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85628U - 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85628U
CN209285628U CN201821459369.9U CN201821459369U CN209285628U CN 209285628 U CN209285628 U CN 209285628U CN 201821459369 U CN201821459369 U CN 201821459369U CN 209285628 U CN209285628 U CN 2092856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p ring
intermediate plate
casing
clamping piece
pull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593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雄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JI PENGTIA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JI PENGTIA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JI PENGTIA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JI PENGTIA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593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856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85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856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的微创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其包括:外壳;滑动连接于外壳上的第一滑环和第二滑环;固定于外壳一端的第一套管;通过脱扣机构与第一套管连接的第二套管;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第一夹片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滑环连接,第二夹片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滑环连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同时穿过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固定于第二套管内的中间柱,中间柱部分突出第二套管外部,且中间柱位于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之间。使用第一夹片和中间柱形成的第一夹持区夹持创口一端的组织,并将该端组织移动至相对端组织一侧,此时使用第二夹片和中间柱形成的第二夹持区夹持相对端组织,从而实现大创伤面的夹持止血。

Description

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的微创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
背景技术
在微创手术中,需要的创口进行止血手术,此时,一般使用带有夹片的吻合夹夹持创口使其闭合从而实现止血。但是,现有吻合夹对创口尺寸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当创伤面过大时,普通吻合夹由于夹片的张开宽度的限制,就无法夹住创口两端的组织并将其夹持聚合。因此,对于微创手术中大创伤面的夹持止血,现有技术中无法采用吻合夹这一快速有效的止血方式,所以,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可适用于大创伤面止血的吻合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其可适用于较大创口的夹持止血,且同样具有夹持型吻合夹的所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包括:
外壳;
滑动连接于外壳上的第一滑环和第二滑环;
固定于外壳一端的第一套管;
通过脱扣机构与第一套管连接的第二套管;
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滑环连接,所述第二夹片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滑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同时穿过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
固定于第二套管内的中间柱,所述中间柱部分突出第二套管外部,且中间柱位于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之间,
所述第一滑环可拉动第一夹片缩入第二套管中,且第一夹片与中间柱形成第一夹持区,所述第二滑环可拉动第二夹片缩入第二套管中,且第二夹片与中间柱形成第二夹持区,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缩入一定位置后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脱开,继续拉动第一滑环、第二滑环中的至少一个,可使脱扣机构脱开与第二套管的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拉杆、第一钢丝和第一助推管,所述第一拉杆一端连接第一夹片,所述第一助推管与第一滑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拉杆、第二钢丝和第二助推管,所述第二拉杆一端连接第二夹片,所述第二助推管与第二滑环固定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一端均具有受力可变形拉直的勾状片,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一端均固定有铆钉,第一拉杆上的勾状片勾住第一夹片上的铆钉,第二拉杆上的勾状片勾住第二夹片上的铆钉,所述第二套管末端具有两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可插入铆钉从而使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定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套管包括过渡套、变径套和柔性管,所述过渡套通过脱扣机构与第二套管连接,且过渡套通过变径套连接于柔性管上,所述柔性管连接于外壳上,且柔性管内部具有两个相互分离的通道,用于分开穿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套管一端固定有卡扣圈,所述卡扣圈可抵住过渡套的端面,所述脱扣机构包括脱扣套,所述脱扣套一端固定于过渡套内部,且脱扣套另一端具有可与卡扣圈卡合的翻边,所述翻边卡与卡扣圈卡合从而连接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脱扣套一端具有可供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穿过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内径大于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的直径,并小于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宽度。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脱扣机构包括隔离板和钩杆,所述隔离板固定于过渡套内部,所述钩杆两端平行对折跨过隔离板,所述过渡套和第二套管在连接处具有相互连通的连接孔,所述钩杆两端弯折并插入连接孔中,从而实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连接,所述隔离板上具有可供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穿过的第二通孔,且且第二通孔的内径大于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的直径,并小于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宽度。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包括锥形筒、第一芯杆、第二芯杆和手环,所述第一芯杆和第二芯杆相对扣合,且第一滑环和第二滑环滑动安装于第一芯杆和第二芯杆间,所述锥形筒和手环分别固定于第一芯杆和第二芯杆扣合形成的结构的两端。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上安装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锁紧时,可防止脱扣机构脱出第二套管;所述定位机构松开时,拉动第一滑环和第二滑环中的至少一个,可拉动脱扣机构从第二套管中脱出。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尺块、并紧螺母和联动轴,所述定尺块滑动连接于第一芯杆和第二芯杆间,所述联动轴一端固定于定尺块上,所述并紧螺母转动可旋转后通过摩擦力将定尺块固定于第一芯杆上,所述联动轴一端具有阶梯面,所述第一滑环和第二滑环拼合且拼合处具有通道,所述阶梯面相对第一滑环和第二滑环位于定尺块另一侧,且所述阶梯面可顶住通道外侧。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具有相同的结构和造型,且均具有弧形结构,将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拉入第二套筒中,第二套筒侧壁的限制作用可使弧形结构逐渐拉直,从而使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分别与中间柱咬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第一滑环可拉动第一夹片缩入第二套管中,且第一夹片与中间柱形成第一夹持区,所述第二滑环可拉动第二夹片缩入第二套管中,且第二夹片与中间柱形成第二夹持区,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缩入一定位置后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脱开,继续拉动第一滑环、第二滑环中的至少一个,可使脱扣机构脱开与第二套管的连接。操作时,使用第一夹片和中间柱形成的第一夹持区夹持创口一端的组织,并将该端组织移动至相对端组织一侧,此时使用第二夹片和中间柱形成的第二夹持区夹持相对端组织,从而实现大创伤面的夹持止血。同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吻合夹同样具有普通吻合夹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吻合夹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在所述第二套管处的透视图;
图3是图2中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脱扣套处的剖面图;
图5是图4中所述翻边与卡扣圈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外壳处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外壳处的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所述吻合夹在柔性管下部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所述脱扣机构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所述脱扣机构处的透视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外壳,11:锥形筒,12:芯杆,121:第一芯杆,1211:第一通道,13:手环,21:第一滑环,22:第二滑环,31:第一套管,311:过渡套,312:变径套,313:柔性管,314:连接套,315:连接管,32:第二套管,321:定位孔,322:卡扣圈,323:连接孔,41:第一夹片,42:第二夹片,5:中间柱,51:销轴,6:定位机构,61:并紧螺母,62:定尺块,63:联动轴,631:阶梯面,711、721:铆钉,712:第一拉杆,7121、7221:勾状片,713:第一钢丝,714:第一助推管,722:第二拉杆,723:第二钢丝,724:第二助推管,81:脱扣套,811:翻边,812:第一通孔,821:隔离板,8211:第二通孔,822: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所述吻合夹的立体图,所述吻合夹包括有外壳1、第一滑环21、第二滑环22、第一套管31、第二套管32、第一夹片41、第二夹片42和中间柱5,优选的,在外壳1上还安装有定位机构6。第一滑环21和第二滑环22相对滑动连接于外壳1上,在外壳1一端固定有第一套管31,在第一套管31一端通过脱扣机构连接有第二套管32。在第二套管32的末端,具有弯曲方向相反的第一夹片41和第二夹片42,且第一夹片41通过第一连接件(图中未示出)连接至第一滑环21,第二夹片42通过第二连接件(图中未示出)连接至第二滑环22。在第一夹片41和第二夹片42间安装有中间柱5,所述中间柱5固定于第二套管32内,且一部分露出于第二套管32外部。
结合图2和图3,具体说明所述吻合夹的夹持和定位结构原理。中间柱5通过销轴51固定于第一套管31内部。第一夹片41和第二夹片42均为弧状结构,且两者的弯曲方向相反,在第一夹片41和第二夹片42末端均固定有铆钉711、721,在铆钉711上连接有第一拉杆712,在铆钉721上连接有第二拉杆722,且第一拉杆712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钢丝713,第二拉杆722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钢丝723。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拉杆712和第二拉杆722与铆钉连接的部位均具有勾状片7121、7221,且所述勾状片在受到一定拉力作用后可形变拉直的结构。因此,在第一钢丝713拉动第一拉杆712向内收缩时,其可通过铆钉711拉动第一夹片41向第二套管32内部收缩,由于第二套管32侧壁的限位作用以及第一夹片41的弹性形变,第一夹片41的头部向中间柱5方向靠近形成夹持动作;由于第一夹片41在缩入第二套管32过程中,由于其本身存在的弹性作用,第一夹片41与铆钉711连接的部位将向远离中间轴方向运动,逐渐地,铆钉711将顶住第二套管32内壁并对其内壁施加压力。当铆钉711运动至第二套筒末端开设的定位孔321位置时,由于第一夹片41的弹性力,铆钉711被压入定位孔321中,继续拉动第一钢丝713,由于铆钉711已卡死,第一夹片41无法进一步缩入,此时,上述第一拉杆712由于存在的勾状片7121受力发生形变,使其脱离与铆钉711的扣合,从而使第一连接件脱离第一夹片41,且第一夹片41卡死无法再重新推出。由于第二夹片42以及与其连接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和连接关系与第一夹片41相同,因此,其夹持和脱离过程也与第一夹片41相同,故不再赘述。
结合图4和图5,具体说明所述吻合夹的第一套管31和第二套管32脱扣的结构和原理。所述第一套管31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渡套311、变径套312和柔性管313,优选的,所述柔性管313为弹簧管,所述柔性管313固定于外壳1上,所述过渡套311通过脱扣套81与第二套管32连接。在第二套管32的一端固定有卡扣圈322,所述卡扣圈322具有一内径小于第二套管32内径的卡合面,对应于卡合面,在脱扣套81上设置有翻边811,并将脱扣套81的一端固定于过渡套311内部。所述第一套管31和第二套管32通过卡扣圈322和脱扣套81的配合实现连接。且在脱扣套81的一端具有第一通孔812,所述第一通孔812有两个,将第一钢丝713和第二钢丝723穿过第一通孔812,且保证第一通孔812的直径应小于第一拉杆712和第二拉杆722的宽度。当第一拉杆712和第二拉杆722均脱开铆钉后,在第一钢丝713和第二钢丝723的拉动下,第一拉杆712和第二拉杆722继续向内部拉动,当第一拉杆712和第二拉杆722的端面顶住脱扣套81的第一通孔812时,由于其无法通过第一通孔812的限制,第一拉杆712和第二拉杆722可拉动脱口套向内收缩。由于翻边811具有受力变形的特性,其与卡扣圈322的卡合面脱离,从而使过渡套311和第二套管32间的连接断开,实现脱扣。
结合图6和图7,具体说明外壳1处使用第一滑环21和第二滑环22进行夹持并脱扣的结构和操作原理。所述外壳1包括锥形筒11、芯杆12和手环13,且所述锥形筒11、芯杆12和手环13依次连接。所述芯杆12包括第一芯杆121和第二芯杆扣合而成,且第一芯杆121和第二芯杆均具有轨道可供第一滑环21、第二滑环22和定尺块62滑动。所述柔性管313通过连接套314固定于芯杆12中,且在芯杆12中为适应第一钢丝713和第二钢丝723连接第一滑环21和第二滑环22需要的间距扩大,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通过第一芯杆121和第二芯杆上分别具有的第一通道1211和第二通道拼合而成。在第一钢丝713和第一滑环21间通过第一助推管714连接,在第二钢丝723和第二滑环22间通过第二助推管724连接。由于第一滑环21和第二滑环22拼合后具有圆形通道,因此,可将联动轴63穿过第一滑环21和第二滑环22间并在一端固定有定尺块62,定尺块62上安装有并紧螺母61,所述并紧螺母61可旋转并顶住第二芯杆的表面,并由于压力导致其与第二芯杆表面具有摩擦力,从而限制定尺块62在轨道上的滑动。在联动轴63的另一端,具有一阶梯面631,且阶梯面631宽度大于第一滑环21和第二滑环22扣合形成通道的直径,因此,其可顶住第一滑环21和第二滑环22,防止其进一步向后滑动。
以下,具体说明所述吻合夹的使用方法。首先,在止血手术准备工作中,需要拧紧并紧螺母61,将定尺块62定位,之后推动第一滑环21和第二滑环22使第一夹片41和第二夹片42均处于张开状态。之后,将吻合夹通过钳道放入至组织表面,将第一夹片41和中间柱5推至创口的一边,拉动第一滑环21,使第一夹片41向中间柱5方向夹持,从而使第一夹片41和中间柱5夹持住创口一边的组织。此时,铆钉711卡入定位孔321中,第一拉杆712从铆钉711上拉脱,第一夹片41卡死。将整个吻合夹移动至创口另一边,并使第二夹片42和中间柱5位于另一边创口边缘的两边,并拉动第二滑环22,以与第一滑环21相同的动作对组织进行夹持。当第一拉杆712和第二拉杆722均完全拉脱后,拧松并紧螺母61,使定尺块62可沿轨道自由滑动,此时,同时拉动第一滑环21和第二滑环22,第一拉杆712和第二拉杆722的顶端将顶住脱口套的顶面并使翻边811变形从而从卡扣圈322中脱出。之后,第一套管31和第二套管32将分离,第一夹片41、第二夹片42和中间柱5夹持创口止血,第二套管32上的定位孔321和铆钉卡合也留于体内用于固定第一夹片41和第二夹片42,其余部分通过钳道被拉出体外,完成大创伤面的止血操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以下,仅说明相对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如图8所示,在变径套312上还安装有连接管315,所述连接管315套于一部分柔性管313外部。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的脱扣机构包括隔离板821和钩杆822,所述钩杆822在中部弯曲形成“几”字形构造,并通过设置于隔离板821上的沟槽将钩杆822的中部跨越隔离板821并固定,在钩杆822的两端均具有弯曲造型。在第二套管32和过渡套311的接合部位具有相互连通的连接孔323,将连接板固定于变径套312上,将钩杆822的两端勾入连接孔323中,通过上述结构时第一套管31和第二套管32连接。隔壁板上具有与第一拉杆712和第二拉杆722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812和第二通孔8211,且第一通孔812和第二通孔8211的直径应小于第一拉杆712和第二拉杆722的宽度。
当第一拉杆712和第二拉杆722拉脱后,进一步拉动,第一拉杆712和第二拉杆722可顶住隔离板821。钩杆822两端的弯曲造型由于受到外力变形被拉直,从而使第二套管32和过渡管失去连接力,以实现脱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滑动连接于外壳上的第一滑环和第二滑环;
固定于外壳一端的第一套管;
通过脱扣机构与第一套管连接的第二套管;
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滑环连接,所述第二夹片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滑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同时穿过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
固定于第二套管内的中间柱,所述中间柱部分突出第二套管外部,且中间柱位于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之间,
所述第一滑环可拉动第一夹片缩入第二套管中,且第一夹片与中间柱形成第一夹持区,所述第二滑环可拉动第二夹片缩入第二套管中,且第二夹片与中间柱形成第二夹持区,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缩入一定位置后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脱开,继续拉动第一滑环、第二滑环中的至少一个,可使脱扣机构脱开与第二套管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拉杆、第一钢丝和第一助推管,所述第一拉杆一端连接第一夹片,所述第一助推管与第一滑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拉杆、第二钢丝和第二助推管,所述第二拉杆一端连接第二夹片,所述第二助推管与第二滑环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一端均具有受力可变形拉直的勾状片,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一端均固定有铆钉,第一拉杆上的勾状片勾住第一夹片上的铆钉,第二拉杆上的勾状片勾住第二夹片上的铆钉,所述第二套管末端具有两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可插入铆钉从而使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定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包括过渡套、变径套和柔性管,所述过渡套通过脱扣机构与第二套管连接,且过渡套通过变径套连接于柔性管上,所述柔性管连接于外壳上,且柔性管内部具有两个相互分离的通道,用于分开穿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一端固定有卡扣圈,所述卡扣圈可抵住过渡套的端面,所述脱扣机构包括脱扣套,所述脱扣套一端固定于过渡套内部,且脱扣套另一端具有可与卡扣圈卡合的翻边,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通过翻边卡与卡扣圈卡合相连接,所述脱扣套一端具有可供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穿过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内径大于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的直径,并小于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机构包括隔离板和钩杆,所述隔离板固定于过渡套内部,所述钩杆两端平行对折跨过隔离板,所述过渡套和第二套管在连接处具有相互连通的连接孔,所述钩杆两端弯折并插入连接孔中,从而实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连接,所述隔离板上具有可供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穿过的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的内径大于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的直径,并小于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锥形筒、第一芯杆、第二芯杆和手环,所述第一芯杆和第二芯杆相对扣合,且第一滑环和第二滑环滑动安装于第一芯杆和第二芯杆间,所述锥形筒和手环分别固定于第一芯杆和第二芯杆扣合形成的结构的两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安装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锁紧时,可防止脱扣机构脱出第二套管;所述定位机构松开时,拉动第一滑环和第二滑环中的至少一个,可拉动脱扣机构从第二套管中脱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尺块、并紧螺母和联动轴,所述定尺块滑动连接于第一芯杆和第二芯杆间,所述联动轴一端固定于定尺块上,所述并紧螺母转动可旋转后通过摩擦力将定尺块固定于第一芯杆上,所述联动轴一端具有阶梯面,所述第一滑环和第二滑环拼合且拼合处具有通道,所述阶梯面相对第一滑环和第二滑环位于定尺块另一侧,且所述阶梯面可顶住通道外侧。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具有相同的结构和造型,且均具有弧形结构,将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拉入第二套筒中,第二套筒侧壁的限制作用可使弧形结构逐渐拉直,从而使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分别与中间柱咬合。
CN201821459369.9U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 Active CN2092856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59369.9U CN209285628U (zh)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59369.9U CN209285628U (zh)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85628U true CN209285628U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52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59369.9U Active CN209285628U (zh)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856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9050A (zh) * 2018-09-06 2018-12-11 诸暨市鹏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9050A (zh) * 2018-09-06 2018-12-11 诸暨市鹏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
CN108969050B (zh) * 2018-09-06 2023-12-08 诸暨市鹏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69050A (zh) 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
CN112135572B (zh) 夹持装置
CN111419327B (zh) 端部执行器械
CN106236182B (zh) 一种止血夹夹持装置
JP6956199B2 (ja) 医療用組織クリップ釈放装置
CN209285628U (zh) 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
JP2018501033A (ja) 回収デバイス及び関連の使用方法
JP2007535997A (ja) 管状中隔オクルーダーの捕捉機構
CN103584898A (zh) 组织夹持装置
CN108577923A (zh) 连发施夹钳
CN101396293A (zh) 缝合器
CN102626335A (zh) 一种四连杆结构的止血夹
JPS6268465A (ja) 案内線システム
CN111803167A (zh) 封堵器、封堵器紧锁系统及紧锁方法
CN113194850A (zh) 结扎装置及卡合方法
CN110769764A (zh) 夹具处置器具
CN107802322A (zh) 一种磁控腹腔镜手术内置抓钳离合的磁锚定系统
CN110769765A (zh) 夹具处置器具
CN208709988U (zh) 一种胆道取石器
US20210219832A1 (en) Cleaning devices for instruments, and related methods
CN210811288U (zh) 封堵器及封堵器紧锁系统
WO2020207484A1 (zh) 封堵器、封堵器紧锁系统及紧锁方法
CN211355640U (zh) 组织拉钩及具有该组织拉钩的医用牵拉器
CN209173174U (zh) 导管鞘
CN217525213U (zh) 一次性内窥镜用软管式组织取样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