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27560U - 下架输送机构及菌包周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下架输送机构及菌包周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27560U
CN209127560U CN201821647660.9U CN201821647660U CN209127560U CN 209127560 U CN209127560 U CN 209127560U CN 201821647660 U CN201821647660 U CN 201821647660U CN 209127560 U CN209127560 U CN 209127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mechanism
mounting plate
undercarriage
support plate
actu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4766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小方
梅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e'an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e An Cle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e An Cle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e An Cle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4766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275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27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275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架输送机构,包括支撑板、下架机构以及输送机构,下架机构包括活动连接于支撑板一侧的安装板,设置于支撑板上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设置于安装板上的抓取组件;输送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板上并位于安装板底侧的第二支撑架,设置于第二支撑架上的输送组件,以及与输送组件传动连接的第三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菌包周转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架机构和输送机构,通过下架机构将载满原型包的物料筐抓住并且从周转架上取出,并且通过输送机构将载满原型包的物料筐输送至目标工位,使得原型包下架输送的整个过程由下架输送机构完成,无需人工操作,从而解决了在制作食用菌菌包的过程中,人工运送原型包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下架输送机构及菌包周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生产机械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下架输送机构及菌包周转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菌,作为一种菌类食材,常见的有蘑菇、草菇、香菇、平菇、黑木耳、松口蘑、竹荪、牛肝菌等多种,不但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而且某些食用菌对动植物病毒性疾病有免疫或抑制作用,还能抑制肿瘤发生和发展,并能溶解一定量的胆固醇,因此被人们称为“保健食品”。正是由于食用菌的经济价值十分可观,得到越来越多的农业户进行培植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培植生产食用菌主要依靠人工培植,包括制作所需的原型包、对原型包进行注菌、对注菌后的菌包照料、养殖等步骤。其中完成制作所需的原型包后,需要将原型包运送至注菌工位进行注菌操作,这个过程一般需要工人进行运送,这种采用人工运送菌包的方式,不仅工人的劳动强度大,食用菌菌包的制作生产效率低,而且影响农场基地进行大规模培植生产食用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架输送机构及菌包周转装置,以解决在制作食用菌菌包的过程中,人工运送原型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用于菌包周转装置的下架输送机构,包括:
支撑板;
下架机构,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一侧的安装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用于驱使所述安装板远离或靠近所述支撑板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用于抓取盛放有多个所述原型包的物料筐的抓取组件;以及
输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并位于所述安装板底侧的用于支撑和放置所述物料筐的第二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的用于驱使所述物料筐移动的输送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且与所述输送组件传动连接的第三驱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抓取组件包括:
料勾,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用于勾住所述物料筐的边缘;以及
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与所述料勾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料勾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过孔,且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导轨,所述抓取组件还包括:
第一连接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上且与所述第二驱动件传动连接;以及
连接销,穿设于所述过孔内且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料勾。
进一步地,所述抓取组件还包括:
限位件,固设于所述安装板上,位于所述料勾顶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
第一传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上,且与所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
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以及
齿条,与所述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齿条的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安装板紧固连接,且所述齿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架向外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
导向杆,穿设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一支撑架上,且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紧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组件包括:
第二传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且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传动连接;
从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且与所述第二传动轴间隔设置;
第一传动链,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并分别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一传动链的布置方向与所述齿条的长度方向垂直;以及
止挡块,紧固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链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
第三驱动件,设置在支撑板上;以及
第二传动链,分别与所述第三驱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传动链的布置方向平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架输送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下架机构和输送机构,通过下架机构将载满原型包的物料筐抓住并且从周转架上取出,并且通过输送机构将载满原型包的物料筐输送至目标工位,使得原型包下架输送的整个过程由下架输送机构完成,无需人工操作,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在制作食用菌菌包的过程中,人工运送原型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食用菌菌包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菌包周转装置,包括机架、控制机构以及上述下架输送机构,所述下架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下架输送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菌包周转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下架输送机构与控制机构配合,通过控制机构控制下架机构将载满原型包的物料筐抓住并且从周转架上取出,以及控制输送机构将载满原型包的物料筐输送至目标工位,使得原型包下架输送的整个过程在控制机构控制下自动完成,无需人工操作,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在制作食用菌菌包的过程中,人工运送原型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食用菌菌包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菌包周转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菌包周转装置中下架输送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菌包周转装置中下架输送机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架输送机构中抓取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架输送机构中抓取组件的左视示意图;
图6为图4中A部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菌包周转装置、2—原型包、3—物料筐、10—机架、20—下架输送机构、30—控制机构、21—支撑板、22—下架机构、23—输送机构、221—安装板、222—第一驱动组件、223—抓取组件、224—第一支撑架、231—第二支撑架、232—输送组件、233—第三驱动组件、2211—过孔、2212—导轨、2213—凸棱、2221—第一驱动件、2222—第一传动轴、2223—齿轮、2224—齿条、2225—联轴器、2226—导向杆、2231—料勾、2232—第二驱动件、2233—第一连接件、2234—连接销、2235—限位件、2236—第二连接件、2310—支架、2321—第二传动轴、2322—从动轴、2323—第一传动链、2324—止挡块、2325—滚筒、2331—第三驱动件、22330—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架输送机构进行说明,该用于菌包周转装置1的下架输送机构20包括支撑板21、下架机构22以及输送机构23;其中,下架机构22包括安装板221、第一驱动组件222以及抓取组件223,安装板221活动连接在上述支撑板21的一侧,第一驱动组件222设置在支撑板21上,并且第一驱动组件222与安装板221传动连接,用于驱使安装板221远离或靠近支撑板21,抓取组件223设置在安装板221上,用于抓取盛放有多个原型包2的物料筐3;输送机构23包括第二支撑架231、输送组件232以及第三驱动组件233,第二支撑架231设置在上述支撑板21上,并且位于上述安装板221的底侧,用于支撑和放置物料筐3,输送组件232设置在第二支撑架231上,用于驱使物料筐3移动,第三驱动组件233设置在支撑板21上,并且第三驱动组件233与输送组件232传动连接。
工作时,成型的原型包2放置在物料筐3内,每个物料筐3内容置有多个原型包2,载满原型包2的多个物料筐3被统一放置在周转架上,以便于在原型包成型工位和菌包制作工位之间运转,菌包周转装置1被设置在原型包成型工位和菌包制作工位之间。具体地,菌包周转装置1中的下架输送机构20工作原理是:首先安装板221在第一驱动组件222的驱动下远离支撑板21,并且带动抓取组件223伸入周转架内,接着抓取组件223抓紧物料筐3的边缘,接着第一驱动组件222驱动安装板221靠近支撑板21并且退出周转架,同时,安装板221带动抓取组件223和物料筐3一起离开周转架,使得物料筐3转送至第二支撑架231上,接着第三驱动组件233驱使输送组件232带动物料筐3沿支撑板21的长度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架输送机构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下架机构22和输送机构23,通过下架机构22将载满原型包2的物料筐3抓住并且从周转架上取出,并且通过输送机构23将载满原型包2的物料筐3输送至目标工位,使得原型包下架输送的整个过程由下架输送机构20完成,无需人工操作,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在制作食用菌菌包的过程中,人工运送原型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食用菌菌包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至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架输送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抓取组件223包括料勾2231和第二驱动件2232,其中,活动连接在上述安装板221上,用于勾住物料筐3的边缘;第二驱动件2232设置在安装板221上,并且第二驱动件2232与料勾2231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料勾2231上升和下降。具体地,物料筐3的边缘开设有槽口朝下的凹槽,料勾2231由板体和若干凸起构成,该凸起自该板体的边缘向上延伸,该凸起可伸入该凹槽与物料筐3卡接;第二驱动件2232优选为伸缩气缸,第二驱动件2232的缸体紧固连接在安装板221上,第二驱动件2232的活塞杆的伸出端与料勾2231的板体紧固连接。工作时,第二驱动件2232可驱使料勾2231上升使得料勾2231的凸起伸入物料筐3边缘的凹槽内,进而勾住物料筐3的边缘,并且可使物料筐3的一侧提升一定高度形成倾斜状态,从而减小了物料筐3底面与周转架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降低物料筐3移动时的摩擦力,使得物料筐3下架过程更加顺畅;第二驱动件2232还可驱使料勾2231下降使得料勾2231的凸起退出物料筐3边缘的凹槽,以便物料筐3被上述输送机构23送走。当然,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件2232还可为电缸或电机,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至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架输送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上述安装板221上开设有过孔2211,并且在安装板221上设置有导轨2212,上述抓取组件223还包括第一连接件2233和连接销2234,其中,第一连接件2233滑动连接在导轨2212上,并且第一连接件2233与上述第二驱动件2232传动连接;连接销2234穿设在过孔2211内,并且连接销2234连接第一连接板2233和上述料勾2231。具体地,过孔2211优选为长条形孔,贯穿安装板221的正、反两面,导轨2212凸设在安装板221的背面,并且导轨2212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驱动件2232设置在安装板221的背面,位于安装板221与上述支撑板21的间隔处,并且第二驱动件2232与第一连接件2233传动连接,在第一连接件2233上开设有与导轨2212相适配的导向槽22330,第一连接件2233在第二驱动件2232的驱动下可沿导轨2212作竖直方向往复移动,同时,料勾2231活动连接在安装板221的正面,连接销2234穿设在过孔2211内,并且连接销2234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2233紧固连接,连接销2234的另一端与料勾2231紧固连接,连接销2234在第一连接件2233的带动下可沿过孔2211作竖直方向往复移动。这样既实现了驱动料勾2231升降,又避免了第二驱动件2232暴露在外,降低了第二驱动件2232被损坏的风险。工作时,第二驱动件2232可驱使第一连接件2233沿导轨2212移动,第一连接件2233通过连接销2234带动料勾2231上升和下降。此处,优选为安装板221具有两个间隔分布的过孔2211和两条间隔分布的导轨2212,在每个过孔2211内至少穿设有一个连接销2234,并且连接销2234分别连接在料勾2231的左、右两侧,使得第二驱动件2232的动力更加均匀地传递给料勾2231,进而提升了料勾2231升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另外,在安装板221上还可设置有凸棱2213,同时,抓取组件223还可包括第二连接件2236。具体地,凸棱2213凸设在安装板221的正面,第二连接板2236面积大于料勾2231的板体的面积,料勾2231紧固连接在第二连接板2236的正面,第二连接板2236与连接销2234的一端紧固连接,第二连接板2236的背面与凸棱2213的正面抵顶,这样既可增加料勾2231与第二驱动件2232的连接强度,又能有效地减少第二连接板2236与安装板221之间的接触面积,保证了第二连接板2236升降的流畅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至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架输送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抓取组件223还包括限位件2235,限位件2235固定设置在上述安装板221上,并且位于上述料勾2231的顶侧。具体地,限位件2235的底部开设有与物料筐3的边缘形状相适配的凹槽,当料勾2231上升时,可将物料筐3的边缘顶起并且伸入该凹槽内,可有效地防止物料筐3在下架过程中意外与料勾2231脱离。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和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架输送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上述支撑板21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架224,同时,上述第一驱动组件222包括第一驱动件2221、第一传动轴2222、齿轮2223以及齿条2224其中,第一驱动件2221设置在支撑板21上;第一传动轴2222转动连接在支撑板21上,并且第一传动轴2222与第一驱动件2221传动连接;齿轮2223套设在第一传动轴2222上;齿条2224与齿轮2223传动连接,并且齿条2224的一端穿过支撑板21与上述安装板221紧固连接,齿条2224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支撑架224向外延伸。具体地,第一支撑架224固定设置在支撑板21的背面,第一驱动件2221容置在第一支撑架224与支撑板21围合形成的框架内,第一传动轴2222通过轴承和轴套活动连接在支撑板21的背面,第一驱动件2221优选为电机,第一驱动件2221的驱动轴通过联轴器2225与第一传动轴2222传动连接,齿轮2223紧固连接在第一传动轴2222上,安装板221位于支撑板21的正面,并且安装板221与齿条2224垂直,齿条2224穿设在第一支撑架224和支撑板21上,即第一支撑架224和支撑板21共同支撑齿条2224,并且齿条2224的局部位于该框架内与齿轮2223啮合。这样既避免了第一驱动件2221暴露在外,降低了第一驱动件2221被损坏的风险,又提高了对齿条2224的支撑强度,防止了齿条2224因受力不均匀发生弯曲变形。工作时,第一驱动件2221可驱使第一传动轴2222转动,第一传动轴2222带动齿轮2223转动,齿轮2223带动齿条2224直线移动,齿条2224可驱使安装板221远离或靠近支撑板21。此处,优选为第一驱动组件222包括两个齿轮2223和两条齿条2224,两个齿轮2223和两条齿条2224分别分布在第一驱动件2221的左、右两侧,这样使得第一驱动件2221的动力更加均匀地传递给安装板221,进而既提升了安装板221移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又防止了齿条2224因受力不均匀发生弯曲变形。当然,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组件222还可包括其它组件,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和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架输送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第一驱动组件222还包括导向杆2226,导向杆2226穿设在上述支撑板21和上述第一支撑架224上,并且导向杆2226的一端与上述安装板221紧固连接。具体地,导向杆2226的一端穿过支撑板21与安装板221紧固连接,导向杆2226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支撑架224向外延伸,并且导向杆2226位于上述两根齿条2224的间隔处,导向杆2226与齿条2224平行,用于增加对安装板221的支撑强度,既提升了安装板221移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又防止了齿条2224因受力不均匀发生弯曲变形。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和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架输送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输送组件232包括第二传动轴2321、从动轴2322、第一传动链2323以及止挡块2324,其中,第二传动轴2321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架231上,并且第二传动轴2321与上述第三驱动组件233传动连接;从动轴2322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架231上,并且从动轴2322与第二传动轴2321间隔设置;第一传动链2323活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架231上,第一传动链2323分别与第二传动轴2321和从动轴2322传动连接,并且第一传动链2323的布置方向与上述齿条2224的长度方向垂直;止挡块2324紧固连接在第一传动链2323上。具体地,第二支撑架231包括一对支架2310,一对支架2310分别固定设置在支撑板21的左、右两端,第二传动轴2321通过轴承和轴套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支架2310上,从动轴2322通过轴承和轴套转动连接在另一个支架2310上,在第二传动轴2321和从动轴2322上套设有第一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链2323与该第一传动轮啮合实现第二传动轴2321与从动轴2322传动连接,第三驱动组件233设置在支撑板21的靠近第二传动轴2321的一端,工作时,第三驱动组件233可驱使第二传动轴2321转动,第二传动轴2321通过第一传动链2323带动从动轴2322,同时,止挡块2324跟随第一传动链2323一起自从动轴2322的所在侧向第二传动轴2321的所在侧循环移动,并且止挡块2324将物料筐3向前推动。此处,优选为输送组件232包括两条平行布置的第一传动链2323,在每条第一传动链2323上等间隔地固定设置有多个止挡块2324,两条第一传动链2323上的止挡块2324对称分布,在同一第一传动链2323上的相邻的两个止挡块2324之间的间距大于一个物料筐3的底部宽度并且小于两个物料筐3的底部宽度之和,即在同一第一传动链2323上的相邻的两个止挡块2324之间只能放置一个物料筐3,这样两个间隔设置的止挡块2324一起推动物料筐3,保证了物料筐3输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处,第二支撑架231上可同时放置三个物料筐3,相对应地,在安装板221上设置有三个抓取组件223,抓取组件223与物料筐3一一对应,这样工作时下架输送机构20每次可同时抓取和输送三筐原型包2,大大地提高了输送效率。当然,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架231还可放置其它数量的物料筐3,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和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架输送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地,第三驱动组件233包括第三驱动件2331和第二传动链(未图示),其中,第三驱动件2331设置在支撑板21上,第二传动链分别与第三驱动件2331和上述第二传动轴2321传动连接。具体地,第三驱动件2331优选为电机,在第三驱动件2331的驱动轴和第二传动轴2321上分别套设有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二传动链与该第二传动轮啮合实现第三驱动件2331与第二传动轴2321传动连接。当然,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三驱动件2331还可是旋转气缸或电缸,第二传动链可以被传动带替代,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架输送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第二支撑架231上转动连接有滚筒2325,滚筒2325的长度方向与上述第一传动链2323的布置方向平行。具体地,在第二支撑架231上转动连接有至少两个滚筒2325,滚筒2325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一对支架2310转动连接,既可作为支撑物料筐3的平台,又能降低上述抓取组件223拖动物料筐3的阻力,保证了物料筐3下架过程的流畅性。同时,第一传动链2323与滚筒2325呈平行排列,第一传动链2323的顶部低于滚筒2325的顶部,并且止挡件2324突出于滚筒2325的顶部,这样既可防止第一传动链2323阻挡物料筐3的拖动,又能保证止挡件2324与物料筐3有足够接触面积,进而可靠地推动物料筐3前进。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菌包周转装置1,包括机架10、上述下架输送机构20和控制机构30,其中,下架输送机构20设置在机架10上,控制机构30与下架输送机构20连接,用于控制下架输送机构20按照预设程序运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菌包周转装置1,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下架输送机构20与控制机构30配合,通过控制机构30控制下架机构22将载满原型包2的物料筐3抓住并且从周转架上取出,以及控制输送机构23将载满原型包2的物料筐3输送至目标工位,使得原型包下架输送的整个过程在控制机构30控制下自动完成,无需人工操作,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在制作食用菌菌包的过程中,人工运送原型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食用菌菌包的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下架输送机构,用于菌包周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架输送机构包括:
支撑板;
下架机构,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一侧的安装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用于驱使所述安装板远离或靠近所述支撑板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用于抓取盛放有多个原型包的物料筐的抓取组件;以及
输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并位于所述安装板底侧的用于支撑和放置所述物料筐的第二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的用于驱使所述物料筐移动的输送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且与所述输送组件传动连接的第三驱动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架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组件包括:
料勾,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用于勾住所述物料筐的边缘;以及
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与所述料勾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料勾升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架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过孔,且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导轨,所述抓取组件还包括:
第一连接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上且与所述第二驱动件传动连接;以及
连接销,穿设于所述过孔内且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料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架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组件还包括:
限位件,固设于所述安装板上,位于所述料勾顶侧。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下架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
第一传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上,且与所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
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以及
齿条,与所述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齿条的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安装板紧固连接,且所述齿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架向外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架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
导向杆,穿设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一支撑架上,且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紧固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架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
第二传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且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传动连接;
从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且与所述第二传动轴间隔设置;
第一传动链,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并分别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一传动链的布置方向与所述齿条的长度方向垂直;以及
止挡块,紧固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链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架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
第三驱动件,设置在支撑板上;以及
第二传动链,分别与所述第三驱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下架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传动链的布置方向平行。
10.菌包周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控制机构以及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下架输送机构,所述下架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下架输送机构连接。
CN201821647660.9U 2018-10-10 2018-10-10 下架输送机构及菌包周转装置 Active CN209127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47660.9U CN209127560U (zh) 2018-10-10 2018-10-10 下架输送机构及菌包周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47660.9U CN209127560U (zh) 2018-10-10 2018-10-10 下架输送机构及菌包周转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27560U true CN209127560U (zh) 2019-07-19

Family

ID=67231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47660.9U Active CN209127560U (zh) 2018-10-10 2018-10-10 下架输送机构及菌包周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275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27561U (zh) 菌包周转装置
CN110447385A (zh) 一种油菜苔采收机
CN207820715U (zh) 木耳菌包的制作生产线
CN209127560U (zh) 下架输送机构及菌包周转装置
CN207754097U (zh) 一种拔秆机
CN202773411U (zh) 辣椒采摘机
CN204031821U (zh) 一种立式农作物收割机
CN107743770A (zh) 一种高扶禾作物收割机
CN205695227U (zh) 拖拽式大棚自动化打药系统
CN108450139B (zh) 一种白菜收获机
CN209120834U (zh) 塞海绵装置及塞海绵设备
CN207767347U (zh) 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施药装置
CN111011109A (zh) 塞海绵装置及塞海绵设备
CN206866067U (zh) 一种新型自走韭菜收割机
CN209185255U (zh) 食用菌自动接菌生产线
CN104236276A (zh) 一种葛根食品烘干机
CN210580038U (zh) 一种饲用谷子收割机
CN207543661U (zh) 一种高扶禾作物收割机
CN208499828U (zh) 一种用于农作物收割运输装置
CN209628100U (zh) 花生收获机
CN102884913B (zh) 一种玉米收获机及其割台
CN210537702U (zh) 一种自走式水稻育秧播种机用秧盘输送装置
CN206866098U (zh) 一种方草捆压捆机的自喂入系统
CN208159344U (zh) 玉米摘穗输送剥皮一体式割台
CN209120836U (zh) 拔棒机构及拔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5th floor, clean sunshine garden, No.15, Keji North 2nd Road,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Te'an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5th Floor, Clean Sunshine Park, No. 15 Keji North 2nd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EXSAF CLEAN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