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35522U - 车钩拆装工装 - Google Patents

车钩拆装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35522U
CN209335522U CN201822221840.7U CN201822221840U CN209335522U CN 209335522 U CN209335522 U CN 209335522U CN 201822221840 U CN201822221840 U CN 201822221840U CN 209335522 U CN209335522 U CN 209335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tch
support
main body
supporting parts
dismounting t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2184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新魁
车金来
王海冰
张元�
赵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Ta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Ta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2184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35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35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355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钩拆装工装,包括:主体;用于承托车钩的第一承托组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面,位于所述主体的中部;用于承托车钩的第二承托组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面,位于所述主体的端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钩拆装工装能够直接对车钩进行拆装,无需提前拆卸内风挡,提高检修效率。

Description

车钩拆装工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拆装工装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钩拆装工装。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是连结各城市的重要交通纽带,也逐渐成为城市内的主要交通工具,轨道车辆还是实现货物运输的主要载体。轨道车辆由多节车厢依次串接而成,每节车厢的两端都设置有车钩,各车厢之间通过车钩相连。对于动车组而言,每运行240万公里就需要返厂做检修。其中,车钩需要从车厢上拆下进行检修,待检修完毕再重新安装在车厢上。
通常,采用车钩拆卸工装对车钩进行拆卸,车钩拆卸工装包括:主体以及设置在主体定端的固定件。在拆卸过程中,将主体插入车钩下方,在上方将固定件与车钩紧固连接,然后拆除车钩与车厢之间连接的连接件,最后对主体施加拉力,进而带动车钩与车厢分离。
大部分动车组的车厢端部还安装有内风挡,内风挡与车钩上方之间的空间较小。拆装工装与车钩连接好之后,留给操作人员的操作空间非常小,拆卸车钩与车厢之间连接的连接件较为困难。目前的解决办法是在拆卸车钩之前,提前将内风挡拆除,以增大操作空间。但是,由于内风挡并不需要下车维修,拆卸内风挡属于不必要的工序,因此,对内风挡进行拆除会浪费较多的人力和物力,不但提高了检修成本,还降低了检修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钩拆装工装,能够直接对车钩进行拆装,无需提前拆卸内风挡,提高检修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钩拆装工装,包括:
主体;
用于承托车钩的第一承托组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面,位于所述主体的中部;
用于承托车钩的第二承托组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面,位于所述主体的端部。
如上所述的车钩拆装工装,所述第二承托组件包括:
两个固定块,分别固定在所述主体端部的两侧;
具有开口的承托环;所述承托环的两端各自与一个固定块相连,所述承托环围成可供车钩穿过的容纳空间。
如上所述的车钩拆装工装,所述承托环的中部的内侧表面为弧面。
如上所述的车钩拆装工装,所述承托环的中部的内侧表面设置有防磨垫。
如上所述的车钩拆装工装,所述主体包括:
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纵梁;
沿横向方向延伸的横梁;所述横梁的第一侧面与第一纵梁的端部相连;
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二纵梁,与所述横梁中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相连。
如上所述的车钩拆装工装,所述主体包括:
两个并排设置且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纵梁;
沿横向方向延伸的横梁;所述横梁的第一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一纵梁的同侧端部相连;
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二纵梁,与所述横梁中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相连。
如上所述的车钩拆装工装,所述两个第一纵梁之间的距离为0米-1米。
如上所述的车钩拆装工装,所述第一纵梁包括:
沿垂向方向层叠设置的两个槽钢,两个槽钢的开口相对;
钢板,设置在两个槽钢之间。
如上所述的车钩拆装工装,所述第一承托组件包括:
第一承托件;所述第一承托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主体的底面上;所述第一承托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一半圆弧形槽;
第二承托件,与所述第一承托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承托件设置有第二半圆弧形槽,所述第二半圆弧形槽与第一半圆弧形槽围成供车钩穿过的承托孔。
如上所述的车钩拆装工装,还包括:
止档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承托件上;所述止档件的端部沿所述承托孔的径向方向延伸至止档件在第二承托件上的投影落入所述承托孔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钩拆装工装,通过在主体的底面设置第一承托组件和第二承托组件,其中,第一承托组件位于主体的中部,可用于对车钩的端部进行承托,第二承托组件位于主体的端部,可用于对车钩的中部进行承托。在该工装应用的过程中,主体位于车钩的上方,从车钩的下方通过第一承托组件和第二承托组件对车钩进行固定,直接能完成车钩的拆装。车钩下方的空间较大,便于操作,无需再提前拆卸内风挡,减少了检修工序,提高了检修效率,也降低了人力物力等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钩拆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钩拆装工装与车钩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钩拆装工装中第一承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钩拆装工装中第一承托组件上设置有第一止档件和第二止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钩拆装工装中第二承托组件与车钩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钩拆装工装中承托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钩拆装工装中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钩拆装工装中连接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钩拆装工装中第三承托组件的爆炸视图。
附图标记:
1-主体;11-第一纵梁;111-第一槽钢;112-第二槽钢;113-钢板;12-第二纵梁;13-横梁;14-加强筋板;
2-第一承托组件;21-第一承托件;211-第一半圆弧形槽;212-螺纹孔;22-第二承托件;221-第二半圆弧形槽;222-螺栓过孔;
3-第二承托组件;31-固定块;311-第一连接孔;312-避让斜面;32-承托环;321-连接段;3211-第二连接孔;322-过渡段;323-承托段;33-防磨垫;34-承托垫;
4-车钩;
51-螺栓;52-连接销;
61-第一止档件;62-第二止档件;
7-第三承托组件;71-第三承托件;711-容纳槽;72-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钩拆装工装,用于对轨道车辆的车钩进行拆卸或安装。采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车钩拆装工装,能够在不拆卸内风挡的情况下直接拆装车钩,不但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还提高了轨道车辆的检修效率。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钩拆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向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钩拆装工装与车钩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钩拆装工装,包括:主体1、第一承托组件2和第二承托组件3。
其中,主体1整体为长条状的结构,其长度与车钩4的长度相适应。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车钩拆装工装应用过程中,主体1位于车钩4的顶部。主体1具有朝上的顶面和朝向车钩4的底面。为了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工装进行详细、清楚地说明,图1至图3中,将主体1的底面翻到上方来展示与其底面相连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图1至图3中,主体1中朝上的表面为底面,朝下的表面为顶面。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体1的底面是朝下与车钩连接的。
第一承托组件2设置在主体1的底面上,位于主体1的中部。第一承托组件2用于对车钩4进行固定和承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体1插入车钩4的顶部,第一承托组件2位于主体1的下方与车钩4中远离车厢的端部相连。第一承托组件2可对车钩4进行固定,避免在拆装的过程中车钩4滑脱。第一承托组件2还对车钩4施加向上的承托力,以对车钩4进行搬运。
第二承托组件3设置在主体1的底面上,位于主体1的端部。第二承托组件3用于对车钩4进行固定和承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体1插入车钩4的顶部,第二承托组件3位于主体1的下方与车钩4的中部相连。第二承托组件3可对车钩4进行固定,避免在拆装的过程中车钩4滑脱。第二承托组件3还对车钩4施加向上的承托力,以对车钩4进行搬运。
采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拆装工装对车钩4进行拆卸的过程中,先将主体插入车钩4的上方,然后操作人员在车钩4的下方分别将第一承托组件2和第二承托组件3与车钩4进行连接,然后拆卸车钩4与车厢之间的连接结构。上述过程结束后,对主体施加背离车厢方向的拉力,完成车钩4的拆卸。之后可将车钩4运送至检修平台上,将车钩4分别与第一承托组件2和第二承托组件3拆卸,以对车钩4进行检修。
采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拆装工装对车钩4进行装配的过程中,先将拆装工装与车钩4相连,然后将拆装工装和车钩4整体运送至车厢的端部,将车钩4连接至车厢上,之后拆卸拆装工装中的第一承托组件2和第二承托组件3,撤走拆装工装,完成车钩4的安装。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钩拆装工装,通过在主体的底面设置第一承托组件和第二承托组件,其中,第一承托组件位于主体的中部,可用于对车钩的端部进行承托,第二承托组件位于主体的端部,可用于对车钩的中部进行承托。在该工装应用的过程中,主体位于车钩的上方,从车钩的下方通过第一承托组件和第二承托组件对车钩进行固定,直接能完成车钩的拆装。车钩下方的空间较大,便于操作,无需再提前拆卸内风挡,减少了检修工序,提高了检修效率,也降低了人力物力等成本。
已有技术中,拆卸一个内风挡需要150分钟,安装内风挡需要190分钟。对于标准动车组而言,在8节车厢之间设置有7个内风挡,拆装共需要2380分钟。采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则无需耗费这2380分钟,大大缩短了检修时间。
并且,由于内风挡的体积较大,通常为3000×1400×1100mm。已有技术中将内风挡拆卸后需在检修场地安排较大的空间放置内风挡。采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拆装工装,无需拆卸内风挡,不再占用较大的检修空间,能够提高空间占用率。
采用第一衬托组件和第二承托组件对车钩进行配合承托,能稳定地固定车钩,减少车钩的晃动,提高安全性。
上述第一承托组件2能够在车钩4的底部进行装配,其功能是对车钩4进行承托,具体可采用多种方式来实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钩拆装工装中第一承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承托组件2包括:第一承托件21和第二承托件22。
其中,第一承托件21的一端固定在主体1的底面,另一端设有半圆弧形槽。具体的,第一承托件21的一端的端面为平面,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主体1上。第一承托件21中远离主体1的一端开槽,其断面形状与车钩4的上半部分表面的形状相匹配。本实施例中,第一承托件21上开槽的断面为半圆形,称之为第一半圆弧形槽211。
第二承托件22的一端设有与车钩4的下表面形状相匹配的第二半圆弧形槽221,该第二半圆弧形槽221与车钩4接触并对车钩4进行承托。第二承托件22与第一承托件21对接,以使第二半圆弧形槽221与第一半圆弧形槽211共同围成供车钩4穿过的承托孔。第二承托件22与第一承托件2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例如:在第一承托件21上开设螺纹孔212,在第二承托件22的对应位置处开设螺栓过孔222。在拆装工装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将主体1插入车钩4的上方,使得第一承托件22与车钩4贴合。采用螺栓51从下方穿过螺栓过孔222后,再旋入螺纹孔212内,将第二承托件22与第一承托件21紧固连接。
除了可采用螺栓进行连接的方式之外,第一承托件21与第二承托件22之间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连接,例如:卡接。可分别在第一承托件21和第二承托件22上设置卡紧件,具体可采用本领域内常用的能够实现卡紧连接的连接件,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钩拆装工装中第一承托组件上设置有第一止档件和第二止档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5所示,进一步的,可以采用止档件设置在第一承托组件2上,用于在拆装车钩4的过程中阻止车钩4相对于拆装工装沿轴向方向移动。
拆装工装在应用过程中,将车钩4上的轴肩容纳于上述承托孔内。采用第一止档件61设置在第二承托件22上,位于第二承托件22朝向第二承托组件3的表面。第一止档件61的端部沿承托孔的径向方向延伸,直至第一止档件61在第二承托件22上的投影落入承托孔内。在对车钩4进行拆卸的过程中,对拆装工装施加X方向的拉力,第一止档件61位于轴肩的X反方向的一侧,能够阻止车钩4向X反方向移动。
另外,还可以采用第二止档件62设置在第一承托件21上,位于第一承托件21朝向X方向的一侧表面。第二止档件62的端部沿承托孔的径向方向延伸,直至第二止档件62在第一承托件21上的投影落入承托孔内。在对车钩4进行装配的过程中,对拆装工装施加X反方向的力,第二止档件62位于轴肩的X方向的一侧,能够阻止车钩4向X方向移动。
上述第一承托组件2中与车钩4接触的地方可设置防磨垫,避免与车钩4发生接触磨损。
上述第二承托组件3能够在车钩4的底部进行装配,其功能是对车钩4进行承托,具体可采用多种方式来实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钩拆装工装中第二承托组件与车钩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钩拆装工装中承托环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钩拆装工装中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钩拆装工装中连接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至图9所示,第二承托组件3包括:两个固定块31和具有开口的承托环32。
其中,两个固定块31对称固定在主体1端部的两侧(如图3所示),可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固定块3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311。
承托环32的两端各自与一个固定块31相连,承托环32围成可供车钩4穿过的容纳空间。承托环32的中部用于向上承托车钩4。具体的,承托环32包括:连接段321、过渡段322和承托段323。其中,承托段323位于整个承托环32的中部,用于与车钩4接触,对车钩4进行承托。承托段323的两端朝向主体1的方向延伸,围设在固定块31的外侧,形成过渡段322。过渡段322的端部朝向主体1的方向弯折形成连接段321,连接段321与固定块31相连。
例如:可在连接段321上开设第二连接孔3211,在拆装工装应用过程中,操作人员手持承托环32使承托部323贴紧车钩4的下表面,并将连接段321贴紧固定块31的上表面。采用连接销52从上方依次穿过第二连接孔3211和第一连接孔311,将承托环32固定在主体1上。
将承托段323的内表面设置为圆弧面,与车钩4之间为面接触,受力均匀,不易损伤车钩4。
进一步的,可以在承托段323的内表面设置防磨垫33,防磨垫33与车钩4接触,能够减轻对车钩4及承托环32的磨损。防磨垫33可以为毛毡垫、橡胶垫等结构。
固定块31上设有避让斜面312,用于对车钩4进行避让,而是也能够避免与车钩4发生直接接触而产生磨损。
上述承托环32可采用钢板弯折而成,其强度较高,能够提高车钩拆装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外,采用连接销52对承托环32进行固定的方式,对连接销52的连接精度要求较低,后期维护较为简单。
上述主体1可以采用方钢构成,也可以采用槽钢组合连接而成,其组合形式可以有多种。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主体1的实现方式:
如图1所示,主体1包括:第一纵梁11、第二纵梁12和横梁13,其中,第一纵梁11和第二纵梁12沿纵向方向(与图1中X方向平行)延伸,横梁13沿横向方向延伸,与X方向垂直。
第一纵梁11和第二纵梁12分布在横梁13的两侧。横梁13可以为方形梁,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中,第一侧面与第一纵梁11的端部相连,第二侧面与第二纵梁12的端部相连。
或者,第一纵梁11的数量为两个,并排设置。横梁13的第一侧面与两个第一纵梁11的同侧端部相连,第二侧面与第二纵梁12相连。
两个第一纵梁11之间的距离可以为0米至1米,具体可根据车钩4周围的操作空间大小进行设定。两个第一纵梁11之间的距离越小,留出的操作空间越大。当两个第一纵梁11贴紧时,操作空间是最大的。
上述横梁13可以为方形钢管,第二纵梁12也为方形钢管。第一纵梁11具体可以包括:沿垂向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槽钢111和第二槽钢112、以及设置在第一槽钢111和第二槽钢112之间的钢板113。第一槽钢111与第二槽钢112的开口相对。
上述第一槽钢111与钢板113之间、钢板113与第二槽钢112之间、横梁13与第一纵梁11之间、横梁13与的第二纵梁12之间均可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另外,在第一纵梁11与横梁13之间连接有加强筋板14,能与提高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可采用叉车的叉臂伸入第一槽钢111或第二槽钢112内,并对其施加推力或拉力,以对车钩进行拆卸或安装。
上述第一槽钢111和第二槽钢112中开槽的宽度为160mm,既方便叉车臂快速插入,又能确保与叉车臂之间具有较小的间隙进而在作业过程中与叉车臂之间基本不存在相对移动,提高作业的安全性。
也可以采用天车对拆装工装进行吊装,则上述主体1的结构可以根据天车中吊装结构进行调整。
上述车钩拆装工装适用于车钩4与内风挡之间的空间较小的情况,将主体1插入车钩4的上方,从车钩4的下方进行连接操作。除此之外,对于不同型号的轨道车辆,若内风挡与车钩4之间的空间较大,也可以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拆装工装倒过来使用,将主体1插入车钩4的下方,从车钩4的上方进行车钩的连接操作。即:第一承托件21位于车钩4的下方,对车钩4进行承托。
本实施例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对拆装工装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如图3所示,在第二纵梁12的端部设置承托垫34,用于当主体1位于车钩4下方的时候对车钩4进行承托。在承托垫34上可以设置防磨垫。
进一步的,还可以在第二纵梁12上设置第三承托组件7,用于当主体1位于车钩4下方的时候对车钩4进行承托。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钩拆装工装中第三承托组件的爆炸视图。如图1和图10所示,第三承托组件7包括:具有容纳槽711的第三承托件71和垫块72,车钩4可容纳于容纳槽711内,第三承托件71位于车钩4下方对车钩4进行承托。垫块72的数量可根据车钩与主体之间的距离进行设定,图1中示出了两个垫块72。
第三承托件71、垫块72与主体1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例如采用螺栓或连接销进行连接。对应可在第三承托件71、垫块72和主体1上对应开孔,并采用螺栓或连接销进行连接。
上述各实现方式中,在与车钩4接触的表面上均可设置防磨垫,避免对车钩产生损伤。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车钩拆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
用于承托车钩的第一承托组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面,位于所述主体的中部;
用于承托车钩的第二承托组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面,位于所述主体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钩拆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托组件包括:
两个固定块,分别固定在所述主体端部的两侧;
具有开口的承托环;所述承托环的两端各自与一个固定块相连,所述承托环围成可供车钩穿过的容纳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钩拆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环的中部的内侧表面为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钩拆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环的中部的内侧表面设置有防磨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钩拆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
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纵梁;
沿横向方向延伸的横梁;所述横梁的第一侧面与第一纵梁的端部相连;
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二纵梁,与所述横梁中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钩拆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
两个并排设置且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纵梁;
沿横向方向延伸的横梁;所述横梁的第一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一纵梁的同侧端部相连;
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二纵梁,与所述横梁中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钩拆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纵梁之间的距离为0米-1米。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钩拆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包括:
沿垂向方向层叠设置的两个槽钢,两个槽钢的开口相对;
钢板,设置在两个槽钢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钩拆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组件包括:
第一承托件;所述第一承托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主体的底面上;所述第一承托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一半圆弧形槽;
第二承托件,与所述第一承托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承托件设置有第二半圆弧形槽,所述第二半圆弧形槽与第一半圆弧形槽围成供车钩穿过的承托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钩拆装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止档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承托件上;所述止档件的端部沿所述承托孔的径向方向延伸至止档件在第二承托件上的投影落入所述承托孔内。
CN201822221840.7U 2018-12-27 2018-12-27 车钩拆装工装 Active CN209335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1840.7U CN209335522U (zh) 2018-12-27 2018-12-27 车钩拆装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1840.7U CN209335522U (zh) 2018-12-27 2018-12-27 车钩拆装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35522U true CN209335522U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59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21840.7U Active CN209335522U (zh) 2018-12-27 2018-12-27 车钩拆装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355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0652A (zh) * 2021-06-21 2021-10-19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车钩缓冲装置的安装拆卸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0652A (zh) * 2021-06-21 2021-10-19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车钩缓冲装置的安装拆卸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3510652B (zh) * 2021-06-21 2023-02-28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车钩缓冲装置的安装拆卸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89808B (zh) 一种用于工程车辆的电池组件
CN110015122A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锁止装置、换电系统和换电方法
CN209335522U (zh) 车钩拆装工装
US4989518A (en) Ramp system for assembling and disassembling highway trailers and railtrucks for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CN109969146A (zh) 移动式换电装置以及移动式换电装置组合
CN102564675B (zh) 用于车辆制动系统测试台的设备
CN106541974B (zh) 一种发动机附件传动装置组件运输装置
CN108860648A (zh) 一种用于航空领域的主起落架的搬移装置
CN201102553Y (zh) 一种在标准轨距线路上转运非标准轨距机车的装置
CN100503332C (zh) 一种在标准轨距线路上转运非标准轨距机车的装置
CN214192425U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列车活动式检修作业平台
US10011465B2 (en) Mobile crane, support device, and assembly process for a support device
CN110001601A (zh) 用于换电平台的定位及升降系统、换电平台和充换电站
CN112479089A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列车活动式检修作业平台及其操作方法
CN205652236U (zh) 一种hxd1型电力机车驱动装置组装及运输装置
CN212243357U (zh) 一种刚性假台车
CN107627944B (zh) 运输车辆
CN106629498A (zh) 一种有轨电车不起车拆卸、更换转向架设备工装
CN109849947B (zh) 城轨地铁车辆牵引逆变器安装装置
CN104986236A (zh) 一种负重轮快换工装
CN218892483U (zh) 一种用于无人航行器场内转运的运输小车
CN110843961A (zh) 一种agv装载车加长用的夹推工装
CN205440541U (zh) 一种变截面铝合金液罐车的车架结构
CN217753575U (zh) 一种运输车载辅助装卸装置
CN107457731A (zh) Hxd2c型电力机车牵引座检修辅助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