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83879U - 拉伸弹簧结构 - Google Patents

拉伸弹簧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83879U
CN209083879U CN201821473652.7U CN201821473652U CN209083879U CN 209083879 U CN209083879 U CN 209083879U CN 201821473652 U CN201821473652 U CN 201821473652U CN 209083879 U CN209083879 U CN 209083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art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limited block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7365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巧玲
张奕
马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Yongqiang Spr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Yongqiang Spr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Yongqiang Spr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Yongqiang Spr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7365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83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83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83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伸弹簧结构,包括上连板、下连板,在上连板与下连板之间连接有弹簧本体,上连板顶端、下连板底端皆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底部设有外螺纹,所述上连板顶端、下连板底端开设有槽,其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挂钩的外螺纹与槽内的内螺纹形成螺旋副;在所述上连板与下连板之间还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外管、内杆,所述外管为中空管状,其顶端与上连板底部固定连接,其底部内壁凸设有限位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求调节弹力,并且更换弹簧方便;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好的防止弹簧径向晃动,防止弹簧发送弹性形变。当挂钩受损时,可以轻松进行更换。

Description

拉伸弹簧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伸弹簧结构。
背景技术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亦作"弹簧"。一般用弹簧钢制成。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异型弹簧等。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弹簧,大多是两端设有钩子,中间为螺旋状,然而其在受力压缩时或者受力拉伸时,很容易产生径向晃动,并且的现有技术的弹簧大多不能调节弹力,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弹簧不具有良好的防护措施,当受力过大时容易引起弹性形变,不能很好的保护弹簧,更换弹簧起来也十分麻烦。并且的,当弹簧两端的挂钩受损时,大多需要将整个弹簧更换,十分的费时费力。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拉伸弹簧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伸弹簧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拉伸弹簧结构,包括上连板1、下连板2,在上连板1与下连板2之间连接有弹簧本体3,上连板1顶端固定连接有挂钩6,下连板2底端固定连接有挂钩6,在使用时,通过挂钩 6将弹簧两端固定在欲使用处。如图6所示,所述挂钩6底部设有外螺纹,所述上连板1顶端、下连板2底端开设有槽,其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挂钩6的外螺纹与槽内的内螺纹形成螺旋副,当挂钩6受损时,可以轻松更换挂钩6。在所述上连板1与下连板2之间还固定有伸缩杆4,伸缩杆4可以很好的防止弹簧本体3发生径向晃动,同时能阻止弹簧本体3受力过大而产生的弹性形变;所述伸缩杆4包括外管 41、内杆42,在使用时内杆42穿入外管41底部,两者可以相对运动达到伸缩功效,所述外管41为中空管状,其顶端与上连板1底部固定连接(焊接),其底部内壁凸设有限位环411,在这里所述的凸设可以为一体设置也可以为焊接等固定连接,限位环411限制内杆 42在相对运动中不会滑出外管41底部;所述内杆42包括至少一个的限位块421、至少一个的连杆422,限位块421与限位环411配合起限位作用,所述限位块421底部与连杆422固定连接,限位块421 外径与外管41内径贴合,两者间隙配合,连杆422外径与限位环411 内径贴合,两者间隙配合;所述内杆42还包括至少一个的弹性部件 423,当伸缩杆4伸至最大位置,弹性部件423拉伸产生抵抗外力的反作用力,防止弹簧本体3发生弹性形变,当伸缩杆4缩至最小位置,弹性部件423压缩产生抵抗外力的反作用力,防止弹簧本体3发生弹性形变。所述上连板1包括第一左夹持部11、第一中板12、第一右夹持部13;所述第一左夹持部11右端贯穿凹设有通口,第一右夹持部13左端贯穿凹设有通口,所述第一中板12两端皆贯穿凹设有通孔,第一左夹持部11右端的通口与第一中板12左端的通孔配合形成第一左弹簧过口5,第一右夹持部13左端的通口与第一中板12右端的通孔配合形成第一右弹簧过口51;所述第一左夹持部11与第一中板12 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右夹持部13与第一中板12可拆卸连接。下连板2包括第二左夹持部21、第二中板22、第二右夹持部23;所述第二左夹持部21右端贯穿凹设有通口,第二右夹持部23左端贯穿凹设有通口,所述第二中板22两端皆贯穿凹设有通孔,第二左夹持部21 右端的通口与第二中板22左端的通孔配合形成第二左弹簧过口52,第二右夹持部23左端的通口与第二中板22右端的通孔配合形成第二右弹簧过口53;所述第二左夹持部21与第二中板2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右夹持部23与第二中板22可拆卸连接。
较为优选的,所述内杆42包括第一限位块4211、第二限位块 4212、一个的连杆422、一个的弹性部件423,所述第一限位块4211 底部与弹性部件423顶部固定连接,弹性部件423底部与第二限位块 4212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块4211与第二限位块4212皆处于外管41内部,当伸缩杆4伸至最大位置时,第二限位块4212与限位环411 配合限位,从而防止弹簧本体3发生弹性形变;当伸缩杆4缩至最小位置时,第一限位块4211压缩弹性部件423,弹性部件423压缩产生抵抗外力的反作用力,防止弹簧本体3发生弹性形变;所述第二限位块4212底部与连杆422顶部固定连接,优选为焊接,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固定连接。
更为优选的,所述内杆42包括限位块421、第一连杆4221、第二连杆4222、弹性部件423;所述限位块421底部与第一连杆4221 顶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杆4221底部与弹性部件423顶部固定连接,弹性部件423底部与第二连杆4222顶部固定连接。当伸缩杆4伸至最大位置,第一连杆4221与第二连杆4222之间的弹性部件423拉伸产生抵抗外力的反作用力,防止弹簧本体3发生弹性形变,当伸缩杆 4缩至最小位置,第一连杆4221与第二连杆4222之间的弹性部件423 压缩产生抵抗外力的反作用力,防止弹簧本体3发生弹性形变。
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弹性部件423为弹簧。
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弹性部件423为弹性材料制成,在这里所述弹性材料优选为橡胶,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弹性材料制成。
外管41顶端与上连板1的第一中板12底端固定连接。
内杆42底部与第二中板22顶部固定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求调节弹力,并且更换弹簧方便;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好的防止弹簧径向晃动,防止弹簧发送弹性形变。当挂钩受损时,可以轻松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伸缩杆4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伸缩杆4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上连板1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下连板2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挂钩6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拉伸弹簧结构,包括上连板 1、下连板2,在上连板1与下连板2之间连接有弹簧本体3,上连板 1顶端固定连接有挂钩6,下连板2底端固定连接有挂钩6,在使用时,通过挂钩6将弹簧两端固定在欲使用处。所述挂钩6底部设有外螺纹,所述上连板1顶端、下连板2底端开设有槽,其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挂钩6的外螺纹与槽内的内螺纹形成螺旋副,当挂钩6受损时,可以轻松更换挂钩6。在所述上连板1与下连板2之间还固定有伸缩杆4,伸缩杆4可以很好的防止弹簧本体3发生径向晃动,同时能阻止弹簧本体3受力过大而产生的弹性形变;所述伸缩杆4包括外管 41、内杆42,在使用时内杆42穿入外管41底部,两者可以相对运动达到伸缩功效,所述外管41为中空管状,其顶端与上连板1底部固定连接(焊接),其底部内壁凸设有限位环411,在这里所述的凸设可以为一体设置也可以为焊接等固定连接,限位环411限制内杆 42在相对运动中不会滑出外管41底部;所述内杆42包括至少一个的限位块421、至少一个的连杆422,限位块421与限位环411配合起限位作用,所述限位块421底部与连杆422固定连接,限位块421 外径与外管41内径贴合,两者间隙配合,连杆422外径与限位环411 内径贴合,两者间隙配合;所述内杆42还包括至少一个的弹性部件 423,当伸缩杆4伸至最大位置,弹性部件423拉伸产生抵抗外力的反作用力,防止弹簧本体3发生弹性形变,当伸缩杆4缩至最小位置,弹性部件423压缩产生抵抗外力的反作用力,防止弹簧本体3发生弹性形变。所述上连板1包括第一左夹持部11、第一中板12、第一右夹持部13;所述第一左夹持部11右端贯穿凹设有通口,第一右夹持部13左端贯穿凹设有通口,所述第一中板12两端皆贯穿凹设有通孔,第一左夹持部11右端的通口与第一中板12左端的通孔配合形成第一左弹簧过口5,第一右夹持部13左端的通口与第一中板12右端的通孔配合形成第一右弹簧过口51;所述第一左夹持部11与第一中板12 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右夹持部13与第一中板12可拆卸连接。下连板2包括第二左夹持部21、第二中板22、第二右夹持部23;所述第二左夹持部21右端贯穿凹设有通口,第二右夹持部23左端贯穿凹设有通口,所述第二中板22两端皆贯穿凹设有通孔,第二左夹持部21 右端的通口与第二中板22左端的通孔配合形成第二左弹簧过口52,第二右夹持部23左端的通口与第二中板22右端的通孔配合形成第二右弹簧过口53;所述第二左夹持部21与第二中板2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右夹持部23与第二中板22可拆卸连接。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杆42包括第一限位块4211、第二限位块 4212、一个的连杆422、一个的弹性部件423,所述第一限位块4211 底部与弹性部件423顶部固定连接,弹性部件423底部与第二限位块 4212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块4211与第二限位块4212皆处于外管41内部,当伸缩杆4伸至最大位置时,第二限位块4212与限位环411 配合限位,从而防止弹簧本体3发生弹性形变;当伸缩杆4缩至最小位置时,第一限位块4211压缩弹性部件423,弹性部件423压缩产生抵抗外力的反作用力,防止弹簧本体3发生弹性形变;所述第二限位块4212底部与连杆422顶部固定连接,优选为焊接,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固定连接。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杆42包括限位块421、第一连杆4221、第二连杆4222、弹性部件423;所述限位块421底部与第一连杆4221 顶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杆4221底部与弹性部件423顶部固定连接,弹性部件423底部与第二连杆4222顶部固定连接。当伸缩杆4伸至最大位置,第一连杆4221与第二连杆4222之间的弹性部件423拉伸产生抵抗外力的反作用力,防止弹簧本体3发生弹性形变,当伸缩杆 4缩至最小位置,第一连杆4221与第二连杆4222之间的弹性部件423 压缩产生抵抗外力的反作用力,防止弹簧本体3发生弹性形变。
实施例3
作为实施例1、2的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件 423为弹簧。
实施例4
作为实施例1、2的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件 423为弹性材料制成,在这里所述弹性材料优选为橡胶。
实施例5
如图4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板1包括第一左夹持部11、第一中板12、第一右夹持部13;所述第一左夹持部11右端贯穿凹设有通口,第一右夹持部13左端贯穿凹设有通口,所述第一中板12两端皆贯穿凹设有通孔,第一左夹持部11右端的通口与第一中板12左端的通孔配合形成第一左弹簧过口5,第一右夹持部13左端的通口与第一中板12右端的通孔配合形成第一右弹簧过口51;所述第一左夹持部11与第一中板1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右夹持部13与第一中板12可拆卸连接。
外管41顶端与上连板1的第一中板12底端固定连接。
如图5所示,下连板2包括第二左夹持部21、第二中板22、第二右夹持部23;所述第二左夹持部21右端贯穿凹设有通口,第二右夹持部23左端贯穿凹设有通口,所述第二中板22两端皆贯穿凹设有通孔,第二左夹持部21右端的通口与第二中板22左端的通孔配合形成第二左弹簧过口52,第二右夹持部23左端的通口与第二中板22 右端的通孔配合形成第二右弹簧过口53;所述第二左夹持部21与第二中板2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右夹持部23与第二中板22可拆卸连接。
内杆42底部与第二中板22顶部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拉伸弹簧结构,包括上连板(1)、下连板(2),在上连板(1)与下连板(2)之间连接有弹簧本体(3),上连板(1)顶端、下连板(2)底端皆固定连接有挂钩(6),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6)底部设有外螺纹,所述上连板(1)顶端、下连板(2)底端开设有槽,其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挂钩(6)的外螺纹与槽内的内螺纹形成螺旋副;在所述上连板(1)与下连板(2)之间还固定有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包括外管(41)、内杆(42),所述外管(41)为中空管状,其顶端与上连板(1)底部固定连接,其底部内壁凸设有限位环(411);所述内杆(42)包括至少一个的限位块(421)、至少一个的连杆(422),所述限位块(421)底部与连杆(422)固定连接,限位块(421)外径与外管(41)内径贴合,连杆(422)外径与限位环(411)内径贴合;所述内杆(42)还包括至少一个的弹性部件(423);所述上连板(1)包括第一左夹持部(11)、第一中板(12)、第一右夹持部(13);所述第一左夹持部(11)右端贯穿凹设有通口,第一右夹持部(13)左端贯穿凹设有通口,所述第一中板(12)两端皆贯穿凹设有通孔,第一左夹持部(11)右端的通口与第一中板(12)左端的通孔配合形成第一左弹簧过口(5),第一右夹持部(13)左端的通口与第一中板(12)右端的通孔配合形成第一右弹簧过口(51);所述第一左夹持部(11)与第一中板(1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右夹持部(13)与第一中板(12)可拆卸连接;下连板(2)包括第二左夹持部(21)、第二中板(22)、第二右夹持部(23);所述第二左夹持部(21)右端贯穿凹设有通口,第二右夹持部(23)左端贯穿凹设有通口,所述第二中板(22)两端皆贯穿凹设有通孔,第二左夹持部(21)右端的通口与第二中板(22)左端的通孔配合形成第二左弹簧过口(52),第二右夹持部(23)左端的通口与第二中板(22)右端的通孔配合形成第二右弹簧过口(53);所述第二左夹持部(21)与第二中板(2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右夹持部(23)与第二中板(22)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42)包括第一限位块(4211)、第二限位块(4212)、一个的连杆(422)、一个的弹性部件(423),所述第一限位块(4211)底部与弹性部件(423)顶部固定连接,弹性部件(423)底部与第二限位块(42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4212)底部与连杆(422)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42)包括限位块(421)、第一连杆(4221)、第二连杆(4222)、弹性部件(423);所述限位块(421)底部与第一连杆(4221)顶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杆(4221)底部与弹性部件(423)顶部固定连接,弹性部件(423)底部与第二连杆(4222)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拉伸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423)为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拉伸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423)为弹性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外管(41)顶端与上连板(1)的第一中板(12)底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内杆(42)底部与第二中板(22)顶部固定连接。
CN201821473652.7U 2018-09-10 2018-09-10 拉伸弹簧结构 Active CN209083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73652.7U CN209083879U (zh) 2018-09-10 2018-09-10 拉伸弹簧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73652.7U CN209083879U (zh) 2018-09-10 2018-09-10 拉伸弹簧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83879U true CN209083879U (zh) 2019-07-09

Family

ID=67116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73652.7U Active CN209083879U (zh) 2018-09-10 2018-09-10 拉伸弹簧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838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5596A (zh) * 2020-12-03 2021-02-26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并联机械手的多挂式螺旋弹簧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5596A (zh) * 2020-12-03 2021-02-26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并联机械手的多挂式螺旋弹簧
CN112405596B (zh) * 2020-12-03 2021-11-02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并联机械手的多挂式螺旋弹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83879U (zh) 拉伸弹簧结构
CN209524198U (zh) 一种单向阀型sae法兰
CN206297791U (zh) 一种粉末装袋装置
CN208365010U (zh) 一种hdpe环保健康给水管材
CN207872695U (zh) 大口径管材内壁清理装置
CN109253145A (zh) 一种用于环保设备的快速活动接头
CN206419595U (zh) 长度可调节的液压胶管接头
CN208982559U (zh) 多功能弹簧结构
CN203051758U (zh) 一种密封圈
CN203113467U (zh) 一种家庭下水管道疏通器
CN202468549U (zh) 深海液压系统压力补偿装置
CN107420646A (zh) 一种可调式管道振动多向缓冲装置
CN109339715B (zh) 一种双头外丝的油田用螺纹型油管短节
CN204284715U (zh) 硬管管接头
CN206904370U (zh) 一种可调式管道振动多向缓冲装置
CN207486285U (zh) 一种异径接头
CN103062404B (zh) 密封圈
CN208416677U (zh) 一种小型汽车油冷器用连接管铸件
CN207093994U (zh) 一种水接头
CN205852096U (zh) 一种接地钳
CN205366793U (zh) 组合家具移动车
CN205074967U (zh) 一种套管
CN205470102U (zh) 用于软袋输液生产线的输液袋焊帽
CN208719107U (zh) 一种不易松动的环保设备用活节装置
CN104696644A (zh) 橡胶软管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