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90407U - 具有多轴结构的反射系统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多轴结构的反射系统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90407U
CN209590407U CN201790001256.1U CN201790001256U CN209590407U CN 209590407 U CN209590407 U CN 209590407U CN 201790001256 U CN201790001256 U CN 201790001256U CN 209590407 U CN209590407 U CN 2095904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scaffold
central frame
optical reflector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9000125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铁顺
薛镇洙
李景容
孙明均
孙政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GNETIC ELECTRONICS CO Ltd
Jahw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GNETIC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7002227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166942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7005480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140582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MAGNETIC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GNETIC ELECTRONIC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904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904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1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 G02B7/18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mirrors
    • G02B7/182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mirrors comprising means for aligning the optical axis
    • G02B7/1827Motorised alignment
    • G02B7/1828Motorised alignment using magnetic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Focusing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interest for cameras, projectors or printers
    • G03B3/10Power-operated focus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多轴结构的反射系统驱动装置包括:支承框架,该支承框架具有第一槽形轨;反射系统,该反射系统布置在所述支承框架处并且将光反射到镜头;中间框架,该中间框架具有与所述第一槽形轨对应的第一导轨和第二槽形轨;基础框架,该基础框架具有与所述第二槽形轨对应的第二导轨;第一驱动单元,该第一驱动单元用于使所述支承框架基于所述中间框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以及第二驱动单元,该第二驱动单元用于使所述中间框架基于所述基础框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移动。

Description

具有多轴结构的反射系统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驱动光学反射器的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在多个轴向方向上操作用于改变光路的光学反射器而驱动用于光学图像稳定(OIS)的光学反射器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硬件技术的进步和用户环境的改变等,在诸如智能电话之类的移动终端处,除了用于通信的基本功能之外,还集成地实现各种复杂功能。
一个代表性的示例就是具有自动对焦(AF)功能和光学图像稳定(OIS)功能的相机模块。此外,出于身份验证或安全的目的,将语音识别功能、指纹识别功能、虹膜识别功能等装载在便携式终端上,并且试图安装变焦镜头,在变焦镜头中多个镜头被分成组来不同地调节焦距。
变焦镜头被构造成具有与一般镜头不同地布置在输入光的光轴方向上的多个镜头或镜头组,因而与一般镜头相比,变焦镜头在其光轴方向上具有更长的长度。穿过变焦镜头的光被输入到诸如电荷耦合器件(CCD)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的拍摄装置上,并且通过如下处理由拍摄装置生成图像数据。
当将变焦镜头像其它一般镜头一样安装成在便携式终端的主板上直立(即,在垂直于主板的方向上)时,便携式终端应该确保与变焦镜头的高度(或,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一样大的空间,因此对于作为便携式终端所追求的固有特征的小型轻型设计来说,优化变焦镜头并不容易。
为了解决该问题,已经提出了通过调节镜头的角度和尺寸、镜头间隔、焦距等来减小光学系统的尺寸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在本质上存在局限,因为其目标是在物理上减小变焦镜头或变焦镜头镜筒的尺寸并且变焦镜头的固有特征也可能被劣化。
另外,在本领域中一般采用的光学图像稳定(OIS)方法在垂直于光轴方向(Z轴)的平面上的两个方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矫正地移动镜头或镜头模块。如果将该方法原样不动地应用于变焦镜头,则存在诸如装置体积增大、难以确保精度和由变焦镜头的形状、结构、功能等引起的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另外,还尝试了一种轴向联接光学反射器并在一定方向上旋转该光学反射器以基于镜头或拍摄装置(CCD、CMOS等)来校正所拍摄图像的抖动的方法。
然而,在该方法中,光学反射器或者联接该光学反射器的支承件的载荷被施加在特定方向上,并且由该载荷引起的力也根据光学反射器的旋转距离而被不同地施加。由于该原因,用于移动光学反射器的驱动功率的强度与光学反射器的移动并不成函数比例,因而该光学反射器并不是根据驱动功率的强度而线性移动,这无法确保光学图像稳定的精确控制。
此外,如果光学反射器没有线性移动,则当使用霍尔传感器感测光学反射器(即,安装至光学反射器的磁体)的移动时,应该认为不仅磁体处产生的磁场的变化没有线性改变,而且因改变量小,所以难以精确地感测光学反射器的移动。
另外,如果使用相同类型的磁体在各个方向上驱动移动对象,则磁体或驱动线圈的磁场可能相互干扰,由此在每个方向上都造成精确驱动方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被设计用于解决相关技术的问题,因此,本公开旨在提供可以通过复合应用用于引导光学反射器旋转的结构以及物理地支承光学反射器的球体或者使用不同类型的磁体在不同的轴向方向上给出不同的驱动力来确保在所有方向上对光学反射器的精确控制以便进行光学图像稳定的驱动用于OIS的光学反射器的装置。
本公开的这些和其它目的及优点可以从如下详细描述来理解,并且从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更完全地显现出来。此外,将容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目的和优点可以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所示的装置及其组合来实现。
技术方案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驱动光学反射器的具有多轴结构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承框架,该支承框架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一槽形轨;光学反射器,该光学反射器布置在所述支承框架上以将光反射到镜头;中间框架,该中间框架具有与所述第一槽形轨对应的第一导轨和形成在所述中间框架中的第二槽形轨;基础框架,该基础框架具有与所述第二槽形轨对应地形成的第二导轨;第一驱动单元,该第一驱动单元被构造成使所述支承框架基于所述中间框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以及第二驱动单元,该第二驱动单元被构造成使所述中间框架基于所述基础框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移动。
优选地,该驱动光学反射器的具有多轴结构的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球体,该第一球体布置在所述第一槽形轨和所述第一导轨之间;以及第二球体,该第二球体布置在所述第二槽形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
此外,本公开的所述第一槽形轨可以具有倒圆(rounded)形状,并且所述支承框架可以沿着与所述第一槽形轨或所述第一导轨对应的路径旋转。
另外,本公开的所述第二槽形轨可以具有倒圆形状,并且所述中间框架可以沿着与所述第二槽形轨或所述第二导轨对应的路径旋转。
优选地,本公开的所述中间框架可以包括第一板和垂直于所述第一板的第二板,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导轨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一板的内侧处,并且所述第二槽形轨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二板的外侧处。
另外,本公开的所述第一槽形轨和所述第二槽形轨可以彼此垂直地形成。
进一步,本公开的所述支承框架可以具有第一磁体,所述中间框架可以具有第二磁体,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可以是对所述第一磁体产生电磁力的第一线圈,并且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可以是对所述第二磁体产生电磁力的第二线圈。
更优选地,本公开的所述第一磁体可以基于所述支承框架的中央部分彼此对称地分别设置在左侧和右侧处,并且在这种情况下,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磁轭,所述第一磁轭在分别面对所述第一磁体的位置设置在所述中间框架处。
另外,本公开的两个第一槽形轨可以在所述支承框架的一个表面上平行地布置,所述支承框架可以包括安装部分,所述安装部分在所述两个第一槽形轨的中央部分处伸出从而使所述第一磁体安装至所述安装部分,并且所述中间框架可以具有在面对所述第一磁体的部分处形成的开口。
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中的任一个可以具有单个极性,而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中的另一个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极性。
此外,本公开的装置还可以包括:子磁体,该子磁体位于所述支承框架上,与所述第一磁体间隔开;以及霍尔传感器,该霍尔传感器与所述子磁体对应地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磁体可以在其面对所述第一线圈的表面处具有单个极性,并且所述子磁体可以在其面对所述霍尔传感器的表面处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极性。
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装置还可以包括:子磁体,该子磁体位于所述支承框架上,与所述第二磁体间隔开;以及霍尔传感器,该霍尔传感器与所述子磁体对应地设置,其中,所述第二磁体可以在其面对所述第二线圈的表面处具有单个极性,并且所述子磁体可以在其面对所述霍尔传感器的表面处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极性。
另外,本公开的所述中间框架还可以包括在其面对所述第一磁体的一侧处包括磁轭,并且所述基础框架还可以在其面对所述第二磁体的一侧处包括磁轭。
另外,在本公开中,所述第一导轨可以形成在所述中间框架的内侧处,并且所述第二槽形轨可以形成在所述中间框架的外侧处。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由于通过将光输入到镜头的光学反射器执行在所有方向上的光学图像稳定,用于光学图像稳定的结构可以不联接至具有相对较大尺寸的变焦镜头或变焦镜头托架,因而可以使得装置的尺寸最小化,并且还可以进一步改善装置的空间利用率。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由于改变光路的光学反射器的旋转由具有倒圆形状的引导结构和具有球体的点接触结构物理地支承和引导,因此该光学反射器可以更灵活地进行物理旋转。此外,由于光学反射器可以与移动该光学反射器的驱动功率在函数上成比例地移动,因此可以提高光学图像稳定的精度,并且还可以使光学图像稳定所需的功率最小化。
在本公开中,由于用于旋转和支承光学反射器的结构可以对称地结合,因此在X轴和Y轴方向上的OIS可以独立地进行,因而可以通过对任何方向上的手抖动进行适应性的反作用来执行光学图像稳定。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由于通过将邻近磁体布置成具有互不相同的极性来使磁体之间产生的共同磁力最小化,因此能更独立且更准确地实现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的OIS操作。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式,通过使用双极磁体作为感测磁体扩大传感器所感测的磁力区域,能更精确地实现OIS操作。
附图说明
附图例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且与以上公开内容一起用于提供对本公开的技术特征的进一步理解,因此,本公开不被解释为限于附图。
图1是示出了应用本公开的驱动装置的致动器的总体构造的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详细构造的分解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支承框架、中间框架和相关部件的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中间框架、基础框架和相关部件的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图;
图6是图示了通过旋转光学反射器实现的本公开的X轴OIS的图;
图7是图示了通过旋转光学反射器实现的本公开的Y轴OIS的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详细构造的分解图;
图9是示出了图8中所示的支承框架和中间框架的联接关系的图;
图10是示出了图8中所示的中间框架和基础框架的联接关系的图;
图11是示出了由霍尔传感器根据磁体的极性布置检测磁力的原理的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磁体的各种示例的图;
图13是示出了当光学反射器(支承框架)基于中间框架移动时实现的根据本公开的X轴方向上的OIS操作的图;以及
图14是示出了当光学反射器(中间框架)基于基础框架移动时实现的根据本公开的Y轴方向上的OIS操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在进行描述之前,应该理解,在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不应该被理解为限于通用含义和字典含义,而是以使得发明人能够定义适于最佳说明的术语的原理为基础基于与本公开的技术方面对应的含义和概念来解释。
因此,本文中提出的描述仅仅是用于只出于例示目的的优选示例,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所以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其它等同形式和修改形式。
图1是示出应用了根据本公开的驱动用于光学图像稳定(OIS)的光学反射器的具有多轴结构的装置100(在下文中,也称为“驱动装置”)的致动器1000的总体构造的图。
图1所示的致动器1000可以包括本公开的驱动装置100和镜头驱动模块200,所述驱动装置100在垂直于光轴的两个轴向方向上移动光学反射器以执行光学图像稳定(OIS),所述镜头驱动模块200连接至驱动装置100并具有变焦镜头210,该变焦镜头210装载在镜头驱动模块200上以对变焦镜头实现自动对焦(AF)。
本公开的驱动装置100可以实现为单个装置,或者还可以实现为致动器1000的部件以便联接至镜头驱动单元200的上部等,如图1所示。
镜头210可以是单个镜头或包括多个镜头或镜头组或诸如棱镜、反射镜等光学构件的变焦镜头。如果镜头210是变焦镜头或变焦镜头镜筒,则镜头210可以在竖直纵向方向(Z轴方向)上延伸。
在本公开中,主体等的光不直接输入到镜头210,而是该光在其路径通过设置在本公开的驱动装置100处的光学反射器110(参见图2)改变(折射、反射等)之后输入到镜头210。
在图1中,从外部区域输入的光的路径为Z1,而通过光学反射器110对路径Z1进行折射或反射形成并输入到镜头210的光的路径为Z。在下文中,将Z称为光轴或光轴方向。
另外,尽管没有在图中示出,用于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诸如CCD和CMOS的拍摄装置可以基于光轴方向设置在镜头210下面,并且使特定频率带的光信号通过或阻止特定频率带的光信号的滤波器也可以一起设置。
如稍后说明的,在本公开中,不使用镜头在垂直于光轴Z的两个方向(即,在X轴方向(第二方向)和Y轴方向(第一方向))上移动的现有OIS方法,而使用通过利用改变光的路径的光学反射器110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实现OIS的技术。
如图1所示,本公开的驱动装置100可以进一步包括安装附加镜头的安装空间10,并且可以将光学特性与镜头210不同的附加镜头等安装在镜头安装空间10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不设置安装空间10。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0的详细构造的分解图。如图2所示,本公开的驱动装置100可以包括光学反射器110、支承框架120、中间框架130、基础框架140、第一驱动单元150-1、第二驱动单元150-2、电路板160和壳体170。
首先,参照图2,将描述本公开的驱动装置100的总体构造和相互关系,并且稍后将描述本公开的驱动装置100的详细构造和在每个方向上的OIS操作。
如图2所示,外部主体的光经由路径Z1穿过形成在壳体170中的开口而输入到本公开的驱动装置100中,并且本公开的光学反射器110将输入光的路径改变(折射、反射等)(成Z轴方向),从而将光输入到镜头210。
用于改变光的路径的光学反射器110可以是从反射镜和棱镜或它们的组合中选择的任一种,并且可以使用能够改变从外部区域引入到光轴方向上的光的路径的各种构件实现。反射镜或棱镜可以由玻璃材料制成以便提高光学性能。
如图2所示,本公开的驱动装置100可以被构造成使得光学反射器110对光的路径进行折射,从而将光输入到镜头210。因而,镜头210可以安装在便携式终端的长度方向上而不是其厚度方向上,这不会增加便携式终端的厚度,因此对于便携式终端的小型纤细设计来说是最佳的。
基于图2中描述的示例,本公开的光学反射器110朝向壳体170的开口(即,在沿着Y轴方向的前方向上)安装,通过该开口将光引入到驱动装置100处。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镜头210的竖直轴向方向(即,与输入到镜头210的光的路径对应的方向)定义为光轴(Z轴),并且将垂直于该光轴(Z轴)的平面上的两个轴定义为X轴和Y轴。
如图2等所示,光学反射器110布置在物理支承光学反射器110的支承框架120上。第一磁体121安装至本公开的支承框架120,并且在所述支承框架120中形成有用于在X轴方向上引导旋转的第一槽形轨123。稍后将详细地描述这些构造。
本公开的用于物理支承光学反射器110的支承框架120在安装了光学反射器110的状态下被安装成由中间框架130物理地支承,如图2所示。
本公开的支承框架120被安装成能够在X轴方向上移动或旋转(该X轴方向为基于中间框架130垂直于光轴的两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并且随着支承框架120移动或旋转,布置在支承框架120上的光学反射器110一起物理地移动。
另外,本公开的中间框架130被构造成基于基础框架140在垂直于光轴的两个方向当中的Y轴方向上移动或旋转,该Y轴方向垂直于支承框架120基于中间框架130旋转的方向(X轴方向)。
为了使中间框架130旋转(移动),中间框架130具有第二磁体135,并且用于对第二磁体135产生电磁力的第二线圈150-2布置在电路板160上,该电路板160联接至基础框架140的一侧,如图2所示。
本公开的第一驱动单元150-1给出用于使支承框架120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驱动力,并且根据实施方式可以将各示例应用于此。然而,考虑到功耗、低噪音、空间利用率等,第一驱动单元150-1可以使用利用电磁力作为驱动力的线圈来实现。如果如上所述使用第一线圈150-1来实现第一驱动单元150-1,则用于接收由线圈150-1产生的电磁力的第一磁体121设置在本公开的支承框架120处。
就此而言,用作用于给出使中间框架130在Y轴方向上移动的驱动力的部件的第二驱动单元150-2也可以使用第二线圈150-2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接收由第二线圈150-2产生的电磁力的第二磁体135设置在本公开的中间框架130处。
在如下描述中,即使描述了第一驱动单元150-1是用于对第一磁体121产生电磁力的第一线圈150-1,并且第二驱动单元150-2是用于对第二磁体135产生电磁力的第二线圈150-2,但这仅仅是一个示例,并且第一驱动单元150-1和第二驱动单元150-2不限于通过施加的电力而产生电磁力的线圈。
第一磁体121安装在支承框架120处,使得支承框架120可以在X轴方向上移动或旋转,并且用于对第一磁体121产生电磁力的第一线圈150-1布置在电路板160上,如图2所示。
随着支承框架120由于由第一磁体121和第一线圈150-1产生的电磁力在X轴方向上旋转,通过图2中所示的本公开的结构,用于改变从外部区域引入到镜头内的光的路径的光学反射器110在X轴方向上旋转。
另外,当中间框架130由于由第二磁体135和第二线圈150-2产生的电磁力而在Y轴方向上旋转时,装载在中间框架130上的支承框架120在同一方向上旋转,并且相应地本公开的光学反射器110在Y轴方向上旋转。
由于本公开的支承框架120被构造成可基于中间框架130独立地旋转,因此即使中间框架130基于基础框架140在Y轴方向上旋转,只要在第一线圈150-1处产生电磁力,本公开的支承框架120也可以独立地在X轴方向上旋转。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支承框架120、中间框架130和相关部件的图。
如上所述,本公开的支承框架120被构造成可基于中间框架130在X轴方向上移动或旋转,为此,第一槽形轨123如图3所示设置在支承框架120处从而基于中间框架130在X轴方向上引导支承框架120旋转。
由于通过将输入到拍摄装置中的主体的光移动到补偿由手抖动引起的移动的方向上来执行光学图像稳定,所以光学反射器110(即,光学反射器110所联接的支承框架120)可以被造成可旋转的。
为此,形成在支承框架120处的第一槽形轨123被成形为在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如图所示的倒圆形状,并且还具有最佳旋转曲率。
本公开的容纳支承框架120并对支承框架120的旋转进行物理支承的中间框架130具有形状与第一槽形轨123对应(即,倒圆形状)的第一导轨131以在与支承框架120的第一槽形轨123对应的位置处在纵向方向上延伸,如图所示。
本公开的支承框架120沿着与具有倒圆形状的第一槽形轨123或具有与第一槽形轨123对应的形状的第一导轨131对应的路径旋转。
为了使支承框架120的抖动或分离最小化,本公开的第一槽形轨123和第一导轨131可以布置成彼此平行的两行,并且其中一个可以具有V形截面,而另一个可以具有U形截面。
本公开的中间框架130可以包括第一板130-1和垂直于第一板130-1的第二板130-2,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导轨131设置在第一板130-1处以面对支承框架120的第一槽形轨123。如稍后说明的,第二板130-2可以布置成引导中间框架130基于基础框架130旋转。
如图3所示,多个第一球体180-1布置在第一槽形轨123和第二导轨141之间,并且本公开的支承框架120和中间框架130可以通过第一球体180-1的布置而保持在分开状态下,而且本公开的支承框架120可以通过球体的点接触以最小摩擦基于中间框架130在X轴方向上旋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球体180-1可以被容纳在第一槽形轨123或第一导轨131中达预定深度,如图3所示,以便适当地减小支承框架120和中间框架130之间的分离距离。
本公开的支承框架120具有第一磁体121,该第一磁体121通过布置在电路板160处的第一线圈150-1接收电磁力,并且本公开的支承框架120通过利用电磁力作为驱动力而基于中间框架130旋转。
电路板160可以包括通过霍尔效应检测磁体(或,具有磁体的移动体)的位置的第一霍尔传感器151。如果第一霍尔传感器151检测到磁体位置,则驱动器(未示出)执行反馈控制,从而向第一线圈150-1施加强度和方向与磁体的位置对应的适当电力。
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光学图像稳定功能可以通过执行反馈控制而精确地实现,以检测光学反射器110的准确位置并相应地施加电力。驱动器(未示出)可以与第一霍尔传感器151独立地实现,但是也可以与第一霍尔传感器一起实现在单个芯片或模块中。
另外,本公开的中间框架130可以包括在面对第一磁体131的位置具有磁性的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一磁轭133。第一磁轭133对设置在支承框架120的第一磁体121产生吸引力,以将支承框架120拉向中间框架130。由于该吸引力,支承框架120与第一球体180-1连续地进行点接触,并且可以有效地防止支承框架120向外偏移。
如图3所示,第一磁体121可以分别设置在支承框架120的左右两侧以基于支承框架120的中央部分彼此对称,从而保持支承框架120的水平平衡(基于图3),并且通过第一线圈150-1和第一磁体121可以更精确地实现用于OIS的驱动力。此外,如上所述的两个第一磁轭133也可以分别布置成面对位于左右侧的第一磁体121。
通过该布置,当完成X轴方向上的光学图像稳定时,支承框架120(即,光学反射器110)可以基于中间框架130更快速、更精确地返回到其初始位置。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中间框架130、基础框架140和相关部件的图。在下文中,将参照图4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中间框架130基于基础框架140在Y轴方向上旋转的结构。
本公开的中间框架130为如上所述在X轴方向上物理地支承所述支承框架120的旋转的物体,并且同时用作基于基础框架140在Y轴方向上直接旋转的旋转体。
如图4所示,本公开的中间框架130包括接收由第二线圈150-2产生的电磁力的第二磁体135,并且第二槽形轨137形成在中间框架130中以引导中间框架130在Y轴方向上的旋转。
本公开的基础框架140容纳中间框架130并在Y轴方向上物理地支承中间框架130的旋转,并且形状与第二槽形轨137对应的第二导轨141设置在基础框架140处,从而可以有效地引导中间框架130的旋转。
本公开的第二线圈150-2对第二磁体135产生电磁力,使得中间框架130基于基础框架140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轴方向)的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移动,并且通过该电磁力,本公开的中间框架130基于基础框架140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旋转。
如上所述,设置在中间框架130处的第二槽形轨137和设置在基础框架140处的第二导轨141成形为彼此对应(即,在Y轴方向上延伸),并且还被构造成具有彼此对应的倒圆形状或最佳曲率,从而可以有效地支承中间框架130的旋转。
通过第二槽形轨137和第二导轨141的上述构造,本公开的中间框架130沿着与第二槽形轨137或第二导轨141对应的路径旋转。
多个第二球体180-2布置在第二槽形轨137和第二导轨141之间,使得本公开的中间框架130可以更灵活更准确地在Y轴方向上旋转。
通过第二球体180-2,本公开的中间框架130可以以最小摩擦移动并且与基础框架140保持适当距离。
用于将中间框架130的第二磁体135拉向基础框架140的第二磁轭161可以设置成使得中间框架130不与基础框架140分开,而是如上所述与第二球体180-2有效地保持点接触。
如图4等所示,第二磁体135可以设置在第二板130-2的底表面(基于图4)上,其中第一导轨131没有设置在中间框架130处,使得中间框架130可以支承所述支承框架120的旋转,并且同时还基于基础框架140独立地旋转。
就此而言,设置在中间框架130处以引导支承框架120的旋转的第一导轨131可以形成在第一板130-1的内侧(基于图4的中央部分)处,而设置在中间框架130处以基于基础框架140引导中间框架130的旋转的第二槽形轨137可以设置在垂直于第一板130-1的第二板130-2的外侧(基于图4的外部)处。
另外,设置在支承框架120处的第一槽形轨123和设置在中间框架130处的第二槽形轨137可以彼此垂直地形成,使得支承框架120在X轴方向上的移动和中间框架130在Y轴方向上的移动可以独立地实现。
另外,为了检测中间框架130在Y轴方向上的位置,可以在电路板160处设置用于感测距离第二磁体135的距离的第二霍尔传感器(未示出)。
第二霍尔传感器检测第二磁体135的位置或具有第二磁体135的中间框架130或光学反射器110的位置。由于高度变化在旋转体的端部处比在其中央部分处大,因此可以在中间框架130的端部处进一步设置磁体,使得第二霍尔传感器可以更有效地检测磁体的位置。
如上所述,本公开的光学反射器110将输入光反射到光轴(Z轴),并且本公开的基础框架140支承光学反射器110,使得光学反射器110可以在垂直于光轴的两个轴向方向(X轴和Y轴)上移动。
如上所述,本公开的支承框架120安装在基础框架140上以支承光学反射器110并可在一个轴向方向上移动,并且本公开的中间框架130位于基础框架140和支承框架120之间以支承光学反射器110可在垂直于支承框架120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移动。
在本公开中,通过中间框架130布置在基础框架140和联接至光学反射器110的支承框架120之间的构造,支承框架120和中间框架130可以在彼此垂直的方向上独立地移动,因而光学反射器110可以在垂直于光轴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旋转(或移动),由此实现光学图像稳定。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0的图。
在图5所示的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121和第一线圈150-1之间的距离减小,从而可以在低功率环境下执行X轴方向上的光学图像稳定。
如上所述,本公开的支承框架120包括从第一线圈150-1接收在X轴方向上的电磁力的第一磁体121。这里,如图5所示,第一磁体121可以布置在彼此平行地间隔开的两个第一槽形轨123之间的中心处。为了改善水平平衡,第一磁体131可以具有适当的宽度。
此时,安装部分125可以形成在支承框架120处从而将第一磁体121安装至所述安装部分125。如图所示,安装部分125成形为朝向中间框架130伸出。通过安装部分125,当将第一磁体121安装至支承框架120时,第一磁体121可以位于更靠近中间框架130。
本公开的中间框架130具有在面对第一磁体121的部分处形成的开口139,并且开口139的宽度略微大于安装部分125(即,第一磁体121)的宽度,以便确保供第一磁体121旋转的足够空间。
通过使用该构造,本公开的第一磁体121可以部分地插入中间框架130的开口139中,因而可以抑制支承框架120以在除了支承框架120基于中间框架130旋转的X轴方向上以外的任何方向上不分离或不振动。
如图5的下部所示,第一磁体121经由中间框架130的开口139而暴露,并且第一磁体121朝向中间框架130伸出与安装部分125的高度一样大的距离。由于该原因,从第一线圈150-1产生的电磁力可以更强烈地集中在第一磁体121上,由此在低功率环境下能够在X轴方向上驱动支承框架120。
图6是用于图示通过旋转光学反射器110实现的本公开的X轴OIS的图,而图7是用于图示通过由中间框架130的旋转引起的光学反射器110的旋转而实现的本公开的Y轴OIS的图。
首先,参照图6,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光学反射器110的旋转(即,其上布置有光学反射器110的支承框架120的旋转)在X轴方向上执行光学图像稳定的过程。
如上所述,如果向第一线圈150-1施加适当强度和方向的电力,则第一磁体接收电磁力,并且通过使用该电磁力,安装有第一磁体121的支承框架120移动。支承框架120在通过第一槽形轨123或第一导轨131的形状而被引导的同时移动,因而支承框架120旋转。
图6的中央部分描绘了位于不执行光学图像稳定的初始基准位置的光学反射器110、支承框架120和中间框架130。
外部区域的光通过路径Z1输入,然后其路径通过本公开的在图6的中央部分中如图所示的光学反射器110而改变,然后光在光轴方向(Z轴方向)上被输入至镜头210。
如果传递了由手抖动等引起的在X轴方向上的外部振动,则本公开的驱动器(未示出)对第一霍尔传感器151执行反馈控制,该霍尔传感器感测光学反射器110(具体地说,安装至支承框架120的第一磁体121或为感测而设置的磁体)的位置,从而向第一线圈150-1施加适当强度和方向的电力以校正在X轴方向上的位置。
如果通过上述反馈控制在第一线圈150-1和第一磁体121之间产生电磁力,则所产生的电磁力用作旋转支承框架120或安装至支承框架120的光学反射器110的驱动力以校正由手抖动引起的移动。
如果在第一线圈150-1处产生的电磁力如图6的左侧部分所示使安装在光学反射器110处的支承框架120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则输入光通过光学反射器110的旋转在向左方向上产生位移d1,因而就镜头或诸如CCD的拍摄装置来说,在X轴方向(基于图6的向左方向)上进行了校正。
就此而言,如果在第一线圈150-1处产生的电磁力如图6的右侧部分中所示使光学反射器110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则输入光在向右方向上产生位移d2,因而就镜头或诸如CCD的拍摄装置来说,在X轴方向(基于图6的向右方向)上进行了校正。
如上所述,在本公开中,通过旋转光学反射器110,在特定方向上执行了光学图像稳定,另外,光学反射器110的旋转由具有曲率的第一槽形轨123、第一导轨131和第一球体180-1来物理地支承和引导,以确保更精确地驱动控制并且还允许以最小电力进行操作。
图7描绘了通过基于基础框架140旋转中间框架130而在Y轴方向上执行光学图像稳定,使得容纳在中间框架130中的支承框架120旋转,并使得安装至支承框架120的光学反射器110也旋转。
图7的中间部分描绘了没有在Y轴方向上执行光学图像稳定的基准状态。
如果在第二线圈150-2处产生的电磁力如图7的左侧部分中所示使中间框架130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则光学反射器110也相应地在相同方向上旋转,因此输入光在向左方向上产生位移d1。因而,就镜头或诸如CCD的拍摄装置来说,在Y轴方向(基于图7的向左方向)上进行了校正。
就此而言,如果在第二线圈150-2处产生的电磁力如图7的右侧部分中所示使中间框架130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则输入光在向右方向上产生位移d2,因此就镜头或诸如CCD的拍摄装置而言,在Y轴方向(图7的向右方向)上进行了校正。
在下文中,将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0。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0的详细构造的分解图。如图8所示,本公开的驱动装置100可以包括光学反射器110、支承框架120、中间框架130、基础框架140、第一磁体121、第一导轨131、第一磁轭133、电路板160、第一线圈150-1、第二线圈150-2和壳体170。
首先,参照图8,将描述本公开的驱动装置100的总体构造和相互关系,并且稍后将描述本公开的驱动装置100的详细构造和在每个方向上的OIS操作。
如图8等所示,光学反射器110布置在物理地支承光学反射器110的支承框架120上。第一磁体121安装至本公开的支承框架120,并且在所述支承框架120中形成有用于在X轴方向上引导旋转的第一槽形轨123。稍后将详细地描述这些构造。
本公开的用于物理支承光学反射器110的支承框架120在安装了光学反射器110的状态下被安装成由中间框架130物理地支承,如图8所示。
本公开的支承框架120被安装成能够在X轴方向上移动或旋转(该X轴方向为基于中间框架130垂直于光轴的两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并且随着支承框架120移动或旋转,布置在支承框架120上的光学反射器110一起物理地移动。
另外,本公开的中间框架130被构造成基于基础框架140在垂直于光轴的两个方向当中的Y轴方向上移动或旋转,该Y轴方向垂直于支承框架120基于中间框架130旋转的方向(X轴方向)。
为了使中间框架130旋转,中间框架130具有第二磁体135(参见图10),并且用于对第二磁体135产生电磁力的第二线圈150-2布置在电路板160上,该电路板160联接至基础框架140的一侧,如图8所示。
本公开的第一线圈150-1给出用于使支承框架120基于中间框架130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驱动力,并且可以根据实施方式应用各种示例,以向支承框架120提供驱动力。然而,考虑到功耗、低噪声、空间利用等,可以应用使用电磁力作为驱动力的线圈,如图中图示的。
如果如上所述使用第一线圈150-1作为使支承框架120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驱动源,则用于接收由线圈150-1产生的电磁力的第一磁体121设置在本公开的支承框架120处。
为了使支承框架120在X轴方向上更有效地移动,如图所示,第一磁体121可以分别设置于支承框架120的两侧,并且第一线圈150-1也可以设置为多个,以分别面对支承框架120。在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121和第一线圈150-1也可以只设置在一个表面处。
从对应观点看,第二线圈150-2用作提供使中间框架130基于基础框架140在Y轴方向上移动的驱动力的部件,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接收由第二线圈150-2产生的电磁力的第二磁体135设置在本公开的中间框架130处。
如上所述,第一磁体121安装在支承框架120处,使得支承框架120可以在X轴方向上移动或旋转,并且用于对第一磁体121产生电磁力的第一线圈150-1可以设置在联接至基础框架140的电路板160上,如图8所示。
随着支承框架120由于由第一磁体121和第一线圈150-1产生的电磁力在X轴方向上旋转,通过图8中所示的本公开的结构,用于改变从外部区域引入到镜头内的光的路径的光学反射器110在X轴方向上旋转。
另外,当中间框架130由于由第二磁体135和第二线圈150-2产生的电磁力而在Y轴方向上旋转时,装载在中间框架130上的支承框架120在同一方向上旋转,并且相应地,本公开的光学反射器110在Y轴方向上旋转。
由于本公开的支承框架120被构造成可基于中间框架130独立地旋转,因此即使中间框架130基于基础框架140在Y轴方向上旋转,只要在第一线圈150-1处产生电磁力,本公开的支承框架120也可以在X轴方向上独立地旋转。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9详细描述基于中间框架130移动或旋转的根据本公开的支承框架120的操作。
如上所述,本公开的支承框架120被构造成可基于中间框架130在X轴方向上移动或旋转,为此,第一槽形轨123如图9所示设置在支承框架120处从而引导支承框架120基于中间框架130在X轴方向上旋转。
由于通过将输入到拍摄装置中的主体的光移动到补偿由手抖动引起的移动的方向上来执行光学图像稳定,所以光学反射器110(即,光学反射器110所联接的支承框架120)可以被构造成可旋转的,使得沿着光轴(在Z轴方向上)输入的主体的光基于拍摄装置而移动。
为此,形成在支承框架120处的第一槽形轨123被成形为在长度方向上(在X轴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如图所示的倒圆形状,并且还具有最佳旋转曲率。
本公开的容纳支承框架120并对支承框架120的旋转进行物理支承的中间框架130具有与第一槽形轨123对应的形状(即,倒圆形状)的第一导轨131以在与支承框架120的第一槽形轨123对应的位置处在纵向方向上延伸,如图所示。
本公开的支承框架120沿着与具有倒圆形状的第一槽形轨123或具有对应于第一槽形轨123的形状的第一导轨131对应的路径旋转。
在实施方式中,如果中间框架130设置在支承框架120的上部或者被实现为具有垂直弯曲的框架结构,则第一槽形轨123可以设置在支承框架120上。
为了使支承框架120的抖动或分离最小化,本公开的第一槽形轨123和第一导轨131可以布置成彼此平行的两行,并且其中一个可以具有V形截面,而另一个可以具有U形等截面。
如图9所示,多个第一球体180-1布置在第一槽形轨123和第一导轨131之间,并且本公开的支承框架120和中间框架130可以通过第一球体180-1的布置而保持在分开状态下,而且本公开的支承框架120可以通过球体的点接触以最小摩擦基于中间框架130在X轴方向上旋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球体180-1可以被容纳在第一槽形轨123或第一导轨131中达预定高度,如图9所示,以便适当地减小支承框架120和中间框架130之间的分离距离。
本公开的支承框架120具有第一磁体121,该第一磁体121通过布置在电路板160处的第一线圈150-1接收电磁力,并且本公开的支承框架120通过利用电磁力作为驱动力而基于中间框架130旋转。
电路板160可以包括用于通过霍尔效应检测第一磁体121(或者,装载在具有第一磁体121的支承框架120上的光学反射器)的位置的第一霍尔传感器151(参见图8)。如果第一霍尔传感器151检测到第一磁体121的位置,则驱动器(未示出)执行反馈控制,从而向第一线圈150-1施加强度和方向与第一磁体121的位置对应的适当电力。如稍后描述的,类似地也设置用于检测第二磁体135的位置的第二霍尔传感器250-2(参见图8)。
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光学图像稳定功能可以通过执行反馈控制而精确地实现,以检测光学反射器110的准确位置并相应地施加电力。驱动器(未示出)可以与霍尔传感器151、霍尔传感器250-2独立地实现,但是也可以与霍尔传感器151、霍尔传感器250-2一起实现在单个芯片或模块中。
另外,本公开的中间框架130可以包括在面对第一磁体131的位置处由具有磁性的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一磁轭133。第一磁轭133对设置在支承框架120处的第一磁体121产生吸引力,以将支承框架120拉向中间框架130。由于该吸引力,支承框架120与第一球体180-1连续地进行点接触,并且可以有效地防止支承框架120向外偏移。
如图9所示,第一磁体121可以分别设置在支承框架120的左右两侧以基于支承框架120的中央部分彼此对称,从而保持支承框架120的水平平衡(基于图9),并且还可以通过第一线圈150-1和第一磁体121更精确地实现用于OIS的驱动力。
另外,如上所述的两个第一磁轭133可以分别设置为面对左右两侧的第一磁体121,使得当X轴方向上的光学图像稳定完成时,支承框架120(即,光学反射器110)能基于中间框架130更快速更准确地返回到其原始位置。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中间框架130、基础框架140和相关部件的图。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0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中间框架130基于基础框架140在Y轴方向上旋转的结构。
本公开的中间框架130为如上所述在X轴方向上物理地支承所述支承框架120的旋转的物体,并且同时用作基于基础框架140在Y轴方向上直接旋转的旋转体。
如图10所示,本公开的中间框架130包括接收由第二线圈150-2产生的电磁力的第二磁体135,并且第二槽形轨137形成在中间框架130中以引导中间框架130在Y轴方向上的旋转。
本公开的基础框架140容纳中间框架130并物理地支承中间框架130在Y轴方向上的旋转,并且形状与第二槽形轨137对应的第二导轨141设置在基础框架140处,从而可以有效地引导中间框架130的旋转。
本公开的第二线圈150-2对第二磁体135产生电磁力,使得中间框架130基于基础框架140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轴方向)的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移动,并且通过该电磁力,本公开的中间框架130基于基础框架140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旋转。
如上所述,设置在中间框架130处的第二槽形轨137和设置在基础框架140处的第二导轨141成形为彼此对应(即,在Y轴方向上延伸),并且还被构造成具有优化的彼此对应的倒圆形状或曲率,从而可以有效地支承中间框架130的旋转。
通过第二槽形轨137和第二导轨141的上述构造,本公开的中间框架130沿着与第二槽形轨137或第二导轨141对应的路径旋转。
多个第二球体180-2布置在第二槽形轨137和第二导轨141之间,使得本公开的中间框架130可以更灵活更准确地在Y轴方向上旋转。
通过第二球体180-2,本公开的中间框架130可以以最小摩擦移动并且与基础框架140保持适当距离。
与上述的第一磁轭133类似,用于将中间框架130的第二磁体135拉向基础框架140的第二磁轭161可以设置成使得中间框架130不与基础框架140分开,而是如上所述与第二球体180-2有效地保持点接触。
如图10等所示,第二磁体135可以设置在中间框架130的没有设置第一导轨131的表面上,使得中间框架130可以支承所述支承框架120的旋转,并且同时还基于基础框架140独立地旋转。
从对应观点看,将中间框架130引导成基于基础框架140旋转的第二槽形轨137也可以设置在没有设置第一导轨131的表面处。换句话讲,如图所示,第一导轨131可以形成在中间框架130的内侧,第二槽形轨137可以形成在没有设置第一导轨131的外侧表面处。
另外,设置在支承框架120处的第一槽形轨123和设置在中间框架130处的第二槽形轨137可以彼此垂直地形成,使得支承框架120在X轴方向上的移动和中间框架130在Y轴方向上的移动可以独立地实现。
另外,为了检测中间框架130在Y轴方向上的位置,可以在电路板160处设置用于感测第二磁体135的位置的第二霍尔传感器250-2。
第二霍尔传感器250-2检测第二磁体135的位置或具有第二磁体135的中间框架130或光学反射器110的位置。
由于旋转体在其端部处比在其中部处的高度(或位置)改变大,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霍尔传感器250-2可以被构造成检测中间框架130的端部的位置,以便更有效地检测中间框架130或设置在中间框架130处的光学反射器110的位置。
为此,子磁体230可以设置在中间框架130的端部处,即设置在与第二磁体135间隔开的位置处,并且第二霍尔传感器250-2可以被构造成检测第二子磁体230的位置。
在下文中,为了更好地理解且方便说明,根据设置有子磁体的对象,将子磁体可区别地解释为第一子磁体220和第二子磁体230。即,设置在支承框架120处的子磁体将被称为第一子磁体220,并且设置在中间框架130处的子磁体将被称为第二子磁体230。
如上所述,本公开的光学反射器110将输入光反射到光轴(Z轴),并且本公开的基础框架140支承光学反射器110,使得光学反射器110可以在垂直于光轴的两个轴向方向(X轴和Y轴)上移动。
如上所述,本公开的支承框架120安装在基础框架140上以支承光学反射器110并可在一个轴向方向上移动,并且本公开的中间框架130位于基础框架140和支承框架120之间以支承光学反射器110可在垂直于支承框架120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移动。
在本公开中,通过中间框架130布置在基础框架140和联接至光学反射器110的支承框架120之间的构造,支承框架120和中间框架130可以在彼此垂直的方向上独立地移动,因而光学反射器110可以在垂直于光轴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旋转,由此实现光学图像稳定。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2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的磁体(第一磁体121和第二磁体135)、感测磁体(第一子磁体220和第二子磁体230)和霍尔传感器(第一霍尔传感器151和第二霍尔传感器250-2)。首先,将参照图11根据磁体的极性布置简要描述霍尔传感器感测磁体位置的原理。
图11的部分(a)是示出当使用单极磁化磁体作为由霍尔传感器感测的磁体时由霍尔传感器感测的磁力范围的曲线图,并且图11的部分(b)是示出当使用双极磁化磁体作为由霍尔传感器检测的磁体时由霍尔传感器感测的磁力范围的曲线图。
在下面的描述中,当暴露于霍尔传感器的磁体的磁极表面(即,磁体的面对霍尔传感器的磁极表面)具有一个极(N极或S极)时,磁体被称为单极磁化磁体。另外,当磁体的暴露于霍尔传感器的磁极表面(即,磁体的面对霍尔传感器的磁极表面)具有多个极时,磁体被称为多极磁化磁体。
即,多极磁化磁体意指在其处N极和S极二者都被布置成面对霍尔传感器的磁体。在实施方式中,多极磁化磁体包括在其处两个或更多个N极和两个或更多个S极被布置成面对霍尔传感器的磁体。
如稍后所述,基于对磁体产生电磁力的线圈,在面对线圈的表面处具有单个极性的磁体对应于上述的单极磁化磁体,并且在面对线圈的表面处具有多个极的磁体对应于上述的多极磁化磁体。
在图11的部分(a)和部分(b)中,Pr表示在磁体没有移动的默认位置处霍尔传感器与磁体之间的距离。通常,当磁体与霍尔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最短时,设置默认位置。在单极磁化磁体的情况下,在默认位置处感测到最大磁力。在双极磁化磁体的情况下,由于磁力的方向,导致默认位置处的磁力被感测为“0”。
如果具有磁体的移动体基于默认位置Pr从正方向P2移动至负方向P1,则霍尔传感器识别到的磁力的变化量为ΔG(|G2-G1|)。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1的部分(a)所示,如果霍尔传感器感测到双极(多极)磁化磁体,则霍尔传感器感测到的磁力变化量为ΔGa。另外,如图11的部分(b)所示,如果霍尔传感器感测到单极磁化磁体,则霍尔传感器感测到的磁力变化量为ΔGb。
如果如上所述霍尔传感器感测到来自多极磁化磁体的磁力变化,则即使磁体移动相同的距离(|P1-P2|),与单极磁化磁体相比,感测到磁力的变化量(Ga<Gb)也大得多。
另外,如果霍尔传感器感测到来自多极磁化磁体的磁力的变化,则能够基于磁力“0”同时感测正磁力和负磁力。
如果由霍尔传感器感测的磁体是如上所述的双极(多极)磁化磁体,则由霍尔传感器感测的磁力区域进一步扩大。由于扩大区域可以用于磁力感测,因此增强了霍尔传感器的分辨能力,并且在感测位置时能有效地反映磁力的方向性(正方向和负方向),由此更精确地实现OIS操作。
在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能更有效地利用多极磁化磁体,并且能使磁体之间可能产生的磁场干扰力最小化。
如上所述,本公开的支承框架120包括:第一磁体121,该第一磁体121用于产生便于在X轴方向上进行旋转运动的驱动力;以及第二磁体135,该第二磁体135用于产生便于在Y轴方向上进行旋转运动的驱动力。
如稍后说明的,第一磁体121和第二磁体135中的一个可以具有单个极性,而另一个可以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极性,使得施加在磁体之间的影响减弱,以允许在每个轴向方向上进行独立移动。
基于对磁体产生电磁力的线圈,第一磁体121和第二磁体135中的一个在面对对应线圈的表面处具有单个极性,而另一个在面对对应线圈的表面处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极性。
具体地,在实施方式中,如图12的部分(a)所示,第一磁体121被构造成使得其面对第一线圈150-1的表面具有单个极性,并且第二磁体135被构造成使得其面对第二线圈150-2的表面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极性。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霍尔传感器151可以被构造成检测设置在支承框架120处的第一磁体121的位置。然而,由于如图12的部分(a)所示在单极磁化磁体(具有单个极性)的情况下位置感测的效率低,因此在面对第一霍尔传感器151的表面处的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极性的第一子磁体220设置在支承框架120处,与第一磁体121间隔开,并且第一霍尔传感器151可以被构造成感测第一子磁体220的位置。
从对应观点看,中间框架130可以另外包括仅用于位置感测的感测磁体。然而,由于第二磁体135被实现为多极(双极)磁化磁体,因此第二霍尔传感器250-2可以被构造成感测第二磁体135的位置。
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充分利用端部的移动范围较大,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极性的感测磁体(第二子磁体230)可以设置在中间框架130的端部处,与第二磁体135间隔开,并且第二霍尔传感器250-2可以被构造成检测第二子磁体230的位置。
在实施方式中,如图12的部分(b)所示,第一磁体121可以在面对至少一个第一线圈150-1的表面处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极性,并且第二磁体135可以被构造成使得其面对第二线圈150-2的表面具有单个极性,这与以上相反。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霍尔传感器250-2可以被构造成检测设置在中间框架130处的第二磁体135的位置。然而,由于如图12的部分(b)所示单极磁化磁体在进行如上所述的位置感测时效率低,因此在面对第二霍尔传感器250-2的表面处的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极性的第二子磁体230可以设置在中间框架130的端部处,与第二磁体135间隔开,并且第二霍尔传感器250-2可以被构造成检测第二子磁体230的位置。
从对应观点看,支承框架120可以另外包括仅用于位置感测的感测磁体。然而,由于第一磁体121被实现为具有多个极(两个极),因此第一霍尔传感器151可以被构造成检测第一磁体121的位置。
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充分利用端部的移动范围较大,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极性的感测磁体(第一子磁体220)可以设置在支承框架120的端部处,与第一磁体121间隔开,并且第一霍尔传感器151可以被构造成感测第一子磁体220的位置。
如果如上所述将多个磁体布置成具有不同极性,则与将磁体布置成具有相同极性的情况相比,能减弱每个磁体所产生的磁场对其它磁体的影响。因此,能够更独立且更精确地控制每个磁体在每个方向上的移动或旋转。
另外,由于将多个磁体布置成具有不同的极性并且同时具有单极磁化磁体的移动体另外包括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极性的感测磁体,因此能更独立且更精确地实现每个磁体的移动或旋转,另外,通过准确感测霍尔传感器的位置,能更精确地实现OIS操作。
图13是用于图示通过旋转光学反射器110实现的本公开的X轴OIS的图,而图14是用于图示通过中间框架130的旋转而实现的本公开的Y轴OIS的图。
首先,参照图13,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光学反射器110的旋转(即,其上布置有光学反射器110的支承框架120的旋转)在X轴方向上执行光学图像稳定的过程。
如上所述,如果向第一线圈150-1施加适当强度和方向的电力,则第一磁体121接收电磁力,并且通过使用该电磁力,安装有第一磁体121的支承框架120移动。支承框架120在通过第一槽形轨123或第一导轨131的形状而被引导的同时移动,因而支承框架120旋转。
图13的中央部分描绘了位于不执行光学图像稳定的基准位置处的光学反射器110、支承框架120和中间框架130。
外部区域的光通过路径Z1输入,然后其路径通过本公开的在图13的中央部分中所示的光学反射器110而改变,然后光在光轴方向(Z轴方向)上被输入至镜头210。
如果传递了由手抖动等引起的在X轴方向上的外部振动,则本公开的驱动器(未示出)对霍尔传感器151执行反馈控制,该霍尔传感器感测光学反射器110(具体地说,安装至支承框架120的第一磁体121或第一子磁体220)的位置,从而向第一线圈150-1施加适当强度和方向的电力以校正在X轴方向上的位置。
如果通过上述反馈控制在第一线圈150-1和第一磁体121之间产生电磁力,则所产生的电磁力用作使支承框架120或安装至支承框架120的光学反射器110旋转的驱动力以校正由手抖动引起的移动。
如果在第一线圈150-1处产生的电磁力如图13的左侧部分所示使安装在光学反射器110处的支承框架120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则输入光通过光学反射器110的旋转在向左方向上产生位移d1,因而就镜头或诸如CCD的拍摄装置来说,在X轴方向(基于
图13的X轴的向左方向)上进行了校正。
从对应观点看,如果在第一线圈150-1处产生的电磁力如图13的右侧部分中所示使光学反射器110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则输入光在向右方向上产生位移d2,因而就镜头或诸如CCD的拍摄装置来说,在X轴方向(基于图6的X轴的向右方向)上进行了校正。
如上所述,在本公开中,通过旋转光学反射器110,在特定方向上执行了光学图像稳定,另外,光学反射器110的旋转由具有曲率的第一槽形轨123、第一导轨131和第一球体180-1来物理地支承和引导,以确保更精确地驱动控制并且还允许以最小电力进行操作。
图14描绘了通过基于基础框架140旋转中间框架130而在Y轴方向上执行光学图像稳定,使得容纳在中间框架130中的支承框架120旋转,并使得安装至支承框架120的光学反射器110也旋转。
图14的中间部分描绘了没有在Y轴方向上执行光学图像稳定的基准状态。
如果在第二线圈150-2处产生的电磁力如图14的左侧部分中所示使中间框架130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则光学反射器110也相应地在相同方向上旋转,因此输入光在向左方向上产生位移d1。因而,就镜头或诸如CCD的拍摄装置来说,在Y轴方向(基于图14的向左方向)上进行了校正。
从对应观点看,如果在第二线圈150-2处产生的电磁力如图14的右侧部分中所示使中间框架130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则输入光在向右方向上产生位移d2,因此就镜头或诸如CCD的拍摄装置而言,在Y轴方向(基于图14的向右方向)上进行了校正。
尽管已经基于支承框架120在X轴方向上旋转和中间框架130在Y轴方向上旋转的示例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但是根据实施方式还可以使支承框架120在Y轴方向上旋转而中间框架130在X轴方向上旋转,只要支承框架120和中间框架130在彼此垂直的方向上旋转即可。
已经详细地描述了本公开。然而,应该理解,详细说明和具体示例尽管示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仅以例示的方式给出,这是因为从该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楚在本公开的范围内的各种改变和修改。
在本说明书的以上描述中,诸如“第一”、“第二”和“子”等的术语仅仅是用于将组件彼此相对识别的概念术语,因此它们不应该被解释为用于表示特定顺序、优先级等的术语。
用于例示本公开及其实施方式的附图可按略微夸大的形式示出,以便强调或突出本公开的技术内容,但是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考虑到以上描述和附图说明进行各种修改。

Claims (16)

1.一种驱动光学反射器的具有多轴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支承框架,该支承框架具有形成在所述支承框架中的第一槽形轨;
光学反射器,该光学反射器布置在所述支承框架上以将光反射到镜头;
中间框架,该中间框架具有与所述第一槽形轨对应的第一导轨和形成在所述中间框架中的第二槽形轨;
基础框架,该基础框架具有与所述第二槽形轨对应地形成的第二导轨;
第一驱动单元,该第一驱动单元被构造成使所述支承框架基于所述中间框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以及
第二驱动单元,该第二驱动单元被构造成使所述中间框架基于所述基础框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光学反射器的具有多轴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球体,该第一球体布置在所述第一槽形轨和所述第一导轨之间;以及
第二球体,该第二球体布置在所述第二槽形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光学反射器的具有多轴结构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形轨具有倒圆形状,并且
其中,所述支承框架沿着与所述第一槽形轨或所述第一导轨对应的路径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光学反射器的具有多轴结构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形轨具有倒圆形状,并且
其中,所述中间框架沿着与所述第二槽形轨或所述第二导轨对应的路径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光学反射器的具有多轴结构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框架包括第一板和垂直于所述第一板的第二板,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导轨形成在所述第一板的内侧处,并且所述第二槽形轨形成在所述第二板的外侧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光学反射器的具有多轴结构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形轨和所述第二槽形轨彼此垂直地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光学反射器的具有多轴结构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框架具有第一磁体,
其中,所述中间框架具有第二磁体,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是对所述第一磁体产生电磁力的第一线圈,并且所述第二驱动单元是对所述第二磁体产生电磁力的第二线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光学反射器的具有多轴结构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基于所述支承框架的中央部分彼此对称地分别设置在左侧和右侧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光学反射器的具有多轴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磁轭,该第一磁轭在分别面对所述第一磁体的位置设置在所述中间框架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光学反射器的具有多轴结构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框架的一个表面上平行地布置两个第一槽形轨,
其中,所述支承框架包括安装部分,所述安装部分在所述两个第一槽形轨的中央部分处伸出从而使所述第一磁体安装至所述安装部分,并且
其中,所述中间框架具有在面对所述第一磁体的部分处形成的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光学反射器的具有多轴结构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中的任一个具有单个极性,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中的另一个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极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光学反射器的具有多轴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子磁体,该子磁体位于所述支承框架上,与所述第一磁体间隔开;以及
霍尔传感器,该霍尔传感器与所述子磁体对应地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磁体在其面对所述第一线圈的表面处具有单个极性,并且所述子磁体在其面对所述霍尔传感器的表面处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极性。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光学反射器的具有多轴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子磁体,该子磁体位于所述支承框架上,与所述第二磁体间隔开;以及
霍尔传感器,该霍尔传感器与所述子磁体对应地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磁体在其面对所述第二线圈的表面处具有单个极性,并且所述子磁体在其面对所述霍尔传感器的表面处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极性。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光学反射器的具有多轴结构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框架在其面对所述第一磁体的一侧处还包括磁轭。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光学反射器的具有多轴结构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框架在其面对所述第二磁体的一侧处还包括磁轭。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光学反射器的具有多轴结构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形成在所述中间框架的内侧处,并且所述第二槽形轨形成在所述中间框架的外侧处。
CN201790001256.1U 2017-02-20 2017-09-18 具有多轴结构的反射系统驱动装置 Active CN20959040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22275 2017-02-20
KR1020170022275A KR102166942B1 (ko) 2017-02-20 2017-02-20 다축 구조의 ois용 반사계 구동장치
KR10-2017-0054807 2017-04-28
KR1020170054807A KR102140582B1 (ko) 2017-04-28 2017-04-28 다축 구조의 반사계 구동장치
PCT/KR2017/010171 WO2018151388A1 (ko) 2017-02-20 2017-09-18 다축 구조의 반사계 구동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90407U true CN209590407U (zh) 2019-11-05

Family

ID=63169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90001256.1U Active CN209590407U (zh) 2017-02-20 2017-09-18 具有多轴结构的反射系统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584624B1 (zh)
CN (1) CN209590407U (zh)
WO (1) WO201815138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1735B (zh) * 2019-12-25 2021-03-11 吉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含晃動補償的光學對焦裝置
CN114942556A (zh) * 2021-02-09 2022-08-2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
CN115047694A (zh) * 2021-02-26 2022-09-13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
US11528396B2 (en) 2019-10-08 2022-12-13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Lens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69774B2 (ja) * 2019-03-28 2023-05-09 ニデッ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配線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260376B1 (ko) * 2019-06-18 2021-06-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폴디드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전자기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87391Y1 (ko) * 1997-10-10 2000-07-01 윤종용 마그네트를이용한비디오카메라의손떨림보정장치
US6130993A (en) * 1998-04-20 2000-10-10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mera having an image stabilizer
CN1685760B (zh) * 2002-09-26 2011-04-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驱动机构
KR100864691B1 (ko) * 2005-01-28 2008-10-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가변 초점 미러 및 이를 응용한 카메라 모듈
JP2009241735A (ja) * 2008-03-31 2009-10-22 Taiheiyo Cement Corp ドアミラー駆動機構
KR101395312B1 (ko) * 2012-12-16 2014-05-16 팽정희 크랭크와 가이드레일에 의해 반사경이 구동되는 카메라 및 이를 이용한 영상정보장치
TWI546570B (zh) * 2013-07-01 2016-08-2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可切換光路徑之光學防震機構
JP6498047B2 (ja) * 2015-06-09 2019-04-10 株式会社トライフォース・マネジメント 可動反射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利用した反射面駆動システム
EP3758356B1 (en) * 2016-05-30 2021-10-20 Corephotonics Ltd. Actuator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28396B2 (en) 2019-10-08 2022-12-13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Lens device
US11863854B2 (en) 2019-10-08 2024-01-02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Lens device capable of operation of multi-magnifications, optical zoom in high magnification, and miniaturization of the lens module thereof
TWI721735B (zh) * 2019-12-25 2021-03-11 吉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含晃動補償的光學對焦裝置
CN114942556A (zh) * 2021-02-09 2022-08-2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
CN115047694A (zh) * 2021-02-26 2022-09-13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51388A1 (ko) 2018-08-23
EP3584624B1 (en) 2021-07-21
EP3584624A1 (en) 2019-12-25
EP3584624A4 (en) 2020-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90407U (zh) 具有多轴结构的反射系统驱动装置
CN108459450A (zh) 驱动用于ois的光学反射器的具有多轴结构的装置
KR102140582B1 (ko) 다축 구조의 반사계 구동장치
CN107918183A (zh) 用于驱动光学反射器的设备
CN107329348A (zh) 一种带防抖功能的透镜驱动装置
KR20160094636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KR102554389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20190095986A (ko) 메모리 유닛이 구비된 광학계 구동장치
EP4102295A1 (en) Camera device
KR20190136269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102527792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CN111417897B (zh) 透镜驱动装置及包括其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KR20220049952A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1868573A (zh) 透镜驱动装置及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装置
KR20200068886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20210039651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20230044155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102423689B1 (ko) 메모리 유닛이 구비된 광학계 구동장치
CN207081926U (zh) 一种带防抖功能的透镜驱动装置
US20220255414A1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apparatus
KR20220089353A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210004320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20100020858A (ko) 카메라의 떨림 보정 장치
KR102412608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20220132905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장치 및 광학 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