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27525U - 一种连接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27525U
CN208827525U CN201821278198.XU CN201821278198U CN208827525U CN 208827525 U CN208827525 U CN 208827525U CN 201821278198 U CN201821278198 U CN 201821278198U CN 208827525 U CN208827525 U CN 2088275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bracket
connecting plate
mounting hole
hole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7819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扶原放
马东宇
兰占龙
张士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7819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275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275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275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支架,包括首尾依次相连接的第一连接端、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端和第三连接板;且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均设有与压缩机相固定的第一安装孔以及与减速机相固定的第二安装孔;且连接支架的两侧分别与待安装的压缩机和减速机相匹配。由上述内容可知,连接架的设计较为简单,材料利用率较高;且与压缩机相固定的第一安装孔和与减速机相固定的第二安装孔均设置于同一连接端,即为整体设计,因此,能够提高压缩机与减速机之间载荷的传递,保证了连接支架的使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连接支架。
背景技术
汽车的NVH性能指的是一种检验车辆噪声、振动及声振粗糙度的重要指标。为保证整车的NVH性能,电动汽车通常将空调压缩机集成在动力总成上,并通过连接支架实现连接。传统设计中将连接支架设计为铸造的实体结构,使用时将连接支架一侧固定于减速机8,另一侧固定于压缩机7。在车辆静止或行驶过程中,压缩机所产生的各种载荷会通过连接支架刚性传递至减速机。
就现有技术而言,市面上的连接支架12多为平板结构设计,过于粗放,外形欠佳,连接支架的材料利用率较低,材料分配不合理;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支架的结构设计和承载强度不理想,容易出现振动过大和疲劳失效的问题。请参见图4-图5。
因此,如何在保证连接支架承载强度的前提下,优化其材料的利用率,是现阶段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支架,该连接支架能够在保证连接支架承载强度的前提下,优化其材料的利用率,解决了现阶段该领域的难题。
一种连接支架,包括首尾依次相连接的第一连接端、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端和第三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支架的两侧分别与待安装的压缩机和减速机相匹配;且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第三连接端均设有与所述压缩机相固定的第一安装孔以及与所述减速机相固定的第二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端、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端和第三连接板,两两相交接的位置均为圆角的设计。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支架,所述第二安装孔为沉台孔。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支架,所述第一安装孔为圆台孔。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支架,所述第二安装孔为螺栓过孔。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支架,所述第一安装孔为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支架,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减重孔。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支架,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设有减重孔。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厚度范围均在3.5mm-4.5mm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支架,所述圆台孔的高度为其公称直径的2-3倍。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连接支架,包括首尾依次相连接的第一连接端、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端和第三连接板;且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均设有与压缩机相固定的第一安装孔以及与减速机相固定的第二安装孔;且连接支架的两侧分别与待安装的压缩机和减速机相匹配。由上述内容可知,连接架的设计较为简单,材料利用率较高;且与压缩机相固定的第一安装孔和与减速机相固定的第二安装孔均设置于同一连接端,即为整体设计,因此,能够提高压缩机与减速机之间载荷的传递,保证了连接支架的使用强度。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连接支架,能够在保证连接支架承载强度的前提下,优化其材料的利用率,解决了现阶段该领域的难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支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支架的轴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支架装配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连接支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连接支架装配的示意图。
图1-图5中:
第一连接端—1、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端—3、第二连接板—4、第三连接端—5、第三连接板—6、压缩机—7、减速机—8、第一安装孔—9、第二安装孔—10、减重孔—11、连接支架—1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连接支架,该连接支架能够在保证连接支架承载强度的前提下,优化其材料的利用率,解决了现阶段该领域的难题。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连接支架,请参见图1-图3;包括首尾依次相连接的第一连接端1、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端3、第二连接板4、第三连接端5和第三连接板6;且第一连接端1、第二连接端3和第三连接端5均设有与压缩机7相固定的第一安装孔9以及与减速机8相固定的第二安装孔10;且连接支架12的两侧分别与待安装的压缩机7和减速机8相匹配。由上述内容可知,连接架的设计较为简单,材料利用率较高;且与压缩机7相固定的第一安装孔9和与减速机8相固定的第二安装孔10均设置于同一连接端,即为整体设计,因此,能够提高压缩机7与减速机8之间载荷的传递,保证了连接支架的使用强度。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连接支架,能够在保证连接支架承载强度的前提下,优化其材料的利用率,解决了现阶段该领域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连接支架,第一连接端1、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端3、第二连接板4、第三连接端5和第三连接板6,两两相交接的位置均为圆角的设计,以避免应力集中;具体请详见图1,连接支架上不存在死角,均为工艺圆角设计,避免出现应力集中,进一步提高本连接支架的承载强度。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连接支架,第二安装孔10为沉台孔,第一安装孔9为圆台孔,该设计能够提高连接支架的承载强度,同时提高连接支架安装的可靠性,避免出现安装失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连接支架,第二安装孔10为螺栓过孔,第一安装孔9为螺纹孔;该设计便于连接支架的拆装,提高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连接支架,第二连接板4上设有减重孔11,第三连接板6上设有减重孔11;该设计能够在不影响连接支架承载强度的前提下,满足其轻量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连接支架,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4和第三连接板6的厚度范围均在3.5mm-4.5mm之间,以4mm为益,以保证承载强度和轻量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连接支架,圆台孔的高度为其公称直径的2-3倍,以2.5倍为益,以保证螺栓的旋进长度,提高连接支架安装的稳固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首尾依次相连接的第一连接端(1)、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端(3)、第二连接板(4)、第三连接端(5)和第三连接板(6);且所述连接支架(12)的两侧分别与待安装的压缩机(7)和减速机(8)相匹配;且所述第一连接端(1)、所述第二连接端(3)和所述第三连接端(5)均设有与所述压缩机(7)相固定的第一安装孔(9)以及与所述减速机(8)相固定的第二安装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1)、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端(3)、第二连接板(4)、第三连接端(5)和第三连接板(6),两两相交接的位置均为圆角的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0)为沉台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9)为圆台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0)为螺栓过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9)为螺纹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4)上设有减重孔(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板(6)上设有减重孔(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所述第二连接板(4)和所述第三连接板(6)的厚度范围均在3.5mm-4.5mm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孔的高度为其公称直径的2-3倍。
CN201821278198.XU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连接支架 Active CN2088275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8198.XU CN208827525U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连接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8198.XU CN208827525U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连接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27525U true CN208827525U (zh) 2019-05-07

Family

ID=66308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78198.XU Active CN208827525U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连接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275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54307A (zh) 动车组车体及其内风挡安装结构
CN208827525U (zh) 一种连接支架
CN207106606U (zh) 一种转向器支架
CN208749439U (zh) 客车排气系统的发动机后处理器总成固定装置
CN209258231U (zh) 汽车副车架
CN203766489U (zh) 车用散热器支承系统
CN205871716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悬置支架及汽车
CN204250168U (zh) 汽车的横梁总成及汽车
CN204572394U (zh) 降噪减振活塞式压缩机
CN215370697U (zh) 适用于小众车型的卡钳罩安装结构
CN208411398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右悬置支架
CN208021174U (zh) 一种后悬置结构及汽车
CN209430723U (zh) 一种汽车及变速箱
EP3647152A1 (en) Coupler
CN201943818U (zh) 带有冷却水接管的发动机吊耳
CN211121981U (zh) 一种发动机简易测试台架
CN205186168U (zh) 一种转向架轴箱连接结构
CN205468542U (zh) 一种变速箱悬置减震降噪本体支架
CN209320705U (zh) 一种弯管式变速箱辅助支撑
CN203442395U (zh) 一种可固定安装的联接弯头
CN108859724A (zh) 一种重型卡车动力总成变速箱悬置固定结构
CN204526812U (zh) 燃油箱支架及汽车
CN202952814U (zh) 汽车排气系统用橡胶吊耳装置
CN209025731U (zh) 汽车消声器支架
CN209382103U (zh) 一种仪表板加强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