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81704U - 一种飞行汽车机翼收容舱与进气道并行设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飞行汽车机翼收容舱与进气道并行设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81704U
CN209381704U CN201920004509.1U CN201920004509U CN209381704U CN 209381704 U CN209381704 U CN 209381704U CN 201920004509 U CN201920004509 U CN 201920004509U CN 209381704 U CN209381704 U CN 209381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g
cabin
vehicle body
receiving cabin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0450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车欣
吴尚武
张振
何仕玮
陈永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00450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81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81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8170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行汽车机翼收容舱与进气道并行设计结构,包括车身,所述车身两侧设有机翼和起落架,车身尾端两侧内部对称安装有一对发动机,车身尾端中部还设有尾翼放置槽,所述平垂尾一端嵌入尾翼放置槽且和车身内隔框转动连接,所述车身两侧分别设有机翼收容舱,机翼收容舱内设有收容舱收放装置,机翼收容舱和收容舱收放装置活动连接,收容舱收放装置和车身活动连接,所述机翼收容舱后侧紧贴进气道设置,进气道设于车身尾部两侧。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结构为机翼收容舱与进气道并行设计的结构,收容舱将机翼放置其中,保护了机翼结构不受破坏、满足了飞机状态时车身两侧的气动性能、避免了机翼日晒雨淋延长机翼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飞行汽车机翼收容舱与进气道并行设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行汽车机翼收容舱与进气道并行设计结构。
背景技术
飞行汽车的机翼收缩之后裸露在机身外面,风吹日晒寿命降低,并且不能满足汽车的空气动力性能,飞行汽车的要求是发动机后置,收容舱在两侧,汽车状态时,收容舱作为汽车的侧面,将机翼收容并且外形满足汽车的空气动力,飞机状态时,将收容舱向汽车车身内滑动,收容舱收起后,车身两侧空出位置,此时车身呈现T字形,在收容舱原本位置的后部即是进气道,发动机即可正常工作。因此本结构为机翼收容舱与进气道并行设计的结构,收容舱将机翼放置其中,保护了机翼结构不受破坏、满足了飞机状态时车身两侧的气动性能、避免了机翼日晒雨淋延长机翼使用寿命,此外机翼收容仓收起后,车身两侧空出位置,露出进气道,发动机可正常运行,同时也能够满足发动机后置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行汽车机翼收容舱与进气道并行设计结构,本结构为机翼收容舱与进气道并行设计的结构,收容舱将机翼放置其中,保护了机翼结构不受破坏、满足了飞机状态时车身两侧的气动性能、避免了机翼日晒雨淋延长机翼使用寿命,此外机翼收容仓收起后,车身两侧空出位置,露出进气道,发动机可正常运行,同时也能够满足发动机后置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飞行汽车机翼收容舱与进气道并行设计结构,包括车身、机翼收容舱、机翼、平垂尾、收容舱收放装置、起落架和发动机,所述车身两侧设有机翼和起落架,车身尾端两侧内部对称安装有一对发动机,车身尾端中部还设有尾翼放置槽,所述平垂尾一端嵌入尾翼放置槽且和车身内隔框转动连接,所述车身两侧分别设有机翼收容舱,机翼收容舱内设有收容舱收放装置,机翼收容舱和收容舱收放装置活动连接,收容舱收放装置和车身活动连接,所述机翼收容舱后侧紧贴进气道设置,进气道设于车身尾部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机翼收容舱包括收容舱前段、收容舱中段上盖、收容舱中段下盖和收容舱后段,所述收容舱前段紧靠着收容舱中段上盖和收容舱中段下盖设置,收容舱中段上盖和收容舱中段下盖紧靠着收容舱后段设置;收容舱后段上边缘固定连接第一直杆,收容舱前段上边缘固定连接第一曲杆,第一曲杆通过桁条和第一直杆固定连接,第一直杆通过铰链和车身转动连接,第一曲杆和收容舱中段上盖转动连接,收容舱中段上盖远离第一曲杆一侧设有机翼上卡口;所述车身通过铰链和第二直杆转动连接,第二直杆和收容舱中段下盖转动连接,收容舱中段下盖远离第二直杆一侧设有机翼下卡口。当机翼展开时,收容舱前段、收容舱中段上盖和收容舱后段绕第一直杆向上转动,同时收容舱中段下盖绕第二直杆向下转动,类似于“张嘴”的姿态,进而方便处于折叠状态的机翼展开,当机翼伸展完成后,收容舱前段、收容舱中段上盖和收容舱后段绕第一直杆向下反向转动,同时收容舱中段下盖绕第二直杆向上反向转动,收容舱前段、收容舱中段上盖和收容舱后段下侧边缘和车身下侧边缘重合,收容舱中段上盖远离第一曲杆一侧和收容舱中段下盖远离第二直杆一侧重合,此时机翼上卡口和机翼下卡口分别紧贴机翼表面。当展开的机翼进行折叠收缩时,收容舱前段、收容舱中段上盖和收容舱后段绕第一直杆向上转动,同时收容舱中段下盖绕第二直杆向下转动,类似于“张嘴”的姿态,进而完成机翼的折叠收缩,当机翼伸展完成后,收容舱前段、收容舱中段上盖和收容舱后段绕第一直杆向下反向转动,同时收容舱中段下盖绕第二直杆向上反向转动,收容舱前段、收容舱中段上盖和收容舱后段下侧边缘和车身下侧边缘重合,收容舱中段上盖远离第一曲杆一侧和收容舱中段下盖远离第二直杆一侧重合,此时机翼位于机翼收容舱内部且紧贴车身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收容舱收放装置由第一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组成,所述机翼收容舱的截面呈“C”字形,机翼收容舱内侧上表面固定设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和第一齿轮相啮合设置,第一齿轮通过齿轮轴和车身转动连接,所述机翼收容舱内侧下表面固定设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和第二齿轮相啮合设置,第二齿轮通过齿轮轴和车身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由同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和进气道的进气口平面平行。机翼收容舱从车身前侧向后看过去其截面呈“C”字形,机翼收容舱可以类似于瓯翼打开,即为机翼收容舱可以沿和车身横轴成一定角度收放(即机翼收容仓后端沿进气道收放的进气口平面收放);收容舱前段、收容舱中段上盖和收容舱后段均可沿第一直杆转动,收容舱中段下盖可沿第二直杆转动,进而实现飞机和汽车状态机翼的切换。在飞机状态时,机翼收容仓收缩,露出进气道使车身俯视呈“T”形;在汽车状态时,机翼收容仓向外展开,使机翼收容仓后端和车身尾端贴合,遮蔽进气道,使车身俯视呈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道的进气口平面和车身的横轴和竖轴所在平面呈锐角。
进一步地,所述车身前窄后宽呈“T”字形,车身尾端两侧对称设有进气道,进气道的进气口平面倾斜,进气道和发动机的进气口连通,发动机的排气口贯穿车身尾端且和外部环境相通。进气道的进气口平面和车身的纵轴、竖轴形成的平面之间所呈的夹角为锐角,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安装方向平行于进气道入口所在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机翼为折叠机翼。
进一步地,所述平垂尾包括平尾和垂尾,垂尾一端和平尾中部固定连接,垂尾另一端嵌入矩形放置槽内且和车身内部隔框转动连接。平垂尾的转动方向为车身的纵轴和竖轴所在平面内转动度。所述平垂尾呈T形,在汽车状态时垂尾在进气道中间,平尾作为汽车后侧的蒙板位于汽车尾部表面。在飞机状态时,平垂尾转动度,将尾部的空间打开,平尾位于车身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起落架包括前起落架和后起落架,所述前起落架和后起落架分别设有一对,所述前起落架安装于机翼收容舱下部,所述后起落架安装于车身下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其一:在当飞行汽车在飞机状态时,通过收容舱收放装置的作用,机翼收容仓收起,车身两侧空出位置,露出进气道,发动机可正常运行,不仅满足了飞机状态时车身两侧的气动性能,同时也能够满足发动机后置的需求;当飞行汽车由飞机状态转变成汽车状态时,机翼收容舱沿进气道的进气口平面伸展,将进气道的进气口遮蔽,使车身外表呈矩形。其二:当飞行汽车处于汽车状态时,收容舱将机翼放置其中,保护了机翼结构不受破坏延长了机翼的使用寿命,避免了机翼日晒雨淋延长机翼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收容舱半开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容舱内部方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收容舱外部方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飞机状态轴侧视图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飞机状态俯视图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飞机状态正视图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飞机状态侧视图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状态侧视图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状态轴侧视图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机翼收缩后的飞行汽车示意图;
图中:1、车身;2、机翼收容舱;2-1、收容舱前段;2-2、收容舱中段上盖;2-21、第一曲杆;2-22、机翼上卡口;2-3、收容舱中段下盖;2-31、第二直杆;2-32、机翼下卡口;2-4、收容舱后段;2-5、第一直杆;3、机翼;4、平垂尾;5、进气道;6-1、前起落架;6-2、后起落架;7、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10所示,一种飞行汽车机翼收容舱与进气道并行设计结构,包括车身1、机翼收容舱2、机翼3、平垂尾4、收容舱收放装置、起落架6和发动机7,所述车身1两侧设有机翼3和起落架6,车身1尾端两侧内部对称安装有一对发动机7,车身1尾端中部还设有尾翼放置槽,所述平垂尾4一端嵌入尾翼放置槽且和车身1内隔框转动连接,所述车身1两侧分别设有机翼收容舱2,机翼收容舱2内设有收容舱收放装置,机翼收容舱2和收容舱收放装置活动连接,收容舱收放装置和车身1活动连接,所述机翼收容舱2后侧紧贴进气道5设置,进气道5设于车身1尾部两侧。
其中,所述机翼收容舱2包括收容舱前段2-1、收容舱中段上盖2-2、收容舱中段下盖2-3和收容舱后段2-4,所述收容舱前段2-1紧靠着收容舱中段上盖2-2和收容舱中段下盖2-3设置,收容舱中段上盖2-2和收容舱中段下盖2-3紧靠着收容舱后段2-4设置;收容舱后段2-4上边缘固定连接第一直杆2-5,收容舱前段2-1上边缘固定连接第一曲杆2-21,第一曲杆2-21通过桁条和第一直杆2-5固定连接,第一直杆2-5通过铰链和车身1转动连接,第一曲杆2-21和收容舱中段上盖2-2转动连接,收容舱中段上盖2-2远离第一曲杆2-21一侧设有机翼上卡口2-22;所述车身1通过铰链和第二直杆2-31转动连接,第二直杆2-31和收容舱中段下盖2-3转动连接,收容舱中段下盖2-3远离第二直杆2-31一侧设有机翼下卡口2-32。当机翼3展开时,收容舱前段2-1、收容舱中段上盖2-2和收容舱后段2-4绕第一直杆2-5向上转动,同时收容舱中段下盖2-3绕第二直杆2-31向下转动,类似于“张嘴”的姿态,进而方便处于折叠状态的机翼3展开,当机翼3伸展完成后,收容舱前段2-1、收容舱中段上盖2-2和收容舱后段2-4绕第一直杆2-5向下反向转动,同时收容舱中段下盖2-3绕第二直杆2-31向上反向转动,收容舱前段2-1、收容舱中段上盖2-2和收容舱后段2-4下侧边缘和车身1下侧边缘重合,收容舱中段上盖2-2远离第一曲杆2-21一侧和收容舱中段下盖2-3远离第二直杆2-31一侧重合,此时机翼上卡口2-22和机翼下卡口2-32分别紧贴机翼3表面。当展开的机翼3进行折叠收缩时,收容舱前段2-1、收容舱中段上盖2-2和收容舱后段2-4绕第一直杆2-5向上转动,同时收容舱中段下盖2-3绕第二直杆2-31向下转动,类似于“张嘴”的姿态,进而完成机翼的折叠收缩,当机翼3伸展完成后,收容舱前段2-1、收容舱中段上盖2-2和收容舱后段2-4绕第一直杆2-5向下反向转动,同时收容舱中段下盖2-3绕第二直杆2-31向上反向转动,收容舱前段2-1、收容舱中段上盖2-2和收容舱后段2-4下侧边缘和车身1下侧边缘重合,收容舱中段上盖2-2远离第一曲杆2-21一侧和收容舱中段下盖2-3远离第二直杆2-31一侧重合,此时机翼3位于机翼收容舱2内部且紧贴车身1两侧。
其中,所述收容舱收放装置由第一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组成,所述机翼收容舱2的截面呈“C”字形,机翼收容舱2内侧上表面固定设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和第一齿轮相啮合设置,第一齿轮通过齿轮轴和车身1转动连接,所述机翼收容舱2内侧下表面固定设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和第二齿轮相啮合设置,第二齿轮通过齿轮轴和车身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由同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和进气道5的进气口平面平行。机翼收容舱2从车身1前侧向后看过去其截面呈“C”字形,机翼收容舱2可以类似于瓯翼打开,即为机翼收容舱2可以沿和车身1横轴成一定角度收放(即机翼收容仓2后端沿进气道5收放的进气口平面收放);收容舱前段2-1、收容舱中段上盖2-2和收容舱后段2-4均可沿第一直杆2-5转动,收容舱中段下盖2-3可沿第二直杆2-31转动,进而实现飞机和汽车状态机翼的切换。在飞机状态时,机翼收容仓2收缩,露出进气道使车身1俯视呈“T”形;在汽车状态时,机翼收容仓2向外展开,使机翼收容仓2后端和车身尾端贴合,遮蔽进气道,使车身1俯视呈矩形。
其中,所述进气道5的进气口平面和车身1的横轴和竖轴所在平面呈锐角。
其中,所述车身1前窄后宽呈“T”字形,车身1尾端两侧对称设有进气道,进气道的进气口平面倾斜,进气道和发动机7的进气口连通,发动机7的排气口贯穿车身1尾端且和外部环境相通。进气道的进气口平面和车身1的纵轴、竖轴形成的平面之间所呈的夹角为锐角,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安装方向平行于进气道入口所在平面。
其中,所述机翼3为折叠机翼。
其中,所述平垂尾4包括平尾和垂尾,垂尾一端和平尾中部固定连接,垂尾另一端嵌入矩形放置槽内且和车身1内部隔框转动连接。平垂尾4的转动方向为车身1的纵轴和竖轴所在平面内转动90度。所述平垂尾4呈T形,在汽车状态时垂尾在进气道中间,平尾作为汽车后侧的蒙板位于汽车尾部表面。在飞机状态时,平垂尾转动90度,将尾部的空间打开,平尾位于车身上方。
其中,所述起落架6包括前起落架6-1和后起落架6-2,所述前起落架6-1和后起落架6-2分别设有一对,所述前起落架6-1安装于机翼收容舱2下部,所述后起落架6-2安装于车身1下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飞行汽车机翼收容舱与进气道并行设计结构,当机翼3展开时,收容舱前段2-1、收容舱中段上盖2-2和收容舱后段2-4绕第一直杆2-5向上转动,同时收容舱中段下盖2-3绕第二直杆2-31向下转动,类似于“张嘴”的姿态,进而方便处于折叠状态的机翼3展开,当机翼3伸展完成后,收容舱前段2-1、收容舱中段上盖2-2和收容舱后段2-4绕第一直杆2-5向下反向转动,同时收容舱中段下盖2-3绕第二直杆2-31向上反向转动,收容舱前段2-1、收容舱中段上盖2-2和收容舱后段2-4下侧边缘和车身1下侧边缘重合,收容舱中段上盖2-2远离第一曲杆2-21一侧和收容舱中段下盖2-3远离第二直杆2-31一侧重合,此时机翼上卡口2-22和机翼下卡口2-32分别紧贴机翼3表面。
当展开的机翼3进行折叠收缩时,收容舱前段2-1、收容舱中段上盖2-2和收容舱后段2-4绕第一直杆2-5向上转动,同时收容舱中段下盖2-3绕第二直杆2-31向下转动,类似于“张嘴”的姿态,进而完成机翼的折叠收缩,当机翼3收缩完成后,收容舱前段2-1、收容舱中段上盖2-2和收容舱后段2-4绕第一直杆2-5向下反向转动,同时收容舱中段下盖2-3绕第二直杆2-31向上反向转动,收容舱前段2-1、收容舱中段上盖2-2和收容舱后段2-4下侧边缘和车身1下侧边缘重合,收容舱中段上盖2-2远离第一曲杆2-21一侧和收容舱中段下盖2-3远离第二直杆2-31一侧重合,此时机翼3位于机翼收容舱2内部且紧贴车身1两侧。
收容舱收放装置由第一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组成,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通过齿轮轴和车身1转动连接,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由同一驱动电机驱动,进而第一齿轮带动第一齿条、第二齿轮带动第二齿条同步运动,第一齿条安装于机翼收容舱2内侧上表面,第二齿条安装于机翼收容舱2内侧下表面,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分别和进气道的进气口平面平行,使得机翼收容舱2后侧边缘沿着进气道的进气口平面运动。本装置应用于飞行汽车,当飞行汽车处于飞机状态时,机翼收容舱2向车身1收缩,露出进气道的进气口,当飞行汽车由飞机状态转变成汽车状态时,机翼收容舱2沿进气道的进气口平面伸展,将进气道的进气口遮蔽,使车身1外表呈矩形。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飞行汽车机翼收容舱与进气道并行设计结构,包括车身、机翼收容舱、机翼、平垂尾、收容舱收放装置、起落架和发动机,所述车身两侧设有机翼和起落架,车身尾端两侧内部对称安装有一对发动机,车身尾端中部还设有尾翼放置槽,所述平垂尾一端嵌入尾翼放置槽且和车身内隔框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两侧分别设有机翼收容舱,机翼收容舱内设有收容舱收放装置,机翼收容舱和收容舱收放装置活动连接,收容舱收放装置和车身活动连接,所述机翼收容舱后侧紧贴进气道设置,进气道设于车身尾部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汽车机翼收容舱与进气道并行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收容舱包括收容舱前段、收容舱中段上盖、收容舱中段下盖和收容舱后段,所述收容舱前段紧靠着收容舱中段上盖和收容舱中段下盖设置,收容舱中段上盖和收容舱中段下盖紧靠着收容舱后段设置;收容舱后段上边缘固定连接第一直杆,收容舱前段上边缘固定连接第一曲杆,第一曲杆通过桁条和第一直杆固定连接,第一直杆通过铰链和车身转动连接,第一曲杆和收容舱中段上盖转动连接,收容舱中段上盖远离第一曲杆一侧设有机翼上卡口;所述车身通过铰链和第二直杆转动连接,第二直杆和收容舱中段下盖转动连接,收容舱中段下盖远离第二直杆一侧设有机翼下卡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汽车机翼收容舱与进气道并行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舱收放装置由第一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组成,所述机翼收容舱的截面呈“C”字形,机翼收容舱内侧上表面固定设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和第一齿轮相啮合设置,第一齿轮通过齿轮轴和车身转动连接,所述机翼收容舱内侧下表面固定设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和第二齿轮相啮合设置,第二齿轮通过齿轮轴和车身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由同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和进气道的进气口平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汽车机翼收容舱与进气道并行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的进气口平面和车身的横轴和竖轴所在平面呈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汽车机翼收容舱与进气道并行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前窄后宽呈“T”字形,车身尾端两侧对称设有进气道,进气道的进气口平面倾斜,进气道和发动机的进气口连通,发动机的排气口贯穿车身尾端且和外部环境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汽车机翼收容舱与进气道并行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为折叠机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汽车机翼收容舱与进气道并行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垂尾包括平尾和垂尾,垂尾一端和平尾中部固定连接,垂尾另一端嵌入矩形放置槽内且和车身内部隔框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汽车机翼收容舱与进气道并行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包括前起落架和后起落架,所述前起落架和后起落架分别设有一对,所述前起落架安装于机翼收容舱下部,所述后起落架安装于车身下部。
CN201920004509.1U 2019-01-03 2019-01-03 一种飞行汽车机翼收容舱与进气道并行设计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81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04509.1U CN209381704U (zh) 2019-01-03 2019-01-03 一种飞行汽车机翼收容舱与进气道并行设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04509.1U CN209381704U (zh) 2019-01-03 2019-01-03 一种飞行汽车机翼收容舱与进气道并行设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81704U true CN209381704U (zh) 2019-09-13

Family

ID=67863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0450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81704U (zh) 2019-01-03 2019-01-03 一种飞行汽车机翼收容舱与进气道并行设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817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3831A (zh) * 2021-11-01 2022-02-15 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飞行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3831A (zh) * 2021-11-01 2022-02-15 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飞行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214221T3 (es) Motor de aeronave y cubierta asociada para motor de aeronave.
CN202896493U (zh) 一种汽车进气格栅结构
US4269374A (en) Combined road vehicle and aircraft
US7172236B1 (en) Targa roof system with a buttress
CN206344647U (zh) 新型分布式电动涵道风扇襟翼增升系统及其飞行汽车
CN103465758B (zh) 一种轿车用遮雨装置
CN209381704U (zh) 一种飞行汽车机翼收容舱与进气道并行设计结构
JPH0257425A (ja) 運搬具用日よけ具
CN205768418U (zh) 改进型分布式电动涵道风扇襟翼增升系统及其飞行汽车
CN103448517B (zh) 一种轿车进出车门时的遮雨装置
US4170378A (en) Combined wind deflector and window awning assembly for recreational trailers
US20090091161A1 (en) Car with a sun roof
EP2581247A1 (en) Vehicle awning framwork
CN208593291U (zh) 一种汽车及其主动进气格栅
CN206953954U (zh) 车辆遮阳板组件、用于车辆遮阳板的承载系统和车辆
CN208412092U (zh) 一种多动力固定翼飞机
CN209381705U (zh) 一种用于飞行汽车的多向收缩机翼
US20010033090A1 (en) Motor vehicle covering system
US9987909B2 (en) Convertible vehicle having a wind deflector
CN209441121U (zh) 一种飞行汽车
CN202509914U (zh) 自保险式飞机座舱钩式锁
CN101941371B (zh) 汽车遮阳扇
CN207481586U (zh) 一种飞行汽车
US10450073B2 (en) Seat track cover
CN201626507U (zh) 可折叠车用遮风挡雨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3

Termination date: 202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