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08434U - 一种测试装置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试装置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08434U
CN208908434U CN201821634464.8U CN201821634464U CN208908434U CN 208908434 U CN208908434 U CN 208908434U CN 201821634464 U CN201821634464 U CN 201821634464U CN 208908434 U CN208908434 U CN 208908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conductive shee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ested
tes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3446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文军
邰晶
张银库
廖安文
潘二锋
徐日辉
徐剑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jun new ener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Miasole Equipment Integration Fuji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sole Equipment Integration Fuji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asole Equipment Integration Fuji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3446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084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08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084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试装置及其系统,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架和设置在测试架上方的下压组件,测试架包括第一导电片,下压组件包括与第一导电片相对设置的第二导电片,待测试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片与所述第二导电片之间,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包裹测试台上的待测试组件以为待测试组件提供导电环境。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装置及其系统能在无水的状况下对柔性光伏组件进行测试,如此测试完的柔性光伏组件直接能传输至下一个工位进行加工,无须再对柔性光伏组件进行清洁,简化测试过程,有效缩短生产工时,提升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测试装置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柔性太阳能薄膜光伏行业中,在对柔性光伏组件的进行绝缘耐压测试时,采用人工手动投入测试水槽的方法,首先是给水槽中注入2/3的水,再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导电液,需至少2人手动搬运柔性光伏组件投入至湿漏电测试水槽中,因柔性光伏组件本身具有重量轻、接触面积较大等情况,故柔性光伏组件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浮力,柔性光伏组件被投入测试水槽后,需要经过约25秒左右方可完全浸入水面5mm以下,然后人工开始操作仪器进行湿漏电测试,测试完成后人手工将光伏组件由水中拖出。柔性光伏组件从水面出水后,表面水迹不易清理干净,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进行清洁,造成工时较长降低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装置及其系统,以解决使用水为导电介质进行测试后柔性光伏组件上的水迹难以清洁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试装置,其包括测试架和设置在测试架上方的下压组件,测试架包括第一导电片,下压组件包括与第一导电片相对设置的第二导电片,待测试组件设置在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之间,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包裹测试台上的待测试组件以为待测试组件提供导电环境。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测试系统,包括上述的测试装置和传输机构,传输机构设置在测试装置的至少一侧,并用于传输待测试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装置中,包括测试架和位于测试架上方的下压组件,通过下压组件中第二导电片与测试台上的第一导电片包覆待测试组件进行绝缘耐压测试,也就是在无水的状况下进行测试,通过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作为导电介质检测待测试组件的绝缘耐压性,如此测试完的待测试组件直接能传输至下一个工位进行加工,无须再对待测试组件进行清洁,简化测试过程,有效缩短生产工时,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测试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测试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测试系统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测试系统的另一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装置及其系统,以解决使用水为导电介质进行测试后待测试组件上的水迹难以清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装置可以在无水的情况下测试待测试组件的绝缘耐压性,从而避免了测试完后的组件上具有水迹的问题。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绝缘耐压测试组件。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测试装置,如图1所示,测试装置1用于对待测试组件进行绝缘耐压测试。其中,本实施例的待测试组件可以为柔性光伏组件,或者非柔性光伏组件,或者其他电池,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测试装置1包括测试架101和下压组件102,测试架101包括第一导电片1012;具体地,测试架101包括测试台1011,测试台1011的表面放置第一导电片1012。下压组件102设置在测试架101的上方,即位于测试台1011的上方。下压组件102具有与第一导电片1012相对设置的第二导电片1024,且待测试组件设置在第一导电片1012与第二导电片1024之间,第一导电片1012与第二导电片1024包裹待测试组件以为待测试组件提供导电环境。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装置1中,将待测试组件放置于第一导电片1012和第二导电片1024之间,第一导电片1012和第二导电片1024完全包覆待测试组件,由于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为导体,为待测试组件提供导电环境;然后给待测试组件通电,并检测第一导电片或第二导电片中是否存在电流,若第一导电片或第二导电片中存在电流,则确定待测试组件漏电,相反,若第一导电片或第二导电片中没有电流,则确定待测试组件绝缘耐压性较好。因此,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下压组件102中第二导电片1024与测试台1011上的第一导电片1012包覆待测试组件提供导电环境以检测待测试组件的绝缘耐压性,也就是在无水的状况下进行测试,如此测试完的待测试组件直接能传输至下一个工位进行加工,无须再对待测试组件进行清洁,简化测试过程,有效缩短生产工时,提升生产效率。
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下压组件102包括固定架1021、驱动器1022、绝缘压板1023及第二导电片1024。
固定架1021固定在测试架101的上方,并对应测试台1011。驱动器1022设置在固定架1021,用于驱动绝缘压板1023,绝缘压板1023位于测试架101的测试台1011与固定架1021之间。第二导电片1024设置于绝缘压板1023对应测试台1011的表面,并与第一导电片1012对应。驱动器1022能通过绝缘压板1023带动第二导电片1024向第一导电片1012移动,此移动包括竖直移动或/和水平移动,使第一导电片1012与第二导电片1012包裹设置在测试台1011上的待测试组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片1012及第二导电片1024可分别为导电橡胶,当然第一导电片1012及第二导电片1024可为其他导电材料,不应以此为限。导电橡胶为将玻璃镀银、铝镀银、银等导电颗粒均匀分布在硅橡胶中,通过压力使导电颗粒接触,达到良好的导电性能;导电橡胶主要起到密封和电磁屏蔽的作用,屏蔽性能高达120dB(10GHz)。另外导电橡胶的应用较为广泛,如在军事和商业上都有应用。
在一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驱动器1022为气缸,其推杆朝向测试台1011,并与绝缘压板1023连接,此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当然驱动器1022也能为油压缸、电机等。
在一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下压组件102还包括导柱1025,导柱1025穿设于固定架1021,其一端穿过绝缘压板1023电连接第二导电片1024,当驱动器1022驱动绝缘压板1023移动时,能带动第二导电片1024往靠近第一导电片1012或远离第一导电片1012的方向运动。当然,第二导电片1024可以沿着竖直方向移动并靠近第一导电片1012以测量待测试组件,当测试完毕后可以远离第一导电片1012以取出测试完的待测试组件。另外,第二导电片1024还可以沿水平移动,用以与第一导电片1012配合包裹待测试组件。可选地,导柱1025随着驱动器1022驱动绝缘压板1023的方向进行运动。导柱1025与第二导电片1024电连接,用以将第二导电片1024中的电信号提供给控制器。其中,导柱1025的数量可为两个或者更多个,从而增加对待测试组件的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仅以待测试组件为柔性光伏组件2为例,解释说明本实施例的测试装置1使用方法。先将柔性光伏组件2放置于第一导电片1012上,外部电源连接柔性光伏组件2的接线盒。接线盒、驱动器、第一导电片1012和第二导电片1024电性连接控制器。接着控制器启动驱动器1022,驱动器1022驱动绝缘压板1023往测试台1011移动,绝缘压板1023带动第二导电片1024往测试台1011移动。当第二导电片1024覆盖柔性光伏组件2上时,控制器停止驱动器1022的运作,以停止绝缘压板1023持续带动第二导电片1024往柔性光伏组件2移动。此时第一导电片1012和第二导电片1024完全包覆柔性光伏组件2,第一导电片1012和第二导电片1024与柔性光伏组件2的外表面直接接触。控制器控制接线盒与外部电源导通,外部电源通过接线盒通入电源至柔性光伏组件2,导通柔性光伏组件2进行高压测试,测试时间介于5秒与10秒之间。测试过程中,通过直接接触柔性光伏组件2的第一导电片1012和第二导电片1024引导高压电流至柔性光伏组件2的外表面,以检测柔性光伏组件2的外表面是否有漏电现象。控制器侦测第一导电片1012或/和第二导电片1024是否产生电流,若控制器未侦测到第一导电片1012或/和第二导电片1024产生电流时,此柔性光伏组件2为合格品;若控制器侦测到第一导电片1012或/和第二导电片1024产生电流时,此柔性光伏组件2为不合格品。测试完成后,再次控制器启动驱动器1022,驱动器1022带动绝缘压板1023远离测试台1011,同时绝缘压板1023带动第二导电片1024远离测试台1011,第二导电片1024与柔性光伏组件2分离。具体地,控制器与第一导电片1012或第二导电片1024之间通过导柱1025电连接。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测试系统。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系统3,包括实施例一提供的测试装置1和设置在测试装置1的至少一侧的传输机构,传输机构用于传送待测试组件。其中,待测试组件可以为柔性光伏组件2或者其他。传输机构用于将待测试组件传送至测试装置1,或者将待测试组件传送出测试装置1,因此,传输机构可以设置在测试装置1的任一侧或者设置在测试装置1的两侧或四周。
具体地,当传输机构设置在测试装置1的四周时,如图2或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传输机构包括第一传输机构11a和第二传输机构11b,第一传输机构11a作为上料端,并位于测试装置1的左侧,第二传输机构11b作为下料端,并位于测试装置1的右侧以及前后两侧,即第一传输机构11a和第二传输机构11b设置在测试台的四周,包围测试台。当然,也可以将传输机构11b设置在测试装置1的右侧和前侧,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传输机构11a及第二传输机构11b可以分别为传输带或者其他结构。例如,传输结构分别为传输带,且通过传输带传输柔性光伏组件2。
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系统3还包括设置在第二传输机构上的拾取组件13;拾取组件13用于通过第二传输机构的带动传输待测试组件于测试台1011、第一传输机构11a及第二传输机构11b之间。较佳地,测试系统3包括两个拾取组件13,该两个拾取组件可以分别设置在测试台1011、第一传输机构11a的两侧,且设置在第二传输机构11b之上。
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传输机构11b还包括:与拾取组件连接的传动组件1013,传动组件1013用于传送拾取组件。具体地,为了方便拾取组件13在测试台1011、第一传输机构11a及第二传输机构11b之间进行来回运动,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1013分别设置在测试台1011的两侧,并分别传输拾取组件13。
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测试装置1的测试架101的测试台1011的两侧分别设有传动组件1013(由于图3示意角度只能看出一个传动组件1013),两个传动组件1013延伸至第二传输机构11b的两侧。两个传动组件1013上分别设置有拾取组件13,并带动拾取组件13移动于第一传输机构11a、测试装置1和第二传输机构11b之间。其中,拾取组件13用于传输待测试组件于第一传输机构11a、测试装置1和第二传输机构11b之间。可选地,传动组件1013可为线性电机或者其他传输机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测试系统3在使用时,第一传输机构11a通过传输带传输待测试组件(如柔性光伏组件2),传动组件1013带动拾取组件13移动至传动组件1013的最左侧,即移动至测试装置1的左侧,使得拾取组件13位于第一传输机构11a的上方;拾取组件13拾取位于第一传输机构11a上的柔性光伏组件2后,将拾取的柔性光伏组件2移动至测试台1011的上方;然后拾取组件13释放柔性光伏组件2在测试台1011的第一导电片1012上,并在测试装置1内进行绝缘耐压测试,测试装置1的使用方法在实施例一中已经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当测试完成后,拾取组件13拾取位于第一导电片1012上的柔性光伏组件2,传动组件1013带动拾取组件13移动至第二传输机构11b,使得拾取组件13释放柔性光伏组件2后正好将柔性光伏组件2落在第二传输机构11b的传输带上。最后通过第二传输机构11b将柔性光伏组件2传输至下一个工位。通过上述对测试系统工作过程的进一步描述,可见本实施例的测试系统能将待测试组件从上料端传输到测试装置1,通过测试装置1对待测试组件的测试后,进一步通过拾取组件13传输到下料端,从而完成自动传送柔性光伏组件并检测柔性光伏组件2绝缘性的过程,减少人工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传输机构11a及第二传输机构11b的设置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另一实施例为将上述第一传输机构11a设置为下料端,第二传输机构11b设置为上料端;又一实施例中可以省略第一传输机构11a和第二传输机构11b中任一者的设置,换句话说,仅设置单一传输机构在测试装置1的一侧,此传输机构作为上料和下料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传动组件1013与拾取组件13的设置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另一实施例能仅设置单一传动组件1013于测试装置1、第一传输机构11a的同一侧,拾取组件13与传动组件1013连接,也表示拾取组件13仅设置于测试装置1、第一传输机构11a的同一侧。具体设置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拾取组件13包括移动架131、设置于移动架131一侧的气缸132、与气缸132的伸缩杆连接的真空吸盘133、以及连接真空吸盘133的真空抽取器134;其中,气缸132缸体相对移动架固定,且气缸132带动真空吸盘133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其中,移动架131连接在两个传动组件1013之上,通过两个传动组件1013的驱动带动移动架131来回运动。或者,移动架131连接在一个传动组件1013之上,通过两个传动组件1013的驱动带动移动架131来回运动。例如,气缸132及真空吸盘133位于移动架131的左侧,若拾取组件13移动至测试装置1的左侧时,气缸132及真空吸盘133从移动架131凸出并位于第一传输机构11a的上方。其中,拾取组件13的使用方式为两个传动组件1013带动移动架131移动,当拾取组件13移动至第一传输机构11a、测试装置1或第二传输机构11b的上方时,气缸132带动真空吸盘133移动至柔性光伏组件2,真空抽取器134抽取真空吸盘133与柔性光伏组件2之间的空气,以吸附柔性光伏组件2;或者气缸132带动吸附于真空吸盘133的柔性光伏组件2移动至第一传输机构11a、测试装置1或第二传输机构11b上,真空抽取器134提供气体至真空吸盘133与柔性光伏组件2之间,使真空吸盘133释放柔性光伏组件2。可选地,拾取组件中气缸132和真空吸盘133的数量可为多个,以提升吸附柔性光伏组件2的稳定性,与此不作具体限定。
上述拾取组件13仅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也可以使用其他机构拾取柔性光伏组件,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仅以拾取组件13设置于两个传动组件1013为例进行解释;当然,拾取组件13还可以仅连接在测试台一侧的传动组件1013上,即拾取组件13的移动架131仅连接一侧的传动组件1013。
另外,上述测试装置的驱动器、第一传输机构、第二传输机构、传动组件、拾取组件的气缸及真空吸取器通过同一个控制器控制或者分别通过不同的控制器控制。其中,控制器可以为PLC控制器,当然也能利用其他控制器进行控制,于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试装置及其系统,其通过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包覆柔性光伏组件进行绝缘耐压测试,也就是在无水的状况下进行测试,通过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作为导电介质检测待测试组件的绝缘耐压性,如此测试完的柔性光伏组件直接能传输至下一个工位进行加工,无须再对柔性光伏组件进行清洁,简化测试过程,有效缩短生产工时,提升生产效率。另外通过第一传输机构、第二传输机构及拾取组件自动传输柔性光伏组件至耐压检测机构进行绝缘耐压检测,减少操作人数,达到自动化生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架和设置在所述测试架上方的下压组件;
所述测试架包括第一导电片,所述下压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导电片相对设置的第二导电片,待测试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片与所述第二导电片之间,所述第一导电片与所述第二导电片包裹所述待测试组件以为所述待测试组件提供导电环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包括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的驱动器和绝缘压板;
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绝缘压板;
所述第二导电片设置在所述绝缘压板面向所述测试架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还包括导柱,所述导柱穿设所述固定架,并穿过所述绝缘压板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为气缸、油压缸或电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片及所述第二导电片分别为导电橡胶。
6.一种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装置和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设置在所述测试装置的至少一侧,并用于传输待测试组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包括第一传输机构和第二传输机构;
所述第一传输机构设置在所述测试架的一侧;
所述第二传输机构至少设置在所述测试架中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相对的一侧以及相邻的一侧;
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和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分别用于传输所述待测试组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传输机构上的拾取组件;所述拾取组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二传输机构的带动传输所述待测试组件于所述测试架、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及所述第二传输机构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包括:与所述拾取组件连接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传送所述拾取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组件包括移动架、气缸、真空吸盘和真空抽取器;
所述移动架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且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移动架移动;所述气缸缸体相对所述移动架固定,且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真空吸盘连接,所述气缸用于带动所述真空吸盘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所述真空抽取器连接所述真空吸盘。
CN201821634464.8U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测试装置及其系统 Active CN208908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34464.8U CN208908434U (zh)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测试装置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34464.8U CN208908434U (zh)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测试装置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08434U true CN208908434U (zh) 2019-05-28

Family

ID=66614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34464.8U Active CN208908434U (zh)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测试装置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0843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2606A (zh) * 2019-11-29 2020-06-19 尚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可靠的柔性cigs太阳能组件耐高压测试设备
CN113311302A (zh) * 2021-06-16 2021-08-27 晶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电缆绝缘性的高效半自动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2606A (zh) * 2019-11-29 2020-06-19 尚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可靠的柔性cigs太阳能组件耐高压测试设备
CN113311302A (zh) * 2021-06-16 2021-08-27 晶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电缆绝缘性的高效半自动装置
CN113311302B (zh) * 2021-06-16 2023-11-03 晶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电缆绝缘性的高效半自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08434U (zh) 一种测试装置及其系统
CN209280891U (zh) 一种自动电压内阻测试机
CN109387791A (zh) 一种自动电压内阻测试机
CN105372510B (zh) 一种四轴直交机械手自动化屏蔽测试装置
CN209342863U (zh) 一种集成电路芯片粘着检测装置
CN215375615U (zh) 一种静电放电测试装置
CN204086421U (zh) 一种四轴直交机械手自动化屏蔽测试装置
CN112164662A (zh) 一种bga植球机取球缺球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7817149U (zh) 一种pcba组件测试治具
CN112595862A (zh) Mini LED显示屏全自动智能老化测试生产线
CN103640316B (zh) 自动压胶机
CN206344147U (zh) 一种物料抓取机构
CN114413963B (zh) 用于ncvm真空镀膜产品的联合检测装置
CN106392532A (zh) 开关自动组装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6997111U (zh) 一种ict自动测试装置
CN104567777B (zh) 一种碳刷厚度检测机
CN207712900U (zh) 模组移载机
CN205685340U (zh) 智能果实采集机械手及果实分拣设备
CN113161270A (zh) 电气元件组件中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装置及方法
CN106808467A (zh) 一种抓取机构
CN106990267A (zh) 一种充电器自动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
CN201804101U (zh) 一种抽拉式自动接表装置
CN204783606U (zh) 一种洗涤壶压力泵的检测设备
CN112526257A (zh) Mini LED显示屏老化与测试系统工装
CN103313497A (zh) Pcb自动测试机静电消除装置及其静电消除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27

Address after: 101407 Beijing city Huairou District Yanqi Park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o. 38 Street

Patentee after: Lingf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362000 42 Purple Mountain Road, Gaoxin District, Licheng District, Fujian, Quanzhou

Patentee before: Mia Alfonso Lo equipment integration (Fujian)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5

Address after: No.31 Yanqi stree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ongjun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8, Paradise Stree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Lingf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