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62051U - 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 - Google Patents

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62051U
CN209062051U CN201821966899.2U CN201821966899U CN209062051U CN 209062051 U CN209062051 U CN 209062051U CN 201821966899 U CN201821966899 U CN 201821966899U CN 209062051 U CN209062051 U CN 2090620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torsional spring
double end
pedestal
b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6689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p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anhuan Sp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anhuan Sp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anhuan Sp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6689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620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620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620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包括支撑待折弯定形的双头扭簧的基座、用于检测待折弯定形的双头扭簧是否被放置在基座上的检测传感器、用于定位放置在基座上的双头扭簧卡夹的卡夹定位机构、具有一对可分别插入双头扭簧的一对卷簧部内的定位插销的卷簧部定位机构、用于折弯双头扭簧的一对支脚的折弯机构以及用于控制卡夹定位机构、卷簧部定位机构和折弯机构的工作的控制器。本实用新型能够折弯双头扭簧的一对支脚,使双头扭簧的一对支脚与三角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满足规定的要求。

Description

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头扭簧的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双头扭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双头扭簧9包括扭簧本体91和卡夹92。扭簧本体91包括三角部911、一对卷簧部912及一对支脚913,一对卷簧部912的一端分别与三角部的两端相连,一对卷簧部912的另一端分别与一对支脚913相连。卡夹92固定在三角部911。
图2示出了扭簧本体91的成品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一对支脚913与三角部911所在平面之间具有一夹角β,夹角β的大小应满足32°≤β≤34°。而在成形之前,一对支脚913与三角部911是处于同一平面的。为了形成一对支脚913与三角部9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β,需要将一对支脚913进行折弯并定形,而目前缺乏专门的双头扭簧折弯定形设备,只能采用通用的折弯机构对一对支脚进行折弯,从而影响了双头扭簧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其能够折弯双头扭簧的一对支脚,使双头扭簧的一对支脚与三角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满足规定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双头扭簧包括扭簧本体和卡夹;扭簧本体包括三角部、一对卷簧部及一对支脚,一对卷簧部的一端分别与三角部的两端相连,一对卷簧部的另一端分别与一对支脚相连;卡夹固定在三角部;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包括:基座,用于支撑待折弯定形的双头扭簧;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待折弯定形的双头扭簧是否被放置在基座上;卡夹定位机构,用于定位放置在基座上的双头扭簧的卡夹;卷簧部定位机构,卷簧部定位机构具有一对定位插销,一对定位插销可分别插入放置在基座上的双头扭簧的一对卷簧部内以及从一对卷簧部内退出;折弯机构,用于折弯放置在基座上的双头扭簧的一对支脚;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检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卡夹定位机构、卷簧部定位机构和折弯机构的工作。
1、根据本实施例的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在工作时先通过卡夹定位机构和卷簧部定位机构分别定位双头扭簧的卡夹部位(也即定位了双头扭簧的三角部)和一对卷簧部,再通过折弯机构折弯双头扭簧的一对支脚,从而能够使一对支脚与三角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达到设定范围;
2、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双头扭簧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双头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扭簧本体的成品的侧视示意图。
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的俯视示意图和立体示意图,其中,折弯机构的支脚抵推座与双头扭簧的一对支脚尚未接触。
图5示出了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和图7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的俯视示意图和立体示意图,其中,折弯机构的支脚抵推座与双头扭簧的一对支脚相接触。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的控制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3至图7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的控制原理框图。请参阅图3至图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包括基座1、检测传感器2、卡夹定位机构、卷簧部定位机构、折弯定位机构和控制器6。
基座1用于支撑待折弯定形的双头扭簧9。检测传感器2用于检测待折弯定形的双头扭簧9是否被放置在基座1上。检测传感器2为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设置在基座1上。
卡夹定位机构用于定位放置在基座1上的双头扭簧9的卡夹92。卡夹定位机构包括限位块31、限位块平移驱动机构以及顶升机构。限位块平移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限位块31移动,以使限位块31能够移动至放置在基座1上的双头扭簧9的卡夹92的上方。顶升机构用于顶推放置在基座1上的双头扭簧的卡夹92的下表面,以使卡夹92的顶部抵紧限位块31。
在本实施例中,卡夹定位机构还包括一滑块32,滑块32的一端与限位块平移驱动机构相连;限位块31包括用于抵接卡夹92的顶部的顶板311以及用于支撑顶板311的支撑座312,支撑座312的上端与顶板311相连,支撑座312的下端与滑块32相连。基座1朝向限位块31的一面设有与滑块32滑移配合的滑槽122,滑块32的另一端插入在滑槽122中。
进一步地,限位块平移驱动机构包括平推气缸33,平推气缸33的推杆(图中未示出)与滑块32相连;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气缸34。基座1包括顶壁11以及一对侧壁12,一对侧壁12的上端分别与顶壁11的相对两侧相连。前述的滑槽122的数量为一对,该一对滑槽122分别设置在所述一对侧壁12的内侧。顶升气缸34设置在一对侧壁12之间,基座1的顶壁11设有供顶升气缸34的推杆341穿过的开口110。
卷簧部定位机构具有一对定位插销41,一对定位插销41可分别插入放置在基座上的双头扭簧9的一对卷簧部912内以及从一对卷簧部912内退出。在本实施例中,卷簧部定位机构包括一对插销座42和一对平移驱动机构。一对插销座42分别位于基座1的两侧,一对定位插销41分别与一对插销座42连接。一对平移驱动机构用于分别驱动一对插销座42移动,以使一对定位插销41分别插入一对卷簧部912以及从一对卷簧部912内退出。
进一步地,卷簧部定位机构包括一对底座44和一对导轨45。一对底座44及一对导轨45均分别位于基座1的两侧,一对底座44分别可滑移地设置在一对导轨45上。一对插销座42分别固定在一对底座44上,一对平移驱动机构分别与一对底座44相连。具体地,各平移驱动机构包括平移气缸43,平移气缸43的推杆431与底座44相连。
折弯机构用于折弯放置在基座1上的双头扭簧9的一对支脚913,以使一对支脚913与三角部9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达到设定范围,该夹角的设定范围为32°~34°。在本实施例中,折弯机构包括一对伺服电机51以及一对支脚抵推座52。一对伺服电机51分别固定在一对底座44上。一对支脚抵推座52分别与一对伺服电机51的出力轴连接,各支脚抵推座52设有与所对应的支脚913相配合的凹槽523。该一对支脚抵推座52用以分别抵推双头扭簧9的一对支脚913,实现对一对支脚913的弯折。
控制器6的输入端与检测传感器2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器6用于控制卡夹定位机构、卷簧部定位机构和折弯机构的工作。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6为PLC控制器,检测传感器2的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6的信号输入端连接,PLC控制器6能够控制平推气缸33、顶升气缸34、一对平移气缸43和一对伺服电机51的动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
外部送料机构将待折弯定形的双头扭簧9送到基座1上时,被检测传感器2检测到,检测传感器2向控制器6发出检测信号,控制器6接收到该检测信号后先控制平推气缸33的推杆向外伸出,使限位块31的顶板311移动到位于双头扭簧9的卡夹92的上方位置,然后控制顶升气缸34的推杆341向上伸出,顶推92的底部,直至卡夹92的顶部抵紧限位块31的顶板311,从而将卡夹92及扭簧本体的三角部911定位。然后,控制器6控制一对平移气缸43的推杆431向外伸出,进而带动一对底座44彼此靠近,使一对定位插销41分别插入双头扭簧9的一对卷簧部912内,且一对支脚抵推座52分别行进到位于一对支脚913下方的位置。然后,控制器6控制一对伺服电机51转动预定的角度,使得一对支脚抵推座52分别抵推双头扭簧9的一对支脚913转动,实现对一对支脚913的弯折。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后,能够使双头扭簧的一对支脚913与三角部9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达到设定范围,不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双头扭簧的生产效率。
以上描述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法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容的情况下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推广、演绎,因此,上述具体实施例的内容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确定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所述双头扭簧包括扭簧本体和卡夹;所述扭簧本体包括三角部、一对卷簧部及一对支脚,所述一对卷簧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三角部的两端相连,所述一对卷簧部的另一端分别与一对支脚相连;所述卡夹固定在所述三角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包括:
基座,用于支撑待折弯定形的双头扭簧;
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待折弯定形的双头扭簧是否被放置在基座上;
卡夹定位机构,用于定位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双头扭簧的卡夹;
卷簧部定位机构,所述卷簧部定位机构具有一对定位插销,所述一对定位插销可分别插入放置在基座上的双头扭簧的一对卷簧部内以及从所述一对卷簧部内退出;
折弯机构,用于折弯放置在基座上的双头扭簧的一对支脚;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检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卡夹定位机构、所述卷簧部定位机构和所述折弯机构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簧部定位机构包括一对插销座和一对平移驱动机构;所述一对插销座分别位于所述基座的两侧,所述的一对定位插销分别与所述一对插销座连接;所述一对平移驱动机构用于分别驱动一对插销座移动,以使一对定位插销分别插入所述一对卷簧部以及从所述一对卷簧部内退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簧部定位机构包括一对底座和一对导轨;所述一对底座及所述一对导轨均分别位于所述基座的两侧,一对底座分别可滑移地设置在一对导轨上;
所述一对插销座分别固定在一对底座上;所述一对平移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一对底座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平移驱动机构包括平移气缸,所述平移气缸的推杆与所述底座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机构包括一对伺服电机以及一对支脚抵推座;所述一对伺服电机分别固定在所述一对底座上;所述一对支脚抵推座分别与所述一对伺服电机的出力轴连接,用以分别抵推双头扭簧的一对支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夹定位机构包括限位块、限位块平移驱动机构以及顶升机构;
限位块平移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限位块移动,以使限位块能够移动至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双头扭簧的卡夹上方;
顶升机构用于顶推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双头扭簧的卡夹的下表面,以使所述卡夹的顶部抵紧所述限位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夹定位机构包括一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块平移驱动机构相连;所述限位块包括用于抵接所述卡夹的顶部的顶板以及用于支撑所述顶板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端与所述顶板相连,支撑座的下端与所述滑块相连;
所述基座朝向所述限位块的一面设有与所述滑块滑移配合的滑槽,所述滑块的另一端插入在所述滑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平移驱动机构包括平推气缸,平推气缸的推杆与所述滑块相连;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气缸;
所述基座包括顶壁以及一对侧壁,所述一对侧壁的上端分别与所述顶壁的相对两侧相连;所述滑槽的数量为一对,该一对滑槽分别设置在所述一对侧壁的内侧;所述顶升气缸设置在所述一对侧壁之间,所述基座的顶壁设有供所述顶升气缸的推杆穿过的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传感器为接近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CN201821966899.2U 2018-11-27 2018-11-27 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 Active CN2090620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66899.2U CN209062051U (zh) 2018-11-27 2018-11-27 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66899.2U CN209062051U (zh) 2018-11-27 2018-11-27 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62051U true CN209062051U (zh) 2019-07-05

Family

ID=67100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66899.2U Active CN209062051U (zh) 2018-11-27 2018-11-27 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620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04752U (zh) 一种斜楔与气动联动工装夹具
CN203266021U (zh) 气动自动定位对中装置
CN207013947U (zh) 一种用于无线充电器的磁铁组装设备
CN108110592A (zh) 连接器自动压合工装
CN203448972U (zh) 玻璃托卡安装工装
CN205915720U (zh) 一种报废汽车外壳高效压扁装置
CN209062051U (zh) 双头扭簧折弯定形机构
CN201313733Y (zh) 电热管棒材靠紧送料装置
CN209632000U (zh) 一种板件的进料机构
CN204290005U (zh) 一种牛角端子刺破压装设备
CN113649437B (zh) 一种全自动液压板料折弯机
CN103500886A (zh) 一种导线自动压接装置
CN209078126U (zh) 一种波纹管焊接定位装置
CN203610284U (zh) 一种用于穿刺针针头组装设备中的上硅油装置
CN208288730U (zh) 一种滚筋装置以及滚筋设备
CN208409068U (zh) 一种用于喇叭生产线的拔硅机械手
CN202037445U (zh) 减振支撑架装配治具
CN209021000U (zh) 一种移模机构及弯管机
CN102179687A (zh) 气动预装机
CN207329995U (zh) 一种基于h型钢的气胀夹头机构
CN207766675U (zh) 一种pcb板热压治具
CN206216737U (zh) 一种用于端盖组立的机器人末端机构
CN206445463U (zh) 吸头可调装置
CN207107591U (zh) 一种发动机缸体缸孔全自动柔性分组测量机
CN106348007B (zh) 卸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8

Address after: 201901 Shanghai city Baoshan District Yun Chuan Road No. 291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PRING Corp.,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677 Hezhao Road,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0908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SAN HUAN SP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