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82953U - 一种内门把手以及制造该把手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门把手以及制造该把手的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482953U CN209482953U CN201821773837.XU CN201821773837U CN209482953U CN 209482953 U CN209482953 U CN 209482953U CN 201821773837 U CN201821773837 U CN 201821773837U CN 209482953 U CN209482953 U CN 2094829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ot
- fixed plate
- mold
- handle
- cell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10000002421 cell wall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826860 Trapezi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2 add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7 frag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62 fragment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68 molte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门把手,包括:壳体上设置有凹槽、第一通槽以及第二通槽,第一通槽以及第二通槽分别位于凹槽的两侧,第一通槽具有第一槽壁,第二通槽具有第二槽壁,第二通槽上设置有左轴座以及右轴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还提供了一种制造该把手的模具,包括:下模座板,其设置有下模固定板、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油缸、固定架以及成型杆,上模座板,其设置有上模固定板以及冷却系统,上模固定板上具有与所述成型凹面对应的成型凸面;浇注单元,其设置穿设在上模座板内且对应下模固定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结构形状复杂巧妙的内门把手,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制造出该把手,并且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及合格率的模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配件以及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内门把手,还涉及一种制造该把手的模具。
背景技术
内门把手是汽车上的一种部件,其用于内门上,这种内门把手实际上是一个壳体结构,在该内门把手上安装拉手,再组装到车门上,从而形成一个整体。
现有的内门把手基本上都是模具注塑出来的,而内门把手的结构与款式多种多样,一些特殊形状结构的内门把手很难通过传统的模具制造出来,并且即使制造出来后,也不会合格,成品上会存在很多瑕疵,针对上述情况,目前需要一种结构形状复杂巧妙的内门把手,还需要一种能够制造出该把手的模具,并且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及合格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一种内门把手以及制造该把手的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内门把手,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凹槽、第一通槽以及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以及所述第二通槽分别位于所述凹槽的两侧,所述第一通槽具有第一槽壁,所述第二通槽具有第二槽壁,所述第二通槽上设置有左轴座以及右轴座。
较佳的,所述第一槽壁为平行四边形结构,并且所述第一槽壁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通槽的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包括框形加强筋以及位于所述框形加强筋内的竖加强筋。
较佳的,所述左轴座以及所述右轴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轴孔以及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轴孔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轴孔的水平高度。
其次,还提供了一种制造该把手的模具,包括:
下模座板,其设置有下模固定板、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油缸、固定架以及成型杆,所述下模固定板上设置有成型凹面、第一滑道以及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第二滑道均与所述成型凹面连通,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成型凹面内,并且第一滑道对应所述第二槽壁的外壁面,所述第二滑道对应第二槽壁的侧壁面,所述第一滑块以及所述第二滑块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以及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下模座板的侧部且所述油缸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成型杆穿设在所述第二滑块内且与所述油缸连接,且所述成型杆穿过所述第一轴孔以及所述第二轴孔;
上模座板,其设置有上模固定板以及冷却系统,所述上模固定板上具有与所述成型凹面对应的成型凸面;
浇注单元,其设置穿设在所述上模座板内且对应所述下模固定板。
较佳的,所述成型凹面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分别位于所述下模固定板的左右两侧,所述下模固定板上设置有两个端部连通的弧形流道,所述浇注单元对应所述弧形流道,两个所述弧形流道延伸至两个所述成型凹面上。
较佳的,所述下模固定板上设置有两个可拆卸的镶件,两个所述镶件形成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与所述成型凹面连通,所述弧形流道与所述进料通道连通。
较佳的,所述成型凹面内设置有凸块部以及环形槽,所述凸块部位于所述第一通槽内,所述第一槽壁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所述进料通道与所述环形槽连通。
较佳的,所述凸块部上穿设有可活动的楔杆,所述楔杆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加强部的凹面部,所述凹面部位于所述凸块部的内侧面上。
较佳的,所述下模固定板上设置有成型框架,所述成型框架位于所述第二通槽内,所述成型框架上设置有轴体座,所述左轴座与所述第二滑块抵触连接,所述轴体座与所述右轴座抵触连接。
较佳的,所述下模固定板上设置有V形滑槽,所述V形滑槽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成型凹面连接,所述V形滑槽内设置有两个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抵触在所述第一槽壁的外壁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提供了一种结构形状复杂巧妙的内门把手。
2、提供了一种能够制造出该把手,并且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及合格率的模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成型凹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凹槽;110、第一通槽;111、第一槽壁;112、框形加强筋;113、竖加强筋;200、第二通槽;210、第二槽壁;220、左轴座;230、右轴座;300、下模座板;310、下模固定板;311、成型凹面;312、弧形流道;313、凸块部;314、楔杆;320、环形槽;330、成型框架;331、轴体座;340、镶件;341、进料通道;350、第一滑道;351、第一滑块;360、第二滑道;361、第二滑块;370、V形滑槽;371、第三滑块;380、固定架;381、油缸;390、成型杆;400、上模座板;410、上模固定板;420、冷却系统;500、浇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2、图3所示,一种内门把手,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凹槽100、第一通槽110以及第二通槽200,所述第一通槽110以及所述第二通槽200分别位于所述凹槽100的两侧,所述第一通槽110具有第一槽壁111,所述第二通槽200具有第二槽壁210,所述第二通槽200上设置有左轴座220以及右轴座230。
优选的,壳体具有三个部分,包括凹槽100、第一通槽110以及第二通槽200,其中,凹槽100为凹陷状结构,第一通槽110与第二通槽200分别位于凹槽10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并且第一通槽110位于第一槽壁111中,第二通槽200位于第二槽壁210上,第二通槽200上设置左轴座220以及右轴座230,左轴座220以及右轴座230分别位于第二通槽200宽度方向的两侧,用于安装拉手,并且在实际结构中,第二槽壁210的侧部上设置有缺口,缺口的上方为左轴座220,在第二槽壁210的外壁上还设置有长板状的安装块,这种内门把手的结构形状复杂巧妙。
如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槽壁111为平行四边形结构,并且所述第一槽壁111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通槽110的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包括框形加强筋112以及位于所述框形加强筋112内的竖加强筋113。
优选的,第一槽壁111的形状,从俯视角度来说,第一槽壁111类似平行四边形结构,并且两个对边为斜边,第一槽壁111上设置有加强部,用以加强第一槽壁111的结构强度,并且该加强部的形状比较特殊,框形加强筋112类似于倒置的梯形结构,竖向加强筋位于框形加强筋112内,并且,该加强部是位于第一通槽110内的。
上述的加强部,由于需要设置在第一通槽110内,所以需要设置特殊的形状结构才能够进行顶出,而采用框形加强筋112与竖加强筋113的结构,不仅便于实际的顶出,还具有非常高的结构强度,避免第一槽壁111碎裂。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左轴座220以及所述右轴座23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轴孔以及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轴孔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轴孔的水平高度。
优选的,左右轴座23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轴孔以及第二轴孔,两个轴孔的高度并不水平,第二轴孔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轴孔的水平高度,并且两个轴孔的轴线连接线为斜线状。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现有的内门把手,其两个轴孔的水平高度是一致的,所以比较好制造,而这种不水平的轴孔,其生产难度虽然比较大,但是结构比较巧妙,能够使安装后的拉手具有一定的斜度,这与人体施力方向比较适配,提高开门时的流畅度以及体验感。
其次,公开了一种制造该把手的模具,包括:
下模座板300,其设置有下模固定板310、第一滑块351、第二滑块361、油缸381、固定架380以及成型杆390,所述下模固定板310上设置有成型凹面311、第一滑道350以及第二滑道360,所述第一滑道350与所述第二滑道360均与所述成型凹面311连通,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成型凹面311内,并且第一滑道350对应在所述第二槽壁210的外壁面,所述第二滑道360对应在第二槽壁210的侧壁面,所述第一滑块351以及所述第二滑块36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以及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固定架380设置在所述下模座板300的侧部且所述油缸381设置在所述固定架380上,所述成型杆390穿设在所述第二滑块361内且与所述油缸381连接,且所述成型杆390穿过所述第一轴孔以及所述第二轴孔;
上模座板400,其设置有上模固定板410以及冷却系统420,所述上模固定板410上具有与所述成型凹面311对应的成型凸面;
浇注单元500,其设置穿设在所述上模座板400内且对应所述下模固定板310。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在上述的支架壳体,需要通过本模具才能够制造出来,下模座板300上模座板400能够紧密的贴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注塑成型的腔体。
并且,现有的模具,实际上结构都是大同小异的,任何模具基本上都是有上模、下模以及成型腔组成的,而上述实施方式提出的模具,实际上是一种专门针对车体内门把手的模具,其能够制造出这种结构的内门把手,并且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好,合格率高。
优选的,下模座板300位于上模座板400的正下方,并且下模座板300内具有一个矩形的槽体,下模固定板310设置在矩形的槽体内,第一滑块351、第二滑块361设置在下模座板300上,且可朝着下模固定板310滑动,油缸381通过固定架380设置在下模座板300的侧部,第一滑道350开设至壳体的第二槽壁210的外壁面上,第二滑道360开设至第二槽壁210的侧壁面上,第一滑块351可以沿着第一滑槽滑动,并且抵触在第二槽壁210的外壁面上,第二滑块361可以沿着第二滑槽滑动,并且抵触在第二槽壁210的侧壁面上,成型杆390穿设在第二滑块361内,并且成型杆390的一端与油缸381的活塞连接,当第二滑块361抵触在第二槽壁210的侧壁面上,油缸381推动成型杆390,使得成型杆390穿过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这样就能够成型出两个轴孔。
优选的,上模板座实际上包括上模固定板410以及冷却系统420,上模固定板410的成型凸面与成型凹面311上下对应设置,且两者合并后形成成型腔,冷却系统420就是若干进水结构,其用于上模板座的冷却,当冷却液进入到冷却系统420后,会带走上模座板400的热量。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浇注单元500向着成型凹面311注入熔化的材料,然后第一滑块351与第二滑块361滑动至成型凹面311上,此时成型出的壳体被一滑块成型出第二槽壁210的外壁面,第二滑块361成型出第二槽壁210的侧壁面,油缸381的活塞推动,是的成型杆390从第二滑块361内伸出,并穿过左轴座220以及右轴座230,从而成型出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此处还值得说明的是,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是轴线连接线为斜线,所以油缸381需要倾斜朝上设置,这样成型杆390就能够以一定斜度进行穿设,从而成型出来两个高度不同的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
在顶出时,油缸381的活塞杆复位,成型杆390从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中抽出,并且第一滑块351与第二滑块361滑离成型凹面311,接着顶杆穿过下模固定板310将壳体顶出,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及合格率。
如图1、图4、图5、图6、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成型凹面311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分别位于所述下模固定板310的左右两侧,所述下模固定板310上设置有两个端部连通的弧形流道312,所述浇注单元500对应所述弧形流道312,两个所述弧形流道312延伸至两个所述成型凹面311上。
优选的,下模固定板310上具有两个成型凹面311,这样能够一次性成型出两个对应的产品,下模固定板310具有两个弧形流道312,两个弧形流道312的端部连接在一起,浇注单元500将材料注入到两个弧形流道312的端部,并且两个弧形流道312延伸至两个成型面上,从而一次性成型出两个产品。
如图4、图5、图6、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下模固定板310上设置有两个可拆卸的镶件340,两个所述镶件340形成进料通道341,所述进料通道341与所述成型凹面311连通,所述弧形流道312与所述进料通道341连通。
优选的,每个成型凹面311对应两个镶件340,镶件340能够替换,进一步来说,下模固定板310上具有两个通孔,镶件340穿设在通孔内,并且两个镶件340的内侧面开设有凹槽100,两个凹槽100合并后形成进料通道341。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在现有的壳体生产过程中,熔化材料的进料速度对于整个壳体的质量是起到很大的影响的,材料通过进料通道341的速度一旦过快,熔接线或者壳体表面均会出现问题,导致不合格率增加,而采用镶件340结构来形成进料通道341,不仅便于更换,而且还能够随时调整对应的进料速率,进一步来说,进料通道341的口径决定了进料速率,口径越大,进料越快,反之则越慢,而镶件340在通孔内,随时可以抽出更换,换成不同大小进料通道341的镶件340。
如图4、图5、图6、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成型凹面311内设置有凸块部313以及环形槽320,所述凸块部313位于所述第一通槽110内,所述第一槽壁111设置在所述环形槽320内,所述进料通道341与所述环形槽320连通。
优选的,为了成型出第一通槽110以及第一槽壁111,特地设置了凸块部313以及环形槽320,环形槽320环绕凸块部313的边缘设置,进料通道341与环形槽320连接,也就是说,熔化的材料首先进入到环形槽320中,成型出第一槽壁111,然后逐渐成型出整个壳体,这样比较便于控制成型速度,将进浇口设置在环形槽320处,能够使材料首先布满比较狭小的环形槽320,进一步控制了进料速度,提高了产品质量。
如图4、图5、图6、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凸块部313上穿设有可活动的楔杆314,所述楔杆314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加强部的凹面部,所述凹面部位于所述凸块部313的内侧面上。
优选的,凸块部313实际上开设有斜孔状的结构,楔杆314穿设在斜孔内,并且楔杆314端部的侧面具有凹面部,凹面部与凸块部313侧面之间形成有与框形加强筋112形状一致的凹槽100,并且凹面部上还能够呈现出竖加强筋113,在成型时,楔杆314斜向下降,并且楔杆314的端部与凸块部313平齐,此时楔杆314不会阻碍壳体顶出。
如图4、图5、图6、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下模固定板310上设置有成型框架330,所述成型框架330位于所述第二通槽200内,所述成型框架330上设置有轴体座331,所述左轴座220与所述第二滑块361抵触连接,所述轴体座331与所述右轴座230抵触连接。
优选的,成型框架330实际上就是辅助第二通槽200成型的部件,并且轴体座331与右轴座230抵触在一起,这样在成型时,能够提高右轴座230的质量。
如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下模固定板310上设置有V形滑槽370,所述V形滑槽37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成型凹面311连接,所述V形滑槽370内设置有两个第三滑块371,所述第三滑块371抵触在所述第一槽壁111的外壁面上。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为了能够同时呈现两个壳体的第一槽壁111的,特地设置了V形滑槽370,进一步来说,两个壳体的第一槽壁111实际上是相对的,也就是说,V形滑槽370的结构能够同时设置两个第三滑块371,并且加工对应的第一槽壁111。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内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凹槽、第一通槽以及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以及所述第二通槽分别位于所述凹槽的两侧,所述第一通槽具有第一槽壁,所述第二通槽具有第二槽壁,所述第二通槽上设置有左轴座以及右轴座。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内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壁为平行四边形结构,并且所述第一槽壁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通槽的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包括框形加强筋以及位于所述框形加强筋内的竖加强筋。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内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轴座以及所述右轴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轴孔以及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轴孔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轴孔的水平高度。
4.一种制造该把手的模具,用于制造权利要求3所述内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模座板,其设置有下模固定板、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油缸、固定架以及成型杆,所述下模固定板上设置有成型凹面、第一滑道以及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第二滑道均与所述成型凹面连通,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成型凹面内,并且第一滑道对应所述第二槽壁的外壁面,所述第二滑道对应在第二槽壁的侧壁面,所述第一滑块以及所述第二滑块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以及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下模座板的侧部且所述油缸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成型杆穿设在所述第二滑块内且与所述油缸连接,且所述成型杆穿过所述第一轴孔以及所述第二轴孔;
上模座板,其设置有上模固定板以及冷却系统,所述上模固定板上具有与所述成型凹面对应的成型凸面;
浇注单元,其设置穿设在所述上模座板内且对应所述下模固定板。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制造该把手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凹面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分别位于所述下模固定板的左右两侧,所述下模固定板上设置有两个端部连通的弧形流道,所述浇注单元对应所述弧形流道,两个所述弧形流道延伸至两个所述成型凹面上。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制造该把手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固定板上设置有两个可拆卸的镶件,两个所述镶件形成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与所述成型凹面连通,所述弧形流道与所述进料通道连通。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制造该把手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凹面内设置有凸块部以及环形槽,所述凸块部位于所述第一通槽内,所述第一槽壁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所述进料通道与所述环形槽连通。
8.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制造该把手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部上穿设有可活动的楔杆,所述楔杆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加强部的凹面部,所述凹面部位于所述凸块部的内侧面上。
9.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制造该把手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固定板上设置有成型框架,所述成型框架位于所述第二通槽内,所述成型框架上设置有轴体座,所述左轴座与所述第二滑块抵触连接,所述轴体座与所述右轴座抵触连接。
10.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制造该把手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固定板上设置有V形滑槽,所述V形滑槽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成型凹面连接,所述V形滑槽内设置有两个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抵触在所述第一槽壁的外壁面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773837.XU CN209482953U (zh) | 2018-10-30 | 2018-10-30 | 一种内门把手以及制造该把手的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773837.XU CN209482953U (zh) | 2018-10-30 | 2018-10-30 | 一种内门把手以及制造该把手的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482953U true CN209482953U (zh) | 2019-10-11 |
Family
ID=68114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77383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82953U (zh) | 2018-10-30 | 2018-10-30 | 一种内门把手以及制造该把手的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48295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03756A (zh) * | 2018-10-30 | 2019-03-01 | 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内门把手以及制造该把手的模具 |
-
2018
- 2018-10-30 CN CN201821773837.XU patent/CN20948295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03756A (zh) * | 2018-10-30 | 2019-03-01 | 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内门把手以及制造该把手的模具 |
CN109403756B (zh) * | 2018-10-30 | 2023-09-19 | 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内门把手以及制造该把手的模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46392B (zh) | 球墨铸铁转向节的铸造方法 | |
CN204735702U (zh) | 大型镁合金零件中心多点进料的三板压铸模具结构 | |
CN209482953U (zh) | 一种内门把手以及制造该把手的模具 | |
CN216705871U (zh) | 一种用垂直射压生产线生产挤塑机筒体螺纹套的制造模具 | |
CN109403756A (zh) | 一种内门把手以及制造该把手的模具 | |
CN208322070U (zh) | 一种排气性能好的铸造模具 | |
CN207857830U (zh) | 一种灯体壳盖压铸成型模具 | |
CN106180631B (zh) | 一种汽车挂车阀模具及其铸造方法 | |
CN209006615U (zh) | 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浇铸模具 | |
CN208290364U (zh) | 一种便于周转箱脱模的注塑模具 | |
CN208483184U (zh) | 叶轮导壳铸件叠模法浇注模具 | |
CN207736657U (zh) | 一种前三角窗左右装饰盖板 | |
CN207222917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低压铸造模具 | |
CN206083821U (zh) | 一种保证成品成型强度的压铸模具 | |
CN102328398A (zh) | 一种镶块式可调浇注系统的注塑模具 | |
CN208232232U (zh) | 一种小型高速模具 | |
CN210679505U (zh) | 一种打印机内部支撑架精密注塑模具 | |
CN209552319U (zh) | 一种汽车滑动内衬板本体注塑模具 | |
CN208164209U (zh) | 大容量高压双筒连续注射模具 | |
CN207359544U (zh) | 一种利用滑块进氮气成型的车辆扶手模具 | |
CN109128041B (zh) | 一种翻转浇铸模 | |
CN114632912A (zh) | 一种管道阀类闸阀体铸造工艺方法 | |
CN206825829U (zh) | 具有多点潜伏式浇口机构的塑料收纳箱盖体注塑模具 | |
JPS5855859B2 (ja) | 横型締,竪鋳込型ダイカスト法および装置 | |
CN212400158U (zh) | 一种汽车内饰件注塑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Assignee: Ningbo yako vehicle parts Co.,Ltd. Assignor: Ningbo Shuaitelong Group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330000245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ner door handle and a die for manufacturing the handl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1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090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