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67460U - 注塑模具的早回机构 - Google Patents

注塑模具的早回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67460U
CN208867460U CN201821417548.6U CN201821417548U CN208867460U CN 208867460 U CN208867460 U CN 208867460U CN 201821417548 U CN201821417548 U CN 201821417548U CN 208867460 U CN208867460 U CN 2088674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jector retainner
retainner plate
male
top pillar
thim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1754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光
王玲
朱云凤
孟森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licon Lake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Silicon Lake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licon Lake College filed Critical Silicon Lake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82141754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674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674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674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早回机构,该早回机构包括若干顶针、顶柱和定距块,所述顶针一端固定连接于下顶针板,顶针另一端依次穿过上顶针板、公模板和公模仁且靠近但不突出于公模仁上的公型腔,所述顶柱一端固定连接于下顶针板,顶柱另一端依次穿过上顶针板和公模板,该顶柱的另一端朝向母模板方向突出于顶针的另一端,所述顶柱上套设有弹性件,该弹性件用于辅助顶柱的复位,合模时所述上顶针板和公模板之间设有定距块,所述定距块和下顶针板固定连接,且与公模板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用性强,成本投资很小,在满足注塑模具早回机构设计需求的基础上,提高了整体模具的利润竞争力。

Description

注塑模具的早回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早回机构,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早回机构。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注塑模具主要包括七大系统,分别为浇注系统、导向系统、成型系统、抽芯系统、顶出系统、冷却系统和排气系统,注塑件成型后,脱模时通常利用顶出系统中的顶针将成型件顶出脱模,然后再进行合模,目前经常发生合模时由于顶针没有及时复位而产生顶针被破坏或者模面被顶针刮伤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早回机构,该早回机构能够保证在合模过程中顶针不会接触到母模仁,从而保证了顶针和母模仁不会发生碰撞损伤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注塑模具的早回机构,该模具包括依序设置的下固定板、下顶针板、上顶针板、公模板和母模板,所述公模板内设有公模仁,所述公模仁上设有公型腔,所述母模板内设有母模仁,所述母模仁上设有母型腔,当公模板和母模板合模时,所述公型腔和母型腔拼接形成用于注塑件成型的封闭型腔,所述下顶针板和上顶针板固定连接,该早回机构包括若干顶针、顶柱和定距块,所述顶针一端固定连接于下顶针板,顶针另一端依次穿过上顶针板、公模板和公模仁且靠近但不突出于公模仁上的公型腔,所述顶柱一端固定连接于下顶针板,顶柱另一端依次穿过上顶针板和公模板,该顶柱的另一端朝向母模板方向突出于顶针的另一端,所述顶柱上套设有弹性件,该弹性件用于辅助顶柱的复位,所述上顶针板和公模板之间设有定距块,所述定距块和下顶针板固定连接,且合模时定距块与公模板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顶柱另一端抵靠于公模板和母模板合模时的母模板上。
优选地,所述公模板内设有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弹性件,该弹性件的一端顶靠于所述上顶针板,另一端顶靠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弹性件为强力弹簧。
优选地,所述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通过螺栓锁定。
优选地,所述顶柱为四个,分别固定于下顶针板的四个角端。
优选地,所述下固定板内设有顶块,开模时,该顶块能够推动下顶针板和上顶针板同时朝向母模板的方向移动直至定距块顶靠于公模板。
优选地,所述顶柱在顶块的推动下能够突出于公模板,所述顶针在顶块的推动下能够突出于公模仁并使得成型的注塑件从公模仁中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顶柱、定距块、顶柱上套设的弹簧以及顶针,上顶针板、下顶针板、顶柱、顶针和定距块为一运动整体,顶柱和顶针的一端都固定于下顶针板上,顶针的另一端刚好位于公模仁中公型腔的底部,而顶柱的另一端抵靠于母模板上,这样才能确保在合模时,母模板先触碰到顶柱,而不会与顶针接触,并保证顶针的早回位,从而防止了在母模板回位时,由于顶针没有及时回位而引起的顶针将母模仁成型面戳伤或者顶针被破坏的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用性强,成本投资很小,在满足注塑模具早回机构设计需求的基础上,提高了整体模具的利润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完全开模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合模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中:10-下固定板,11-顶块,20-下顶针板,30-上顶针板,31-顶针,32-顶柱,33-弹性件,34-定距块,40-公模板,41-公模仁,42-公型腔,50-母模板,51-母模仁,52-母型腔,60-注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注塑模具的早回机构,该模具包括依序设置的下固定板10、下顶针板20、上顶针板30、公模板40和母模板50,所述公模板40内设有公模仁41,所述公模仁上设有公型腔42,所述母模板50内设有母模仁51,所述母模仁上设有母型腔52,当公模板40和母模板50合模时,所述公型腔42和母型腔52拼接形成用于注塑件60成型的封闭型腔,所述下顶针板20和上顶针板30固定连接,该早回机构包括若干顶针31、顶柱32和定距块34,所述顶针31一端固定连接于下顶针板20,顶针另一端依次穿过上顶针板、公模板和公模仁且靠近但不突出于公模仁上的公型腔42,所述顶柱32一端固定连接于下顶针板20,顶柱另一端依次穿过上顶针板和公模板,该顶柱的另一端朝向母模板方向突出于顶针的另一端,所述顶柱32上套设有弹性件33,该弹性件用于辅助顶柱的复位,所述上顶针板30和公模板40之间设有定距块34,所述定距块和下顶针板20固定连接,且合模时定距块与公模板40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顶柱32、定距块34、顶柱上套设的弹簧以及顶针31,在完全合模时,上顶针板和公模板之间设有定距块34,定距块与公模板40之间的间距就是顶针顶出的距离,因此该间距要略大于公型腔的深度,从而使得顶针将注塑件完全顶出公模仁,确保注塑件顺利脱落至成品收集区;而顶柱的长度一定大于顶针的长度,即在完全合模时,顶柱朝向母模板突出于顶针,这样才能确保在合模时,母模板先触碰到顶柱,而不会与顶针接触,并保证顶针的早回位,从而防止了在母模板回位时,由于顶针没有及时回位而引起的顶针将母模仁成型面戳伤或者顶针被破坏的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用性强,成本投资很小,在满足注塑模具早回机构设计需求的基础上,提高了整体模具的利润竞争力。
所述顶柱32另一端抵靠于公模板和母模板合模时的母模板50上。公模板和母模板相互压合的面为平面,而在它们的中心位置具有凹槽分别用于嵌入公模仁和母模仁,公模仁和母模仁相互压合的面也为平面,且与公模板和母模板相互压合的面相齐平,在公模仁和母模仁的中心位置具有凹槽,分别为公型腔和母型腔,顶柱设在顶针四周的公模板内,顶柱和顶针的一端都固定于下顶针板20上,顶针的另一端刚好位于公模仁中公型腔的底部,而顶柱的另一端抵靠于母模板上,从而确保顶柱的另一端高出顶针的另一端,顶柱总是能够保护顶针避免和母模板相互接触。
所述公模板40内设有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弹性件,该弹性件的一端顶靠于所述上顶针板30,另一端顶靠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弹性件33为强力弹簧。顶柱外套设强力弹簧,合模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当顶柱朝向母模板方向运动时,弹簧被上顶针板和容置槽所压缩,当顶柱被母模板带动朝向下固定板10运动时,弹簧的恢复力也会迫使顶柱归位。弹簧的设置使得顶柱和顶针的运动能够平缓地进行,具有缓冲的作用,一方面保证注塑件脱模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保证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顺利的归位。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上顶针板30和下顶针板20通过螺栓锁定,所述顶柱32为四个,分别固定于下顶针板20的四个角端。所述下固定板10内设有顶块11,开模时,该顶块能够推动下顶针板和上顶针板同时朝向母模板的方向移动直至定距块顶靠于公模板,所述顶柱在顶块11的推动下能够突出于公模板,所述顶针在顶块11的推动下能够突出于公模仁并使得成型的注塑件从公模仁中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步骤如下:
步骤一:首次合模:如图1所示,将母模仁51、公模仁41分别嵌入母模板50和公模板40内,驱动母模板向公模板侧移动并与公模板合模,公模仁41和母模仁51形成用于注塑件60成型的封闭型腔;
步骤二:注塑:向封闭型腔内注入塑料,冷却后成型注塑件60;
步骤三:开模:母模板50在注塑机台的带动下朝向远离公模板40的方向运动,开模后,上顶针板30和下顶针板20在注塑机台顶块11的推动下朝向母模板50的方向运动,直至定距块34抵靠于公模板40上,此时弹性件33被压缩;弹性件的压缩量为顶针顶出的距离,亦即定距块与公模板底部之间的距离;
步骤四:脱模:如图3所示,注塑件60在顶针31的作用下脱离公模仁41,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到成品收集处,完成注塑件的脱模;
步骤五:再次合模:如图4所示,驱动母模板50向公模板40侧移动,母模板50首先碰触到顶柱32,顶柱在母模板50的作用力和弹性件33的恢复力共同作用下,向下固定板10移动直至归位,同时上顶针板30、下顶针板20和顶针31一起归位,母模板50和公模板40完成合模,准备再次注塑。
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注塑模具的早回机构,该模具包括依序设置的下固定板(10)、下顶针板(20)、上顶针板(30)、公模板(40)和母模板(50),所述公模板(40)内设有公模仁(41),所述公模仁上设有公型腔(42),所述母模板(50)内设有母模仁(51),所述母模仁上设有母型腔(52),当公模板(40)和母模板(50)合模时,所述公型腔(42)和母型腔(52)拼接形成用于注塑件(60)成型的封闭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顶针板(20)和上顶针板(30)固定连接,该早回机构包括若干顶针(31)、顶柱(32)和定距块(34),所述顶针(31)一端固定连接于下顶针板(20),顶针另一端依次穿过上顶针板、公模板和公模仁且靠近但不突出于公模仁上的公型腔(42),所述顶柱(32)一端固定连接于下顶针板(20),顶柱另一端依次穿过上顶针板和公模板,该顶柱的另一端朝向母模板方向突出于顶针的另一端,所述顶柱(32)上套设有弹性件(33),该弹性件用于辅助顶柱的复位,所述上顶针板(30)和公模板(40)之间设有定距块(34),所述定距块和下顶针板(20)固定连接,且合模时定距块与公模板(40)之间具有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的早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柱(32)另一端抵靠于公模板和母模板合模时的母模板(5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的早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板(40)内设有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弹性件(33),该弹性件的一端顶靠于所述上顶针板(30),另一端顶靠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弹性件(33)为强力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的早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针板(30)和下顶针板(20)通过螺栓锁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的早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柱(32)为四个,分别固定于下顶针板(20)的四个角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的早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板(10)内设有顶块(11),开模时,该顶块能够推动下顶针板和上顶针板同时朝向母模板的方向移动直至定距块顶靠于公模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模具的早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柱在顶块(11)的推动下能够突出于公模板,所述顶针在顶块(11)的推动下能够突出于公模仁并使得成型的注塑件从公模仁中脱落。
CN201821417548.6U 2018-08-31 2018-08-31 注塑模具的早回机构 Active CN2088674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7548.6U CN208867460U (zh) 2018-08-31 2018-08-31 注塑模具的早回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7548.6U CN208867460U (zh) 2018-08-31 2018-08-31 注塑模具的早回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67460U true CN208867460U (zh) 2019-05-17

Family

ID=66466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17548.6U Active CN208867460U (zh) 2018-08-31 2018-08-31 注塑模具的早回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674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6376A (zh) * 2018-08-31 2018-12-18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注塑模具的早回机构及其早回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6376A (zh) * 2018-08-31 2018-12-18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注塑模具的早回机构及其早回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16376A (zh) 注塑模具的早回机构及其早回方法
CN208867460U (zh) 注塑模具的早回机构
CN201900698U (zh) 解决成型倒钩的脱模机构
CN203063063U (zh) 二次推出的模具
CN202129888U (zh) 模具
CN104972620A (zh) 注塑模具塑件侧边上下内倒扣脱模机构
CN202572829U (zh) 注塑模具
CN203357823U (zh) 一种模具的顶出结构
CN201800201U (zh) 一种强脱模模具
CN201931567U (zh) 一种塑料模具的斜顶顶针顶出结构
CN201848973U (zh) 注塑模具
CN212795716U (zh) 一种斜顶出模具
CN202607983U (zh) 注塑模具斜楔滑板式二次脱模机构
CN212147378U (zh) 注塑模具的直顶内抽芯机构
CN210047017U (zh) 一种具有倒扣行位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09224479U (zh) 简易行位二次抽芯机构
CN201120682Y (zh) 一种塑胶模具
CN107088994A (zh) 一种注塑模具斜顶抽芯的辅助脱模装置
CN209552363U (zh) 一种新型切除浇口的机构
CN202293217U (zh) 斜滑块机构
CN202219553U (zh) 前模斜顶结构
CN201287444Y (zh) 铅酸蓄电池塑槽的注塑模具
CN206011603U (zh) 一种防止滑块和顶杆相撞的结构
CN207696969U (zh) 一种具有内抽芯功能的注塑模具
CN218429723U (zh) 一种塑料模具二次顶出斜抽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