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24085U - 高架停车场 - Google Patents
高架停车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324085U CN209324085U CN201821974823.4U CN201821974823U CN209324085U CN 209324085 U CN209324085 U CN 209324085U CN 201821974823 U CN201821974823 U CN 201821974823U CN 209324085 U CN209324085 U CN 2093240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king
- layer
- elevated
- large platform
- parking l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架停车场,包括:架空层,大平台层,停车库层,大平台层位于所述架空层的上方,所述大平台层设有两个双向出入的出入车道,所述出入车道连通所述架空层和所述大平台层,所述大平台层上还设有多个停车位和泊车机器人;所述停车库层位于所述大平台层的上方,至少三层,每层内设有多个所述泊车机器人;所述大平台层和所述停车库层之间通过至少二个升降机连通,所述泊车机器人用于将汽车水平运进或者水平运出所述升降机或各停车位;监控管理系统,运用计算机网络除调度控制关联的各个所述泊车机器人和各个所述升降机外,还对停车场进行运营、安全等全面管理。有效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设备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在马路上的高架停车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尤其是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97亿辆,是世界第一,小轿车也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但是带来的社会问题是“堵车多,停车难”全国大小城市占道停车比比皆是,停车场不足已充分显现,但是很多地方根本没有修建停车的场地,虽然也有人提出在公路上建设空中高架停车场的设想,但是远离人流没有社会需求,还影响城市景观,所以意义不大,而在商铺林立的老商业街区内,过去都没有规划建停车场,现在一般也没有再新建停车场的条件,有些街道虽然较宽有四车道,但是街道两边占道停车已经成了固定的停车场,剩下两车道,也由于经常有临时停车,一条线都难保畅通,严重影响交通。当前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想买车的人越来越多,而住在老商业街区内人们,已买车的人没有地方停车,只能把车停在很远的地方很不方便,很多想买车的人只能望而却步。在这些地方新建高架停车场解决占道停车、没地方停车问的问题,有强烈的社会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在现有马路上的高架停车场,用于解决在老商业区内使用现有技术无法解决的停车困难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架停车场,包括:
架空层,马路通道穿过所述架空层;
大平台层,大平台层位于所述架空层的上方,所述大平台层设有两个双向出入的出入车道,所述出入车道连通所述架空层和所述大平台层,所述大平台层上还设有多个泊车机器人;
停车库层,所述停车库层位于所述大平台层的上方至少有三层,所述停车库层每层内设有多个所述泊车机器人;
所述大平台层和所述停车库层之间通过至少二个升降机连通,所述泊车机器人用于将汽车水平运进或者水平运出所述升降机或各停车位。
所述监控管理系统,运用计算机大数据网络系统除调度控制关联的各个所述泊车机器人和各个所述升降机外,还对停车场进行运营、安全等全面监控管理。
大平台上每个所述升降机处对应设置有多个进车位和出车位。便于驾驶员与机器人之间的人机交互和缓冲进车流量。
所述大平台层上还设有电动车停车位,所述电动车停车位上设有充电桩。
所述大平台层上设有环状车道,所述升降机和所述进车位和所述出车位均在所述环状车道内侧,所述电动车停车位位于所述环状车道的外侧。
各个所述进车位和所述出车位平行设置且直线排列,所述电动车停车位设在所述大台层上的两端,所述升降机和所述进车位和所述出车位均在所述环状车道内侧,所述电动车停车位位于所述环状车道道外侧。
所述停车库层上每层设有两排停车位;
两排所述停车位之间设有运车车道,所述运车车道和所述升降机连通。
还包括电梯或者楼梯,所述电梯或者所述楼梯连通所述大平台层和所述停车库层的楼顶及地面。
所述架空层设置在至少四条马路车道上,所述马路车道为双向车道,每个方向上的所述马路车道对应设置一个引道连接所述出入车道。
所述停车库层上第一层设有人行横道,所述人行横道通过电梯或者楼梯与所述大平台层连通。
所述马路车道两侧设有人行路道,所述出入车道设置在所述人行路道的上方,所述出入车道的进车处和出车处通过斜车道和地面连通。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高架停车场,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多层停车库层的设置,提高了高架停车场的容纳能力,同时通过运用计算机大数据网络系统实现了对停车场内的机器人、升降机的自动控制和对停车场内的车流、机器人流、人流等调度管理实现人机的快速交互,还能对停车场对运营、安全、能源介质等全面监控管理,提高了停车和取车的效率,同时降低了停车场的运营成本和噪音,通过将高架停车场设置在马路车道上,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减少占地,同时解决停车难个占道停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架停车场的断面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架停车场的大平台层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架停车场的停车库层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架停车场的楼顶花园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架停车场的框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架停车场的立体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架空层
2 大平台层
21 出入车道
3 泊车机器人
4 停车库层
5 升降机
51 进车位
52 出车位
22 电动车停车位
23 环状车道
24 监控室
41 停车位
42 运车车道
61 电梯
62 楼梯
7 楼顶花园
8 马路车道
43 人行横道
81 人行路道
211 斜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下各个实施例仅是为了举例说明。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组合,其不仅仅限于以下单个实施例展现的类容。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架停车场,包括:
架空层1,
大平台层2,大平台层2位于所述架空层1的上方,所述大平台层2设有两个双向出入的出入车道21,所述出入车道21连通所述架空层1和所述大平台层2,所述大平台层2上还设有多个泊车机器人3;
至少三层停车库层4,所述停车库层4位于所述大平台层2的上方,每层所述停车库层4上设有多个个所述泊车机器人3;
所述大平台层2和所述停车库层4之间通过至少二个升降机5连通,所述泊车机器人3用于将汽车水平运进或者水平运出所述升降机5,或各停车位;
监控管理系统,所述监控系统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对关联的各个所述泊车机器人3和各个所述升降机5按调度指令,使车辆进出升降机和进出停车库。
在车辆进库时,车辆从出入车道21进入到大平台层2的进车位,然后通过泊车机器人3将车辆运输到升降机5上,升降机5将车辆运输到停车库层4,的停车位上。当需要取车时,泊车机器人3将停车库层4的车辆运送到升降机5上,然后升降机5将车辆运输到大平台层2,泊车机器人3再将车辆从升降机5上运到出车位,车主将车辆从出入车道21开走。
升降机5和泊车机器人3都不止一个,其可以有效的提高停车和取车的效率,在图1至图6中,升降机5有两个,泊车机器人3也有多个。泊车机器人3在运输车辆时,先进入到汽车底部,然后上升将车辆托起运输。
监控室24内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自动调度控制车辆的进出存取,并实现司机和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有效的提高停车和取车的效率。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中,一个所述升降机5处对应设置有进车位51和出车位52。通过进车位51和出车位52的设置,使得在停车和取车时,均可以起到有效的缓冲过渡作用,减少车主的停车取车的时间。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中,所述大平台层2上还设有电动车停车位22,所述电动车停车位22上设有充电桩。通过在大平台层上设置充电桩,其能够充分利用大平台层2的剩余空间,同时还是的高架停车场既可以停普通的车辆,也可以停电动车。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中,所述大平台层2上设有环状车道23,所述升降机5和所述进车位51和所述出车位52均在所述环状车道23内侧,所述进车位51两头最外端端停车位设置在环状车道上,该车位主要承担电动车进出库,也兼有车辆进升降机和环状道功能,所述电动车停车位22位于所述环状车道23的外侧。在图示中,环状车道23和出入车道21连通,因此本高架停车场还具有车辆进库调头的功能。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中,进库车辆先进入斜坡道211再进入出入车道21通过车辆检测装置后进入环状车道23再进入同侧进车位51,配人机器人进行人机交互,机器人再按计算机指令,将汽车驼上升降机5再运到指定停车库4的停车位41。出库时机器人按计算机指令把出库车辆从停车库4驼上升降机5再运到大平台2上的出车位52,待机器人从车底退出后,车主将车辆开入环状道23再进入斜坡道211开出停车场。为避免车流交叉影响,车辆进出停车场为不同方向,环状道上车辆行驶都为逆时针方向。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中,各个所述进车位51和所述出车位52平行设置且直线排列,所述电动车停车位22在所述进车位51和所述出车位52直线排列方向的两个末端位置。此种排列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适应马路车道,其空间利用率更高。
在图示中,电动车停车位22在环状车道23外侧,各个升降机5穿插在各个进车位51和出车位52之间。在环状车道23内侧还设有监控室24。在图示中,由于有监控室的存在,故进车位51为5个,其中一个主要为电动车出入库车位出车位52为3个。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中,所述停车库层4上设有两排停车位41;
两排所述停车位41之间设有运车车道42,所述运车车道42和所述升降机5连通。
通过运车通道的设置,使得每个停车位41上的车辆均能任意的停放或者取出。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梯61或者楼梯62,所述电梯61或者所述楼梯62连通所述大平台层2和所述停车库层4的楼顶以及地面。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中,所述架空层1设置在至少四条马路车道8上,所述马路车道8为单向或者双向车道,所述出人车道和所述马路车道8同向设置;
所述马路车道8为双向车道,所述出入车道21与斜坡道211相连在停车场两侧共有两个。
在现有的街区上,通常是双向四车道,且往往是停车位最紧张的地方,特别是部分地区在规划时没有停车场或者停车位不足时,此种高架停车场能够在不拆掉其他规划建筑的情况下,不占用城市用地,有效的利用了空间较多的使用环境。为了建高架停车场后尽量减少对城市景观和对附近居民生活的影响,高架停车场的外形要美化、绿化成为城市新的景观,并在车库屋顶建设楼顶花园7供附近居民休闲娱乐。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中,所述停车库层4的第一层上设有人行横道43,所述人行横道43通过电梯61或者楼梯62与所述大平台层2连通。
通过设置人行横道43,可以减少附近行人横穿马路的风险,减少红绿灯个数,使得交通更顺畅。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中,所述架空层1设置在四条马路车道8上方,所述出入车斜坡道211位于所述马路车道8的边侧,人行道81上方,头部与出入车道21相连,尾部与进出车引道连通。
高架停车场因场地所限只能存放大型以下轿车SUV车,特大型轿车由于高度较高重量较重不能存放、豪车由于底盘太低不能存放、货车由于高度和重量问题等都不能存放,在车辆进入停车场之前对车辆信息通过检测装置采集,比如汽车的重量、高度、以及底盘情况,对误入的车辆经过进出车道上的检测装置后发出警报同时关闭环状车道,误入的车辆可以通过同侧道斜坡道开出停车场。
请参阅图1至图6,所述大平台层2采用两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支撑于钻孔桩基础上,框架上横樑两侧伸出悬臂梁,支撑斜坡道边樑,斜坡道211为出入车道21的一部分,框架中间柱立于马路车道8的中心线上,两边柱立于马路车道8外侧的人行路道81上,在大平台层2的两侧设有斜坡道211是为便于汽车能直接开上、开下高架停车场的大平台层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通过多层停车库4的设置,比通常占道停车,单位路面长度上的停车量提高8-10倍。
2.停车场内采用全自动的机器人、升降机搬运车辆比通常的立体停车场节省了大量机械设备,还降低了停车场内的运行噪音。
3.采用计算机大数据网络系统,对停车场内车流、机器人流、能源介质流、人流等进行全面监控和运营管理,提高了车辆的存取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4.将停车场建在马路8的上方不用新征土地,解决了老商业街内没有地方建停车场的难题。
5.高架停车场在建筑结构上,底层采用双跨大平台框架结构、上层车库采用三跨钢结构、基础采用钻孔桩基础尽量减少对现有马路路面的破坏和影响,可边建设边通车,缩短施工周期。
本高架停车场采用全新的科学技术,解决了现有停车场建设技术的种种技术欠缺和不足,从而有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高架停车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空层,马路通道穿过所述架空层;
大平台层,大平台层位于所述架空层的上方,所述大平台层设有两个双向出入的出入车道,所述出入车道连通所述架空层和所述大平台层,所述大平台层上还设有多个泊车机器人;
至少三层停车库层,所述停车库层位于所述大平台层的上方,每层所述停车库层上设有多个所述泊车机器人;
所述大平台层和所述停车库层之间通过至少二个升降机连通,所述泊车机器人用于将汽车水平运进或者水平运出所述升降机或各停车位;
监控管理系统,所述监控管理系统用于各个所述泊车机器人和各个所述升降机,所述监控管理系统用于还用于对停车场进行运营、安全全面管理监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停车场,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升降机处对应设置有进车位和出车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架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平台层上还设有电动车停车位,所述电动车停车位上设有充电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架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平台层上设有环状车道,所述升降机和所述进车位和所述出车位均在所述环状车道内侧,所述电动车停车位位于所述环状车道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架停车场,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进车位和所述出车位平行设置且直线排列,所述电动车停车位在所述进车位和所述出车位直线排列方向的两个末端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停车库层上均设有两排停车位;
两排所述停车位之间设有运车车道,所述运车车道和所述升降机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停车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梯或者楼梯,所述电梯或者所述楼梯连通所述大平台层和所述停车库层的楼顶及地面。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高架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架空层设置在至少四条马路车道上,所述马路车道为双向车道,每个方向上的所述马路车道对应设置一个引道连接所述出入车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架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库第一层上设有人行横道,所述人行横道通过电梯或者楼梯与所述大平台层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架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路车道两侧设有人行路道,所述出入车道设置在所述人行路道的上方,所述出入车道的进车处和出车处通过斜车道和地面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74823.4U CN209324085U (zh) | 2018-11-28 | 2018-11-28 | 高架停车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74823.4U CN209324085U (zh) | 2018-11-28 | 2018-11-28 | 高架停车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324085U true CN209324085U (zh) | 2019-08-30 |
Family
ID=67711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974823.4U Active CN209324085U (zh) | 2018-11-28 | 2018-11-28 | 高架停车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32408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142924B1 (en) * | 2020-06-01 | 2021-10-12 | Hyundai Motor Company | Vehicle connection system of multi-story building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2018
- 2018-11-28 CN CN201821974823.4U patent/CN20932408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142924B1 (en) * | 2020-06-01 | 2021-10-12 | Hyundai Motor Company | Vehicle connection system of multi-story building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47600B (zh) | 设置在窄小路边的微型敞开式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 | |
CN103526965B (zh) | 高架在十字路口上空由司机驾车经引导车道直接泊车的立体车库 | |
CN108625637B (zh) | 设在小区行车道上方的空间停车系统及停车取车方法 | |
CN102877674B (zh) | 横跨道路上空的立体车库与人行天桥组合体的结构形式 | |
WO2008009189A1 (fr) | Système urbain écologique sans blocage, économique en occupation du sol et en énergie et doté d'une organisation de l'espace | |
CN202559800U (zh) | 横跨道路上空能驾车直进停车位的立体车库 | |
CN209324085U (zh) | 高架停车场 | |
CN202431033U (zh) | 螺旋车道的多层停车场 | |
CN103469707B (zh) | 一种多功能城市道路 | |
CN105484544A (zh) | 一种圆形塔式立体车库 | |
CN203213671U (zh) | 一种新型的摩天轮式停车场 | |
CN216076557U (zh) | 一种自走式立体停车库 | |
WO2013037096A1 (zh) | 高架多层立体钢结构交通桥 | |
CN106968495A (zh) | 二列n排外驱套筒轮形车轮式组合平面无人车库 | |
CN205558410U (zh) | 跑道型立体车库 | |
CN207194551U (zh) | 十字道路口升降平移多层商场天桥四梯车库 | |
CN207194600U (zh) | 十字道路口升降平移多层商场天桥八梯车库 | |
CN106320769A (zh) | 一种多边形塔式充电停车楼 | |
CN207194572U (zh) | 十字道路口升降平移单层商场天桥四梯车库 | |
CN207177428U (zh) | 十字道路口巷道堆垛多层商场天桥八梯车库 | |
CN105484547A (zh) | 一种双半圆组合式立体车库 | |
CN106836954A (zh) | 十字道路口巷道堆垛多层商场天桥八梯车库 | |
CN213806841U (zh) | 用固定尺寸钢结构框架建加层或多层自走式停车场 | |
CN204826803U (zh) | 一种大中型车辆的立体充电停车库 | |
CN216517167U (zh) | 一种利用人行道开发的集约型街边立体停车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