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24423U - 插座外壳用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插座外壳用的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24423U
CN209224423U CN201821791808.6U CN201821791808U CN209224423U CN 209224423 U CN209224423 U CN 209224423U CN 201821791808 U CN201821791808 U CN 201821791808U CN 209224423 U CN209224423 U CN 2092244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block
rear mold
injection mold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9180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成山
刘洪勇
廖伙金
贺武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CITY HUAYI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CITY HUAYI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CITY HUAYI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CITY HUAYI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9180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244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244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244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插座外壳用的模具,包括:注塑前模、注塑后模、引导机构及检测机构,引导机构设置于注塑前模上,检测机构设置于注塑后模上,注塑后模用于与注塑前模抵持或分离。本实用新型的插座外壳用的模具,通过设置的注塑前模、注塑后模、引导机构及检测机构,在注塑前模与注塑后模进行合模时,通过设置的引导机构,避免注塑前模与注塑后模在合模时出现错位,从而提高注塑前模与注塑后模合模时的精确性,降低注塑成形后出现工件质量差的情况,从而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原料的浪费。

Description

插座外壳用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座外壳用的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塑料制品在航空、航天、电子、机械、船舶和汽车等工业部门的推广应用,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将流体流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
模具在生产的过程中,模具前模和后模分开的过程,就叫开模。前模和后模合起来就叫合模,在用模具进行注塑制品时,经常都会采用分型模具,因此在前、后模具进行合模时,会出现错位或落位的情况,造成铸造工件质量差,严重的会使得工件报废,增加了成本,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模具合模时的精确性,能够提高产品合格率,以及能够降低原料的浪费的插座外壳用的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插座外壳用的模具,包括:
注塑前模,所述注塑前模包括定模固定板、前模板体及定位凹块,所述前模板体设置于所述定模固定板上,所述定位凹块设置于所述前模板体上;
注塑后模,所述注塑后模包括动模固定板、顶出机构、后模板体及定位凸块,所述后模板体设置于所述动模固定板上,所述顶出机构设置于所述动模固定板上,所述定位凸块设置于所述后模板体上,所述后模板体用于与所述前模板体抵持或分离,所述定位凸块卡接于所述定位凹块上;
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引导杆、第一限位块及第二限位块,所述引导杆设置于所述前模板体上,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于所述后模板体上,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于所述顶出机构上,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之间设置有引导间隙,所述引导杆用于穿设所述引导间隙;及
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接触块及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设置于所述动模固定板上,所述接触块设置于所述顶出机构上,所述接触块用于与所述行程开关抵持或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出板、复位杆及顶针,所述顶出板设置于所述动模固定板上,所述复位杆及所述顶针分别设置于所述顶出板上,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于所述顶出板上,所述接触块设置于所述顶出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模板体具有长方形的横截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凹块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定位凹块间隔分布在所述前模板体的四个侧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定位凹块上开设有定位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凸块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定位凸块一一对应卡接于四个所述定位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导杆的端部位置处设置有引导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出板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接触块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模板体具有长方形的横截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塑前模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分别与所述前模板体及所述定位凹块相固定,所述紧固件为螺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插座外壳用的模具,通过设置的注塑前模、注塑后模、引导机构及检测机构,在注塑前模与注塑后模进行合模时,通过设置的引导机构,避免注塑前模与注塑后模在合模时出现错位,从而提高注塑前模与注塑后模合模时的精确性,降低注塑成形后出现工件质量差的情况,从而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原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插座外壳用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实施方式中,一种插座外壳用的模具,包括:注塑前模、注塑后模、引导机构及检测机构,所述注塑前模包括定模固定板、前模板体及定位凹块,所述前模板体设置于所述定模固定板上,所述定位凹块设置于所述前模板体上;所述注塑后模包括动模固定板、顶出机构、后模板体及定位凸块,所述后模板体设置于所述动模固定板上,所述顶出机构设置于所述动模固定板上,所述定位凸块设置于所述后模板体上,所述后模板体用于与所述前模板体抵持或分离,所述定位凸块卡接于所述定位凹块上;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引导杆、第一限位块及第二限位块,所述引导杆设置于所述前模板体上,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于所述后模板体上,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于所述顶出机构上,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之间设置有引导间隙,所述引导杆用于穿设所述引导间隙;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接触块及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设置于所述动模固定板上,所述接触块设置于所述顶出机构上,所述接触块用于与所述行程开关抵持或分离。如此,上述插座外壳用的模具,通过设置的注塑前模、注塑后模、引导机构及检测机构,在注塑前模与注塑后模进行合模时,通过设置的引导机构,避免注塑前模与注塑后模在合模时出现错位,从而提高注塑前模与注塑后模合模时的精确性,降低注塑成形后出现工件质量差的情况,从而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原料的浪费。
为了更好地对上述插座外壳用的模具进行说明,以更好地理解上述插座外壳用的模具的构思。如图1所示,一种插座外壳用的模具10,包括:注塑前模100、注塑后模200、引导机构300及检测机构400,引导机构300设置于注塑前模100上,检测机构400设置于注塑后模200上,注塑后模200用于与注塑前模100抵持或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在注塑前模100与注塑后模200进行合模时,通过设置的引导机构300,避免注塑前模100与注塑后模200在合模时出现错位,从而提高注塑前模100与注塑后模200合模时的精确性,降低注塑成形后出现工件质量差的情况,提高生产质量。
请参阅图1所示,注塑前模100包括定模固定板110、前模板体120及定位凹块130,前模板体120设置于定模固定板110上,定位凹块130设置于前模板体120上。
在本实施例中,前模板体120具有长方形的横截面;定位凹块130设置有四个,四个定位凹块130间隔分布在前模板体120的四个侧面上;每一定位凹块130上开设有定位凹槽131;注塑前模100还包括紧固件140,紧固件140分别与前模板体120及定位凹块130相固定,紧固件140为螺丝。
请参阅图1所示,注塑后模200包括动模固定板210、顶出机构220、后模板体230及定位凸块240,后模板体230设置于动模固定板210上,顶出机构220设置于动模固定板210上,定位凸块240设置于后模板体230上,后模板体230用于与前模板体120抵持或分离,定位凸块240卡接于定位凹块130上。
需要说明的是,后模板体230与前模板体120抵持的过程为合模,后模板体230与前模板体120分离的过程为开模。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凸块240设置有四个,四个定位凸块240一一对应卡接于四个定位凹槽131内;后模板体230具有长方形的横截面。
请参阅图1所示,引导机构300包括引导杆310、第一限位块320及第二限位块330,引导杆310设置于前模板体120上,第一限位块320设置于后模板体230上,第二限位块330设置于顶出机构220上,第一限位块320与第二限位块330之间设置有引导间隙340,引导杆310用于穿设引导间隙340。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示,顶出机构220包括顶出板221、复位杆222及顶针,顶出板221设置于动模固定板210上,复位杆222及顶针分别设置于顶出板221上,第二限位块设置于顶出板上,接触块设置于顶出板上;引导杆310的端部位置处设置有引导部311;顶出板221上开设有安装槽。
请参阅图1所示,检测机构400包括接触块410及行程开关420,行程开关420设置于动模固定板210上,接触块410设置于顶出机构220上,接触块410用于与行程开关420抵持或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接触块410设置于安装槽内。
请参阅图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在前模板体120与后模板体230合模时,即后模板体230向前模板体120靠近时,第一限位块320及第二限位块330对引导杆310起到限位作用,使得引导杆310穿设引导间隙340,从而避免前模板体120与后模板体230发生错位情况,同时,在后模板体230向前模板体120靠近,并直至后模板体230与前模板体120相贴合时,定位凸块240卡接于定位凹槽131,从而使得后模板体230与前模板体120之间的定位效果更好,进一步确保前模板体120与后模板体230相贴合时的精准性。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顶出板驱动复位杆222上升,使得前模板体120与后模板体230相互远离,从而完成开模,然后,顶出板221下降,顶出板221带动复位杆222下降,使得后模板体230再次与前模板体120相贴合时,顶出板221靠近动模固定板210移动,直至接触块410与行程开关420相接处,从而检测顶出板221复位至初始地方。其中,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引导机构300具有两个,两个引导机构分别设置于注塑前模100的两侧面上,通过两面共同配合,引导注塑后模200与注塑前模100相贴合,从而避免注塑后模200与注塑后模100出现错位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插座外壳用的模具通过设置注塑前模、注塑后模、引导机构及检测机构,在注塑前模与注塑后模进行合模时,通过设置的引导机构,避免注塑前模与注塑后模在合模时出现错位,从而提高注塑前模与注塑后模合模时的精确性,降低注塑成形后出现工件质量差的情况,从而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原料的浪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插座外壳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注塑前模,所述注塑前模包括定模固定板、前模板体及定位凹块,所述前模板体设置于所述定模固定板上,所述定位凹块设置于所述前模板体上;
注塑后模,所述注塑后模包括动模固定板、顶出机构、后模板体及定位凸块,所述后模板体设置于所述动模固定板上,所述顶出机构设置于所述动模固定板上,所述定位凸块设置于所述后模板体上,所述后模板体用于与所述前模板体抵持或分离,所述定位凸块卡接于所述定位凹块上;
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引导杆、第一限位块及第二限位块,所述引导杆设置于所述前模板体上,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于所述后模板体上,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于所述顶出机构上,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之间设置有引导间隙,所述引导杆用于穿设所述引导间隙;及
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接触块及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设置于所述动模固定板上,所述接触块设置于所述顶出机构上,所述接触块用于与所述行程开关抵持或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外壳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出板、复位杆及顶针,所述顶出板设置于所述动模固定板上,所述复位杆及所述顶针分别设置于所述顶出板上,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于所述顶出板上,所述接触块设置于所述顶出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外壳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体具有长方形的横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外壳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块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定位凹块间隔分布在所述前模板体的四个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外壳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定位凹块上开设有定位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外壳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块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定位凸块一一对应卡接于四个所述定位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外壳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杆的端部位置处设置有引导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外壳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板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接触块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外壳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板体具有长方形的横截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外壳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前模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分别与所述前模板体及所述定位凹块相固定,所述紧固件为螺丝。
CN201821791808.6U 2018-10-31 2018-10-31 插座外壳用的模具 Active CN2092244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1808.6U CN209224423U (zh) 2018-10-31 2018-10-31 插座外壳用的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1808.6U CN209224423U (zh) 2018-10-31 2018-10-31 插座外壳用的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24423U true CN209224423U (zh) 2019-08-09

Family

ID=67501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91808.6U Active CN209224423U (zh) 2018-10-31 2018-10-31 插座外壳用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244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320193B2 (ja) 射出成形用カセット金型ホルダー
CN114131839B (zh) 一种注塑机塑料注塑模具
CN209224423U (zh) 插座外壳用的模具
CN215396622U (zh) 显示屏胶框注塑模具
CN209079081U (zh) 用于汽车配件模具的脱模机构
CN207657085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20113919U (zh) 一种电子产品显示端的注塑模具
CN212860254U (zh) 一种利用磁力锁模的模具结构
CN201745134U (zh) 侧向分型瓶盖模具
CN212707785U (zh) 一种滑块下装定位滑块的注塑成型装置
CN205086282U (zh) 一种直通注塑模具
KR200155571Y1 (ko) 사출금형의 사이드게이트 절단장치
CN208826990U (zh) 一种可对气囊外壳二次脱膜的注塑模具
CN209116008U (zh) 塑包钢箍嵌制品
CN214026978U (zh) 多用型抽屉式注塑模架
CN215151066U (zh) 一种塑料制品切割装置
CN216544479U (zh) 一种基于模内热切浇口技术的车灯注塑成型模具
CN211868479U (zh) 新型斜导轨顶出机构
CN214645620U (zh) 精密零件的成型装置
CN220614825U (zh) 一种设置于前模上的开模顶出组件
CN218462871U (zh) 外壳体注塑模具
CN220146605U (zh) 长方形餐盒脱模机构
CN216100195U (zh) 一种精密模具斜抽结构
CN214687694U (zh) 一种高散热远近光二合一组合式车灯模具
CN220008626U (zh) 一种组合式塑料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