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82216U - 一种组合式交通防护栏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交通防护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82216U
CN209482216U CN201920166744.9U CN201920166744U CN209482216U CN 209482216 U CN209482216 U CN 209482216U CN 201920166744 U CN201920166744 U CN 201920166744U CN 209482216 U CN209482216 U CN 2094822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roller
protective fence
pillar
combined traff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6674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16674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822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822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822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组合式交通防护栏,组合式交通防护栏由多个滚筒框架单元组合形成,每个滚筒框架单元包括框架和多个滚筒,滚筒可转动地设于框架内,框架通过支架组件固定于地面上,其中,框架与支架组件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交通防护栏,滚筒框架单元为整体结构,强度较高,多个滚筒框架单元组合后,组合式交通防护栏整体结构强度较高。框架能对滚筒上下两端同时提供支撑,在滚筒受到撞击时,滚筒上下两端相对的偏移量较小,滚筒能有效地水平转动,对车辆的防护作用更好。组合式交通防护栏可直接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便于提高护栏的装配精度。直接将滚筒框架单元的框架安装在支架组件上并组合在一起,即成为组合式交通防护栏。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交通防护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栏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组合式交通防护栏。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滚筒防护栏在道路现场组装固定,安装施工比较麻烦。同时,滚筒直接安装在固定于地面的支柱上,构成了一种悬臂梁结构,整个交通防护栏的结构强度不高,当车辆高强度冲击碰撞时,容易破损失效,防护栏可靠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交通防护栏,组合式交通防护栏由多个滚筒框架单元组合形成,每个滚筒框架单元包括框架和多个滚筒,滚筒可转动地设于框架内,框架通过支架组件固定于地面上,其中,框架与支架组件可拆卸连接。
本方案中,框架使滚筒框架单元为整体结构,滚筒框架单元强度较高,在受到撞击时形变较小,进一步地,多个滚筒框架单元组合后,相邻两个滚筒框架单元的框架与支架组件连接后,交通防护栏整体结构强度较高。
同时,框架能对滚筒轴的上下两端同时提供支撑,在滚筒受到撞击时,滚筒上下两端相对的偏移量较小,使滚筒能有效地水平转动。在滚筒水平转动的过程中,能分解车辆的撞击力,减少组合式交通防护栏受到的撞击力,防止车辆将交通防护栏撞毁并冲出路面。滚筒还能对车辆进行导向,使车辆能够在撞击后回归行驶路面,进而能够降低车辆的损坏程度,减少财产损失,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
还需指出的是,组合式交通防护栏的滚筒框架单元和支架组件各部件是在工厂中加工完成,到道路施工现场直接将滚筒框架单元的框架安装在支架组件上,以组合成组合式交通防护栏,从而能提高施工效率,还能够有效地提高组合式交通防护栏的装配精度,进而提高组合式交通防护栏的结构强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框架包括相互固定的上横梁以及下横梁,滚筒框架单元还包括:滚筒轴,滚筒轴垂直穿过上横梁,滚筒轴的下端伸入下横梁并与下横梁抵靠,滚筒位于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且滚筒套设于滚筒轴外;滚筒轴盖板,滚筒轴盖板固定于上横梁上且与滚筒轴的上端抵靠。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上横梁包括上横梁本体以及上轴套,上轴套内为通孔,上轴套固定于上横梁本体上且上轴套设于滚筒轴外;下横梁包括下横梁本体以及下轴套,下轴套内为盲孔且下轴套固定于下横梁本体上,滚筒轴的下端伸入下轴套并与下轴套抵靠。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框架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筋,加强筋设于两个滚筒之间且加强筋于下横梁以及上横梁固定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支架组件设于相邻的两个滚筒框架单元之间,支架组件包括:底座,底座固定于地面上;支柱组件,支柱组件竖直设置且与底座固定连接,支柱组件与支柱组件两侧的框架可拆卸连接,以使相邻的两个滚筒框架单元组合。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支柱组件包括:支柱,支柱与底座固定连接;上连接件,上连接件设于支柱上端且上连接件与支柱以及支柱两侧的框架可拆卸连接;下连接件,下连接件套设于支柱外且下连接件与支柱两侧的框架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上连接件设有第一凹槽,支柱以及框架能嵌入第一凹槽内并与上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和/或下连接件设有第二凹槽,支柱以及框架能嵌入第二凹槽内并与下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还包括:支撑杆底座,支撑杆底座固定于地面上且位于支柱远离公路的一侧;支撑杆,支撑杆倾斜设置且与支撑杆底座以及上连接件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底座连接件,底座连接件与底座以及支撑杆底座固定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滚筒框架单元内的多个滚筒等间隔排布。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滚筒框架单元组合后,位于不同滚筒框架单元内且相邻的两个滚筒的间距,等于滚筒框架单元内相邻的两个滚筒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组合式交通防护栏部分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一种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组合式交通防护栏部分结构的爆炸视图;
图3是一种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组合式交通防护栏的侧视图;
图4是一种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组合式交通防护栏的侧视图;
图5是一种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组合式交通防护栏的爆炸视图;
图6是一种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组合式交通防护栏部分结的剖视图;
图7是一种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组合式交通防护栏的上连接件的侧视图;
图8是一种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组合式交通防护栏的下连接件的侧视图。
其中,图1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的对应关系为:
10 滚筒框架单元,11 框架,111 上横梁,1111 上横梁本体,1112 上轴套,112 下横梁,1121 下横梁本体,1122 下轴套,113 竖梁,114 加强筋,12 滚筒,13 滚筒轴,14 滚筒轴盖板,20 支架组件,21 底座,22 支柱组件,221 支柱,222 上连接件,2221 第一凹槽,223 下连接件,2231 第二凹槽,30 支撑杆底座,40 支撑杆,50 底座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交通防护栏,组合式交通防护栏由多个滚筒框架单元10组合装配形成,每个滚筒框架单元10包括框架11和多个滚筒12,滚筒12可转动地设于框架11内,框架11通过支架组件20固定于地面上,其中,框架11与支架组件20可拆卸连接。
本方案中,框架11使滚筒框架单元10为整体结构,滚筒框架单元10强度较高,在受到撞击时形变较小,进一步地,多个滚筒框架单元10组合后,相邻两个滚筒框架单元10的框架11与支架组件20连接后,交通防护栏整体结构强度较高。
同时,框架11能对滚筒轴13的上下两端同时提供支撑,在滚筒12受到撞击时,滚筒12上下两端相对的偏移量较小,使滚筒12能有效地水平转动。在滚筒12水平转动的过程中,能分解车辆的撞击力,减少组合式交通防护栏受到的撞击力,防止车辆将交通防护栏撞毁并冲出路面。滚筒12还能对车辆进行导向,使车辆能够在撞击后回归行驶路面,进而能够降低车辆的损坏程度,减少财产损失,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
还需指出的是,多个滚筒框架单元10通过支架组件20固定于地面上,在组合式交通防护栏安装时不必对护栏现场组装,组合式交通防护栏可在工厂中加工完毕后直接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能够有效避免因现场组装精度低导致护栏的装配精度较低的情况,便于提高护栏的装配精度,进而提高交通防护栏的结构强度。同时,直接将滚筒框架单元10的框架11安装在支架组件20上即可,施工方便,进而能提高施工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滚筒框架单元10由框架11、滚筒轴13以及多个滚筒12构成,框架11由上横梁111、下横梁112、竖梁113以及加强筋114焊接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形成。
具体地,框架11包括相互通过焊接固定的上横梁111以及下横梁112,滚筒框架单元10还包括:滚筒轴13,滚筒轴13垂直穿过上横梁111,滚筒轴13的下端伸入下横梁112并与下横梁112抵靠,滚筒12位于上横梁111与下横梁112之间且滚筒12套设于滚筒轴13外;滚筒轴盖板14,滚筒轴盖板14固定于上横梁111上且与滚筒轴13的上端抵靠。
本方案中,将滚筒轴盖板14拆下即可将滚筒轴13拔出,进而能将滚筒12拆卸,便于更换滚筒12。通过本方案,在更换滚筒12时不必拆卸滚筒框架单元10,滚筒12更换更加便捷,便于组合式交通防护栏的维护,降低护栏的维护成本。
如图1至图5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上横梁111包括上横梁本体1111以及上轴套1112,上轴套1112内为通孔,上轴套1112固定于上横梁本体1111上(例如通过焊接固定)且上轴套1112设于滚筒轴13外;下横梁112包括下横梁本体1121以及下轴套1122,下轴套1122内为盲孔且下轴套1122固定于下横梁本体1121上(例如通过焊接固定),滚筒轴13的下端伸入下轴套1122并与下轴套1122抵靠。
本方案中,上轴套1112和下轴套1122便于上横梁本体1111和下横梁本体1121均匀受力,减少滚筒12受到撞击时上横梁本体1111和下横梁本体1121局部应力的集中,上横梁本体1111和下横梁本体1121形变较小,进而减少滚筒轴13的形变和偏移量,便于滚筒12稳定水平转动。
如图6所示,进一步优选设计下轴套1122的底部开有排水孔,以防止下轴套1122内积水和结冰,减少轴套的腐蚀和损坏,便于延长使用寿命。
其中,上横梁本体1111、下横梁本体1121、竖梁113、加强筋114以及支架结构均为钢型材结构,成本较低,原料采购方便,加工方便,便于大规模生产制造。
进一步优选地,滚筒12为塑料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减震缓冲作用较好,便于车辆撞击力的吸收。
如图1至图5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框架11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筋114,加强筋114设于两个滚筒12之间且加强筋114于下横梁112以及上横梁111固定连接。其中,加强筋114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上横梁111和下横梁112上。
本实施例中,框架11由上横梁111、下横梁112、竖梁113以及加强筋114焊接形成。加强筋114能提高上横梁111与下横梁112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升框架11整体的结构强度,减少滚筒12框架11组件在受到撞击后的局部损坏,从而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能够减少因滚筒12框架11组件形变过大导致滚筒12转动失效的可能性。
如图3至图5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支架组件20设于相邻的两个滚筒框架单元10之间,支架组件20包括:底座21,底座21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地面上;支柱组件22,支柱组件22竖直设置且与底座21固定连接,支柱组件22与支柱组件22两侧的框架11可拆卸连接,以使相邻的两个滚筒框架单元10组合。
本方案中,支柱组件22与支柱组件22两侧的框架11可拆卸连,具体地,支柱组件22与框架11的竖梁113通过螺栓连接。支柱组件22能将多个滚筒框架单元10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当一个滚筒框架单元10受到撞击时,相近的多个滚筒框架单元10以及支架组件20同时受力,以实现组合式交通防护栏的整体受力,能够减少组合式交通防护栏受到撞击后的局部损坏,从而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既能够适用于桥梁、隧道等特殊路段,同时也能够适用于城市道路等普通路段。
如图3至图5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支柱组件22包括:支柱221,支柱221与底座21固定连接;上连接件222,上连接件222设于支柱221上端且上连接件222与支柱221以及支柱221两侧的框架11可拆卸连接;下连接件223,下连接件223套设于支柱221外且下连接件223与支柱221两侧的框架11可拆卸连接。
本方案中,上连接件222和下连接件223将支柱221以及支柱221两侧的框架11连接为一个整体,便于滚筒框架单元10受到撞击后力的传递,使组合式交通防护栏能够整体受力。
值得说明的是,滚筒轴13设于框架11内并能相对框架11转动,相邻两个滚筒框架单元10之间的支座组件分别与两个滚筒框架单元10的框架11连接,以形成框架11-支座组件-框架11的整体连续结构。当车辆撞击滚筒12时,滚筒12将车辆的撞击力传递至滚筒轴13,滚筒轴13将力传递至框架11,框架11将力传递至与框架11相连的多个支座组件,多个支座组件共同受力,进而减少了单个支座组件的受力,以减少了支座组件的变形,使滚筒轴13偏移量较小,便于滚筒12有效地水平转动。
其中,支座组件设置在滚筒12之间(其中,滚筒轴13的横向尺寸小于滚筒12的横向尺寸),支座组件上并不设置滚筒12,车辆在通常情况下不容易直接撞击支座组件,能够减少支座组件因受力较大导致支座组件变形失效的可能。
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上连接件222设有第一凹槽2221,支柱221以及框架11能嵌入第一凹槽2221内并与上连接件222可拆卸连接;并且下连接件223设有第二凹槽2231,支柱221以及框架11能嵌入第二凹槽2231内并与下连接件223可拆卸连接。
本方案中,支柱221以及框架11嵌入第一凹槽2221和第二凹槽2231内,上连接件222能对支柱221以及框架11的位移进行进一步的限制,减少支柱221与框架11产生相对移动的可能性,便于滚筒框架单元10受到撞击后力的传递,使组合式交通防护栏能够整体受力。
其中,底座21上设有安装孔,下连接件223设有通孔,支柱221穿过通孔并嵌入安装孔内,螺栓穿过底座21以及支柱221并将底座21与支柱221连接为整体,以实现支柱221与底座21的相对固定。
上连接件222的两侧向下延伸并设有通孔,螺栓穿过通孔以及支柱221,以将上连接件222与支柱221固定。上连接件222的上侧面设有通孔,上横梁111上对应设有通孔,螺栓穿过上连接件222上侧面上的通孔以及上横梁111上的通孔,以将上连接件222与上横梁111固定,进而实现上连接件222与支柱221两侧的框架11的固定。
下连接件223的两侧向上延伸并设有通孔,螺栓穿过通孔以及支柱221,以将下连接件223与支柱221固定。下连接件223与框架11的下横梁112通过螺栓连接,此处不再赘述。下连接件223的下侧面设有通孔,下横梁112下对应设有通孔,螺栓穿过下连接件223下侧面下的通孔以及下横梁112下的通孔,以将下连接件223与下横梁112固定,进而实现下连接件223与支柱221两侧的框架11的固定。
同时,如图4和图5所示,支柱221的上下两侧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通孔,与支柱221相邻的竖梁113上设有与支柱221上的通孔同轴线设置的通孔,螺栓穿过支柱221以及竖梁113上的通孔,以将支柱221以及支柱221两侧的竖梁113固定为一体。
其中,优选地,通过将支柱221上侧的通孔位于支柱221的上四分之一处,支柱221下侧的通孔位于支柱221的下四分之一处,以使上下两个通孔内螺栓的受力状态相近。
通过上述方案,上连接件222将支柱221两侧的上横梁111与支柱221固定为一体,下连接件223将支柱221两侧的下横梁112与支柱221固定为一体,支柱221两侧的竖梁113通过螺栓与支柱221固定为一体,以实现相邻两个滚筒框架单元10的组合;同时,使多个组合的滚筒框架单元10连接成为一体结构,使组合式交通防护栏能够整体受力,减少局部应力集中的情况。
还需指出的是,通过在上连接件222上设置两段呈预设角度的第一凹槽2221,同时在下连接件223上设置两段呈预设角度的第二凹槽2231,相邻的两个滚筒框架单元10的框架11嵌入两段第一凹槽2221和第二凹槽2231内,以使两个框架11呈一定角度,进而使两个滚筒框架单元10呈一定角度,实现组合式交通防护栏按照预设角度折线布置。
其中,还包括设于支柱221与竖梁113之间的垫片,垫片与上连接件222以及下连接件223配合使用,垫片的两个接触面分别与竖梁113以及支柱221抵靠,垫片的两个接触面互相呈预设角度,以使框架11嵌入第一凹槽2221内和第二凹槽2231内后垫片能与竖梁113以及支柱221通过螺栓连接。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支撑杆底座30,支撑杆底座30固定于地面上且位于支柱221远离公路的一侧;支撑杆40,支撑杆40倾斜设置且与支撑杆底座30以及上连接件222连接。
本方案中,支撑杆底座30、支撑杆40、底座21以及支柱221共同构成三角支撑结构,支撑稳固牢靠,在滚筒框架单元10受到撞击后,能够减少滚筒框架单元10的倾斜量,进而减少滚筒轴13的倾斜,使滚筒12稳定水平转动,分解车辆撞击时的撞击力,能够对车辆进行有效的导向,减少车辆越过组合式交通防护栏的可能性,特别适用于桥梁、隧道等特殊路段中。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底座连接件50,底座连接件50与底座21以及支撑杆底座30固定连接。
本方案中,底座连接件50将底座21个支撑杆底座30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构成三角支撑结构,使支撑杆底座30、支撑杆40、底座21、支柱221以及底座连接件50整体受力,使支撑结构更加稳定,能够减少因土壤松动导致支撑杆底座30与底座21之间产生相对位移的可能,使支撑杆底座30的支撑更加稳定,提高组合式交通防护栏的可靠性。
其中,底座连接件50、支撑杆底座30以及底座21可以为分体式结构,通过焊接成为整体,也可为一体式结构,即一体式结构同时与支柱221以及支撑杆40连接,形成三角支撑结构。
其中,如图3所示,也可不设置支撑杆40、支撑杆底座30以及底部连接件,亦可适用于城市道路等普通路段中,能够对撞击的车辆进行导向同时对车辆的撞击力进行分解,有效保护车辆以及车内人员的安全。
综上所述,支架组件20由底座21、支柱221、上连接件222、下连接件223、支撑杆40以及支撑杆底座30组合而成。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滚筒框架单元10内的多个滚筒12等间隔排布。
本方案中,滚筒框架单元10内的多个滚筒12等间隔排布,当车辆撞击滚筒框架单元10的滚筒12时,滚筒框架单元10能对车辆起到良好的均匀防护作用。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多个滚筒框架单元10组合后,位于不同滚筒框架单元10内且相邻的两个滚筒12的间距,等于滚筒框架单元10内相邻的两个滚筒12的间距。
本方案中,滚筒框架单元10内的多个滚筒12等间隔排布,同时,多个滚筒框架单元10组合后,位于不同滚筒框架单元10内且相邻的两个滚筒12的间距,等于滚筒框架单元10内相邻的两个滚筒12的间距,此时,整个组合式交通防护栏任两个相邻的滚筒12之间的间距相等,即组合式交通防护栏整体对车辆的防护作用均匀相等,当车辆撞击组合式交通防护栏的任意位置,组合式交通防护栏均能对车辆起到良好的均匀防护作用,同时滚筒12在对车辆进行导向的过程中,车辆的运动状态均匀变化,减少因车辆运动状态突然变化导致撞击力突变等情况的发生,能有效减少翻车等重大事故。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组合式交通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交通防护栏由多个滚筒框架单元(10)组合形成,每个所述滚筒框架单元(10)包括框架(11)和多个滚筒(12),所述滚筒(12)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框架(11)内,所述框架(11)通过支架组件(20)固定于地面上,
其中,所述框架(11)与所述支架组件(20)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交通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1)包括相互固定的上横梁(111)以及下横梁(112),所述滚筒框架单元(10)还包括:
滚筒轴(13),所述滚筒轴(13)垂直穿过所述上横梁(111),所述滚筒轴(13)的下端伸入所述下横梁(112)并与所述下横梁(112)抵靠,所述滚筒(12)位于所述上横梁(111)与所述下横梁(112)之间且所述滚筒(12)套设于所述滚筒轴(13)外;
滚筒轴盖板(14),所述滚筒轴盖板(14)固定于所述上横梁(111)上且与所述滚筒轴(13)的上端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交通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111)包括上横梁本体(1111)以及上轴套(1112),所述上轴套(1112)内为通孔,所述上轴套(1112)固定于所述上横梁本体(1111)上且所述上轴套(1112)设于所述滚筒轴(13)外;
所述下横梁(112)包括下横梁本体(1121)以及下轴套(1122),所述下轴套(1122)内为盲孔且述下轴套(1122)固定于所述下横梁本体(1121)上,所述滚筒轴(13)的下端伸入所述下轴套(1122)并与所述下轴套(1122)抵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交通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1)还包括:
至少一个加强筋(114),所述加强筋(114)设于两个所述滚筒(12)之间且所述加强筋(114)于所述下横梁(112)以及所述上横梁(11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交通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20)设于相邻的两个滚筒框架单元(10)之间,所述支架组件(20)包括:
底座(21),所述底座(21)固定于地面上;
支柱组件(22),所述支柱组件(22)竖直设置且与所述底座(21)固定连接,所述支柱组件(22)与所述支柱组件(22)两侧的所述框架(11)可拆卸连接,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滚筒框架单元(10)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交通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组件(22)包括:
支柱(221),所述支柱(221)与所述底座(21)固定连接;
上连接件(222),所述上连接件(222)设于所述支柱(221)上端且所述上连接件(222)与所述支柱(221)以及所述支柱(221)两侧的所述框架(11)可拆卸连接;
下连接件(223),所述下连接件(223)套设于所述支柱(221)外且所述下连接件(223)与所述支柱(221)两侧的所述框架(11)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交通防护栏,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连接件(222)设有第一凹槽(2221),所述支柱(221)以及所述框架(11)能嵌入所述第一凹槽(2221)内并与所述上连接件(222)可拆卸连接;和/或
所述下连接件(223)设有第二凹槽(2231),所述支柱(221)以及所述框架(11)能嵌入所述第二凹槽(2231)内并与所述下连接件(223)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交通防护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杆底座(30),所述支撑杆底座(30)固定于地面上且位于所述支柱(221)远离公路的一侧;
支撑杆(40),所述支撑杆(40)倾斜设置且与所述支撑杆底座(30)以及所述上连接件(22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式交通防护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底座连接件(50),所述底座连接件(50)与所述底座(21)以及所述支撑杆底座(30)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交通防护栏,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筒框架单元(10)内的多个所述滚筒(12)等间隔排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合式交通防护栏,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滚筒框架单元(10)组合后,位于不同所述滚筒框架单元(10)内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滚筒(12)的间距,等于滚筒框架单元(10)内相邻的两个所述滚筒(12)的间距。
CN201920166744.9U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组合式交通防护栏 Active CN2094822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6744.9U CN209482216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组合式交通防护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6744.9U CN209482216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组合式交通防护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82216U true CN209482216U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33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66744.9U Active CN209482216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组合式交通防护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822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4499A (zh) * 2019-01-30 2019-04-09 葛刚 一种组合式交通防护栏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4499A (zh) * 2019-01-30 2019-04-09 葛刚 一种组合式交通防护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90641B (zh) 一种特大位移单元式多向变位梳齿板桥梁伸缩装置
CN101941460A (zh) 用于汽车的组合拉杆轴式后桥
CN209482216U (zh) 一种组合式交通防护栏
CN207452779U (zh) 一种柔性碰撞型道路防撞护栏
CN107447704A (zh) 一种免安装快拆道路护栏
CN210981018U (zh) 一种扫雷辊
US7341004B2 (en) Rail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same
CN109594499A (zh) 一种组合式交通防护栏
CN211547414U (zh) 一种桥梁转体装置
CN207062842U (zh) 一种用于交通道路的防撞护栏
CN215621261U (zh) 后悬挂系统及自卸车
CN211665645U (zh) 一种高速公路道路中间用隔离护栏
CN214219376U (zh) 一种公路桥梁用安全护栏结构
CN212641300U (zh) 应用有防撞装置的钢结构公路护栏
CN108930201A (zh) 一种轨下基础
CN104404903B (zh) 一种防超高车辆撞击桥梁的防撞装置
CN208616972U (zh) 一种新型铰接式卸料车
CN114263140A (zh) 一种旋转换能的道路防撞护栏装置
CN209652820U (zh) 一种防撞公路护栏
CN207376533U (zh) 一种简易型旋转式道路防撞护栏
CN201769881U (zh) 地下无轨车辆的摆动架
CN217870185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组合式护栏
CN219930795U (zh) 一种防撞护栏
CN207193832U (zh) 一种免安装快拆道路护栏
CN212670418U (zh) 多功能可移动式钢护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