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99718U - 一种背光源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源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99718U
CN208999718U CN201821390085.9U CN201821390085U CN208999718U CN 208999718 U CN208999718 U CN 208999718U CN 201821390085 U CN201821390085 U CN 201821390085U CN 208999718 U CN208999718 U CN 2089997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frame
source module
guide plate
backlight source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9008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磊
姚志图
罗增昌
刘启玉
彭环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WEIZH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WEIZH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WEIZH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WEIZH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9008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997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997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997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背光源模组,包括下框(1)、膜片组件(2)、侧光源(3)、定位条(4)和中框(5),所述下框(1)与中框(5)固定连接,所述膜片组件(2)固定设置在下框(1)和中框(5)之间;所述定位条(4)设置在下框(1)内部,所述定位条(4)用于膜片组件(2)的定位和固定;所述侧光源(3)设置在下框(1)的内侧面。本实用新型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源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器的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源模组。
背景技术
背光源模组用于为液晶显示器提供光源,是液晶显示器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件。背光源模组一般包括框架、光源和膜片组件,框架支撑整个结构,膜片组件固定安装在框架内。膜片组件包括导光板和多个膜片,如散光膜、增光膜,导光板需要固定在框架内,膜片需要固定在导光板上或框架内,现在一般采用在导光板上设置定位固定结构的方式来固定膜片,但是对于较大的背光源模组,在大块的导光板上制作定位固定结构不容易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解决的背光源模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光源模组,包括下框、膜片组件、侧光源、定位条和中框,所述下框与中框固定连接,所述膜片组件固定设置在下框和中框之间;所述定位条设置在下框内部,所述定位条用于膜片组件的定位和固定;所述侧光源设置在下框的内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膜片组件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与定位条并列设置在下框内;所述定位条包括支撑部和限位部,所述支撑部支撑在导光板靠近侧光源一侧,所述限位部卡在导光板与下框之间的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下框内的底部、靠近侧光源安装侧还设置有第一定位柱,所述导光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开口,所述第一定位柱与第一定位开口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膜片组件还包括扩散膜和/或增光膜,所述扩散膜、增光膜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开口,所述第二定位开口与第一定位柱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条还包括第二定位柱,所述扩散膜、增光膜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第二定位柱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上设置有贴膜台阶,所述贴膜台阶用于贴附扩散膜、增光膜。
进一步地,所述膜片组件包括扩散膜、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所述扩散膜、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从下往上依次设置在导光板上;所述限位部上设置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和第三台阶,所述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和第三台阶依次升高;所述扩散膜上设置有与第二台阶和第三台阶匹配的第一避让开口,所述下增光膜上设置有与第三台阶匹配的第二避让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膜片组件还包括反光膜,所述反光膜设置在下框内导光板与定位条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条粘接固定在反光膜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L形限位块,所述L形限位块卡在导光板与下框之间的角上。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通过设置单独的定位条,实现了膜片组件的固定和定位,而且定位条为小型条,制作容易,安装方便,便于背光源模组的组装生产;通过上述定位条上的台阶和膜片上的避让开口结构,使得各个膜片更加平整,模组的视觉光效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背光源模组整体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阅图1~3,一种背光源模组,包括下框1、膜片组件2、侧光源3、定位条4和中框5,所述下框1与中框5固定连接,一般采用卡扣结构卡接,所述膜片组件2固定设置在下框1和中框5之间,通过下框1和中框5在两侧将膜片组件2限位固定形成一个整体。所述侧光源3设置在下框1的内侧面,发射的光投向膜片组件2。所述定位条4设置在下框1内部,一般与膜片组件2中的导光板并列设置,固定在膜片组件2的反光膜上或固定在下框1内的底部,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定位条4上设置膜片组件2的定位结构,用于膜片组件2的定位和固定。 通过设置单独的定位条4,实现了膜片组件2的固定和定位,而且定位条4为小型条,制作容易,安装方便,便于背光源模组的组装生产。
参阅图3,所述膜片组件2包括导光板22和反光膜21,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22与定位条4并列粘接固定在反光膜21上,反光膜21固定在下框1上,可以采用粘接的方式固定。所述定位条4包括支撑部41和限位部42,可以设置成一个L形的结构,L形结构的一边边是支撑部41,另一边是限位部42。所述支撑部41支撑在导光板22靠近侧光源3一侧,将导光板支撑起来,避免其压迫损坏侧光源3上的灯。所述限位部42卡在导光板22与下框1之间的空间内,将导光板22限位固定在下框1内部使其不能移动。
参阅图2,所述下框1内的底部、靠近侧光源3安装侧还设置有第一定位柱11,设置在模组内相对定位条4的另一边,所述导光板22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开口221,所述第一定位柱11与第一定位开口221相适配,第一定位开口221安装在第一定位柱11上,即起到对导光板22定位的作用,又可以将导光板22支撑在侧光源3发光方向的前方,与支撑部41一起支撑起导光板22。侧光源3可以采用LED灯条。
参阅1~3,根据背光源模组亮度和视觉效果的需要,所述膜片组件2可以设置扩散膜23,也可设置增光膜,还可以设置扩散膜23和增光膜。所述扩散膜23、增光膜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开口26,所述第二定位开口26与第一定位柱11相适配,从而可以通过第二定位开口26将扩散膜23、增光膜安装在第一定位柱11上,实现扩散膜23、增光膜的定位。
参阅图3,所述定位条4还包括第二定位柱43,第二定位柱43一般设置在L形结构的角上,所述扩散膜23、增光膜上设置有定位孔27,所述定位孔27与第二定位柱43相适配,从而可以通过定位孔27将扩散膜23、增光膜安装在第二定位柱43,与第二定位开口26及第一定位柱11一起实现扩散膜23、增光膜的定位。第二定位开口26和定位孔27,其中一个为U形开口,另一个为圆孔,例如第二定位开口26设置为开口,定位孔27设置为开孔,从而方便组装。
参阅图3,为了使得扩散膜23、增光膜贴膜时更平整,所述限位部42上设置有贴膜台阶,所述贴膜台阶用于贴附扩散膜23、增光膜,使得贴膜平整,模组视觉效果好。具体如下:本实施例中所述膜片组件2包括扩散膜23、下增光膜24和上增光膜25,所述扩散膜23、下增光膜24和上增光膜25从下往上依次设置在导光板22上;所述限位部42上设置第一台阶421、第二台阶422和第三台阶423,所述第一台阶421、第二台阶422和第三台阶423依次升高;所述扩散膜23上设置有与第二台阶422和第三台阶423匹配的第一避让开口231,所述下增光膜24上设置有与第三台阶423匹配的第二避让开口241。扩散膜23直接贴附在第一台阶423上,第一台阶的高度基本与导光板的高度一致。下增光膜24通过第一避让开口231位置与第二台阶422粘接,第二台阶的高度基本与导光板的高度加上扩散膜23的高度一致。上增光膜25通过第二避让开口241与第三台阶423粘接,第三台阶423的高度与导光板的高度加上扩散膜23及下增光膜24的高度一致。通过上述的定位条上的台阶和膜片上的避让开口结构,使得各个膜片更加平整,模组的视觉光效更好。
参阅图3,为了更好的固定导光板,还设置了L形限位块6,所述L形限位块6卡在导光板22与下框1之间的角上,从而牢牢的从四周将导光板卡固在下框1内部。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框(1)、膜片组件(2)、侧光源(3)、定位条(4)和中框(5),所述下框(1)与中框(5)固定连接,所述膜片组件(2)固定设置在下框(1)和中框(5)之间;所述定位条(4)设置在下框(1)内部,所述定位条(4)用于膜片组件(2)的定位和固定;所述侧光源(3)设置在下框(1)的内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组件(2)包括导光板(22),所述导光板(22)与定位条(4)并列设置在下框(1)内;所述定位条(4)包括支撑部(41)和限位部(42),所述支撑部(41)支撑在导光板(22)靠近侧光源(3)一侧,所述限位部(42)卡在导光板(22)与下框(1)之间的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1)内的底部、靠近侧光源(3)安装侧还设置有第一定位柱(11),所述导光板(22)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开口(221),所述第一定位柱(11)与第一定位开口(221)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组件(2)还包括扩散膜(23)和/或增光膜,所述扩散膜(23)、增光膜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开口(26),所述第二定位开口(26)与第一定位柱(11)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条(4)还包括第二定位柱(43),所述扩散膜(23)、增光膜上设置有定位孔(27),所述定位孔(27)与第二定位柱(43)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42)上设置有贴膜台阶,所述贴膜台阶用于贴附扩散膜(23)、增光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组件(2)包括扩散膜(23)、下增光膜(24)和上增光膜(25),所述扩散膜(23)、下增光膜(24)和上增光膜(25)从下往上依次设置在导光板(22)上;所述限位部(42)上设置第一台阶(421)、第二台阶(422)和第三台阶(423),所述第一台阶(421)、第二台阶(422)和第三台阶(423)依次升高;所述扩散膜(23)上设置有与第二台阶(422)和第三台阶(423)匹配的第一避让开口(231),所述下增光膜(24)上设置有与第三台阶(423)匹配的第二避让开口(24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组件(2)还包括反光膜(21),所述反光膜(21)设置在下框(1)内导光板(22)与定位条(4)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条(4)粘接固定在反光膜(2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形限位块(6),所述L形限位块(6)卡在导光板(22)与下框(1)之间的角上。
CN201821390085.9U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背光源模组 Active CN2089997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90085.9U CN208999718U (zh)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背光源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90085.9U CN208999718U (zh)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背光源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99718U true CN208999718U (zh) 2019-06-18

Family

ID=66799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90085.9U Active CN208999718U (zh)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背光源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997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5504B (zh) 背光模块以及显示装置
CN102621744A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04503136A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8922008U (zh) 膜片固定支架以及包含此支架的液晶模组
CN110082946A (zh) 一种无胶框背光模组的背板、背光模组及显示模组
CN103672575A (zh) 背光模组
CN106773311B (zh) 用于背光模组内的支撑框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7663185U (zh) 一种全贴合液晶显示模组
CN203337944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08999718U (zh) 一种背光源模组
CN208000432U (zh) 防响动的车载显示模组
CN204986629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4914619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0359373C (zh) 液晶板用位置可变式连接结构
CN104570482A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208569255U (zh) 一种倒装设置的侧入式背光源模组
CN208013631U (zh) 一种背光源结构
CN208076752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8999717U (zh) 一种多功能的背光模组
CN209433156U (zh) 一种背光模组用灯罩及背光模组
CN207502869U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209514254U (zh) 一种组装方便的背光模组结构
CN209086607U (zh) 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
CN209560240U (zh) 一种使用安全可靠的背光模组
CN209606745U (zh) 一种轻质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