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90410U - 热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90410U
CN208690410U CN201821544370.1U CN201821544370U CN208690410U CN 208690410 U CN208690410 U CN 208690410U CN 201821544370 U CN201821544370 U CN 201821544370U CN 208690410 U CN208690410 U CN 208690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board
longitudinal direction
block
transmission mechanism
power appl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443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谌腾龙
王晓
占腾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443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90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90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90410U/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6962 priority patent/WO2020057633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压装置,其包括多个加热板组件、导轨、动力施加机构以及传动机构。多个加热板组件沿纵向排列,各加热板组件包括:加热板;两个支撑块,分别固定于加热板的横向的两端,各支撑块设有沿纵向贯通的导槽。导轨设置于多个加热板组件的横向的两侧,穿过各加热板组件的对应的支撑块的导槽。传动机构连接于动力施加机构以在动力施加机构的驱动下沿纵向往复运动,传动机构设置于多个加热板组件的横向的两侧,连接于各加热板组件的对应的支撑块以能够带动各支撑块沿导轨往复运动并使各加热板组件沿导轨运动,且传动机构能够相对动力施加机构沿纵向移动以调节相邻两个加热板组件之间的距离。实现各个加热板单独运动来压紧袋型二次电池。

Description

热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袋型二次电池化成热压过程中,因为热压装置靠外侧的加热板的压力层层推进内侧的加热板来压紧相邻两个加热板之间的袋型二次电池,且各加热板在装配设计时考虑到运动自由度的因素为防止压紧过程中卡死,仅需从加热板的上侧的两端固定即可,但是这种固定方式在热压运动过程中,会发生倾斜,不能确保加热板运动过程中的垂直度;所以袋型二次电池热压的工艺过程实际上是袋型二次电池在加热板压力的作用下从非垂直状态挤压到无限接近垂直状态的过程,由此袋型二次电池在此过程中会产生皱痕,且加热板层层推进的压紧方式会放大并累积袋型二次电池间平面度、平行度的误差从而造成更多的袋型二次电池产生皱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压装置,其能够确保各加热板组件在运动过程中的垂直度,避免由于加热板组件倾斜所引起的袋型二次电池起皱问题;且能够实现各个加热板单独运动来压紧袋型二次电池,避免采用多个加热板层层推进的压紧方式而造成多个袋型二次电池在热压过程中的相互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压装置,其包括多个加热板组件、导轨、动力施加机构以及传动机构。多个加热板组件沿纵向排列,各加热板组件包括:加热板;以及两个支撑块,分别固定于加热板的横向的两端,各支撑块设有沿纵向贯通的导槽。导轨设置于多个加热板组件的横向的两侧,穿过各加热板组件的对应的支撑块的导槽。传动机构连接于动力施加机构以在动力施加机构的驱动下沿纵向往复运动,传动机构设置于多个加热板组件的横向的两侧,连接于各加热板组件的对应的支撑块以能够带动各支撑块沿导轨往复运动并使各加热板组件沿导轨运动,且传动机构能够相对动力施加机构沿纵向移动以调节相邻两个加热板组件之间的距离。
在一实施例中,传动机构能够相对动力施加机构沿纵向伸缩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传动机构能够相对动力施加机构沿纵向以弹性伸缩的方式滑动。
在一实施例中,传动机构以多个设置,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块体、第二块体以及弹簧组件。第一块体设有:固定部,连接于动力施加机构以在动力施加机构的驱动下沿纵向往复运动;凸台部,连接于固定部并从固定部向横向凸出,凸台部设有:收容槽,沿纵向的一侧以及横向的一侧均开口;第一定位孔,位于凸台部的与收容槽的纵向开口相对的一侧并连通于收容槽。第二块体设有:主体部,与第一块体的凸台部滑动配合,连接于对应的支撑块以能够带动对应的支撑块沿导轨运动,主体部包括:容置空间,容置空间面对收容槽的一侧开口且沿纵向的两侧开口,容置空间收容第一块体的凸台部;以及定位凸部,设置于主体部的纵向开口的一侧且设有第二定位孔。弹簧组件收容于收容槽内,弹簧组件包括:导轴,一端固定在第一定位孔,另一端定位在第二定位孔以使定位凸部能够沿导轴移动;弹簧,穿设于导轴并位于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之间,以使能够沿导轴移动的定位凸部压缩或释放导轴上的弹簧。
在一实施例中,各支撑块包括:本体部;凸棱,位于本体部的纵向的两侧并从本体部沿横向突出。第二块体还包括:两个臂部,连接于主体部并面向对应的支撑块的凸棱突出;其中,相邻两个加热板组件中的相邻两个支撑块的相邻两个凸棱位于对应的传动机构的第二块体的两个臂部之间且各臂部能够带动对应的支撑块沿纵向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各传动机构的第一块体的固定部包括沿纵向贯通的螺孔。动力施加机构包括:电机;丝杆,设置于多个加热板组件的横向的两侧并穿设于对应的传动机构的固定部的螺孔,丝杆连接于电机并在电机的带动下作旋转运动以带动对应的传动机构的固定部沿丝杆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动力施加机构包括:电机;丝杆,设置于多个加热板组件的横向的两侧并连接于电机;连接块,设有:连接螺孔,对应的丝杆穿设于连接螺孔中;以及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于连接块上,对应的传动机构固定连接于固定板的另一侧;其中,丝杆在电机的带动下作旋转运动并带动连接块沿丝杆移动,连接块直接带动固定板和多个传动机构一起移动,传动机构的第二块体的臂部带动加热板组件沿导轨移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传动机构能够相对动力施加机构沿纵向以连杆铰接方式伸缩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块,锁定于对应的支撑块;驱动架,包括多个连接杆,多个连接杆沿纵向交叉铰接形成能够沿纵向伸缩的多个依次铰接的菱形铰接四连杆结构,驱动架的纵向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动力施加机构以使多个连接的菱形铰接四连杆结构沿纵向伸缩移动;多对滑杆,各对滑杆中的每个滑杆的一端固定于驱动架的对应的菱形铰接四连杆结构的高向的交叉处,另一端连接于固定块以使固定块沿纵向运动进而带动对应的支撑块沿导轨运动,以使相邻两个加热板组件相对靠近或远离。
在一实施例中,动力施加机构包括电机,驱动架的纵向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热压装置通过支撑块的设置保证了各加热板组件在运动过程中的垂直度,有效地避免了由于加热板组件倾斜所引起的袋型二次电池起皱问题;此外,实现了各个加热板单独运动来压紧袋型二次电池,避免了采用多个加热板层层推进的压紧方式而造成多个袋型二次电池在热压过程中的相互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压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压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压装置的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图1至图3的热压装置的加热板组件的立体图。
图5是图1的部分组成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5的组装图。
图7是图2的部分组成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图7的组装图。
图9是图3的部分组成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加热板组件 412B第一定位孔
11加热板 412C滑槽
12支撑块 42第二块体
121导槽 421主体部
122本体部 421A容置空间
123凸棱 P突条
124滚动轴承 421B定位凸部
2导轨 O第二定位孔
3动力施加机构 422臂部
31电机 43弹簧组件
32丝杆 431导轴
33连接块 432弹簧
331连接螺孔 44固定块
34固定板 441滑动轨道
4传动机构 45驱动架
41第一块体 451连接杆
411固定部 46滑杆
411A螺孔 461头部
412凸台部 462杆部
412A收容槽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且将理解的是,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各种形式实施,因此,本文公开的具体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而是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且作为表示性的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以各种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
此外,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等用于说明本实施例中的热压装置的各构件的操作和构造的指示方向的表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且尽管当热压装置的各构件处于图中所示的位置时这些指示是恰当的,但是当这些位置改变时,这些方向应有不同的解释,以对应所述改变。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压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压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压装置的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是图1至图3的热压装置的加热板组件的立体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压装置包括多个加热板组件1、导轨2、动力施加机构3以及传动机构4。热压装置用于对袋型二次电池(未示出)进行热压化成,在操作中,袋型二次电池设置于相邻两个加热板组件1之间。袋型二次电池包括壳体、电极组件以及极耳。壳体由封装膜形成。封装膜通常主要由两聚合物层和中间的金属层构成,金属层可以为但不限制于铝箔、铜箔或不锈钢箔。电极组件包括正极片(未示出)、负极片(未示出)以及设置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离膜(未示出)。正极片和负极片各包括集流体和设置在集流体上的活性物质层。电极组件可以采用卷绕或叠置方式成型。极耳从电极组件延伸并延伸出壳体,极耳的一部分和整个的电极组件封装在壳体中。极耳可以与电极组件的极片(对应的正极片或负极片)一体成型或分体成型。
多个加热板组件1沿纵向L排列。各加热板组件1包括:加热板11;以及两个支撑块12,分别固定于加热板11的横向T的两端。
各支撑块12设有沿纵向L贯通的导槽121。各支撑块12包括:本体部122,导槽121贯通于支撑块12的本体部12;凸棱123,位于本体部122的纵向L的两侧并从本体部122沿横向T突出。支撑块12还包括:滚动轴承124,设置于对应的导槽121的高向H的内侧,使得对应的加热板组件1能够沿导轨2滚动。滚动轴承124的设置使得加热板组件1能够在导轨2上滑动,用滚动摩擦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滑动摩擦,减少了能量的损耗。此外,支撑块12还设有插槽(未示出),位于支撑块12的面向加热板11的一侧并沿高向H延伸,加热板11插接固定于两个支撑块12的两个插槽上。支撑块12与加热板11的这种插接固定方式装配简单且效率高,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通过外部设备固定加热板11的上侧的两端而言,支撑块12对加热板11的横向T的两侧进行固定,只预留了加热板组件1在导轨2方向的自由度,由此保证了加热板组件1在运动过程中的垂直度,有效地避免了由于加热板倾斜所引起的袋型二次电池起皱问题。
导轨2设置于多个加热板组件1的横向T的两侧,穿过各加热板组件1的对应的支撑块12的导槽121。在一实施例中,导槽121为两个,对应地,多个加热板组件1各侧的导轨2为两个,各导轨2穿过对应支撑块12的一个导槽121中。两个导槽121能够保证加热板组件1的垂直度,避免加热板组件1在运动过程倾斜。
传动机构4连接于动力施加机构3以在动力施加机构3的驱动下沿纵向L往复运动,传动机构4设置于多个加热板组件1的横向T的两侧,连接于各加热板组件1的对应的支撑块12以能够带动各支撑块12沿导轨2往复运动并使各加热板组件1沿导轨2运动,且传动机构4能够相对动力施加机构3沿纵向L移动以调节相邻两个加热板组件1之间的距离。
传动机构4能够相对动力施加机构3沿纵向L移动以调节相邻两个加热板组件1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控制每个加热板组件1单独运动以使相邻两个加热板组件1相对靠近或远离,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热压装置依靠加热板层层传递的运动方式来压紧袋型二次电池,防止了现有技术中的层层推进导致多个加热板倾斜的累加进而引起多个袋型二次电池起皱。
传动机构4能够相对动力施加机构3沿纵向L移动以调节相邻两个加热板组件1之间的距离可以以合适方式实现。例如,传动机构4能够相对动力施加机构3沿纵向L伸缩移动。伸缩运动能够柔性地调整相邻两个加热板组件1之间的距离,从而对袋型二次电池的表面的适应性提高。
参照图1至图3,传动机构4能够相对动力施加机构3沿纵向L伸缩移动的形式可以采用合适方式,例如,参照图1和图2,传动机构4能够相对动力施加机构3沿纵向L以弹性伸缩的方式滑动。
当传动机构4能够相对动力施加机构3沿纵向L以弹性伸缩的方式滑动时,动力施加机构3也可以有多种设计形式,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动力施加机构3包括电机31和丝杆32。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动力施加机构3包括电机31、丝杆32、连接块33以及固定板34。丝杆32设置于多个加热板组件1的横向T的两侧并连接于电机31。连接块33设有:连接螺孔331,对应的丝杆32穿设于连接螺孔331中。固定板34一侧固定连接于连接块33上,对应的传动机构4固定连接于固定板34的另一侧。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传动机构4以多个设置。
图5是图1的部分组成构件的立体图。图6是图5中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图2的部分组成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图7的组装图。
各传动机构4包括:第一块体41、第二块体42和弹簧组件43。
在图1、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块体41设有固定部411以及凸台部412。固定部411连接于动力施加机构3以在动力施加机构3的驱动下沿纵向L往复运动。具体地,固定部411包括沿纵向L贯通的螺孔411A。丝杆32设置于多个加热板组件1的横向T的两侧并穿设于对应的传动机构4的固定部411的螺孔411A,丝杆32连接于电机31并在电机31的带动下作旋转运动以带动对应的传动机构4的固定部411沿丝杆32移动。具体地,多个加热板组件1各侧的丝杆32设为两个,沿高向H间隔布置且穿设在两个丝杆32上的相邻两个传动机构4沿高向H对齐,以同步驱动对应的支撑块12运动。多个加热板组件1各侧的丝杆32设为两个,能够保证各加热板组件1运动的平稳性,即确保各加热板组件1在运动过程中的垂直度,避免各加热板组件1出现偏移而导致袋型二次电池在热压过程中出现皱痕的现象。
凸台部412连接于固定部411并从固定部411向横向T凸出,凸台部412设有:收容槽412A,沿纵向L的一侧以及横向T的一侧均开口;第一定位孔412B,位于凸台部412的与收容槽412A的纵向L开口相对的一侧并连通于收容槽412A。第一块体41的凸台部412还设有:滑槽412C,位于凸台部412的高向H的两侧并沿纵向L延伸。
第二块体42设有:主体部421和两个臂部422。主体部421包括:容置空间421A,容置空间421A面对收容槽412A的一侧开口且沿纵向L的两侧开口,容置空间421A收容第一块体41的凸台部412;以及定位凸部421B,设置于主体部421的纵向L开口的一侧且设有第二定位孔O。第二块体42的主体部421与第一块体41的凸台部412滑动配合,对应地,主体部421的内侧设有突条P,与凸台部412的滑槽412C相对应;即,第二块体42的突条P与第一块体41的滑槽412C滑动配合以使第二块体42的主体部421滑动安装在第一块体41的凸台部412上。当然第一块体41的凸台部412也可以设有突条P,对应地,主体部421的内侧设有滑槽412C,与第一块体41的凸台部412的突条P相对应,从而保证主体部421与第一块体41的凸台部412滑动配合。
第二块体42的两个臂部422连接于主体部421并面向对应的支撑块12的凸棱123突出,其中,相邻两个加热板组件1中的相邻两个支撑块12的相邻两个凸棱123位于对应的传动机构4的第二块体42的两个臂部422之间且各臂部422能够带动对应的支撑块12沿纵向L移动。
弹簧组件43收容于收容槽412A内,弹簧组件43包括:导轴431,一端固定在第一定位孔412B,另一端定位在第二定位孔O以使定位凸部421B能够沿导轴431移动;弹簧432,穿设于导轴431并位于第一定位孔412B与第二定位孔O之间,以使能够沿导轴431移动的定位凸部421B压缩或释放导轴431上的弹簧432。
在图1和图5、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以靠近电机31的一侧为纵向L的正向,远离电机31的一侧为纵向L的反向,靠近电机31的加热板组件1为第一个加热板组件1,后方的加热板组件1依次排序。在操作时,开始,电机31带动丝杆32正向旋转并带动螺接于丝杆32上的对应传动机构4的第一块体41的固定部411以及固定收容于第一块体41的收容槽412A内的弹簧组件43沿丝杆32同步向纵向L正向移动,在开始运动过程中,各传动机构4的第二块体42保持不动,第二块体42的定位凸部421B压缩弹簧组件43的弹簧432,直到弹簧432被压缩到一定压力,弹簧432推动第二块体42的定位凸部421B向正向运动,第二块体42的对应的一个臂部422抵靠于对应的支撑块12的凸棱123向正向一起运动,然后,当第二个加热板组件1压紧设置于第一个加热板组件1和第二个加热板组件1之间的袋型二次电池时,第二个加热板组件1停止运动,而此时,丝杆32还继续运动,第三个加热板组件1在对应的第二块体42的带动下继续运动以靠近第二个加热板组件1,直到第三个加热板组件1压紧设置于第二个加热板组件1和第三个加热板组件1之间的袋型二次电池而停止运动,依次类推,依次实现相邻两个加热板组件1压紧设置于其间的袋型二次电池。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二个加热板组件1停止运动后,丝杆32继续保持运动,也就是说丝杆32上的与第二个加热板组件1对应的传动机构4的第一块体41还会继续运动,而该传动机构4的第二块体42是通过进一步压缩弹簧432来实现位置不动,由此实现调节相邻两个加热板组件1的距离。
在图2、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各传动机构4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各传动机构4的第一块体41的固定部411不设有螺孔411A,第一块体41的固定部411直接固定连接于固定板34的一侧,从而丝杆32在电机31的带动下作旋转运动并带动连接块33沿丝杆32移动,连接块33直接带动固定板34和多个传动机构4一起移动,传动机构4的第二块体42的臂部422带动加热板组件1沿导轨2移动。此外,在图2中,多个加热板组件1各侧的丝杆32设为两个,沿高向H间隔布置,且各丝杆32上穿设两个连接块33,固定板34对应地固定于两个丝杆32的四个连接块33上。当然不限于此,连接块33的数量可以多于两个,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在图2、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调节相邻两个加热组件1之间的距离的原理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类似,不同的是,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直接带动传动机构4的第一块体41沿纵向L移动的是固定板34而不是丝杆32。在此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传动机构4能够相对动力施加机构3沿纵向L伸缩移动的形式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图1和图2的其它形式。例如,如图3所示的一实施例中,传动机构4能够相对动力施加机构3沿纵向L以连杆铰接方式伸缩移动。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动力施加机构3包括电机31。
图9是图3的部分组成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10是图9的组装图。
对应地,传动机构4包括:固定块44、驱动架45以及多对滑杆。
固定块44固定于对应的支撑块12的横向T一侧的两个凸棱123之间。固定块44包括:滑动轨道441,面向驱动架45的一侧并沿高向H延伸。
驱动架45包括多个连接杆451,多个连接杆451沿纵向L交叉铰接形成能够沿纵向L伸缩的多个依次铰接的菱形铰接四连杆结构,驱动架45的纵向L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动力施加机构3(具体为电机31)以使多个连接的菱形铰接四连杆结构沿纵向L伸缩移动。
各对滑杆中的每个滑杆46的一端固定于驱动架45的对应的菱形铰接四连杆结构的高向H的交叉处,另一端连接于固定块44以使固定块44沿纵向L运动进而带动对应的支撑块12沿导轨2运动,以使相邻两个加热板组件1相对靠近或远离。具体地,各滑杆46包括:头部461;以及杆部462,连接于头部461并从头部461沿横向T延伸且杆部462的端部连接于驱动架45;各滑杆46的头部461收容于滑动轨道441内并能够沿滑动轨道441滑动,以带动固定块44沿纵向L移动进而带动各加热板组件1沿导轨2运动。
在图3、图9和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操作时,驱动架45的纵向L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动力施加机构3,即,多个依次铰接的菱形铰接四连杆结构的两端连接于电机31并在电机31的控制下在纵向L移动,当多个依次铰接的菱形铰接四连杆结构的两端沿纵向L向相对靠近的方向移动时,各个菱形铰接四连杆结构的纵向L的两个交叉点相互靠近进而带动每相邻两个加热板组件1沿导轨2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从而设置于相邻两个加热板组件1之间的袋型二次电池被压紧;当需要松开袋型二次电池时,仅需将多个依次铰接的菱形铰接四连杆结构的两端沿纵向L向相对远离的方向移动即可实现。
上面详细的说明描述多个示范性实施例,但本文不意欲限制到明确公开的组合。因此,除非另有说明,本文所公开的各种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而形成出于简明目的而未示出的多个另外组合。

Claims (10)

1.一种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加热板组件(1),沿纵向(L)排列,各加热板组件(1)包括:
加热板(11);以及
两个支撑块(12),分别固定于加热板(11)的横向(T)的两端,
各支撑块(12)设有沿纵向(L)贯通的导槽(121);
导轨(2),设置于多个加热板组件(1)的横向(T)的两侧,穿过各加热板组件(1)的对应的支撑块(12)的导槽(121);
动力施加机构(3);
传动机构(4),连接于动力施加机构(3)以在动力施加机构(3)的驱动下沿纵向(L)往复运动,传动机构(4)设置于多个加热板组件(1)的横向(T)的两侧,连接于各加热板组件(1)的对应的支撑块(12)以能够带动各支撑块(12)沿导轨(2)往复运动并使各加热板组件(1)沿导轨(2)运动,且传动机构(4)能够相对动力施加机构(3)沿纵向(L)移动以调节相邻两个加热板组件(1)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4)能够相对动力施加机构(3)沿纵向(L)伸缩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4)能够相对动力施加机构(3)沿纵向(L)以弹性伸缩的方式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4)以多个设置,各传动机构(4)包括:
第一块体(41),设有:
固定部(411),连接于动力施加机构(3)以在动力施加机构(3)的驱动下沿纵向(L)往复运动;
凸台部(412),连接于固定部(411)并从固定部(411)向横向(T)凸出,凸台部(412)设有:收容槽(412A),沿纵向(L)的一侧以及横向(T)的一侧均开口;第一定位孔(412B),位于凸台部(412)的与收容槽(412A)的纵向(L)开口相对的一侧并连通于收容槽(412A);
第二块体(42),设有:
主体部(421),与第一块体(41)的凸台部(412)滑动配合,连接于对应的支撑块(12)以能够带动对应的支撑块(12)沿导轨(2)运动,主体部(421)包括:容置空间(421A),容置空间(421A)面对收容槽(412A)的一侧开口且沿纵向(L)的两侧开口,容置空间(421A)收容第一块体(41)的凸台部(412);以及定位凸部(421B),设置于主体部(421)的纵向(L)开口的一侧且设有第二定位孔(O);
弹簧组件(43),收容于收容槽(412A)内,弹簧组件(43)包括:
导轴(431),一端固定在第一定位孔(412B),另一端定位在第二定位孔(O)以使定位凸部(421B)能够沿导轴(431)移动;
弹簧(432),穿设于导轴(431)并位于第一定位孔(412B)与第二定位孔(O)之间,以使能够沿导轴(431)移动的定位凸部(421B)压缩或释放导轴(431)上的弹簧(4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支撑块(12)包括:
本体部(122);
凸棱(123),位于本体部(122)的纵向(L)的两侧并从本体部(122)沿横向(T)突出;
第二块体(42)还包括:
两个臂部(422),连接于主体部(421)并面向对应的支撑块(12)的凸棱(123)突出;
其中,相邻两个加热板组件(1)中的相邻两个支撑块(12)的相邻两个凸棱(123)位于对应的传动机构(4)的第二块体(42)的两个臂部(422)之间且各臂部(422)能够带动对应的支撑块(12)沿纵向(L)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传动机构(4)的第一块体(41)的固定部(411)包括沿纵向(L)贯通的螺孔(411A);
动力施加机构(3)包括:
电机(31);
丝杆(32),设置于多个加热板组件(1)的横向(T)的两侧并穿设于对应的传动机构(4)的固定部(411)的螺孔(411A),丝杆(32)连接于电机(31)并在电机(31)的带动下作旋转运动以带动对应的传动机构(4)的固定部(411)沿丝杆(32)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动力施加机构(3)包括:
电机(31);
丝杆(32),设置于多个加热板组件(1)的横向(T)的两侧并连接于电机(31);
连接块(33),设有:连接螺孔(331),对应的丝杆(32)穿设于连接螺孔(331)中;以及
固定板(34),一侧固定连接于连接块(33)上,对应的传动机构(4)固定连接于固定板(34)的另一侧;
其中,丝杆(32)在电机(31)的带动下作旋转运动并带动连接块(33)沿丝杆(32)移动,连接块(33)直接带动固定板(34)和多个传动机构(4)一起移动,传动机构(4)的第二块体(42)的臂部(422)带动加热板组件(1)沿导轨(2)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4)能够相对动力施加机构(3)沿纵向(L)以连杆铰接方式伸缩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4)包括:
固定块(44),锁定于对应的支撑块(12);
驱动架(45),包括多个连接杆(451),多个连接杆(451)沿纵向(L)交叉铰接形成能够沿纵向(L)伸缩的多个依次铰接的菱形铰接四连杆结构,驱动架(45)的纵向(L)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动力施加机构(3)以使多个连接的菱形铰接四连杆结构沿纵向(L)伸缩移动;
多对滑杆,各对滑杆中的每个滑杆(46)的一端固定于驱动架(45)的对应的菱形铰接四连杆结构的高向(H)的交叉处,另一端连接于固定块(44)以使固定块(44)沿纵向(L)运动进而带动对应的支撑块(12)沿导轨(2)运动,以使相邻两个加热板组件(1)相对靠近或远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施加机构(3)包括电机(31),驱动架(45)的纵向(L)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电机(31)。
CN201821544370.1U 2018-09-20 2018-09-20 热压装置 Active CN208690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44370.1U CN208690410U (zh) 2018-09-20 2018-09-20 热压装置
PCT/CN2019/106962 WO2020057633A1 (zh) 2018-09-20 2019-09-20 热压装置及热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44370.1U CN208690410U (zh) 2018-09-20 2018-09-20 热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90410U true CN208690410U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89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44370.1U Active CN208690410U (zh) 2018-09-20 2018-09-20 热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90410U (zh)
WO (1) WO202005763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57633A1 (zh) * 2018-09-20 2020-03-2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热压装置及热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50823U (zh) * 2013-05-10 2013-10-23 佛山市中能锂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夹具
KR101713042B1 (ko) * 2013-09-30 2017-03-0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지셀 고온 가압 장치
CN103794821B (zh) * 2014-02-11 2015-12-0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热压化成机
CN105932311B (zh) * 2016-05-31 2018-05-18 东莞阿李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夹具总成
CN108054419B (zh) * 2017-12-25 2020-09-22 深圳市坤鼎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热压机防电芯黏连设备
CN208690410U (zh) * 2018-09-20 2019-04-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热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57633A1 (zh) * 2018-09-20 2020-03-2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热压装置及热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57633A1 (zh) 2020-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90410U (zh) 热压装置
CN203871436U (zh) 一种新型自动化化成设备
CN114024016A (zh) 一种软包动力电池极耳的整型装置
CN217655935U (zh) 贴胶装置
CN215496919U (zh) 一种蓝牙耳机模块化电池仓结构
CN112635921B (zh) 一种用于方电池极耳的贴胶机构
CN215280380U (zh) 电池封壳夹具
CN213094061U (zh) 一种多路输出开关电源
CN209850429U (zh) 一种双向压紧机构
CN212147035U (zh) 一种手机屏幕开孔定位装置
CN116022591A (zh) 一种电芯贴胶设备及电芯贴胶设备的制作方法
CN206588562U (zh) Fpc天线多方位压合治具
CN219180573U (zh) 电池浸润装置
CN207896400U (zh) 一种线缆端子生产用快速压紧装置
CN214686130U (zh) 一种定位机构
CN217349607U (zh) 一种自动化调节的中轴归正机
CN216698457U (zh) 一种软包动力电池极耳的整型装置
CN210897942U (zh) 切料压料装配体
CN219086121U (zh) 复合端板及电池模组
CN218648001U (zh) 一种电池包组装工装
CN214723588U (zh) 一种定位机构
CN215342790U (zh) 一种阀控密封胶体蓄电池壳
CN214708330U (zh) 一种基于td-lte的无线网络通信模组
CN218101365U (zh) 一种刀片电池压合载具
CN219311136U (zh) 一种电芯用装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