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61904U - 夹持组件及压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夹持组件及压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61904U
CN208961904U CN201821303542.6U CN201821303542U CN208961904U CN 208961904 U CN208961904 U CN 208961904U CN 201821303542 U CN201821303542 U CN 201821303542U CN 208961904 U CN208961904 U CN 2089619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late
plate
supporting surface
clamp assemblies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0354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波
金海龙
吕宗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UACHAO ME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UACHAO ME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UACHAO ME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UACHAO MET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0354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619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619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619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持组件及压装装置。夹持组件,包括:底座,底座设有第一支撑面;第一夹板,第一夹板设置于底座上,第一夹板设有第二支撑面;及第二夹板,第二夹板设置于底座上,第二夹板设有第三支撑面,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及第三支撑面围设形成限位孔。压装装置,包括:如上的夹持组件;及压装组件,压装组件包括与限位孔相对的导柱、及可活动地套设于导柱的导套,管套用于套设在导柱上、并与导套抵接。上述的夹持组件及压装装置在使用时,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及第三支撑面配合形成的孔壁能够将接管的外壁全部贴合,从而增大接管的承压面积,避免接管变形。

Description

夹持组件及压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套压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夹持组件及压装装置。
背景技术
管套与接管在连接过程中,需要先将接管通过安装座固定,再将管套压装在接管上,通过管套内壁与接管外壁之间的过盈配合连接在一起。传统地,安装座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壁的弯曲弧度与接管一致,接管可以固定在安装槽内。但是,当接管安装在上述安装座的时候,接管上靠近槽口的管壁无法和安装槽的槽壁贴合,在将管套压装在接管上时,接管容易受力变形。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夹持组件及压装装置,便于增大接管的承压面积,避免接管变形。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夹持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有第一支撑面;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夹板设有第二支撑面;及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夹板设有第三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及所述第三支撑面围设形成限位孔。
上述的夹持组件在使用时,接管可以通过设置在由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及第三支撑面围设形成的限位孔内实现固定,且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及第三支撑面配合形成的孔壁能够将接管的外壁全部贴合,从而增大接管的承压面积,避免接管变形。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孔包括第一连接段、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圆弧过渡的第二连接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板及所述第二夹板均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相对,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
进一步地,所述的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弹性件及第二弹性件,所述底座包括第一侧板、及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夹板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板靠近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夹板间隔相对,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并与所述第二夹板间隔相对,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板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板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夹持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一夹板一侧的第一夹臂、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二夹板一侧的第二夹臂、连接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一夹臂的第一连接板、及连接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第二夹臂的第二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可活动地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臂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可活动地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臂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夹持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底座活动配合的导动板,所述导动板包括相背的两侧,且所述导动板的其中一侧设有第一导向壁,所述导动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导向壁,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一导向壁导向配合,所述第二夹臂与所述第二导向壁导向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夹持组件还包括偏心轮、及设置于所述偏心轮上的手柄,所述偏心轮与所述底座转动配合,且所述导动板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包括第一限位壁、及与所述第一限位壁相对的第二限位壁,所述偏心轮设置于所述开口内、并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壁及所述第二限位壁抵接。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压装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夹持组件;及压装组件,所述压装组件包括与所述限位孔相对的导柱、及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导柱的导套,管套用于套设在所述导柱上、并与所述导套抵接。
上述的压装装置在使用时,接管可以通过设置在由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及第三支撑面围设形成的限位孔内实现固定,且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及第三支撑面配合形成的孔壁能够将接管的外壁全部贴合,从而增大接管的承压面积,避免接管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压装组件还包括压块及弹簧,所述压块套设于所述导套远离所述导柱的一端,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导套内,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压块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导柱抵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压装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压装装置的夹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压装装置的夹持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压装装置的夹持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压装装置的夹持组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接管及管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压装装置的压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夹持组件,20、压装组件,30、管套,40、接管,100、底座,101、第一支撑面,102、限位孔,103、第一侧板,104、第二侧板,110、第一夹板,111、第二支撑面,120、第二夹板,121、第三支撑面,130、第一固定板,131、第二固定板,132、第一连接杆,133、第二连接杆,140、第一弹性件,141、第二弹性件,150、第一夹臂,151、第二夹臂,160、第一连接板,161、第二连接板,170、导动板,171、第一导向壁,172、第二导向壁,173、开口,174、第一限位壁,175、第二限位壁,180、偏心轮,181、手柄,200、导柱,201、导正部,210、导套,220、压块,230、弹簧,240、柱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图5所示,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压装装置,包括夹持组件10及压装组件20,压装组件20用于固定管套30,夹持组件10用于夹持接管40。在压装过程中,首先需要将管套30套入压装组件20上,再将接管40放入夹持组件10中夹紧,最后采用气缸、液压缸或精密伺服压装机将管套30压入接管40中,完成压装。
如图2、图3、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持组件10包括底座100、第一夹板110及第二夹板120:底座100设有第一支撑面101;第一夹板110设置于底座100上,第一夹板110设有第二支撑面111;第二夹板120设置于底座100上,第二夹板120设有第三支撑面121;第一支撑面101、第二支撑面111及第三支撑面121围设形成限位孔102。
上述的夹持组件10在使用时,接管40可以通过设置在由第一支撑面101、第二支撑面111及第三支撑面121围设形成的限位孔102内实现固定,且第一支撑面101、第二支撑面111及第三支撑面121配合形成的孔壁能够将接管40的外壁全部贴合,从而增大接管40的承压面积,避免接管40变形。
如图2、图4所示,进一步地,上述的夹持组件10用于夹持弯接管。由第一支撑面101、第二支撑面111及第三支撑面121围设形成的限位孔102包括第一连接段、及与第一连接段圆弧过渡的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能使第一支撑面101、第二支撑面111及第三支撑面121形成的孔壁与弯接管的折弯处贴合得更加紧密,避免弯接管的折弯处在压装时变形。
具体地,第一连接段位于水平方向上,第二连接段位于竖直方向上。如此,当弯接管安装在限位孔102后,弯接管上用于套接管套30的部分可以沿竖直方向放置,方便压装。
如图2、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夹板110及第二夹板120均可滑动地设置于底座100上,且第一夹板110与第二夹板120相对,第一夹板110与第二夹板120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如此,当需要在夹持组件10上安装接管40时,可以先使第一夹板110与第二夹板120沿相背的方向运动,使夹持组件10处于松开状态,然后再将接管40放置在底座100上,使底座100的第一支撑面101与接管40限位配合,最后再使第一夹板110与第二夹板120沿相对的方向运动,使夹持组件10处于夹紧状态,第一夹板110上的第一支撑面101及第二夹板120上的第二支撑面111分别与接管40限位配合,完成接管40的固定。
进一步地,夹持组件10还包括第一固定板130、第二固定板131、第一弹性件140及第二弹性件141,底座100包括第一侧板103、及与第一侧板103相对的第二侧板104,第一夹板110相对于第二夹板120靠近第一侧板103,第一固定板130与第一侧板103连接、并与第一夹板110间隔相对,第二固定板131与第二侧板104连接、并与第二夹板120间隔相对,第一弹性件140的一端与第一夹板110抵接,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板130抵接,第二弹性件141的一端与第二夹板120抵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131抵接。上述的第一弹性件140及第二弹性件141一直处于压缩状态,第一夹板110与第二夹板120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当夹持组件10需要从松开状态切换到夹紧状态时,第一弹性件140能够使第一夹板110朝向第二夹板120运动,第二弹性件141能够使第二夹板120朝向第一夹板110运动。且通过在第一夹板110与第一固定板130之间设置第一弹性件140,第二夹板120与第二固定板131之间设置第二弹性件141,可以保证第一夹板110及第二夹板120始终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从而保证在压装的过程中,接管40能有效地被限制在限位孔102内,确保压装顺利完成。
如图3所示,可选地,第一固定板130通过第一连接杆132与底座100固定,第二固定板131通过第二连接杆133与底座100固定;第一弹性件140和/或第二弹性件141为弹簧、弹片或弹性橡胶。
如图2、图3、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持组件1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固定板130远离第一夹板110一侧的第一夹臂150、设置于第二固定板131远离第二夹板120一侧的第二夹臂151、连接第一夹板110与第一夹臂150的第一连接板160、及连接第二夹板120与第二夹臂151的第二连接板161。如此,当第一夹臂150朝远离第二夹臂151的方向运动时,第一夹板110能够在第一夹臂150的牵引下朝远离第二夹板120的方向运动;当第二夹臂151朝远离第一夹臂150的方向运动时,第二夹板120能够在第二夹臂151的牵引下朝远离第一夹板110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夹持组件10处于松开状态。当第一夹臂150朝靠近第二夹臂151的方向运动时,第一夹板110能够在第一夹臂150的牵引下朝靠近第二夹板120的方向运动;当第二夹臂151朝靠近第一夹臂150的方向运动时,第二夹板120能够在第二夹臂151的牵引下朝靠近第一夹板110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夹持组件10处于夹紧状态。上述的夹持组件10可以直接通过驱动第一夹臂150与第二夹臂151的运动改变夹持组件10的松开与夹紧状态,方便操作。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板130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固定板131设有第二通孔,第一连接板160可活动地穿过第一通孔,且第一连接板160的一端与第一夹板110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夹臂150连接,第二连接板161可活动地穿过第二通孔,且第二连接板161的一端与第二夹板12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夹臂151连接。通过在第一固定板130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连接板160穿过第一通孔、并连接第一连接板160与第一夹板110,在第二固定板131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连接板161穿过第二通孔、并连接第二连接板161与第二夹板120,可以使整个夹持组件10的结构更加紧凑,方便使用。
更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板160与第一通孔的孔壁滑动配合,且第一连接板160还对第一通孔的孔壁起着限位作用,避免第一固定板130与底座100发生相对运动,进一步提高第一固定板130的稳定性;第二连接板161与第二通孔的孔壁滑动配合,且第二连接板161还对第二通孔的孔壁起着限位作用,避免第二固定板131与底座100发生相对运动,进一步提高第二固定板131的稳定性。
如图2、图4、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持组件10还包括与底座100活动配合的导动板170,导动板170包括相背的两侧,且导动板170的其中一侧设有第一导向壁171,导动板170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导向壁172,第一夹臂150与第一导向壁171导向配合,第二夹臂151与第二导向壁172导向配合。
如图4、图5所示,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导动板170能够相对于底座100上下移动,第一导向壁171设置在导动板170的左侧,且第一导向壁171沿从右至左的方向相上倾斜设置;第二导向壁172设置在导动板170的右侧,且第二导向臂沿从左至右的方向向上倾斜设置。由于第一夹臂150与第一夹板110连接在一起,当导动板170向下移动时,第一夹板110在第一导向壁171的导向作用下向左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夹板110向左移动;第二夹臂151与二夹板连接在一起,当导动板170向下移动时,第二夹板120在第二导向壁172的导向作用下向右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夹板120向右移动,从而使夹持组件10松开。可以理解的是,当导动板170向上移动时,能够使夹持组件10由松开状态切换到夹紧状态。
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夹持组件10还包括偏心轮180,偏心轮180与底座100转动配合,且导动板170设有开口173,开口173包括第一限位壁174、及与第一限位壁174相对的第二限位壁175,偏心轮180设置于开口173内、并分别与第一限位壁174及第二限位壁175抵接。
具体地,偏心轮180通过转轴与底座100转动配合,开口173为贯穿导动板170的方形口,且第一限位壁174为开口173的上侧壁,第二限位壁175为开口173的下侧壁,偏心轮180设置于开口173内、并分别与第一限位壁174及第二限位壁175抵接。偏心轮180的旋转点与偏心轮180的中心处于不同位置,当偏心轮180绕旋转点转动时,偏心轮180能够带动导动板170上下移动。如此,只需要转动偏心轮180即可实现夹持组件10的夹紧与松开。
更进一步的,夹持组件10还包括设置于偏心轮180上的手柄181。如此,通过手柄181即可带动偏心轮180转动,方便操作。
如图1、图6、图7所示,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压装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夹持组件10;及压装组件20,压装组件20包括与限位孔102相对的导柱200、及可活动地套设于导柱200的导套210,管套30用于套设在导柱200上、并与导套210抵接。
上述压装装置在使用时,首先需要将管套30套入到导柱200上、并使管套30与导套210抵接,再将接管40放入夹持组件10中夹紧,接着将导柱200及管套30插入限位孔102中,最后采用气缸、液压缸或精密伺服压装机将管套30压入接管40中,完成压装。
上述的压装装置在使用时,接管40可以通过设置在由第一支撑面101、第二支撑面111及第三支撑面121围设形成的限位孔102内实现固定,且第一支撑面101、第二支撑面111及第三支撑面121配合形成的孔壁能够将接管40的外壁全部贴合,从而增大接管40的承压面积,避免接管40变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压装组件20还包括压块220及弹簧230,压块220套设于导套210远离导柱200的一端,弹簧230设置于导套210内,且弹簧230的一端与压块220抵接,另一端与导柱200抵接。如此,在管套30套入导柱200上时,弹簧230能够提供弹力以确保导柱200不缩入导套210内,从而达到管套30与导套210抵接的目的。
进一步地,导柱200上还设置有柱塞240,当管套30套在导柱200上时,柱塞240上的钢球能够顶住管套30,从而保证压装组件20竖直放置时,管套30无法从导柱200上脱落。
更进一步地,导柱200的底部设有导正部201,导正部201为圆柱状,且导正部201的外壁能与接管40的内壁导正配合。如此,当导柱200在插入限位孔102时,导正部201与接管40导正配合,能够避免管套30裝歪。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设有第一支撑面;
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夹板设有第二支撑面;及
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夹板设有第三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及所述第三支撑面围设形成限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包括第一连接段、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圆弧过渡的第二连接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及所述第二夹板均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相对,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弹性件及第二弹性件,所述底座包括第一侧板、及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夹板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板靠近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夹板间隔相对,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并与所述第二夹板间隔相对,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板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板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一夹板一侧的第一夹臂、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二夹板一侧的第二夹臂、连接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一夹臂的第一连接板、及连接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第二夹臂的第二连接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可活动地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臂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可活动地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臂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底座活动配合的导动板,所述导动板包括相背的两侧,且所述导动板的其中一侧设有第一导向壁,所述导动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导向壁,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一导向壁导向配合,所述第二夹臂与所述第二导向壁导向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偏心轮、及设置于所述偏心轮上的手柄,所述偏心轮与所述底座转动配合,且所述导动板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包括第一限位壁、及与所述第一限位壁相对的第二限位壁,所述偏心轮设置于所述开口内、并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壁及所述第二限位壁抵接。
9.一种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夹持组件;及
压装组件,所述压装组件包括与所述限位孔相对的导柱、及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导柱的导套,管套用于套设在所述导柱上、并与所述导套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组件还包括压块及弹簧,所述压块套设于所述导套远离所述导柱的一端,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导套内,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压块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导柱抵接。
CN201821303542.6U 2018-08-13 2018-08-13 夹持组件及压装装置 Active CN2089619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03542.6U CN208961904U (zh) 2018-08-13 2018-08-13 夹持组件及压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03542.6U CN208961904U (zh) 2018-08-13 2018-08-13 夹持组件及压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61904U true CN208961904U (zh) 2019-06-11

Family

ID=66752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03542.6U Active CN208961904U (zh) 2018-08-13 2018-08-13 夹持组件及压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619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1851A (zh) * 2021-09-30 2022-01-18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多固定杆件同步压实及锁钉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1851A (zh) * 2021-09-30 2022-01-18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多固定杆件同步压实及锁钉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24496B (zh) 一种全方位机器人焊接系统
CN208961904U (zh) 夹持组件及压装装置
CN209175666U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组装的夹持装置
CN108176997A (zh) 手机壳定位夹紧机构
CN109909336A (zh) 一种便于取放物料精度高的冲压式折弯机
CN104369010B (zh) 夹持装置
CN209110507U (zh) 一种传动轴下压装置
CN210121751U (zh) 用于组装万向节联轴器与轴的装配机构
CN218195283U (zh) 一种精确定位的自动机械臂
CN207508590U (zh) 一种可进行工位旋转切换的焊接专用变位机
CN105460291A (zh) X型灌封夹具
CN109333033A (zh) 一种管件隔片压铆装置
CN210790121U (zh) 一种三球销加工用固定装置
CN209664027U (zh) 一种便于取放物料精度高的冲压式折弯机
CN106862319A (zh) 电芯封边和极耳整平机械手
CN208342323U (zh) 定心机构
CN208513992U (zh) 一种直管组对工装
CN208575504U (zh) 一种用于浴室用载物架上的自动化装配装置
CN209190118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汽车焊接用气动夹具
CN207255658U (zh) 一种蝶阀装配机
CN207494915U (zh) 汽车操纵杆装配工装
CN109465841A (zh) 浮动调整组件及包括该浮动调整组件的浮动抓取机构
CN201711959U (zh) 一种汽车活塞连杆组中的连杆摆放架
CN110315314A (zh) 一种压装机及压装方法
CN209688495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d型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