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75336U -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75336U
CN208675336U CN201821271597.3U CN201821271597U CN208675336U CN 208675336 U CN208675336 U CN 208675336U CN 201821271597 U CN201821271597 U CN 201821271597U CN 208675336 U CN208675336 U CN 2086753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member
adsorption plate
original copy
cabinet
table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715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池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022834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27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753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753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7/00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 G03B27/32Projection printing apparatus, e.g. enlarger, copying camera
    • G03B27/52Details
    • G03B27/62Holders for the original
    • G03B27/6207Holders for the original in copying cameras
    • G03B27/6221Transparent copy platens
    • G03B27/6228Platen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0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 H04N1/107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with manual scan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42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原稿在原稿台玻璃上偏移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有其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具备具有原稿台玻璃的箱体、扫描仪部、罩部件、吸附板、驱动部和控制驱动部的控制部。罩部件以能够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相对于箱体绕第一转动中心线转动的方式连接于箱体。吸附板位于罩部件的、当罩部件位于关闭位置时成为箱体侧的部分,具有吸附原稿的吸附面,且绕与第一转动中心线平行的第二转动中心线以能够在夹持位置与移动位置之间转动的方式连接于罩部件。驱动部使吸附板的吸附面吸附原稿。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由于扫描仪罩的开闭而使原稿的位置在原稿台玻璃上偏移。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读取装置具有:具有原稿台玻璃的箱体、位于箱体内的扫描仪部、以及连结于箱体的扫描仪罩。扫描仪部读取位于原稿台玻璃上的原稿。扫描仪罩在覆盖原稿台玻璃的表面的关闭位置、和使原稿台玻璃的表面露出的打开位置之间转动。另外,扫描仪罩具有当位于关闭位置时与原稿台玻璃相向的压垫。当扫描仪罩位于关闭位置时,压垫将原稿台玻璃上的原稿向原稿台玻璃推压。
但是,现有的图像读取装置在读取原稿时,可能由于扫描仪罩的开闭使原稿的位置在原稿台玻璃上偏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希望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原稿在原稿台玻璃上偏移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防止原稿在原稿台玻璃上偏移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实施方式,图像读取装置具有箱体、扫描仪部、罩部件、吸附板、驱动部、和控制部。所述箱体具有原稿台玻璃。所述扫描仪部位于所述箱体内,读取所述原稿台玻璃上的原稿。所述罩部件以能够在覆盖所述原稿台玻璃的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箱体绕第一转动中心线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箱体。所述吸附板位于所述罩部件的、当所述罩部件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成为所述箱体侧的部分,具有吸附所述原稿的吸附面,且绕与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平行的第二转动中心线以能够在夹持位置与移动位置之间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罩部件,其中,所述夹持位置是当所述罩部件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吸附面能够在与所述原稿台玻璃之间夹持所述原稿的位置;所述移动位置是相对于所述夹持位置,所述吸附面向远离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的方向移动后的位置。所述驱动部使所述吸附板的所述吸附面吸附所述原稿。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
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箱体、扫描仪部、罩部件、吸附板、驱动部和控制部,其中,所述箱体具有原稿台玻璃;所述扫描仪部位于所述箱体内,读取所述原稿台玻璃上的原稿;所述罩部件以能够在覆盖所述原稿台玻璃的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箱体绕第一转动中心线转动的方式连结于所述箱体;所述吸附板位于所述罩部件的、当所述罩部件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成为所述箱体侧的部分,具有吸附所述原稿的吸附面,且绕与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平行的第二转动中心线以能够在夹持位置与移动位置之间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罩部件,其中,所述夹持位置是当所述罩部件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吸附面能够在与所述原稿台玻璃之间夹持所述原稿的位置;所述移动位置是相对于所述夹持位置,所述吸附面向远离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的方向移动后的位置;所述驱动部使所述吸附板的所述吸附面吸附所述原稿;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
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由于扫描仪罩的开闭而使原稿的位置在原稿台玻璃上偏移。
附图说明
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上部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扫描仪罩打开到抵接位置的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上部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扫描仪罩打开的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扫描仪罩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锁定机构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扫描仪罩打开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上部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吸附有原稿的吸附板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吸附有原稿的吸附板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将扫描仪罩的变形例的一部分切除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9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进行说明。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10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0的上部的侧视图。具体而言,图2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0的扫描仪罩60打开的状态。图3是表示扫描仪罩60打开到抵接位置P3的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上部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扫描仪罩60打开的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具体而言,图4是表示沿与滑轨2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剖切面,剖切在后述的锁定机构65对支承部63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扫描仪罩60打开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箱体20的滑轨23附近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扫描仪罩60位于关闭位置P1的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具体而言,图5是表示沿滑轨23的长度方向上的剖切面,剖切由锁定机构65锁定支承部63的状态下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箱体20的滑轨23附近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在锁定机构65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扫描仪罩60打开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上部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吸附有原稿1的吸附板66的主视图。图8是表示吸附有多张原稿1A的吸附板66的主视图。
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扫描功能、复印功能以及打印功能。扫描功能是读取在原稿1上记载的文字、图案等图像的功能。复印功能是将由扫描功能扫描出的图像打印在纸张上的功能。打印功能是接收打印图像并将其打印在纸张上的功能。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0的功能并不限定于扫描功能、复印功能以及打印功能。图像形成装置10除了具有扫描功能之外,还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功能。图像形成装置10例如还可以具有传真功能。
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箱体20、打印部30、扫描仪部40、第一铰链50、扫描仪罩60以及控制部70。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扫描仪部40以及扫描仪罩60来构成平头式的图像读取装置。在此,定义图像形成装置10的前后方向F。作为一个例子,以将箱体20的连结扫描仪罩60的一侧作为后侧,将其相反侧作为前侧的方式,来定义前后方向F。
作为一个例子,箱体20是长方体状。箱体20的上表面21是平面。另外,箱体20的上部22具有原稿台玻璃21a。原稿台玻璃21a的表面构成上表面21的一部分。原稿台玻璃21a是透明的。如图2所示,在箱体20的上部22上设有滑轨23。如图3所示,在原稿台玻璃21a的两侧各有一个滑轨23。如图4所示,滑轨23的上端面与箱体20的上表面21共面。或者,滑轨23的上端面位于上表面21的下方。
滑轨23在内部收容后述的辊64。滑轨23在上部具有供后述的支承部63通过的槽。具体而言,滑轨23具有底壁23a、两个侧壁23b、上壁23c。上壁23c具有槽23d。槽23d在上表面21开口。滑轨23引导辊64伴随着扫描仪罩60的开闭的移动。在滑轨23的延伸方向成为与箱体20的前后方向平行的姿态下,滑轨23位于箱体20。滑轨23的延伸方向成为滑轨23的长度方向。
槽23d的宽度具有位于滑轨23的内侧的辊64不会通过槽23d而伸出到外部的宽度。即,槽23d的宽度比辊64的宽度小。另外,滑轨23的后端部的槽23d的宽度具有辊64能够通过的宽度。
如图1所示,打印部30位于箱体20内。打印部30将扫描仪部40扫描出的图像打印在纸张上。另外,打印部30将从与图像形成装置10连接的PC(Personal Computer)等接收到的打印图像打印在纸张上。
扫描仪部40位于箱体20内。扫描仪部40与原稿台玻璃21a相向。扫描仪部40对位于原稿台玻璃21a上的原稿1的图像进行扫描。
第一铰链50位于箱体20的上部的周缘部的后端部。第一铰链50将扫描仪罩60与箱体20连结。扫描仪罩60通过第一铰链50,相对于箱体20能够绕第一转动中心线C1转动。第一转动中心线C1平行于与滑轨23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即滑轨23能够沿与第一转动中心线C1正交的方向平行地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转动中心线C1平行于箱体20的左右方向。
如图2以及图3所示,扫描仪罩60具有罩部件61、第二铰链62、支承部63、辊64、锁定机构65、吸附板66以及电路67(即驱动部的一个例子)。
罩部件61规定扫描仪罩60的轮廓。作为一个例子,罩部件61是长方体状。罩部件61与第一铰链50连结。扫描仪罩60在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的关闭位置P1和图2中实线所示的最大打开位置P2之间,能够相对于箱体20绕第一转动中心线C1转动。
关闭位置P1是吸附板66的吸附面66a将原稿1推压在原稿台玻璃21a上的位置(在吸附面66a与原稿台玻璃21a之间夹持原稿1的位置,即罩部件61覆盖原稿台玻璃21a的位置)。在关闭位置P1中,在原稿1没有位于原稿台玻璃21a上的状态下,吸附面66a与原稿台玻璃21a接触(即吸附板66位于罩部件61的,当罩部件61位于关闭位置P1时成为箱体20侧的部分)。
最大打开位置P2是扫描仪罩60绕第一铰链50的第一转动中心线C1,旋转的最大的位置。优选为,最大打开位置P2是不会妨碍图像形成装置10的使用者将原稿1配置在原稿台玻璃21a上的作业的位置。
在关闭位置P1与最大打开位置P2之间有抵接位置P3。抵接位置P3是位于支承部63的辊64抵接于滑轨23的前端的位置。抵接位置P3是比最大打开位置P2略微关闭的位置。优选为,抵接位置P3是在锁定机构65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易于进行将原稿1放置于吸附板66的吸附面66a的作业的位置。
第二铰链62位于罩部件61的与第一铰链50连结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即,第二铰链62位于当罩部件61位于关闭位置P1时成为前端部的部分。第二铰链62的第二转动中心线C2平行于第一铰链50的第一转动中心线C1。如图3所示,作为一个例子,有两个第二铰链62。第二铰链62位于罩部件61的、当扫描仪罩60位于关闭位置P1时与滑轨23相向的位置。
支承部63有两个。支承部63是杆状。一个支承部63以可绕第二转动中心线C2转动的方式连结于一个第二铰链62。另一个支承部63以可绕第二转动中心线C2转动的方式连结于另一个第二铰链62。
吸附板66固定在支承部63上。具体而言,吸附板66的一个的侧缘部固定于一个支承部63。吸附板66的另一个侧缘部固定于另一个支承部63。如图4以及图5所示,支承部63的宽度比滑轨23的槽23d的宽度小。
支承部63伴随着锁定机构65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的扫描仪罩60的开闭,由于支承部63以及吸附板66的重量,而绕第二转动中心线C2转动。此时,支承部63位于滑轨23的槽23d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因此,支承部63在扫描仪罩60开闭时,不与槽23d的边缘接触。
如图4所示,辊64位于支承部63的与第二铰链62连结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在支承部63的宽度方向两侧各有一个辊64。辊64的旋转中心线C3平行于第二转动中心线C2。辊64位于滑轨23内。从支承部63的一侧上的辊64到位于支承部63的另一侧的辊64的宽度比槽23d的宽度大。因此,两个辊64防止支承部63从滑轨23内脱离。
支承部63具有以下这样的长度:使得在扫描仪罩60从关闭位置P1打开到最大打开位置P2的过程中,辊64与滑轨23的上壁23c接触,据此不会妨碍扫描仪罩60的打开动作。
如图2以及图5所示,锁定机构65将支承部63以可拆装的方式固定于罩部件61。作为一个例子,锁定机构65将与支承部63的第二铰链62连结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以可拆装的方式固定于罩部件61。锁定机构65被图像形成装置10的使用者操作。作为一个例子,如图6所示,锁定机构65具有位于支承部63的第一卡合部65a、以及位于罩部件61的第二卡合部65b。
第一卡合部65a与第二卡合部65b卡合。作为一个例子,第一卡合部65a是爪形。第二卡合部65b能够由图像形成装置10的使用者操作。第二卡合部65b在与第一卡合部65a卡合的位置、和与第一卡合部65a的卡合被解除的位置之间移动。第二卡合部65b的移动由图像形成装置10的使用者来进行。第二卡合部65b还具有作为供图像形成装置10的使用者操作的操作部的功能。
当第一卡合部65a卡合于第二卡合部65b时,形成锁定机构65将支承部63固定于罩部件61的状态。设该状态为锁定机构65将支承部63锁定的状态。当锁定机构65将支承部63锁定时,如图2所示,即使扫描仪罩60绕第一铰链50转动,支承部63也不绕第二铰链62转动而被固定于罩部件61。
当操作第二卡合部65b而第一卡合部65a与第二卡合部65b的卡合被解除时,形成锁定机构65对支承部63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在锁定机构65对支承部63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当扫描仪罩60绕第一铰链50转动时,支承部63由于支承部63以及固定于支承部63的吸附板66的重量,而绕第二铰链62转动。
锁定机构65构成为,当形成解除支承部63的锁定的状态时,能够向控制部70发送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卡合部65b具有在位于不与第一卡合部65a卡合的位置时,向控制部70发送信号的功能。这样,第二卡合部65b作为切换由锁定机构65锁定支承部63的锁定状态和解除锁定状态的开关来发挥作用,且作为检测锁定机构65对支承部63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并发送信号的检测部来发挥作用。
作为一个例子,吸附板66是静电吸附板。吸附板66具有吸附面66a。吸附板66通过带静电来使吸附面66a吸附原稿1。吸附板66与电路67连接。吸附板66通过从电路67供给的电流来带静电(即电路67使吸附板66的吸附面66a吸附原稿1)。
吸附板66以当扫描仪罩60位于关闭位置P1时吸附面66a能够在与原稿台玻璃21a之间夹持原稿1的方式,固定在支承部63。在本实施方式中,吸附板66经由支承部63以可绕第二转动中心线转动的方式与罩部件61连结。
吸附板66经由支承部63,被锁定机构65选择性地固定于罩部件61。吸附板66固定在夹持位置P5,该夹持位置P5是在支承部63被锁定机构65锁定的状态下,当扫描仪罩60位于关闭位置P1时,吸附面66a能在与原稿台玻璃21a之间夹持原稿1的位置。
吸附板66能够经由支承部63绕第二转动中心线C2,向吸附面66a相对于夹持位置P5而远离第一转动中心线C1的方向以及相反方向转动。
即,当锁定机构65对支承部63的锁定被解除时,吸附板66能够在夹持位置P5与吸附面66a相对于夹持位置P5而向远离第一转动中心线C1的方向移动的位置之间转动(即吸附板66绕第二转动中心线C2以能够在夹持位置P5与移动位置之间转动,移动位置是相对于夹持位置P5,吸附面66a向远离第一转动中心线C1的方向移动后的位置)。
如图7所示,吸附面66a具有刻度66b。刻度66b表示原稿的放置位置。具体而言,刻度66b具有放置A4尺寸的原稿的标志、和放置A3尺寸的原稿的标志,当扫描仪罩60位于关闭位置P1时,吸附板66与原稿台玻璃21a相向。当扫描仪罩60位于关闭位置P1时,吸附板66以及原稿台玻璃21a夹持原稿1。
如图2所示,作为一个例子,电路67位于罩部件61内。作为一个例子,将电路67连接于吸附板66的配线67a的一部分位于第二铰链62内。电路67向吸附板66供给的电流是吸附板66能够通过静电吸附原稿1的程度的电流。
控制部70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动作。另外,控制部70根据锁定机构65的状态来控制电路67。所谓锁定机构65的状态是指,锁定机构65将支承部63锁定的状态(图2)、和锁定机构65对支承部63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图6)。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卡合部65b位于不与第一卡合部65a卡合的位置时,第二卡合部65b持续地向控制部70发送信号。在从第二卡合部65b接收信号的期间,控制部70判断为处于锁定机构65对支承部63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控制部70在判断为锁定机构65对支承部63的锁定被解除时,控制(驱动)电路67使电流流向吸附板66(即控制部70控制电路67)。
接着,对图像形成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0的使用者在复印原稿1的情况下、和读取在原稿1上记载的文字或图画等图案的情况下,将原稿1配置在原稿台玻璃21a上。在原稿台玻璃21a上配置原稿1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使用者直接将原稿1配置在原稿台玻璃21a上。第二种方法是使用吸附板66将原稿1配置在原稿台玻璃21a上。
使用者在通过第一种方法将原稿1配置在原稿台玻璃21a上的情况下,使支承部63处于固定于罩部件61的状态。即,为使支承部63的第一卡合部65a与罩部件61的第二卡合部65b卡合的状态。进一步换言之,为锁定机构65将支承部63锁定的状态。
锁定机构65在锁定状态下,将支承部63固定于罩部件61。因此,如图2所示,即使在扫描仪罩60位于最大打开位置P2的状态下,支承部63以及吸附板66也不绕第二铰链62转动。在锁定机构65锁定支承部63的状态下,控制部70不会从第二卡合部65b接收到信号,因此,不会使电流从电路67流向吸附板66。
使用者将扫描仪罩60打开到最大打开位置P2。在支承部63被锁定机构65锁定的状态下扫描仪罩60从关闭位置P1向打开方向旋转时,辊64通过滑轨23的后端部的槽23d。如上所述,滑轨23的后端部的槽23d具有支承部63以及两个辊64能够通过的宽度。
因此,即使在支承部63被锁定机构65锁定的状态下,扫描仪罩60也能够从关闭位置P1向打开方向旋转。当扫描仪罩60打开到最大打开位置P2时,使用者在原稿台玻璃21a上配置原稿1。另外,使用者将原稿1以扫描仪部40读取的面与原稿台玻璃21a相向的姿态,配置在原稿台玻璃21a上。
或者,使用者通过第二种方法,在经由吸附板66将原稿1配置在原稿台玻璃21a上的情况下,解除锁定机构65对支承部63的锁定。具体而言,使用者操作第二卡合部65b,将第二卡合部65b向解除与第一卡合部65a的卡合的位置移动。在第二卡合部65b位于不与第一卡合部65a卡合的位置期间,第二卡合部65b向控制部70发送信号。
控制部70在从第二卡合部65b接收到信号时,判断为处于锁定机构65对支承部63的锁定状态被解除的状态,控制电路67使电流流向吸附板66。吸附板66通过电流流动来带有静电。
当锁定机构65对支承部63的锁定状态被解除时,支承部63相对于罩部件61,绕第二铰链62自由转动。因此,如图6所示,使用者在锁定机构65对支承部63的锁定状态被解除的状态下将扫描仪罩60从关闭位置P1打开时,支承部63以及吸附板66的一体物由于支承部63以及吸附板66的重量,而绕第二铰链62旋转。
当支承部63以及吸附板66绕第二铰链62旋转时,辊64在滑轨23内移动。在扫描仪罩60从关闭位置P1向最大打开位置P2旋转的过程中,辊64向滑轨23的前端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扫描仪罩60打开到最大打开位置P2时,支承部63以及吸附板66在竖直方向上平行。在本实施方式中,滑轨23比扫描仪罩60打开到最大打开位置P2的状态的辊64更向前方延伸。
使用者将扫描仪罩60打开到最大打开位置P2时,用手拉动支承部63以及吸附板66而使其移动到箱体20的前方。当使用者使吸附板66以及支承部63向箱体20的前方移动时,辊64移动到滑轨23的前端。
扫描仪罩60通过辊64与滑轨23的前端抵接,来从最大打开位置P2关闭到抵接位置P3。在抵接位置P3,辊64与滑轨23的前端抵接,据此,扫描仪罩60被固定。
使用者在将扫描仪罩60打开到抵接位置P3时,以扫描仪部40读取的面朝向正面的姿态,将原稿1放置在吸附板66上。当将原稿1放置在吸附面66a上时,吸附面66a吸附原稿1。使用者在将原稿1放置在吸附板66上时,将扫描仪罩60关闭到关闭位置P1。具体而言,使用者将位于抵接位置P3的扫描仪罩60打开到最大打开位置P2。当扫描仪罩60打开到最大打开位置P2时,支承部63以及吸附板66成为在竖直方向上平行的姿态。即,辊64从滑轨23的前端向后方移动。
接着,使用者将扫描仪罩60关闭到关闭位置P1。辊64从滑轨23的前端向后方移动,因此,扫描仪罩60关闭到关闭位置P1。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吸附板66将原稿1配置在原稿台玻璃21a上的情况下,将原稿1放置在绕第二铰链62旋转到位于箱体20前方的使用者的前方的吸附板66上。被放置的原稿1被吸附面66a吸附,因此,防止由于扫描仪罩60的开闭而原稿1的位置在原稿台玻璃21a上偏移。
并且,使用者能够按照吸附面66a的刻度66b,将原稿1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且,如图8所示,通过刻度66b,能够将小尺寸的原稿1A配置在所希望的原稿尺寸内。在图8中示出在读取A4尺寸的原稿的范围内,配置多张尺寸比A4尺寸小的原稿1A的例子。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锁定机构65对支承部63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将扫描仪罩60打开时,吸附板66绕第二铰链62旋转。通过吸附板66绕第二铰链62旋转,吸附板66的吸附面66a与使用者相向,因此,使用者易于将原稿1放置在吸附面66a上。
并且,当锁定机构65对支承部63的锁定被解除时,控制部70控制电路67使电流流向吸附板66。即,使用者仅在使用吸附板66时使电流流向吸附板66,因此,能够省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吸附板66通过带静电来吸附原稿1。作为吸附原稿1的结构,能够使用利用静电的结构以外的结构。作为通过静电以外的手段来吸附原稿1的结构,有使用负压来吸附原稿1的结构。
图9是表示将具有使用负压来吸附原稿1的吸附板68的扫描仪罩60A部分切除的侧视图。扫描仪罩60A以外的结构相同。图9示出由与第二铰链62的第二转动中心线C2正交的剖切面剖切吸附板68的状态。在扫描仪罩60A中,对具有与扫描仪罩60同样的功能的结构标注与扫描仪罩60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
如图9所示,扫描仪罩60A具有罩部件61、第二铰链62、支承部63、锁定机构65、吸附板68以及泵80(即驱动部的另一个例子)。吸附板68在内部具有空洞81。在吸附板68的吸附面66a有与空洞81连通的多个孔82。
泵80与配管83连接。配管83与吸附板68连接。配管83与空洞81连通。配管83位于第二铰链62内。泵80产生负压。当泵80被驱动时,在孔82中产生负压。泵80被控制部70控制。控制部70在锁定机构65对支承部63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驱动泵80使在孔82中产生负压。
当将原稿1配置在吸附板68上时,原稿1堵塞孔82,因此,作用于孔82的负压将原稿1固定在吸附面66a上。作用于孔82的负压可以是能够将原稿1固定在吸附板68上的程度的负压。
或者,吸附板66也可以具有通过静电来固定原稿1的结构、以及通过负压来固定原稿1的结构的双结构。或者,吸附板66也可以除了静电和负压之外,还具有通过粘着力来吸附原稿1的粘着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附板66经由支承部63而连结于第二铰链62。然而,吸附板66并不限定于经由支承部63而连结于第二铰链62。在其他例子中,吸附板66也可以直接连结于第二铰链6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辊64经由支承部63而支承于吸附板66。在其他例子中,辊64也可以直接支承于吸附板66。
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机构65通过锁定支承部63来锁定吸附板66。在吸附板66不经由支承部63而直接连结于第二铰链62的情况下,锁定机构65也可以将吸附板66选择性地锁定于罩部件61。
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机构65具有位于吸附板66侧的第一卡合部65a、以及位于罩部件61侧的第二卡合部65b。并且,通过操作第二卡合部65b来解除第一卡合部65a以及第二卡合部65b的卡合。即,通过操作第二卡合部65b,解除由锁定机构65将吸附板66向罩部件61的固定。
然而,锁定机构65并不限定于具有第一卡合部65a以及第二卡合部65b的结构。锁定机构65是能够使吸附板66成为不绕第二铰链62转动的锁定状态,且能够通过使用者的操作而解除锁定状态的结构即可。并且,只要锁定机构65在吸附板66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能够向控制部70发送信号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吸附板66向罩部件61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锁定机构65向控制部70发送信号。例如,也可以为,在处于将吸附板66固定于罩部件61的状态(锁定状态)下时,锁定机构65向控制部70发送信号,在处于吸附板66不固定于罩部件61的状态下(锁定被解除的状态),锁定机构65不发送信号。在该情况下,控制部70在没有接收到信号的状态下判断为处于锁定机构65对吸附板66的锁定状态被解除的状态,驱动电路67或泵80(即控制部70控制电路67或泵80)。或者,也可以为,在吸附板66固定于罩部件61的状态下以及固定被解除的状态下,锁定机构65发送不同的信号。控制部根据信号来检测由锁定机构65将吸附板66向罩部件61的固定以及固定被解除的状态。
总之,只要控制部70能够根据来自信号发送部的信号,判断为处于解除由锁定机构65将吸附板66向罩部件61的固定的状态即可,其中,所述信号发送部根据由锁定机构65将吸附板66固定于罩部件61的状态、以及固定被解除的状态来发送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机构65的第二卡合部65b作为切换发送信号的状态以及不发送信号的状态的开关来发挥功能。然而,作为根据由锁定机构65将吸附板66固定于罩部件61的状态、以及固定被解除的状态来发送信号的信号发送部,也可以使用检测第一卡合部65a以及第二卡合部65b彼此不卡合的状态的传感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67位于罩部件61内。在其他例子中,电路67也可以位于箱体20内。泵80位于罩部件61内。在其他例子中,泵80也可以位于箱体20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滑轨23通过在内部收容辊64而以可移动的方式来支承辊64。然而,滑轨23并不限定于在内部收容辊64的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扫描仪罩60的罩部件61通过第一铰链50,以可绕第一转动中心线C1转动的方式连结于箱体20。然而,扫描仪罩60并不限定于通过第一铰链50连结于箱体20,其中所述第一铰链50是不同于扫描仪罩60以及箱体20的部件。在其他例子中,也可以构成为,扫描仪罩60的罩部件61的一部分以可绕第一转动中心线C1转动的方式连结于箱体20。即,也可以为,罩部件61具有与第一铰链50的一部分相同的结构,箱体20具有与第一铰链50的一部分相同的结构,上述部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相互连结。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63通过第二铰链62,以可绕第二转动中心线C2转动的方式连结于罩部件61。然而,支承部63并不限定于通过第二铰链62而连接于罩部件61,其中,所述第二铰链62是不同于支承部63以及罩部件61的部件。在其他例子中,也可以构成为,罩部件61的一部分以可绕第二转动中心线C2转动的方式连结于支承部63。即,也可以为,罩部件61具有与第二铰链62的一部分相同的结构,支承部63具有与第二铰链62的一部分相同的结构,上述部件以可转动的方式相互连结。
虽然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非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组合、及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其变形都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要旨中,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实用新型及其均等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箱体、扫描仪部、罩部件、吸附板、驱动部和控制部,其中,
所述箱体具有原稿台玻璃;
所述扫描仪部位于所述箱体内,读取所述原稿台玻璃上的原稿;
所述罩部件以能够在覆盖所述原稿台玻璃的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箱体绕第一转动中心线转动的方式连结于所述箱体;
所述吸附板位于所述罩部件的、当所述罩部件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成为所述箱体侧的部分,具有吸附所述原稿的吸附面,且绕与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平行的第二转动中心线以能够在夹持位置与移动位置之间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罩部件,其中,所述夹持位置是,当所述罩部件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吸附面能够在与所述原稿台玻璃之间夹持所述原稿的位置;所述移动位置是相对于所述夹持位置,所述吸附面向远离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的方向移动后的位置;
所述驱动部使所述吸附板的所述吸附面吸附所述原稿;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滑轨,其位于所述箱体,且能够沿与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正交的方向平行地延伸;
辊,其位于所述吸附板,以可移动的方式被所述滑轨支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板是静电吸附板,
所述驱动部是使电流流向所述吸附板的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板的所述吸附面具有多个孔,
所述驱动部是对所述孔作用负压的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锁定机构,其能够在所述夹持位置将所述吸附板选择性地固定于所述罩部件;
信号发送部,其根据由所述锁定机构将所述吸附板固定于所述罩部件的状态、以及固定被解除的状态来发送信号,
所述控制部根据来自所述信号发送部的信号,当判断为处于所述锁定机构将所述吸附板向所述罩部件的固定被解除的状态时,驱动所述驱动部。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箱体、扫描仪部、罩部件、吸附板、驱动部和控制部,其中,
所述箱体具有原稿台玻璃;
所述扫描仪部位于所述箱体内,读取所述原稿台玻璃上的原稿;
所述罩部件以能够在覆盖所述原稿台玻璃的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箱体绕第一转动中心线转动的方式连结于所述箱体;
所述吸附板位于所述罩部件的、当所述罩部件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成为所述箱体侧的部分,具有吸附所述原稿的吸附面,且绕与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平行的第二转动中心线以能够在夹持位置与移动位置之间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罩部件,其中,所述夹持位置是,当所述罩部件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吸附面能够在与所述原稿台玻璃之间夹持所述原稿的位置;所述移动位置是相对于所述夹持位置,所述吸附面向远离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的方向移动后的位置;
所述驱动部使所述吸附板的所述吸附面吸附所述原稿;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
CN201821271597.3U 2017-09-22 2018-08-08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2086753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28342.7U CN209627505U (zh) 2017-09-22 2018-08-08 图像形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712,582 US10241388B1 (en) 2017-09-22 2017-09-22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5/712,582 2017-09-22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28342.7U Division CN209627505U (zh) 2017-09-22 2018-08-08 图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75336U true CN208675336U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0840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28342.7U Active CN209627505U (zh) 2017-09-22 2018-08-08 图像形成装置
CN201821271597.3U Active CN208675336U (zh) 2017-09-22 2018-08-08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28342.7U Active CN209627505U (zh) 2017-09-22 2018-08-08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241388B1 (zh)
CN (2) CN209627505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33371A1 (de) * 1988-09-29 1990-04-05 Siemens Ag Klappdeckel zum andruecken einer vorlage gegen eine auflageflaeche
JPH0981304A (ja) 1995-09-13 1997-03-28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
US6640083B2 (en) * 2002-01-15 2003-10-28 Xerox Corporation Intermediate transparent document holder cover for photocopying machine platen
JP2005031465A (ja) 2003-07-07 2005-02-03 Fuji Xerox Co Ltd 原稿ホルダ、画像読取装置、装置及び原稿押え装置
US6965749B2 (en) * 2004-02-02 2005-11-15 Lite-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Image inputting device with electrostatic generating device
US8195082B1 (en) * 2005-02-15 2012-06-05 Tuscarora Designs, Inc Collator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py machines
TWI321017B (en) * 2006-06-15 2010-02-21 Avision Inc Cover assembly of image capturing device
JP4378493B2 (ja) * 2007-04-27 2009-12-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8605300B2 (en) * 2009-12-08 2013-12-10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turnable image reading part and suspending mechanis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241388B1 (en) 2019-03-26
US20190094677A1 (en) 2019-03-28
CN209627505U (zh) 2019-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12296B2 (en) Multi-function apparatus
KR101481364B1 (ko) 사무기기의 덮개 개폐용 힌지장치
JP2006139008A (ja)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この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US20030056324A1 (en)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of hinged pair of bodies
KR100860922B1 (ko) 원고 압착판 개폐장치 및 사무기기
CN208675336U (zh)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4887137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7178670A (ja)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事務機器
JP2021054018A (ja) 記録装置
CN1340419A (zh) 抽屉型行式热敏打印机
JP4315571B2 (ja) ハンディスキャナ
JP3965826B2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読み取り方法
KR100395550B1 (ko) 화상형성장치의 급지카세트 장착장치
JP4288819B2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2005077695A (ja) 原稿読取装置
JP2007310235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730807B2 (ja) 記録装置
JPH0640611A (ja) 記録紙手差し装置
JPH0865446A (ja) ペーパー解除機構
JPH05323474A (ja) デジタイザを設けた原稿押圧装置
JPH09323835A (ja) 給紙装置
JPH0782561B2 (ja) 紙葉類識別装置の紙葉押圧装置
JP2001251461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H11189346A (ja) 給紙カセット
JPH0585744U (ja) 給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