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18450U - 卷线装置和拉丝机 - Google Patents

卷线装置和拉丝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18450U
CN209318450U CN201822078254.1U CN201822078254U CN209318450U CN 209318450 U CN209318450 U CN 209318450U CN 201822078254 U CN201822078254 U CN 201822078254U CN 209318450 U CN209318450 U CN 209318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oiling apparatus
wire
driving
lo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7825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祖生
何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Sabeth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Sabeth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Sabeth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Sabeth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7825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184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18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184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卷线装置和拉丝机,卷线装置包括装载装置、转动装置、平移装置和检测装置,装载装置包括装载架,装载架用于承载线架,转动装置设置在装载装置上,转动装置驱动装载架沿卷线方向转动,平移装置驱动装载装置沿排线方向移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驱动装置和光传感器组件,光传感器组件朝向装载架设置,检测驱动装置驱动光传感器组件沿叠线方向移动,排线方向与叠线方向垂直。利用实时检测卷绕金属丝线的外轮廓,继而实现在卷绕金属丝线是根据外轮廓进行填充卷绕,不仅保证位于中部丝线的紧密排布,且也能够保证线架端部的紧密排布,空间利用率高,排线紧密有序,实现高效稳定的卷线。

Description

卷线装置和拉丝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线装置和拉丝机。
背景技术
拉丝机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线材加工设备,拉丝机能够可对碳钢丝、不锈钢丝、铜丝、合金铜丝、铝合金丝等进行伸线加工,使线材的直径、圆度和形状达到预设要求。随着现代工业的需求,金属丝线的直径需要越来越小。在拉丝成型后需要对丝线卷绕包装,而现有的卷线装置对细小的丝线进行卷绕时,容易发生位于线架端部的丝线排序不整齐,影响后续的抽取使用,且空间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高效稳定卷线的卷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高效稳定卷线的拉丝机。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卷线装置,包括装载装置、转动装置、平移装置和检测装置,装载装置包括装载架,装载架用于承载线架,转动装置设置在装载装置上,转动装置驱动装载架沿卷线方向转动,平移装置驱动装载装置沿排线方向移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驱动装置和光传感器组件,光传感器组件朝向装载架设置,检测驱动装置驱动光传感器组件沿叠线方向移动,排线方向与叠线方向垂直。
由上述方案可见,金属丝线沿卷线方向卷绕在线架上,金属丝线沿排线方向排成一排,且沿叠线方向叠堆成多排,而可沿叠线方向移动的光传感器组件朝向装载架设置,配合可沿排线方向移动的装载装置,继而可实现在卷线时,实时检测卷绕金属丝线的外轮廓,继而实现在卷绕金属丝线是根据外轮廓进行填充卷绕,不仅保证位于中部丝线的紧密排布,且也能够保证线架端部的紧密排布,空间利用率高,排线紧密有序,实现高效稳定的卷线。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装载装置还包括框架,装载架包括相对设置固定夹盘和自由夹盘,固定夹盘可沿卷线方向转动地设置在框架上,自由夹盘可朝向固定夹盘移动地设置在框架上,固定夹盘和自由夹盘用于夹持线架。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装载装置还包括夹持驱动装置,夹持驱动装置驱动自由夹盘沿叠线方向朝向或远离固定夹盘移动。
由上可见,通过固定夹盘和自由夹盘设置在框架上,并利用夹持驱动装置用于对线架进行夹持驱动,其方便于线架的更换和固定,且能够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转动装置与固定夹盘连接,转动装置驱动固定夹盘沿卷线方向转动。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转动装置包括转动驱动电机、驱动轮、皮带和从动轮,驱动轮与转动驱动电机连接,皮带连接在驱动轮和从动轮之间,从动轮与固定夹盘连接;转动驱动电机设置在框架上,固定夹盘位于框架的内侧,从动轮位于框架的外侧。
由上可见,自由夹盘的移动用于对线架的更换和固定,而固定夹盘则可相对固定地设置,并通过驱动电机对固定夹盘提供稳定的旋转驱动,并为线架提供稳定的旋转力,从而有效提高卷绕品质,而固定夹盘和从动轮的内外设置,能够优化结构布局,不干扰金属丝线的卷绕走线。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卷线装置还包括引导装置,引导装置设置在装载装置位于排线方向上的侧部上,引导装置包括引导架和引导线轮,引导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引导架上。
由上可见,通过引导装置的布置,使得进入线夹的金属丝线可先进行位置、角度调整,从而提高卷绕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平移装置包括平移驱动装置、滑块、底座和滑轨,滑轨沿排线方向延伸,滑轨设置在底座上,平移驱动装置驱动滑块在滑轨上沿滑轨移动,装载装置设置在滑块上。
由上可见,通过滑块和滑轨的稳定配合,使得装载装置能够实现稳定的平移,从而提高卷绕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光传感器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光传感器,两个光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装载装置位于排线方向上的两侧部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检测装置还包括两个延伸支架,一个光传感器设置在一个延伸支架的端部上,检测驱动装置与两个延伸支架连接并驱动延伸支架沿叠线方向移动。
由上可见,利用延伸支架为光传感器提供稳定的支撑,以及通过相对设置的光传感器,可通过发射的激光进行检测,当激光穿过的空余位置被金属丝线阻断时其能够获知该位置被填满,继而能够精确地对卷绕轮廓进行检测和丝线卷绕。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丝机,包括拉丝装置和卷线装置,卷线装置采用上述方案的卷线装置。
由上述方案可见,金属丝线沿卷线方向卷绕在线架上,金属丝线沿排线方向排成一排,且沿叠线方向叠堆成多排,而可沿叠线方向移动的光传感器组件朝向装载架设置,配合可沿排线方向移动的装载装置,继而可实现在卷线时,实时检测卷绕金属丝线的外轮廓,继而实现在卷绕金属丝线是根据外轮廓进行填充卷绕,不仅保证位于中部丝线的紧密排布,且也能够保证线架端部的紧密排布,空间利用率高,排线紧密有序,实现拉丝机的高效稳定卷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拉丝机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拉丝机实施例的另一视角下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拉丝机实施例的背侧视角下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拉丝机实施例位于丝线输入装置处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拉丝机实施例中丝线输入装置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拉丝机实施例中丝线松紧调节装置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拉丝机实施例中丝线松紧调节装置在背侧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拉丝机实施例中拉丝装置的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拉丝机实施例中拉丝装置在背侧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拉丝机实施例中拉丝装置位于排水口处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拉丝机实施例中拉丝模块的结构图。
图12是本发明拉丝机实施例中拉丝模块的爆炸图。
图13是本发明拉丝机实施例中拉丝模块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拉丝机实施例中出线装置在出线侧的结构图。
图15是本发明拉丝机实施例中出线装置在入线侧的结构图。
图16是本发明拉丝机实施例中出线装置的爆炸图。
图17是本发明拉丝机实施例中出线装置的剖视图。
图18是本发明拉丝机实施例中位于出线装置和丝线输出装置处的结构图。
图19是本发明拉丝机实施例中断线检测装置的结构图。
图20是本发明拉丝机实施例中卷线装置的结构图。
图21是本发明拉丝机实施例中卷线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22是本发明拉丝机实施例中卷线装置的爆炸图。
图23是本发明拉丝机实施例中卷线原理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拉丝机包括沿拉丝通道依次布置的丝线输入装置1、拉丝装置2、出线装置、3丝线输出装置4和卷线装置5。
参照图4和图5,丝线输入装置1设置有壳体111和可转动的盖体112,盖体112盖合在壳体111上继而形成容纳腔,丝线输入装置1在该容纳腔沿拉丝通道依次设置有丝线输出装置12、第一线轮13、第二线轮14、丝线松紧调节装置15和第三线轮16,丝线输出装置12位于壳体111的底部,丝线输出装置12包括丝线线轮121、从动轮122和驱动电机123,丝线线轮121为可更换式设计,丝线线轮121卷绕待拉丝的丝线,从动轮122与丝线线轮121连接,从动轮122通过皮带与驱动电机123连接,在驱动电机123的驱动下,从动轮122带动实现丝线线轮121的转动,丝线线轮121在从动轮122相对的一侧上还设置有旋转编码器,通过旋转编码器可实时获取丝线线轮121的转动速度、圈数和位置。
第一线轮13和第二线轮14均位于丝线输出装置12的上方,第一线轮13位于左侧且位于丝线输出装置12的正上方,第二线轮14位于第一线轮13的右侧,第二线轮14包括多个共轴转动的线轮。
参照图6和图7,丝线松紧调节装置15位于第二线轮14的下方,丝线松紧调节装置15包括安装架151、转杆179、调节线轮171、配重块174、限位组件和角度位置检测单元,安装架151固定安装在壳体111内,安装架151设置有铰接安装组件,铰接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孔、轴套152、轴承153和转轴154,安装孔贯穿安装架151地设置,轴套152固定设置在安装孔外,轴承153和转轴154均设置在轴套152内,轴承153连接在转轴154和轴套152之间,继而实现转轴154穿过且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孔内,转轴154在朝外的端部设置有横槽,转杆179的中部设置在横槽内,转轴154与转杆179驱动连接,转杆179可绕转轴154沿转动方向在纵向面转动。
调节线轮171包括多个共轴转动的线轮,多个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转杆179的第一端部171上,转杆179的第二端部173沿转杆179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定位孔175,配重块174套在转杆179的第二端部173上,插销插入定位孔175,插销与配重块174限位配合。
限位组件包括上限位块155、下限位块158、上限位位置传感器156和下限位位置传感器159,上限位块155和下限位块158均固定设置在安装架151上,上限位块155位于转杆179转动方向的上侧,下限位块158位于转杆179转动方向的下侧,上限位块155和下限位块158用于对转杆179的转动行程进行限位。上限位位置传感器156和下限位位置传感器159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光传感器,上限位位置传感器156插入上限位块155的通孔中,下限位位置传感器159插入下限位块158的通孔中,当转杆179转动至与上限位块155邻接时,且遮挡上限位块155的通孔中,通过上限位位置传感器156可对该上限位到达检测,同理,当转杆179转动至与下限位块158邻接时,且遮挡下限位块158的通孔中,通过下限位位置传感器159可对该下限位到达检测。当然上限位位置传感器156和下限位位置传感器159除了采用光传感器外,还可以采用物理接触式、电容式等位置传感器,同样也能够对上下限位进行检测。
角度位置检测单元和转杆179分别位于转轴154的两端上,即角度位置检测单元位于转轴154的朝内端部一侧上,角度位置检测单元包括光传感器178和转块176,转块176可沿转动方向转动地与转轴154驱动连接,转块176与转轴154同轴转动,转块176也和转杆179同向沿转动方向转动,转块176在外周的周面177设置有光栅,光传感器178朝向光栅进行检测,当转块176转动带动周面177转动时,光传感器178可根据光栅检测转轴154和转杆179在转动方向上的转动角度。
第三线轮16设置在丝线松紧调节装置15的上方,且与第二线轮14位于相同的高度,丝线输入装置1的金属丝线走线方向可参照图5所示的,金属丝线绕丝线松紧调节装置15的调节线轮171,可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转杆179的转动除了实时保持金属丝线的绷紧外,角度位置检测单元还能通过转杆179的位置或者当前金属丝线的受力情况,判断金属丝线的松紧度是否需要调节,并可通过驱动线轮或配重块进行调节。以及,通过丝线线轮121的旋转编码器获知待拉丝的金属丝线是否耗尽,以及输出丝线的速度是否过快或过慢,继而调节驱动电机123。
参照图8、图9和图10,拉丝装置2包括壳体211和盖体213,壳体211包括前壁、后壁212、底壁、左侧壁214和右侧壁215,左侧壁214的上方设置有丝线输入口216,盖体213可转动地铰接在后壁212上方,壳体211和盖体213围成实质密闭的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存放冷却液,壳体211在底部设置有排水口217。拉丝装置2还包括排水装置,排水装置包括操作杆221、杆体222、弹性件223和密封盖224,密封盖224连接在杆体222的下端部,密封盖224用于密封排水口217,操作杆221与杆体222的上端部铰接,操作杆221可转动地固定在壳体211的内壁上,弹性件223为弹簧,弹簧套在杆体222外,壳体211的内壁设置有定位块226,定位块226设置有定位孔,杆体222可沿纵向移动地穿过定位孔,弹性件223抵接在定位块226和密封盖224之间,通过在转动操作杆221使得杆体222沿纵向移动,继而实现密封盖224对排水口217的密封或打开。
拉丝装置2在壳体211内沿拉丝通道依次设置的多个拉丝单元22,拉丝通道是金属丝线拉丝成型的方向,拉丝单元22包括速度线轮221、旋转编码器223、拉丝模块23、驱动线轮222和伺服驱动装置224,速度线轮221、拉丝模块23和驱动线轮222沿拉丝通道依次布置,速度线轮221、拉丝模块23和驱动线轮222均位于壳体211内,旋转编码器223和伺服驱动装置224均位于壳体211并位于后壁212的背侧。拉丝模块23和驱动线轮222均位于速度线轮221的下方,丝线输入口216位于拉丝模块23的上方,丝线输入口216和速度线轮221位于相同高度。速度线轮221包括多个共轴转动的线轮,驱动线轮222的直径大于驱动线轮222的直径。
参照图11至图13,拉丝模块23包括安装架231、盖体245、固定座236、引导柱247、拉丝模具249和喷头235,固定座236设置有模具安装槽237、过孔238和过孔242,模具安装槽237沿拉丝通道贯穿,模具安装槽237上方敞口布置,模具安装槽237设置有拉丝入口243、限位台阶239和拉丝出口241,在限位台阶239和拉丝出口241,拉丝入口243沿拉丝通道的投影面积大于拉丝出口241沿拉丝通道的投影面积,过孔238和过孔242位于贯穿固定座236的底部并与模具安装槽237连通,过孔238和过孔242在固定座236底部连通,过孔238的开口位于拉丝入口243处,过孔242的开口位于台阶240处,拉丝出口241呈狭长的U型槽布置,在拉丝入口243还设置有承接台244。拉丝模具249设置在模具安装槽237中并与限位台阶239配合,限位台阶239位于拉丝通道的后侧,拉丝模具249内设置有拉丝孔,每个拉丝单元中的拉丝模具249内的拉丝孔直径均不同,且拉丝孔直径沿拉丝通道依次缩小,使得较粗的金属丝线经过多个拉丝模具的逐步成型位较细的金属丝线。
盖体245设置在拉丝入口243处并位于承接台244上,盖体245的边缘设置有四个定位孔,盖体245通过螺钉与定位孔与固定座236的固定孔固定连接。盖体245沿拉丝通道设置有引导安装孔246,引导安装孔246的上方贯穿地设置有过槽,引导柱247沿拉丝通道贯穿地设置有引导孔248,引导孔248的上方贯穿设置有过槽,引导柱247穿过引导安装孔246,引导安装孔246对引导柱247夹持,引导柱247的外端部位于模具安装槽237的外侧,引导柱247的内端部位于模具安装槽237的内侧,引导柱247的内端部与拉丝模具249邻接,继而实现拉丝模具249被引导柱247的内端部和限位台阶239夹持。
安装架231上沿横向设置有安装槽232,在安装槽232设置有喷头安装槽233,固定座236固定设置在安装槽232上,喷头安装槽233与过孔238、过孔242连通,喷头235安装在喷头安装槽233中,喷头235朝向过孔238和过孔242设置。盖板234固定设置在安装槽232的一侧,并实现固定座236对限位。
拉丝装置2在壳体内还设置有位置调节滚轮225,位置调节滚轮225同于调节金属丝线的输入位置,位置调节滚轮225设置在拉线方向最前端的拉丝模块的前侧且位于速度滚轮的下方,金属丝线从丝线输入装置的输出后经过丝线输入口216后,依次经过速度线轮221、位置调节滚轮225、拉丝模块23和驱动线轮222,在驱动线轮222的驱动作用下使金属丝线穿过拉丝模具249,继而将会发生相应的形变,随后金属丝线再依次经过下一拉丝单元的速度线轮221、拉丝模块23和驱动线轮222,当依次经过完全部的拉丝单元后可从出线装置3输出。
旋转编码器223与速度线轮221连接并获取速度线轮221的第一转动信号,旋转编码器223可向主控制装置输出第一转动信号,第一转动信号包括速度线轮221的转动速度、转动角度和转动圈数。伺服驱动装置224与驱动线轮222连接并驱动驱动线轮222转动,伺服驱动装置224向主控制装置输出第二转动信号,在拉丝成型时,由于金属丝线发生形变后其长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主控制装置可根据多个第一转动信号和多个第二转动信号,分别向各个伺服驱动装置224输出不同控制信号,使得每个驱动线轮222按照不同的拉力或速度进行丝线驱动。
在拉丝成型时,壳体211内装有冷却液,冷却液可浸泡拉丝模块,继而实现高效散热,同时壳体211在底部还设置有管路口218,冷却管路密封地穿过管路口218与喷头235连接,喷头235可用于喷射冷却液,其可用于冷却或冲洗拉丝模具。
参照图14至图17,并结合图18和图19,在壳体211位于输出端一侧的右侧壁215上设置有出线装置3,出线装置3的高度与拉丝模块的高度相符。出线装置3包括安装架31、基座32、出线件33、多个调节杆36、拉丝模具34、喷头327、导线柱35和断线检测装置37,安装架31固定安装在右侧壁215上,安装架3设置有贯穿的安装孔,基座32呈圆盘设置并通过螺钉327固定在安装架3的安装孔中,基座32沿拉丝通道贯穿设置有安装孔321,安装孔321内设置有内凹的弧形内壁,内凹的弧形内壁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圈322,基座32在安装孔321的外周朝外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壁324,环形壁324沿径向贯穿设置有多个定位孔325,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四个定位孔325,在相邻的两个定位孔325之间,环形壁324设置有U型的让位槽326,一个调节杆36可移动地穿过一个定位孔325,在本实施例中,在定位孔325的径向外侧设置有固定螺母,调节杆36与固定螺母螺纹配合,调节杆36穿过定位孔325并在安装孔321内设置有内端部361。
出线件33设置有弧形外壁331,出线件33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孔321中,弧形外壁331与弧形内壁配合,出线件33沿拉丝通道贯穿设置有出线孔333,出线孔333在靠外的一侧上设置有扩张的引导锥面,在出线孔333靠外的一侧上贯穿设置有过孔332,过孔332与出线孔333连通,喷头327安装在过孔332中,喷头327可喷射出冷却液并从过孔332喷出,而喷头327位于让位槽326中。
出线孔333设置有定位台阶334,拉丝模具34设置在出线孔33中并与定位台阶334邻接,导线柱35沿拉丝通道设置有导线孔351,导线柱35设置在出线孔333内,而拉丝模具34邻接在导线柱35的内端部和定位台阶334之间。出线装置3还包括固定环323,固定环323固定在基座32的靠内侧,固定环323邻接在弧形外壁331外,已实现出线件的位置限位。
在出线装置3和断线检测装置37的下方设置有承载盘38,承载盘38设置有排水口381,承载盘38用于承载外漏的冷却液,是由于冷却液的液面也会高于出线装置3,故冷却液也会对拉丝模具34进行冷却。
进行出线方向调节时,调节调节杆36的行进,调节杆36的内端部与出线件33邻接,通过调节杆36的相互位置调节,继而实现出线件33的转动和出线方向的调节固定。
参照图18和图19,断线检测装置37位于出线件33的输出端一侧上,断线检测装置37包括位置检测传感器378、转杆372、两个弹性件377、清洁件376和支架371,支架371固定设置,支架371的端部设置有铰接端,转杆372的铰接端375与支架371的铰接端铰接,转杆372可绕铰接端转动,清洁件376设置在支架371的自由端上,清洁件376可采用海绵件、橡胶件等擦拭件,支架371沿横向设置有横杆,支架371沿横向设置有横杆,弹性件可采用弹簧或橡皮件等,弹性件377连接在支架371的横杆和支架371的横杆上,两个弹性件377分别位于转杆372的两侧上。
在转杆372的铰接端375的下端设置有检测部373,检测部373为凸块,检测部373随转杆372的转动而转动,位置检测传感器378采用光传感器,位置检测传感器378固定设置在支架371的下侧,光传感器朝向检测部373。清洁件376位于拉丝通道上,弹性件为清洁件376施加向下的压力,金属丝线位于清洁件376的下方并与清洁件376滑动摩擦,当金属丝线断裂时,转杆372将朝下转动,继而使得检测部373朝向位置检测传感器378移动,光传感器朝向检测部373设置,继而能够对检测部373的位置,即转杆的位置进行检测,从而获知金属丝线是否断裂。
拉丝机在断线检测装置37的后端设置有丝线输出装置,丝线输出装置沿拉丝通道依次设置有驱动线轮41、速度线轮42、丝线松紧调节装置43和位置调节线轮44,丝线松紧调节装置43可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丝线松紧调节装置的结构,通过丝线松紧调节装置43调节和检测输出端侧的金属丝线松紧程度,而速度线轮42也连接有旋转编码器,位置调节线轮44也是有伺服驱动装置驱动,金属丝线从位置调节线轮44输出至卷线装置5。
参照图20至图22,卷线装置5包括装载装置51、平移装置53、线架54、检测装置55和引导装置52,装载装置51包括框架511、装载架和夹持驱动装置515,框架511呈矩形布置,在框架511的中部形成有卷线空间512,装载架包括相对设置固定夹盘514和自由夹盘513,固定夹盘514可沿卷线方向转动地设置在框架511上并位于框架511的内侧,自由夹盘513可朝向固定夹盘514移动地设置在框架511上并位于框架511的内侧,夹持驱动装置515采用气动驱动或液动驱动,夹持驱动装置515位于框架的外侧,夹持驱动装置515与自由夹盘513连接并驱动自由夹盘513沿叠线方向朝向或远离固定夹盘514移动,固定夹盘514和自由夹盘513用于夹持线架54。
线架54设置有柱体541和位于柱体541两侧设置盘体,柱体541沿轴向设置有通孔,柱体541用于卷绕金属丝线,两个盘体朝外的端面分别设置有凹陷定位槽542,在凹陷定位槽对称设置有两个驱动凸起543,驱动凸起543的圆形或环形布置。与线架54对应的,固定夹盘514和自由夹盘513分别设置有定位台阶544和两个卡槽545,两个卡槽545对称设置在定位台阶544的外周,当固定夹盘514和自由夹盘513夹持线架54时,定位台阶544与凹陷定位槽542配合,卡槽545与驱动凸起543配合。转动装置包括转动驱动电机516、驱动轮517、皮带518和从动轮519,转动驱动电机516设置在框架511上,驱动轮517与转动驱动电机516连接,皮带518连接在驱动轮517和从动轮519之间,从动轮519位于框架511的外侧,从动轮519与固定夹盘514连接,在驱动电机516的驱动下,从动轮519通过卡槽545与驱动凸起543带动固定夹盘514沿卷线方向转动。
平移装置53包括平移驱动装置531、滑块534、底座532和滑轨533,滑轨533沿排线方向延伸,滑轨533设置在底座532上,平移驱动装置531可采用气动驱动或液动驱动,平移驱动装置531驱动滑块534在滑轨533上沿滑轨533移动,装载装置51的框架511设置在滑块534上,在平移驱动装置531的驱动下,通过滑块534的带动,使装载装置51沿排线方向。
检测装置55包括固定支架551、检测驱动装置552、滑块553、两个延伸支架554和光传感器组件,固定支架551固定设置在底座532的下方,检测驱动装置552固定在固定支架551中,检测驱动装置552采用气动或液动驱动,固定支架551设置有滑轨,滑块553与滑轨滑动配合,两个延伸支架554设置在滑块553的两侧上,且位于底座532的两侧上,光传感器组件55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光传感器555,两个光传感器555分别设置在装载装置51位于排线方向上的两侧部上,一个光传感器555设置在一个延伸支架554的端部上,光传感器555分别朝向装载架设置,在检测驱动装置552驱动下,带动延伸支架和光传感器555沿叠线方向移动。
引导装置52位于位置调节线轮44的后端,引导装置52设置在装载装置51位于排线方向上的侧部上,引导装置52包括引导架521、引导线轮522和引导线轮523,引导线轮522和引导线轮523可转动地设置在引导架521上,引导线轮522低于引导线轮523,金属丝线从调节线轮44输出后,经过引导线轮522和引导线轮523后,输入至线架54进行绕线。
线架54绕其轴线沿卷线方向转动,线架54亦可沿排线方向横向移动,排线方平行与线夹的轴向,而光传感器555可沿叠线方向纵向移动,叠线方向平行与线夹的径向,排线方向与叠线方向垂直。
参照图23,下面讲述绕线的步骤,参照图23(a),开始卷线时,可从线架54的端部开始,而丝线可先进行打结,而相对设置的光传感器555的检测光线穿过线架54的底部对金属丝线的卷绕情况进行检测。
参照图23(b),进行卷线时,线架54转动,并沿排线方向朝右侧移动,继而实现金属丝线56沿排线方向的第一层561依次卷绕,卷绕时,由于位于底部的检测光线是逐步对金属丝线的位置进行检测,即检测光线贯通,金属丝线卷绕后,检测光线阻挡,线架移动至检测光线再次刚刚贯通,故线架可根据实际金属丝线的直径逐步移动,使得金属丝线的排布是实质紧密排布。
参照图23(c),当绕线至线架54的端部时,即端部均被金属丝线排满时,则光传感器555沿叠线方向朝下移动,移动至检测光线刚好能够穿过的位置,从此位置开始第二层的金属丝线的卷绕。
参照图23(d),进行第二层的卷绕时,线架54转动,并沿排线方向朝左侧移动,同理地进行金属丝线56的第二层562紧密卷绕。最终金属丝线可沿排线方向排布,沿叠线方向叠堆,完成丝线的卷绕工序。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是较佳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具有更多的变换,如角度位置检测单元还可以采用旋转编码器进行检测。
由上可见,金属丝线经过调节线轮,且由于转杆的可转动设置,使得调节线轮和配重块能够绕铰接安装组件转动,通过角度位置检测单元实时获知转杆在转动方向上的转动角度,使用者能够根据转动角度获知金属丝线的松紧程度,使用者可调节配重块的位置或者配重块的数量,继而实现调节线轮对金属丝线的压力可调节。通过转轴与安装孔的配合,使得转轴和转杆的转动更为稳定。由于转轴和转杆是同步转动的,故通过检测转轴的转动角度,其结构可更为简单可靠。通过转块的光栅和光传感器的设置,其能够准确地对转杆的位置进行检测。由于调节线轮需要被金属丝线经过,故将角度位置检测单元设置在转杆的相对一侧上,优化结构布局,有效提高稳定性。通过插销和定位孔的配合,方便于配重块的安装和调节。通过多个可转动的线轮,使得金属丝能够绕调节线轮多圈,能够提高设备运转时和拉丝成型时的缓冲空间。通过限位块和限位位置传感器的设置,不仅能够限制转动的活动行程,同时利用传感器的反馈,可使拉丝装置的电机或相应的电机停止运作,从而实现对金属丝线的保护。
另外,金属丝线沿拉丝通道依次通过速度线轮、拉丝模块和驱动线轮,由于金属丝线经过拉丝模块后会发生形变,其长度或尺寸均发生变化,故通过速度线轮和驱动线轮分别获取形变前后的速度,并根据反馈的转动信号对各个拉丝单元的伺服驱动装置和驱动线轮进行调节,继而实现分段拉力精细调节,尤其在对尺寸小的金属丝线进行成型时,在保证金属不被拉断的同时,且丝线成型稳定性高效率高。通过拉丝模块、驱动线轮和速度线轮的上下布局,其能够效果优化设备空间利用率,使得丝线在有效空间可实现多段拉丝成型。通过多个共轴转动的线轮可使金属丝线卷绕多圈,其可有效提高金属丝线在拉丝成型的缓冲空间。通过较大直径的驱动线轮可提高拉丝驱动的稳定性。将旋转编码器和伺服驱动装置设置在壳体外,可提高旋转编码器和伺服驱动装置的运行稳定性,而由于拉丝成型时会产生大量废热,需要对废热进行散热,故可在壳体进行相应水冷、风冷等操作。通过固定座对拉丝模具的固定,以及喷头可通过过孔喷射冷却液进行散热,使得拉丝模块进行稳定地成型工作。在成型不同丝线时,需要更换不同的拉丝模具,在拉丝模具安装方面,可从拉丝入口进入并通过盖体进行盖合固定。通过引导柱的引导孔设置,实现对金属丝线的方向引导,使得金属丝线在进入拉丝模具时,保证金属丝线与拉丝模具共轴布置,故可提高工艺的稳定性。安装架除了可对喷头进行稳定安装外,其还可以用于固定安装在壳体上。
并且,通过实质密闭的容纳腔可承载冷却液,使得拉丝模块可浸泡在冷却液中进行导热,其导热效率更高,同时冷却液能够更加环保高效地利用。通过喷头的设置,不仅能够对拉丝模具进行喷液冷却外,还可以通过高速的喷液对拉丝模具进行清洁,而管路口的设置方便与喷头连接,而位于底部的布置有利于不干扰拉丝设备的布局。通过丝线输入口、拉丝模块、驱动线轮和速度线轮的上下布局,其能够效果优化设备空间利用率,使得丝线在有效空间可实现多段拉丝成型,同时拉丝模块位于下方的布置方便于被冷却液浸泡,也减少冷却液的使用量。通过排水装置的设置,方便于对冷却液的排放,同时利用弹簧的设置,提高容纳腔的密闭性。通过实质密闭的容纳腔可承载冷却液,使得拉丝模块可浸泡在冷却液中进行导热,其导热效率更高,同时冷却液能够更加环保高效地利用。
以及,通过出线件可转动的安装在基座的安装孔中,并且通过多个可调节移动的调节杆调节固定出线件的出线方向,继而实现出线角度可调节,避免不合理的走线所导致丝线张力过大,有效提高丝线成型稳定性。通过布置拉丝模具,使金属丝线在成型出线时作最后的成型限位。通过设置导线柱,利用导线柱和定位台阶对拉丝模具进行限位,其成型稳定性更高。通过喷头的安装布置,喷头可对出线孔喷射冷却液,不仅可以实现散热还能够对进行清洁。环形壁的定位孔方便于调节杆的装配和调节,并利用让位槽避让喷头设置,使得出线装置的结构更为合理紧凑。通过断线检测装置,使得转动的自由端能够抵在金属丝线上,并清洁件对金属丝线进行清洁,当金属丝线断裂时候,转杆掉落并转动,继而可被位置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从而可获知金属丝线断裂的情况,继而可进行紧急停机。
再者,金属丝线沿卷线方向卷绕在线架上,金属丝线沿排线方向排成一排,且沿叠线方向叠堆成多排,而可沿叠线方向移动的光传感器组件朝向装载架设置,配合可沿排线方向移动的装载装置,继而可实现在卷线时,实时检测卷绕金属丝线的外轮廓,继而实现在卷绕金属丝线是根据外轮廓进行填充卷绕,不仅保证位于中部丝线的紧密排布,且也能够保证线架端部的紧密排布,空间利用率高,排线紧密有序,实现高效稳定的卷线。通过固定夹盘和自由夹盘设置在框架上,并利用夹持驱动装置用于对线架进行夹持驱动,其方便于线架的更换和固定,且能够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自由夹盘的移动用于对线架的更换和固定,而固定夹盘则可相对固定地设置,并通过驱动电机对固定夹盘提供稳定的旋转驱动,并为线架提供稳定的旋转力,从而有效提高卷绕品质,而固定夹盘和从动轮的内外设置,能够优化结构布局,不干扰金属丝线的卷绕走线。通过引导装置的布置,使得进入线夹的金属丝线可先进行位置、角度调整,从而提高卷绕稳定性。通过滑块和滑轨的稳定配合,使得装载装置能够实现稳定的平移,从而提高卷绕的稳定性。利用延伸支架为光传感器提供稳定的支撑,以及通过相对设置的光传感器,可通过发射的激光进行检测,当激光穿过的空余位置被金属丝线阻断时其能够获知该位置被填满,继而能够精确地对卷绕轮廓进行检测和丝线卷绕。

Claims (10)

1.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载装置,所述装载装置包括装载架,所述装载架用于承载线架;
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装载装置上,所述转动装置驱动所述装载架沿卷线方向转动;
平移装置,所述平移装置驱动所述装载装置沿排线方向移动;
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驱动装置和光传感器组件,所述光传感器组件朝向所述装载架设置,所述检测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光传感器组件沿叠线方向移动,所述排线方向与所述叠线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载装置还包括框架,所述装载架包括相对设置固定夹盘和自由夹盘,所述固定夹盘可沿所述卷线方向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自由夹盘可朝向所述固定夹盘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固定夹盘和所述自由夹盘用于夹持所述线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载装置还包括夹持驱动装置,所述夹持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自由夹盘沿所述叠线方向朝向或远离所述固定夹盘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装置与所述固定夹盘连接,所述转动装置驱动所述固定夹盘沿所述卷线方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动驱动电机、驱动轮、皮带和从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转动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皮带连接在所述驱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所述从动轮与所述固定夹盘连接;
所述转动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固定夹盘位于所述框架的内侧,所述从动轮位于所述框架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线装置还包括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设置在所述装载装置位于所述排线方向上的侧部上,所述引导装置包括引导架和引导线轮,所述引导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引导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移装置包括平移驱动装置、滑块、底座和滑轨,所述滑轨沿所述排线方向延伸,所述滑轨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平移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轨上沿所述滑轨移动,所述装载装置设置在所述滑块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光传感器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光传感器,两个所述光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装载装置位于所述排线方向上的两侧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两个延伸支架,一个所述光传感器设置在一个所述延伸支架的端部上,所述检测驱动装置与两个所述延伸支架连接并驱动所述延伸支架沿所述叠线方向移动。
10.拉丝机,包括拉丝装置和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线装置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卷线装置。
CN201822078254.1U 2018-12-11 2018-12-11 卷线装置和拉丝机 Active CN209318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78254.1U CN209318450U (zh) 2018-12-11 2018-12-11 卷线装置和拉丝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78254.1U CN209318450U (zh) 2018-12-11 2018-12-11 卷线装置和拉丝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18450U true CN209318450U (zh) 2019-08-30

Family

ID=67726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78254.1U Active CN209318450U (zh) 2018-12-11 2018-12-11 卷线装置和拉丝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184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9470A (zh) * 2023-11-20 2023-12-22 江苏兴海特钢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自动拉丝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9470A (zh) * 2023-11-20 2023-12-22 江苏兴海特钢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自动拉丝机
CN117259470B (zh) * 2023-11-20 2024-02-09 江苏兴海特钢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自动拉丝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32402A (zh) 丝线松紧调节装置和拉丝机
CN208099363U (zh) 一种用于车床主轴的安装支架
CN209318450U (zh) 卷线装置和拉丝机
CN209502578U (zh) 拉丝装置和拉丝机
CN102315014A (zh) 一种多段小型磁环绕线机
CN209206062U (zh) 丝线松紧调节装置和拉丝机
CN101007363A (zh)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CN105000429A (zh) 一种拉丝机
CN207975431U (zh) 一种机载式农业图像视频采集减震装置
CN207642071U (zh) 双模弯管机
CN109317526A (zh) 拉丝装置和拉丝机
CN209502577U (zh) 出线装置和拉丝机
CN209318449U (zh) 一种液冷散热的拉丝装置和拉丝机
CN202479246U (zh) 直进式拉丝机收线张力控制机构
CN108080469A (zh) 全自动卷边装置及带有全自动卷边装置的一体化加工设备
CN201002154Y (zh)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CN107377709B (zh) 一种绕管机
CN202093982U (zh) 一种多段小型磁环绕线机
CN106881772A (zh) 滚筒贮线式砂线切割机床
CN109622647A (zh) 一种拉丝机
CN208178107U (zh) 一种带有往复收线装置的伸线机
CN104477568B (zh) 一种自动化led灯头装配物料输送线体
CN206794417U (zh) 一种铜丝拉线机组的收线装置
CN107444971A (zh) 一种多工位卷线装置
CN209238937U (zh) 一种制刷机用折丝成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