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37697U - 一种微导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37697U
CN209137697U CN201820637934.XU CN201820637934U CN209137697U CN 209137697 U CN209137697 U CN 209137697U CN 201820637934 U CN201820637934 U CN 201820637934U CN 209137697 U CN209137697 U CN 209137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ection
microtubular
main body
catheter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3793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莉侠
张鹏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RBUSNEICH MEDICAL APPLIANCE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RBUSNEICH MEDICAL APPLIANCE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RBUSNEICH MEDICAL APPLIANCE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ORBUSNEICH MEDICAL APPLIANCE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3793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37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37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376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导管,呈管状结构,其包括导管主体和设置在导管主体远端的尖端。该导管主体的管壁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层、包裹在内层之外的中间层以及包裹在中间层之外的外层。导管主体由近端向远端依次包括推送段和穿越段,其中推送段的中间层为双层管体结构,穿越段的中间层为单层管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微导管的导管主体中推送段的硬度大于穿越段的硬度,推送段能够在穿越段的近端提供一定的支持力和后坐力,以提高微导管整体的推送性和通过性,并改善微导管的扭控力,从而保证微导管在介入手术中能够顺利通过极度狭窄和弯曲的病变部位。

Description

一种微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导管。
背景技术
临床上,介入治疗手术中为了提高导丝穿越的成功率,通常需要微导管和导丝配合使用。其中,微导管可以对导丝提供支撑力,为导丝在血管中的穿行提供通道。根据对现有介入治疗病例统计发现,病变部位往往阻塞严重,可供微导管通过的空间较为狭窄,再加上血管弯曲情况较为复杂,因而对微导管推送性和通过性的要求较高,因而需要对传统的微导管做出较大的改变,以满足现有介入手术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送性和通过性较优的微导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导管,呈管状结构,包括导管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导管主体远端的尖端,该导管主体的管壁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层、包裹在所述内层之外的中间层以及包裹在所述中间层之外的外层,所述导管主体由近端向远端依次包括推送段和穿越段,所述推送段的中间层为双层管体结构,所述穿越段的中间层为单层管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推送段的中间层为编织层包裹弹簧层的结构,被包裹的所述弹簧层由其远端延伸至所述尖端处而形成所述穿越段的中间层。
优选地,所述编织层由多股丝线交替编织而成,其中至少一股所述丝线向外突出于其他所述丝线,以使所述编织层的外表面具有流线型的凸筋。
优选地,所述编织层由圆丝和扁丝交替地编织而成,所述圆丝的表面向外突出于所述扁丝的表面,所述圆丝沿所述编织层的轴向呈螺旋状延伸。
优选地,所述推送段的中间层为双层弹簧层结构,被包裹的所述弹簧层由其远端延伸至所述尖端处而形成所述穿越段的中间层。
优选地,所述推送段的中间层为骨架层包裹弹簧层的结构,被包裹的所述弹簧层由其远端延伸至所述尖端处而形成所述穿越段的中间层;所述骨架层为具有镂空的管体结构。
优选地,被包裹的所述弹簧层为由近端向远端缩直径的锥度弹簧。
优选地,所述导管主体的硬度沿着由近端向远端的方向呈减小趋势,所述外层的硬度沿着由近端向远端的方向呈减小趋势。
优选地,所述外层的外径沿着由近端向远端的方向呈减小趋势,所述外层的内径沿着由近端向远端的方向呈减小趋势。
优选地,所述推送段和所述穿越段的长度比例为3:1至10:1。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微导管的导管主体中推送段的硬度大于穿越段的硬度,推送段能够在穿越段的近端提供一定的支持力和后坐力,以提高微导管整体的推送性和通过性,并改善微导管的扭控力,从而保证微导管在介入手术中能够顺利通过极度狭窄和弯曲的病变部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导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微导管实施例导管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微导管实施例导管主体塑形段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微导管实施例导管主体非塑形段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微导管实施例编织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微导管另一较优实施例的中间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微导管其他较优实施例的中间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微导管;11、导管主体;111、内层;112、中间层;1121、弹簧层;1122、编织层;1122a、圆丝;1122b、扁丝;1123、骨架层;11a、穿越段;11b、推送段;113、外层;12、尖端;13、针座;14、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在描述方位时,以手术时靠近操作人员的方向为“近”,远离操作人员的方向为“远”。
参阅图1,微导管1呈管状结构,包括导管主体11和尖端12,尖端12设在导管主体11的远端。尖端12采用的是可显影70%的钨粉与30A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混合制成。该尖端12在具有显影性同时,可兼具足够的软硬度,从而能够避免微导管1进入血管时对血管内壁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本实施例中导管主体11的硬度沿着由近端向远端的方向呈减小趋势,可以使微导管1在长度方向具有不同的软硬度,实现预期的扭控力传递,以顺利通过严重扭曲的病变血管。在本实施例中,导管主体11的硬度由120克力~70克力逐渐过渡到5克力~2克力。
较佳地,本实施例中导管主体11的外径沿着由近端向远端的方向呈减小的趋势,导管主体11的内径沿着近端向远端的方向恒定不变。具体地,沿着由近端向远端的方向,导管主体11的外径由2.8F~2.5F逐渐减小至2.1F~1.9F,以进一步确保导管主体11的柔软度由近端向远端方向呈增加趋势。
进一步地,参阅图2,导管主体11的管壁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层111、中间层112和外层113。
其中,内层111的内部设有中空的管腔,可以为介入手术所需的物质,如药物、导丝、支架或弹簧圈等提供输送的通道。中间层112为不锈钢层或镍钛合金层,其包覆在内层111的外壁上。外层113为热塑性聚合物层,外层113的材料嵌入中间层112中而包覆在中间层112的外表面。
具体地,本实施例内层111选用摩擦系数较小的材料,如PTFE制成,使进入内层111的药物、导丝或其他介入系统获得较小的摩擦力,以顺利到达血管中病变的部位。
在本实施例中,导管主体11由近端向与远端依次包括推送段11a和穿越段11b。其中,推送段11a的中间层112为双层管体结构,穿越段11b的中间层112为单层管体结构。
对于本实施例的导管主体11,推送段11a为四层管体结构,穿越段11b为三层管体结构,使得推送段11a的硬度大于穿越段11b的硬度。因而无需选取特定的硬质材料制备,推送段11a便能够在穿越段11b的近端提供一定的支持力及后坐力,以提高微导管1整体的推送性和通过性,并改善微导管的扭控力,从而使微导管1顺利通过极度狭窄和弯曲的病变部位。
具体地,参阅图2,本实施例的推送段11a的中间层112为编织层1122包裹弹簧层1121的结构,被包裹的弹簧层1121由其远端延伸至尖端12处而形成穿越段11b的中间层112。
因而,如图3所示,未被编织层包裹的部分弹簧层1121、外层113以及内层111共同构成穿越段11a。如图4所示,编织层1122与部分弹簧层1121,以及内层111和外层113共同构成导管主体11的推送段11b。推送段11b的硬度大于穿越段11a的硬度,当微导管1进入血管时,较硬的推送段11b可以提供一定的推送力,帮助微导管1顺利地通过阻塞严重的病变部位。
进一步地,编织层1122由多股丝线交替编织而成,其中至少一股丝线向外突出于其他的丝线,以使编织层1122的外表面具有流线型的凸筋。
较优地,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编织层1122是由圆丝1122a和扁丝1122b交替地编织而成,圆丝1122a的表面向外突出于扁丝1122b的表面,突出的圆丝1122a沿编织层1122的轴向呈螺旋状延伸。
此种设置的微导管1中,外层113的材料包覆在编织层1122上后,圆丝1122a可以在外层113的表面形成螺旋状的突出,使微导管1与血管内壁的接触面积减少,从而降低微导管1在推送过程中的阻力。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编织层1122在制作时,是采用2股圆丝1122a与6股扁丝1122b搭配,再和8股扁丝1122b交替地编织,其中圆丝1122a的外径大于扁丝1122b的外径。
在另一较优的实施例中,参阅图6,推送段11a的中间层112为双层弹簧层结构,被包裹的弹簧层1121由其远端延伸至尖端12处而形成穿越段11b的中间层112。此外,在其他的较优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推送段11a的中间层112为骨架层1123包裹弹簧层1121的结构,被包裹的弹簧层1121由其远端延伸至尖端12处而形成穿越段11b的中间层112。其中,骨架层1123为具有镂空的管体结构。
较佳地,以上各实施例中弹簧层1121可为近端向远端缩直径的锥度弹簧,以使微导管1的直径由近端向远端实现由大到小的过渡,从而达到有效地改善通过性的效果。该弹簧层1121选用的是不锈钢或镍钛合金的扁丝,采用右旋的方式绕制而成。
外层113包覆在中间层112的外表面,外层113的内径沿着由近端向远端的呈减小趋势,一方面可以配合中间层112实现导管主体11整体的装配,另一方面还可以进一步确保导管主体11尺寸由近端向远端的渐变趋势。本实施例外层113可以仅由聚酯、聚酰胺、聚亚酰胺等热塑性材料中的一种制成,或是选用其中两种以及两种以上的材料聚合而成。
较佳地,外层113的硬度沿着由近端向远端的方向呈减小趋势,本实施例外层113的硬度在邵氏70D~邵氏40A的范围内变化。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外层113的外径沿着由近端向远端的方向呈减小趋势,这样可进一步保证导管主体11沿着由近到远的方向柔软度呈增大趋势。
在本实施例中,推送段11b和穿越段11a的长度比例为3:1至10:1,优选为1:8。其中,推送段11b的长度为1.2米,穿越段11a的长度为0.15米。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弹簧层长度为1.35米,编织层的长度为1.2米,即未被编织层1122覆盖的弹簧层1121的长度为0.15米,覆盖有编织层1122的弹簧层1121的长度为1.2米。
此外,参阅图1,微导管1还包括针座13,针座13设置在导管主体11的近端。针座13上的标准鲁尔可以连接鲁尔连接器,手术过程当出现冠脉无复流时,可以通过针座13向血管远端注射药物,注药的同时可同步造影对病变部位进一步诊断。针座13的材料可以是聚碳酸酯、聚酯、聚酰胺、聚亚酰胺类。
在本实施例中,针座13和导管主体11之间还设有连接件14。连接件14可以采用弹性体材料制成,其硬度小于导管主体11的硬度,以实现针座13与导管主体11之间的软硬过渡。
手术过程中,操作人员通常通过旋转连接件14,进而操控微导管1穿越病变部位。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4的硬度在35A~55A的范围内,可以改善手术过程中操作人员的触感,从而更好地实现微导管1操控。
综上,在本实用新型的微导管中,导管主体包括推送段和穿越段。其中推送段的中间层为双层管体结构,穿越段的中间层为单层管体结构。推送段的硬度大于穿越段的硬度,推送段能够在穿越段的近端提供一定的支持力和后坐力,以提高微导管整体的推送性和通过性,并改善微导管的扭控力,从而保证微导管在介入手术中能够顺利通过极度狭窄和弯曲的病变部位。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微导管,呈管状结构,包括导管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导管主体远端的尖端,其特征在于,该导管主体的管壁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层、包裹在所述内层之外的中间层以及包裹在所述中间层之外的外层,所述导管主体由近端向远端依次包括推送段和穿越段,所述推送段的中间层为双层管体结构,所述穿越段的中间层为单层管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段的中间层为编织层包裹弹簧层的结构,被包裹的所述弹簧层由其远端延伸至所述尖端处而形成所述穿越段的中间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层由多股丝线交替编织而成,其中至少一股所述丝线向外突出于其他所述丝线,以使所述编织层的外表面具有流线型的凸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层由圆丝和扁丝交替地编织而成,所述圆丝的表面向外突出于所述扁丝的表面,所述圆丝沿所述编织层的轴向呈螺旋状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段的中间层为双层弹簧层结构,被包裹的所述弹簧层由其远端延伸至所述尖端处而形成所述穿越段的中间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段的中间层为骨架层包裹弹簧层的结构,被包裹的所述弹簧层由其远端延伸至所述尖端处而形成所述穿越段的中间层;所述骨架层为具有镂空的管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被包裹的所述弹簧层为由近端向远端缩直径的锥度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主体的硬度沿着由近端向远端的方向呈减小趋势,所述外层的硬度沿着由近端向远端的方向呈减小趋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的外径沿着由近端向远端的方向呈减小趋势,所述外层的内径沿着由近端向远端的方向呈减小趋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段和所述穿越段的长度比例为3:1至10:1。
CN201820637934.XU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微导管 Active CN209137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37934.XU CN209137697U (zh)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微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37934.XU CN209137697U (zh)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微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37697U true CN209137697U (zh) 2019-07-23

Family

ID=67263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37934.XU Active CN209137697U (zh)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微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37697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4677A (zh) * 2018-04-28 2018-09-11 业聚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微导管
CN111135425A (zh) * 2020-03-06 2020-05-12 广东博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微导管
CN111544744A (zh) * 2020-05-27 2020-08-18 深圳北芯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双腔的微导管
CN114832202A (zh) * 2020-05-27 2022-08-02 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弹簧层和编织层的微导管
CN114984404A (zh) * 2022-06-10 2022-09-02 惠州市顺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成型导引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071036A1 (zh) * 2021-11-01 2023-05-04 南通伊诺精密塑胶导管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软镜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4677A (zh) * 2018-04-28 2018-09-11 业聚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微导管
CN111135425A (zh) * 2020-03-06 2020-05-12 广东博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微导管
CN111135425B (zh) * 2020-03-06 2021-09-10 广东博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微导管
CN111544744A (zh) * 2020-05-27 2020-08-18 深圳北芯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双腔的微导管
CN114832202A (zh) * 2020-05-27 2022-08-02 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弹簧层和编织层的微导管
CN114832202B (zh) * 2020-05-27 2024-05-17 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弹簧层和编织层的微导管
WO2023071036A1 (zh) * 2021-11-01 2023-05-04 南通伊诺精密塑胶导管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软镜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84404A (zh) * 2022-06-10 2022-09-02 惠州市顺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成型导引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84404B (zh) * 2022-06-10 2023-07-25 惠州市顺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成型导引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37697U (zh) 一种微导管
CN109498957A (zh) 一种新型微导管
US11951264B2 (en) Control handle with device advancing mechanism
CN105079939B (zh) 导管
CN108514677A (zh) 一种微导管
JP4213350B2 (ja) 複合補強材を備えた脈管カテーテル
JP6643522B2 (ja) カテーテル
JP2001518368A (ja) 末梢血管送達カテーテル
CN106029150A (zh) 集成导管系统
US20030191451A1 (en) Reinforced catheter system
WO2014076748A1 (ja) カテーテル
JP2003501160A (ja) 可撓性マイクロカテーテル
JP6558773B2 (ja) カテーテル
CN203154553U (zh) 经桡动脉介入造影导丝
JP6679729B2 (ja) 補強材付きポリマーカテーテルシャフト
CN107296670B (zh) 医用复合中空纤维管及介入医疗器械
CN110799234B (zh) 导管
JP2014097090A (ja) カテーテル
WO2013026419A1 (zh) 一种支架输送装置
JP2011072562A (ja) カテーテル
JP6625991B2 (ja) カテーテル
JP2007000358A (ja) カテーテル
CN211675820U (zh) 螺杆型微导管
CN116407345A (zh) 介入医疗器械输送系统
CN218961553U (zh) 一种可调弯鞘管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