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90379U - 注液设备 - Google Patents

注液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90379U
CN208690379U CN201821521223.2U CN201821521223U CN208690379U CN 208690379 U CN208690379 U CN 208690379U CN 201821521223 U CN201821521223 U CN 201821521223U CN 208690379 U CN208690379 U CN 208690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weighing
guide plate
conveying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212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强
曾小辉
王志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2122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90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90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90379U/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5653 priority patent/WO2020057434A1/zh
Priority to EP19863850.4A priority patent/EP3796421B1/en
Priority to US17/133,510 priority patent/US11128022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60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or topping-up with liquids; 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draining liquids from casings
    • H01M50/609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with liquid, e.g. electroly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1/00Apparatus for weighing a continuous stream of material during flow; Conveyor belt weighers
    • G01G11/003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02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weighing wheeled or rolling bodies, e.g. vehicles
    • G01G19/03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weighing wheeled or rolling bodies, e.g. vehicles for weighing during mo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60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or topping-up with liquids; 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draining liquids from casings
    • H01M50/673Containers for storing liquids; Delivery conduit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imary Cel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液设备,其包括:输送机构、称重机构、升降机构、导向机构。称重机构位于输送机构下方,升降机构用于将输送机构上的电池转移至称重机构。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动力件。由于第二导向板与第一导向板之间的间距可通过动力件进行调节,从而注液设备可以兼容不同型号的电池。当更换电池时,无需进行换型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在输送机构输送电池时,由于第二导向板与第一导向板之间的间隙构成电池在长度方向上的导向通道,从而导向机构可在宽度方向上对电池进行限位,防止了电池在输送过程中向宽度方向两侧偏移。在称重机构称重电池时,由于电池被导向机构固定,避免了电池晃动,减小了称重误差。

Description

注液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液设备。
背景技术
注液工序是锂电池生产工序重要的工序之一,其电池内部的电解液量直接影响到电池的品质。因此,在注液设备上能够准确的称出电池所注电解液的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注液设备通常包括输送机构、称重机构以及将输送机构上的电池转移到称重机构上的机械手。由于在机械手的转运过程中,存在电池掉落而砸坏称重机构(如电子秤)的风险,因此现有的注液设备通常将称重机构设置在输送机构下方,并采用升降机构带动输送机构相对称重机构上下运动,当输送机构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下降后,称重机构直接支撑电池并对电池进行称重。这种设置方式,虽然能够避免电池掉落而砸坏称重机构,但是,在输送机构上下运动时,由于电池容易产生晃动,从而增大了称重误差。此外,现有的注液设备通常只针对特定型号的电池,当对另一型号的电池进行称重时,需要进行换型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液设备,其能兼容不同型号的电池,且在称重时能够固定电池,大大减小了称重误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液设备,其包括:输送机构、称重机构、升降机构以及导向机构。输送机构沿长度方向输送电池,称重机构沿高度方向位于输送机构下方,升降机构用于使输送机构与称重机构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以将输送机构上的电池转移至称重机构上。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板,沿宽度方向位于电池的一侧;第二导向板,沿宽度方向位于电池的另一侧;以及动力件,固定连接于第二导向板,用于沿宽度方向带动第二导向板相对第一导向板运动。在输送机构输送电池时,第二导向板和第一导向板均沿宽度方向与电池间隔设置。在称重机构称重电池时,第二导向板和第一导向板一起夹紧电池。
动力件与第二导向板在数量上一致。第二导向板为一个,第二导向板沿宽度方向位于第一导向板一侧;或者第二导向板为两个,两个第二导向板沿宽度方向位于第一导向板两侧。
注液设备还包括:第一固定架,安装输送机构;以及第二固定架,与第一固定架间隔设置并安装称重机构。
升降机构包括:缸体;以及伸缩杆,一端可伸缩地连接于缸体,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输送机构或称重机构。
输送机构包括:两个安装板,位于第一固定架上方并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输送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各输送辊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两个安装板;以及驱动件,带动所述多个输送辊转动以输送电池。
导向机构的第一导向板具有:导向部,位于所述多个输送辊上方并设置于输送机构的两个安装板之间;以及两个支撑部,沿长度方向位于导向部的两端并支撑导向部。第二导向板位于所述多个输送辊上方并设置于输送机构的两个安装板之间,动力件固定于输送机构的安装板。
称重机构包括:称重支撑块,用于在称重时支撑电池;以及称重传感器;位于称重支撑块下方。
称重支撑块具有:本体部,位于称重传感器上方;以及多个凸部,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各凸部沿高度方向突出于本体部。所述多个凸部在称重时分别位于对应的相邻两个输送辊之间、伸出至对应的输送辊上方并支撑电池。
输送机构还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板,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各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两个安装板与第一固定架之间。升降机构为两个,各升降机构的缸体固定于第一固定架,缸体的所述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输送机构的一个第一支撑板。输送机构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下降后,称重机构支撑电池并对电池进行称重。
称重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撑板,位于称重传感器与第二固定架之间。升降机构为一个,升降机构的缸体固定于第二固定架,缸体的所述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称重机构的第二支撑板。称重机构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上升后,称重机构支撑电池并对电池进行称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本实用新型的注液设备中,由于导向机构的第二导向板与第一导向板之间的间距可通过动力件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注液设备可以兼容不同型号的电池。当更换电池的型号时,无需进行换型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在输送机构输送电池时,由于第二导向板与第一导向板之间的间隙构成电池在长度方向上的导向通道,从而导向机构可在宽度方向上对电池进行限位,由此防止了电池在输送过程中向宽度方向两侧偏移。并且,在称重机构称重电池时,由于电池被导向机构固定,从而避免了电池晃动,由此大大减小了称重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注液设备从一视角观察到的立体图,其中升降机构固定设置于第一固定架。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注液设备从另一视角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主视图。
图4是在称重时称重机构与输送机构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是注液设备的称重机构与第二固定架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输送机构 41第一导向板
11安装板 411导向部
12输送辊 412支撑部
13驱动件 42第二导向板
14第一支撑板 43动力件
2称重机构 5定位机构
21称重支撑块 51固定部
211本体部 52延伸部
212凸部 53止挡部
22称重传感器 6第一固定架
23第二支撑板 7第二固定架
3升降机构 B电池
31缸体 L长度方向
32伸缩杆 H高度方向
33导向杆 W宽度方向
4导向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注液设备包括:输送机构1、称重机构2、升降机构3、导向机构4、定位机构5、第一固定架6、第二固定架7以及控制系统(未示出)。
参照图1至图3,输送机构1沿高度方向H位于称重机构2上方并由第一固定架6支撑。输送机构1用于沿长度方向L输送电池B。具体地,输送机构1可包括两个安装板11、多个输送辊12以及驱动件13。
参照图1至图3,两个安装板11位于第一固定架6上方、彼此平行并沿宽度方向W间隔设置。多个输送辊12位于所述两个安装板11之间、沿长度方向L彼此平行并间隔设置,且各输送辊12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两个安装板11。驱动件13(可为但不仅限于电机)产生动力并带动所述多个输送辊12转动。电池B置于输送机构1的所述多个输送辊12上,当启动驱动件13后,所述多个输送辊12开始转动并输送电池B。
驱动件13与所述多个输送辊12可通过主动链轮、从动链轮以及链条的配合进行传动连接,也可通过皮带传动机构或齿轮传动机构进行传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输送机构1可通过两个安装板11直接置于第一固定架6上。在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输送机构1还可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板14,沿长度方向L间隔设置,各第一支撑板14位于所述两个安装板11与第一固定架6之间。此时,输送机构1通过两个第一支撑板14置于第一固定架6上。
参照图1至图5,称重机构2沿高度方向H位于输送机构1的下方并由第二固定架7支撑,用于对电池B进行称重。具体地,称重机构2可包括称重支撑块21、称重传感器22以及第二支撑板23。
参照图4和图5,称重支撑块21用于在称重时直接支撑电池B。称重支撑块21可具有:本体部211,位于称重传感器22上方;以及多个凸部212,沿长度方向L间隔设置,各凸部212沿高度方向H突出于本体部211。所述多个凸部212在称重时分别位于对应的相邻两个输送辊12之间并伸出至对应的输送辊12上方以支撑电池B。这里,由于所述多个凸部212在称重时共同支撑电池B,从而保证了电池B的重心与称重传感器22的重心一致,由此提高了称重机构2的称重稳定性。
参照图5,称重传感器22位于称重支撑块21下方,用于在称重时将电池B的重量数据传递给控制系统。这里,称重机构2采用称重传感器22取代传统的电子秤,不仅节约了成本、减小了占用空间,还解决了电子秤因内部干燥风造成的称重精度问题,进而减小了称重误差。
参照图5,第二支撑板23位于称重传感器22与第二固定架7之间,用于支撑称重传感器22、称重支撑块21以及位于称重支撑块21上的电池B。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称重机构2的称重稳定性,第二支撑板23可为大理石平台。
参照图1至图3,升降机构3用于使输送机构1与称重机构2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以将输送机构1上的电池B转移至称重机构2上。由于称重机构2设置于输送机构1的下方、并采用升降机构3取代传统的机械手,由此避免了电池B在转移过程中掉落而砸坏称重机构2的风险。具体地,升降机构3可包括缸体31以及伸缩杆32。
在一实施例中,升降机构3的缸体31固定于第一固定架6,伸缩杆32的一端可伸缩地连接于缸体3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输送机构1。当电池B在输送机构1的作用下运动到称重位置时,升降机构3的伸缩杆32带动输送机构1整体向下运动,此时电池B与输送机构1的输送辊12脱离、而称重支撑块21的多个凸部212在对应的相邻两个输送辊12之间伸出至对应的输送辊12上方并支撑电池B,由此将输送机构1上的电池B转移至称重机构2上。而当需要通过输送机构1再次输送电池B时,输送机构1在升降机构3的作用下整体向上运动。
具体地,为了提高输送机构1的平稳性,参照图1至图3,升降机构3可为两个,各升降机构3的缸体31固定于第一固定架6、伸缩杆32的所述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输送机构1的对应一个第一支撑板14。当电池B在输送机构1的作用下运动到称重位置时,各升降机构3的伸缩杆32向下拉动输送机构1的对应的第一支撑板14,此时输送机构1整体向下运动,进而使得称重机构2支撑电池B并对电池B进行称重。
在另一实施例中,升降机构3的缸体31固定于第二固定架7,伸缩杆32的一端可伸缩地连接于缸体3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称重机构2。当电池B在输送机构1的作用下运动到称重位置时,升降机构3的伸缩杆32带动称重机构2整体向上运动,此时称重支撑块21的多个凸部212在对应的相邻两个输送辊12之间伸出至对应的输送辊12上方并支撑电池B、而电池B与输送机构1的输送辊12脱离,由此将输送机构1上的电池B转移至称重机构2上。而当需要通过输送机构1再次输送电池B时,称重机构2在升降机构3的作用下整体向下运动。
具体地,升降机构3可为一个,升降机构3的缸体31固定于第二固定架7、伸缩杆32的所述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称重机构2的第二支撑板23。当电池B在输送机构1的作用下运动到称重位置时,升降机构3的伸缩杆32向上推动称重机构2的第二支撑板23,此时称重机构2整体向上运动,进而使得称重机构2支撑电池B并对电池B进行称重。
参照图2和图3,升降机构3还可包括:导向杆33,在高度方向H上平行于伸缩杆32。导向杆33在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
当升降机构3的缸体31固定设置于第一固定架6时,第一固定架6沿高度方向H设置有导向孔(未示出),各导向杆3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输送机构1的对应一个第一支撑板14、另一端穿设于第一固定架6的导向孔。当输送机构1在升降机构3的作用下上下运动时,导向杆33在第一固定架6的导向孔中上下运动。这里,基于导向杆33的设置,提高了输送机构1在上下运动过程中的平稳性。
当升降机构3的缸体31固定设置于第二固定架7时,第二固定架7沿高度方向H设置有导向孔(未示出),各导向杆3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称重机构2的第二支撑板23、另一端穿设于第二固定架7的导向孔。当称重机构2在升降机构3的作用下上下运动时,导向杆33在第二固定架7的导向孔中上下运动。这里,基于导向杆33的设置,提高了称重机构2在上下运动过程中的平稳性。
参照图1至图3,导向机构4可包括第一导向板41、第二导向板42以及动力件43。第一导向板41沿宽度方向W位于电池B的一侧,第二导向板42沿宽度方向W位于电池B的另一侧。动力件43固定连接于第二导向板42,用于沿宽度方向W带动第二导向板42相对第一导向板41运动。在输送机构1输送电池B时,第二导向板42和第一导向板41均沿宽度方向W与电池B间隔设置。当输送机构1将电池B输送至称重位置时,第二导向板42在动力件43的作用下向第一导向板41运动直至与第一导向板41一起夹紧电池B。当第二导向板42与第一导向板41一起夹紧电池B后,升降机构3再将输送机构1上的电池B转移至称重机构2上,然后称重机构2支撑电池B并对电池B进行称重。
在本实用新型的注液设备中,由于导向机构4的第二导向板42与第一导向板41之间的间距可通过动力件43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注液设备可以兼容不同型号的电池B。当更换电池B的型号时,无需进行换型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在输送机构1输送电池B时,由于第二导向板42与第一导向板41之间的间隙构成电池B在长度方向L上的导向通道,从而导向机构4可在宽度方向W上对电池B进行限位,由此防止了电池B在输送过程中向宽度方向W两侧偏移。并且,在称重机构2称重电池B时,由于电池B被导向机构4固定,从而避免了电池B晃动,由此大大减小了称重误差。
参照图1,第一导向板41可具有:导向部411,位于所述多个输送辊12上方并设置于输送机构1的两个安装板11之间;以及两个支撑部412,沿长度方向L位于导向部411的两端,各支撑部412固定于输送机构1的对应一个第一支撑板14以支撑导向部411。第二导向板42位于所述多个输送辊12上方并设置于输送机构1的两个安装板11之间,动力件43固定于输送机构1的安装板11。其中,动力件43可为汽缸。
动力件43与第二导向板42在数量上一致。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板42可为一个,第二导向板42沿宽度方向W位于第一导向板41一侧,此时置于输送机构1上的电池B在宽度方向W上为一排。在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4,第二导向板42可为两个,两个第二导向板42沿宽度方向W位于第一导向板41两侧,此时置于输送机构1上的电池B在宽度方向W上为两排,由此可实现对两个电池B同时进行称重,提高了生产效率。
参照图1至图3,定位机构5靠近称重机构2并固定于输送机构1,用于在长度方向L上限定电池B的称重位置。
具体地,参照图2,定位机构5可具有:固定部51;延伸部52,连接于固定部51并沿高度方向H延伸;以及止挡部53,连接于延伸部52并沿长度方向L延伸。其中,定位机构5的固定部51固定于输送机构1的第一支撑板14,延伸部52设置于第二导向板42与第一导向板41之间,止挡部53面向电池B并用于在长度方向L上止挡电池B。当电池B在输送机构1的作用下向称重机构2运动、并直至被定位机构5的止挡部53止挡时,输送机构1的驱动件13停止工作,此时导向机构4的第二导向板42与第一导向板41一起夹紧电池B,由此实现对电池B的准确定位。
参照图1至图5,第一固定架6用于安装输送机构1,第二固定架7与第一固定架6间隔设置并用于安装称重机构2。基于第一固定架6与第二固定架7的设置,输送机构1和称重机构2彼此独立,从而在称重机构2称重电池B时,避免了输送机构1的晃动对称重的影响,由此减小了称重误差。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架6可为一个。第一固定架6设置有镂空区,称重机构2和第二固定架7设置于第一固定架6的镂空区及镂空区的下方。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架6可为两个,两个第一固定架6沿长度方向L间隔设置。各第一固定架6支撑输送机构1的对应一个第一支撑板14。第二固定架7沿长度方向L位于两个第一固定架6之间。

Claims (10)

1.一种注液设备,包括:
输送机构(1),沿长度方向(L)输送电池(B);
称重机构(2),沿高度方向(H)位于输送机构(1)下方;以及
升降机构(3),用于使输送机构(1)与称重机构(2)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以将输送机构(1)上的电池(B)转移至称重机构(2)上;
其特征在于,注液设备还包括导向机构(4);
导向机构(4)包括:第一导向板(41),沿宽度方向(W)位于电池(B)的一侧;第二导向板(42),沿宽度方向(W)位于电池(B)的另一侧;以及动力件(43),固定连接于第二导向板(42),用于沿宽度方向(W)带动第二导向板(42)相对第一导向板(41)运动;
在输送机构(1)输送电池(B)时,第二导向板(42)和第一导向板(41)均沿宽度方向(W)与电池(B)间隔设置;
在称重机构(2)称重电池(B)时,第二导向板(42)和第一导向板(41)一起夹紧电池(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
动力件(43)与第二导向板(42)在数量上一致;
第二导向板(42)为一个,第二导向板(42)沿宽度方向(W)位于第一导向板(41)一侧;或者
第二导向板(42)为两个,两个第二导向板(42)沿宽度方向(W)位于第一导向板(41)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注液设备还包括:第一固定架(6),安装输送机构(1);以及第二固定架(7),与第一固定架(6)间隔设置并安装称重机构(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输送机构(1)包括:两个安装板(11),位于第一固定架(6)上方并沿宽度方向(W)间隔设置;多个输送辊(12),沿长度方向(L)间隔设置,各输送辊(12)在所述两个安装板(11)之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两个安装板(11);以及驱动件(13),带动所述多个输送辊(12)转动以输送电池(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
导向机构(4)的第一导向板(41)具有:导向部(411),位于所述多个输送辊(12)上方并设置于输送机构(1)的两个安装板(11)之间;以及两个支撑部(412),沿长度方向(L)位于导向部(411)的两端并支撑导向部(411);
第二导向板(42)位于所述多个输送辊(12)上方并设置于输送机构(1)的两个安装板(11)之间,动力件(43)固定于输送机构(1)的安装板(1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称重机构(2)包括:称重支撑块(21),用于在称重时支撑电池(B);以及称重传感器(22);位于称重支撑块(21)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
称重支撑块(21)具有:本体部(211),位于称重传感器(22)上方;以及多个凸部(212),沿长度方向(L)间隔设置,各凸部(212)沿高度方向(H)突出于本体部(211);
所述多个凸部(212)在称重时分别位于对应的相邻两个输送辊(12)之间、伸出至对应的输送辊(12)上方并支撑电池(B)。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3)包括:缸体(31);以及伸缩杆(32),一端可伸缩地连接于缸体(3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输送机构(1)或称重机构(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
输送机构(1)还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板(14),沿长度方向(L)间隔设置,各第一支撑板(14)位于所述两个安装板(11)与第一固定架(6) 之间;
升降机构(3)为两个,各升降机构(3)的缸体(31)固定于第一固定架(6),伸缩杆(32)的所述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输送机构(1)的一个第一支撑板(14);
输送机构(1)在升降机构(3)的作用下下降后,称重机构(2)支撑电池(B)并对电池(B)进行称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
称重机构(2)还包括:第二支撑板(23),位于称重传感器(22)与第二固定架(7)之间;
升降机构(3)为一个,升降机构(3)的缸体(31)固定于第二固定架(7),伸缩杆(32)的所述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称重机构(2)的第二支撑板(23);
称重机构(2)在升降机构(3)的作用下上升后,称重机构(2)支撑电池(B)并对电池(B)进行称重。
CN201821521223.2U 2018-09-18 2018-09-18 注液设备 Active CN208690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21223.2U CN208690379U (zh) 2018-09-18 2018-09-18 注液设备
PCT/CN2019/105653 WO2020057434A1 (zh) 2018-09-18 2019-09-12 注液设备
EP19863850.4A EP3796421B1 (en) 2018-09-18 2019-09-12 Liquid injection apparatus
US17/133,510 US11128022B2 (en) 2018-09-18 2020-12-23 Liquid injection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21223.2U CN208690379U (zh) 2018-09-18 2018-09-18 注液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90379U true CN208690379U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88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21223.2U Active CN208690379U (zh) 2018-09-18 2018-09-18 注液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28022B2 (zh)
EP (1) EP3796421B1 (zh)
CN (1) CN208690379U (zh)
WO (1) WO2020057434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0959A (zh) * 2019-07-10 2019-09-20 旭东机械(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称重装置
WO2020057434A1 (zh) * 2018-09-18 2020-03-2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注液设备
CN114383703A (zh) * 2021-12-17 2022-04-22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方形铝壳电池称重装置
CN116435579A (zh) * 2023-06-14 2023-07-14 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生产线以及生产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2993A (zh) * 2020-11-03 2021-01-08 珠海市盛西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色立体仿真纹理绘制机构
CN114188678A (zh) * 2021-11-30 2022-03-15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注液装置及注液生产线
CN114735395A (zh) * 2022-03-29 2022-07-12 平湖市开浦机电集成有限公司 一种无动力滑槽
CN115312994B (zh) * 2022-09-02 2023-05-26 盐城师范学院 一种附带载体自动校正功能的电解定量液灌注装置
CN116142733B (zh) * 2023-03-22 2023-09-05 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瓶装水传输升降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6379863B (zh) * 2023-04-12 2024-03-29 郑州汇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镁碳砖生产用成品检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34671C2 (de) * 1990-10-31 1994-06-01 Heribert Posch Brennvorrichtung für Holz und Kohle
NL9101821A (nl) * 1991-10-30 1993-05-17 Tas Adrianus Wilhelmus 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het op gewicht sorteren van in hoofdzaak ronde produkten.
US5256835A (en) * 1992-07-31 1993-10-26 Pitney Bowes Inc. Software control of a weigh and feed transport in a weighing module
US5326938A (en) * 1993-04-16 1994-07-05 Ossid Corporation Weighting/labell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improved conveyor and method
DE202008000567U1 (de) * 2008-01-14 2008-03-20 Wipotec Wiege- Und Positioniersysteme Gmbh Wägesystem
US8237067B2 (en) * 2009-06-16 2012-08-07 Mettler-Toledo, LLC Checkweigher with independent scales
JP5331946B1 (ja) * 2012-07-05 2013-10-30 オー・エム・シー株式会社 電解液の注液方法とその注液装置
CN105355833B (zh) * 2015-10-22 2017-08-29 惠州金源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电池注液机
CN206930349U (zh) * 2017-06-30 2018-01-26 深圳市誉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称重装置
CN108039448B (zh) * 2017-12-27 2024-04-16 深圳市誉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电池注液入钉系统
CN208690379U (zh) * 2018-09-18 2019-04-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注液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57434A1 (zh) * 2018-09-18 2020-03-2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注液设备
US11128022B2 (en) 2018-09-18 2021-09-21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Liquid injection device
CN110260959A (zh) * 2019-07-10 2019-09-20 旭东机械(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称重装置
CN114383703A (zh) * 2021-12-17 2022-04-22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方形铝壳电池称重装置
CN116435579A (zh) * 2023-06-14 2023-07-14 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生产线以及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57434A1 (zh) 2020-03-26
US11128022B2 (en) 2021-09-21
EP3796421B1 (en) 2022-04-20
EP3796421A1 (en) 2021-03-24
US20210119311A1 (en) 2021-04-22
EP3796421A4 (en) 2021-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90379U (zh) 注液设备
CN207917818U (zh) 一种pcb板皮带输送轨道
CN210794578U (zh) 传送装置
CN209321850U (zh) 输送系统
CN202356856U (zh) 自动送料机装置
CN106239092A (zh) 一种滤芯自动装配线中的下端盖分料装置
CN209507102U (zh) 多工位堆叠装置
CN110017887A (zh) 一种辊道称重装置
CN205295159U (zh) 一种玻璃产品喷涂装置
CN209701797U (zh) 一种玻璃的传送装置
CN206088097U (zh) 一种用于焊条生产的药粉团提升设备
CN109850510A (zh) 输送系统
CN211469876U (zh) 一种线路板传送机构的纠偏装置
CN209337806U (zh) 一种积累器
CN208795120U (zh) 电芯高度偏差自动检测机构
CN207876620U (zh) 一种硅片输送机构
CN208828617U (zh) 板链式石材板传送装置
CN206126064U (zh) 一种称重式输送机
CN206926923U (zh) 一种全自动包装机的称重复检秤
CN214691816U (zh) 钢板输送机移载机
CN110759078A (zh) 一种机械手码垛输送线中的快速定位装置
CN209589223U (zh) 一种在线称重装置
CN211686888U (zh) 一种电机芯片送料测量装置
CN209635208U (zh) 一种高效率稳定型链传动模组
CN109546818A (zh) 一种小电机转子换向器自动压装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