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95627U - 一种消音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音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95627U
CN209195627U CN201821456084.XU CN201821456084U CN209195627U CN 209195627 U CN209195627 U CN 209195627U CN 201821456084 U CN201821456084 U CN 201821456084U CN 209195627 U CN209195627 U CN 209195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attenuating
side wall
noise
attenuating body
circumferential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5608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晓强
田丽娟
孙万杰
沈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2145608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95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95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956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音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解决消音器消音频段单一且在气流噪声激励的集中频段存在明显的消声量低点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消音器,包括消音主体,所述消音主体上具有适于待消音气体进入的进气腔,适于套设在待安装对象上的第一通孔,以及将所述进气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消音流道,所述消音流道中至少有一段形成狭窄流道,且所述狭窄流道的尺寸与所述进气腔的尺寸配合使所述进气腔形成亥姆霍兹共振腔,且所述亥姆霍兹共振腔所对应的共振频率f0与所述待消声气体噪声激励频段相当。本实用新型将进入进气腔的待消音气体的气流中特定频率成分产生谐振使其能量耗散,达到降低该频段噪声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消音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音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对于空调而言,压缩机的运转噪音是空调系统的主要噪声源之一,降低压缩机运转噪音可降低噪音,有效增强空调使用的舒适性。在压缩机泵体上安装消音器能有效降低压缩机流体噪音,消音器已成为旋转式压缩机不可或缺的零件。
由于旋转式压缩机的主要气流噪声激励集中于800Hz~1200Hz频段,消音器设计消声量的好坏主要评估频段即为气流激励的频段800Hz~ 1200Hz。目前应对该问题的主要技术手段为使用共振腔结构,即在气缸上打一圆孔,从而可以与上下法兰形成亥母霍兹共鸣室。圆孔孔径与消声频率有计算关系,孔径越大消声频率越低。然而圆孔孔径大小受限于气缸壁厚尺寸,部分机型圆孔孔径尺寸无法根据理论做大,因此部分消声频率根本顾及不到,消声效果并不理想,存在消声量低点。另外,在气缸缸体上开设圆孔也会削弱泵体零件本身的结构强度,进而导致其他共振问题,影响消音效果。
另外,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盖板式结构作为消音器,盖板与上法兰之间围成消音腔,在盖板的上端开若干个排气孔,气体从法兰上的进气口进入消音器,再从消音器上的排气孔排出,形成一个单室扩张式消音结构。但是这种结构的消音器消音频率单一,存在许多消音量为零的通过频率,且在800Hz~1200Hz频段存在明显的消声量低点,消音效果差。
因此,如何解决旋转式压缩机消音器结构不合理导致消音频段单一,且在800Hz~1200Hz频段存在明显的消声量低点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消音器消音频段单一且在气流噪声激励的集中频段存在明显的消声量低点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流道式消音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消音器,包括消音主体,所述消音主体上具有适于待消音气体进入的进气腔,适于套设在待安装对象上的第一通孔,以及将所述进气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消音流道,所述消音流道中至少有一段形成狭窄流道,且所述狭窄流道的尺寸与所述进气腔的尺寸配合使所述进气腔形成亥姆霍兹共振腔,且所述亥姆霍兹共振腔所对应的共振频率f0与所述待消声气体噪声激励频段相当。
所述狭窄流道的尺寸包括所述狭窄流道的横截面积、宽度尺寸、长度尺寸。
所述进气腔的尺寸包括进气腔体积。
所述相当是指所述亥姆霍兹共振腔所对应的共振频率f0,介于所述待消声气体噪声激励频段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所述满足使经过所述狭窄流道的气体共振消音是指,所述进气腔形成亥姆霍兹共振腔,所述亥姆霍兹共振腔的共振频率计算公式为:
其中,f0表示所述共振频率;
C0表示声速;
S表示所述狭窄流道的横截面积;
lk表示所述狭窄流道的有效长度;
V0表示所述进气腔的体积;
由此可知,已知待消声气体的噪声激励频段时,通过调整亥姆霍兹消声腔共振频率计算公式中的S、lk、V0,使计算得出的共振频率f0与所述待消声气体噪声激励频段相当,即可满足使经过所述狭窄流道的气体共振消音。
假定狭窄流道的横截面为圆环状,设定其内圆半径为r,外圆半径为R,设定所述狭窄流道的宽度尺寸d1,设定所述狭窄流道的长度尺寸为l,则d1=R-r,S=π(R2-r2),lk=l+0.8d1。具体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进气腔形成亥姆赫兹消声腔的共振频率计算公式为:
所述狭窄流道的长度尺寸l是指所有所述狭窄流道相加后的尺寸。
所述消音主体包括:第一消音元件,其包括第一消音主体,所述第一消音主体上具有N层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消音主体上的第一周向侧壁,其中N≥1,处于最内层的所述第一周向侧壁围成所述第一通孔;
第二消音元件,其包括第二消音主体,所述第二消音主体上具有N层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二消音主体上的第二周向侧壁,其中N≥1,处于最内层的所述第二周向侧壁围成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消音元件与所述第二消音元件固接在所述待安装对象后,所述第一周向侧壁与所述第二周向侧壁之间相互嵌套,相邻所述第一周向侧壁与所述第二周向侧壁之间形成所述狭窄流道,所述第二周向侧壁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消音主体之间间隙设置,所述第一周向侧壁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消音主体之间间隙设置,以使相邻的所述狭窄流道连通形成所述消音流道,离所述第一通孔最远的所述狭窄流道的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形成所述进气腔。
所述第一消音元件的所述第一周向侧壁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消音元件的所述第二周向侧壁设有一个。
所述第一周向侧壁、所述第二周向侧壁均为环形侧壁。
所述第一消音主体为罩体,所述第二消音主体为平板。
所述第二消音主体上开设由将待安装对象上出气孔与所述进气腔连通的避位通孔。
所述第一消音主体底缘具有环绕其自身设置的安装盘部,所述安装盘部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消音主体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还包括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将所述第一消音元件、第二消音元件固接在所述待安装对象上的紧固件。
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后,与所述待安装对象上的安装孔内壁的内螺纹螺接定位,锁紧所述安装盘部和所述第二消音主体在所述待安装对象上。
所述第一消音主体为环形的罩体,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消音主体同轴设置。
所述罩体上设有若干个旁瓣,所述旁瓣沿所述罩体周向依次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在相邻两所述旁瓣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泵体,还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消音器,所述待安装对象为所述泵体的法兰,所述待安装对象轴为所述法兰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音器,包括消音主体,所述消音主体上具有适于待消音气体进入的进气腔,适于套设在待安装对象上的第一通孔,以及将所述进气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消音流道,所述消音流道中至少有一段形成狭窄流道,且所述狭窄流道的尺寸与所述进气腔的尺寸配合使所述进气腔形成亥姆霍兹共振腔,且所述亥姆霍兹共振腔所对应的共振频率f0 与所述待消声气体噪声激励频段相当。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消音器主体上设置进气腔和与进气腔连通的消音流道,使进气腔形成亥姆霍兹共振腔,根据流道的亥母霍兹共振腔的谐振效应,将使进入进气腔的待消音气体的气流中特定频率成分产生谐振使其能量耗散,从而达到降低该频段噪声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音器,所述狭窄流道的尺寸包括所述狭窄流道的横截面积、宽度尺寸、长度尺寸。所述进气腔的尺寸包括进气腔体积。所述相当是指所述亥姆霍兹共振腔所对应的共振频率f0,介于所述待消声气体噪声激励频段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在具体实施例时,使用消声量仿真计算软件进行仿真校核,通过共振腔及对狭窄流道的各个尺寸的调整,狭窄流道的各个尺寸包括狭窄流道的间隙宽度、有效长度尺寸,具体尺寸设置以要进行消声的目标频段为准,本实用新型中泵体中气流噪声激励主要在800-1200Hz频段,因此,可通过调整各个尺寸,使狭窄流道在保证消音器其他频段消声性能的同时,针对800-1200Hz主要气动激励噪声频段进行优化,使原消音器在800-1000Hz左右的消声低值变成峰值,大幅度提升消音器在800-1000Hz频段的降噪效果,优化压缩机气动噪声。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音器,所述消音主体由第一消音元件和第二消音元件组成。其中第一消音元件包括第一消音主体,其上具有N层周向设置的第一周向侧壁,其中N≥1,处于最内层的第一周向侧壁围成第一通孔。第二消音元件包括第二消音主体,其上具有N层周向设置在第二消音主体上的第二周向侧壁,其中N≥1,处于最内层的第二周向侧壁围成第二通孔。在安装时,所述第一周向侧壁与所述第二周向侧壁之间相互嵌套,相邻所述第一周向侧壁与所述第二周向侧壁之间形成所述狭窄流道,所述第二周向侧壁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消音主体之间间隙设置,所述第一周向侧壁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消音主体之间间隙设置,以使相邻的所述狭窄流道连通形成所述消音流道,离所述第一通孔最远的所述狭窄流道的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形成所述进气腔。上述具体说明了狭窄流道的具体形成结构,第一周向侧壁和第二周向侧壁嵌套间隔设置,相邻二者之间形成独狭窄流道,所有狭窄流道通过间隙设置依次衔接连通。进入进气腔的待消音气体依次经过进气腔和各个狭窄流道后被消声排出。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音器,所述第一消音元件的所述第一周向侧壁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消音元件的所述第二周向侧壁设有一个。这样形成的狭窄流道就只有一个。并不是狭窄流道越长越好,要根据设计要求,通过仿真实验,调整公式中的各个参数,达到更好的消音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一个狭窄流道,赋予其具体尺寸就已经可以满足消音效果。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音器,所述第一周向侧壁、所述第二周向侧壁均为环形侧壁。二者的形状与本体的法兰外型相匹配,便于安装和设计。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包括泵体,还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消音器,所述待安装对象为所述泵体的法兰,所述待安装对象轴为所述法兰轴。具有上述消音器的所有优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为将消音器设计为内外双层消音器,其中外层消音器在轴颈处向下翻边,并与上法兰轴颈形成流通通道;内层消音器轴颈部位,翻边部分与外层的翻边部分之间形成狭窄流道,双层之间形成消音腔。由于消音器流道的亥母霍兹共振腔的谐振效应,通过对狭窄流道及消音腔尺寸的调整,将使待消音气流中特定频率成分产生谐振使能量耗散,从而降低该频段噪声。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流道式消音器方案,在保证消音器其他频段消声性能的同时,可针对800-1200Hz主要气动激励噪声频段进行优化,使现有消音器在800-1000Hz左右的消声低值变成峰值,大幅度提升消音器在800-1000Hz频段的降噪效果,优化压缩机气动噪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消音器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第二消音元件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消音器消声量计算对比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消音元件;11-进气腔;111-第一通孔;12-第一周向侧壁;14- 第一消音主体;15-安装盘部;16-第一安装孔;17-旁瓣;2-第二消音元件; 21-第二周向侧壁;22-第二消音主体;23-第二安装孔;25-避位通孔;3- 狭窄流道;其中,图1中虚线为法兰轴的安装位置,图2中箭头方向为气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消音器,包括消音主体,所述消音主体上具有适于待消音气体进入的进气腔11,适于套设在待安装对象上的第一通孔111,以及将所述进气腔11与所述第一通孔111连通的消音流道,所述消音流道中至少有一段形成狭窄流道3,且所述狭窄流道3的尺寸与所述进气腔11的尺寸配合使所述进气腔11形成亥姆霍兹共振腔,且所述亥姆霍兹共振腔所对应的共振频率f0与所述待消声气体噪声激励频段相当。
上述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基于亥姆赫兹共振消声原理,对消声器进行研究和设计。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消音器主体上设置进气腔和与进气腔连通的消音流道,使进气腔形成亥姆霍兹共振腔,根据流道的亥母霍兹共振腔的谐振效应,将使进入进气腔的待消音气体的气流中特定频率成分产生谐振使其能量耗散,从而达到降低该频段噪声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的所述狭窄流道3的尺寸包括所述狭窄流道的横截面积、宽度尺寸、长度尺寸。所述进气腔11的尺寸包括进气腔体积。所述相当是指所述亥姆霍兹共振腔所对应的共振频率f0,介于所述待消声气体噪声激励频段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在具体实施例时,使用消声量仿真计算软件进行仿真校核,通过共振腔及对狭窄流道的各个尺寸的调整,狭窄流道的各个尺寸包括狭窄流道的间隙宽度、有效长度尺寸,具体尺寸设置以要进行消声的目标频段为准,本实用新型中泵体中气流噪声激励主要在800-1200Hz频段,因此,可通过调整各个尺寸,使狭窄流道在保证消音器其他频段消声性能的同时,针对800-1200Hz主要气动激励噪声频段进行优化,使原消音器在800-1000Hz左右的消声低值变成峰值,大幅度提升消音器在800-1000Hz频段的降噪效果,优化压缩机气动噪声。
下面结合亥姆赫兹共振消声原理及其公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进行原理性解释。根据亥姆赫兹共振消声原理设计的亥姆赫兹共鸣器原始形状是一个有细径或小开口的容器。当受声波的作用时,颈内的空气振动,而容器内的空气对之产生恢复力。在声波波长远大于共鸣器几何尺度的情形下,可以认为共鸣器内空气振动的动能集中于颈内空气的运动,势能仅与容器内空气的弹性形变有关。这样,这个共鸣器是由颈内空气有效质量和容器内空气弹性组成的一维振动系统,因而对作用声波有共振现象。
具体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满足使经过所述狭窄流道的气体共振消音是指,所述进气腔形成亥姆霍兹共振腔,所述亥姆霍兹共振腔的共振频率计算公式为:
其中,f0表示所述共振频率;
C0表示声速;
S表示所述狭窄流道的横截面积;
lk表示所述狭窄流道的有效长度;
V0表示所述进气腔的体积;
由此可知,已知待消声气体的噪声激励频段时,通过调整亥姆霍兹消声腔共振频率计算公式中的S、lk、V0,使计算得出的共振频率f0与所述待消声气体噪声激励频段相当,即可满足使经过所述狭窄流道的气体共振消音。所述相当是指
假定狭窄流道的横截面为圆环状,设定其内圆半径为r,外圆半径为R,设定所述狭窄流道的宽度尺寸d1,设定所述狭窄流道的长度尺寸为l,则d1=R-r,S=π(R2-r2),lk=l+0.8d1。具体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进气腔形成亥姆赫兹消声腔的共振频率计算公式为:
所述狭窄流道的长度尺寸l是指所有所述狭窄流道相加后的尺寸。
根据上述说明,将上述公式中l、d1、V0、r、R赋予能够得到共振频率为800~1000Hz的具体尺寸,即可基本完成设计工作。不过,在具体实施时,仍需要采用消声量仿真计算软件进行仿真校核,才能最终确定最佳实施例。如图2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d1为0.7~1.5mm之间时,其使狭窄流道3在800~1000Hz频段具有较高的消声量,其他相关尺寸,可根据公式再进行具体设计。如图4所示,不难发现,在仿真实验中,在800~1200Hz 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峰值消声量,较常规消声器具有更高的消声效果。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消音主体包括:第一消音元件1,其包括第一消音主体14,所述第一消音主体14上具有N层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消音主体14上的第一周向侧壁12,其中N≥1,处于最内层的所述第一周向侧壁12围成所述第一通孔111;第二消音元件2,其包括第二消音主体22,所述第二消音主体22上具有N层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二消音主体22上的第二周向侧壁21,其中N≥1,处于最内层的所述第二周向侧壁21围成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消音元件1与所述第二消音元件2固接在所述待安装对象后,所述第一周向侧壁12与所述第二周向侧壁21之间相互嵌套,相邻所述第一周向侧壁12与所述第二周向侧壁21之间形成所述狭窄流道 3,所述第二周向侧壁21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消音主体14之间间隙设置,所述第一周向侧壁12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消音主体22之间间隙设置,以使相邻的所述狭窄流道3连通形成所述消音流道,离所述第一通孔111最远的所述狭窄流道3的远离所述第一通孔111的一侧形成所述进气腔11。上述具体说明了狭窄流道的具体形成结构,第一周向侧壁和第二周向侧壁嵌套间隔设置,相邻二者之间形成独狭窄流道,所有狭窄流道通过间隙设置依次衔接连通。进入进气腔的待消音气体依次经过进气腔和各个狭窄流道后被消声排出。
上述第一消音元件1与所述第二消音元件2中,当第一周向侧壁12与所述第二周向侧壁21的高度较高时,可分别与第一消音元件1与所述第二消音元件2做成分体结构,使用焊接方式。作为变形实施例,当第一周向侧壁12与所述第二周向侧壁21的高度较低时,可分别与第一消音元件1 与所述第二消音元件2直接采用冲压弯折工艺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消音元件1的所述第一周向侧壁12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消音元件2的所述第二周向侧壁21设有一个。这样形成的狭窄流道就只有一个。并不是狭窄流道越长越好,要根据设计要求,通过仿真实验,调整公式中的各个参数,达到更好的消音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一个狭窄流道,赋予其具体尺寸就已经可以满足消音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消音元件1和第二消音元件2的整体外型均为圆形,所述第一周向侧壁12、所述第二周向侧壁21也均设置为环形侧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消音主体14为罩体,所述罩体向远离待安装对象方向隆起,形成凹陷腔,所述第二消音主体22为平板,平板盖合在凹陷腔上,与第一周向侧壁12和第二周向侧壁21共同形成进气腔1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平板式第二消音主体22的缘边沿所述待安装对象外径方向延伸,遮盖住待安装对象上的出气孔时,在所述第二消音主体22上开设由将待安装对象上出气孔与所述进气腔11连通的避位通孔25。
具体的,如图1和2所示,所述第一消音主体14底缘具有环绕其自身设置的安装盘部15,所述安装盘部15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6,所述第二消音主体2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3,还包括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6 和所述第二安装孔23将所述第一消音元件1、第二消音元件2固接在所述待安装对象上的紧固件。安装盘部15的缘边沿所述待安装对象外径方向延伸,安装盘部15与平板式第二消音主体22在远离中心的缘边部分重叠,且第一安装孔16与第二安装孔23重合,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 16和所述第二安装孔23后与所述待安装对象固接。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6和所述第二安装孔23后,与所述待安装对象上的安装孔内壁的内螺纹螺接定位,锁紧所述安装盘部15和所述第二消音主体22在所述待安装对象上。作为变形实施例,紧固件也可以采用螺杆代替,在进行螺纹锁紧时,采用螺母与螺杆的两端进行螺接限位。
作为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中待安装对象的外型为圆形,因此适应性的所述第一消音主体14为环形的罩体,所述第一通孔111与所述第一消音主体14同轴设置,便于设计和安装。作为进一步实施例,所述罩体可以是具有圆滑内壁的罩体,也可以是具有柱型内壁的罩体,本实施例优选采用具有圆滑内壁的罩体。
更进一步的,所述罩体上设有若干个旁瓣17,所述旁瓣17沿所述罩体周向依次间隔设置。各个旁瓣17之间的气体相互干涉消音,达到更好的消音效果。旁瓣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调整,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5 个,且沿周向分布时,呈由大到小的趋势。
在安装时,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安装孔16可安排设置在相邻两所述旁瓣17之间。这样合理利用了安装空间。当然,这仅是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事实上,也可以不限于此,只要能够起到消音器的固定作用,都是可以实施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泵体,还包括实施例1中的消音器,所述待安装对象为所述泵体的法兰,所述待安装对象轴为所述法兰轴。
将实施例1中的消音器安装在法兰上时,首先将第一消音元件1先装在法兰上,再装配第二消音元件2,则第一消音元件1的第一周向侧壁12 与外层第二消音元件2的第二周向侧壁21之间将形成狭窄流道的亥母霍兹共振腔,对特定频段噪声形成较大的消声作用。气流从法兰的排气口排出后,进入到第一消音元件1与第二消音元件2形成的进气腔11内,再经过狭窄流道3,再经过第一周向侧壁12与法兰轴形成的流道排出。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5)

1.一种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音主体,所述消音主体上具有适于待消声气体进入的进气腔(11),适于套设在待安装对象上的第一通孔(111),以及将所述进气腔(11)与所述第一通孔(111)连通的消音流道,所述消音流道中至少有一段形成狭窄流道(3),且所述狭窄流道(3)的尺寸与所述进气腔(11)的尺寸配合使所述进气腔(11)形成亥姆霍兹共振腔,且所述亥姆霍兹共振腔所对应的共振频率f0与所述待消声气体噪声激励频段相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主体包括:
第一消音元件(1),其包括第一消音主体(14),所述第一消音主体(14)上具有N层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消音主体(14)上的第一周向侧壁(12),其中N≥1,处于最内层的所述第一周向侧壁(12)围成所述第一通孔(111);
第二消音元件(2),其包括第二消音主体(22),所述第二消音主体(22)上具有N层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二消音主体(22)上的第二周向侧壁(21),其中N≥1,处于最内层的所述第二周向侧壁(21)围成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消音元件(1)与所述第二消音元件(2)固接在所述待安装对象后,所述第一周向侧壁(12)与所述第二周向侧壁(21)之间相互嵌套,相邻所述第一周向侧壁(12)与所述第二周向侧壁(21)之间形成所述狭窄流道(3),所述第二周向侧壁(21)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消音主体(14)之间间隙设置,所述第一周向侧壁(12)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消音主体(22)之间间隙设置,以使相邻的所述狭窄流道(3)连通形成所述消音流道,离所述第一通孔(111)最远的所述狭窄流道(3)的远离所述第一通孔(111)的一侧形成所述进气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音元件(1)的所述第一周向侧壁(12)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消音元件(2)的所述第二周向侧壁(21)设有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周向侧壁(12)、所述第二周向侧壁(21)均为环形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主体(14)为罩体,所述第二消音主体(22)为平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音主体(22)上开设由将待安装对象上出气孔与所述进气腔(11)连通的避位通孔(2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主体(14)底缘具有环绕其自身设置的安装盘部(15),所述安装盘部(15)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6),所述第二消音主体(2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3),还包括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6)和所述第二安装孔(23)将所述第一消音元件(1)、第二消音元件(2)固接在所述待安装对象上的紧固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
螺栓,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6)和所述第二安装孔(23)后,与所述待安装对象上的安装孔内壁的内螺纹螺接定位,锁紧所述安装盘部(15)和所述第二消音主体(22)在所述待安装对象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音主体(14)为环形的罩体,所述第一通孔(111)与所述第一消音主体(14)同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上设有若干个旁瓣(17),所述旁瓣(17)沿所述罩体周向依次间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6)设置在相邻两所述旁瓣(17)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窄流道(3)的尺寸包括所述狭窄流道的横截面积、宽度尺寸、长度尺寸。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11)的尺寸包括进气腔体积。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当是指所述亥姆霍兹共振腔所对应的共振频率f0,介于所述待消声气体噪声激励频段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15.一种压缩机,包括泵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的消音器,待安装对象为所述泵体的法兰,待安装对象轴为法兰轴。
CN201821456084.XU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消音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Active CN209195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56084.XU CN209195627U (zh)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消音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56084.XU CN209195627U (zh)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消音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95627U true CN209195627U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05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56084.XU Active CN209195627U (zh)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消音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956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6801A (zh) * 2020-09-03 2021-01-08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泵体消音器、泵体组件及压缩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6801A (zh) * 2020-09-03 2021-01-08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泵体消音器、泵体组件及压缩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32715U (zh) 一种宽频带消声器
CN209195627U (zh) 一种消音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05654400U (zh) 消音器
JP2006207378A (ja) 排気系用の騒音低減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排気系
EP1908930A2 (en) Exhaust silencer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CN209855995U (zh) 一种压缩机消音结构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02100303U (zh) 消声器
CN106285874B (zh) 一种车辆用复合消声器
JPS5941618A (ja) 自動車用エンジンの排気騒音低減装置
JP2005214049A (ja) 過給機用吸入消音器の騒音放出低減方法及び装置
US20130081900A1 (en) Silencer for an auxiliary power unit of an aircraft
CN101871444B (zh) 消音器
CN206522207U (zh) 空滤器总成
CN210520895U (zh) 用于吸尘器的电机组件和吸尘器
CN201461037U (zh) 微型汽车用阻抗复合排气消声器
CN1884801A (zh) 汽车用排气消音器
JP6169035B2 (ja) 燃料電池車の排気音の消音構造
CN209067486U (zh) 一种消音器及压缩机
CN105673445A (zh) 用于压缩机的消音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09185157A (zh) 一种消音器及压缩机
EP1253312B1 (en) Low-noise integrated air-filtering device
JP3425120B2 (ja) 過給機のサイレンサ
CN110630472B (zh) 一种降低压缩机噪声的装置
CN208106526U (zh) 一种消声器、发动机及汽车
CN216269110U (zh) 防撞梁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