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36890U - 双色旋钮模具 - Google Patents

双色旋钮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36890U
CN209036890U CN201821692386.7U CN201821692386U CN209036890U CN 209036890 U CN209036890 U CN 209036890U CN 201821692386 U CN201821692386 U CN 201821692386U CN 209036890 U CN209036890 U CN 2090368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rear mold
runner
mould
mandr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9238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鹏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OBI PRECISION PLASTIC MO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OBI PRECISION PLASTIC MO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OBI PRECISION PLASTIC MO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OBI PRECISION PLASTIC MO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9238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368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368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368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色旋钮模具,包括成型机构、推出机构以及流道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三分滑块、重叠双注塑流道、带有顶杆偏心补正机构的模具设计形式结构。其中,三前模滑块(8)的设计能够减少甚至消除产品出模后的拉伤、毛边等问题,同时能够实现三点注入成型,有利于保证注塑过程中的型腔排期功能,改善塑胶的填充效果,能够将生产压力减少三分之二,塑胶注塑流长比减小三分之二,填充速度增加为原来的三倍。前模滑块(8)采用T形槽做驱动,能够大幅度压缩尺寸,使模具结构紧凑。双流道重叠设置,单次顶出,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增强设备可靠性。偏心补正机构,能够避免注塑机顶杆长期偏心顶出,影响精度和使用寿命的问题。

Description

双色旋钮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双色旋钮模具,尤其涉及汽车内饰件控制旋钮双色产品的模具,优选例是针对硬胶骨架外包软胶的钻石纹旋钮产品,采用三分滑块、重叠双注塑流道、带有顶杆偏心补正机构的模具设计形式结构。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汽车内部装饰备受广大车主的青睐欲喜爱,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多元化发展,汽车内饰行业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地加以改进与突破来满足使用之需,在未来的发展之中,数字化和高科技是内饰国际流行的趋势所在;良好的体感舒适度和视觉美感也将会是车主关注的部分重点。
采用双色内层硬塑料,钻石纹形状外层软塑料的汽车饰件控台旋钮产品,由于其良好的手感舒适度被广泛应用在高端汽车中。目前,类似的产品通常利用相关模具,使用双色注塑成型技术制造得到。但前述的钻石纹形状外层软塑料厚度较小,通常只有0.5mm左右,不适合利用现有的注塑技术和模具制得,即现有技术的注塑机生产压力过大,进胶点分布设计不够合理。另外现有技术还存在着结合线附近产品质量控制较差,容易产生毛边、注塑机顶杆长期偏心顶出,影响精度和使用寿命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色旋钮模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色旋钮模具,包括成型机构、前模隔热板、面板、热流道板、前模A板、后模B板、后模顶针面板、后模顶针底板、后模底板以及后模隔板;
所述面板、热流道板、前模A板、后模B板、后模顶针面板、后模顶针底板、后模底板以及后模隔板依次设置在前模隔热板的一侧端面;
所述成型机构包括型腔、前模滑块、前模滑块铲机、前镶件、前模仁以及前模架;所述型腔、前模滑块、前模滑块铲机以及前镶件均装置在前模架上;所述前模仁分别于前模滑块铲机和前模滑块相连。
优选地,所述前模滑块包括T型槽抽芯结构;每个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三个前模滑块,能够实现三点注入成型。
优选地,还包括推出机构;所述推出机构包括后模顶杆和偏心受力补正部件;所述后模顶杆和偏心受力补正部件均与后模底板相连。
优选地,所述偏心受力补正部件包括等高螺丝、弹簧垫片以及弹簧;所述弹簧垫片和弹簧均设置在等高螺丝上,所述等高螺丝的一段与后模底板相连。
优选地,两个所述推出机构的组件分别记为第一后模顶杆、第一偏心受力补正部件、第二后模顶杆、第二偏心受力补正部件;当第一后模顶杆顶出时,第二后模顶杆在第二偏心受力补正部件作用下被限制顶出;当第二后模顶杆顶出时,第一后模顶杆在第一偏心受力补正部件作用下被限制顶出。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双色旋钮模具还包括流道系统;所述流道系统包括硬胶后模流道和软胶前模流道;所述硬胶后模流道的一端和软胶前模流道的一端相连通作为注入口;所述硬胶后模流道远离注入口的一端记为硬胶后模流道流入口;所述软胶前模流道远离注入口的一端记为软胶前模流道流入口。
优选地,所述硬胶后模流道和软胶前模流道重叠设置,共用注入口,能够通过切换硬胶后模流道流入口/软胶前模流道流入口实现双流道双色注入。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双色旋钮模具还包括前模滑块盖板和后模仁,所述前模滑块盖板分别与后模仁、前模滑块铲机以及前模滑块相连,所述后模仁设置在前模A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色旋钮模具,包括流道系统、推出机构、成型机构、前模隔热板、面板、热流道板、前模A板、后模B板、后模顶针面板、后模顶针底板、后模底板、后模隔板、前模滑块盖板以及后模仁;
所述面板、热流道板、前模A板、后模B板、后模顶针面板、后模顶针底板、后模底板以及后模隔板依次设置在前模隔热板的一侧端面;
所述成型机构包括型腔、前模滑块、前模滑块铲机、前镶件、前模仁以及前模架;所述型腔、前模滑块、前模滑块铲机以及前镶件均装置在前模架上;所述前模仁分别于前模滑块铲机和前模滑块相连;
所述前模滑块包括T型槽抽芯结构;每个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三个前模滑块,能够实现三点注入成型;
所述推出机构包括后模顶杆和偏心受力补正部件;所述后模顶杆和偏心受力补正部件均与后模底板相连;
所述偏心受力补正部件包括等高螺丝、弹簧垫片以及弹簧;所述弹簧垫片和弹簧均设置在等高螺丝上,所述等高螺丝的一段与后模底板相连;
两个所述推出机构的组件分别记为第一后模顶杆、第一偏心受力补正部件、第二后模顶杆、第二偏心受力补正部件;当第一后模顶杆顶出时,第二后模顶杆在第二偏心受力补正部件作用下被限制顶出;当第二后模顶杆顶出时,第一后模顶杆在第一偏心受力补正部件作用下被限制顶出;
所述流道系统包括硬胶后模流道和软胶前模流道;所述硬胶后模流道的一端和软胶前模流道的一端相连通作为注入口;所述硬胶后模流道远离注入口的一端记为硬胶后模流道流入口;所述软胶前模流道远离注入口的一端记为软胶前模流道流入口;
所述硬胶后模流道和软胶前模流道重叠设置,共用注入口,能够通过切换硬胶后模流道流入口/软胶前模流道流入口实现双流道双色注入;
所述前模滑块盖板分别与后模仁、前模滑块铲机以及前模滑块相连,所述后模仁设置在前模A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成型机构能够减少甚至消除产品出模后的拉伤、毛边等问题。
2、本实用新型成型机构使用三组前模滑块的设计,该结构能够实现三点注入成型,有利于保证注塑过程中的型腔排期功能,改善塑胶的填充效果;能够将生产压力减少三分之二,塑胶注塑流长比减小三分之二,填充速度增加为原来的三倍。
3、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前模滑块采用T形槽做驱动,能够大幅度压缩尺寸,使模具结构紧凑。
4、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流道重叠设置,单次顶出,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增强设备可靠性。
5、本实用新型增加偏心补正机构,能够避免注塑机顶杆长期偏心顶出,影响精度和使用寿命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双色旋钮模具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双色旋钮模具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双色旋钮模具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双色旋钮模具的A-A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双色旋钮模具的B-B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双色旋钮模具的第一组合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双色旋钮模具的第一组合部件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双色旋钮模具的C-C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双色旋钮模具的前模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双色旋钮模具的前模滑块第一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双色旋钮模具的前模滑块第二剖面示意图;
图12为为本发明提供的双色旋钮模具的前模滑块第三剖面示意图;
图13为为本发明提供的双色旋钮模具的滑块铲机第一剖面示意图;
图14为为本发明提供的双色旋钮模具的滑块铲机第二剖面示意图;
图15为为本发明提供的双色旋钮模具的滑块铲机第三剖面示意图;
图16为为本发明提供的双色旋钮模具的前模仁第一剖面示意图;
图17为为本发明提供的双色旋钮模具的前模仁第二剖面示意图;
图18为为本发明提供的双色旋钮模具的前模仁第三剖面示意图;
图19为为本发明提供的双色旋钮模具的前模仁第四剖面示意图;
图20为为本发明提供的双色旋钮模具的前镶件第一剖面示意图;
图21为为本发明提供的双色旋钮模具的前镶件第二剖面示意图;
图22为为本发明提供的双色旋钮模具的前镶件第三剖面示意图;
图23为为本发明提供的双色旋钮模具的前镶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色旋钮模具,包括成型机构、前模隔热板101、面板102、热流道板103、前模A板104、后模B板105、后模顶针面板106、后模顶针底板107、后模底板108以及后模隔板109;
所述面板102、热流道板103、前模A板104、后模B板105、后模顶针面板106、后模顶针底板107、后模底板108以及后模隔板109依次设置在前模隔热板101的一侧端面;
所述成型机构包括型腔、前模滑块8、前模滑块铲机7、前镶件9、前模仁4以及前模架;所述型腔、前模滑块8、前模滑块铲机7以及前镶件9均装置在前模架上;所述前模仁4分别于前模滑块铲机7和前模滑块8相连。
优选地,所述前模滑块8包括T型槽抽芯结构;每个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三个前模滑块8,能够实现三点注入成型。
优选地,还包括推出机构;所述推出机构包括后模顶杆11和偏心受力补正部件;所述后模顶杆11和偏心受力补正部件均与后模底板108相连。所述偏心受力补正部件包括等高螺丝12、弹簧垫片13以及弹簧14;所述弹簧垫片13和弹簧14均设置在等高螺丝12上,所述等高螺丝12的一段与后模底板108相连。两个所述推出机构的组件分别记为第一后模顶杆、第一偏心受力补正部件、第二后模顶杆、第二偏心受力补正部件;当第一后模顶杆顶出时,第二后模顶杆在第二偏心受力补正部件作用下被限制顶出;当第二后模顶杆顶出时,第一后模顶杆在第一偏心受力补正部件作用下被限制顶出。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双色旋钮模具还包括流道系统;所述流道系统包括硬胶后模流道601和软胶前模流道602;所述硬胶后模流道601的一端和软胶前模流道602的一端相连通作为注入口;所述硬胶后模流道601远离注入口的一端记为硬胶后模流道流入口;所述软胶前模流道602远离注入口的一端记为软胶前模流道流入口。所述硬胶后模流道601和软胶前模流道602重叠设置,共用注入口,能够通过切换硬胶后模流道流入口/软胶前模流道流入口实现双流道双色注入。
更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双色旋钮模具还包括前模滑块盖板6和后模仁5,所述前模滑块盖板6分别与后模仁5、前模滑块铲机7以及前模滑块8相连,所述后模仁5设置在前模A板104上。
进一步地,以生产车内饰件的双色钻石纹控制旋钮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工作过程如下:
模具在生产时,首先注塑第一射硬胶构成产品的主要结构,注塑完成后开模,并转动双色注塑机的后转盘,设置在转盘上的后模随之转动180度,实现硬胶腔到软胶腔的切换过程,随后由注塑机天侧的副射嘴开始注射软胶,完成注射软胶,开模时通过STRACK 标准件开模顺序控制扣机,拉动前模A板104,滑块铲机7随着前模A板104的移动而相对后退,从而实现前模滑块8的抽开,完成软胶钻石纹的脱模,模具继续随注塑机打开到最大位置,后模顶杆11与偏心补正机构的弹簧垫片13协同顶出,完成产品和流道的脱离。然后合模进行下一个循环。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点注入成型动作具体如下:
三个滑块铲机7固定在热流道板103上,注塑完成开模时,热流道板103和前模 A板104先开,从而使前模滑块铲机7后退,通过T型槽,拉动前模滑块8后退,完成产品倒扣的脱模,实现三点注入成型动作
偏心补正机构作用原理如下:
所述双色成型每次完整的产品在天侧,顶出产品的动作每次是顶天侧顶棍,而对于注塑机的部件顶盘若每次只顶天侧,是受力不平衡的,长时间使用会损坏注塑机的顶出系统,所以现模具增加弹簧组件,而在注塑机顶盘上地侧位置装一个前端做成空心的顶杆,每次天地侧顶杆同步顶出时,天侧注塑机顶杆推顶针板有受到反作用的推力,地侧注塑机顶杆推弹簧垫片有受到弹簧的反作用推力,即天地侧两注塑机推杆在顶出时都有受力,防止了天侧单独偏心受力而易损坏注塑机顶出系统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结构创新的重点在于:
1、产品第1射后模流道,第2射前模流道,流道重叠注塑,单次顶出,节省成本更可靠。
2、产品滑块做3个方向的移动,对应的塑胶流道是由热流道系统转冷流道,冷流道也是三点进胶,可以确保融接痕熔体末端留在滑块拼接线位置,这样有利于在注塑过程中保持非常好的型腔排气,排气良好塑胶填充效果就有很大的改善,三点进胶同时注塑压力减少2/3,塑胶注塑的流长比减少2/3,流长比减少2/3后,填充速度增加为原来的3倍,这样双色第2射的塑胶料融接痕有有明显的改善,保障产品在成型时有非常良好的外观要求和实用尺寸的性能。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9)

1.一种双色旋钮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机构、前模隔热板(101)、面板(102)、热流道板(103)、前模A板(104)、后模B板(105)、后模顶针面板(106)、后模顶针底板(107)、后模底板(108)以及后模隔板(109);
所述面板(102)、热流道板(103)、前模A板(104)、后模B板(105)、后模顶针面板(106)、后模顶针底板(107)、后模底板(108)以及后模隔板(109)依次设置在前模隔热板(101)的一侧端面;
所述成型机构包括型腔、前模滑块(8)、前模滑块铲机(7)、前镶件(9)、前模仁(4)以及前模架;所述型腔、前模滑块(8)、前模滑块铲机(7)以及前镶件(9)均装置在前模架上;所述前模仁(4)分别于前模滑块铲机(7)和前模滑块(8)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旋钮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滑块(8)包括T型槽抽芯结构;每个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三个前模滑块(8),能够实现三点注入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旋钮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出机构;所述推出机构包括后模顶杆(11)和偏心受力补正部件;所述后模顶杆(11)和偏心受力补正部件均与后模底板(108)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色旋钮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受力补正部件包括等高螺丝(12)、弹簧垫片(13)以及弹簧(14);所述弹簧垫片(13)和弹簧(14)均设置在等高螺丝(12)上,所述等高螺丝(12)的一段与后模底板(108)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色旋钮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推出机构的组件分别记为第一后模顶杆、第一偏心受力补正部件、第二后模顶杆、第二偏心受力补正部件;当第一后模顶杆顶出时,第二后模顶杆在第二偏心受力补正部件作用下被限制顶出;当第二后模顶杆顶出时,第一后模顶杆在第一偏心受力补正部件作用下被限制顶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旋钮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道系统;所述流道系统包括硬胶后模流道(601)和软胶前模流道(602);所述硬胶后模流道(601)的一端和软胶前模流道(602)的一端相连通作为注入口;所述硬胶后模流道(601)远离注入口的一端记为硬胶后模流道流入口;所述软胶前模流道(602)远离注入口的一端记为软胶前模流道流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色旋钮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胶后模流道(601)和软胶前模流道(602)重叠设置,共用注入口,能够通过切换硬胶后模流道流入口/软胶前模流道流入口实现双流道双色注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旋钮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模滑块盖板(6)和后模仁(5),所述前模滑块盖板(6)分别与后模仁(5)、前模滑块铲机(7)以及前模滑块(8)相连,所述后模仁(5)设置在前模A板(104)上。
9.一种双色旋钮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道系统、推出机构、成型机构、前模隔热板(101)、面板(102)、热流道板(103)、前模A板(104)、后模B板(105)、后模顶针面板(106)、后模顶针底板(107)、后模底板(108)、后模隔板(109)、前模滑块盖板(6)以及后模仁(5);
所述面板(102)、热流道板(103)、前模A板(104)、后模B板(105)、后模顶针面板(106)、后模顶针底板(107)、后模底板(108)以及后模隔板(109)依次设置在前模隔热板(101)的一侧端面;
所述成型机构包括型腔、前模滑块(8)、前模滑块铲机(7)、前镶件(9)、前模仁(4)以及前模架;所述型腔、前模滑块(8)、前模滑块铲机(7)以及前镶件(9)均装置在前模架上;所述前模仁(4)分别于前模滑块铲机(7)和前模滑块(8)相连;
所述前模滑块(8)包括T型槽抽芯结构;每个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三个前模滑块(8),能够实现三点注入成型;
所述推出机构包括后模顶杆(11)和偏心受力补正部件;所述后模顶杆(11)和偏心受力补正部件均与后模底板(108)相连;
所述偏心受力补正部件包括等高螺丝(12)、弹簧垫片(13)以及弹簧(14);所述弹簧垫片(13)和弹簧(14)均设置在等高螺丝(12)上,所述等高螺丝(12)的一段与后模底板(108)相连;
两个所述推出机构的组件分别记为第一后模顶杆、第一偏心受力补正部件、第二后模顶杆、第二偏心受力补正部件;当第一后模顶杆顶出时,第二后模顶杆在第二偏心受力补正部件作用下被限制顶出;当第二后模顶杆顶出时,第一后模顶杆在第一偏心受力补正部件作用下被限制顶出;
所述流道系统包括硬胶后模流道(601)和软胶前模流道(602);所述硬胶后模流道(601)的一端和软胶前模流道(602)的一端相连通作为注入口;所述硬胶后模流道(601)远离注入口的一端记为硬胶后模流道流入口;所述软胶前模流道(602)远离注入口的一端记为软胶前模流道流入口;
所述硬胶后模流道(601)和软胶前模流道(602)重叠设置,共用注入口,能够通过切换硬胶后模流道流入口/软胶前模流道流入口实现双流道双色注入;
所述前模滑块盖板(6)分别与后模仁(5)、前模滑块铲机(7)以及前模滑块(8)相连,所述后模仁(5)设置在前模A板(104)上。
CN201821692386.7U 2018-10-18 2018-10-18 双色旋钮模具 Active CN2090368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92386.7U CN209036890U (zh) 2018-10-18 2018-10-18 双色旋钮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92386.7U CN209036890U (zh) 2018-10-18 2018-10-18 双色旋钮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36890U true CN209036890U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36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92386.7U Active CN209036890U (zh) 2018-10-18 2018-10-18 双色旋钮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368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6997A (zh) * 2022-04-28 2022-09-09 泰德兴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双色注塑产品及其模具成型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6997A (zh) * 2022-04-28 2022-09-09 泰德兴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双色注塑产品及其模具成型工艺
CN115026997B (zh) * 2022-04-28 2024-03-08 泰德兴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双色注塑产品及其模具成型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1223B (zh) 一种双色封屏面壳的注塑模具和精密注塑方法
CN209036890U (zh) 双色旋钮模具
CN207206989U (zh) 平移式双色注射模具及具有该模具的注塑机
CN202264360U (zh) 用于双色注塑机注射软硬塑胶的模具潜伏进料口
CN201511498U (zh) 塑料模具大跨度潜伏式浇口
CN209454059U (zh) 一种用于汽车卡扣成型的热流道双色模具
CN211891774U (zh) 注塑模具带冷料的牛角浇口
CN208452168U (zh) 一种手表壳注塑模具
CN101913227B (zh) 全包胶成人性用品的生产方法
CN213618017U (zh) 一种推拉式移动换腔双色注塑模具
CN210174113U (zh) 具有隧道滑块防退机构的汽车空调下壳体注塑模具
CN210233842U (zh) 一种塑料盖热流道注塑模具
CN209566456U (zh) 一种热流型多流道注塑结构
CN207808334U (zh) 注塑模具的单腔成型二次封胶机构
CN2576460Y (zh) 注塑机机头
CN206551410U (zh) 用于生产汽车灯饰的双色模具
CN219095791U (zh) 一种汽车充电桩大排量进风口的模具结构
CN209050939U (zh) 一种一次成型的双色塑料模具
CN210190370U (zh) 玻璃包边总成注塑模具快速冷却机构
CN209207971U (zh) 滑块进胶自动切浇口薄壁装饰框注塑模具
CN208745242U (zh) 一种奔驰汽车双色模具
CN205631270U (zh) 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导光条的模具的脱模结构
CN203077557U (zh) 一种注塑模具活动浇口结构
CN217495047U (zh) 一种三明治式分层材料注塑的热流道系统
CN208978130U (zh) 一种用于车灯零件的三色两工位注塑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1615 1-2 storeys and 2-4 storeys of 1888 Huaqing Road,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Kebi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707 1-2 storeys and 2-4 storeys of 1888 Huaqing Road,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COBI PRECISION PLASTIC MOLD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