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76929U - 一种复合式路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式路面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276929U CN209276929U CN201821995192.4U CN201821995192U CN209276929U CN 209276929 U CN209276929 U CN 209276929U CN 201821995192 U CN201821995192 U CN 201821995192U CN 209276929 U CN209276929 U CN 2092769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pavement structure
- composite
- cement concrete
- composite pav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式路面结构,包括沥青面层、防水封层、沥青再生层、复合改性抗裂贴、水泥混凝土层、注浆加固层和原基层;复合式冷再生路面结构的面层设置由上到下依次为沥青面层、防水封层、沥青再生层、水泥混凝土层、注浆加固层和原基层;在沥青面层和水泥混凝土层之间设置用于防止水泥混凝土板缝产生的裂缝反射到沥青面层的复合改性抗裂贴,保障了该复合式冷再生路面结构的性能和寿命。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冷再生路面结构的道路的稳定性得到增强,原有复合式冷再生路面结构的问题得到解决,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冷再生路面结构具有良好的经济及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式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和沥青路面结构广泛地应用在当前的交通道路中,但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和车辆载荷的增加,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和沥青路面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交通情况的强度需要。
复合式路面是为了克服原有单一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和沥青路面结构的不足,使其发挥各自的优势,复合式路面结构是由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两种路面组合而成的。
采用复合式路面结构来应对交通量和车辆载荷增加带来的问题,改善了原有单一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和沥青路面结构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但是复合式路面结构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的交通使用下,其沥青面层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
为了解决复合式路面结构存在的上述问题,因此需要研发一种针对复合式路面结构的冷再生路面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路面结构,其能够修复复合式路面结构的损坏,提高路面结构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式路面结构,包括沥青面层、防水封层、沥青再生层、复合改性抗裂贴、水泥混凝土层、注浆加固层和原基层;
所述复合式路面结构的面层设置由上到下依次为所述沥青面层、所述防水封层、所述沥青再生层、所述水泥混凝土层、所述注浆加固层和所述原基层;
所述复合改性抗裂贴设置于所述沥青再生层与所述水泥混凝土层之间。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式路面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沥青面层的厚度为5cm。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封层为稀浆封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封层的厚度为0.6cm。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沥青再生层的厚度为8cm。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水泥混凝土层的厚度为 18cm-22cm。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注浆加固层的注浆材料为水泥净浆。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原基层为水稳碎石层或二灰碎石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原基层的厚度为20cm-40cm。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原基层设置在土基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式路面结构,包括沥青面层、防水封层、沥青再生层、复合改性抗裂贴、水泥混凝土层、注浆加固层和原基层。原基层设置在地面的土基上,由原基层向上以此为:原基层、注浆加固层、水泥混凝土层、沥青再生层、防水封层和沥青面层。在沥青面层和水泥混凝土层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防止水泥混凝土板缝产生的裂缝反射到沥青面层的复合改性抗裂贴,保障了该复合式路面结构的性能和寿命。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路面结构的道路的稳定性得到增强,原有复合式路面结构的问题得到解决,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路面结构具有良好的经济及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式路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复合式路面结构;200-土基;10-沥青面层;20-防水封层; 30-沥青再生层;40-复合改性抗裂贴;50-水泥混凝土层;60-注浆加固层; 70-原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式路面结构100,包括沥青面层10、防水封层20、沥青再生层30、复合改性抗裂贴40、水泥混凝土层 50、注浆加固层60和原基层70。
冷再生技术是在常温下使用冷再生专用机械连续完成铣刨和破碎,包括面层和部分基层在内的旧路面结构层、添加再生材料、拌和、摊铺、碾压等作业过程。重新形成具有一定承载能力的路面结构层。
具体的,在该复合式路面结构100中,最下面一层为原基层70,原基层70设置在地面的土基200上。
原基层70的一般选择是水稳碎石层或者二灰碎石层。
其中水稳碎石层是采用凝胶材料和碎石经过摊铺压实形成的,凝胶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由于水稳中含有水泥因而要求整个施工过程要在水泥终凝前完成,并且一次达到质量标准,水稳碎石层的早期强度较高,抗渗度和抗冻性比较好。
二灰碎石层是通过无机结合料石灰、粉煤灰和级配碎石加一定的水分拌合,碾压、养生后而产生强度的一种半刚性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原基层70采用的是水稳碎石层。
具体的,为保证原基层70的稳定性,能够发挥原基层70在路面结构中的作用,原基层70的厚度的一般范围控制为20cm-40cm。
在本实施例中,原基层70的厚度为30cm。
原基层70上面一层为注浆加固层60。
具体的,注浆加固层60是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底板脱空的处理,注浆加固层60的设置主要是用于恢复路面结构的支承性能,通过注浆管道将浆液均匀地注入底板脱空的位置形成注浆加固层60。
具体的,注浆加固层60的注浆材料为水泥净浆。
注浆加固层60的上面一层为水泥混凝土层50。
具体的,水泥混凝土层50,是指由凝胶材料与骨料结合成整体的工程材料形成的路面层,水泥混凝土层50的设置根据路面结构对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的要求,合理地选择原材料并确定其配合比例,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可以按照按水灰比法则的要求进行,材料用量的计算主要用假定容重法或绝对体积法。
在本实施例中,凝胶材料为水泥,骨料为卵石。
具体的,水泥混凝土层50的厚度设置为18cm-22cm。
在本实施例中,水泥混凝土层50的厚度设置为20cm。
在该复合式路面结构100中,水泥混凝土层50的上面一层为沥青再生层30。
具体的,沥青再生层30,指的是用再生剂、新沥青、新集料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成混合料,重新铺筑于路面形成的路面层。
具体的,根据再生混合料拌制和施工温度的不同,沥青路面再生可分为冷再生和热再生。冷再生过程中,对旧路铣刨、新旧料的拌和与摊铺是在常温下进行的,冷再生结合料通常采用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热再生过程中,对旧路面铣刨、新旧料拌和时需要对路面进行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再生方式为冷再生。
在本实施例中,沥青再生层30的厚度为8cm。
在该复合式路面结构100中,沥青再生层30的上面一层为防水封层 20。
具体的,防水封层20的设置是为了防止积水渗透进路面结构内部,防止积水对路面结构造成破坏,提高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防水封层20的材料选择为稀浆封层。
稀浆封层是用于适当级配的石屑或砂与乳化沥青、外加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流动状态的浆状乳化沥青混合料,经均匀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封层。
具体的,防水封层20的厚度为0.6cm。
在该复合式路面结构100中,防水封层20上面一层为沥青面层10。
沥青面层10是该复合式路面结构100的表层,是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层,沥青面层10根据使用要求设置抗滑耐磨、密实稳定的沥青层。
具体的,沥青面层10采用的是热拌沥青混合料。
热拌沥青混合料,指的是是经人工组配的矿料与沥青在专门设备中加热拌和而成,用保温运输工具运至施工现场,在热态下进行摊铺和压实的混合料。
在本实施例中,沥青面层10的厚度为5cm。
在本实施例中,在沥青再生层30与水泥混凝土层50之间设置有复合改性抗裂贴40。
具体的,复合改性抗裂贴40的作用是防止水泥混凝土板缝产生的裂缝反射到沥青面层10上,防止沥青面层10产生裂纹,从而保障该复合式路面结构100的性能和寿命。
具体的,复合改性抗裂贴40是在聚酯玻纤布的两个表面涂覆粘接材料形成的,粘接材料的涂覆量一般设置为0.2kg/m2~0.5kg/m2,经过粘接材料涂覆的聚酯玻纤布的一个表面上铺装剥离层,在经过粘接材料涂覆的聚酯玻纤布的另一个表面均匀地撒布有石英砂,从而形成复合改性抗裂贴 40。
优选的,聚酯玻纤布选择为Trupave聚酯玻纤布。
在本实施例中,粘接材料的涂覆量设置为0.35kg/m2。
其中,撒布石英砂的厚度控制为0-3mm。
在本实施例中,撒布石英砂的厚度为2mm。
具体的,该复合改性抗裂贴40的宽度为50cm。
本实施例的原理是:
冷再生技术是在常温下使用冷再生专用机械连续完成铣刨和破碎,包括面层和部分基层在内的旧路面结构层、添加再生材料、拌和、摊铺、碾压等作业过程,重新形成具有一定承载能力的路面结构层。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式路面结构100,包括沥青面层10、防水封层20、沥青再生层30、复合改性抗裂贴40、水泥混凝土层50、注浆加固层60和原基层70。
原基层70设置在地面的土基200上,由原基层70向上以此为:原基层70、注浆加固层60、水泥混凝土层50、沥青再生层30、防水封层20 和沥青面层10。
在沥青面层10和水泥混凝土层50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防止水泥混凝土板缝产生的裂缝反射到沥青面层10的复合改性抗裂贴40,保障了该复合式路面结构100的性能和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复合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沥青面层、防水封层、沥青再生层、复合改性抗裂贴、水泥混凝土层、注浆加固层和原基层;
所述复合式路面结构的面层设置由上到下依次为所述沥青面层、所述防水封层、所述沥青再生层、所述水泥混凝土层、所述注浆加固层和所述原基层;
所述复合改性抗裂贴设置于所述沥青再生层与所述水泥混凝土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面层的厚度为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封层为稀浆封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封层的厚度为0.6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再生层的厚度为8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混凝土层的厚度为18cm-22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加固层的注浆材料为水泥净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基层为水稳碎石层或二灰碎石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基层的厚度为20cm-40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基层设置在土基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95192.4U CN209276929U (zh) | 2018-11-29 | 2018-11-29 | 一种复合式路面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95192.4U CN209276929U (zh) | 2018-11-29 | 2018-11-29 | 一种复合式路面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276929U true CN209276929U (zh) | 2019-08-20 |
Family
ID=67609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995192.4U Active CN209276929U (zh) | 2018-11-29 | 2018-11-29 | 一种复合式路面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276929U (zh) |
-
2018
- 2018-11-29 CN CN201821995192.4U patent/CN20927692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66667B (zh) | 半柔性重载路面铺装结构 | |
CN204000527U (zh) | 一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加铺路面结构 | |
CN103114526B (zh) | 一种钢桥面铺装冷拌养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629405B (zh) | 一种防水粘结应力吸收桥面铺装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4846740A (zh) | 大跨度钢箱梁桥面铺装层材料梯度结构铺装施工方法 | |
CN106587835B (zh) | 一种冷拌式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及其铺装方法 | |
CN104446156B (zh) | 一种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贯入式沥青路面 | |
CN104762861A (zh) | 一种基于沥青路面冷再生基体的半柔性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3882788B (zh) | 基于酶土固化基底层的改性碾压混凝土面层的筑路方法 | |
CN109370469A (zh) | 一种覆面加固免保护层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
CN106948235A (zh) | 一种沥青路面层间结构施工方法 | |
CN105064207B (zh) | 一种高性能钢桥面铺装结构 | |
CN106120524A (zh) | 一种道路施工方法 | |
CN106320127B (zh) | 一种再生沥青路面 | |
CN207685618U (zh) | 一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为沥青路面结构 | |
CN105176116A (zh) | 冷拌自乳化树脂沥青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
CN110284390A (zh) | 一种用于城市隧道变形缝的沥青路面结构及其铺装方法 | |
CN209276929U (zh) | 一种复合式路面结构 | |
CN204000529U (zh) | 工程用沥青路面结构 | |
CN110172909A (zh) | 水泥混凝土桥面双层ac沥青混合料铺装结构及铺装方法 | |
CN206784100U (zh) | 一种沥青路面层间结构 | |
CN205501762U (zh) | 一种水泥路面超粘磨耗层铺装结构 | |
CN205711601U (zh) | 一种水泥路面增强型超粘磨耗层铺装结构 | |
CN107022954A (zh) | 一种桥面防水粘结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204185743U (zh) | 一种脱硫灰路基水泥路面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