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09988U - 一种胆道取石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胆道取石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09988U
CN208709988U CN201820688050.7U CN201820688050U CN208709988U CN 208709988 U CN208709988 U CN 208709988U CN 201820688050 U CN201820688050 U CN 201820688050U CN 208709988 U CN208709988 U CN 208709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drag
line
biliary tract
movabl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8805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明泽
敖学斌
谭林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 Xuebin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68805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09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09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0998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胆道取石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胆道取石器包括第一手柄、外管、拉索、网篮、引导头和锁紧装置,第一手柄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外管固定于第一手柄。拉索穿设于外管内,拉索具有远端和近端,近端从第一手柄内穿出。网篮的一端连接于远端。引导头连接于网篮远离拉索的一端。锁紧装置用于将拉索与第一手柄锁紧。这种胆道取石器,在插入胆道和抽出胆道时,可通过锁紧装置将拉索与第一手柄锁紧,操作者无需手动将拉索拉紧,便于操作者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胆道取石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胆道取石器。
背景技术
通常,患有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常常会出现腹痛现象。目前,常采用胆道取石器取出结石,具体取石过程是:通过十二指肠镜进入胆管造影,了解结石的位置、大小及数量,再将十二指肠下乳头切开,然后将取石器插入胆道中将结石取出。在插入取石器的过程中,为保证取石器能够顺利插入胆道内,需要操作人员拉紧拉索,以使网篮收缩在外管内,操作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胆道取石器,以改善插胆道的过程中操作难度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胆道取石器,包括:
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
外管,所述外管固定于所述第一手柄;
拉索,所述拉索穿设于所述外管内,所述拉索具有远端和近端,所述近端从所述第一手柄内穿出;
网篮,所述网篮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远端;
引导头,所述引导头连接于所述网篮远离所述拉索的一端;
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用于将所述拉索与所述第一手柄锁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装置包括:
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具有引导面,所述活动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手柄向靠近所述引导面的方向移动;
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与所述第一手柄连接,所述锁紧件能够阻止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第一手柄向远离所述引导面的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活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基体和变形体,当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引导面接触并沿所述引导面移动时,所述变形体能够相对所述基体向靠近所述拉索的方向发生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形体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基体的第一变形部和第二变形部,所述拉索位于所述第一变形部与所述第二变形部之间;
当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引导面接触并沿所述引导面移动时,第一变形部和第二变形部均能够相对所述基体向靠近所述拉索的方向发生变形,以夹紧所述拉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变形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构成“L”形,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基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部向靠近所述第二变形部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变形部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构成“L”形,所述第三连接部远离所述第四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基体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相对所述第四连接部向靠近所述第一变形部的方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螺接于所述第一手柄,所述锁紧件能够推动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第一手柄向靠近所述引导面的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为管状结构,所述锁紧件的内壁上设有凸出部,所述活动件位于所述锁紧件内,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凸出部接触,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基体向远离所述引导面的方向移动的轨迹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变形部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变形部上设有第二卡槽;
所述第一手柄上设有第一卡凸和第二卡凸,所述第一卡凸卡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卡凸卡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当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第一手柄向靠近所述引导面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卡凸能够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滑动,所述第二卡凸能够在所述第二卡槽内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引导面为圆锥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导头的侧壁上设有导线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胆道取石器还包括第二手柄,所述近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胆道取石器,取石时,首先拉动拉索,使拉索在外管内轴向向内移动,使得引导头与外管的端部接触,此时,网篮收缩在外管内,通过锁紧装置将拉索与第一手柄锁紧,使得网篮始终收缩在外管内;随后将外管插入胆道中,带插入至结石所在位置时,松开锁紧装置,并推动拉索,使拉索在外管内轴向向外移动,使得网篮位于外管内并张开;将结石装入至网篮后,再次拉动拉索,使拉索在外管内轴向向内移动,网篮缩小并夹紧结石,再次通过锁紧装置将拉索与第一手柄锁紧,最后通过第一手柄将外管从胆道抽出,从而将结石取出。这种胆道取石器,在插入胆道和抽出胆道时,可通过锁紧装置将拉索与第一手柄锁紧,操作者无需手动将拉索拉紧,便于操作者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胆道取石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引导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V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标:100-胆道取石器;10-第一手柄;11-中心孔;111-第一孔段;112-第二孔段;1121-引导面;113-第三孔段;114-第一卡凸;115-第二卡凸;116-外螺纹;20-外管;30-拉索;40-网篮;41-弹性钢丝;50-引导头;51-第一柱体;52-第二柱体;53-导线槽;60-第二手柄;70-锁紧装置;71-活动件;711-基体;7111-穿设孔;712-变形体;7121-第一变形部;7122-第二变形部;7123-第一连接部;7124-第二连接部;7125-第三连接部;7126-第四连接部;7127-第一卡槽;7128-第二卡槽;72-锁紧件;721-凸出部;722-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胆道取石器100,包括第一手柄10、外管20、拉索30、网篮40、引导头50、第二手柄60和锁紧装置70。
其中,第一手柄10为硬塑料制成。如图2所示,第一手柄10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管状结构,第一手柄10上设有贯通其轴向两端的中心孔11。中心孔11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孔段111、第二孔段112和第三孔段113,第一孔段111和第三孔段113的孔壁为圆柱形,第二孔段112的孔壁为圆锥形,第二孔段112的孔壁为引导面1121,即引导面1121为圆锥面。第二孔段112的小端与第一孔段111连通,第二孔段112的大端与第三孔段113连通,第一孔段111的孔壁通过第二孔段112的孔壁过渡至第三孔段113的孔壁,第一孔段111的长度大于第二孔段112的长度,第二孔段112的长度大于第一孔段111的长度。其中,第三孔段113的孔壁上设有第一卡凸114和第二卡凸115,第一卡凸114与第二卡凸115相对设置,第一卡凸114和第二卡凸115均靠近第一手柄10轴向的一端,第一卡凸114与第二卡凸115均为圆柱形。第一手柄10靠近第一卡凸114和第二卡凸115的一端设有外螺纹116。
本实施例中,外管20为塑料软管,其具有一定的弯曲能力,外管20的外径与第一孔段111的孔径相等。外管20的一端插设于第一手柄10的第一孔段111内,外管20与第一手柄10通过热熔焊接的方式连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拉索30为钢丝,拉索30的直径小于外管20的孔径。拉索30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为远端和近端。拉索30穿设于外管20内,拉索30的近端从第一手柄10内穿出。
网篮40包括多个弹性钢丝41,所有弹性钢丝41的一端焊接在一起,所有弹性钢丝41的另一端焊接在一起。网篮40中的各个弹性钢丝41均向外弯曲,使得网篮40内部形成用于盛装结石的空间,当网篮40的两端受力并相互远离时,网篮40中的各个弹性钢丝41将逐渐被拉直,最终使网篮40处于收缩状态。网篮40的一端与拉索30的远端连接。
如图3所示,引导头50为圆柱状,引导头50的包括第一柱体51和第二柱体52,第一柱体51的一端与第二柱体52的一端连接,第一柱体51与第二柱体52同轴设置。第一柱体51的直径大于第二柱体52的直径,第二柱体52的直径与外管20的内径一致,第一柱体51远离第二柱体52的一端为球形。此外,第一柱体51的侧壁上设有导线槽53,导线槽53沿第一柱体51的轴向延伸。引导头50的第二柱体52远离第一柱体51的一端与网篮40远离拉索30的一端连接。
第二手柄60为柱状,第二手柄60与拉索30的近端连接。操作者握持第二手柄60便可拉动或推动拉索30,操作方便。
锁紧装置70的作用是将拉索30与第一手柄10锁紧。锁紧装置70包括活动件71和锁紧件72,活动件71可移动的设置于第一手柄10,活动件71能够相对第一手柄10轴向向靠近第一手柄10的引导面1121的方向移动,锁紧件72与第一手柄10连接,第二锁紧件72的作用是阻止活动件71相对第一手柄10轴向向远离引导面1121的方向移动。
其中,如图4所示,活动件71包括基体711和变形体712,基体711为圆形板状,变形体712与基体711连接,变形体712能够相对基体711向靠近基体711的轴线的方向发生变形。
基体711的中心位置设有与其同轴的穿设孔7111,穿设孔7111的孔径大于拉索30的直径。本实施例中,变形体712包括第一变形部7121和第二变形部7122,第一变形部7121和第二变形部7122均与基体711连接,第一变形部7121和第二变形部7122相对设置,第一变形部7121与第二变形部7122关于穿设孔7111的轴线对称。第一变形部7121和第二变形部7122均能够相对基体711线靠近基体711的轴线的方向发生变形。
本实施例中,第一变形部7121包括第一连接部7123和第二连接部7124,第一连接部7123和第二连接部7124均为条状结构,第一连接部7123与第二连接部7124连接构成L形,第一连接部7123远离第二连接部7124的一端与基体711连接,第一连接部7123沿基体711的轴向延伸,第二连接部7124沿基体711的径向向靠近第二变形部7122的方向延伸。第二变形部7122包括第三连接部7125和第四连接部7126,第三连接部7125和第四连接部7126均为条状结构,第三连接部7125与第四连接部7126连接构成L形,第三连接部7125远离第四连接部7126的一端与基体711连接,第三连接部7125沿基体711的轴向延伸,第四连接部7126沿基体711的径向向靠近第一变形部7121的方向延伸。
此外,第一变形部7121的第一连接部7123远离第二变形部7122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槽7127,第一卡槽7127沿第一连接部7123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卡槽7127的宽度与第一手柄10上的第一卡凸114的直径相匹配。第二变形部7122的第三连接部7125远离第一变形部7121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槽7128,第二卡槽7128沿第三连接部7125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卡槽7128的宽度与第一手柄10上的第二卡凸115的直径相匹配。
如图5所示,锁紧件72位于管状结构,锁紧件72的内壁上设有凸出部721,凸出部721为与锁紧件72的内壁同轴设置的环形结构,凸出部721靠近锁紧件72轴向的一端。锁紧件72的内径大于活动件71的基体711的外径,凸出部721的内径小于活动件71的基体711的外径。锁紧件72远离凸出部721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手柄10上的外螺纹116相匹配的内螺纹722。
如图6所示,拉索30穿设于活动件71的基体711的穿设孔7111内,活动件71与第一手柄10同轴设置,活动件71的第一变形部7121和第二变形部7122延伸至第一手柄10内,第一卡凸114卡于第一卡槽7127内,第二卡凸115卡于第二卡槽7128内,拉索30位于第一变形部7121与第二变形部7122之间。锁紧件72螺接于第一手柄10的外侧,锁紧件72与第一手柄10同轴设置,活动件71位于锁紧件72内,锁紧件72的凸出部721与活动件71接触,凸出部721位于基体711向远离引导面1121的方向移动的轨迹上,即凸出部721能够阻止活动件71向远离引导面1121的方向移动。当锁紧件72相对第一手柄10正向转动时,锁紧件72将推动活动件71相对第一手柄10轴向向靠近引导面1121的方向移动,第一卡凸114将在第一滑槽内滑动,第二卡凸115将在第二滑槽内滑动,以使第一变形部7121的第一连接部7123和第二变形部7122的第三连接部7125与引导面1121接触,并沿引导面1121移动,第一连接部7123和第三连接部7125将相对基体711向靠近拉索30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第二连接部7124和第四连接部7126相互靠近,在第二连接部7124和第四连接部7126的共同作用下将拉索30夹紧,从而将拉索30与第一手柄10锁紧,拉索30则无法在外管20移动。当锁紧件72相对第二手柄60反向转动时,第一变形部7121和第二变形部7122将逐渐恢复原状,拉索30将被松开,拉索30可在外管20内移动。锁紧件72在相对第一手柄10转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凸出部721卡于第一卡槽7127内,第二卡凸115卡于第二卡槽7128内,使得活动件71不会相对第一手柄10转动,保证活动件71夹紧拉索30后,拉索30不会相对外管20转动。
取石前,可向胆道内插入导向丝。取石时,首先拉动拉索30,拉索30将在外管20内轴向向内移动,网篮40的弹性钢丝41与外管20的端部接触后将被拉直,使得网篮40完全收缩至外管20内,最终使得引导头50的第二柱体52插设于外管20内,第一柱体51的端部与外管20的端部接触,此时,通过正向转动锁紧件72使活动件71将拉索30夹紧,从而将拉索30与第一手柄10锁紧,使得网篮40始终收缩在外管20内;随后将导向丝卡入引导头50的导线槽53内,推动第一手柄10便可将外管20沿导向丝向胆道内精确移动,使引导头50达到结石所在位置;随后反向转动锁紧件72,使活动件71松开拉索30,并推动拉索30,使拉索30在外管20内轴向向外移动,以将网篮40推至外管20外,网篮40的钢丝将恢复原状发生弯曲,网篮40处于张开状态;将结石装入至网篮40后,再次拉动拉索30,使拉索30在外管20内轴向向内移动,网篮40缩小并夹紧结石,再次正向转动锁紧件72,将拉索30与第一手柄10锁紧;最后通过第一手柄10将外管20从胆道抽出,从而将结石取出。这种胆道取石器100,在插入胆道和抽出胆道时,可通过锁紧装置70将拉索30与第一手柄10锁紧,操作者无需手动将拉索30拉紧,便于操作者操作。
本实施例中,变形部包括相对设置于基体711的第一变形部7121和第二变形部7122,通过第一变形部7121和第二变形部7122共同变形来将拉索30夹紧,具有更好的夹紧能力。第一变形部7121和第二变形部7122均为L结构,第一变形部7121和第二变形部7122发生较小的变形便可将拉索30夹紧,锁紧效率高。
本实施例中,引导面1121为圆锥面,活动件71相对第一手柄10移动使变形体712与引导斜面后,能够使变形体712发生变形,这种结构可使变形体712中的第一变形部7121和第二变形部7122同时变形。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引导面1121也可为供第一变形部7121和第二变形部7122滑动的斜面。
本实施例中,引导头50的侧壁上设有导向槽,在将外管20插入胆道的过程中,事先插入的导向丝可卡入导向槽内,以保证引导头50和外管20能够准确快速的到达指定位置。在外管20在插入过程中,由于锁紧装置70将手柄和拉索30锁紧,引导头50不会相对外管20转动,外管20与导向丝不会出现缠绕现象。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胆道取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
外管,所述外管固定于所述第一手柄;
拉索,所述拉索穿设于所述外管内,所述拉索具有远端和近端,所述近端从所述第一手柄内穿出;
网篮,所述网篮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远端;
引导头,所述引导头连接于所述网篮远离所述拉索的一端;
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用于将所述拉索与所述第一手柄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道取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
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具有引导面,所述活动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手柄向靠近所述引导面的方向移动;
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与所述第一手柄连接,所述锁紧件能够阻止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第一手柄向远离所述引导面的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活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基体和变形体,当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引导面接触并沿所述引导面移动时,所述变形体能够相对所述基体向靠近所述拉索的方向发生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胆道取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体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基体的第一变形部和第二变形部,所述拉索位于所述第一变形部与所述第二变形部之间;
当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引导面接触并沿所述引导面移动时,第一变形部和第二变形部均能够相对所述基体向靠近所述拉索的方向发生变形,以夹紧所述拉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胆道取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形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构成“L”形,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基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部向靠近所述第二变形部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变形部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构成“L”形,所述第三连接部远离所述第四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基体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相对所述第四连接部向靠近所述第一变形部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胆道取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螺接于所述第一手柄,所述锁紧件能够推动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第一手柄向靠近所述引导面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胆道取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为管状结构,所述锁紧件的内壁上设有凸出部,所述活动件位于所述锁紧件内,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凸出部接触,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基体向远离所述引导面的方向移动的轨迹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胆道取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形部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变形部上设有第二卡槽;
所述第一手柄上设有第一卡凸和第二卡凸,所述第一卡凸卡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卡凸卡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当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第一手柄向靠近所述引导面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卡凸能够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滑动,所述第二卡凸能够在所述第二卡槽内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胆道取石器,其特征在于,引导面为圆锥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道取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头的侧壁上设有导线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道取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胆道取石器还包括第二手柄,所述近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手柄。
CN201820688050.7U 2018-05-09 2018-05-09 一种胆道取石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09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88050.7U CN208709988U (zh) 2018-05-09 2018-05-09 一种胆道取石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88050.7U CN208709988U (zh) 2018-05-09 2018-05-09 一种胆道取石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09988U true CN208709988U (zh) 2019-04-09

Family

ID=65970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8805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09988U (zh) 2018-05-09 2018-05-09 一种胆道取石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099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9340A (zh) * 2020-04-22 2020-07-17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一种手柄组件
WO2022052757A1 (zh) * 2020-09-14 2022-03-17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取物装置及医疗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9340A (zh) * 2020-04-22 2020-07-17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一种手柄组件
WO2022052757A1 (zh) * 2020-09-14 2022-03-17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取物装置及医疗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66162A (en) Flexible encoscope assembly
AU622901B2 (en) Guidewire extension with self-latching detachable connector
IL260252A (en) Catheter with removable sleeve and method of using a catheter system
CN208709988U (zh) 一种胆道取石器
JP2005504603A (ja) ステント送出装置
US9028466B2 (en) Adapter for use in connecting to a first percutaneous introducer
JP2005526526A (ja) 安全な柔軟針部材を有する医療用装置
JP2010057900A (ja) ガイドワイヤ式カテーテル及びガイドワイヤアダプタ
US8187300B2 (en) Organopexy tool and organopexy kit
CN103370019A (zh) 用于从管形结构中取出物体的装置
WO1995020991A1 (en) Dialysis combination and microdialysis probe and insertion means intendent for said combination
CN108578878A (zh) 血管鞘组及利用其微创建立血管介入通路的方法
US20030014012A1 (en) Apparatus for inserting particles into tissue
CN204274582U (zh) 可分离式套管穿刺针
US20170360546A1 (en) Method system and fastener for anchoring a corpu
CN114849017A (zh) 可控弯导管及其控制手柄
CN209422031U (zh) 一种取石网篮及用于取石网篮的双腔端帽
CN109847173A (zh) 可调弯导丝装置
CN215129371U (zh) 一种吻合夹取出套装
CN209751157U (zh) 一种带护套的血管取栓装置
CN107714103A (zh) 注射器
CN110496268A (zh) 一种静脉留置针及其拔出装置
CN208943214U (zh) 血管鞘组
CN219941573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内窥镜用注射针
JP2001353219A (ja) 内視鏡用穿刺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09

Address after: 562300 No. 391 Helu, Chengguan Town, Xingren County, Buyi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Southwest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o Xuebin

Address before: 562400 No. 45 Laocheng Street, Xingyi City, Buyi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Southwest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u Mingz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5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