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34883U - 一种压缩机壳体组件及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缩机壳体组件及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34883U
CN208934883U CN201821433577.1U CN201821433577U CN208934883U CN 208934883 U CN208934883 U CN 208934883U CN 201821433577 U CN201821433577 U CN 201821433577U CN 208934883 U CN208934883 U CN 2089348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housing
damping
group
connector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3357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亮
周瑜
霍喜军
王勇
余少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2143357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348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348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348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壳体组件及压缩机,该压缩机壳体组件包括压缩机壳体、与压缩机壳体连接的至少两组减振组件,其中每组减振组件包括若干减振单元,每个减振单元包括与压缩机壳体贴合设置的第一连接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以及减振部件,其中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通过减振部件连接。其中,上述的不同组减振组件中若干减振单元距离压缩机壳体底部的垂直距离不相等。通过设置的多层减振组件可以降低压缩机工作时的振动幅度和频率,降低压缩机振动所产生的噪音。

Description

一种压缩机壳体组件及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压缩机壳体组件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空调机的制冷系统中,压缩机工作时会产生三种振动状态,分别为头部振动、平行振动和底部振动。压缩机的振动不仅缩短压缩机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影响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增大压缩机的工作噪音。参考图1,目前的压缩机减振降噪装置主要是通过在压缩机壳体1的底部安装减振支脚21,但由于压缩机的高度较高,采取单层设置减振支脚并不能很好的降低压缩机工作时的振动幅度及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壳体组件及压缩机,用以降低压缩机在工作时的振动幅度和频率。
首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壳体组件,该压缩机壳体组件包括压缩机壳体、与压缩机壳体连接的至少两组减振组件,其中每组减振组件包括若干减振单元,每个减振单元包括与压缩机壳体贴合设置的第一连接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以及减振部件,其中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通过减振部件连接。其中,上述的不同组减振组件中若干减振单元距离压缩机壳体底部的垂直距离不相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多组减振组件,每组减振部件包括若干减振单元,且不同组减振单元与压缩机壳体的连接高度不同,从而在压缩机壳体的周围设置了多层的减振组件,通过设置的多层减振组件可以降低压缩机工作时的振动幅度和频率,提高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减小压缩机部件因振动所造成的损坏。
具体的,减振组件可以分为两组,分别为第一组减振组件、第二组减振组件;且第一组减振组件中若干减振单元的第一连接件距离压缩机壳体底部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二组减振组件中若干减振单元的第一连接件距离压缩机壳体底部的垂直距离。设置两组减振组件,既可以有效降低压缩机振动的幅度与频率,又能简化约束类别,从而提高加工制造的效率。
在设置第二组减振组件时,第二组减振组件中若干减振单元的第一连接件距离压缩机壳体底部的垂直距离为h1,压缩机壳体的高度为h2;其中,通过将第二组减振组件中的多个第一连接件设置在压缩机壳体的偏中部高度的位置,可以增大减振单元约束压缩机壳体振动的力臂,从而在约束力矩不变的情况下,减小约束力,改善减振组件的承力状态。在具体设置时,可以设置
在设置上述的第二减振组件中的若干减振单元时,第二组减振组件中每个减振单元的中的减振部件的形变方向与压缩机壳体的轴线夹角为锐角。通过限定第二组减振组件中的若干减振部件的形变方向与压缩机壳体的轴线方向的夹角为锐角,增加减振部件的吸能效率,提高减振组件对压缩机工作时振动的减振效率。在具体设置减振部件的形变方向与压缩机壳体轴线的夹角时,可以将减振部件的形变方向与压缩机壳体轴线的夹角为40°~50°。将减振部件的形变方向设置在此范围,可以使压缩机工作时,使减振部件在沿压缩机轴线方向的形变和沿压缩机壳体径向方向的形变一致,更好提高减振部件的洗振效率,从而提高减振组件对压缩机的减振降噪功能。
在具体设置上述的减振部件时,可以选择使用减振垫圈作为减振部件。通过设置的减振垫圈,可以减小压缩机工作时压缩机壳体振动所产生的冲击力可以更好实现减振垫圈对压缩机壳体振动时的吸能效果。
在设置上述的第一组减振组件与第二组减振组件时,每组减振组件中的多个减振单元沿所述压缩机壳体的周向均匀设置,使每个减振单元所承力大体一致,改善承力状态。
在具体设置每组减振组件中的若干减振单元时,第一组减振组件中的减振单元的数量与第二组减振单元的数量是相等的,更好设置减振组件对压缩机壳体振动的约束。
在具体设置上述每组减振组件时,沿压缩机壳体的周向上,第一组减振组件与第二组减振组件中的减振单元是交叉分布在压缩机壳体的周向,即,第二组减振组件中每个减振单元设置在第一组减振组件中相邻两个减振单元之间。通过第一组件中若干减振单元与第二组件中若干减振单元的交叉设置,改善减振单元的承力和缓冲环境,从而更好降低压缩机壳体的振动幅度。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该压缩机包括如上所述的任一种压缩机壳体,通过设置在压缩机壳体上的多层减振组件的约束更好降低压缩机工作时的振动幅度与频率,减小压缩机振动所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压缩机壳体组件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壳体组件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压缩机壳体组件的侧视图;
图4为图2中压缩机壳体组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连接件结构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连接件的正视图;
图6b为图6a中提供的第一连接件的侧视图;
图6c为图6a中提供的第一连接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首先,参考图2、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壳体组件,该压缩机壳体组件应用在压缩机上,且该压缩机壳体组件包括压缩机壳体1、与压缩机壳体1连接的至少两组减振组件。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压缩机的设置空间大小、压缩机的振动幅度与频率等因素具体确定设置两组减振组件、三组减振组件、四组减振组件等,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压缩机壳体组件为两组减振组件,分别为第一组减振组件21、第二组减振组件22,显然约束压缩机壳体1振动的减振组件的组数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提供的两组。
在具体设置减振组件时,上述的至少两组减振组件中的每组减振组件包括若干减振单元;其中,每组减振组件中减振单元的数目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的压缩机壳体1的尺寸、压缩机工作时振动的幅度和频率以及减振单元设置的结构和尺寸等因素具体确定。具体参考图4,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两组减振组件中,第一组减振组件21包含四个减振单元,第二组减振组件22中包含三个减振单元。
在具体设置每组减振组件中的减振单元时,参考图2,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每个减振单元包括与压缩机壳体1贴合设置的第一连接件a,每个减振单元还包括第二连接件b及减振部件c,其中每个减振单元中的第一连接件a通过减振部件c与第二连接件b连接。
在具体设置每组减振组件中每个减振单元的第一连接件a时,将不同组减振组件中的第一连接件a设置在距离压缩机壳体1底部的垂直距离不相等的位置,即每组减振组件中的第一连接件a距离压缩机壳体1的底部的垂直距离不相等。参考图2,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两组减振组件中的第一连接件a距离压缩机壳体1的底部的垂直距离不相等,具体的,第一组减振组件21中的第一连接件a设置在压缩机壳体1的底部位置,第二组减振组件22中的第一连接件a设置在压缩机壳体1的偏中部位置。可以得出,上述第一组减振组件21中的若干减振单元的第一连接件a距离压缩机壳体1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二组减振组件22中若干减振单元的第一连接件a距离压缩机壳体1底部的垂直距离。
从图2可以看出,通过在压缩机壳体1的外壁上设置多组减振组件,并不同组减振组件中的第一连接件a距离压缩机壳体1底部的垂直距离不相等,使压缩机壳体1的外壁上设置了多层的减振组件的约束装置,从而提高减振组件对压缩机工作时压缩机壳体1振动的吸能减振效果,从而降低压缩机工作时压缩机壳体1的振动幅度和频率,降低压缩机工作所产生的噪音。
在具体设置上述第二组减振组件22中的第一连接件a时,参考图,2及图3,将第二组减振组件22中的三个减振单元的第一连接件a设置在压缩机壳体1的中间位置左右。具体的,第二组减振组件22中的第一连接件a距离压缩机壳体1底部的垂直距离为h1,压缩机壳体1的高度为h2;其中,具体的,可以选择将第二组减振组件22中的第一连接件a设置在 的位置。在实际使用时,可以结合压缩机壳体1的外在结构、压缩机的安装空间、以及减振组件的具体结构等因素合理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组减振组件22中的第一连接件a设置在压缩机壳体1的中部位置,即第一连接件a距离压缩机壳体1底部的垂直距离为压缩机壳体1高度的一半。在压缩机工作时,压缩机壳体1的摆动幅度自压缩机壳体1的底部向上是逐渐增大的,设置在压缩机壳体1上部的减振组件可以增大减振组件中减振部件c的形变,从而使减振部件c的吸能减振的效率得到大幅的提高。但第二组减振部件22中的第一连接件a不能设置的过高,如果第二减振组件22中减振单元的第一连接件a对压缩机壳体1的约束位置过高,压缩机在工作时,压缩机壳体1将承受较大的弯矩,从而压缩机壳体1内部应力过大易遭到损伤与破坏。
另外,为进一步提高第二组减振组件22中减振部件c的吸能减振效率,可以将第二组减振组件22中每个减振部件c的形变方向设置为与压缩机壳体1的轴线夹角呈锐角的状态。具体的可以设置第二组减振部件22的形变方向与压缩机壳体1的轴线夹角为40°~50°的位置,在具体设置时,可以将第二组减振组件22中每个减振单元的减振部件c的形变方向设置为与压缩机壳体1的轴线方向的夹角为40°、42°、45°、48°、50°的位置。并且,本申请中的减振部件c可以为减振垫圈、由弹簧组件组成的减振部件c、或由弹性组件组成的减振部件c等,显然,减振部件c的设置并不仅仅限于上述的减振垫圈、弹性部件,还可以为其他的能够吸能减振的部件。
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减振部件c的形变方向与压缩机壳体1的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通过限定第二组减振组件22中的若干减振部件c的形变方向与压缩机壳体1的轴线方向的夹角为锐角,使压缩机工作时,压缩机壳体1向四周振动的冲击力转化为沿压缩机壳体1的轴线方向的分力和沿压缩机壳体1径向方向的分力,压缩机壳体1振动时向四周摆动的位移转化为减振部件c沿压缩机壳体1轴线方向的形变和沿压缩机壳体1径向的形变,增大了压缩机工作时减振部件c的形变范围,从而提高减振部件c的吸能减振效率。另外,可以将减振部件c的形变方向设置为与压缩机壳体1的轴线方向的夹角为40°~50°,可以使压缩机工作时,压缩机壳体1振动所产生的冲击力在沿压缩机壳体1轴线方向的分力和沿压缩机壳体1径向的分力大体一致,从而使减振部件c在沿压缩机壳体1轴线方向的形变和沿压缩机壳体1径向方向的形变一致,更好提高减振部件c的减振效率,从而提高减振组件对压缩机的减振降噪功能。
在具体设置上述每个减振单元中第一连接件a、减振部件c与第二连接件b时,参考图2、图5及图6a~6c,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组减振组件21和第二组减振组件22中的第一连接件a均包括与压缩机壳体1的外壁连接的第一端面a1、以及与第二连接件b连接的第二端面a2;第二连接件b包括通过减振部件c与第一连接件a的第二端面a2连接的第三端面b3。显然,减振部件c设置在第一连接件a的第二端面a2与第二连接件b的第三端面b3之间。可以看出,通过设置上述第一连接件a的第二端面a2与第二连接件b的第三端面b3之间的位置和角度,实现对夹设在第一连接件a的第二端面a2与第二连接件b的第三端面b3之间的减振部件c的形变方向的控制。具体的,可以平行设置第一连接件a的第二端面a2与第二连接件b的第三端面b3,显然,平行设置的第二端面a2和第三端面b3使夹设在第二端面a2与第三端面b3之间的减振部件c的形变方向为与第二端面a2和第三端面b3垂直的方向,这样可以更好控制夹设在第二端面a2与第三端面b3之间的减振部件c。
另外,参考图2,上述的第一连接件a、第二连接件b及夹设在第一连接件a与第二连接件b之间的减振部件c的设置方式为,可以在第一连接件a的第二端面a2上设置若干通孔,并在第二连接件b的第三端面b3及减振部件c上设置若干通孔,且这些若干通孔与第一连接件a的第二端面a2上设置的通孔一一对应,上述第二端面a2、减振部件c、第三端面b3上相对应的通孔通过若干螺栓螺母贯通并连接在一起,也可以通过销钉连接在一起。还可以通过胶粘、焊接等方式将减振部件c设置在第一连接件a的第二端面a2与第二连接件b的第三端面b3之间。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设置方式并不唯一,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能够实现连接第一连接件a、第二连接件b以及减振部件c并控制减振部件c的形变方向的方式。
在具体设置减振组件中第一连接件a的第二端面a2、第二连接件b的第三端面b3及减振部件c时,参考图2及图5,可以将第一连接件a的第二端面a2设置为与压缩机壳体1的轴线的夹角为直角,即第二端面a2与压缩机壳体1的轴线垂直。此时,夹设在相互平行的第二端面a2与第三端面b3之间的减振部件c的形变方向与压缩机壳体1的轴线平行,上述设置方式的减振部件c可以很好的吸收压缩机工作时压缩机壳体1在沿压缩机壳体1轴线方向的能量,而在压缩机壳体1的径向的吸能效果较差,因此,参考图2及图5,可以将上述的设置方式应用在第一连接件a距离压缩机壳体1的底部的垂直距离较小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组减振组件21中的减振单元采用上述的设置方式,通过设置在压缩机壳体1底部的第一组减振组件21可以很好吸收压缩机壳体1沿压缩机壳体1的轴线方向振动时的能量。
另外,也可以设置第一连接件a的第二端面a2与压缩机壳体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即在压缩机壳体1正立设置时,第一连接件a的第二端面a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具体的,可以将第二端面a2设置为向下翻的状态,此时,第二端面a2相对正立的压缩机壳体1是向偏下方延伸;也可以将第二端面a2设置为向上翘的状态,此时,第二端面a2相对正立的压缩机壳体1是向偏上方延伸。参考图2及图6b,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组减振组件22的第一连接件a的第二端面a2与压缩机壳体1的轴线的夹角为45°,且向上翘。对应的,第二连接件b的第三端面b3与第一连接件a的第二端面a2平行设置,并在第一连接件a的第二端面a2与第二连接件b的第三端面b3之间夹设减振部件c。从而,实现减振部件c的形变方向与压缩机壳体1的轴线方向呈45°夹角。通过上述的设置方式可以看出,在第二组减振组件22中的第一连接件a距离压缩机壳体1的底部距离较大时,在压缩机工作时,压缩机壳体1径向的振动幅度自压缩机壳体1的底部向上是逐渐增加的。也就是说,在压缩机工作时,第二组减振组件22中第一连接件a的位置的振动幅度比第一组减振组件21中第一连接件a的位置的振动幅度大。与此对应的,在压缩机壳体1的径向的振动幅度较大的位置设置减振部件c的形变方向与压缩机壳体1的轴线方向的夹角为45°,可以通过减振部件c在压缩机壳体1径向的形变吸收压缩机壳体1的径向振动,从而提高第二组减振组件中减振部件c的吸能减振效率,更好实现减振组件对压缩机的减振降噪功能。
另外,在设置上述的第一连接件a的第一端面a1时,参考图5及图6c,可以将第一端面a1设置为与压缩机壳体1的外壁直径相等的弧形,以增大第一端面a1与压缩机壳体1的外壁的接触面积,减小第一连接件a与压缩机壳体1之间因冲击产生的损坏。
在具体设置第一连接件a的第一端面a1与压缩机壳体1的连接时,可以在压缩机壳体1上固定设置多个螺栓,并在第一连接件a的第一端面a1上设置与前述螺栓数目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的通孔,通过第一连接件a上第一端面a1所设置的通孔将第一连接件a与压缩机壳体1上对应位置设置的螺栓配合安装,之后通过在每个螺栓上设置锁紧螺母固定第一连接件a与压缩机壳体1。在上述采用螺栓螺母配合设置第一连接件a与压缩机壳体1时,可以在第一端面a1与压缩机壳体1之间设置一层或多层减振垫,通过设置的减振垫更好的吸收压缩机工作时压缩机壳体1振动所产生的能量,从而更好的降低压缩机工作时压缩机壳体1的振动幅度和频率,更好减小压缩机工作所产生的噪音。还可以将第一连接件a与压缩机壳体1固定设置,具体地,可以采用满焊焊接或者胶粘等方式实现,方便加工,易于实现。
另外,参考图4,在设置上述每组减振组件中的多个减振单元时,每组减振组件的减振单元沿压缩机壳体1的周向均匀设置,通过均匀设置的减振单元,可以使每个减振单元的所吸收的能量大体一致,从而可以设置相同的减振结构,方便加工与安装。也可以将第二组减振组件22中的减振单元沿压缩机壳体1的周向上设置在第一组减振组件21中相邻两个减振单元之间,通过第一减振组件21中减振单元与第二减振组件22中减振单元的交叉设置,改善减振单元的承力和缓冲环境,从而更好降低压缩机壳体1的振动幅度。更好的,可以将第二组减振组件中的减振单元设置在第一组减振组件中相邻两个减振单元的中间位置。使减振组件中各个减振单元之间很好的相互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减振组件吸能减振降噪的效率。
在具体设置时,结合压缩机外壳的结构以及空间确定每组减振组件的数量,可以将第一组减振组件21中减振单元的数量设置为与第二组减振组件22中减振单元的数量相等,从而进一步均匀设置第一组减振组件21和第二组减振组件22中的减振单元,提高减振组件的吸能减振降噪的效率。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该压缩机包括如上所述的任一种压缩机壳体1,通过设置在压缩机壳体1上的多层减振组件的约束更好降低压缩机工作时的振动幅度与频率,减小压缩机振动所产生的噪音。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得出,在压缩机壳体1的外壁设置多层的减振组件,并调整不同高度上减振部件c的形变方向以提高减振部件c的吸能减振效率,从而在压缩机工作时,设置的多组减振组件可以很好的吸收压缩机壳体1振动产生的能量,进而,提高减振组件的吸能减振降噪的效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压缩机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壳体;
至少两组减振组件,其中,每组减振组件包括若干减振单元;每个减振单元包括与所述压缩机壳体贴合设置的第一连接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以及减振部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减振部件连接;
其中,不同组减振组件中的第一连接件距所述压缩机壳体底部的垂直距离不相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为两组,分别为第一组减振组件、第二组减振组件;
且所述第一组减振组件中所述若干减振单元的第一连接件距所述压缩机壳体底部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组减振组件中所述若干减振单元的第一连接件距所述压缩机壳体底部的垂直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减振组件中所述若干减振单元的第一连接件距所述压缩机壳体底部的垂直距离为h1,所述压缩机壳体的高度为h2;其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减振组件中每个减振部件的形变方向与所述压缩机壳体的轴线夹角为锐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部件的形变方向与所述压缩机壳体的轴线夹角为40°~5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部件为减振垫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每组减振组件中的所述若干减振单元沿所述压缩机壳体的周向均匀设置。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减振组件中减振单元的数量和所述第二组减振组件中减振单元的数量相等。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压缩机壳体周向上,所述第二组减振组件中每个减振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组减振组件中相邻两个减振单元之间。
10.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壳体组件。
CN201821433577.1U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压缩机壳体组件及压缩机 Active CN2089348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33577.1U CN208934883U (zh)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压缩机壳体组件及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33577.1U CN208934883U (zh)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压缩机壳体组件及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34883U true CN208934883U (zh) 2019-06-04

Family

ID=66719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33577.1U Active CN208934883U (zh)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压缩机壳体组件及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348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0463C (zh) 减振连接结构
KR100667428B1 (ko) 대형 버스의 리어서스펜션 구조
CN205853867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防震保护壳体
JPH04358916A (ja) ストラットサスペンションの上部取付構造
JP2004533970A (ja) キャブ懸架装置
CN208934883U (zh) 一种压缩机壳体组件及压缩机
CN107031370B (zh) 双级减振组件及带有双级减振组件的发动机悬置结构
CN107650625A (zh) 复合式减振装置和车载空调
CN108150574A (zh) 一种刚度可调的橡胶减振器
CN207161326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涡旋压缩机
CN207225028U (zh) 复合式减振装置和车载空调
CN206703926U (zh) 双级减振组件及带有双级减振组件的发动机悬置结构
CN104709062A (zh) 一种拖拉机减振装置
JP5042158B2 (ja) 圧縮機
CN107719095A (zh) 一种发动机前悬置胶垫
CN108953111B (zh) 减振部件及压缩机
CN113165693B (zh) 用于衰减振动的可调动态吸收器
JP6883333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
CN206376992U (zh) 客车空调压缩机总成隔振与皮带稳定运行的机构
CN217679363U (zh) 挖掘机用发动机悬置结构及挖掘机
JP7408472B2 (ja) 防振装置
CN217043462U (zh) 一种弹性支撑体
JP6311733B2 (ja) キャビン下デッキ
CN216895542U (zh) 一种改进型内燃机组
CN218286634U (zh) 一种新型高效双螺杆挤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