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1151U - 悬架连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 Google Patents

悬架连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21151U
CN219821151U CN202320568999.4U CN202320568999U CN219821151U CN 219821151 U CN219821151 U CN 219821151U CN 202320568999 U CN202320568999 U CN 202320568999U CN 219821151 U CN219821151 U CN 2198211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hole
mounting post
protrusion
clamp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6899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建勇
尹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6899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211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211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211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悬架连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悬架连接结构包括稳定杆、连杆、转向节和转接件,稳定杆依次通过连杆和转接件连接转向节,并且,转接件包括通用连接端和可变连接端。转接件通过通用连接端可拆卸连接于转向节,转接件通过可变连接端连接连杆。本申请提供的悬架连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解决了不同车型的稳定杆需要根据调校进行修改,进而导致同平台不同车型的转向节需要开发多套的问题。

Description

悬架连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悬架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悬架连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发展,平台化和架构化的开发模式越来越普遍,架构化开发核心是提高不同车型的柔性演变与零部件的通用化率。
转向节集成了悬架摆臂、支柱、转向拉杆、制动器等部件的安装连接与承载功能,这些零部件都涉及平台硬点,同平台车型硬点保持不变。稳定杆通常通过稳定杆连杆安装在转向节上,由于不同车型的稳定杆需要根据调校进行修改,进而导致同平台不同车型的转向节需要开发多套状态,如此,会导致开发成本高、开发周期长且通用化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悬架连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以解决不同车型的稳定杆需要根据调校进行修改,进而导致同平台不同车型的转向节需要开发多套的问题。
一种悬架连接结构,悬架连接结构包括稳定杆、连杆、转向节和转接件,稳定杆依次通过连杆和转接件连接转向节,并且,转接件包括通用连接端和可变连接端,转接件通过通用连接端可拆卸连接于转向节,转接件通过可变连接端连接连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悬架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紧固件,转向节包括主体部、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分别固定连接于主体部,且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间隔设置,通用连接端夹设于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之间,并且,第一安装柱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安装柱设有第二通孔,通用连接端设有第三通孔,第一紧固件依次穿设于第一通孔、第三通孔和第二通孔,并紧固连接第一安装柱、通用连接端和第二安装柱。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便于将转接件可拆卸连接至转向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悬架连接结构还包括立柱,主体部设有立柱安装孔,立柱安装孔的侧壁设有扩口,且扩口沿着立柱安装孔的轴向贯穿立柱安装孔的侧壁,以使立柱安装孔的侧壁呈断开状。立柱穿设于立柱安装孔,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分别固设于扩口的两侧,以使第一紧固件能够通过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收紧扩口。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能够提高转接件与转向节连接的牢固程度,而且有利于提高立柱与转向节连接的牢固程度。
在一实施例中,通用连接端设有卡接部,主体部的扩口处对应卡接部设有卡接槽,通用连接端能够通过卡接部卡设于卡接槽。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有利于提高转接件与转向节安装位置的准确度。
在一实施例中,卡接部对应立柱的外侧面设有贴合面,贴合面能够贴合于立柱的外侧面。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能够避免立柱因与卡接部之间存在间隙而导致立柱与转向节装配不牢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卡接部包括第一卡接凸起、第二卡接凸起以及连接第一卡接凸起和第二卡接凸起的连接部,卡接部通过连接部连接通用连接端,且贴合面设于连接部背离通用连接端的一端。卡接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接凸起一端连接连接部,另一端朝向远离立柱的方向延伸,第一卡接凸起与连接部连接形成第一卡勾,第一卡勾能够通过第一卡接凸起卡入第一卡槽。第二卡接凸起一端连接连接部,另一端朝向远离立柱的方向延伸,第二卡接凸起与连接部连接形成第二卡勾,第二卡勾能够通过第二卡接凸起卡入第二卡槽。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转接件与转向节装配的牢固程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槽靠近扩口的侧壁倾斜设置形成第一引导斜面,第一卡接凸起能够通过第一引导斜面卡入第一卡槽。第二卡槽靠近扩口的侧壁倾斜形成第二引导斜面,第二卡接凸起能够通过第二引导斜面卡入第二卡槽。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便于将卡接部卡入卡接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可变连接端设有第一连接孔,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一球头关节,连杆通过第一球头关节可活动地连接于第一连接孔处。稳定杆设有第二连接孔,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球头关节,连杆通过第二球头关节可活动地连接于第二连接孔处。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便于传递车身两侧的扭矩或者力矩。
在一实施例中,可变连接端、通用连接端和卡接部一体注塑成型。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便于传递车身两侧的扭矩或者力矩。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该新能源汽车包括以上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悬架连接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悬架连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因此,可以把转向节做成通用件,当需要根据不同车型定制稳定杆以及连杆时,只需要更改转接件,而无需开发多套转向节。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悬架连接结构的通用化程度,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整车的开发成本以及缩短开发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悬架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转向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第一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稳定杆;11、第二连接孔;2、连杆;21、第一球头关节;22、第二球头关节;3、转向节;31、主体部;311、立柱安装孔;312、扩口;3121、卡接槽;3121a、第一卡槽;3121b、第二卡槽;3122、第一引导斜面;3123、第二引导斜面;32、第一安装柱;321、第一通孔;33、第二安装柱;331、第二通孔;4、转接件;41、通用连接端;411、第三通孔;412、卡接部;4121、贴合面;4122、第一卡接凸起;4123、第二卡接凸起;4124、连接部;42、可变连接端;421、第一连接孔;5、第一紧固件;6、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随着汽车技术发展,平台化和架构化的开发模式越来越普遍,架构化开发核心是提高不同车型的柔性演变与零部件的通用化率。
转向节集成了悬架摆臂、支柱、转向拉杆、制动器等部件的安装连接与承载功能,这些零部件都涉及平台硬点,同平台车型硬点保持不变。稳定杆通常通过稳定杆连杆安装在转向节上,由于不同车型的稳定杆需要根据调校进行修改,进而导致同平台不同车型的转向节需要开发多套状态,如此,会导致开发成本高、开发周期长且通用化率低。
请参阅图1-图4,为了解决不同车型的稳定杆需要根据调校进行修改,进而导致同平台不同车型的转向节需要开发多套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悬架连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具体地,悬架连接结构包括稳定杆1、连杆2、转向节3和转接件4,稳定杆1依次通过连杆2和转接件4连接转向节3。并且,转接件4包括通用连接端41和可变连接端42,转接件4通过通用连接端41可拆卸连接于转向节3,转接件4通过可变连接端42连接连杆2。
需要说明的是“可变连接端42”指的是,对于多个转接件4来说,每个转接件4的“可变连接端42”可以根据不同车型的稳定杆1以及连杆2的使用需求来制作,对于单个转接件4来说其“可变连接端42”是固定不变的。“通用连接端41”指的是,对于多个转接件4来说,每个转接件4的“通用连接端41”都相同。
进一步地,由于转接件4通过通用连接端41可拆卸连接于转向节3,因此,可以把转向节3做成通用件,当需要根据不同车型定制稳定杆1以及连杆2时,只需要更改转接件,而无需开发多套转向节3。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悬架连接结构的通用化程度,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整车的开发成本以及缩短开发周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悬架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紧固件5。转向节3包括主体部31、第一安装柱32和第二安装柱33。第一安装柱32和第二安装柱33分别固定连接于主体部31,且第一安装柱32和第二安装柱33间隔设置,通用连接端41夹设于第一安装柱32和第二安装柱33之间,并且,第一安装柱32设有第一通孔321,第二安装柱33设有第二通孔331,通用连接端41设有第三通孔411,第一紧固件5依次穿设于第一通孔321、第三通孔411和第二通孔331,并紧固连接第一安装柱32、通用连接端41和第二安装柱33。
如此,便于将转接件4可拆卸连接至转向节3。
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一紧固件5可以是螺栓。如此,有利于降低转接件4与转向节3的组装和拆卸难度。但不限于此,第一紧固件5也可以是铆螺母,转接件4与转向节3通过铆螺母拉铆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悬架连接结构还包括立柱6。主体部31设有立柱安装孔311,立柱安装孔311的侧壁设有扩口312,且扩口312沿着立柱安装孔311的轴向贯穿立柱安装孔311的侧壁,以使立柱安装孔311的侧壁呈断开状。立柱6穿设于立柱安装孔311,第一安装柱32和第二安装柱33分别固设于扩口312的两侧,以使第一紧固件5能够通过第一安装柱32和第二安装柱33收紧扩口312。
当立柱6安装在立柱安装孔311内时,通过第一紧固件5紧固连接第一安装柱32、通用连接端41和第二安装柱33,不仅能够提高转接件4与转向节3连接的牢固程度,也使得第一紧固件5能够配合第一安装柱32和第二安装柱33收紧扩口312,从而有利于提高立柱6与转向节3连接的牢固程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通用连接端41设有卡接部412,主体部31的扩口312处对应卡接部412设有卡接槽3121,通用连接端41能够通过卡接部412卡设于卡接槽3121。
卡接部412能够与卡接槽3121配合起到安装定位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提高转接件4与转向节3安装位置的准确度。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卡接部412对应立柱6的外侧面设有贴合面4121,贴合面4121能够贴合于立柱6的外侧面。
通过设置当卡接部412卡入卡接槽3121时,贴合面4121贴设于立柱6的外侧面。能够避免立柱6因与卡接部412之间存在间隙而导致立柱6与转向节3装配不牢的问题。
具体地,如图4所示,卡接部412包括第一卡接凸起4122、第二卡接凸起4123以及连接第一卡接凸起4122和第二卡接凸起4123的连接部4124,卡接部412通过连接部4124连接通用连接端41,且贴合面4121设于连接部4124背离通用连接端41的一端。卡接槽31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槽3121a和第二卡槽3121b,第一卡接凸起4122一端连接连接部4124,另一端朝向远离立柱6的方向延伸,第一卡接凸起4122与连接部4124连接形成第一卡勾,第一卡勾能够通过第一卡接凸起4122卡入第一卡槽3121a。第二卡接凸起4123一端连接连接部4124,另一端朝向远离立柱6的方向延伸,第二卡接凸起4123与连接部4124连接形成第二卡勾,第二卡勾能够通过第二卡接凸起4123卡入第二卡槽3121b。
当第一卡接凸起4122卡入第一卡槽3121a,且第二卡接凸起4123卡入第二卡槽3121b时,第一卡接凸起4122与连接部4124连接形成的第一卡勾以及第二卡接凸起4123与连接部4124连接形成的第二卡勾能够止挡于扩口312处,从而能够防止转接件4沿着螺栓转动,也即,卡接部412能够起到止转的作用。
如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转接件4与转向节3装配的牢固程度。
但不限于此,卡接凸起的数量也可以是三个、四个或者五个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通用连接端41、可变连接端42和卡接部412一体注塑成型设置。
如此,有利于提高转接件4的结构强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卡槽3121a靠近扩口312的侧壁倾斜设置形成第一引导斜面3122,第一卡接凸起4122能够通过第一引导斜面3122卡入第一卡槽3121a。第二卡槽3121b靠近扩口312的侧壁倾斜形成第二引导斜面3123,第二卡接凸起4123能够通过第二引导斜面3123卡入第二卡槽3121b。
如此,便于卡接部412卡入卡接槽3121内,从而便于将转接件4安装到转向节3上。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可变连接端42设有第一连接孔421,连杆2的一端设有第一球头关节21,连杆2通过第一球头关节21可活动地连接于第一连接孔421处。稳定杆1设有第二连接孔11,连杆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球头关节22,连杆2通过第二球头关节22可活动地连接于第二连接孔11处。
如此,以便于传递车身两侧的扭矩或者力矩。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该新能源汽车包括以上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悬架连接结构。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悬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定杆(1)、连杆(2)、转向节(3)和转接件(4),所述稳定杆(1)依次通过所述连杆(2)和所述转接件(4)连接所述转向节(3),并且,所述转接件(4)包括通用连接端(41)和可变连接端(42),所述转接件(4)通过所述通用连接端(4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转向节(3),所述转接件(4)通过所述可变连接端(42)连接所述连杆(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紧固件(5),所述转向节(3)包括主体部(31)、第一安装柱(32)和第二安装柱(33),所述第一安装柱(32)和所述第二安装柱(33)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主体部(31),且所述第一安装柱(32)和所述第二安装柱(33)间隔设置,所述通用连接端(41)夹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柱(32)和所述第二安装柱(33)之间,并且,所述第一安装柱(32)设有第一通孔(321),所述第二安装柱(33)设有第二通孔(331),所述通用连接端(41)设有第三通孔(411),所述第一紧固件(5)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321)、所述第三通孔(411)和所述第二通孔(331),并紧固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柱(32)、所述通用连接端(41)和所述第二安装柱(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柱(6),所述主体部(31)设有立柱安装孔(311),所述立柱安装孔(311)的侧壁设有扩口(312),且所述扩口(312)沿着所述立柱安装孔(311)的轴向贯穿所述立柱安装孔(311)的侧壁,以使所述立柱安装孔(311)的侧壁呈断开状,所述立柱(6)穿设于所述立柱安装孔(311),所述第一安装柱(32)和所述第二安装柱(33)分别固设于所述扩口(312)的两侧,以使所述第一紧固件(5)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柱(32)和所述第二安装柱(33)收紧所述扩口(3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连接端(41)设有卡接部(412),所述主体部(31)的扩口(312)处对应所述卡接部(412)设有卡接槽(3121),所述通用连接端(41)能够通过所述卡接部(412)卡设于所述卡接槽(31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412)对应所述立柱(6)的外侧面设有贴合面(4121),所述贴合面(4121)能够贴合于所述立柱(6)的外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412)包括第一卡接凸起(4122)、第二卡接凸起(4123)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卡接凸起(4122)和所述第二卡接凸起(4123)的连接部(4124),所述卡接部(412)通过所述连接部(4124)连接所述通用连接端(41),且所述贴合面(4121)设于所述连接部(4124)背离所述通用连接端(41)的一端;
所述卡接槽(31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槽(3121a)和第二卡槽(3121b),
所述第一卡接凸起(4122)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4124),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立柱(6)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卡接凸起(4122)与所述连接部(4124)连接形成第一卡勾,所述第一卡勾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卡接凸起(4122)卡入所述第一卡槽(3121a),
所述第二卡接凸起(4123)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4124),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立柱(6)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卡接凸起(4123)与所述连接部(4124)连接形成第二卡勾,所述第二卡勾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卡接凸起(4123)卡入所述第二卡槽(3121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3121a)靠近所述扩口(312)的侧壁倾斜设置形成第一引导斜面(3122),所述第一卡接凸起(4122)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引导斜面(3122)卡入所述第一卡槽(3121a);
所述第二卡槽(3121b)靠近所述扩口(312)的侧壁倾斜形成第二引导斜面(3123),所述第二卡接凸起(4123)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引导斜面(3123)卡入所述第二卡槽(3121b)。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连接端(42)设有第一连接孔(421),所述连杆(2)的一端设有第一球头关节(21),所述连杆(2)通过所述第一球头关节(21)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孔(421)处;
所述稳定杆(1)设有第二连接孔(11),所述连杆(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球头关节(22),所述连杆(2)通过所述第二球头关节(22)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孔(11)处。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连接端(42)、所述通用连接端(41)和所述卡接部(412)一体注塑成型。
10.一种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9任意一项所述的悬架连接结构。
CN202320568999.4U 2023-03-21 2023-03-21 悬架连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Active CN2198211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68999.4U CN219821151U (zh) 2023-03-21 2023-03-21 悬架连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68999.4U CN219821151U (zh) 2023-03-21 2023-03-21 悬架连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21151U true CN219821151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52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68999.4U Active CN219821151U (zh) 2023-03-21 2023-03-21 悬架连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211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821151U (zh) 悬架连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CN211136296U (zh) 一种圆形棒材安装稳定紧固装置
CN216241696U (zh) 一种快速拆装连接头
CN219761853U (zh) 一种用于斜坡喷播装置的牵引装置
CN217873624U (zh) 一种带卡簧的连接结构
CN220199409U (zh) 一种汽车组装式转向节
CN212616898U (zh) 一种新型安装校准法兰
CN21218025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齿轮检测精准组件
CN220145759U (zh) 一种减震器固定辅助架
CN220253711U (zh) 一种加固型汽车时钟弹簧
CN216478201U (zh) 一种灵活型组合定位合金部件
CN213295675U (zh) 一种织机连接轴配合防护结构
CN210062591U (zh) 用于车辆的摆臂总成以及车辆
CN217207613U (zh) 一种用于重卡汽车上的齿轮架
CN213544618U (zh) 一种检测箱精准高效检测配合座
CN220010001U (zh) 一种平衡车
CN213892093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扭力胶芯
CN214404287U (zh) 一种多功能安装定位支撑组件
CN219601389U (zh) 一种汽车底盘连接件
CN215361716U (zh) 自行车花鼓安装用勾爪
CN221073056U (zh) 一种用于大棚的支撑连接件
CN210440355U (zh) 一种精确型护栏安装支架
CN214534197U (zh) 一种全地形车减震器组合防护套
CN216478880U (zh) 一种挂板组合耐热密封件
CN210592259U (zh) 一种新型自行车车篮紧固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