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50780U - 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50780U
CN208750780U CN201821299561.6U CN201821299561U CN208750780U CN 208750780 U CN208750780 U CN 208750780U CN 201821299561 U CN201821299561 U CN 201821299561U CN 208750780 U CN208750780 U CN 208750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cabin
cooking device
food cooking
pas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995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函
倪一函
马俊旭
杨威
周锐
林金城
王海彬
徐少波
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i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i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995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50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50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50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包括:托架,托架被配置为能放置至少一个餐盒;炉盘,用于将餐盒内的食物加热熟化;舱壳组件,与炉盘匹配以在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托架和餐盒的舱室;自动进出舱模块,被配置为带动托架自动进出舱室。不但热源与餐盒分离,利于清洗维护,便于设置起锅结构,而且一次操作可加热多个餐盒,极大地提高了出菜效率。此外,托架可自动进出舱室,自动化程度高。

Description

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自动烹饪装置存在共同的缺陷,使用同一个锅先后烹饪多种食物,即一锅多用,存在结构复杂、需要洗锅等缺陷,而且用户体验不高,不利于公共场合的使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有技术提出了加热熟化食物的机构,包括灶体总成、锅体和起锅结构,锅体为分体式锅,该分体式锅包括第一容器锅和第二容器锅;灶体总成包括用于放置第一容器锅的第一容器灶体和用于放置第二容器锅的第二容器灶体;第一容器灶体和第二容器灶体的敞口对合形成闭合的灶体总成。但现有技术方案存在缺陷,例如:灶体结构过于复杂,热源、起锅结构集成设置在灶体上,在高温条件下,控制器件、传感器容易损坏,导致起锅结构容易损坏,严重情况下甚至烧毁电机,而且难以清洁维护;现有技术中每次只能烹饪一个餐盒内的食物,出餐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用于解决前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地,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包括:
托架,所述托架被配置为能放置至少一个餐盒;
炉盘,用于将餐盒内的食物加热熟化;
舱壳组件,与所述炉盘匹配以在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托架和餐盒的舱室;
自动进出舱模块,被配置为带动所述托架自动进出所述舱室。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进出舱模块包括直线移动机构,所述直线移动机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托架。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直线移动机构包括活动齿条、第一齿轮和第一转动驱动,所述活动齿条形成所述直线移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活动齿条传动连接所述托架以能够带动所述托架沿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活动齿条啮合,所述第一转动驱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使所述第一齿轮能够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活动齿条沿直线方向移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被配置为带动所述托架上下翻转。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齿条包括固定连接的齿条本体和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具有贯穿上下两端的开口;
所述托架的侧方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舱壳组件的内侧具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容纳所述连接件;
所述环形槽具有缺口,所述卡接部设置在所述缺口内,使所述连接件转动到所述卡接部的开口内时,所述活动齿条能由所述卡接部带动所述托架进出所述舱室。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舱壳组件包括用于打开所述舱室的舱门,以及用于打开和/或关闭所述舱门的自动门控机构。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直线移动机构的数量为一个,设置在所述托架的一侧;
或者,所述直线移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托架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用于同步带动所述托架进出所述舱室。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二转动驱动、主动轮、从动轮和同步带,所述同步带啮合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所述第二转动驱动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主动轮,所述托架上固定有转轴,所述从动轮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使得所述第二转动驱动的输出轴转动时,能够依次经所述主动轮、所述同步带、所述从动轮、所述转轴传动后带动所述托架上下翻转。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炉盘为电陶炉;
或者,所述炉盘为微波炉;
或者,所述炉盘为电磁炉,所述托架被配置为具有导热特性,且所述托架包括在所述盘状电磁炉作用下发热的铁片或铁合金片。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托架内具有多个用于放置餐盒的凹槽,所述凹槽与餐盒一一对应,所述舱壳组件内具有内壳,所述内壳与所述托架配合以包围所述餐盒。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包括:托架,托架被配置为能固定至少一个餐盒;用于将餐盒内的食物加热熟化;舱壳组件,与炉盘匹配以在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托架和餐盒的舱室。由此,本实用新型中餐盒与热源分离,不但利于清洗维护,而且便于设置起锅结构。此外,一次操作可加热多个餐盒,极大地提高了出菜效率。
而且还包括自动进出舱模块,被配置为带动托架自动进出舱室。由此,放置餐盒的托架能够自动进出舱,提高了食物烹饪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和用户体验。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的第一斜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活动齿条;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隐藏部分舱壳组件后的斜视图;
图5是图4中B处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的托架与部分舱壳组件的局部爆炸图;
图7是图6中C处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
2-餐盒;
101-炉盘;
102-舱壳组件;
1021-舱门;
103-安装架;
104-第二转动驱动;
105-同步带;
106-活动齿条;
1061-卡接部;
1062-开口;
1063-齿条本体;
107-从动轮;
108-第二转动驱动;
109-第三转动驱动;
110-转轴;
111-主动轮;
112-第一齿轮;
113-第二齿轮;
115-内壳;
116-环形槽;
117-连接件;
119-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实用新型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
在下文中,可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或”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定义,“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是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需要理解的是,文中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1,用于将餐盒2内的食物加热熟化。如图1、图2、图4-图6所示,该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1,包括托架119、炉盘101、舱壳组件102和自动进出舱模块。
其中,托架119被配置为能放置至少一个餐盒2。作为一种优选的托架119,其为抽板式结构,可以如抽屉一样在导轨上推拉,该抽板式结构的托架119内具有多个用于放置餐盒2的凹槽,凹槽与餐盒2一一对应,即每个凹槽可以放置一个餐盒2。优选地,该抽板式结构的托架119可由板件弯折、变形、冲压等工艺形成。
本实施例中,炉盘101用于将餐盒2内的食物加热熟化。优选地,炉盘101设置在托架119的旁侧。
作为第一种优选的炉盘101,炉盘101为电陶炉。当炉盘101为电陶炉时,托架119被配置为具有导热特性,其导热特性优选来自其材质组成的导热特性,例如托架119为铝合金板结构。
作为第二种优选的炉盘101,炉盘101为微波炉。
作为第三种优选的炉盘101,炉盘101为电磁炉。当炉盘101为电磁炉时,托架119优选包括在盘状电磁炉作用下发热的铁片或铁合金片。
本实施例中,舱壳组件102与炉盘101匹配以在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托架119和餐盒2的舱室。作为一种优选的舱壳组件102,其由围绕托架119顶部、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的壳体构成,其中,有些壳体连续跨越托架119的侧部方向,且这些壳体中的至少一部分优选可拆卸连接。例如,如图1、图4所示,左右两侧均为圆盘形侧板形成的舱壳,托架119的顶部具有弧形顶壳,弧形顶壳不仅位于托架119顶部,还延伸到托架119的前后两侧。
优选地,舱壳组件102的至少部分区域的舱壳具有多层壳体。
优选地,舱壳组件102包括保温层。
本实施例中,自动进出舱模块被配置为带动托架119自动进出舱室。作为一种优选的自动进出舱模块,自动进出舱模块包括直线移动机构,直线移动机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托架119。由此,托架119以直线移动的方式进出舱室。需要说明的是,自动进出舱模块包括直线移动机构仅是列举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除直线移动外,自动进出舱模块还可以包括转动移动机构、转动移动机构与直线移动机构的组合或者其他移动托架119的机构。本实施例中不再进一步叙述。
作为一种优选的直线移动机构,直线移动机构包括活动齿条106、第一齿轮112和第一转动驱动108。其中,活动齿条106传动连接托架119以能够带动托架119沿直线方向移动。具体地,在二者之间无其它移动的情况下,二者固定连接,在二者之间有其它移动的情况下,二者之间可活动连接,只要活动齿条106可以直线移动带动托架119进出舱室即可。第一齿轮112与活动齿条106啮合,第一转动驱动108传动连接第一齿轮112以带动第一齿轮112转动,使第一齿轮112能够转动进而带动活动齿条106沿直线方向移动。具体地,舱壳组件102的外部固定有支撑架,第一转动驱动108固定在支撑架上,第一齿轮112套设在转动驱动的输出轴上。
其中,作为一种优选的第一转动驱动108,其包括电机和减速箱。电机的外壳固定连接减速箱的外壳,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减速箱的输入轴,第一齿轮112套设在减速箱的输出轴上,减速箱的外壳通过安装架103固定连接外部机架或者舱壳组件102。当第一转动驱动108输出转动给第一齿轮112时,第一齿轮112转动,带动活动齿条106直线移动,由于活动齿条106固定连接托架119,使得托架119也直线移动,由此可带动托架119自动进出舱室。
本实施例中,直线移动机构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设置在托架119的一侧。或者,直线移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如图4所示),托架119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用于同步带105动托架119进出舱室。
优选地,还包括翻转机构,翻转机构被配置为带动托架119上下翻转。由于翻转机构可以带动托架119上下翻转,使得餐盒2内的食物在加热过程中能够翻转,便于食物均匀受热,防止粘锅。
作为一种优选的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包括第二转动驱动104、主动轮111、从动轮107和同步带105。其中,同步带105啮合主动轮111和从动轮107,第二转动驱动104的输出轴连接主动轮111,托架119上固定有转轴110,从动轮107套设在转轴110上,使得第二转动驱动104的输出轴转动时,能够依次经主动轮111、同步带105、从动轮107、转轴110传动后带动托架119上下翻转。
其中,作为一种优选的第二转动驱动104,其包括电机和减速箱。电机的外壳固定连接减速箱的外壳,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减速箱的输入轴,减速箱的输出轴连接主动轮111,减速箱的外壳通过安装架103固定连接外部机架或者舱壳组件102。
优选地,如图3、图5和图7所示,活动齿条106包括固定连接的齿条本体1063和卡接部1061,卡接部1061具有贯穿上下两端的开口1062。托架119的侧方设置有连接件117,舱壳组件102的内侧具有环形槽116,环形槽116容纳连接件117。环形槽116具有缺口,卡接部1061设置在缺口内,使连接件117转动到卡接部1061的开口1062内时,活动齿条106能由卡接部1061带动托架119进出舱室。具体地,当连接件117转动到卡接部1061的开口1062内时,若活动齿条106发生直线移动,卡接部1061会接触连接件117并通过连接件117带动托架119同步移动进而自动进出舱室。当第一转动驱动108未启动而第二转动驱动104启动时,托架119在舱室内上下翻转,此时连接件117在环形槽116内绕托架119的转动轴线公转,由于环形槽116具有缺口,卡接部1061设置在缺口内,卡接部1061本身具有开口1062,因而不会对托架119的上下翻转形成干涉。
进一步优选,连接件117由连接轴和套设在连接轴上的滚动体构成(例如滚动轴承),连接轴固定连接托架119,滚动体位于环形槽116内。当滚动体在环形槽116内绕托架119的转动轴线公转时,其自身也可以绕连接轴自转,降低了与环形槽116槽壁的摩擦和噪音。
优选地,舱壳组件102包括用于打开舱室的舱门1021,以及用于打开和/或关闭舱门1021的自动门控机构。具体而言,自动门控机构可以实现自动打开、关闭舱门1021中的一种功能,或者可以实现自动打开、关闭舱门1021中的两种种功能。进一步优选,如图1和图2所示,舱门1021位于舱壳组件102的前侧,舱门1021与舱壳组件102左右两侧的壳体分别铰接。作为一种优选的门控机构,其包括第三转动驱动109,例如电机、减速机,和传动结构,例如第二齿轮113,减速机的输出轮啮合第二齿轮113。当电机启动时,经减速机减速、传动结构转动,带动舱门1021转动,进而关闭或者打开舱门1021。
优选地,舱壳组件102内具有内壳115,内壳115与托架119配合以包围餐盒2。进一步优选,内壳115上设置有用于供托架119直线移动的导轨。
本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1包括:托架119,托架119被配置为能固定至少一个餐盒2;用于将餐盒2内的食物加热熟化;舱壳组件102,与炉盘101匹配以在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托架119和餐盒2的舱室。由此,本实施例中餐盒2与热源分离,不但利于清洗维护,而且便于设置起锅结构。此外,一次操作可加热多个餐盒2,极大地提高了出菜效率。
而且还包括自动进出舱模块,被配置为带动托架119自动进出舱室。由此,放置餐盒2的托架119能够自动进出舱,提高了食物烹饪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和用户体验。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实用新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架,所述托架被配置为能放置至少一个餐盒;
炉盘,用于将餐盒内的食物加热熟化;
舱壳组件,与所述炉盘匹配以在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托架和餐盒的舱室;
自动进出舱模块,被配置为带动所述托架自动进出所述舱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进出舱模块包括直线移动机构,所述直线移动机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托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移动机构包括活动齿条、第一齿轮和第一转动驱动,所述活动齿条形成所述直线移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活动齿条传动连接所述托架以能够带动所述托架沿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活动齿条啮合,所述第一转动驱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使所述第一齿轮能够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活动齿条沿直线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被配置为带动所述托架上下翻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齿条包括固定连接的齿条本体和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具有贯穿上下两端的开口;
所述托架的侧方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舱壳组件的内侧具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容纳所述连接件;
所述环形槽具有缺口,所述卡接部设置在所述缺口内,使所述连接件转动到所述卡接部的开口内时,所述活动齿条能由所述卡接部带动所述托架进出所述舱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壳组件包括用于打开所述舱室的舱门,以及用于打开和/或关闭所述舱门的自动门控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移动机构的数量为一个,设置在所述托架的一侧;
或者,所述直线移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托架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用于同步带动所述托架进出所述舱室。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二转动驱动、主动轮、从动轮和同步带,所述同步带啮合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所述第二转动驱动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主动轮,所述托架上固定有转轴,所述从动轮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使得所述第二转动驱动的输出轴转动时,能够依次经所述主动轮、所述同步带、所述从动轮、所述转轴传动后带动所述托架上下翻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盘为电陶炉;
或者,所述炉盘为微波炉;
或者,所述炉盘为电磁炉,所述托架被配置为具有导热特性,且所述托架包括在所述盘状电磁炉作用下发热的铁片或铁合金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内具有多个用于放置餐盒的凹槽,所述凹槽与餐盒一一对应,所述舱壳组件内具有内壳,所述内壳与所述托架配合以包围所述餐盒。
CN201821299561.6U 2018-08-13 2018-08-13 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 Active CN208750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99561.6U CN208750780U (zh) 2018-08-13 2018-08-13 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99561.6U CN208750780U (zh) 2018-08-13 2018-08-13 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50780U true CN208750780U (zh) 2019-04-16

Family

ID=66079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99561.6U Active CN208750780U (zh) 2018-08-13 2018-08-13 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5078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2491A (zh) * 2020-03-21 2020-07-10 深圳市邂逅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贩卖机和自动微波炒菜的方法
WO2023019837A1 (zh) * 2021-08-19 2023-02-23 深圳市微厨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腔体、发热舱和炒菜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2491A (zh) * 2020-03-21 2020-07-10 深圳市邂逅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贩卖机和自动微波炒菜的方法
WO2023019837A1 (zh) * 2021-08-19 2023-02-23 深圳市微厨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腔体、发热舱和炒菜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50780U (zh) 带自动进出舱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
CN103892696A (zh) 智能烹饪设备
US4114523A (en) Oscillatory drive means for a rotisserie spit
CN106235899A (zh) 防烫伤式电烤箱
CN209595497U (zh) 灶体及具有其的炒菜机
CN108552934A (zh) 食物加热熟化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05852659B (zh) 全开式空气炸锅
US3633491A (en) Drive means for a rotisserie spit
CN203970059U (zh) 智能烹饪设备
CN209547778U (zh) 具有移动炉盘的食物加热熟化装置
CN208988497U (zh) 多餐盒式食物加热熟化装置
CN209360387U (zh) 具有弹性支撑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
CN209547760U (zh) 具有颠锅模块的食物烹饪装置
CN208339364U (zh) 一种灶体
CN205431784U (zh) 一种食品加工烤炉
CN208988462U (zh) 组合式食物烹饪装置
WO2022193476A1 (zh) 一种自动炒菜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0983811Y (zh) 自动恒温烤红薯机
CN208750778U (zh) 复合式自动烹饪装置
CN210989617U (zh) 一种组合锅具及采用其的烹饪装置
CN208859659U (zh) 高频电磁式自动烹饪装置
CN110393430A (zh) 一种组合锅具及采用其的烹饪装置
CN205585868U (zh) 双温区电烤盘
CN203564127U (zh) 食用烘烤箱
CN103542433A (zh) 微波炉转盘驱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