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10153U - 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210153U CN209210153U CN201820968121.9U CN201820968121U CN209210153U CN 209210153 U CN209210153 U CN 209210153U CN 201820968121 U CN201820968121 U CN 201820968121U CN 209210153 U CN209210153 U CN 2092101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fire exit
- lockable mechanism
- lift appliance
- limit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装置,具备:消防安全门(12),通过铰链机构(18)安装于轿厢侧壁(11)的开口部(20);以及锁止机构(13),安装于上述消防安全门的与上述铰链机构相反的一侧,在通常运行时将上述消防安全门相对于上述轿厢侧壁锁止,该电梯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锁止机构具备:锁钩(13a),能够使该锁止机构在锁止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回转;拉力机构(13b),设置于上述锁止机构与上述消防安全门之间,对上述锁止机构赋予拉力以将其保持于上述锁止位置或上述解锁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装置,特别涉及具备安装于轿厢的消防安全门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有一种电梯装置,其轿厢沿着设置在建筑物中的升降路,在各楼层之间进行往复升降运动来输送人员或者货物等。在这样的电梯装置中,有时会设置有在火灾等灾害时也能够使用的消防电梯。在这样的消防电梯中,为了在电梯轿厢门等由于电气故障而无法动作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而在轿厢的任一个壁上进一步设置有消防安全门。
关于这种消防安全门进行具体地说明。在通常情况下,该消防安全门设置在电梯轿厢门的框架上。具体地说,在电梯轿厢侧壁的框架上设置开口部,将消防安全门的长度方向的一侧通过铰链装置安装于该开口部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由此能够通过手动使该消防安全门相对于电梯轿厢门进行开闭。另外,在消防安全门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有锁止机构,在电梯的正常运行时,使该锁止机构与设置在电梯轿厢门的框架上的对应位置的卡合机构卡合,以保持消防安全门的关闭状态。并且,在电梯轿厢侧壁的框架的上下侧分别设置有向消防安全门的打开方向伸出的定位机构,在消防安全门关闭时其上下侧与上下的定位机构分别卡合,以便保持消防安全门的稳定状态。
由此,在灾害等紧急时,通过将锁止机构解锁而将该消防安全门向打开方向推压,由此能够解除消防安全门与定位机构的卡合而使该消防安全门打开,因此能够供人员等进出。
但是,在这样的消防电梯中,在通常运行的情况下,设置于消防安全门的锁止机构仅基于其与卡合机构之间的卡合来保持锁止状态,即、锁止机构处于有可能由于外力等而活动的状态,因此锁止机构的锁止状态变得不稳定,有可能由于振动等而解除锁止。并且,在将锁止机构解锁而打开消防安全门的情况下,该锁止机构也是处于自由活动状态,有可能由于某种原因而成为锁止状态、即向安全门的外侧突出的状态,由此有可能对人员的进出产生妨碍。另外,在通常运行的情况下,在消防安全门与定位机构之间存在间隙,因此消防安全门会与定位机构会由于振动而产生碰撞,由此产生噪音对利用者带来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那样的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能够可靠地保持消防安全门的锁止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为一种电梯装置,具备:消防安全门,通过铰链机构安装于轿厢侧壁上的开口部;以及锁止机构,安装于上述消防安全门的与上述铰链机构相反的一侧,在通常运行时将上述消防安全门相对于上述轿厢侧壁锁止,该电梯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锁止机构具备:锁钩,能够使该锁止机构在锁止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回转;拉力机构,设置于该锁止机构与上述消防安全门之间,对上述锁止机构赋予拉力以将其保持于上述锁止位置或上述解锁位置。
并且,在上述电梯装置中优选为,上述锁止机构还具备挡块,该挡块固定于上述消防安全门,对上述锁钩的上述锁止位置进行限制。
并且,在上述电梯装置中优选为,还具备消防安全门限位机构,该消防安全门限位机构对上述消防安全门的关闭状态进行保持,能够调整地设置于上述轿厢侧壁。
并且,在上述电梯装置中优选为,上述消防安全门限位机构包括:上侧限位机构,设置于上述开口部的上侧且带有磁性;中间限位机构,设置于上述开口部的与上述锁止机构对应的一侧;以及下侧限位机构,设置于上述开口部的下侧且带有磁性。
实用新型的效果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中,在消防安全门的锁止时通过拉力机构将锁止机构保持于锁止位置,在消防安全门的解锁时通过拉力机构将锁止机构保持于解锁位置,由此在通常运行中能够使该锁止机构不会由于振动而活动,能够使锁止状态变得稳定,并且在将锁止机构解锁的情况下该锁止机构也被拉力机构保持于解锁位置,不会产生锁钩向消防安全门外侧突出而对人员产生妨碍的情况。并且,通过挡块对锁止机构的锁止位置进行限制,由此能够使锁止机构的锁止位置始终处于固定位置,由此能够保持稳定的锁止状态。另外,通过在轿厢侧壁的框架的上下以及侧部三个部位设置消防安全门限位机构,由此能够使消防安全门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整体构成图。
图2是表示电梯装置的消防安全门的整体构成图。
图3A是消防安全门的锁止机构的主视图。
图3B是消防安全门的锁止机构的后视图。
图4A是消防安全门的上侧限位机构的主视立体图。
图4B是消防安全门的上侧限位机构的后视立体图。
图5A是消防安全门的下侧限位机构的主视立体图。
图5B是消防安全门的下侧限位机构的后视立体图。
图6A是消防安全门的下侧中间限位机构的立体图。
图6B是消防安全门的上侧中间限位机构的立体图。
符号的说明
1:电梯装置;2:卷扬机;3:升降路;4:轿厢;5:对重;6:机械室;7:主绳轮;8:控制装置;9:主绳索;10:侯梯厅门;11:轿厢门; 12:消防安全门;13:锁止机构;13a:锁钩;13b:弹簧(拉力机构);14:限位机构;14a:上侧限位机构;14b:下侧限位机构;14c、14d:中间限位机构;15:卡止机构;16、17:磁铁;18:铰链机构;19:消防梯;20: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1的整体构成以及卷扬机的设置方式。
首先,基于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1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图 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整体构成的图。
如图1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1为,具备配置于升降路3 内的轿厢4以及对重5,该轿厢4与对重5经由主绳索9相互地连接。在升降路3的上方设置有机械室6,在该机械室6中设置有用于驱动主绳索9 的卷扬机2、主绳轮7以及控制装置8等。通过卷扬机2经由主绳轮7对主绳索9进行驱动,以使轿厢4以及对重5沿着升降路3相对地进行上下运动。由此,在控制装置8的控制下使轿厢4朝向规定的楼层行驶并在该楼层停靠规定的时间。
并且,在各个楼层设置有侯梯厅门10,在轿厢4上设置有轿厢门11。当轿厢4在各个楼层停靠时,其轿厢门11使侯梯厅门10联动地开启关闭。另外,当该电梯装置1被设置为消防电梯时,还需要在轿厢门11上设置消防安全门12。
以下,根据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消防安全门12进行详细说明。图2 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1的消防安全门12的整体构成图。通常,该消防安全门(以下简称为安全门)12可以设置于轿厢的任意一个侧壁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安全门12设置于轿厢门11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地说,在轿厢门11上设置有开口部20,该开口部20的四周由轿厢门11的框架包围。利用多个铰链机构18将安全门12的一侧能够回转地安装到开口部20的一侧、即轿厢门11的一侧框架上。由此,在轿厢门11由于电气故障等而不能够动作的紧急情况下,能够手动打开安全门12以供人员进出。另外,在安全门12设置于轿厢侧壁的情况下,能够手动打开安全门12 以供工作人员进入升降路3。
另外,在安全门12上通过螺栓等固定机构固定有伸缩消防梯19。在必要时可以手动解除固定机构的固定而释放消防梯19进行利用。并且,在轿厢门11上设置有后述的锁止机构13、上侧限位机构14a、下侧限位机构 14b、中间限位机构14c、14d以及卡止机构15等。
以下,参照图3A以及图3B对本发明的锁止机构13进行具体说明。图3A是消防安全门的锁止机构13的主视图。图3B是消防安全门的锁止机构13的后视图。
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锁止机构13设置于安全门12的与设置有铰链机构18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该锁止机构13主要具备:锁钩13a,能够使该锁止机构13在锁止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回转;弹簧(拉力机构)13b,一端固定于该锁止机构13,另一端固定于安全门12的适当部位,对该锁止机构 13赋予拉力而将其保持于锁止位置或解锁位置。
具体地说,图3A以及图3B中所表示的锁止机构13处于锁止状态,即、锁钩13a处于水平状态而与设置于轿厢门11的卡止机构15(参考图2 中所示)卡合,由此将安全门12保持为锁止状态。在该锁止状态下,弹簧 13b对锁止机构13赋予向下的拉力而将其牢固地保持于锁止位置。由此,锁止机构13能够稳定地保持锁止状态,不会由于电梯运行的振动等而自由活动、甚至自动解锁。
在要将锁止机构13从锁止状态进行解锁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只要将锁钩13a克服弹簧13b的拉力向上方抬起,而使锁钩13a与设置于轿厢门11 的卡止机构15脱离即可。在该解锁的情况下,锁止机构13整体在图3A中顺时针方向旋转到解锁位置,在该解锁位置上弹簧13b依然对锁止机构13 赋予向下的拉力而将其牢固地保持于解锁位置。
如上所述,无论是锁止机构13处于锁止位置还是处于解锁位置,弹簧 13b都能够对锁止机构13赋予向下的拉力以使其牢固地处于锁止位置或者解锁位置。由此,在正常运行的状态下,锁止机构13通过弹簧13b被牢固地保持于锁止位置,因此不会由于运行振动等而与锁止机构脱离。另外,当在紧急时将安全门12打开了的情况下,锁止机构13也通过弹簧13b被牢固地保持于解锁位置,因此不会如以往那样向安全门的外侧突出,因此不会妨碍人员的进出。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锁止机构13还具备挡块13c。该挡块13设置于安全门,且设置在与锁钩13a相反的一侧。在通过锁止机构13将安全门12进行锁止的情况下,该挡块13c与锁止机构13抵接,以防止该锁止机构13被弹簧13b拉动而过度转动。由此,将锁止机构13的锁止位置始终保持于固定位置,这有利于保持锁止状态的稳定性。
返回到图2进行说明,如上所述那样,在轿厢门11上还设置有对上述消防安全门的关闭状态进行保持的限位机构14,该限位机构14包括上侧限位机构14a、下侧限位机构14b、中间限位机构14c、14d。具体地说,上侧限位机构14a设置于轿厢门11的开口部20的上侧边缘,用于对安全门12 的上侧进行限位。下侧限位机构14b设置于轿厢门11的开口部20的下侧边缘,用于对安全门12的下侧进行限位。中间限位机构14c、14d设置在轿厢门11的开口部20的设置有卡止机构15的一侧边缘,并且分别设置在卡止机构15的上下两侧,用于对安全门12的这一侧的长边进行限位。
首先,对上侧限位机构14a进行详细说明。图4A是消防安全门12的上侧限位机构14a的主视立体图。图4B是消防安全门12的上侧限位机构 14a的后视立体图。
如图4A以及图4B所示,上侧限位机构14a是将两个L型钢组合而形成为上方开口的开口槽形。如图2所示那样,该上侧限位机构14a通过螺栓等安装于轿厢门的上侧边缘。并且,如图4B所示,在该上侧限位机构 14a的与安全门12接触的侧面的端部设置有磁铁16,由此使该侧面整体具有磁性。由此,在将安全门12关闭的状态下,能够通过磁铁16的磁力对安全门12的上侧进行吸引保持而进行限位。
接着,对下侧限位机构14b进行详细说明。图5A是消防安全门12的下侧限位机构14b的主视立体图。图5B是消防安全门12的下侧限位机构 14b的后视立体图。
如图5A以及图5B所示,下侧限位机构14b也是将两个L型钢组合而形成为上方开口的开口槽形。如图2所示那样,该下侧限位机构14b通过螺栓等安装于轿厢门的上侧边缘。并且,如图5B所示,在该下侧限位机构 14b的与安全门12接触的侧面的端部设置有磁铁17,由此使该侧面整体具有磁性。由此,在将安全门12关闭的状态下,能够通过磁铁17的磁力对安全门12的下侧进行吸引保持而进行限位。
接着,对中间限位机构14c、14d进行详细说明。图6A是消防安全门 12的下侧中间限位机构14d的立体图。图6B是消防安全门12的上侧中间限位机构14c的立体图。如上所述,上侧中间限位机构14c以及下侧中间限位机构14d设置在轿厢门11的开口部20的一侧边缘,即未安装铰链的一侧边缘。
如图6B所示,上侧中间限位机构14c是将一个L型钢与一个槽型钢组合而成的,且成为一个角部被切除的长条方管。如图2以及图6B所示那样,该上侧中间限位机构14c通过螺栓等安装于轿厢门的侧边缘,且安装在卡止机构15的上侧。并且,如图6B所示,在该上侧中间限位机构14c 的与安全门12接触的侧面的端部设置有磁铁(未图示),由此使该侧面整体具有磁性。由此,在将安全门12关闭的状态下,能够通过磁铁的磁力对安全门12的侧缘进行吸引保持而进行限位。
另外,如图6A所示,下侧中间限位机构14d是将一个L型钢与一个槽型钢组合而成的,成为一面开口的槽形且在该槽的一边带有凸缘。如图2 以及图6A所示那样,该下侧中间限位机构14d通过螺栓等安装于轿厢门的侧边缘,且安装在卡止机构15的下侧。在该下侧中间限位机构14d中,在将安全门12关闭的状态下,通过凸缘对安全门12的侧缘进行阻挡保持而进行限位。
由此,如图2、图6A以及图6B所示那样,通过该上侧中间限位机构 14c对安全门12进行吸引保持而进行限位,通过该下侧中间限位机构14d 对安全门12进行阻挡保持而进行限位。由此,能够从安全门12的例外两侧对该安全门12进行施力而进行限位,由此能够稳定地保持安全门12关闭状态向的稳定性。
如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上侧限位机构14a、下侧限位机构14b、中间限位机构14c、14d,来对安全门12的关闭位置进行限位,由此在通常运行中能够确保安全门12的锁止状态,以免安全门12由于振动而与轿厢门等其他部件碰撞,由此避免所产生的噪声对利用者的不良影响。根据电梯尺寸、运行速度等情况的不同,也可以对上侧限位机构14a、下侧限位机构14b、中间限位机构14c、14d的设置位置、磁铁的磁力大小等进行调整,以便能够确保安全门12的锁止状态。
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当然明确能够进行适当变更。例如,在上述中说明了将弹簧13b作为拉力机构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将弹性带等作为拉力机构,并且弹簧13b 的数量也不限定于一个,而可以根据情况来设置多个。另外,限位机构也可以根据情况设置有多个。另外,磁铁的设置位置并不限定于上述说明了的情况,只要能够吸引安全门,则可以设置于任意适当位置。另外,限位机构的安装方式也不限定于上述的螺栓安装,也可以通过焊接、铆接等来进行安装。另外,两个中间限位机构14c、14d的上下关系可以互换。另外,在上述中,说明了各个限位机构14a~d都是多个部件组合而成的情况,但是这些限位机构14a~d当然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部件。另外,通过将铰链机构设置为双向铰链,由此能够将锁钩设置为从轿箱内向轿厢外打开、也能够将其设置为从轿厢外(侯梯厅侧)向轿箱内打开。
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而提示,并不意欲限定权利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能够在不脱离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及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实用新型的范围及要旨,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及其等同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电梯装置,具备:消防安全门,通过铰链机构安装于轿厢侧壁上的开口部;以及锁止机构,安装于上述消防安全门的与上述铰链机构相反的一侧,在通常运行时将上述消防安全门相对于上述轿厢侧壁锁止,该电梯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锁止机构具备:锁钩,能够使该锁止机构在锁止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回转;拉力机构,设置于该锁止机构与上述消防安全门之间,对上述锁止机构赋予拉力以将其保持于上述锁止位置或上述解锁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锁止机构还具备挡块,该挡块固定于上述消防安全门,对上述锁钩的上述锁止位置进行限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消防安全门限位机构,该消防安全门限位机构对上述消防安全门的关闭状态进行保持,能够调整地设置于上述轿厢侧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消防安全门限位机构包括:上侧限位机构,设置于上述开口部的上侧且带有磁性;中间限位机构,设置于上述开口部的与上述锁止机构对应的一侧;以及下侧限位机构,设置于上述开口部的下侧且带有磁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968121.9U CN209210153U (zh) | 2018-06-22 | 2018-06-22 | 电梯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968121.9U CN209210153U (zh) | 2018-06-22 | 2018-06-22 | 电梯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210153U true CN209210153U (zh) | 2019-08-06 |
Family
ID=67451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968121.9U Active CN209210153U (zh) | 2018-06-22 | 2018-06-22 | 电梯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210153U (zh) |
-
2018
- 2018-06-22 CN CN201820968121.9U patent/CN20921015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471028B1 (en) | Manual unlocking device | |
TWI531521B (zh) | Vibration suppressing device for elevator hoist | |
US11358837B2 (en) | Elevator car ceiling access system | |
CN109573796B (zh) | 机械井道入口控制装置 | |
CA2176911A1 (en) |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drift of an elevator car stopped at a floor | |
JP2007176685A (ja) |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エレベータ装置 | |
US11091351B2 (en) | Elevator lintel door lock safety devices | |
CN209210153U (zh) | 电梯装置 | |
EP3423391B1 (en) | Elevator system landing door unlocking mechanism | |
JP2012030955A (ja) | エレベータ乗場の戸手動開閉装置。 | |
KR102086246B1 (ko) | 엘리베이터 클러치 장치 | |
US4469200A (en) | Releasable hoistway door safety interlock | |
JPH07206341A (ja) |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戸ロック点検装置 | |
US20110114423A1 (en) | Elevator Safety System with Bar to Prevent Shaft Entry | |
JP2009298537A (ja) |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ドア装置 | |
JP2019218174A (ja) | エレベーター保守安全装置 | |
US20230052115A1 (en) | Door apparatus and parking apparatus equipped therewith | |
RU94964U1 (ru) | Блокиров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вери кабины лифта | |
TWM561081U (zh) | 電梯意外移動夾人保護裝置 | |
JPH10231065A (ja) |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 |
WO2018192812A1 (en) | Warning device for an elevator | |
JP4826442B2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EP2663723A1 (en) | Door system for an escape route | |
JP2003040548A (ja) | エレベータ前両開き防火子扉付両引き防火戸 | |
JPH06115842A (ja) | エレベータかご室の側部救出口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