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92354U - 减震垫圈装置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减震垫圈装置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92354U
CN209492354U CN201920148065.9U CN201920148065U CN209492354U CN 209492354 U CN209492354 U CN 209492354U CN 201920148065 U CN201920148065 U CN 201920148065U CN 209492354 U CN209492354 U CN 209492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her
connection sheet
damping washer
packing ring
d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4806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建锋
尹伟
严鑫
彭天焱
胡瑜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4806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92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92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92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垫圈装置及汽车,该减震垫圈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垫圈部以及第二垫圈部,第二垫圈部的直径小于第一垫圈部的直径,在第一垫圈部以及第二垫圈部内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气孔以及第二气孔,在第一垫圈部内开设有第一卡接套孔,在第二垫圈部内开设有第二卡接套孔,第二卡接套孔的直径小于第一卡接套孔的直径,从第一垫圈部的侧缘延伸有一固定连接片组件,固定连接片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片以及第二连接片,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的一端均与第一垫圈部的侧缘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片组件用于将减震垫圈装置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减震垫圈,可对汽车空调管路实现较好的减震功能,提升了整车空调的NVH性能。

Description

减震垫圈装置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震垫圈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增幅明显。人们对于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车辆操纵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保证汽车的整体舒适性,汽车空调系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配置。在汽车空调的安装中,需要对繁杂的空调管道进行合理有序的布置,以使得汽车空调管道更加得规整,便于后期的维护以及检修。在对空调管道进行布置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空调管道进行减震处理,以最大程度上对空调管道进行保护,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然而,现有的减震垫圈装置,不利于实际装配作业,且减震性能不佳,不利于实际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减震垫圈装置,不利于实际装配作业,且减震性能不佳,不利于实际应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减震垫圈装置,其中,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垫圈部以及第二垫圈部,所述第二垫圈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垫圈部的直径,在所述第一垫圈部以及所述第二垫圈部内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气孔以及第二气孔,在所述第一垫圈部内开设有第一卡接套孔,在所述第二垫圈部内开设有第二卡接套孔,所述第二卡接套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卡接套孔的直径,从所述第一垫圈部的侧缘延伸有一固定连接片组件,所述固定连接片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片以及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垫圈部的侧缘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片组件用于将所述减震垫圈装置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减震垫圈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垫圈部以及第二垫圈部,其中第二垫圈部的直径小于第一垫圈部的直径,在第一垫圈部内开设有第一卡接套孔,在第二垫圈部内开设有第二卡接套孔,其中第一卡接套孔用于套接低压管道,第二卡接套孔用于套接高压管道,由于在上述第一垫圈部以及所述第二垫圈部内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气孔以及第二气孔,上述的第一气孔以及第二气孔可提高减震垫圈的减震性能;此外,由于在上述第一垫圈部的侧缘延伸有一固定连接片组件,该固定连接片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片以及第二连接片,在实际装配时,通过上述的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将该减震垫圈固定在汽车上,以对汽车空调管道实现减震作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减震垫圈,可对汽车空调管路实现较好的减震功能,提升了整车空调的NVH性能。
所述减震垫圈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垫圈部与所述第二垫圈部的形状均为圆弧形,多个所述第一气孔绕所述第一卡接套孔呈环形排列,多个所述第二气孔绕所述第二卡接套孔呈环形排列。
所述减震垫圈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片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片的长度,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形状为直线形,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形状为弯折形。
所述减震垫圈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片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以及固定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的形状均为条形,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垫圈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的长度小于所述连接部的长度。
所述减震垫圈装置,其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20°~150°,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的位置设有一加强筋。
所述减震垫圈装置,其中,在所述减震垫圈装置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一孔隙,所述孔隙贯穿所述第二垫圈部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垫圈部。
所述减震垫圈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垫圈部的外侧固定设有一紧固压合组件,所述紧固压合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压合块以及第二压合块,在所述第一压合块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二压合块上开设有第二通孔。
所述减震垫圈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垫圈部与所述第二垫圈部的厚度范围为3~5mm。
所述减震垫圈装置,其中,所述减震垫圈装置为一体化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汽车车身,在所述汽车车身上安装有汽车空调,在所述汽车空调的空调管道上安装有减震垫圈,其中,所述减震垫圈为如上所述的减震垫圈。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出的减震垫圈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减震垫圈装置中“V”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减震垫圈装置中“M”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出的减震垫圈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减震垫圈装置中“N”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主要符号说明:
孔隙 10 第一卡接套孔 1110
减震垫圈装置 11 第一气孔 1111
固定连接片组件 12 第二卡接套孔 1120
紧固压合组件 21 第二气孔 1121
第一垫圈部 111 连接部 1221
第二垫圈部 112 固定部 1222
第一连接片 121 第一通孔 2111
第二连接片 122 第二通孔 2121
加强筋 12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现有的减震垫圈装置,不利于实际装配作业,且减震性能不佳,不利于实际应用。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减震垫圈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3,对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出的减震垫圈装置1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垫圈部111以及第二垫圈部112。从图1中可以看出,上述的第二垫圈部112的直径小于第一垫圈部111的直径,且上述的第二垫圈部112与第一垫圈部111组成一葫芦形的垫圈件。
在第一垫圈部111内开设有第一卡接套孔1110,在第二垫圈部112内开设有第二卡接套孔1120,其中第二卡接套孔1120的直径小于第一卡接套孔1110的直径。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二卡接套孔1120用于固定高压空调管道,上述的第一卡接套孔1110用于固定低压空调管道。
为了增强该减震垫圈装置的缓冲性能,在上述第一垫圈部111以及第二垫圈部112内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气孔1111以及第二气孔1121。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垫圈部111与第二垫圈部112的形状均为圆弧形,多个第一气孔1111绕第一卡接套孔1110呈环形排列,多个第二气孔1121绕第二卡接套孔1120呈环形排列。
与此同时,为了使得该减震垫圈装置更加便于安装,在上述的第一垫圈部111的侧缘延伸有一固定连接片组件12。具体的,该固定连接片组件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片121以及第二连接片122,第一连接片121与第二连接片122的一端均与第一垫圈部111的侧缘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片组件12用于将减震垫圈装置11进行固定。
从图1与图2中可以看出,上述第一连接片121的长度小于第二连接片122的长度,第一连接片121的形状为直线形,第二连接片122的形状为弯折形。具体的,上述的第二连接片122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1221以及固定部1222。其中,上述的连接部1221与固定部1222的形状均为条形,连接部1221的一端与第一垫圈部111的外侧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片121的长度小于连接部1221的长度。上述连接部1221与固定部1222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20°~150°。其中该夹角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具体设置。此外,为了增强该第二连接片122的整体结构强度,在连接部1221与固定部1222相连接的位置设有一加强筋123。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加方便地将空调管道安装在上述的第一卡接套孔1110以及第二卡接套孔1120内,在该减震垫圈装置1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一孔隙10,孔隙10贯穿第二垫圈部112并延伸至第一垫圈部111。
在此需要补充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垫圈部111与第二垫圈部112的厚度范围为3~5mm。上述的减震垫圈装置11为一体化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减震垫圈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垫圈部111以及第二垫圈部112,其中第二垫圈部112的直径小于第一垫圈部111的直径,在第一垫圈部111内开设有第一卡接套孔1110,在第二垫圈部112内开设有第二卡接套孔1120,其中第一卡接套孔1110用于套接低压管道,第二卡接套孔1120用于套接高压管道,由于在上述第一垫圈部111以及所述第二垫圈部112内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气孔1111以及第二气孔1121,上述的第一气孔1111以及第二气孔1121可提高减震垫圈的减震性能;此外,由于在上述第一垫圈部111的侧缘延伸有一固定连接片组件12,该固定连接片组件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片121以及第二连接片122,在实际装配时,通过上述的第一连接片121与第二连接片122将该减震垫圈固定在汽车上,以对汽车空调管道实现减震作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减震垫圈,可对汽车空调管路实现较好的减震功能,提升了整车空调的NVH性能。
请参阅图4与图5,对于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出的减震垫圈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在第二垫圈部112的外侧固定设有一紧固压合组件21,该紧固压合组件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压合块211以及第二压合块212,在第一压合块21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111,在第二压合块21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121。当需要将上述的第二垫圈部112进行固定时,通过螺栓穿过上述的第一通孔2111以及第二通孔2121,以将第二垫圈部112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汽车车身,在所述汽车车身上安装有汽车空调,在所述汽车空调的空调管道上安装有减震垫圈,其中,所述减震垫圈为如上所述的减震垫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减震垫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垫圈部以及第二垫圈部,所述第二垫圈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垫圈部的直径,在所述第一垫圈部以及所述第二垫圈部内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气孔以及第二气孔,在所述第一垫圈部内开设有第一卡接套孔,在所述第二垫圈部内开设有第二卡接套孔,所述第二卡接套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卡接套孔的直径,从所述第一垫圈部的侧缘延伸有一固定连接片组件,所述固定连接片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片以及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垫圈部的侧缘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片组件用于将所述减震垫圈装置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垫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圈部与所述第二垫圈部的形状均为圆弧形,多个所述第一气孔绕所述第一卡接套孔呈环形排列,多个所述第二气孔绕所述第二卡接套孔呈环形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垫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片的长度,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形状为直线形,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形状为弯折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垫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片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以及固定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的形状均为条形,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垫圈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的长度小于所述连接部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垫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20°~150°,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的位置设有一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垫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减震垫圈装置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一孔隙,所述孔隙贯穿所述第二垫圈部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垫圈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垫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垫圈部的外侧固定设有一紧固压合组件,所述紧固压合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压合块以及第二压合块,在所述第一压合块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二压合块上开设有第二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垫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圈部与所述第二垫圈部的厚度范围为3~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垫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圈装置为一体化注塑成型。
10.一种汽车,包括汽车车身,在所述汽车车身上安装有汽车空调,在所述汽车空调的空调管道上安装有减震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圈为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减震垫圈。
CN201920148065.9U 2019-01-28 2019-01-28 减震垫圈装置及汽车 Active CN209492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8065.9U CN209492354U (zh) 2019-01-28 2019-01-28 减震垫圈装置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8065.9U CN209492354U (zh) 2019-01-28 2019-01-28 减震垫圈装置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92354U true CN209492354U (zh) 2019-10-15

Family

ID=68156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48065.9U Active CN209492354U (zh) 2019-01-28 2019-01-28 减震垫圈装置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923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72166B (zh) 连接器
CN205136829U (zh) 自适应式固定管夹
CN204828941U (zh) 一种汽车软管固定结构
CN209492354U (zh) 减震垫圈装置及汽车
CN203641685U (zh) 汽车空调减震管夹
CN202252355U (zh) 汽车空调管路尼龙管夹
CN207145768U (zh) 一种汽车空调管路安装结构
CN205781423U (zh) 一种汽车空调管路减震结构
CN205689906U (zh) 一种汽车空调管的固定结构
CN104534171A (zh) 一种汽车用空调管路管夹
CN203023722U (zh) 一种汽车空调管路用减震垫圈
CN208920493U (zh) 环保空调管路系统
CN205592506U (zh) 一种汽车用空调管路管夹及汽车
US10434837B2 (en) Rib seal on front of dash seal
CN206754606U (zh) 汽车空调用双管夹结构及汽车
CN208393031U (zh) 一种汽车空调管道用橡胶卡扣
CN203051972U (zh) 一种汽车空调管路缓冲垫圈
RU189355U1 (ru) Пневмоэлемент для пружинной подвеск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217374076U (zh) 一种冷凝器安装支架及冷凝器总成
CN217455582U (zh) 一种汽车空调管路组件及汽车空调
CN107388555A (zh) 汽车空调密封结构
CN109050199B (zh) 一种新型降噪空调管路总成
CN216009780U (zh) 一种新型汽车空调管夹
CN219493461U (zh) 一种汽车空调管路固定装置
CN204901131U (zh) 汽车空调连接管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