侧一端设置为向下倾斜状,且后轮挡泥板10右侧末端超出后轮车轴9所在的平面位置,使后车轮2携带的泥水在抵达溅射位置前就能够被后轮挡泥板10覆盖,使后轮挡泥板10起到较好的帽檐效应,从而达到提高后轮挡泥板10的使用效果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滑板车轮架与挡泥板一体式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电动滑板车轮架与挡泥板一体式结构,包括前车轮和后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轮两端皆设置有前轮车轴,且两组前轮车轴表面套设有前轮挡泥板,所述前轮挡泥板两侧表面皆贴合设置有前轮限位螺母,且两组前轮限位螺母皆与两组前轮车轴相互啮合;所述后车轮两侧皆设置有后轮车轴,且两组后轮车轴表面套设有后轮挡泥板,所述后轮挡泥板两侧表面皆贴合设置有后轮限位螺母,且两组后轮限位螺母皆与两组后轮车轴相互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滑板车轮架与挡泥板一体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挡泥板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前轮避震弹簧,且前轮避震弹簧顶端设置有龙头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滑板车轮架与挡泥板一体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避震弹簧表面套设有橡胶弹簧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滑板车轮架与挡泥板一体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挡泥板的右侧一端设置为向下倾斜状,且前轮挡泥板右侧末端超出前轮车轴所在的平面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滑板车轮架与挡泥板一体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挡泥板左侧表面贯穿设置有连接轴,且连接轴表面转动设置有车壳连接件,所述车壳连接件左侧表面设置有两组后轮避震弹簧,所述后轮避震弹簧的左侧一端皆为固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滑板车轮架与挡泥板一体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挡泥板的右侧一端设置为向下倾斜状,且后轮挡泥板右侧末端超出后轮车轴所在的平面位置。
CN202221698198.1U 2022-06-30 2022-06-30 电动滑板车轮架与挡泥板一体式结构 Active CN217835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8198.1U CN217835877U (zh) 2022-06-30 2022-06-30 电动滑板车轮架与挡泥板一体式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8198.1U CN217835877U (zh) 2022-06-30 2022-06-30 电动滑板车轮架与挡泥板一体式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35877U true CN217835877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36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98198.1U Active CN217835877U (zh) 2022-06-30 2022-06-30 电动滑板车轮架与挡泥板一体式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358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76954B (zh) 一种新型智能便携式电动小车
CN201745646U (zh) 采用全承载式铝合金车架的电动汽车
CN104890529B (zh) 一种代步电动汽车
CN202765179U (zh) 四轮电动车
CN217835877U (zh) 电动滑板车轮架与挡泥板一体式结构
CN201516898U (zh) 单人太阳能电动车
CN216332446U (zh) 带手机充电插座的电动自行车
CN202480851U (zh) 中置后驱纯电动汽车
CN204296960U (zh) 双轮毂带从动万向轮独轮平衡电动车
CN201484571U (zh) 四轮电动车
CN203372333U (zh) 三轮踏板电动车
CN220032114U (zh) 一种多轮助力自行车
CN205632894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简约电动自行车
CN203020473U (zh) 轻便型电动四轮车
CN110588861A (zh) 一种老年三轮代步车
CN2866303Y (zh) 四轮电动摩托车
CN213502727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三轮车
CN218806348U (zh) 一种具有减震平衡功能的四轮车
CN215662974U (zh) 一种摩托车
CN219487665U (zh) 一种自行车助力辅助器
CN202827981U (zh) 自倾斜双轮平衡机构
CN213442897U (zh) 一种后双驱电动代步车
CN213441907U (zh) 一种快速成型摩托车轮毂轮胎安装结构
CN2463286Y (zh) 三轮车前车架侧偏机构
CN217456223U (zh) 一种双驱电动滑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2

Address after: 321100 No. 111 Dengsheng Road, Lanjiang Street, Lanxi City,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elf declare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duert Wheel Co.,Ltd.

Address before: 321100 Lanx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No.1 Baolong Road, Lanjiang Street)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Mini Motorcycle Industr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