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08306U - 一种车辆拖钩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拖钩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08306U
CN209008306U CN201821860401.4U CN201821860401U CN209008306U CN 209008306 U CN209008306 U CN 209008306U CN 201821860401 U CN201821860401 U CN 201821860401U CN 209008306 U CN209008306 U CN 209008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ing hook
support plate
pin
hole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6040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伟健
张光磊
张光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DETAI MACHINE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DETAI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DETAI MACHINE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DETAI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6040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08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08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08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拖钩总成,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间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内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套设有固定扣,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连接叉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叉上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孔,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圆心的连接线为一竖直线,所述第二连接孔内设有连接销,所述连接销上端设有固定销,所述支撑板设有四个角,所述支撑板的每个角上设有一固定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叉前端开口,并通过连接柱和固定销的配合,使得拖钩不易脱钩,并且依靠固定销还能对拖钩销实现锁定的功能,提高该拖钩总成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拖钩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拖钩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拖钩的结构一般都较为简单,但由于其受力较大,为保证刚度和强度,通常选用铸件。拖钩是必须可少的一个部件,拖车上传统的拖钩是一个简单够的钩状件,这种钩状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脱钩的现象,并且传统拖钩强度也比较低,易损坏,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辆拖钩总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拖钩总成,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间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内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套设有固定扣,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连接叉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叉上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孔,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圆心的连接线为一竖直线,所述第二连接孔内设有连接销,所述连接销上端设有固定销,所述支撑板设有四个角,所述支撑板的每个角上设有一固定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叉与连接杆通过摩擦焊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水平设置,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固定孔为竖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可在第一连接孔内自由旋转。
安装时,首先将支撑板上的固定板通过固定板上的第一固定孔将整个总成固定在车的前杠或后杠上,支撑板内的第一连接孔内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末端通过固定扣将连接杆固定在支撑板上,需要使用拖钩时,将连接柱上的固定销拆下来,并将连接柱取下来,将拖车绳或挂钩放在连接叉内,然后再将连接柱再插在连接叉内,并再次将固定销插入固定连接柱。
有益之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叉前端开口,并通过连接柱和固定销的配合,使得拖钩不易脱钩,并且依靠固定销还能对拖钩销实现锁定的功能,提高该拖钩总成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固定板,3第一固定孔,4第一连接孔,5固定扣,6连接杆,7连接叉,8第二连接孔,9连接柱,10固定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一种车辆拖钩总成,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中间设有第一连接孔4,所述第一连接孔4内设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一端套设有固定扣5,所述连接杆6另一端与连接叉7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叉7上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孔8,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8圆心的连接线为一竖直线,所述第二连接孔8内设有连接销,所述连接销上端设有固定销10,所述支撑板1设有四个角,所述支撑板1的每个角上设有一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上设有第一固定孔3。所述连接叉7与连接杆6通过摩擦焊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水平设置,所述固定板2上的第一固定孔3为竖孔。所述连接杆6可在第一连接孔4内自由旋转。
通过在连接叉7前端开口,并通过连接柱9和固定销10的配合,使得拖钩不易脱钩,并且依靠固定销10还能对拖钩销实现锁定的功能,提高该拖钩总成的安全性。
安装时,首先将支撑板1上的固定板2通过固定板2上的第一固定孔3将整个总成固定在车的前杠或后杠上,支撑板1内的第一连接孔3内装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末端通过固定扣5将连接杆6固定在支撑板1上,需要使用拖钩时,将连接柱9上的固定销10拆下来,并将连接柱9取下来,将拖车绳或挂钩放在连接叉7内,然后再将连接柱9再插在连接叉7内,并再次将固定销10插入固定连接柱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车辆拖钩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间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内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套设有固定扣,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连接叉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叉上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孔,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圆心的连接线为一竖直线,所述第二连接孔内设有连接销,所述连接销上端设有固定销,所述支撑板设有四个角,所述支撑板的每个角上设有一固定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拖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固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拖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叉与连接杆通过摩擦焊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拖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水平设置,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固定孔为竖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拖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可在第一连接孔内自由旋转。
CN201821860401.4U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车辆拖钩总成 Active CN209008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60401.4U CN209008306U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车辆拖钩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60401.4U CN209008306U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车辆拖钩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08306U true CN209008306U (zh) 2019-06-21

Family

ID=66842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60401.4U Active CN209008306U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车辆拖钩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083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3256A (zh) * 2020-11-23 2021-02-19 湖南利美防爆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锁型拖钩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3256A (zh) * 2020-11-23 2021-02-19 湖南利美防爆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锁型拖钩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2373256B (zh) * 2020-11-23 2024-03-22 湖南利美防爆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锁型拖钩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08306U (zh) 一种车辆拖钩总成
CN109278593A (zh) 一种汽车可拆装座椅的安装结构
CN201475104U (zh) 一种管件的连接机构
WO2013127327A1 (en) Connecting device for connecting a vehicle sub-frame and a vehicle body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7299930B (zh) 一种快速装卸的固定装置
CN205330405U (zh) 一种替代传统挂钩和铰链的销轴式开启扇
CN209351191U (zh) 一种汽车拖钩及其安装结构
CN205836406U (zh) 一种旋入式中置前拖钩装置
CN209190704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起重机生产用钢板支撑架
CN208516727U (zh) 一种电梯轿顶安全窗组件
CN208534139U (zh) 一种可对汽车进行左右限位的载车板
CN209366268U (zh) 一种牵引车尾梁总成
CN209573653U (zh) 一种拉杆的快速拆装结构
CN212446999U (zh) 一种带锥体防护螺纹的拖钩装置及其车辆
CN207875574U (zh) 一种b柱上的气帘挂钩结构
CN218258411U (zh) 车箱限位结构及车辆
CN205381108U (zh) 一种拖车牵引器
CN206171636U (zh) 一种具有锁具功能的自行车前车筐支撑装置
CN209008672U (zh) 一种车辆牵引横梁总成
CN209533178U (zh) 测功试验车轮固定装夹工装
CN214001848U (zh) 一种客车地板与侧围连接结构
CN219821151U (zh) 悬架连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CN218805027U (zh) 一种重型卡车前部牵引结构
CN212332799U (zh) 一种货车备胎挂架
CN204915152U (zh) 一种拖车钩支座、拖车钩总成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