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40136U - 涡旋式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涡旋式压缩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340136U CN209340136U CN201790000483.2U CN201790000483U CN209340136U CN 209340136 U CN209340136 U CN 209340136U CN 201790000483 U CN201790000483 U CN 201790000483U CN 209340136 U CN209340136 U CN 2093401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uel supply
- supply path
- main shaft
- switching valve
- scroll compres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6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9000010721 machine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245 sin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4 disapp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式压缩机具备:密闭容器、固定涡旋件、摆动涡旋件、具有主轴部和摆动轴部的主轴、将主轴部保持为沿径向旋转自如的主轴承、连设于主轴承的下方的辅助主轴承、具有定子和转子的电动机。主轴具有:第一供油路径,其输送制冷机油;第一供油孔,其从第一供油路径分支而形成,向主轴承和辅助主轴承供给制冷机油;第二供油路径,其从第一供油路径的中间部分支并与该第一供油路径并行地形成,输送制冷机油;第二供油孔,其从第二供油路径分支而形成,使第二供油路径与辅助主轴承连通。在主轴部设置有切换阀,该切换阀在主轴为预先设定的转速以下的状态下,堵塞第一供油路径并且开放第二供油路径,若主轴达到预先设定的转速,则开放第一供油路径并且堵塞第二供油路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旋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一般的涡旋式压缩机,由固定涡旋件和摆动涡旋件形成具有多个压缩室的压缩机构部,所述固定涡旋件在座板具有漩涡状的板状漩涡齿,所述摆动涡旋件具有与固定涡旋件的板状漩涡齿对置并啮合的板状漩涡齿。对于涡旋式压缩机而言,具有偏心轴的主轴借助电动机的驱动而旋转,由此使摆动涡旋件旋转运动,一边朝向压缩室的中心使容积减少、一边进行压缩。摆动涡旋件被柔性框架支承为能够摆动。在柔性框架的中心部形成有在径向上对主轴进行支承的主轴承以及辅助主轴承,该主轴被电动机旋转驱动。在主轴沿着旋转轴方向形成有供油路径,该供油路径使储存于密闭容器内的底部的制冷机油向轴承以及滑动部输送。另外,在主轴以从供油路径分支的方式形成有供油孔,该供油孔用于向主轴承以及辅助主轴承供给制冷机油。
在这样的涡旋式压缩机中,作为向各滑动部供给制冷机油的供油方式,被分类为油泵供油方式、差压供油方式或其他供油方式。油泵供油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构成为:压缩机开始运转,若主轴开始旋转则油泵与该主轴联动而动作,制冷机油借助该油泵而在供油路径内上升,并向轴承以及滑动部供给。
另一方面,差压供油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构成为:在压缩机构部附近形成有低于排出压且高于吸入压的中间压的空间,制冷机油借助排出压与中间压的差压而在供油路径内上升,并向轴承以及滑动部供给。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油泵供油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在该涡旋式压缩机的主轴形成有:第一供油通路,其用于向主轴的轴承和摆动涡旋件的推力轴承供给油;第二供油通路,其用于向压缩室供给油。另外,在该涡旋式压缩机设置有在电动机高速旋转时堵塞第二供油通路的堵塞单元。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3-237287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涡旋式压缩机中,由于是油泵供油方式,因而无论压缩机的运转是低速还是高速,若压缩机的运转开始,则向轴承以及滑动部供给制冷机油。与此相对,在差压供油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中,例如在开始压缩机的运转之后的低速且低差压的状况下,不向轴承以及滑动部充分供给制冷机油。因此轴承以及滑动部处于制冷机油容易枯竭的状况,有可能达到烧结等不良状况。特别是通过供油路径从供油孔流出的制冷机油因差压而朝向低压侧的主轴承流动,因此不充分供给于位于高压侧的辅助主轴承。因此与其他轴承以及滑动部相比,辅助主轴承为制冷机油容易枯竭的状况,容易产生烧结等不良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涡旋式压缩机,即:在采用差压供油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中,即便在开始压缩机的运转之后的低速且低差压的运转状况下,也能够消除向轴承以及滑动部特别是辅助主轴承供给的制冷机油的枯竭,并能够防止烧结等不良状况。
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式压缩机具备:密闭容器,其在底部储存有制冷机油;固定涡旋件,其设置于所述密闭容器内,具有第一漩涡突起部;摆动涡旋件,其设置于所述密闭容器内,具有第二漩涡突起部,该第二漩涡突起部与所述第一漩涡突起部一起形成压缩制冷剂的压缩室;主轴,其具有主轴部和摆动轴部,所述主轴部的两端的外周面被轴承保持为旋转自如,并且所述主轴部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所述摆动轴部与所述主轴部的一端面连结,并在从所述旋转轴偏心的偏心轴上卡合于所述摆动涡旋件;主轴承,其将所述主轴部保持为沿径向旋转自如;辅助主轴承,其连设于所述主轴承的下方;以及电动机,其具有设置于所述密闭容器的内周面的定子、和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内部的转子,并经由所述主轴而旋转驱动所述摆动涡旋件,所述主轴具有:第一供油路径,其沿着旋转轴方向形成,对储存于所述密闭容器内的底部的制冷机油进行输送;第一供油孔,其从所述第一供油路径分支而形成,向所述主轴承以及所述辅助主轴承供给制冷机油;第二供油路径,其从所述第一供油路径的中间部分支并与所述第一供油路径并行地形成,对储存于所述密闭容器内的底部的制冷机油进行输送;以及第二供油孔,其从所述第二供油路径分支而形成,使所述第二供油路径与所述辅助主轴承连通,在所述主轴部设置有切换阀,在所述主轴为预先设定的转速以下的状态下,该切换阀堵塞所述第一供油路径并且开放所述第二供油路径,若所述主轴达到预先设定的转速,则该切换阀开放所述第一供油路径并且堵塞所述第二供油路径。
优选地,在所述主轴部且在所述第二供油路径从所述第一供油路径分支的位置形成有收纳部,该收纳部将所述切换阀收纳为移动自如,收纳于所述收纳部的所述切换阀构成为:在所述主轴为预先设定的转速以下的状态下,被设置于所述收纳部的弹性部件施力而堵塞所述第一供油路径,并且开放所述第二供油路径,若所述主轴达到预先设定的转速,则将所述弹性部件压入而开放所述第一供油路径,并且堵塞所述第二供油路径。
优选地,在所述主轴部且在所述第二供油路径从所述第一供油路径分支的位置,以从所述第二供油路径朝向所述第一供油路径而向下方倾斜的方式形成有收纳部,该收纳部将所述切换阀收纳为移动自如,收纳于所述收纳部的所述切换阀构成为:在所述主轴处于预先设定的转速以下的状态下,因重力作用而向所述第一供油路径侧移动,堵塞所述第一供油路径并且开放所述第二供油路径,若所述主轴部达到预先设定的转速,则因离心力作用而向所述第二供油路径侧移动,开放所述第一供油路径并且堵塞所述第二供油路径。
优选地,在所述切换阀的位于所述第一供油路径侧的侧面形成有凹部。
优选地,所述主轴部具有:第一D形切口部,其在被所述主轴承支承的外周面形成有用直线切割圆而成的D形切口形状,并与所述第一供油孔连通;第二D形切口部,其在被所述辅助主轴承支承的外周面形成有用直线切割圆而成的D形切口形状,并与所述第二供油孔连通;以及斜槽,其以从所述第一D形切口部朝向所述第二D形切口部且向下方倾斜的方式,形成于被所述辅助主轴承支承的外周面。
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式压缩机,在主轴处于预先设定的转速以下的状态下,用切换阀堵塞第一供油路径并且开放第二供油路径,因而即便在开始压缩机的运转之后的低速并且低差压的运转状况下,也能够使储存于密闭容器内的底部的制冷机油通过第二供油路径以及第二供油孔,积极地供给至辅助主轴承,从而能够防止烧结等不良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内部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及其周围的结构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涡旋式压缩机中的主轴部与辅助主轴承的水平剖面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切换阀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切换阀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切换阀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切换阀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切换阀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切换阀的动作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基于图1~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涡旋式压缩机进行说明。另外,在此说明的涡旋式压缩机表示纵置式的例子,但也能够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横置式的结构。另外,包括图1在内,以下的附图是示意性示出的图,对于各构成部件的大小的关系有时与实际情况不同。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内部结构图。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及其周围的结构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涡旋式压缩机中的主轴部与辅助主轴承的水平剖面的示意图。实施方式1的涡旋式压缩机100是采用了差压供油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100具备:压缩机构部14,其在密闭穹顶形的密闭容器10的内部由固定涡旋件1以及摆动涡旋件2构成,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电动机5,其由转子5a和定子5b构成,使经由主轴6连结的压缩机构部14驱动。在密闭容器10的底部设置有储存制冷机油50的储油部11。
固定涡旋件1由座板部1a和设置于座板部1a的一方的面(在图1以及图2中为下侧)的第一漩涡突起部1b构成,其外周部由螺栓9紧固于引导框架4。在第一漩涡突起部1b的外周部且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形成有两个一对的十字引导槽1c。在该十字引导槽1c以往复滑动自如的方式卡合有十字机构8的固定侧键8a。在座板部1a的中央部形成有供制冷剂排出的排出口1d。另外,在固定涡旋件1压入有制冷剂的吸入管13,该制冷剂的吸入管13贯通并插入密闭容器10。
摆动涡旋件2由座板部2a和第二漩涡突起部2b构成,该第二漩涡突起部2b设置于座板部2a的一方的面(在图1中为上侧),且形状与固定涡旋件1的第一漩涡突起部1b实质上相同。固定涡旋件1的第一漩涡突起部1b与摆动涡旋件2的第二漩涡突起部2b组合为相互啮合,在几何学上形成多个压缩室14b以及14c。从吸入管13吸入的制冷剂气体从存在于外周的压缩室吸入空间14a向最外室的压缩室14b吸入,并且随着向中心部移动而压力升高,并从形成于中心的最内室的压缩室14c通过排出口1d 向密闭容器10内排出。
在摆动涡旋件2且在座板部2a的与设置有第二漩涡突起部2b的面相反侧的面的中心部,设置有中空圆筒的突起部2d。突起部2d的中空内部成为摆动轴承2e,该摆动轴承2e将主轴6的上端部的摆动轴部6a支承为旋转自如。此外,摆动涡旋件2在比座板部2a的下表面的突起部2d靠外周侧,形成有柔性框架(compliant frame)3的推力面2f,利用推力面2f 能够与柔性框架3的推力轴承3a压接滑动。
在摆动涡旋件2的座板部2a的外周部且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形成有两个一对的十字引导槽2c,一对的十字引导槽2c与固定涡旋件1的十字引导槽1c具有90度的相位差。在该十字引导槽2c以往复滑动自如的方式卡合有十字机构8的摆动侧键8b。另外座板部2a形成有将压缩室14b以及14c与推力面2f贯通的摆动涡旋件抽气孔2g,成为将压缩中途的制冷剂气体抽出并向推力面2f引导的构造。
柔性框架3具有将摆动涡旋件2支承为能够摆动的功能。柔性框架3 配置在摆动涡旋件2的与第二漩涡突起部2b的形成面相反的一侧(在图 1以及图2中为下侧)。对柔性框架3而言,设置于其外周部的上嵌合圆筒面3e和下嵌合圆筒面3f被设置于引导框架4的内周部的上嵌合圆筒面 4a和下嵌合圆筒面4b在径向上支承。在柔性框架3的中心部形成有:主轴承3,其在径向上支承由电动机5旋转驱动的主轴6;辅助主轴承3d,其连设于主轴承3c的下方。另外,在柔性框架3的推力轴承3a的外侧形成有往复滑动面3b,供十字机构环状部8c往复滑动运动。
如图1所示,引导框架4具有:与柔性框架3的上嵌合圆筒面3e卡合的上嵌合圆筒面4a、和与柔性框架3的下嵌合圆筒面3f卡合的下嵌合圆筒面4b。引导框架4的外周面通过热压配合或焊接等固定于密闭容器 10。另外在引导框架4设置有从下端中央连通至侧面的排出通路4c。在该排出通路4c设置有贯通并插入密闭容器10的排出管16的前端部。
另外,被摆动涡旋件2的座板部2a和柔性框架3上下包围的推力轴承3a的外周侧的空间,与吸入气体气氛(吸入压)的吸入压空间12连通。另外,被摆动涡旋件2的座板部2a和柔性框架3上下包围的推力轴承3a 的内周侧的空间、即突起部2d的外部空间,形成为中间压室15。
主轴6由摆动轴部6a、主轴部6b以及副轴部6c构成,所述摆动轴部 6a被摆动涡旋件2的摆动轴承2e支承为旋转自如,所述主轴部6b被柔性框架3的主轴承3c以及辅助主轴承3d支承为旋转自如,所述副轴部6c 被设置于电动机5的下侧的副框架7的副轴承7a支承为旋转自如。摆动轴部6a在从旋转轴偏心的偏心轴上卡合于摆动涡旋件2。另外,副框架7 通过热压配合或焊接等将外周面固定于密闭容器10。
如图2所示,主轴6具有:第一供油路径6d,其沿着旋转轴方向形成;第一供油孔6g,其从第一供油路径6d沿径向分支而形成,使第一供油路径6d与主轴承3c以及辅助主轴承3d之间连通。第一供油路径6d的上端在摆动涡旋件2的突起部2d内开口。储存在密闭容器10的储油部11 的制冷机油50,借助密闭容器10内的排出压与中间压室15的差压而通过第一供油路径6d输送,从第一供油路径6d的上端开口流出至摆动轴承 2e,以便对摆动轴部6a以及摆动轴承2e进行润滑。另外,从第一供油路径6d分支并流到第一供油孔6g的制冷机油50,供给至主轴承3c以及辅助主轴承3d。
另外,在主轴6具有:第二供油路径6h,其从比第一供油孔6g靠下方的第一供油路径6d的中间部分支,并与第一供油路径6d并行而形成;第二供油孔6m,其从第二供油路径6h分支而形成,并使第二供油路径 6h与辅助主轴承3d连通。另外,在主轴部6b且在第二供油路径6h从第一供油路径6d分支的位置形成有收纳部6n,在收纳部6n以移动自如的方式收纳有切换阀20。
如图2所示,第二供油路径6h从收纳部6n形成到主轴6的上端部,并在摆动涡旋件2的突起部2d内开口。从第一供油路径6d分支而向第二供油路径6h输送的制冷机油50,因密闭容器10内的排出压与吸入压的差压,从第二供油路径6h的上端开口流出到摆动轴承2e,对摆动轴部6a 以及摆动轴承2e进行润滑。
第二供油孔6m从第二供油路径6h分支而形成,在图2中,形成为从构成第二供油路径6h的收纳部6n的一部分朝向辅助主轴承3d。
切换阀20在主轴6为预先设定的转速以下的状态下,堵塞第一供油路径6d并且开放第二供油路径6h,若主轴6达到预先设定的转速,则切换阀20开放第一供油路径6d并且堵塞第二供油路径6h。预先设定的转速是指处于最低转速以上且额定转速以下的范围内的转速。切换阀20在主轴6处于预先设定的转速以下的状态下,被收纳于收纳部6n内的弹性部件21向第一供油路径6d侧施力。弹性部件21例如为弹簧件等。顺带说明,切换阀20以及弹性部件21能够通过插入至用钻等在主轴部6b开孔而形成的收纳部6n,并用堵塞部件30堵住孔来设置。另外,切换阀20 并不限定于图示的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结构。
另外,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主轴部6b且在被主轴承3c支承的外周面形成有用直线切割圆而成的D形切口形状,并设置有与第一供油孔 6g连通的第一D形切口部6e。主轴部6b与主轴承3c的间隙因第一D形切口部6e而变大,从而制冷机油50容易流动到主轴承3c。另外,第一D 形切口部6e从主轴部6b的上端形成到被辅助主轴承3d支承的外周面处位于辅助主轴承3d的中间部的部分。这是为了向辅助主轴承3d的摆动涡旋件侧供给制冷机油50。顺带说明,若将第一D形切口部6e形成至位于辅助主轴承3d的下端部的部分,则密闭容器10内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 D形切口部6e进入到第一供油孔6g以及第一供油路径6d,因而有可能使差压消失且制冷机油50不流动。
另外,在主轴部6b且在被辅助主轴承3d支承的外周面,形成有用直线切割圆而成的D形切口形状,并设置有与第二供油孔6m连通的第二D 形切口部6j。主轴部6b与辅助主轴承3d的间隙因第二D形切口部6j而变大,从而制冷机油50容易流动至辅助主轴承3d。而且,在被辅助主轴承3d支承的主轴部6b的外周面形成有斜槽6f,该斜槽6f从第一D形切口部6e朝向第二D形切口部6j而向下方倾斜。
电动机5由转子5a和配置于转子5a外侧的定子5b构成。转子5a通过热压配合或焊接等将内周面固定于主轴6的主轴部6b。转子5a旋转,由此主轴6也旋转,将驱动力传递至经由主轴6连结的压缩机构部14。定子5b通过热压配合或焊接等将外周面固定于密闭容器10。在定子5b 卷绕有省略图示的定子线圈。
接下来,基于图4以及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切换阀2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4以及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切换阀的动作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开始涡旋式压缩机100的运转之后的低速以及低差压时制冷机油50的流动。具体而言,是在主轴6的转速作为一个例子为30rps以下并且达到为了将中间压室15的压力控制为设计好的中间压所需的吸入压以及排出压之前。在该情况下,如图4所示,切换阀20被弹性部件21施力而被朝向主轴部6b 的中心部按压,堵塞第一供油路径6d并开放第二供油路径6h。于是,从储油部11通过第一供油路径6d输送的制冷机油50,借助密闭容器10内的排出压与吸入压的差压,从第一供油路径6d分支并流向第二供油路径 6h以及第二供油孔6m。流到第二供油孔6m的制冷机油50向第二D形切口部6j流动,并遍布辅助主轴承3d的整个区域积极地供给,对辅助主轴承3d以及主轴部6b进行润滑,并且在辅助主轴承3d与主轴部6b的间隙形成有基于油膜的密封部。通过形成密封部,能够防止排出压亦即密闭容器10内的气体制冷剂经由辅助主轴承3d向第一供油孔6g以及第一供油路径6d流入。另外,通过第二供油路径6h输送的制冷机油50,从第二供油路径6h的上端开口流出到摆动轴承2e,向摆动轴部6a以及摆动轴承2e供给。
顺带说明,在开始涡旋式压缩机100的运转之后,吸入压与排出压为低差压,因而密闭容器10内的气体制冷剂不会经由第二D形切口部6j向第二供油孔6m以及第二供油路径6h流入。
另外,涡旋式压缩机100优选设计成:在主轴部6b与辅助主轴承3d 的间隙为30μm~40μm的情况下,在主轴6的旋转轴方向上密封部的长度为1mm以上。这是因为若密封部的长度短,则排出压亦即气体制冷剂经由辅助主轴承3d而向第一供油孔6g以及第一供油路径6d流入,排出压与中间压的差压降低,有可能无法向轴承以及滑动部充分地供给制冷机油50。
另外,虽省略详细地图示,但涡旋式压缩机100例如可以构成为形成从第二供油路径6h朝向主轴承3c在径向上分支的供油孔,或者将第二D 形切口部6j形成到主轴部6b的上端,从而也向主轴承3c积极地供给制冷机油50。
接下来,对于涡旋式压缩机100而言,若主轴6的转速达到30rps以上,则如图5所示,对切换阀20作用离心力,切换阀20克服由弹性部件 21产生的弹力而向径向移动。由此第二供油路径6h被堵塞,而第一供油路径6d开放。于是,从储油部11通过第一供油路径6d输送的制冷机油 50,因密闭容器10内的排出压与中间压室15的中间压的差压而向全部轴承以及滑动部供给。从第一供油孔6g流出的制冷机油50随着第一供油孔 6g内的排出压与中间压室15的中间的差压,而在第一D形切口部6e朝向中间压室15流动,向主轴承3c供给。
另外,涡旋式压缩机100借助切换阀20向径向移动而堵塞第二供油孔6m,因而向辅助主轴承3d的供油停止。另外,对于辅助主轴承3d而言,电动机5侧(在图2中为下侧)成为排出压亦即密闭容器10内,无法与第一供油孔6g的摆动涡旋件2侧(在图2中为上侧)同样地借助差压而供给制冷机油50。然而在实施方式1的涡旋式压缩机100中,借助第一D形切口部6e而多少流到辅助主轴承3d的制冷机油50,因离心力的作用而通过斜槽6f向电动机5侧被引导,并向第二D形切口部6j流动,因而继续进行向辅助主轴承3d的供油。即,辅助主轴承3d以及主轴部 6b被制冷机油50润滑,并且在辅助主轴承3d与主轴部6b的间隙形成有基于油膜的密封部。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1的涡旋式压缩机100具备:密闭容器10,其在底部储存有制冷机油50;固定涡旋件1,其设置于密闭容器10内,具有第一漩涡突起部1b;摆动涡旋件2,其设置于密闭容器10内,具有第二漩涡突起部2b,该第二漩涡突起部2b与第一漩涡突起部1b一起形成压缩制冷剂的压缩室14b以及14c;主轴6,其具有主轴部6b和摆动轴部 6a,所述主轴部6b两端的外周面被轴承保持为旋转自如,且该主轴部6b 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所述摆动轴部6a与主轴部6b的一端面连结,并在从旋转轴偏心的偏心轴上卡合于摆动涡旋件2;主轴承3c,其将主轴部6b 在径向上保持为旋转自如;辅助主轴承3d,其连设于主轴承3c的下方;以及电动机5,其具有设置于密闭容器10的内周面的定子5b以及配置于定子5b的内部的转子5a,经由主轴6旋转驱动摆动涡旋件2。主轴6具有:第一供油路径6d,其沿着旋转轴方向形成,对储存于密闭容器10内的底部的制冷机油50进行输送;第一供油孔6g,其从第一供油路径6d 分支而形成,向主轴承3c以及辅助主轴承3d供给制冷机油50;第二供油路径6h,其从第一供油路径6d的中间部分支并与该第一供油路径6d并行地形成,对储存于密闭容器10内的底部的制冷机油50进行输送;以及第二供油孔6m,其从第二供油路径6h分支而形成,使第二供油路径6h 与辅助主轴承3d连通。在主轴部6b设置有切换阀20,该切换阀20在主轴6为预先设定的转速以下的状态下,堵塞第一供油路径6d并且开放第二供油路径6h,若主轴6达到预先设定的转速,则该切换阀20开放第一供油路径6d并且堵塞第二供油路径6h。
即,该涡旋式压缩机100借助切换阀20,在主轴6为预先设定的转速以下的状态下,堵塞第一供油路径6d并且开放第二供油路径6h,因而能够将通过第二供油路径6h输送的制冷机油50从第二供油孔6m供给至辅助主轴承3d。因此涡旋式压缩机100即便在开始压缩机的运转之后的低速且低差压的运转状况下,也能够将储存于密闭容器10内的底部的制冷机油50积极地供给至辅助主轴承3d进行润滑,因而能够防止特别容易产生制冷机油50枯竭的辅助主轴承3d的烧结等不良状况。另外,涡旋式压缩机100能够借助供给至辅助主轴承3d的制冷机油50,在辅助主轴承 3d与辅助主轴承3d的间隙形成密封部,因而能够防止密闭容器10内的排出压亦即气体制冷剂向第一供油路径6d以及第一供油孔6g流入的情况。另外,对于涡旋式压缩机100而言,若主轴部6b达到预先设定的转速,则借助切换阀20开放第一供油路径6d并且堵塞第二供油路径6h,因而在稳定运转时,能够向全部轴承以及滑动部供给所需的量的制冷机油 50。
另外,在主轴部6b且在第二供油路径6h从第一供油路径6d分支的位置形成有收纳部6n,该收纳部6n将切换阀20收纳为移动自如。收纳于收纳部6n的切换阀20,在主轴部6b为预先设定的转速以下的状态下,被设置于收纳部6n的弹性部件21施力而堵塞第一供油路径6d并且开放第二供油路径6h,若主轴部6b达到预先设定的转速,则将弹性部件21 压入,开放第一供油路径6d并且堵塞第二供油路径6h。因此对于涡旋式压缩机100而言,切换阀20为简单且简单的结构,能够削减制造成本。
主轴部6b具有:第一D形切口部6e,其在被主轴承3c支承的外周面形成有用直线切割圆而成的D形切口形状,并与第一供油孔6g连通;第二D形切口部6j,其在被辅助主轴承3d支承的外周面形成有用直线切割圆而成的D形切口形状,并与第二供油孔6m连通;以及斜槽6f,其以从第一D形切口部6e朝向第二D形切口部6j且向下方倾斜的方式形成于被辅助主轴承3d支承的外周面。因此,对于涡旋式压缩机100而言,借助第一D形切口部6e以及第二D形切口部6j,制冷机油50容易流动,因而能够向主轴承3c以及辅助主轴承3d供给所需的量的制冷机油50。另外,涡旋式压缩机100即便第二供油路径6h被切换阀20堵塞而导致制冷机油50从第二供油孔6m向第二D形切口部6j的供给停止,从第一供油孔6g流至第一D形切口部6e的制冷机油50,也因离心力的作用而通过斜槽6f向下方被引导,并向第二D形切口部6j流动,因而能够继续执行向辅助主轴承3d的供油,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压缩机。
实施方式2.
接下来,基于图6以及图7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涡旋式压缩机进行说明。图6以及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切换阀的动作的说明图。另外,对于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涡旋式压缩机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地省略其说明。
如图6所示,实施方式2的涡旋式压缩机100的特征在于,构成为在切换阀20的位于第一供油路径6d侧的侧面形成有凹部20a。即,该涡旋式压缩机100构成为当制冷机油50在第一供油路径6d流动时,在凹部 20a的内部产生漩涡。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2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切换阀20的动作进行说明。涡旋式压缩机100在开始运转之后的低速以及低差压时,切换阀20被弹性部件21施力而朝向主轴6的中心部被按压。因此第一供油路径6d被堵塞并且第二供油路径6h开放,制冷机油50向第二供油路径6h以及第二供油孔6m流动。即,涡旋式压缩机100即便在开始运转之后的低速且低差压的运转状况下,也能够将储存于密闭容器10内的底部的制冷机油50 通过第二供油路径6h以及第二供油孔6m供给至辅助主轴承3d,因而能够防止特别容易产生制冷机油50枯竭的辅助主轴承3d的烧结等不良状况。此时,辅助主轴承3d能够利用制冷机油50形成密封部,因而能够防止密闭容器10内的排出压亦即气体制冷剂向第一供油路径6d以及第二供油路径6h流入的情况。
另外,若涡旋式压缩机100的主轴6达到预先设定的转速(例如 30rps),则如图7所示,对切换阀20作用离心力,切换阀20克服由弹性部件21产生的弹力而向径向移动。因此第二供油路径6h被堵塞并且第一供油路径6d开放。此时,在切换阀20的凹部20a的内部,因制冷机油50 的流动而产生漩涡。因此能够使切换阀20有效地沿径向移动。另外,涡旋式压缩机100在主轴6达到预先设定的转速之后,即便在低于预先设定的转速的情况下,也能够借助在凹部20a的内部产生的漩涡的作用维持由切换阀20堵塞第二供油路径6h的状态。因此,涡旋式压缩机100能够通过第一供油路径6d以及第一供油孔6g向全部轴承以及滑动部供给所需的足够的制冷机油50,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压缩机。
实施方式3.
接下来,基于图8以及图9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的涡旋式压缩机进行说明。图8以及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切换阀的动作的说明图。另外,对于与在实施方式1以及2中说明的涡旋式压缩机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其说明。
在实施方式3的涡旋式压缩机100中,利用切换阀20使第一供油路径6d以及第二供油路径6h开闭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以及2的结构不同。如图8以及图9所示,在主轴部6b在第二供油路径6h从第一供油路径6d分支的位置,以从第二供油路径6h朝向第一供油路径6d且向下方倾斜的方式形成有收纳部6n,该收纳部6n将切换阀20收纳为移动自如。如图8所示,收纳于收纳部6n的切换阀20在主轴部6b为预先设定的转速以下的状态下,因重力作用而向下方(第一供油路径6d侧)移动,堵塞第一供油路径6d并且开放第二供油路径6h。另一方面,若主轴部6b 达到预先设定的转速,则如图9所示,切换阀20因离心力作用而向上方(第二供油路径6h侧)移动,开放第一供油路径6d并且堵塞第二供油路径6h。
因此,实施方式3的涡旋式压缩机100,即便在开始运转之后的低速且低差压的运转状况下,也能够将储存于密闭容器10内的底部的制冷机油50通过第二供油路径6h以及第二供油孔6m而积极地供给至辅助主轴承3d,因而能够防止特别容易产生制冷机油50枯竭的辅助主轴承3d的烧结等不良状况。另外,该涡旋式压缩机100若主轴部6b达到预先设定的转速,则借助切换阀20开放第一供油路径6d并且堵塞第二供油路径 6h,因而在稳定运转时,能够向全部轴承以及滑动部供给所需的量的制冷机油50。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例如,图示的涡旋式压缩机100的内部结构是一个例子,并不限定于上述内容,即便是包括其他构成要素在内的涡旋式压缩机也同样能够实施。总之,为慎重起见而补充说明:所谓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进行的各种变更、应用、利用的范围也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主旨(技术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涡旋件;1a…座板部;1b…第一漩涡突起部; 1c…十字引导槽;1d…排出口;2…摆动涡旋件;2a…座板部;2b…第二漩涡突起部;2c…十字引导槽;2d…突起部;2e…摆动轴承;2f…推力面; 2g…摆动涡旋件抽气孔;3…柔性框架;3a…推力轴承;3b…往复滑动面; 3c…主轴承;3d…辅助主轴承;3e…上嵌合圆筒面;3f…下嵌合圆筒面;4…引导框架;4a…上嵌合圆筒面;4b…下嵌合圆筒面;4c…排出通路;5…电动机;5a…转子;5b…定子;6…主轴;6a…摆动轴部;6b…主轴部; 6c…副轴部;6d…第一供油路径;6e…第一D形切口部;6f…斜槽;6g…第一供油孔;6h…第二供油路径;6j…第二D形切口部;6m…第二供油孔;6n…收纳部;7…副框架;7a…副轴承;8…十字机构;8a…固定侧键;8b…摆动侧键;8c…十字机构环状部;9…螺栓;10…密闭容器;11…储油部;12…吸入压空间;13…吸入管;14…压缩机构部;14a…压缩室吸入空间;14b、14c…压缩室;15…中间压室;16…排出管;20…切换阀; 20a…凹部;21…弹性部件;30…堵塞部件;50…制冷机油;100…涡旋式压缩机。
Claims (6)
1.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具备:
密闭容器,其在底部储存有制冷机油;
固定涡旋件,其设置于所述密闭容器内,具有第一漩涡突起部;
摆动涡旋件,其设置于所述密闭容器内,具有第二漩涡突起部,该第二漩涡突起部与所述第一漩涡突起部一起形成压缩制冷剂的压缩室;
主轴,其具有主轴部和摆动轴部,所述主轴部的两端的外周面被轴承保持为旋转自如,并且所述主轴部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所述摆动轴部与所述主轴部的一端面连结,并在从所述旋转轴偏心的偏心轴上卡合于所述摆动涡旋件;
主轴承,其将所述主轴部保持为沿径向旋转自如;
辅助主轴承,其连设于所述主轴承的下方;以及
电动机,其具有设置于所述密闭容器的内周面的定子、和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内部的转子,并经由所述主轴而旋转驱动所述摆动涡旋件,
所述涡旋式压缩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主轴具有:
第一供油路径,其沿着旋转轴方向形成,对储存于所述密闭容器内的底部的制冷机油进行输送;
第一供油孔,其从所述第一供油路径分支而形成,向所述主轴承以及所述辅助主轴承供给制冷机油;
第二供油路径,其从所述第一供油路径的中间部分支并与所述第一供油路径并行地形成,对储存于所述密闭容器内的底部的制冷机油进行输送;以及
第二供油孔,其从所述第二供油路径分支而形成,使所述第二供油路径与所述辅助主轴承连通,
在所述主轴部设置有切换阀,在所述主轴为预先设定的转速以下的状态下,该切换阀堵塞所述第一供油路径并且开放所述第二供油路径,若所述主轴达到预先设定的转速,则该切换阀开放所述第一供油路径并且堵塞所述第二供油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轴部且在所述第二供油路径从所述第一供油路径分支的位置形成有收纳部,该收纳部将所述切换阀收纳为移动自如,
收纳于所述收纳部的所述切换阀构成为:
在所述主轴为预先设定的转速以下的状态下,被设置于所述收纳部的弹性部件施力而堵塞所述第一供油路径,并且开放所述第二供油路径,
若所述主轴达到预先设定的转速,则将所述弹性部件压入而开放所述第一供油路径,并且堵塞所述第二供油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轴部且在所述第二供油路径从所述第一供油路径分支的位置,以从所述第二供油路径朝向所述第一供油路径而向下方倾斜的方式形成有收纳部,该收纳部将所述切换阀收纳为移动自如,
收纳于所述收纳部的所述切换阀构成为:
在所述主轴处于预先设定的转速以下的状态下,因重力作用而向所述第一供油路径侧移动,堵塞所述第一供油路径并且开放所述第二供油路径,
若所述主轴部达到预先设定的转速,则因离心力作用而向所述第二供油路径侧移动,开放所述第一供油路径并且堵塞所述第二供油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切换阀的位于所述第一供油路径侧的侧面形成有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轴部具有:
第一D形切口部,其在被所述主轴承支承的外周面形成有用直线切割圆而成的D形切口形状,并与所述第一供油孔连通;
第二D形切口部,其在被所述辅助主轴承支承的外周面形成有用直线切割圆而成的D形切口形状,并与所述第二供油孔连通;以及
斜槽,其以从所述第一D形切口部朝向所述第二D形切口部且向下方倾斜的方式,形成于被所述辅助主轴承支承的外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轴部具有:
第一D形切口部,其在被所述主轴承支承的外周面形成有用直线切割圆而成的D形切口形状,并与所述第一供油孔连通;
第二D形切口部,其在被所述辅助主轴承支承的外周面形成有用直线切割圆而成的D形切口形状,并与所述第二供油孔连通;以及
斜槽,其以从所述第一D形切口部朝向所述第二D形切口部且向下方倾斜的方式,形成于被所述辅助主轴承支承的外周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7/020036 WO2018220698A1 (ja) | 2017-05-30 | 2017-05-30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340136U true CN209340136U (zh) | 2019-09-03 |
Family
ID=64455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9000048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40136U (zh) | 2017-05-30 | 2017-05-30 | 涡旋式压缩机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692497B2 (zh) |
CN (1) | CN209340136U (zh) |
WO (1) | WO201822069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3000564A (ja) * | 2021-06-18 | 2023-01-04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183887A (ja) * | 1982-04-22 | 1983-10-27 | Hitachi Ltd | 電動圧縮機 |
JP2616094B2 (ja) * | 1990-02-14 | 1997-06-04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スクロール形圧縮機 |
US9217434B2 (en) * | 2011-04-15 | 2015-12-22 |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 Compressor having drive shaft with fluid passages |
JP2014129757A (ja) * | 2012-12-28 | 2014-07-10 | Daikin Ind Ltd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
2017
- 2017-05-30 WO PCT/JP2017/020036 patent/WO201822069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5-30 CN CN201790000483.2U patent/CN20934013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7-05-30 JP JP2019521560A patent/JP669249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692497B2 (ja) | 2020-05-13 |
WO2018220698A1 (ja) | 2018-12-06 |
JPWO2018220698A1 (ja) | 2019-11-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658711B1 (ko) | 스크롤 압축기 | |
JP2016011620A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
JP3893487B2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
CN106415012A (zh) | 涡旋压缩机 | |
JP6395929B2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
CN209340136U (zh) | 涡旋式压缩机 | |
JP7343774B2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
WO2016170615A1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
WO2015177851A1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
JP7051005B2 (ja) | 圧縮機 | |
CN109563836A (zh) | 压缩机 | |
JP2013032729A (ja) | 圧縮機 | |
JP2006161818A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
JP5871713B2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
JP4407253B2 (ja) | スクロ−ル圧縮機 | |
JPWO2020148857A1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
WO2018150540A1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
WO2023162058A1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
JP7130133B2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JP7536174B2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JP2012149532A (ja) | 回転式流体機械 | |
JP2013204488A (ja) |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 |
JP6821062B2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
JP2007255213A (ja) | 冷媒圧縮機 | |
WO2021038614A1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0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