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40901U - 一种模具的定位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的定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40901U
CN209440901U CN201821653883.6U CN201821653883U CN209440901U CN 209440901 U CN209440901 U CN 209440901U CN 201821653883 U CN201821653883 U CN 201821653883U CN 209440901 U CN209440901 U CN 2094409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column
tiger
mold
bearing surface
jaw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538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昌贵
黄运航
周煌林
刘艳华
欧阳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Qiangben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Qiangben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Qiangben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Qiangben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538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409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409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409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的定位结构,涉及模具定位的技术领域,包括固接在上模工作区域四角处的定位柱以及开设在下模与定位柱配合的虎口槽,所述定位柱靠近上模工作区域的两侧分别为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所述虎口槽上开设有分别与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抵接的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上模工作区域的边缘和下模工作区域的边缘均开设有让位槽,定位柱远离工作区域的侧壁通过让位槽与虎口槽的侧壁分离;进行加工时,对第一抵接面、第二抵接面、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进行精加工,对其他的面进行粗加工;从而减少在模具加工时所需要的时间,从而便于对模具的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的定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定位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具的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等方法得到的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现有的专利可参照授权公告号为CN20717576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虎口槽结构的模具,包括凹模和凸模,凹模的四角均开设有虎口槽,且凸模的四角上均固定连接有与虎口槽相适配的倒柱,凹模的中部设有第一产品成型面,凸模的中部设有与第一产品成型面相对应的第二产品成型面,凹模的两侧均开设有排气槽,凹模上设有放置2D玻璃平台,凸模上设有与放置2D玻璃平台相对应的周围一圈产品成型控制高度面,凹模上设有第一基准面。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虎口槽和凸模倒柱卡接,凸模倒柱与虎口槽紧密配合;在模具制造时,需要对凸模倒柱的四个面以及虎口槽的进行精加工,加工时间长,不便于对模具的制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的定位结构,其优点是能够减小定位柱的加工时间,从而便于对模具进行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模具的定位结构,包括固接在上模工作区域四角处的定位柱以及开设在下模与定位柱配合的虎口槽,所述定位柱靠近上模工作区域的两侧分别为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所述虎口槽上开设有分别与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抵接的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
上模工作区域的边缘和下模工作区域的边缘均开设有让位槽,定位柱远离工作区域的侧壁通过让位槽与虎口槽的侧壁分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定位柱进行加工时,对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进行精工,其余面进行粗加工;在于虎口槽进行加工时,对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进行精加工,对其他的面进行粗加工;从而减少在模具加工时所需要的时间,从而便于对模具的生产;合模时,定位柱上的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分别与虎口槽上的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抵接,其余面通过让位槽与下模留有空隙;在模具开模时,定位柱和虎口槽只有两个面接触,从而减少定位柱与虎口槽之间的摩擦,从而便于进行开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面;
所述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面;
所述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均为圆弧面,所述第一过渡面的弧度小于第二过渡面的弧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过渡面的弧度小于第二过渡面的弧度,从而在定位柱与虎口槽配合时,第一过渡面与第二过渡面之间留有空隙,从而使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不接触,从而增加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的配合误差,从而便于对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柱的棱边处设置有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的棱边处设置倒角,从而减小定位柱棱边处的应力,从而便于提高定位柱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靠近定位柱处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定位柱的高度小于虎口槽的深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的深度小于虎口槽的深度,从而在合模时能够使定位柱的底端与虎口槽的底端分离,从而减小定位柱与虎口槽的接触;弧形槽能够减小上模与下模的接触,从而便于开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虎口槽的侧壁与虎口槽的底端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圆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虎口槽的侧壁与虎口槽的底端连接处设置过渡圆弧,从而能够对产生的冲击进行缓冲,同时能够减少虎口槽侧壁与虎口槽底端连接处的应力集中,从而便于虎口槽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对定位柱进行加工时,对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进行精工,其余面进行粗加工;在于虎口槽进行加工时,对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进行精加工,对其他的面进行粗加工;从而减少在模具加工时所需要的时间,从而便于对模具的生产;合模时,定位柱上的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分别与虎口槽上的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抵接,其余面通过让位槽与下模留有空隙;在模具开模时,定位柱和虎口槽只有两个面接触,从而减少定位柱与虎口槽之间的摩擦,从而便于进行开模;
2.第一过渡面的弧度小于第二过渡面的弧度,从而在定位柱与虎口槽配合时,第一过渡面与第二过渡面之间留有空隙,从而使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不接触,从而增加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的配合误差,从而便于对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的加工;
3.定位柱的棱边处设置倒角,从而减小定位柱棱边处的应力,从而便于提高定位柱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体现模具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体现定位柱的示意图。
图3是体现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体现虎口槽的示意图;
图5是体现图4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体现定位柱和虎口槽配合的示意图;
图7是体现图6中C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上模;2、定位柱;21、第一抵接面;22、第二抵接面;23、第一过渡面;24、弧形槽;3、下模;4、虎口槽;41、第一配合面;42、第二配合面;43、第二过渡面;5、让位槽;51、圆弧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模具的定位结构,包括固接在上模1的工作区域的四角位置处的定位柱2以及开设在下模3的工作区域与定位柱2对应的虎口槽4(如图4所示)。
如图3所示,定位柱2上设置有第一抵接面21和第二抵接面22,第一抵接面21和第二抵接面22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面23,第一过渡面23为光滑弧面,第一抵接面21、第二抵接面22以及第一过渡面23形成定位柱工作面;上模1的工作区域靠近定位柱2的工作面处开设有弧形槽24,弧形槽24的弧度与定位柱工作面的弧度相同;定位柱2上的棱边开设有倒角。
如图5所示,虎口槽4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配合面41和第二配合面42,第一配合面41和第二配合面42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面43,第二过渡面43为光滑弧面,第二过渡面43连接第一配合面41和第二配合面42;第一配合面41、第二配合面42和第二过渡面43之间形成虎口槽工作面,虎口槽工作面与虎口槽4底端的接触处设置有过渡圆弧。
如图3和图5所示,定位柱2的高度小于虎口槽4的深度,定位柱2上的第一过渡面23的弧度小于虎口槽4的第二过渡面43的弧度;上模1工作区域和下模3工作区域的边缘处均开设有让位槽5,让位槽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圆弧槽51;上模1和下母合模时,让位槽5能够使定位柱2远离定位柱工作面的侧壁与下模3具之间留有空隙,从而减少定位柱2远离定位柱工作面的侧壁与下模3具之间的接触,从而能够减小定位柱2与下模3具之间的摩擦。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结合图6和图7,上模1和下模3合模时,上模1的定位柱2上的第一抵接面21和第二抵接面22分别与虎口槽4内的第一配合面41和第二配合面42抵接,第一抵接面21与第二抵接面22之间的第一过渡面23位于第一配合面41和第二配合面42之间的第二过渡面43的内侧,且第一过渡面23与第二过渡面43之间留有空隙;上模1的弧形槽24与下模3之间也留有空隙。
由于只有定位柱2上的两个面与虎口槽4内的两个面抵接,从而在开模时,能够减小定位柱2与虎口槽4之间的摩擦,从而便于减小开模时间,从而便于开模。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模具的定位结构,包括固接在上模(1)工作区域四角处的定位柱(2)以及开设在下模(3)与定位柱(2)配合的虎口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2)靠近上模(1)工作区域的两侧分别为第一抵接面(21)和第二抵接面(22),所述虎口槽(4)上开设有分别与第一抵接面(21)和第二抵接面(22)抵接的第一配合面(41)和第二配合面(42);
上模(1)工作区域的边缘和下模(3)工作区域的边缘均开设有让位槽(5),定位柱(2)远离工作区域的侧壁通过让位槽(5)与虎口槽(4)的侧壁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面(21)和第二抵接面(22)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面(23);
所述第一配合面(41)和第二配合面(42)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面(43);
所述第一过渡面(23)和第二过渡面(43)均为圆弧面,所述第一过渡面(23)的弧度小于第二过渡面(43)的弧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槽(5)的四角位置处均开设有圆弧槽(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2)的棱边处设置有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靠近定位柱(2)处开设有弧形槽(24),所述定位柱(2)的高度小于虎口槽(4)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虎口槽(4)的侧壁与虎口槽(4)的底端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圆弧。
CN201821653883.6U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模具的定位结构 Active CN2094409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53883.6U CN209440901U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模具的定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53883.6U CN209440901U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模具的定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40901U true CN209440901U (zh) 2019-09-27

Family

ID=68009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53883.6U Active CN209440901U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模具的定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409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70718U (zh) 一种四周同步推平折弯模具
CN102601243B (zh) 双作用式斜楔成型机构
CN104552792A (zh) 终端前盖的成型模具及该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CN209440901U (zh) 一种模具的定位结构
CN204997926U (zh) 注塑模具流道的改进结构
CN205997285U (zh) 一种模具排气结构
CN204685837U (zh) 一种模具内负角成型机构
CN113458252A (zh) 一种不锈钢排气半壳类冲压件成形工艺及墩边模具
CN208232225U (zh) 一种用于led显示屏的箱体模具
CN204817681U (zh) 一次性负角成型的模具
CN207310419U (zh) 工业桶成型脱模模具
CN107971471B (zh) 一种动模板固定机构
CN202639050U (zh) 一种侧冲孔及侧翻孔模具
CN206676999U (zh) 一种弧面一体成型冲切模具
CN104923663A (zh) 一次性负角成型的模具
CN107443688A (zh) 一种工业桶成型脱模模具
CN212019323U (zh) 一种仪表接头的浇注模具
CN209078900U (zh) 一种铝基板pcb精密模具
CN205086345U (zh) 一种燕尾结构模具波纹管立式成型机
CN213646328U (zh) 一种新型铝镁合金材料动力缸盖砂型仿型加工装置
CN220920902U (zh) 一种水平造型线防错箱装置
CN218699909U (zh) 一种pq型磁芯的高稳定型生产模具
CN216828459U (zh) 一种舌头缸底立式模锻模具
CN211027741U (zh) 一种杯体零件外侧变薄成型模具
CN211279461U (zh) 一种发泡模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