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60240U - 一种使用安全可靠的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使用安全可靠的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60240U
CN209560240U CN201920419358.6U CN201920419358U CN209560240U CN 209560240 U CN209560240 U CN 209560240U CN 201920419358 U CN201920419358 U CN 201920419358U CN 209560240 U CN209560240 U CN 209560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dorsal shield
safe
backlight module
soft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1935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三妹
姚志图
罗增昌
刘启玉
彭环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zhi Photoelectr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zhi Photoelectr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zhi Photoelectr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zhi Photoelectr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1935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60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60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602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安全可靠的背光模组,包括背壳(1)、侧入光灯条(2)、光扩散结构(3)、前框(4)和软垫块(5),所述侧入光灯条(2)固定在背壳(1)内侧面上,所述光扩散结构(3)设置在背壳(1)内,所述前框(4)固定在背壳(1)上;所述光扩散结构(3)包括胶片(31),所述胶片(31)安装在背壳(1)内的底部,所述软垫块(5)卡接在胶片(31)与背壳(1)之间,所述软垫块(5)包括凹槽(51)和第一凸块(52),所述侧入光灯条(2)的连接线(21)弯折后从凹槽(51)穿出,所述第一凸块(52)与胶片(31)相抵接,所述胶片(31)与软垫块(5)之间具有连接线(21)的容纳空间。本实用新型用于制作背光模组。

Description

一种使用安全可靠的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安全可靠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是为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提供背光源的结构,包括侧入式背光模组和直下式背光模组,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下壳、上框、侧入光灯条、导光板、散光片等,通过导光板、散光片等的散光作用,可以将侧入光灯条发出的点光源转换为面光源。侧入光灯条一般固定在下壳内侧面上,侧入光灯条通过连接线与外部电源连接,因而连接线需要从下壳内部连接到下壳外部,并且还需要在下壳内经过一定的路径后才可以穿出下壳,但是下壳内还有导光板等结构,走线容易被导光板压伤,影响背光模组的正常发光,甚至引发触电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解决的背光模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使用安全可靠的背光模组,包括背壳、侧入光灯条、光扩散结构、前框和软垫块,所述侧入光灯条固定在背壳内侧面上,所述光扩散结构设置在背壳内,所述前框固定在背壳上;所述光扩散结构包括胶片,所述胶片安装在背壳内的底部,所述软垫块卡接在胶片与背壳之间,所述软垫块包括凹槽和第一凸块,所述侧入光灯条的连接线弯折后从凹槽穿出,所述第一凸块与胶片相抵接,所述胶片与软垫块之间具有连接线的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软垫块和连接线均通过同一双面胶粘接固定在背壳内侧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背壳内侧壁上设置有向内凸出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压在软垫块上,并将软垫块卡固在背壳内。
进一步地,所述背壳内还设置有定位刻印线,所述软垫块通过定位刻印线定位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背壳相邻侧壁间设置有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背壳侧壁还设置有向内的折边,所述折边用作侧入光灯条的定位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光扩散结构还包括反光膜片、散光膜片、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所述反光膜片安装在背壳内,所述胶片设置在反光膜片上,所述散光膜片、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依次叠设在胶片上。
进一步地,所述胶片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散光膜片、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上均设置有定位开口,所述散光膜片、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通过定位开口与定位柱的适配连接安装在胶片上。
进一步地,所述散光膜片、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还通过胶条粘接固定在胶片上。
进一步地,所述前框上还设置有泡棉胶垫。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设置包括凹槽和凸块的软垫块,从而方便了侧入光灯条的连接线在背光模组内部的走线,避免其被胶片压伤,保证了背光模组的可靠性和使用安全;而且还可通过该结构卡紧胶片,实现了一个结构的两种用途,简化了背光模组的结构和安装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使用安全可靠的背光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使用安全可靠的背光模组的背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使用安全可靠的背光模组的软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使用安全可靠的背光模组的侧入光灯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阅图1~6,一种使用安全可靠的背光模组,包括背壳1、侧入光灯条2、光扩散结构3、前框4和软垫块5。背壳1一般采用上部开口的金属壳体结构,可以采用冲压成型。侧入光灯条2固定在背壳1内侧面上,为整个背光模组提供光源,可以采用FPC制作的LED灯条,并通过高温双面胶22粘接固定在背壳1内侧壁上。光扩散结构3设置在背壳1内,用作将侧入光灯条2发出的光转换为背光模组前侧发光的面光源,前框4固定在背壳1上,光扩散结构3夹在背壳1与前框4之间实现固定。前框4一般采用胶框,可以采用注塑成型。
参阅图1,所述光扩散结构3包括胶片31,胶片31起到导光作用,所述胶片31安装在背壳1内,所述软垫块5卡接在胶片31与背壳1之间,可以将胶片31卡紧在背壳1内部,避免其晃动。软垫块5一般在背壳1内除了侧入光灯条2所在一侧外的其他三侧均设置,更好的将胶片31卡紧在背壳1内部。软垫块5可以采用硅胶制作,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软质材料制作。
参阅图1、2、4和5,所述软垫块5结构优选按如下方式设置:可以设置为一个长条形结构上再设置一个凸块的结构,包括凹槽51和第一凸块52,凹槽51位于长条形结构上,第一凸块52即为凸块结构。背壳1与凹槽51对应的位置还设置开孔16,所述侧入光灯条2的连接线21紧靠长条结构内侧走线,之后经90°弯折后从凹槽51穿出,再经开孔16穿出到背壳1外部。第一凸块52位于连接线21走线的前方,第一凸块52与胶片31相抵接,从而撑开形成一定的容纳空间,使得连接线21可以自由的容纳在该空间内,不被胶片31挤压损坏,方便了侧入光灯条2的连接线21在背光模组内部的走线,避免其被胶片压伤,保证了背光模组的可靠性和使用安全;而且还可通过该结构卡紧胶片31,实现了一个结构的两种用途,简化了背光模组的结构和安装步骤。可以将安装侧入光灯条2的连接线21一侧的软垫块5按上述结构制作,其他的软垫块5采用简单的长方体垫块;也可以将各个软垫块5均采用上述结构。本实施例中采用前一种方式,可以节省软垫块5的制作材料。侧入光灯条2的连接线21的正负引线还可以通过一个热缩套管安装在一起,即可以将两根引线一起固定,还可保护连接线。
参阅图2、4和6,所述软垫块5和连接线21均通过同一双面胶53粘接固定在背壳1内侧底部,从而方便软垫块5和连接线21的快速组装。另外,所述背壳1内侧壁上设置有向内凸出的第二凸块11,所述第二凸块11压在软垫块5上,将软垫块5卡固在背壳1内,进一步加强软垫块5的固定,避免其弹出影响胶片31等结构的稳定性。第二凸块11可以通过冲压的方式制作。所述背壳1内软垫块5安装位置还设置有定位刻印线12,所述软垫块5通过定位刻印线12定位安装,使得软垫块5安装时可以快速确定安装位置,提高背光模组的组装效率。
参阅图2和图3,所述背壳1相邻侧壁间设置有缺口13,该缺口可以避免背壳侧边弯折加工过程导致挤料形变,从而保证了背壳1的制作精度。所述背壳1侧壁还设置有向内的折边14,侧入光灯条2安装时可以抵接至折边14上,即实现侧入光灯条2的定位安装,方便侧入光灯条2的快速组装。背光模组组装时,背壳1的四角可以粘贴高温防尘胶15,即可避免粉尘进入背光模组内部,还可以避免侧入光灯条2产生的高温损坏高温防尘胶15影响其防尘功能。
参阅图1,所述光扩散结构3还包括反光膜片32、散光膜片33、下增光膜34和上增光膜35。所述反光膜片32安装在背壳1内,可以通过双面胶38粘接在背壳1上。所述胶片31设置在反光膜片32上,所述散光膜片33、下增光膜34和上增光膜35依次叠设在胶片31上。
参阅图1,所述胶片31上设置有定位柱311,所述散光膜片33、下增光膜34和上增光膜35上均设置有定位开口36,所述散光膜片33、下增光膜34和上增光膜35通过定位开口36与定位柱311的适配连接安装在胶片31上。另外,所述散光膜片33、下增光膜34和上增光膜35还通过胶条37粘接固定在胶片31上,下层膜片上设置有开口供胶条37露出与上层膜片结构实现粘接,从而可以通过一条胶条37来同时粘接多个膜片,方便背光模组的组装。
参阅图1,所述前框4上还设置有泡棉胶垫41,终端的显示屏安装时可以支撑在泡棉胶垫41上,对显示屏起到保护作用。前框4上也可以设置刻印线,方便泡棉胶垫41安装时的定位。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使用安全可靠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壳(1)、侧入光灯条(2)、光扩散结构(3)、前框(4)和软垫块(5),所述侧入光灯条(2)固定在背壳(1)内侧面上,所述光扩散结构(3)设置在背壳(1)内,所述前框(4)固定在背壳(1)上;所述光扩散结构(3)包括胶片(31),所述胶片(31)安装在背壳(1)内的底部,所述软垫块(5)卡接在胶片(31)与背壳(1)之间,所述软垫块(5)包括凹槽(51)和第一凸块(52),所述侧入光灯条(2)的连接线(21)弯折后从凹槽(51)穿出,所述第一凸块(52)与胶片(31)相抵接,所述胶片(31)与软垫块(5)之间具有连接线(21)的容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安全可靠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块(5)和连接线(21)均通过同一双面胶(53)粘接固定在背壳(1)内侧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安全可靠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壳(1)内侧壁上设置有向内凸出的第二凸块(11),所述第二凸块(11)压在软垫块(5)上,并将软垫块(5)卡固在背壳(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安全可靠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壳(1)内还设置有定位刻印线(12),所述软垫块(5)通过定位刻印线(12)定位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安全可靠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壳(1)相邻侧壁间设置有缺口(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使用安全可靠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壳(1)侧壁还设置有向内的折边(14),所述折边(14)用作侧入光灯条(2)的定位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使用安全可靠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结构(3)还包括反光膜片(32)、散光膜片(33)、下增光膜(34)和上增光膜(35),所述反光膜片(32)安装在背壳(1)内,所述胶片(31)设置在反光膜片(32)上,所述散光膜片(33)、下增光膜(34)和上增光膜(35)依次叠设在胶片(3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使用安全可靠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片(31)上设置有定位柱(311),所述散光膜片(33)、下增光膜(34)和上增光膜(35)上均设置有定位开口(36),所述散光膜片(33)、下增光膜(34)和上增光膜(35)通过定位开口(36)与定位柱(311)的适配连接安装在胶片(3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使用安全可靠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膜片(33)、下增光膜(34)和上增光膜(35)还通过胶条(37)粘接固定在胶片(3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使用安全可靠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4)上还设置有泡棉胶垫(41)。
CN201920419358.6U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使用安全可靠的背光模组 Active CN209560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9358.6U CN209560240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使用安全可靠的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9358.6U CN209560240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使用安全可靠的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60240U true CN209560240U (zh) 2019-10-29

Family

ID=68311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19358.6U Active CN209560240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使用安全可靠的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602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5636B (zh) 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02621744A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203365859U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082946A (zh) 一种无胶框背光模组的背板、背光模组及显示模组
CN204459960U (zh) 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模组
CN209560240U (zh) 一种使用安全可靠的背光模组
CN207301560U (zh) 一种背光连接组件及背光模组
CN208569255U (zh) 一种倒装设置的侧入式背光源模组
CN208569257U (zh) 一种侧入式背光源模组
CN209514254U (zh) 一种组装方便的背光模组结构
CN201413442Y (zh) 背光源
CN209149017U (zh) 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背光模组
CN210403025U (zh) 一种拼接式led显示屏
CN210199446U (zh) 无胶框背光模组的背板、背光模组及显示模组
CN208999718U (zh) 一种背光源模组
CN203165385U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208569260U (zh) 一种高强度的背光模组
CN105042427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9514116U (zh) 一种组装方便的背光模组
CN203658707U (zh) 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8999721U (zh) 一种异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源模组
CN208044242U (zh) 新型液晶显示模块
CN201184943Y (zh) 具有双屏的液晶显示装置
CN209433156U (zh) 一种背光模组用灯罩及背光模组
CN209265136U (zh) 一种具有膜片固定结构的异形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