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83026U - 儿童平衡车 - Google Patents

儿童平衡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83026U
CN208683026U CN201821318558.4U CN201821318558U CN208683026U CN 208683026 U CN208683026 U CN 208683026U CN 201821318558 U CN201821318558 U CN 201821318558U CN 208683026 U CN208683026 U CN 208683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leeve
extension rod
connecting rod
wel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1855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平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31855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83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83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830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轮、后轮、前轮支架、前车架、后车架、固定管、坐垫、坐垫管,所述前轮转动安装在前轮支架的下端,前轮支架的上端固定有车把手,所述前车架的前端铰接在前轮支架上,后轮转动安装在后车架的后端,所述坐垫管的上端固定坐垫,坐垫管插设并固定在固定管上,固定管固定在前车架的后端,所述前车架的后端延伸出两根第一上延伸杆和两根第一下延伸杆,两根第一上延伸杆之间通过第一上连接杆焊接固定,两根第一下延伸杆之间通过第一下连接杆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儿童平衡车在受到冲击过程中,大大减小了对身体的冲击,从而大大提高了舒适性,保证了减震效果。

Description

儿童平衡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平衡车。
背景技术
儿童平衡车主要针对幼儿设计,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宝宝需要用脚持续蹬地来提供滑行动力,是适合2-5岁宝宝的代步、运动和娱乐工具。平衡车主要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属于宝宝的第一台代步车,初学者刚刚踏上平衡车会显得很不稳,但是这属于正常现象,因为宝宝的平衡力较弱,所以不能够很好的控制身体平衡。需要宝贝双脚着地,双腿共同用力向前滑动,锻炼宝宝的双腿肌肉均衡发展。平衡车在锻炼平衡力的同时其实也可以锻炼宝宝的自信能力,越是敢于接触外界,对宝宝的独立能力会更有帮助。平衡车更像是小孩的极限运动,宝宝骑着能自由自在、能较为轻松的自信全面掌控车车。所以平衡车会让宝宝更容易感受到安全感、更容易驾驭、安全性更高;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享受骑行的成就感,而更加喜欢户外运动。现有的儿童平衡车结构较为简单,减震性能较差,遇到坑洼路面,冲击较大,很容易对柔弱的儿童造成一定的身体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儿童平衡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儿童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轮、后轮、前轮支架、前车架、后车架、固定管、坐垫、坐垫管,所述前轮转动安装在前轮支架的下端,前轮支架的上端固定有车把手,所述前车架的前端铰接在前轮支架上,后轮转动安装在后车架的后端,所述坐垫管的上端固定坐垫,坐垫管插设并固定在固定管上,固定管固定在前车架的后端,所述前车架的后端延伸出两根第一上延伸杆和两根第一下延伸杆,两根第一上延伸杆之间通过第一上连接杆焊接固定,两根第一下延伸杆之间通过第一下连接杆焊接固定,
后车架的前端向前延伸出两个第二上延伸杆和两个第二下延伸杆,两个第二上延伸杆之间通过第二上连接杆焊接固定,第二上延伸杆和第二下延伸杆之间通过后固定架焊接固定,
第一上连接杆和第二上连接杆之间通过直线减震结构连接,所述直线减震结构包括滑动杆、滑动块、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一压簧、第二压簧、橡胶减震圈,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固定有滑动杆套环,滑动杆套环套设在第一上连接杆上,从而实现第一上连接杆和滑动杆的铰接,第二套管的下端固定有套管环,套管环套设在第二上连接杆,从而实现第二套管和第二上连接杆的铰接,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固定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动安装与第一套管内,所述滑动杆自上而下插入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一套管的顶部内壁与滑动块之间设置有橡胶减震圈,所述橡胶减震圈套设在滑动杆上,所述第二套管自下而上套设在第一套管的下端,第二套管和第一套管固定,所述第二压簧位于第一套管内,且第二压簧的两端分别抵住第二套管的下端内壁以及滑动块的下端,第一压簧、第二压簧的弹性系数之比大于1/2,直线减震结构通过内设两端弹性系数差异较大的弹簧,在轻度冲击、和重度冲击过程中,第一压簧、第二压簧分别起到主要缓冲作用,从而可以提高舒适性,避免冲击损伤的发生,橡胶减震圈可以在回弹时,避免滑动块撞击第一套管内壁,造成的异响,
第一下延伸杆和第二下延伸杆之间通过转动减震结构连接,所述转动减震结构包括圆柱壳体、内方管、弹性橡胶柱,圆柱壳体内设方孔,方孔的内四角均内置一弹性橡胶柱,内方管插入上述方孔,每个弹性橡胶柱均由三个壁面挤压变形,上述三个面为:方孔的一个内壁面以及内方管的两个外壁,内方管相对圆柱壳体转动过程中,会挤压弹性橡胶柱,围绕在内方管外侧的四个弹性橡胶柱会产生四个驱使内方管反向转动的扭矩,所述第一下延伸杆和内方管的端部固定,第二下延伸杆固定圆柱壳体。
在后轮突然失重落地,受到冲击过程中,后车架可以围绕转动减震结构相对前车架做一定程度的转动,在此过程中,震动的吸收不仅可以通过上述直线减震结构适应在轻度冲击、和重度冲击的缓冲需求,还可以经由转动减震结构的弹性橡胶的变形吸收冲击能量,从而大大减小了对身体的冲击,从而大大提高了舒适性,保证了减震效果。
作为优选,共设置有左右两套转动减震结构,其中左侧转动减震结构的圆柱壳体焊接固定左侧的第二下延伸杆,其中右侧转动减震结构的圆柱壳体焊接固定右侧的第二下延伸杆,第一下连接杆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两个转动减震结构的内方管。
作为优选,第二套管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第一套管的外壁开设有外螺纹,第二套管和第一套管采用螺纹配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儿童平衡车在受到冲击过程中,后车架可以围绕转动减震结构相对前车架做一定程度的转动,在此过程中,震动的吸收不仅可以通过上述直线减震结构适应在轻度冲击、和重度冲击的缓冲需求,还可以经由转动减震结构的弹性橡胶的变形吸收冲击能量,从而大大减小了对身体的冲击,从而大大提高了舒适性,保证了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儿童平衡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直线减震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动减震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儿童平衡车,包括前轮1、后轮2、前轮支架3、前车架4、后车架5、固定管6、坐垫7、坐垫管8,所述前轮1转动安装在前轮支架3的下端,前轮支架3的上端固定有车把手9,所述前车架4的前端铰接在前轮支架3上,后轮2转动安装在后车架5的后端,所述坐垫管8的上端固定坐垫7,坐垫管8插设并固定在固定管6上,固定管6固定在前车架4的后端,所述前车架4的后端延伸出两根第一上延伸杆10和两根第一下延伸杆11,两根第一上延伸杆10之间通过第一上连接杆12焊接固定,两根第一下延伸杆11之间通过第一下连接杆13焊接固定,后车架5的前端向前延伸出两个第二上延伸杆14和两个第二下延伸杆15,两个第二上延伸杆14之间通过第二上连接杆16焊接固定,第二上延伸杆14和第二下延伸杆15之间通过后固定架17焊接固定,第一上连接杆12和第二上连接杆16之间通过直线减震结构18连接,所述直线减震结构18包括滑动杆19、滑动块20、第一套管21、第二套管22、第一压簧23、第二压簧24、橡胶减震圈25,所述滑动杆19的一端固定有滑动杆套环26,滑动杆套环26套设在第一上连接杆12上,从而实现第一上连接杆12和滑动杆19的铰接,第二套管22的下端固定有套管环27,套管环27套设在第二上连接杆16,从而实现第二套管22和第二上连接杆16的铰接,所述滑动杆19的另一端固定滑动块20,所述滑动块20滑动安装与第一套管21内,所述滑动杆19自上而下插入第一套管21内,所述第一套管21的顶部内壁与滑动块20之间设置有橡胶减震圈25,所述橡胶减震圈25套设在滑动杆19上,所述第二套管22自下而上套设在第一套管21的下端,第二套管22和第一套管21固定,所述第二压簧24位于第一套管21内,且第二压簧24的两端分别抵住第二套管22的下端内壁以及滑动块20的下端,第一压簧23、第二压簧24的弹性系数之比大于1/2,直线减震结构18通过内设两端弹性系数差异较大的弹簧,在轻度冲击、和重度冲击过程中,第一压簧23、第二压簧24分别起到主要缓冲作用,从而可以提高舒适性,避免冲击损伤的发生,橡胶减震圈25可以在回弹时,避免滑动块20撞击第一套管21内壁,造成的异响。
第一下延伸杆11和第二下延伸杆15之间通过转动减震结构28连接,所述转动减震结构28包括圆柱壳体29、内方管30、弹性橡胶柱31,圆柱壳体29内设方孔32,方孔32的内四角均内置一弹性橡胶柱31,内方管30插入上述方孔32,每个弹性橡胶柱31均由三个壁面挤压变形,上述三个面为:方孔32的一个内壁面以及内方管30的两个外壁,内方管30相对圆柱壳体29转动过程中,会挤压弹性橡胶柱31,围绕在内方管30外侧的四个弹性橡胶柱31会产生四个驱使内方管30反向转动的扭矩,所述第一下延伸杆11和内方管30的端部固定,第二下延伸杆15固定圆柱壳体29。
在后轮2突然失重落地,受到冲击过程中,后车架5可以围绕转动减震结构28相对前车架4做一定程度的转动,在此过程中,震动的吸收不仅可以通过上述直线减震结构18适应在轻度冲击、和重度冲击的缓冲需求,还可以经由转动减震结构28的弹性橡胶的变形吸收冲击能量,从而大大减小了对身体的冲击,从而大大提高了舒适性,保证了减震效果。
本实施例儿童平衡车共设置有左右两套转动减震结构28,其中左侧转动减震结构28的圆柱壳体29焊接固定左侧的第二下延伸杆15,其中右侧转动减震结构28的圆柱壳体29焊接固定右侧的第二下延伸杆15,第一下连接杆13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两个转动减震结构28的内方管30。第二套管22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第一套管21的外壁开设有外螺纹,第二套管22和第一套管21采用螺纹配合固定。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儿童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轮、后轮、前轮支架、前车架、后车架、固定管、坐垫、坐垫管,所述前轮转动安装在前轮支架的下端,前轮支架的上端固定有车把手,所述前车架的前端铰接在前轮支架上,后轮转动安装在后车架的后端,所述坐垫管的上端固定坐垫,坐垫管插设并固定在固定管上,固定管固定在前车架的后端,所述前车架的后端延伸出两根第一上延伸杆和两根第一下延伸杆,两根第一上延伸杆之间通过第一上连接杆焊接固定,两根第一下延伸杆之间通过第一下连接杆焊接固定,后车架的前端向前延伸出两个第二上延伸杆和两个第二下延伸杆,两个第二上延伸杆之间通过第二上连接杆焊接固定,第二上延伸杆和第二下延伸杆之间通过后固定架焊接固定,第一上连接杆和第二上连接杆之间通过直线减震结构连接,所述直线减震结构包括滑动杆、滑动块、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一压簧、第二压簧、橡胶减震圈,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固定有滑动杆套环,滑动杆套环套设在第一上连接杆上,第二套管的下端固定有套管环,套管环套设在第二上连接杆;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固定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动安装与第一套管内,所述滑动杆自上而下插入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一套管的顶部内壁与滑动块之间设置有橡胶减震圈,所述橡胶减震圈套设在滑动杆上,所述第二套管自下而上套设在第一套管的下端,第二套管和第一套管固定,所述第二压簧位于第一套管内,且第二压簧的两端分别抵住第二套管的下端内壁以及滑动块的下端,第一压簧、第二压簧的弹性系数之比大于1/2,第一下延伸杆和第二下延伸杆之间通过转动减震结构连接,所述转动减震结构包括圆柱壳体、内方管、弹性橡胶柱,圆柱壳体内设方孔,方孔的内四角均内置一弹性橡胶柱,内方管插入上述方孔,每个弹性橡胶柱均由三个壁面挤压变形,上述三个面为:方孔的一个内壁面以及内方管的两个外壁,所述第一下延伸杆和内方管的端部固定,第二下延伸杆固定圆柱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共设置有左右两套转动减震结构,其中左侧转动减震结构的圆柱壳体焊接固定左侧的第二下延伸杆,其中右侧转动减震结构的圆柱壳体焊接固定右侧的第二下延伸杆,第一下连接杆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两个转动减震结构的内方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平衡车,其特征在于:第二套管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第一套管的外壁开设有外螺纹,第二套管和第一套管采用螺纹配合固定。
CN201821318558.4U 2018-08-15 2018-08-15 儿童平衡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83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18558.4U CN208683026U (zh) 2018-08-15 2018-08-15 儿童平衡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18558.4U CN208683026U (zh) 2018-08-15 2018-08-15 儿童平衡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83026U true CN208683026U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85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1855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83026U (zh) 2018-08-15 2018-08-15 儿童平衡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830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31769A (zh) 双前轮摩托车的前轮摇臂结构及前轮摇摆倾斜结构
CN208683026U (zh) 儿童平衡车
CN202180885U (zh) 脚踏童车
CN206634128U (zh) 前轮的摇臂结构及双前轮摩托车的前轮摇摆倾斜机构
CN212980458U (zh) 一种滑板车的减震机构
CN211585065U (zh) 一种可调间距的亲子互动用双人漫步机
CN210822580U (zh) 三轮滑板车
US3674104A (en) Cushioned support means
KR101407276B1 (ko) 자전거의 안장 완충장치
KR101064248B1 (ko) 한 쌍의 앞바퀴를 가진 타기 쉬운 자전거
CN206634125U (zh) 一种具有防滑及减震装置的自行车
CN205292947U (zh) 一种带减震器的童车
CN215938980U (zh) 基础骑行技巧训练器
CN218967109U (zh) 一种减震性能好的碳纤维自行车车架
KR200412196Y1 (ko) 스프링 스케이트
CN209739250U (zh) 一种儿童平衡车及其减震装置
CN108791644A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的前叉结构
CN106864656A (zh) 山地自行车
CN210027690U (zh) 一种新型的高转点避震结构的山地车
CN210000016U (zh) 一种自行车减震花鼓
CN208665420U (zh) 滑动骑行车
CN207985084U (zh) 一种带有减震簧的自行车车架
CN217435962U (zh) 连杆式避震前叉车架结构
CN220243440U (zh) 一种减震车架及平衡车
CN215155245U (zh) 一种摩托车脚踏连杆撑开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