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86607U - 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86607U
CN209086607U CN201822131527.4U CN201822131527U CN209086607U CN 209086607 U CN209086607 U CN 209086607U CN 201822131527 U CN201822131527 U CN 201822131527U CN 209086607 U CN209086607 U CN 209086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ive polarizing
blast piece
blast
piece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3152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春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anhai Shenzhen Jin Z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anhai Shenzhen Jin Z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anhai Shenzhen Jin Z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anhai Shenzhen Jin Z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3152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86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86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866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包括光源组件,光源组件的上方设置有导光板,光源组件与导光板之间设置反射片,导光板的上端设置有增亮层,增亮层由扩散片一、集光镜片、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扩散片二和复合膜组成,增亮层的中部分别设置有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和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与扩散片一之间设置有集光镜片,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的上端设置有扩散片二和复合膜,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和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均由反射型偏振层和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保护层组成。有益效果:背光源的亮度更加均匀,进一步提升了背光源的出光均匀度和亮度。

Description

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
背景技术
平面显示器应用的液晶模组多采用TFT-LCD技术,TFT-LCD即为非主动式发光显示,通常由白光背光模组提供均匀的系统亮度,再透过彩色滤光片获得丰富的色彩显示。光学件中光学膜片的复合膜兼有扩散和增亮的效果;扩散板在一些新型产品中也做了微结构以兼有扩散和增亮的功能。复合膜和新型扩散板等光学件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一体化,在实际应用中也能满足直下式背光模组的设计和生产要求。而当光源位于导光板底部,从导光板不同位置射出的光线在导光板中的传播距离不同,光能损失也不同,从而造成从导光板各位置射出的光亮度不均。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包括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的上方设置有导光板,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置反射片,所述导光板的上端设置有增亮层,所述增亮层由扩散片一、集光镜片、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扩散片二和复合膜组成,所述扩散片一位于所述增亮层的底部与所述导光板连接,所述增亮层的中部分别设置有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和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与所述扩散片一之间设置有集光镜片,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的上端设置有扩散片二,所述扩散片二的上端且位于所述增亮层的顶端设置有复合膜,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和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均由反射型偏振层和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保护层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板由长边和短边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组件由线路板和若干LED光源颗粒组成,所述LED 光源颗粒均安装于所述线路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型偏振层和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保护层之间均通过粘结层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保护层位于所述反射型偏振层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和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中不同位置处的反射型偏振层的层数不同,因此其不同位置处的增亮能力也不同,从而其能够调节透过其的光线的亮度均匀性,通过光源组件中的LED光源颗粒,使得背光源的亮度更加均匀,进一步提升了背光源的出光均匀度和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的导光板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的增亮层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的反射型偏振增亮片示意图。
图中:
1、光源组件;2、导光板;3、反射片;4、增亮层;5、扩散片一;6、集光镜片;7、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8、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9、扩散片二;10、复合膜;11、反射型偏振层;12、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保护层;13、线路板;14、LED光源颗粒;15、粘结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射型偏振增亮片及具有该增亮片的背光源,包括光源组件1,所述光源组件1的上方设置有导光板2,所述光源组件1与所述导光板2之间设置反射片3,所述导光板2的上端设置有增亮层4,所述增亮层4由扩散片一5、集光镜片6、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7、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8、扩散片二9和复合膜10组成,所述扩散片一5位于所述增亮层4的底部与所述导光板2连接,所述增亮层4的中部分别设置有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7和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8,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7与所述扩散片一5之间设置有集光镜片6,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8的上端设置有扩散片二9,所述扩散片二9的上端且位于所述增亮层4的顶端设置有复合膜10,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 7和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8均由反射型偏振层11和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保护层12组成。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7和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 8中不同位置处的反射型偏振层的层数不同,因此其不同位置处的增亮能力也不同,从而其能够调节透过其的光线的亮度均匀性,通过光源组件1中的LED 光源颗粒14,使得背光源的亮度更加均匀,进一步提升了背光源的出光均匀度和亮度。
实施例二:
如图1-4所示,所述导光板2由长边和短边组成。所述光源组件1由线路板13和若干LED光源颗粒14组成,所述LED光源颗粒14均安装于所述线路板13上。所述反射型偏振层11和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保护层12 之间均通过粘结层15连接。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保护层12位于所述反射型偏振层11的两端。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设置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7和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8,因此可在导光板2上射出光线亮度较高的区域获得较低的增亮能力,而在导光板2上射出光线亮度较低的区域获得较高的增亮能力,从而弥补由导光板2本身造成的亮度不均现象,使背光源的亮度均匀,LED光源颗粒14采用高功率芯片,在背光模组同等助率要求下,可以减少LED光源颗粒14的使用数量,从而拉大LED颗粒之间的距离,同时避免了热量积聚效应。将光源组件1中的LED光源颗粒14之间的封装距离达到5cm以上,在同类尺寸背光模组中大大地减少了LED颗粒使用数量,节约了背光模组制造成本。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 7和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8中不同位置处的反射型偏振层的层数不同,因此其不同位置处的增亮能力也不同,从而其能够调节透过其的光线的亮度均匀性,通过光源组件1中的LED光源颗粒14,使得背光源的亮度更加均匀,进一步提升了背光源的出光均匀度和亮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组件(1),所述光源组件(1)的上方设置有导光板(2),所述光源组件(1)与所述导光板(2)之间设置反射片(3),所述导光板(2)的上端设置有增亮层(4),所述增亮层(4)由扩散片一(5)、集光镜片(6)、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7)、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8)、扩散片二(9)和复合膜(10)组成,所述扩散片一(5)位于所述增亮层(4)的底部与所述导光板(2)连接,所述增亮层(4)的中部分别设置有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7)和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8),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7)与所述扩散片一(5)之间设置有集光镜片(6),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8)的上端设置有扩散片二(9),所述扩散片二(9)的上端且位于所述增亮层(4)的顶端设置有复合膜(10),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7)和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8)均由反射型偏振层(11)和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保护层(12)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2)由长边和短边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1)由线路板(13)和若干LED光源颗粒(14)组成,所述LED光源颗粒(14)均安装于所述线路板(1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型偏振层(11)和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保护层(12)之间均通过粘结层(1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保护层(12)位于所述反射型偏振层(11)的两端。
CN201822131527.4U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 Active CN209086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31527.4U CN209086607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31527.4U CN209086607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86607U true CN209086607U (zh) 2019-07-09

Family

ID=67127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31527.4U Active CN209086607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866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8590A (zh) * 2022-04-06 2022-05-13 深圳前海锦泽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偏光片贴附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8590A (zh) * 2022-04-06 2022-05-13 深圳前海锦泽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偏光片贴附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7762B (zh) 背光模组
CN103901654B (zh) 光学膜片组的安装结构
CN100427975C (zh) 背光模块及所使用的扩散板结构
CN105911757A (zh) 一种背光模组框体、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661556A (zh) 背光模组
CN104613384A (zh) 背光模组
CN110196514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CN103032762A (zh) 背光模块与显示模块
CN104808390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3177083U (zh) 背板、led背光装置及液晶模组
CN103529597A (zh) 背光模组及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CN201731379U (zh) 一种液晶电视机的背光装置
CN209086607U (zh) 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
CN205318064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2635810A (zh) 背光模组
CN103592795A (zh) 背光模组及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3982831B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215833730U (zh) 一种直下型液晶电视用led组件
CN207096639U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201787425U (zh) 设有集成显示器外壳的lcd背光模组
CN108696707A (zh) 一种可变混光距离的直下式液晶电视
CN208156352U (zh) 车灯及应用其的汽车
CN209514253U (zh) 一种带反光罩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CN102798059B (zh) 侧入式背光模组
CN206725896U (zh) 一种led背光反射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