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94619U - 一种用于不间断料盘上下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不间断料盘上下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94619U
CN208994619U CN201821437098.7U CN201821437098U CN208994619U CN 208994619 U CN208994619 U CN 208994619U CN 201821437098 U CN201821437098 U CN 201821437098U CN 208994619 U CN208994619 U CN 208994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belt line
charging tray
plate
screw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3709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军辉
程光明
章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n Xi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n Xi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n Xi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n Xi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3709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94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94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94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不间断料盘上下料装置,包括皮带线、自动取料装置、分料机构、阻挡机构、料盘、推料机构和叠盘机构,自动取料装置呈垂直设置在皮带线的中间位置,并与皮带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分料机构呈水平设置在皮带线的侧壁,并与皮带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阻挡机构呈水平设置在皮带线的中间位置,并与皮带线焊接,具有自动进行上下料的功能,减少时间浪费,能够不停线进行换料;能够自动进行识别异常产品,减少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不间断料盘上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料盘上下料装置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用于不间断料盘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智能生产制造领域中,产品上下料工序在工业生产流水线环节中,一般采用人工上料、下料方式,从而带动整个生产线的正常运行,使整个产线处于流动状态,方便在每一个站上料下料,从而进行生产。现有的用于不间断料盘上下料装置存在以下不足;其一:不能自动进行上料下料,导致空盘回收,造成时间浪费,其二:更换料效率较低;其三:不能对异常产品进行识别,导致劳动力增加,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用于不间断料盘上下料装置,具有自动进行上下料的功能,减少时间浪费,能够不停线进行换料和能够自动进行识别异常产品,减少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用于不间断料盘上下料装置,包括皮带线、自动取料装置、分料机构、阻挡机构、料盘、推料机构和叠盘机构,自动取料装置呈垂直设置在皮带线的中间位置,并与皮带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分料机构呈水平设置在皮带线的侧壁,并与皮带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阻挡机构呈水平设置在皮带线的中间位置,并与皮带线焊接,料盘呈水平设置在皮带线的中间位置,并与皮带线活动连接,推料机构呈水平设置在皮带线的中间位置,并与皮带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叠盘机构呈垂直设置在皮带线的侧壁,并与皮带线焊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用于不间断料盘上下料装置,具有自动进行上下料的功能,减少时间浪费,能够不停线进行换料;能够自动进行识别异常产品,减少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具体体现为:
优点1:支架固定板的底部设有底板,底板呈水平设置在支架固定板的底部中间位置,并与支架固定板焊接,人工将料盘放入自动取料装置上,分料机构开始分料,自动取料装置将料盘自动送人到皮带线上,电机带动皮带轮A旋转,此时驱动皮带随着皮带轮A旋转而旋转,从而带动料盘在生产线上移动。
优点2:支架的一侧设有调节板,调节板呈垂直设置在支架的侧壁,并与支架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料盘到达一定距离后,当供料盘出现异常时,第一传感器检测并进行报警,阻挡机构对料盘进行阻挡,使用第一气缸带动定位块对料盘进行定位,从而对异常料盘进行抓取,然后将料盘进行取出。
优点3:弹簧固定板A的顶部设有第四加强筋,第四加强筋呈倾斜设置在弹簧固定板A 的顶部边缘位置,并与弹簧固定板A焊接,料盘中工件取完以后,使用第二传感器控制阻挡机构,使阻挡机构开始回缩,料盘到达推料机构上方,第三气缸带动料盘上升,料盘进入另一个工位,这时,料盘来到叠盘机构上,由于料盘和弹簧固定板A受到挤压,此时扭簧开始扭转,料盘继续上升,到达一定位置后,第三气缸开始回缩,料盘落到弹簧固定板A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不间断料盘上下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不间断料盘上下料装置的皮带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不间断料盘上下料装置的分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不间断料盘上下料装置的自动取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不间断料盘上下料装置的阻挡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不间断料盘上下料装置的推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序号:皮带线1、支架101、第一固定板102、皮带轮A103、驱动皮带104、电机 105、主动轴106、第一传感器107、定位块108、第一气缸109、挡块110、支架固定板111、皮带112、皮带轮B113、防护罩114、从动轴115、调节板116、底板117、第一连接板118、自动取料装置2、底座201、第一气缸A202、吸盘203、第一气缸B204、吸盘B205、第二连接板206、第一加强筋207、第三连接板208、气缸固定板209、第二气缸B210、分料机构3、固定板A301、第二加强筋302、第二固定板303、导向块304、第二气缸A305、托板306、第三气缸B307、第四连接板308、导轨309、托块310、阻挡机构4、第一固定底板401、第五连接板402、传感器连接板403、第二传感器404、第一接近开关405、挡板406、第三加强筋407、第一直线轴承408、第二气缸409、第一导柱410、料盘5、推料机构6、第二固定底板601、第三气缸602、推板603、第六连接板604、第二直线轴承605、第二导柱606、叠盘机构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6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用于不间断料盘上下料装置,如图1-图6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包括皮带线1、自动取料装置2、分料机构3、阻挡机构4、料盘5、推料机构6和叠盘机构7,自动取料装置2呈垂直设置在皮带线1的中间位置,并与皮带线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分料机构3呈水平设置在皮带线1的侧壁,并与皮带线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阻挡机构4呈水平设置在皮带线1的中间位置,并与皮带线1焊接,料盘5呈水平设置在皮带线1的中间位置,并与皮带线1活动连接,推料机构6呈水平设置在皮带线1的中间位置,并与皮带线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叠盘机构7呈垂直设置在皮带线1的侧壁,并与皮带线1焊接,皮带线1的侧面设有支架101,支架101呈水平设置在皮带线1的侧壁,并与皮带线1活动连接,支架101的侧面设有支架固定板111,支架固定板111呈水平设置在支架101之间,并与支架10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支架101的侧面设有主动轴106,主动轴106 呈水平设置在支架101的侧壁,并与支架101活动连接,支架101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板102,第一固定板102呈垂直设置在支架101的侧壁,并与支架101焊接,第一固定板102的侧面设有电机105,电机105呈水平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02的侧壁,并与第一固定板10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102的一侧设有皮带轮A103,皮带轮A103呈垂直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02的侧壁,并与第一固定板102活动连接。
皮带轮A103的侧面设有驱动皮带104,驱动皮带104环绕设置在皮带轮A103的侧壁,并与皮带轮A103活动连接,支架101的一侧设有第一传感器107,第一传感器107呈水平设置在支架101的侧壁,并与支架10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支架101的侧面设有第一连接板118,第一连接板118呈垂直设置在支架101的侧壁,并与支架101焊接,支架101的顶部设有定位块108,定位块108呈垂直设置在支架101的顶部中间位置,并与支架10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支架101的顶部设有挡块110,挡块110呈水平设置在支架101的顶部中间位置,并与支架101焊接,挡块110的一侧设有第一气缸109,第一气缸109呈水平设置在挡块110 的侧壁,并与挡块110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支架101的侧面设有从动轴115,从动轴115呈水平设置在支架101的侧壁,并与支架101活动连接,从动轴115的侧面设有皮带轮B113,皮带轮B113呈水平设置在从动轴115的侧壁,并与支架101活动连接,皮带轮B113的侧面设有皮带112,皮带112环绕设置在皮带轮B113的侧壁,并与皮带轮B113活动连接,支架101 的一侧设有防护罩114,防护罩114嵌套在支架101的侧壁,并与支架10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自动取料装置2的底板117设有底座201,底座201呈水平设置在自动取料装置2的底部中间位置,并与自动取料装置2焊接,底座201的顶部设有第一气缸A202,第一气缸A202呈垂直设置在底座201的顶部中间位置,并与底座20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底座201的顶部设有第一气缸B204,第一气缸B204呈垂直设置在底座201的顶部中间位置,并与底座201 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底座201的顶部设有第二气缸B210,第二气缸B210呈垂直设置在底座 201的顶部中间位置,并与底座20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二气缸B210的顶部设有气缸固定板209,气缸固定板209呈水平设置在第二气缸B210的顶部中间位置,并与第二气缸B210 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底座201的顶部设有第一加强筋207,第一加强筋207呈倾斜设置在底座201的顶部边缘位置,并与底座201焊接,底座201的顶部设有两块呈对称分布的第三连接板208,第三连接板208呈垂直设置在底座201的顶部边缘位置,并与底座201焊接,第三连接板208的顶部设有第二连接板206,第二连接板206与第三连接板208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206的顶部设有吸盘203,吸盘203呈垂直设置在第二连接板206的顶部边缘位置,并与第二连接板206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206的顶部设有吸盘B205,吸盘B205呈垂直设置在第二连接板206的顶部边缘位置,并与第二连接板206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分料机构3的底部设有固定板A301,固定板A301呈垂直设置在分料机构3的底部边缘位置,并与分料机构3焊接,固定板A301的一侧设有第二加强筋302,第二加强筋302呈倾斜设置在固定板A301的侧壁,并与固定板A301焊接,固定板A301的顶部设有第二固定板303,第二固定板303呈水平设置在固定板A301的顶部中间位置,并与固定板A301焊接,第二固定板303的顶部设有导向块304,导向块304呈垂直设置在第二固定板303的顶部边缘位置,并与第二固定板303焊接,第二固定板303的顶部设有导轨309,导轨309呈水平设置在第二固定板303的顶部中间位置,并与第二固定板303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导轨309 的顶部设有第四连接板308,第四连接板308呈水平设置在导轨309的顶部中间位置,并与导轨309活动连接,第四连接板308的顶部设有托板306,托板306呈水平设置在第四连接板308的顶部边缘位置,并与第四连接板308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托板306的顶部设有第二气缸A305,第二气缸A305呈垂直设置在托板306的顶部中间位置,并与托板306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板308的一侧设有托块310,托块310呈水平设置在第四连接板308的侧壁,并与第四连接板308焊接,第四连接板308的顶部设有第三气缸B307,第三气缸B307 呈垂直设置在第四连接板308的顶部中间位置,并与第四连接板308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阻挡机构4的底部设有第一固定底板401,第一固定底板401呈水平设置在阻挡机构4 的底部中间位置,并与阻挡机构4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底板401的底部设有第二气缸409,第二气缸409呈垂直设置在第一固定底板401底部中间位置,并与第一固定底板401 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底板401的顶部设有第五连接板402,第五连接板402呈垂直设置在第一固定底板401的顶部边缘位置,并与第一固定底板401焊接,第五连接板402的一侧设有传感器连接板403,传感器连接板403呈水平设置在第五连接板402的侧壁,并与第五连接板40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传感器连接板403的顶部设有第二传感器404,第二传感器404呈水平设置在传感器连接板403的顶部边缘位置,并与传感器连接板403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底板401的顶部设有第三加强筋407,第三加强筋407呈倾斜设置在第一固定底板401的顶部边缘位置,并与第一固定底板401焊接,第一固定底板401的顶部设有第一直线轴承408,第一直线轴承408呈垂直设置在第一固定底板401的顶部中间位置,并与第一固定底板40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一直线轴承408的顶部设有第一导柱410,第一导柱410呈垂直设置在第一直线轴承408的顶部中间位置,并与第一直线轴承408焊接,第一导柱410的顶部设有挡板406,挡板406呈水平设置在第一导柱410的顶部边缘位置,并与第一导柱410焊接,挡板406的侧面设有第一接近开关405,第一接近开关405呈水平设置在挡板406的侧壁,并与挡板406活动连接。
推料机构6的底部设有第二固定底板601,第二固定底板601呈水平设置在推料机构6 的底部中间位置,并与推料机构6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底板601的底部设有第三气缸602,第三气缸602呈垂直设置在第二固定底板601的底部中间位置,并与第二固定底板 60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底板601的底部设有第二导柱606,第二导柱606呈垂直设置在第二固定底板601的底部中间位置,并与第二固定底板601焊接,第二固定底板601的顶部设有第二直线轴承605,第二直线轴承605呈垂直设置在第二固定底板601的顶部中间位置,并与第二固定底板601焊接,第二直线轴承605的顶部设有推板603,推板603呈水平设置在第二直线轴承605的顶部边缘位置,并与第二直线轴承605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底板601的顶部设有第六连接板604,第六连接板604呈垂直设置在第二固定底板601 的顶部边缘位置,并与第二固定底板601焊接。
支架固定板111的底部设有底板117,底板117呈水平设置在支架固定板111的底部中间位置,并与支架固定板111焊接,人工将料盘5放入自动取料装置2上,分料机构3开始分料,自动取料装置2将料盘5自动送人到皮带线1上,电机105带动皮带轮A103旋转,此时驱动皮带104随着皮带轮A103旋转而旋转,从而带动料盘5在生产线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用于不间断料盘上下料装置,支架101的一侧设有调节板116,调节板116 呈垂直设置在支架101的侧壁,并与支架10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料盘5到达一定距离后,当供料盘5出现异常时,第一传感器107检测并进行报警,阻挡机构4对料盘5进行阻挡,使用第一气缸109带动定位块108对料盘5进行定位,从而对异常料盘5进行抓取,然后将料盘5进行取出。料盘5中工件取完以后,使用第二传感器404控制阻挡机构4,使阻挡机构4开始回缩,料盘5到达推料机构6上方,第三气缸602带动料盘1上升,料盘5进入另一个工位,这时,料盘5来到叠盘机构7上,料盘5继续上升,到达一定位置后,第三气缸 602开始回缩,料盘5落到叠盘机构7上。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

1.一种用于不间断料盘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带线(1)、自动取料装置(2)、分料机构(3)、阻挡机构(4)、料盘(5)、推料机构(6)和叠盘机构(7),所述自动取料装置(2)呈垂直设置在皮带线(1)的中间位置,并与皮带线(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分料机构(3)呈水平设置在皮带线(1)的侧壁,并与皮带线(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阻挡机构(4)呈水平设置在皮带线(1)的中间位置,并与皮带线(1)焊接,所述料盘(5)呈水平设置在皮带线(1)的中间位置,并与皮带线(1)活动连接,所述推料机构(6)呈水平设置在皮带线(1)的中间位置,并与皮带线(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叠盘机构(7)呈垂直设置在皮带线(1)的侧壁,并与皮带线(1)焊接。
CN201821437098.7U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用于不间断料盘上下料装置 Active CN208994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37098.7U CN208994619U (zh)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用于不间断料盘上下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37098.7U CN208994619U (zh)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用于不间断料盘上下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94619U true CN208994619U (zh) 2019-06-18

Family

ID=66799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37098.7U Active CN208994619U (zh)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用于不间断料盘上下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946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7782A1 (zh) * 2022-01-21 2023-07-27 琦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料盘周转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7782A1 (zh) * 2022-01-21 2023-07-27 琦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料盘周转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61567U (zh) 一种自动供袋机
CN208600989U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上盖自动组装设备
CN208994619U (zh) 一种用于不间断料盘上下料装置
CN102431680A (zh) 一种自动供袋机
CN209447985U (zh) 一种动力电池自动化拆解线
CN107054778B (zh) 一种全自动屏蔽罩检测包装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07431630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片串焊机定位平台
CN207726706U (zh) 一种生产线旋盖机
CN208747371U (zh) 一种全自动绕线机
CN208979891U (zh) 一种电池极群码垛装置
CN207618049U (zh) 一种垫板自动装箱装置
CN206879816U (zh) 一种土鸡养殖饲料槽
CN110790036B (zh) 一种纸碗生产用收集装置
CN208399974U (zh) 一种在线测试治具自动开合盖装置
CN208868948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掰片上料机械手
CN208470822U (zh) 一种电路板装配架
CN211810480U (zh) 载带包装机自动送放料带机构
CN207082985U (zh) 用于生产震动马达的装转子机构
CN111106030A (zh) 一种太阳能组件el测试设备
CN220946765U (zh) 一种绕线压合设备
CN218874637U (zh) 一种o型圈供料设备
CN214824519U (zh) 一种速溶咖啡生产用包装设备
CN205551633U (zh) 一种适用于电气自动化方面的全自动切割机
CN219857999U (zh) 用于超微晶带打包装置
CN215753306U (zh) 堆码装置及包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