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89795U - 一种具有冷却罩盖的铅酸启停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冷却罩盖的铅酸启停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89795U
CN208889795U CN201821157101.XU CN201821157101U CN208889795U CN 208889795 U CN208889795 U CN 208889795U CN 201821157101 U CN201821157101 U CN 201821157101U CN 208889795 U CN208889795 U CN 2088897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ng shell
wall
heat
dissipating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5710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刚
赵平
宋波
吴古才
柴林
李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dsurf (yangzhou) LLC
Original Assignee
Windsurf (yangzhou)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dsurf (yangzhou) LLC filed Critical Windsurf (yangzhou) LLC
Priority to CN20182115710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897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897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897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蓄电池技术领域的一种具有冷却罩盖的铅酸启停电池,包括散热壳体,所述散热壳体的壳体内腔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上套接有转动套筒,且转动套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叶片,所述散热壳体的顶部端面设置有封装凸块,所述散热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盖板,该装置通过在散热壳体的壳体内腔中部插接转轴,转轴的外壁上通过转动套筒连接叶片,通过叶片的转动,进而加强蓄电池壳体内部的通风效果,散热壳体的壳体内腔两侧内壁通过开设相交替的通风孔,有效的提高散热壳体内部的通风散热效果,散热盖板的顶部设置散热金属板,散热金属板的两侧外壁开设相交替的散热孔,便于散热金属板通过散热孔,提高散热壳体内部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冷却罩盖的铅酸启停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冷却罩盖的铅酸启停电池。
背景技术
启停电池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用于减少汽车油耗,同时减少空气污染,启停电池在汽车上属于混合动力中的微混系列,一般当汽车常规速度行驶时用油作为动力,而在红灯路口等绿灯时,常规情况下汽车的发动机还在进行空转,从而还在继续用油,空气还是在受汽车所排放的尾气的污染,但是在汽车安装有启停电池时,当在红灯路口等绿灯时,耗油的发动机停止运行,车上的灯、空调等设备由启停电池提供能量,绿灯亮起、汽车开始通过路口时,还是由启停电池提供能量,并且在此时电池工作于大电流放电状态,待汽车完全通过路口且行驶速度达到一定值时,耗油的发动机系统才开始运行,为车提供行驶动力,同时也开始发电,为启停电池进行充电,现有的启停蓄电池能量比较高,具有高储存能量密度,使用寿命长,但蓄电池在充电与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电池极组的温度过高,从而影响电池极组的工作效能和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冷却罩盖的铅酸启停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冷却罩盖的铅酸启停电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冷却罩盖的铅酸启停电池,包括散热壳体,所述散热壳体的左右两侧外壁均匀分布有凸块,所述散热壳体的壳体内腔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上套接有转动套筒,且转动套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叶片,所述散热壳体的顶部端面设置有封装凸块,所述散热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盖板,且散热盖板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散热壳体的内腔底部均匀分布有三组缓冲装置,三组所述缓冲装置均匀分布在移动板的底部,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均匀分布有三组立柱,相邻两组所述立柱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立柱的一侧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远离弹簧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散热盖板包括与散热壳体相连的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的顶部均匀分布有五组散热金属板,且散热金属板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相交替的散热孔,所述盖板本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封装凸块相配合的封装凹槽,所述盖板本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橡胶垫相匹配的卡槽,且卡槽设置于相对称封装凹槽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橡胶弹簧,所述橡胶弹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连接件,底部所述连接件的底部设置有与散热壳体相连的固定座,顶部所述连接件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块。
优选的,所述散热壳体为中空壳体,所述散热壳体的壳体内腔中部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上插接有转轴,所述散热壳体的壳体内腔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相交替的通风孔。
优选的,所述立柱为T形立柱,且移动板的顶部开设有与T形立柱相匹配的T形凹槽。
优选的,相邻两组所述立柱的内壁上设置有圆形固定块,且圆形固定块的外壁上开设有与弹簧内壁相配合的螺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通过将散热壳体设置为中空壳体,散热壳体的壳体内腔中部插接有转轴,转轴的外壁上通过转动套筒连接叶片,通过叶片的转动,进而加强蓄电池壳体内部的通风效果,散热壳体的内腔两侧内壁通过开设相交替的通风孔,有效的提高散热壳体内部的通风散热效果;
2、通过在散热盖板的顶部设置散热金属板,散热金属板的两侧外壁开设相交替的散热孔,便于散热金属板通过散热孔,提高散热壳体内部的散热效果,散热壳体与散热盖板结合处通过设置相配的封装凸块和封装凹槽,有效的提高散热壳体与散热盖板拆装过程中的定位效果,减少散热壳体与散热盖板拆装时间,提高拆装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散热壳体、2凸块、3转轴、4叶片、5封装凸块、6散热盖板、 61盖板本体、62散热金属板、63封装凸槽、64卡槽、7橡胶垫、8缓冲装置、 81橡胶弹簧、82连接件、83固定座、84支撑板、85橡胶块、9移动板、10 立柱、11弹簧、12移动块、13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冷却罩盖的铅酸启停电池,包括散热壳体1,散热壳体1的左右两侧外壁均匀分布有凸块2,散热壳体1的壳体内腔中部设置有转轴3,转轴3的外壁上套接有转动套筒,且转动套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叶片4,通过叶片4的转动,进而加强蓄电池壳体内部的通风效果,散热壳体1的顶部端面设置有封装凸块5,有效的提高散热壳体1与散热盖板6进行对接时的定位效果,散热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盖板6,且散热盖板6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橡胶垫7,有效的提高散热壳体1内腔蓄电池的固定效果,避免散热壳体1震动较大造成蓄电池与散热壳体1内壁发生碰撞,导致蓄电池受损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散热壳体1的内腔底部均匀分布有三组缓冲装置8,三组缓冲装置8均匀分布在移动板9的底部,有效的避免蓄电池在晃动过程中发生碰撞,并通过缓冲装置8提高蓄电池的缓冲效果,移动板9的顶部均匀分布有三组立柱10,相邻两组立柱10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弹簧11,弹簧11远离立柱10的一侧设置有移动块12,移动块12 远离弹簧11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垫13,便于通过移动板12对弹簧11进行挤压,进而使弹簧11进行压缩,并通过防滑垫13进行蓄电池固定,有效的避免散热壳体1在产生震动过程中造成蓄电池与蓄电池之间发生碰撞,影响蓄电池的实用安全性。
其中,散热盖板6包括与散热壳体1相连的盖板本体61,盖板本体61的顶部均匀分布有五组散热金属板62,且散热金属板62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相交替的散热孔,便于散热金属板62通过散热孔提高散热壳体1内部的散热效果,盖板本体6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封装凸块5相配合的封装凹槽63,有效的提高散热壳体1与散热盖板6拆装过程中的定位效果,减少散热壳体1 与散热盖板6拆装时间,提高拆装工作效率,盖板本体61的底部设置有与橡胶垫7相匹配的卡槽64,有效的提高橡胶块7与盖板本体61的连接稳定性,且卡槽64设置于相对称封装凹槽63的内侧;
缓冲装置8包括橡胶弹簧81,橡胶弹簧8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连接件 82,便于通过连接件82将橡胶弹簧81与固定座83和支撑板84进行安装固定,底部连接件82的底部设置有与散热壳体1相连的固定座83,顶部连接件 82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84,支撑板84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块85,有效的提高移动板9在上下移动时的缓冲效果;
散热壳体1为中空壳体,散热壳体1的壳体内腔中部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上插接有转轴3,便于转轴3进行安装同时提高转轴3的固定效果,散热壳体1的内腔两侧壁均开设有相交替的通风孔,有效的提高散热壳体1内部的通风散热效果;
立柱10为T形立柱,且移动板9的顶部开设有与T形立柱相匹配的T形凹槽,有效的提高立柱10与移动板9的连接稳定效果,避免弹簧11受力压缩时造成立柱10移动影响移动块12对蓄电池进行夹紧固定效率;
相邻两组立柱10的内壁上设置有圆形固定块,且圆形固定块的外壁上开设有与弹簧11内壁相配合的螺纹槽,有效的提高弹簧11在压缩复位时的固定效果,避免弹簧11与立柱10连接脱离影响移动块12和防滑垫13对蓄电池的固定防滑效果。
工作原理:该装置通过将散热盖板6与散热壳体1进行拆卸,并将外界蓄电池放入移动板9上相邻两组立柱10之间,进而通过移动块12的移动进行弹簧11的压缩,通过弹簧11的复位效果进而带动移动块12移动,并通过安装在移动块12上的防滑垫13进行蓄电池的夹紧和固定,有效的提高蓄电池的夹紧固定效果,移动板9的上开设与立柱10相配的T形槽,有效的提高立柱10与移动板9的连接稳定效果,避免弹簧11受力压缩时造成立柱10移动,影响移动块12对蓄电池进行夹紧固定效率,移动板9的底部均匀分布有三组缓冲装置8,进而通过在橡胶弹簧81上下两端设置连接件82,便于通过连接件82将橡胶弹簧81与固定座83和支撑板84进行安装固定,连接件82 的顶部连接支撑板84,支撑板84的顶部连接橡胶块85,进而在移动板9下移时通过橡胶块85减少移动板9下移时的震动,并通过橡胶弹簧81的压缩和复位,有效的提高移动板9在上下移动时的缓冲效果,盖板本体61的底部设置有与橡胶垫7相匹配的卡槽64,有效的提高橡胶块7与盖板本体61的连接稳定性,散热壳体1的壳体内腔中部插接有转轴3,转轴3的外壁通过转动套筒连接叶片4,通过叶片4的转动,进而加强蓄电池壳体内部的通风效果,散热壳体1的内腔两侧内壁通过开设相交替的通风孔,有效的提高散热壳体1 内部的通风散热效果,散热盖板6的顶部设置散热金属板62,散热金属板62 的两侧外壁开设相交替的散热孔,便于散热金属板62通过散热孔,提高散热壳体1内部的散热效果,散热壳体1与散热盖板6结合处通过设置相配的封装凸块5和封装凹槽63,有效的提高散热壳体1与散热盖板6拆装过程中的定位效果,减少散热壳体1与散热盖板6拆装时间,提高拆装工作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具有冷却罩盖的铅酸启停电池,包括散热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体(1)的左右两侧外壁均匀分布有凸块(2),所述散热壳体(1)的壳体内腔中部设置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外壁上套接有转动套筒,且转动套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叶片(4),所述散热壳体(1)的顶部端面设置有封装凸块(5),所述散热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盖板(6),所述散热盖板(6)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橡胶垫(7),所述散热壳体(1)的内腔底部均匀分布有三组缓冲装置(8),三组所述缓冲装置(8)均匀分布在移动板(9)的底部,所述移动板(9)的顶部均匀分布有三组立柱(10),相邻两组所述立柱(10)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远离立柱(10)的一侧设置有移动块(12),所述移动块(12)远离弹簧(11)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垫(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罩盖的铅酸启停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盖板(6)包括与散热壳体(1)相连的盖板本体(61),所述盖板本体(61)的顶部均匀分布有五组散热金属板(62),且散热金属板(62)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相交替的散热孔,所述盖板本体(6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封装凸块(5)相配合的封装凹槽(63),所述盖板本体(6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橡胶垫(7)相匹配的卡槽(64),且卡槽(64)设置于相对称封装凹槽(63)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罩盖的铅酸启停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8)包括橡胶弹簧(81),所述橡胶弹簧(8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连接件(82),底部所述连接件(82)的底部设置有与散热壳体(1)相连的固定座(83),顶部所述连接件(82)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84),所述支撑板(84)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块(8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罩盖的铅酸启停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体(1)为中空壳体,所述散热壳体(1)的壳体内腔中部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上插接有转轴(3),所述散热壳体(1)的壳体内腔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相交替的通风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罩盖的铅酸启停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0)为T形立柱,且移动板(9)的顶部开设有与T形立柱相匹配的T形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罩盖的铅酸启停电池,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所述立柱(10)的内壁上设置有圆形固定块,且圆形固定块的外壁上开设有与弹簧(11)内壁相配合的螺纹槽。
CN201821157101.XU 2018-07-20 2018-07-20 一种具有冷却罩盖的铅酸启停电池 Active CN2088897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57101.XU CN208889795U (zh) 2018-07-20 2018-07-20 一种具有冷却罩盖的铅酸启停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57101.XU CN208889795U (zh) 2018-07-20 2018-07-20 一种具有冷却罩盖的铅酸启停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89795U true CN208889795U (zh) 2019-05-21

Family

ID=66506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57101.XU Active CN208889795U (zh) 2018-07-20 2018-07-20 一种具有冷却罩盖的铅酸启停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897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4044A (zh) * 2019-11-11 2020-04-10 安徽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带有保护结构的铅酸蓄电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4044A (zh) * 2019-11-11 2020-04-10 安徽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带有保护结构的铅酸蓄电池
CN110994044B (zh) * 2019-11-11 2022-06-24 安徽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带有保护结构的铅酸蓄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72998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的固定箱装置
CN108461687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箱
CN205944158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强散热电池箱
CN208889795U (zh) 一种具有冷却罩盖的铅酸启停电池
CN10871159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蓄电池安装箱
CN208707430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动马达
CN208664986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的充电器
CN208385499U (zh) 一种具有减震防摔功能的铅酸启停电池
CN108859713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固定方法
CN109037541A (zh) 太阳能电动车用多功能电池容纳盒
CN209526185U (zh) 用于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
CN211350720U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散热电池结构
CN104051814A (zh) 纯电动大巴车镍氢电池组箱体散热结构
CN111731131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缆接线端冷却结构
CN108630857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模组壳体
CN110739492A (zh) 一种具有冷却罩盖的铅酸启停电池
CN113241258A (zh) 基于碳基电容模组的矿用电机车动力电源
CN208439099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散热结构
CN208460829U (zh) 一种组合式汽车锂电池装置
CN108649153A (zh) 锂离子电池模组结构
CN205429420U (zh) 车载纳米负离子发生器
CN207819635U (zh) 一种电动车用电机
CN213585477U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发电机
CN108400268A (zh) 锂离子电池模组结构
CN220754636U (zh) 一种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