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11515U - 一种全自动打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打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11515U
CN209411515U CN201822271943.4U CN201822271943U CN209411515U CN 209411515 U CN209411515 U CN 209411515U CN 201822271943 U CN201822271943 U CN 201822271943U CN 209411515 U CN209411515 U CN 2094115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ylinder
doffing
tube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719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属斌
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anshifa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anshifa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anshifa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anshifa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7194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115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115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115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打线机,包括机架、线处理机构、筒更换机构和线衔接机构,机架上设置有纱筒架,筒更换机构包括夹筒臂、落筒机构和夹筒机构,线衔接机构包括夹线机构、插线机构和剪断机构。空纱筒经落筒机构引导后,被夹在夹筒机构上,夹筒臂将空纱筒取下。待络筒纱筒上的纺织线经线处理机构处理后,被夹线机构夹在夹筒臂上。络筒完成后,插线机构将尾线插入纱筒并将尾线夹住,剪断机构将尾线剪断,夹筒臂将纱筒卸下并重新装填,插线机构将夹住的尾线重新移动到夹线机构上。通过上述设置,自动完成纱筒的更换和纱筒更换后纺织线的衔接,从而使络筒的过程能全自动完成,不用人工更换纱筒和操作纺织线的衔接。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打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全自动打线机。
背景技术
打线机是络筒机的一种,是将容量较大的筒纱,分解成容量较小的筒纱,从而方便缝纫机使用。
实现全自动的络筒,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纱筒的自动更换,另一个是使纺织线能在纱筒更换后,自动缠绕到不同的纱筒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打线机,自动更换纱筒,并在更换纱筒后,将线重新缠到纱筒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打线机,包括机架、线处理机构、筒更换机构和线衔接机构,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络筒纱筒的纱筒架,线处理机构固定在机架上且位于纱筒架的上方,筒更换机构包括夹筒臂、落筒机构和用于定位空纱筒的夹筒机构,落筒机构和夹筒机构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线处理机构的上方,线衔接机构包括用于将纺织线夹到夹筒臂上的夹线机构、用于将尾线查到纱筒里的插线机构和用于剪断纺织线的剪断机构,夹线机构设置在夹筒臂上,插线机构和剪断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其中,空纱筒经落筒机构引导后,被夹在夹筒机构上,夹筒臂将空纱筒取下,另一方面,待络筒纱筒上的纺织线经线处理机构处理后,被夹线机构夹在夹筒臂上,络筒完成后,插线机构将尾线插入纱筒并将尾线夹住,剪断机构将尾线剪断,夹筒臂将纱筒卸下并重新装填,插线机构将夹住的尾线重新移动到夹线机构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线处理机构包括清纱机构和导纱机构,清纱机构和导纱机构设置在机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夹筒臂包括支撑座、翻转轴、第一夹臂、第二夹臂、转子轴、锥管座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夹臂、第二夹臂和翻转轴的动力源,夹线机构包括电磁铁、第一夹线座和夹线顶簧,支撑座设置在机架上,翻转轴设置在支撑座上,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设置在翻转轴上,电磁铁固定在第一夹臂上,转子轴转动设置在电磁铁上,锥管座固定在转子轴上,第一夹线座的中部开设有通孔,第一夹线座穿设在转子轴上且位于锥管座和电磁铁之间,第一夹线座和锥管座间设置有第一夹线间隙,夹线顶簧穿设在转子轴上且位于电磁铁与第一夹线座之间,推动第一夹线座往锥管座移动,以封闭第一夹线间隙,第一夹线座具有磁性,当电磁铁通电时,吸引第一夹线座背向锥管座移动,以开启第一夹线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插线机构包括插线钩和用于移动插线钩的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横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和顶出机构,
纵向移动机构包括底座、纵向滑移座、纵向电机、纵向齿轮、纵向齿条和纵向导柱,底座固定在机架上,纵向齿条和纵向导柱固定在底座上,纵向滑移座上设置有纵向导套,纵向齿条和纵向导柱嵌入到纵向导套内,纵向电机固定在纵向滑移座上,纵向齿轮固定在纵向电机的输出端上并与纵向齿条啮合,
顶出机构包括顶出气缸、翻转板和翻转拉簧,翻转板铰接在纵向滑移座上,顶出气缸固定在翻转板上,顶出气缸的输出端与纵向滑移座相接触,翻转拉簧的一端拉住翻转板,另一端拉住纵向滑移座,
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横向滑移座、横向电机、横向齿轮和横向齿条,横向齿条固定在翻转板上,横向滑移座滑移设置在翻转板上,横向电机固定在横向滑移座上,横向齿轮固定在横向电机的输出端上并与横向齿条啮合,插线钩固定在横向滑移座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剪断机构包括动力气缸、固定剪刀片和活动剪刀片,固定剪刀片与插线钩固定连接,活动剪刀片滑移设置在插线钩上,动力气缸固定在横向滑移座上,动力气缸的输出端与活动剪刀片连接,驱动活动剪刀片与固定剪刀片的端部交叉,产生剪切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插线机构还包括夹线头、第二夹线座、夹线弹簧和弹簧座,夹线头固定在活动剪刀片的端部,固定剪刀片上设置有安装槽,弹簧座固定在安装槽内,第二夹线座和活动剪刀片滑移设置在安装槽内,在第二夹线座与夹线头之间形成第二夹线间隙,夹线弹簧设置在弹簧座与第二夹线座之间,在固定剪刀片与活动剪刀片相向移动,产生交叉前,第二夹线座与夹线头夹住进入第二夹线间隙的纺织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落筒机构包括有用于供纱筒堆叠的落筒滑道,落筒滑道固定在机架上,落筒滑道沿其长度方向成倾斜结构设置,落筒滑道靠近向下倾斜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锁送连接座和设置在锁送连接座上用于阻挡纱筒落筒的锁送板,锁送连接座与落筒滑道的铰接轴向为落筒滑道的宽度方向,落筒滑道上设置有用于带动锁送连接座绕其与落筒滑道的铰接轴转动的落筒气缸、和用于供落筒气缸安装的气缸安装座;
落筒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滑移连接在气缸安装座上的锁送滑杆、和用于限制纱筒下滑的左限位插板和右限位插板,锁送连接座与落筒滑道的铰接轴位于锁送连接座长度方向的中部,锁送板位于锁送连接座长度方向的一端,锁送滑杆位于锁送连接座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锁送滑杆朝向锁送连接座一侧设置有用于推送锁送连接座绕其与落筒滑道的铰接轴向转动的推送斜面,落筒气缸通过活塞杆推送锁送滑杆沿其长度方向滑移过程中,推送斜面能够推送着锁送连接座绕其与落筒滑道的铰接轴向转动;
左限位插板和右限位插板分别位于纱筒宽度方向两侧,并且左限位插板和右限位插板之间的间距尺寸大于纱筒的小径端尺寸小于纱筒大径端尺寸,左限位插板和右限位插板距离锁送板的间距尺寸大于一根纱筒的长度尺寸小于两根堆叠纱筒的长度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夹筒机构包括安装板、夹筒气缸和夹筒手组合件,夹筒手组合件包括上夹板、下夹板和用于打开上夹板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主轴、摆臂、扭簧轴和夹筒扭簧,安装板固定在机架上,主轴和夹筒气缸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摆臂转动连接在主轴上,夹筒气缸的输出端与摆臂的一端连接,下夹板固定连接在摆臂的另一端,扭簧轴固定连接在夹筒手组合件上,上夹板铰接在扭簧轴上,夹筒扭簧套在扭簧轴上,推动上夹板朝下夹板移动,摆臂上设置有用于推动上夹板打开的打开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打开组件包括挡转板、转角轴、旋转套、转角板和挡转臂,旋转套固定在摆臂上,转角轴转动设置在旋转套内,挡转板固定在旋转套上,转角板固定在转角轴上,挡转臂固定在转角板上且伸出转角板外,转角板上固定有扭簧架,夹筒扭簧固定在扭簧架上,安装板上设置有挡转块,上夹板上设置有传动臂,当摆臂被夹筒气缸推拉转动时,挡转块挡住挡转臂,使转角板反向转动,带动上夹板转动,使传动臂与挡转板接触,带动上夹板转动,从而打开上夹板,转角轴上套设有旋转弹簧,旋转弹簧的一端与摆臂连接,另一端与转角轴连接,带动转角板与上夹板回位,使挡转板离开传动臂,从而使夹筒扭簧带动上夹板和传动臂回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空纱筒经落筒机构引导后,被夹在夹筒机构上,夹筒臂将空纱筒取下,并装夹在夹筒臂上,然后将空纱筒移动到与导纱机构接触的位置。另一方面,待络筒纱筒上的纺织线经清纱机构和导纱机构处理后,被夹线机构夹在夹筒臂上,夹筒臂带动空纱筒转动,将纺织线络筒到空纱筒上,络筒完成后,插线机构将尾线插入纱筒并将尾线夹住,剪断机构将尾线剪断,夹筒臂将纱筒卸下并重新装填,插线机构将夹住的尾线重新移动到夹线机构上。通过上述设置,自动完成纱筒的更换和纱筒更换后纺织线的衔接,从而使络筒的过程能全自动完成,不用人工更换纱筒和操作纺织线的衔接,可用一个工人看护多台设备,减少人工操作,减少劳动强度,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夹筒臂、插线机构、夹线机构和剪断机构的结构图;
图3为夹线机构的结构图;
图4为插线机构第一视角的结构图,用于显示整体结构;
图5为插线机构第二视角的结构图,主要显示插线钩部分的机构;
图6为图5标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落筒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落筒组件另一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落筒组件俯视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夹筒机构的结构图;
图11为图10标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打开组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全自动打线机,包括机架j、线处理机构、筒更换机构和线衔接机构,机架j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络筒纱筒的纱筒架j1,线处理机构固定在机架j上且位于纱筒架j1的上方,筒更换机构包括夹筒臂b、落筒机构t和用于定位空纱筒的夹筒机构s,落筒机构t和夹筒机构s设置在机架j上,且位于线处理机构的上方,线衔接机构包括用于将纺织线夹到夹筒臂b上的夹线机构、用于将尾线查到纱筒里的插线机构c和用于剪断纺织线的剪断机构,夹线机构设置在夹筒臂b上,插线机构c和剪断机构设置在机架j上,其中,空纱筒经落筒机构t引导后,被夹在夹筒机构s上,夹筒臂b将空纱筒取下,另一方面,待络筒纱筒上的纺织线经线处理机构处理后,被夹线机构夹在夹筒臂b上,络筒完成后,插线机构c将尾线插入纱筒并将尾线夹住,剪断机构将尾线剪断,夹筒臂b将纱筒卸下并重新装填,插线机构c将夹住的尾线重新移动到夹线机构上。
线处理机构包括清纱机构q和导纱机构p,清纱机构q和导纱机构p设置在机架j上。
生产时,操作人员先在落筒机构t上放置多个空纱筒,将大的纱筒放置到纱筒架j1上,然后将纱筒上的纺织线穿过清纱机构q和导纱机构p,装夹到夹线机构上,夹筒臂b转动空纱筒,将纺织线绕到空纱筒上。
换筒以及线衔接的过程为:空纱筒经落筒机构t引导后,被夹在夹筒机构s上,夹筒臂b将空纱筒取下,并装夹在夹筒臂b上,然后将空纱筒移动到与导纱机构p接触的位置。另一方面,待络筒纱筒上的纺织线经清纱机构q和导纱机构p处理后,被夹线机构夹在夹筒臂b上,夹筒臂b带动空纱筒转动,将纺织线络筒到空纱筒上,络筒完成后,插线机构c将尾线插入纱筒并将尾线夹住,剪断机构将尾线剪断,夹筒臂b将纱筒卸下并重新装填,插线机构c将夹住的尾线重新移动到夹线机构上。通过上述设置,自动完成纱筒的更换和纱筒更换后纺织线的衔接,从而使络筒的过程能全自动完成,不用人工更换纱筒和操作纺织线的衔接,可用一个工人看护多台设备,减少人工操作,减少劳动强度,降低人工成本。
夹筒臂b包括支撑座1、翻转轴e3、第一夹臂e1、第二夹臂e2、转子轴2、锥管座6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夹臂e1、第二夹臂e2和翻转轴e3的动力源,夹线机构j包括电磁铁3、第一夹线座4和夹线顶簧5,支撑座1设置在机架j上,翻转轴e3设置在支撑座上,第一夹臂e1和第二夹臂e2设置在翻转轴e3上,电磁铁3固定在第一夹臂e1上,转子轴2转动设置在电磁铁3上,锥管座6固定在转子轴2上,第一夹线座4的中部开设有通孔,第一夹线座4穿设在转子轴2上且位于锥管座6和电磁铁3之间,第一夹线座4和锥管座6间设置有第一夹线间隙7,夹线顶簧5穿设在转子轴2上且位于电磁铁3与第一夹线座4之间,推动第一夹线座4往锥管座6移动,以封闭第一夹线间隙7,第一夹线座4具有磁性,当电磁铁3通电时,吸引第一夹线座4背向锥管座6移动,以开启第一夹线间隙7。
动力源带动第一夹臂e1和第二夹臂e2相互靠近或远离,实现夹取和放下的动作,也可带动转子轴转动,从而进行络筒,也可控制第一夹臂e1和第二夹板翻转,从而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在不同的工位间转移。在进行络筒前,电磁铁3通电,吸引第一夹线座4背向锥管座6移动,开启第一夹线间隙7,插线机构c将纺织线的端部引导到第一夹线间隙7内,而后电磁铁3断电,夹线顶簧5推动第一夹线座4往锥管座6移动,封闭第一夹线间隙7,将纺织线夹在第一夹线座4和锥管座6之间,然后就可通过驱动转子轴2卷绕纺织线。通过电磁铁3吸引第一夹线座4的方式,启闭第一夹线间隙7,夹取纺织线,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成本低且维护方便。
第一夹线座4包括基座41和磁性块42,基座41上开设有用于容纳磁性块42的磁性槽43,磁性块42固定在磁性槽43内。
基座41由可以折射磁性的材料制成,将磁性块42背向电磁铁一面的磁力折射到朝向电磁铁的一面,从而增加磁性块42与电磁铁之间的吸引力,可用更少的磁性材料产生所需的磁力,节约磁性材料,节约成本。
锥管座6朝向第一夹线座4的一面开设有容纳槽61,容纳槽61内设置有夹线垫62。
夹线垫62可用橡胶、塑料制成,也可用一些质地较软的金属材料制成,在夹紧纺织线的同时,减缓第一夹线座4与锥管座6间的冲击力。夹线垫62在夹线时变形,增加对纺织线的夹持力。
锥管座6朝向第一夹线座4的一面设置有夹线导柱63,第一夹线座4上开设有与夹线导柱63配合的导孔44。
夹线导柱63引导第一夹线座4的移动方向,使第一夹线座4在指定轨道上移动,避免第一夹线座4与锥管座6相互转动,导致纺织线脱落。
转子轴2上穿设有夹线导套8,夹线导套8包括与第一夹线座4的端面和夹线顶簧5接触的推动部81以及与通孔配合的定位部82,推动部81和定位部82为同轴固定的两个圆环,推动部81的内径与定位部82的内径相等,推动部81的外径大于定位部82的外径。
夹线顶簧5的端面面积较小且不平整,与第一夹线座4直接接触容易使局部的受力较大,长期使用会使第一夹线座4变形,通过夹线导套8传递夹线顶簧5的推力,使第一夹线座4与较为平整的夹线导套8接触,避免夹线顶簧5直接与第一夹线座4接触,减缓第一夹线座4的损耗速度。
插线机构c包括插线钩c1和用于移动插线钩c1的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横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和顶出机构,
纵向移动机构包括底座c21、纵向滑移座c22、纵向电机c23、纵向齿轮c24、纵向齿条c25和纵向导柱c26,底座c21固定在机架j上,纵向齿条c25和纵向导柱c26固定在底座c21上,纵向滑移座c22上设置有纵向导套c27,纵向齿条c25和纵向导柱c26嵌入到纵向导套c27内,纵向电机c23固定在纵向滑移座c22上,纵向齿轮c24固定在纵向电机c23的输出端上并与纵向齿条c25啮合,顶出机构包括顶出气缸c41、翻转板c42和翻转拉簧c43,翻转板c42铰接在纵向滑移座c22上,顶出气缸c41固定在翻转板c42上,顶出气缸c41的输出端与纵向滑移座c22相接触,翻转拉簧c43的一端拉住翻转板c42,另一端拉住纵向滑移座c22,
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横向滑移座c31、横向电机c32、横向齿轮c33和横向齿条c34,横向齿条c34固定在翻转板c42上,横向滑移座c31滑移设置在翻转板c42上,横向电机c32固定在横向滑移座c31上,横向齿轮c33固定在横向电机c32的输出端上并与横向齿条c34啮合,插线钩c1固定在横向滑移座c31的一端。
工作时,纵向电机c23驱动纵向齿轮c24转动,带动纵向滑移座c22沿纵向齿条c25和纵向导柱c26滑动,从而实现纵向插线钩c1的纵向移动,横向电机c32驱动横向齿轮c33转动,带动横向滑移座c31沿横向移动,从而带动插线钩c1横向移动,插线钩c1的纵向和横向移动配合,将纺织线勾到插线钩c1上。络筒完成后,顶出气缸c41将推动翻转板c42翻转,将插线钩c1和横向移动机构顶出,使插线钩c1靠近筒子,而后,配合纵向移动机构和横向移动机构,使插线钩c1贴在在筒子上,此时只要筒子稍微转动,就可将纺织线插入筒子上的纺织线内,剪断机构将纺织线剪断。通过上述设置,在络筒完成后,自动将纺织线插到筒子上,无需人工操作,使络筒能持续的自动进行。在插线完成后,顶出气缸c41关闭,翻转拉簧c43带动翻转板c42回位,使插线钩c1和横向移动机构远离筒子,防止插线钩c1和其他的部件干涉络筒的正常进行。
剪断机构包括动力气缸c51、固定剪刀片c52和活动剪刀片c53,固定剪刀片c52与插线钩c1固定连接,活动剪刀片c53滑移设置在插线钩c1上,动力气缸c51固定在横向滑移座c31上,动力气缸c51的输出端与活动剪刀片c53连接,驱动活动剪刀片c53与固定剪刀片c52的端部交叉,产生剪切动作。
剪线时,动力气缸c51驱动活动剪刀片c53朝固定剪刀片c52移动,活动剪刀片c53和固定剪刀片c52交叉,将纺织线剪断。通过上述结构剪断纺织线,结构简单、容易制造。
插线机构c还包括夹线头c61、第二夹线座c62、夹线弹簧c63和弹簧座c64,夹线头c61固定在活动剪刀片c53的端部,固定剪刀片c52上设置有安装槽c65,弹簧座c64固定在安装槽c65内,第二夹线座c62和活动剪刀片c53滑移设置在安装槽c65内,在第二夹线座c62与夹线头c61之间形成第二夹线间隙c66,夹线弹簧c63设置在弹簧座c64与第二夹线座c62之间,在固定剪刀片c52与活动剪刀片c53相向移动,产生交叉前,第二夹线座c62与夹线头c61夹住进入第二夹线间隙c66的纺织线。
固定剪刀片c52的下方,通过螺栓固定有结构压板c67,结构压板c67和固定剪刀片c52限位,形成了安装槽c65,在活动剪刀片c53朝固定剪刀片c52移动时,带动夹线座c62朝夹线头c61移动,闭合第二夹线间隙c66,从而将纺织线夹住,而后活动剪刀片c53继续移动,夹线座c62压缩夹线弹簧c63,给活动剪刀片c53移动空间,然后活动剪刀片c53与固定剪刀片c52交错,剪断纺织线。夹线头c61和夹线座c62夹住纺织线,防止被剪断后的纺织线四处飘动,方便下次的络筒,且可避免纺织线被运动的部件卷入,造成设备故障。夹住尾线以后,可配合横向移动机构和纵向移动机构,将尾线移动到夹线机构上,使夹线机构顺利夹住尾线。
落筒机构t包括有用于供纱筒堆叠的落筒滑道t1,落筒滑道t1固定在机架j上,落筒滑道t1沿其长度方向成倾斜结构设置,落筒滑道t1靠近向下倾斜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锁送连接座t11和设置在锁送连接座t11上用于阻挡纱筒落筒的锁送板t111,锁送连接座t11与落筒滑道t1的铰接轴向为落筒滑道t1的宽度方向,落筒滑道t1上设置有用于带动锁送连接座t11绕其与落筒滑道t1的铰接轴转动的落筒气缸t121、和用于供落筒气缸t121安装的气缸安装座t12;
落筒气缸t121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滑移连接在气缸安装座t12上的锁送滑杆t13、和用于限制纱筒下滑的左限位插板t14和右限位插板t15,锁送连接座t11与落筒滑道t1的铰接轴位于锁送连接座t11长度方向的中部,锁送板t111位于锁送连接座t11长度方向的一端,锁送滑杆t13位于锁送连接座t11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锁送滑杆t13朝向锁送连接座t11一侧设置有用于推送锁送连接座t11绕其与落筒滑道t1的铰接轴向转动的推送斜面t131,落筒气缸t121通过活塞杆推送锁送滑杆t13沿其长度方向滑移过程中,推送斜面t131能够推送着锁送连接座t11绕其与落筒滑道t1的铰接轴向转动;
左限位插板t14和右限位插板t15分别位于纱筒宽度方向两侧,并且左限位插板t14和右限位插板t15之间的间距尺寸大于纱筒的小径端尺寸小于纱筒大径端尺寸,左限位插板t14和右限位插板t15距离锁送板t111的间距尺寸大于一根纱筒的长度尺寸小于两根堆叠纱筒的长度尺寸。
其中落筒滑道t1可由金属板材弯折成沿其长度方向的横截面成U字形的槽状结构,并且落筒滑道t1的开口朝向上方避免纱筒掉落,优选落筒滑道t1的底部成V字形结构设置,便于纱筒始终位于落筒滑道t1宽度方向的中部,依次首尾插接的纱筒排列在落筒滑道t1内,在重力的作用下始终保持着向下滑移的趋势,最终在锁送板t111的阻挡下被限位在落筒滑道t1内。
落筒操作时,待落筒气缸t121通过推送活塞杆令锁送滑杆t13沿其长度方向滑移,直至锁送滑杆t13上的推送斜面t131与锁送连接座t11抵接后,锁送连接座t11能够在推送斜面t131的引导下绕与落筒滑道t1的铰接轴转动,从而带动锁送板t111向上被抬离落筒滑道t1,纱筒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滑移,实现落筒;同时为避免堆叠的纱筒在锁送板t111被抬离后都从落筒滑道t1上掉落,因此设置有位于纱筒两侧的左限位插板t14和右限位插板t15,在落筒气缸t121通过活塞杆推送锁送滑杆t13时活塞杆同步实现推送左限位插板t14和右限位插板t15,此时由于圆锥形的纱筒小径端朝向锁送板t111一侧,并且左限位插板t14和右限位插板t15距离锁送板t111的间距尺寸大于一根纱筒的长度尺寸小于两根堆叠纱筒的长度尺寸,因此左限位插板t14和右限位插板t15位于第一根纱筒的端部至第二根纱筒的端部之间,在锁送板t111被抬离后第一根纱筒实现落筒,而第二根纱筒由于左限位插板t14和右限位插板t15之间的间距尺寸小于纱筒大径端尺寸,从而被左限位插板t14和右限位插板t15夹持限位住而不会向下滑移,因此一次落筒操作能够实现一根纱筒落料,结构巧妙。并且在完成一根纱筒落料后可由落筒气缸t121带动活塞杆回缩,在推送斜面t131与锁送连接座t11分离后,锁送连接座t11能够在重力作用下复位翻转,从而令锁送板t111封堵住落筒滑道t1的出口,而左限位插板t14和右限位插板t15也在活塞杆回缩的作用下解除对第二根纱筒的限位,从而令第二根纱筒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移,直至与锁送板t111抵接,以待下次落筒操作。
上述落筒滑道t1能够令纱筒在重力的作用下滑移输送,有利于减少对纱筒的输送设计,降低使用成本,同时有利于节能减排,配合落筒组件能够有效实现纱筒的落筒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该落筒组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和使用、维护成本。
气缸安装座t12上滑移连接与落筒气缸t121的活塞杆连接的气缸滑道连接块t122,锁送滑杆t13设置有两根并且均与气缸滑道连接块t122固定连接,两锁送滑杆t13之间连接有滑块调节螺杆t16,左限位插板t14和右限位插板t15上均固定设置有与滑块调节螺杆t16螺接的调节螺杆衬套t17,滑块调节螺杆t16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
通过气缸滑道连接块t122与气缸安装座t12实现滑移连接,有利于提高落筒气缸t121带动锁送滑杆t13滑移的稳定程度,并且锁送滑杆t13设置有两根分别对应锁送连接座t11宽度两侧,有利于提高锁送滑杆t13与锁送连接座t11的传动稳定程度;而左限位插板t14和右限位插板t15再由滑块调节螺杆t16连接在两锁送滑杆t13之间,有利于左限位插板t14和右限位插板t15与锁送滑杆t13同步滑移,该结构简单易实施,并且有利于提高左限位插板t14和右限位插板t15与锁送滑杆t13的滑移稳定程度。此外左限位插板t14和右限位插板t15通过调节螺杆衬套t17与滑块调节螺杆t16螺接,在滑块调节螺杆t16转动过程中左限位插板t14和右限位插板t15能够互相靠近或远离,从而起到调节左限位插板t14和右限位插板t15之间间距的作用,使落筒组件能够适用各类直径尺寸的纱筒,有利于提高落筒组件的适用范围。
锁送连接座t11由金属板材弯折成U字形结构设置,锁送连接座t11的开口尺寸大于落筒滑道t1的宽度尺寸,两根锁送滑杆t13分别位于落筒滑道t1的宽度两侧,锁送连接座t11上转动连接有用于与推送斜面t131抵接的推送滑轮t112,落筒滑道t1宽度两侧上设置有用于避免锁送板t111与落筒滑道t1磕碰的定位套18。
锁送滑杆t13位于锁送连接座t11两侧,在推送斜面t131与锁送连接座t11抵触滑移时为滑移摩擦,通过推送滑轮t112的设置,有利于减少推送斜面t131与锁送连接座t11的摩擦力,进而有利于提高锁送滑杆t13带动锁送连接座t11转动的灵活程度。并且定位套t18的设置能够限制锁送连接座t11在与推送斜面t131分离后的复位位置,能够令锁送板t111封堵于落筒滑道t1端部的同时,也不会与落筒滑道t1产生碰撞,因此定位套t18可由橡胶制成,起到缓冲的作用。
气缸安装座t12上设置有用于供左限位插板t14和右限位插板t15快速复位的气缸复位弹簧t123,落筒滑道t1与锁送连接座t11之间连接有用于供锁送连接座t11快速复位的复位拉簧t113。
气缸复位弹簧t123设置有两根,并且气缸复位弹簧t123一端与气缸安装座t12扣接,另一端与左限位插板t14或右限位插板t15扣接,同时气缸复位弹簧t123的长度方向为左限位插板t14和右限位插板t15的滑移方向;落筒操作时可由落筒气缸t121通过推送活塞杆带动左限位插板t14和右限位插板t15向下滑移,也可由落筒气缸t121带动活塞杆回缩时同时带动左限位插板t14和右限位插板t15向上滑移,增设的气缸复位弹簧t123加快了左限位插板t14和右限位插板t15向上滑移的速度,进而有利于提高落筒组件的落筒效率。
复位拉簧t113一端与落筒滑道t1扣接,另一端与锁送连接座t11扣接,在推送斜面t131与锁送连接座t11分离后,锁送连接座t11能够在重力作用下复位翻转,增设的复位拉簧t113提高了锁送连接座t11复位翻转的速度,进而有利于提高落筒组件的落筒效率。
锁送连接座t11上设置有用于与锁送板t111连接的锁送滑槽t114,锁送板t111通过螺栓组件与锁送滑槽t114配合实现与锁送连接座t11滑移固定连接,锁送滑槽t114的长度方向为落筒滑道t1的长度方向。
在螺栓组件松开状态下,锁送板t111能够沿着锁送滑槽t114的长度方向与锁送连接座t11滑移连接,在调节到位后再将螺栓组件锁紧,即可实现锁送板t111与锁送连接座t11的固定,该结构能够调节锁送板t111距离左限位插板t14和右限位插板t15之间的间距尺寸,使落筒组件能够适用各类长度尺寸的纱筒,有利于提高落筒组件的适用范围。
落筒滑道t1靠近向下倾斜的一端滑移连接有用于调节纱筒中心位置的纱筒位调节板t19,纱筒位调节板t19位于锁送板t111远离气缸安装座t12的一侧,纱筒位调节板t19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位于落筒滑道t1宽度两侧,纱筒位调节板t19与落筒滑道t1的滑移方向为落筒滑道t1的宽度方向。
两纱筒位调节板t19能够互相靠近或远离的调节在落筒滑道t1的落料端,在调节至两纱筒位调节板t19之间的间距略大于纱筒的外径尺寸后即可通过螺栓固定在落筒滑道t1上,起到对落料的纱筒起到中心对位作用,有利于提高落筒组件的落筒位置准确程度。
夹筒机构s包括安装板s1、夹筒气缸s2和夹筒手组合件,夹筒手组合件包括上夹板s4、下夹板s5和用于打开上夹板s4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主轴s31、摆臂s30、扭簧轴s37和夹筒扭簧s372,安装板s1固定在机架j上,主轴s31和夹筒气缸s2固定连接在安装板s1上,摆臂s30转动连接在主轴s31上,夹筒气缸s2的输出端与摆臂s30的一端连接,下夹板s5固定连接在摆臂s30的另一端,扭簧轴s37固定连接在夹筒手组合件上,上夹板s4铰接在扭簧轴s37上,夹筒扭簧s372套在扭簧轴s37上,推动上夹板s4朝下夹板s5移动,摆臂s30上设置有用于推动上夹板s4打开的打开组件。
随着夹筒气缸s2的缩放,带动摆臂s30运动,控制打开组件推动上夹板s4打开,在纱筒进入上夹板s4和下夹板s5后,夹筒扭簧s372带动上夹板s4复位,配合下夹板s5装夹纱筒。使用夹筒气缸s2作为夹筒部件的驱动力,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使用摆臂s30结构,在上夹板s4和下夹板s5打开时,避开其他部件,避免上夹板s4和下夹板s5在装夹纱筒时与其他部件碰撞。使用机械手机构,零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易于使用和维护。
打开组件包括挡转板s32、转角轴s34、旋转套s36、转角板s35和挡转臂s41,旋转套s36固定在摆臂s30上,转角轴s34转动设置在旋转套s36内,挡转板s32固定在旋转套s36上,转角板s35固定在转角轴s34上,挡转臂s41固定在转角板s35上且伸出转角板s35外,转角板s35上固定有扭簧架s38,夹筒扭簧s372固定在扭簧架s38上,安装板s1上设置有挡转块s11,上夹板s4上设置有传动臂s33,当摆臂s30被夹筒气缸s2推拉转动时,挡转块s11挡住挡转臂s41,使转角板s35反向转动,带动上夹板s4转动,使传动臂s33与挡转板s32接触,带动上夹板s4转动,从而打开上夹板s4,转角轴s34上套设有旋转弹簧s342,旋转弹簧s342的一端与摆臂s30连接,另一端与转角轴s34连接,带动转角板s35与上夹板s4回位,使挡转板s32离开传动臂s33,从而使夹筒扭簧s372带动上夹板s4和传动臂s33回位。
夹筒气缸s2缩进去时,挡转臂s41顶在挡转块s11上,推动转角板s35反向转动,转角板s35带动上夹板s4转动,使传动臂s33与挡转板s32接触,使传动臂s33和上夹板s4反向转动,开启上夹板s4,而后纱筒经外部机构传送到上夹板s4和下夹板s5之间,接着夹筒气缸s2回位,旋转弹簧s342带动转角板s35复位,带动上夹板s4回位,使挡转板s32离开传动臂s33,而后,夹筒扭簧s372带动上夹板s4回位,将纱筒夹在上夹板s4和下夹板s5之间。通过挡转块s11限位,准确定位装夹纱筒的位置,易于加工制造,方便装配和维护。挡转板s32可通过顶部的螺栓固定在旋转套s36上。
上夹板s4包括连接板s42、夹筒板s43、夹板螺栓s44和夹板螺母,连接板s42铰接在扭簧轴s37上,连接板s42上开设有第三孔,夹筒板s43上开设有腰型孔s46,夹板螺栓s44穿过第三孔和腰型孔s46后与夹板螺母连接,将夹筒板s43固定在连接板s42上。
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偏差,从而使纱筒不能准确的夹在上夹板s4和下夹板s5预设的位置上。将夹筒板s43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板s42上,夹板螺栓s44可在腰型孔s46内移动,在生产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就可轻松调整夹筒板s43的位置,使纱筒能正确落位。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摆臂s30上开设有轴孔,轴孔内设置有套在主轴s31上的轴套s311,主轴上套设有两个用于定位摆臂s30的固定套s22。
轴套s311将主轴s31和摆臂s30隔开,避免主轴s31和摆臂s30间直接摩擦,轴套s311在磨损后可更换,增加主轴s31的使用寿命,节省成本。固定套s22固定摆臂s30的位置,使摆臂s30不容易移位导致变形,也有利于摆臂s30的稳定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安装板s1上设置有用于限位夹筒气缸s2行程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s24、限位螺栓s25和连接轴s23,限位块s24固定在安装板s1上,限位块s24上开设有限位螺纹孔,连接轴s23固定在摆臂s30上,夹筒气缸s2的输出端与连接轴s23连接,限位螺栓s25与限位螺纹孔螺纹连接,当夹筒气缸s2伸出时,限位螺栓s25的一端挡住连接轴s23,限制夹筒气缸s2行程。
夹筒气缸s2的行程控制摆臂s30转动的角度,从而影响转角板s35的转动角度,进而影响上夹板s4和下夹板s5打开的大小,打开太小,纱筒不能正常装夹,打开太大,容易碰到其他零件。通过上述结构,就可通过调节限位螺栓s25伸出的长度,来控制上夹板s4和下夹板s5的开合距离,从而使上夹板s4和下夹板s5的开合距离刚好合适纱筒的尺寸。且上述结构,只需转动限位螺栓s25即可,不用拆装夹筒气缸s2或其他部件,操作方便。另一方面,也可控制摆臂s30的角度,从而使下夹板s5更好的配合落筒机构t。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挡转板s32上固定有用于与传动臂s33接触的压转套s321。
通过压转套s321推动传动臂s33,增加挡转板s32的有效工作长度,避免挡转板s32在与传动臂s33接触时,脱离或者接触不到的情况发生。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全自动打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j)、线处理机构、筒更换机构和线衔接机构,所述机架(j)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络筒纱筒的纱筒架(j1),所述线处理机构固定在机架(j)上且位于纱筒架(j1)的上方,所述筒更换机构包括夹筒臂(b)、落筒机构(t)和用于定位空纱筒的夹筒机构(s),所述落筒机构(t)和夹筒机构(s)设置在机架(j)上,且位于线处理机构的上方,所述线衔接机构包括用于将纺织线夹到夹筒臂(b)上的夹线机构(e)、用于将尾线查到纱筒里的插线机构(c)和用于剪断纺织线的剪断机构,所述夹线机构(e)设置在夹筒臂(b)上,所述插线机构(c)和剪断机构设置在机架(j)上,其中,空纱筒经落筒机构(t)引导后,被夹在夹筒机构(s)上,夹筒臂(b)将空纱筒取下,另一方面,待络筒纱筒上的纺织线经线处理机构处理后,被夹线机构(e)夹在夹筒臂(b)上,络筒完成后,插线机构(c)将尾线插入纱筒并将尾线夹住,剪断机构将尾线剪断,夹筒臂(b)将纱筒卸下并重新装填,插线机构(c)将夹住的尾线重新移动到夹线机构(e)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打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处理机构包括清纱机构(q)和导纱机构(p),所述清纱机构(q)和导纱机构(p)设置在机架(j)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打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筒臂(b)包括支撑座(1)、翻转轴(e3)、第一夹臂(e1)、第二夹臂(e2)、转子轴(2)、锥管座(6)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夹臂(e1)、第二夹臂(e2)和翻转轴(e3)的动力源,所述夹线机构(e)包括电磁铁(3)、第一夹线座(4)和夹线顶簧(5),所述支撑座(1)设置在机架(j)上,所述翻转轴(e3)设置在支撑座(1)上,所述第一夹臂(e1)和第二夹臂(e2)设置在翻转轴(e3)上,所述电磁铁(3)固定在第一夹臂(e1)上,所述转子轴(2)转动设置在电磁铁(3)上,所述锥管座(6)固定在转子轴(2)上,所述第一夹线座(4)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夹线座(4)穿设在转子轴(2)上且位于锥管座(6)和电磁铁(3)之间,所述第一夹线座(4)和锥管座(6)间设置有第一夹线间隙(7),所述夹线顶簧(5)穿设在转子轴(2)上且位于电磁铁(3)与第一夹线座(4)之间,推动第一夹线座(4)往锥管座(6)移动,以封闭第一夹线间隙(7),所述第一夹线座(4)具有磁性,当电磁铁(3)通电时,吸引第一夹线座(4)背向锥管座(6)移动,以开启第一夹线间隙(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打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线机构(c)包括插线钩(c1)和用于移动插线钩(c1)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横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和顶出机构,
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底座(c21)、纵向滑移座(c22)、纵向电机(c23)、纵向齿轮(c24)、纵向齿条(c25)和纵向导柱(c26),所述底座(c21)固定在机架(j)上,所述纵向齿条(c25)和纵向导柱(c26)固定在底座(c21)上,所述纵向滑移座(c22)上设置有纵向导套(c27),所述纵向齿条(c25)和纵向导柱(c26)嵌入到纵向导套(c27)内,所述纵向电机(c23)固定在纵向滑移座(c22)上,所述纵向齿轮(c24)固定在纵向电机(c23)的输出端上并与纵向齿条(c25)啮合,
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出气缸(c41)、翻转板(c42)和翻转拉簧(c43),所述翻转板(c42)铰接在纵向滑移座(c22)上,所述顶出气缸(c41)固定在翻转板(c42)上,所述顶出气缸(c41)的输出端与纵向滑移座(c22)相接触,所述翻转拉簧(c43)的一端拉住翻转板(c42),另一端拉住纵向滑移座(c22),
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横向滑移座(c31)、横向电机(c32)、横向齿轮(c33)和横向齿条(c34),所述横向齿条(c34)固定在翻转板(c42)上,所述横向滑移座(c31)滑移设置在翻转板(c42)上,所述横向电机(c32)固定在横向滑移座(c31)上,所述横向齿轮(c33)固定在横向电机(c32)的输出端上并与横向齿条(c34)啮合,所述插线钩(c1)固定在横向滑移座(c31)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打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剪断机构包括动力气缸(c51)、固定剪刀片(c52)和活动剪刀片(c53),所述固定剪刀片(c52)与插线钩(c1)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剪刀片(c53)滑移设置在插线钩(c1)上,所述动力气缸(c51)固定在横向滑移座(c31)上,所述动力气缸(c51)的输出端与活动剪刀片(c53)连接,驱动活动剪刀片(c53)与固定剪刀片(c52)的端部交叉,产生剪切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打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线机构(c)还包括夹线头(c61)、第二夹线座(c62)、夹线弹簧(c63)和弹簧座(c64),所述夹线头(c61)固定在活动剪刀片(c53)的端部,所述固定剪刀片(c52)上设置有安装槽(c65),所述弹簧座(c64)固定在安装槽(c65)内,所述第二夹线座(c62)和活动剪刀片(c53)滑移设置在安装槽(c65)内,在第二夹线座(c62)与夹线头(c61)之间形成第二夹线间隙(c66),所述夹线弹簧(c63)设置在弹簧座(c64)与第二夹线座(c62)之间,在固定剪刀片(c52)与活动剪刀片(c53)相向移动,产生交叉前,第二夹线座(c62)与夹线头(c61)夹住进入第二夹线间隙(c66)的纺织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打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筒机构(t)(t)包括有用于供纱筒堆叠的落筒滑道(t1),所述落筒滑道(t1)固定在机架(j)(j)上,所述落筒滑道(t1)沿其长度方向成倾斜结构设置,所述落筒滑道(t1)靠近向下倾斜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锁送连接座(t11)和设置在锁送连接座(t11)上用于阻挡纱筒落筒的锁送板(t111),所述锁送连接座(t11)与落筒滑道(t1)的铰接轴向为落筒滑道(t1)的宽度方向,所述落筒滑道(t1)上设置有用于带动锁送连接座(t11)绕其与落筒滑道(t1)的铰接轴转动的落筒气缸(t121)、和用于供落筒气缸(t121)安装的气缸安装座(t12);
所述落筒气缸(t121)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滑移连接在气缸安装座(t12)上的锁送滑杆(t13)、和用于限制纱筒下滑的左限位插板(t14)和右限位插板(t15),所述锁送连接座(t11)与落筒滑道(t1)的铰接轴位于锁送连接座(t11)长度方向的中部,所述锁送板(t111)位于锁送连接座(t11)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锁送滑杆(t13)位于锁送连接座(t11)长度方向的另一端,所述锁送滑杆(t13)朝向锁送连接座(t11)一侧设置有用于推送锁送连接座(t11)绕其与落筒滑道(t1)的铰接轴向转动的推送斜面(t131),落筒气缸(t121)通过活塞杆推送锁送滑杆(t13)沿其长度方向滑移过程中,推送斜面(t131)能够推送着锁送连接座(t11)绕其与落筒滑道(t1)的铰接轴向转动;所述左限位插板(t14)和右限位插板(t15)分别位于纱筒宽度方向两侧,并且左限位插板(t14)和右限位插板(t15)之间的间距尺寸大于纱筒的小径端尺寸小于纱筒大径端尺寸,所述左限位插板(t14)和右限位插板(t15)距离锁送板(t111)的间距尺寸大于一根纱筒的长度尺寸小于两根堆叠纱筒的长度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打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筒机构(s)包括安装板(s1)、夹筒气缸(s2)和夹筒手组合件,所述夹筒手组合件包括上夹板(s4)、下夹板(s5)和用于打开上夹板(s4)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轴(s31)、摆臂(s30)、扭簧轴(s37)和夹筒扭簧(s372),所述安装板(s1)固定在机架(j)上,所述主轴(s31)和夹筒气缸(s2)固定连接在安装板(s1)上,所述摆臂(s30)转动连接在主轴(s31)上,所述夹筒气缸(s2)的输出端与摆臂(s30)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夹板(s5)固定连接在摆臂(s30)的另一端,所述扭簧轴(s37)固定连接在夹筒手组合件上,所述上夹板(s4) 铰接在扭簧轴(s37)上,所述夹筒扭簧(s372)套在扭簧轴(s37)上,推动所述上夹板(s4)朝所述下夹板(s5)移动,所述摆臂(s30)上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上夹板(s4)打开的打开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打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开组件包括挡转板(s32)、转角轴(s34)、旋转套(s36)、转角板(s35)和挡转臂(s41),所述旋转套(s36)固定在摆臂(s30)上,所述转角轴(s34)转动设置在旋转套(s36)内,所述挡转板(s32)固定在旋转套(s36)上,所述转角板(s35)固定在转角轴(s34)上,所述挡转臂(s41)固定在转角板(s35)上且伸出转角板(s35)外,所述转角板(s35)上固定有扭簧架(s38),所述夹筒扭簧(s372)固定在扭簧架(s38)上,所述安装板(s1)上设置有挡转块(s11),所述上夹板(s4)上设置有传动臂(s33),当摆臂(s30)被夹筒气缸(s2)推拉转动时,挡转块(s11)挡住挡转臂(s41),使转角板(s35)反向转动,带动上夹板(s4)转动,使传动臂(s33)与挡转板(s32)接触,带动上夹板(s4)转动,从而打开上夹板(s4),所述转角轴(s34)上套设有旋转弹簧(s342),所述旋转弹簧(s342)的一端与摆臂(s30)连接,另一端与转角轴(s34)连接,带动转角板(s35)与上夹板(s4)回位,使挡转板(s32)离开传动臂(s33),从而使夹筒扭簧(s372)带动上夹板(s4)和传动臂(s33)回位。
CN201822271943.4U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全自动打线机 Active CN2094115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1943.4U CN209411515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全自动打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1943.4U CN209411515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全自动打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11515U true CN209411515U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42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71943.4U Active CN209411515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全自动打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115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184320B1 (de) Spulvorrichtung für eine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 Textilmaschine
CN108357975B (zh) 一种纺织绕线机构
CA2169255A1 (en) Tying method and tying apparatus for articles
CN109626129A (zh) 一种全自动打线机
CN101873906A (zh) 点焊机用电极触头的存储盒
CN209411515U (zh) 一种全自动打线机
DE1560496A1 (de) Garnaufwickelvorrichtung
CN211742929U (zh) 送套管穿线机构
JPS58193867A (ja) ストランド材を巻き取るための自動的にリ−ル交換を行なう単個コイラ−
CN209411495U (zh) 一种全自动打线机的线调试机构
CN109720936A (zh) 一种全自动打线机的上筒机构
CN216040086U (zh) 打结换线装置
CN109570702B (zh) 一种气压式退丝防护机构及送丝机
CN209322206U (zh) 一种全自动打线机的上筒机构
KR101291284B1 (ko) 코일 권선기
CN114318696A (zh) 全自动缝纫机用自动绕底线机
CN109436943A (zh) 一种全自动打线机的线调试机构
CN113172673A (zh) 一种医疗用点滴针管切断装置
CN206736522U (zh) 一种全自动绣花机底线绕线装置
CN110589561A (zh) 一种带状薄膜袋自动收卷装置
CN211169270U (zh) 一种用于将卷绕物缠绕成线轴的卷绕机
CN113832600B (zh) 打结换线装置
CN215315415U (zh) 编网机挡板安全防护装置
US2624519A (en) Automatic mechanism for winding bobbins, quills, and the like
CN208175454U (zh) 一种电动高枝条修枝条剪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