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52667U - 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沉淀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52667U
CN209352667U CN201821574803.8U CN201821574803U CN209352667U CN 209352667 U CN209352667 U CN 209352667U CN 201821574803 U CN201821574803 U CN 201821574803U CN 209352667 U CN209352667 U CN 2093526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soil pick
sedimentation basin
pipeline
tap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7480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LI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LI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LI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LI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7480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526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526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526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沉淀池,包括池壁和池底,沉淀池分成上部的清水区域和下部的污水区域,所述清水区域和污水区域采用格栅板隔开。所述池底采用斜面设计,池底的底部均匀铺设有吸污管道,所述吸污管道上开设有吸污孔,所述吸污管道通过双向泵和电控三通阀连接排污池和清洗池,当所述双向泵正转时,所述吸污管道连接排污池,吸污管道将所述池底的沉淀物抽到排污池;当所述双向泵反转时,所述吸污管道连接清洗池,吸污管道将所述清洗池的水抽向沉淀池,冲刷池底,本申请提供的沉淀池的吸污管具有两个功能,不仅吸污效果好,还能替代传统的人工清理沉淀池的方式。

Description

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沉淀池。
背景技术
在自来水净化等诸多水处理过程中,主要包括药水混合过程、絮凝反应过程、沉淀、过滤等,其中,沉淀过程是在沉淀池中完成。现有的混凝土一体化自来水净水池的沉淀池一般采用平流沉淀池,机械加速澄清池,斜管沉淀池等传统池型,其中平流沉淀池由于管理方便,耐冲击负荷,因此现有水厂中采用此种池型较多,随着水质目标的进一步提高,其中出厂出水浊度要求进一步降低到0.1~0.5NTU,传统的传统池型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以满足净水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沉淀池,包括池壁和池底,所述池壁和池底围成的沉淀池分成上部的清水区域和下部的污水区域,所述清水区域和污水区域采用格栅板隔开,所述格栅板由平行间隔分布的斜板组成,清水区域的杂质通过格栅板沉淀到污水区域中,当污水区域中的水被搅动时,沉淀物上浮,在到达格栅板时,大部分的沉淀物碰撞到斜板后改变方向,不会漂浮到清水区域中。
所述池底采用斜面设计,池底的底部均匀铺设有吸污管道,所述吸污管道上开设有吸污孔,所述吸污孔倾斜朝下,指向池底,所述吸污管的端部连接双向泵的一端,所述双向泵的另一端连接一电控三通阀的一个口,所述电控三通阀的另外两个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排污池和清洗池。
所述吸污管道具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吸走沉淀物,另一个是冲刷清洗池底。使用时,当所述双向泵正转时,所述吸污管道通过双向泵和电控三通阀连接排污池,吸污管道将所述池底的沉淀物抽到排污池。当所述双向泵反转时,所述吸污管道通过双向泵和电控三通阀连接清洗池,吸污管道将所述清洗池的水抽向沉淀池,冲刷池底。
可选的,所述清水区域的中部设有悬空的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和自来水净化池的反应池之间连接有稳流通道。在反应池中,药水混合,形成矾花,水在流经稳流通道时,水流速度降低,水流平稳,有利于矾花再结合细小的颗粒,之后,水流经过进水通道进入沉淀池时,降低冲击力度,减少矾花的破碎,同时,由于水是经过进水通道进入沉淀池的,可以降低沉淀池其它地方的水受到搅动,在沉淀池底部的沉淀物不易受到搅动上浮,有利于矾花沉淀并被池底的吸污装置吸走,提高了自来水净化效果。
可选的,所述进水通道的底部开口朝向所述格栅板,所述进水通道与格栅板之间设有一挡板,来自反应池的水受到挡板的阻挡,进一步降低了流速,且改变了流向,可以降低污水区域的水受到搅动,在沉淀池底部的沉淀物不易受到搅动上浮,有利于矾花沉淀并被池底的吸污装置吸走,提高了自来水净化效果。
可选的,所述挡板呈碗装,开口朝上。
可选的,所述稳流通道呈槽状,当槽底较宽时,水流速度降低,通过槽状的稳流通道能够直观的看到絮凝反应所形成的矾花的尺度、密度等。
可选的,所述稳流通道内设有缓冲坡,能够有效降低水流速度,有利于矾花再结合细小的颗粒,同时,水流进入沉淀池时,降低冲击力度,减少矾花的破碎。
可选的,所述进水通道为具有锥度的管道,可以防止水直接从进水通道的入口跌落到沉淀池中,降低冲击力度,减少矾花的破碎。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所述池壁和池底围成的沉淀池分成上部的清水区域和下部的污水区域,通过格栅板,能够有效防止沉淀物上浮到清水区域。
2、池底设有吸污管道,吸污管道通过双向泵和电控三通阀连接排污池和清洗池,通过改变双向泵转向和电控三通阀的接通路线,实现吸污管道具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吸走沉淀物,另一个是冲刷清洗池底。
3、设置进水通道和稳流通道,通过进水通道和稳流通连接反应池和沉淀池,在反应池中,药水混合,形成矾花,水在流经稳流通道时,水流速度降低,水流平稳,有利于矾花再结合细小的颗粒,之后,水流经过进水通道进入沉淀池时,降低冲击力度,减少矾花的破碎,同时,由于水是经过进水通道进入沉淀池的,可以降低沉淀池其它地方的水受到搅动,在沉淀池底部的沉淀物不易受到搅动上浮,有利于矾花沉淀并被池底的吸污管道吸走,提高了自来水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三(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四(俯视图);
图1-图4中的符号表示为:10-池壁,20-池底,30-清水区域,40-污水区域,50-格栅板,51-斜板,61-吸污管道,62-双向泵,63-电控三通阀,71-进水通道,72-稳流通道,80- 反应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沉淀池,包括池壁10和池底20,所述池壁10和池底20围成的沉淀池分成上部的清水区域30和下部的污水区域40,所述清水区域30和污水区域40采用格栅板50隔开,所述格栅板50由平行间隔分布的斜板51组成,清水区域30的杂质通过格栅板50沉淀到污水区域40中,当污水区域40中的水被搅动时,沉淀物上浮,在到达格栅板50时,大部分的沉淀物碰撞到斜板51后改变方向,不会漂浮到清水区域30中。
所述池底20采用斜面设计,池底20的底部均匀铺设有吸污管道61,所述吸污管道61 上开设有吸污孔,所述吸污孔倾斜朝下,指向池底20,所述吸污管道61的端部连接双向泵 62的一端,所述双向泵62的另一端连接一电控三通阀63的一个口,所述电控三通阀63的另外两个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排污池和清洗池。
所述吸污管道61具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吸走沉淀物,另一个是冲刷清洗池底20。
使用时,当所述双向泵62正转时,所述吸污管道61通过双向泵62和电控三通阀63连接排污池,吸污管道61将所述池底20的沉淀物抽到排污池。当所述双向泵62反转时,所述吸污管道61通过双向泵62和电控三通阀63连接清洗池,吸污管道61将所述清洗池的水抽向沉淀池,冲刷池底20,替代了传统净化池采用人工清洗沉淀池。
实施例二请参阅图2-图4,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清水区域30的中部设有悬空的进水通道71,所述进水通道71和自来水净化池的反应池80之间连接有稳流通道72。所述稳流通道72呈槽状,当槽底较宽时,水流速度降低,通过槽状的稳流通道72能够直观的看到絮凝反应所形成的矾花的尺度、密度等。
在反应池80中,药水混合,形成矾花,水在流经稳流通道72时,水流速度降低,水流平稳,有利于矾花再结合细小的颗粒,之后,水流经过进水通道71进入沉淀池时,降低冲击力度,减少矾花的破碎,同时,由于水是经过进水通道71进入沉淀池的,可以降低沉淀池其它地方的水受到搅动,在沉淀池底20部的沉淀物不易受到搅动上浮,有利于矾花沉淀并被池底20的吸污管道61吸走,提高了自来水净化效果。
所述进水通道71的底部开口朝向所述格栅板50,所述进水通道71与格栅板50之间设有一挡板,来自反应池80的水受到挡板的阻挡,进一步降低了流速,且改变了流向,可以降低污水区域40的水受到搅动,在沉淀池底20部的沉淀物不易受到搅动上浮,有利于矾花沉淀并被池底20的吸污装置吸走,提高了自来水净化效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稳流通道72内设有缓冲坡,能够有效降低水流速度,有利于矾花再结合细小的颗粒,同时,水流进入沉淀池时,降低冲击力度,减少矾花的破碎。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所述池壁和池底围成的沉淀池分成上部的清水区域和下部的污水区域,通过格栅板,能够有效防止沉淀物上浮到清水区域。
2、池底设有吸污管道,吸污管道通过双向泵和电控三通阀连接排污池和清洗池,通过改变双向泵转向和电控三通阀的接通路线,实现吸污管道具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吸走沉淀物,另一个是冲刷清洗池底。
3、设置进水通道和稳流通道,通过进水通道和稳流通连接反应池和沉淀池,在反应池中,药水混合,形成矾花,水在流经稳流通道时,水流速度降低,水流平稳,有利于矾花再结合细小的颗粒,之后,水流经过进水通道进入沉淀池时,降低冲击力度,减少矾花的破碎,同时,由于水是经过进水通道进入沉淀池的,可以降低沉淀池其它地方的水受到搅动,在沉淀池底部的沉淀物不易受到搅动上浮,有利于矾花沉淀并被池底的吸污管道吸走,提高了自来水净化效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沉淀池,应用于自来水净化池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池壁和池底,所述池壁和池底围成的沉淀池分成上部的清水区域和下部的污水区域,所述清水区域和污水区域采用格栅板隔开,所述格栅板由平行间隔分布的斜板组成;所述池底采用斜面设计,池底的底部均匀铺设有吸污管道,所述吸污管道上开设有吸污孔,所述吸污孔倾斜朝下,指向池底,所述吸污管的端部连接双向泵的一端,所述双向泵的另一端连接一电控三通阀的一个口,所述电控三通阀的另外两个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排污池和清洗池,当所述双向泵正转时,所述吸污管道通过双向泵和电控三通阀连接排污池,吸污管道将所述池底的沉淀物抽到排污池;当所述双向泵反转时,所述吸污管道通过双向泵和电控三通阀连接清洗池,吸污管道将所述清洗池的水抽向沉淀池,冲刷池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区域的中部设有悬空的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和自来水净化池的反应池之间连接有稳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的底部开口朝向所述格栅板,所述进水通道与格栅板之间设有一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呈碗装,开口朝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通道呈槽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通道内设有缓冲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为具有锥度的管道。
CN201821574803.8U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沉淀池 Active CN2093526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74803.8U CN209352667U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沉淀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74803.8U CN209352667U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沉淀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52667U true CN209352667U (zh) 2019-09-06

Family

ID=67780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74803.8U Active CN209352667U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沉淀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526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4471A (zh) * 2020-12-25 2021-05-14 江苏中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饮用水净化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4471A (zh) * 2020-12-25 2021-05-14 江苏中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饮用水净化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45496U (zh) 一种高效升流式异向流斜板沉淀池
CN103523968B (zh) 一种一体化净水设备
CN101941765A (zh) 气浮与沉淀固液分离装置
CN208340190U (zh) 一种斜板沉淀池清污装置
CN107459213A (zh) 一种圆筒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9352667U (zh) 一种自来水净化池的沉淀池
CN202223939U (zh) 海水混凝沉淀装置
CN208327611U (zh) 一种高效沉淀池
CN204973184U (zh) 一种沉淀池中心导流筒
CN106582075A (zh) 一种自动排渣的纺织废水处理池
CN207567019U (zh) 混凝气浮结构
CN206604231U (zh) 一种格栅式沉沙装置
CN209098306U (zh) 一种用于处理壬二酸废水的污泥沉降系统
CN105923679A (zh) 竖流式气浮系统
CN207799449U (zh) 消泡剂在线稀释投加控制装置
CN206544933U (zh) 均相氧化混凝器
CN205603250U (zh) 一种竖流式气浮箱
CN109621501A (zh) 一种用于实现高效排泥的加砂沉淀池
CN106237670A (zh) 一种高效升流式异向流斜板沉淀池
CN210078926U (zh) 用于江、河、湖、库、海排污口的雨污水过滤沉淀装置
CN203558932U (zh) 一种一体化净水设备
CN209853875U (zh) 一体化净水装置
CN208561755U (zh) 一种智能浮选装置
CN209092784U (zh) 一种壬二酸污水处理沉降池
CN110217883A (zh) 一种流态改良型的高效化粪池及其工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